战间期: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第67行: 第67行:
西班牙内战爆发了无数小规模战斗并发生了许多暴行,直到1939年国民军打败共和军取得胜利。内战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的意识形态战场。<ref>{{Cite journal |last=Carr |first=E. H. |date=1984 |title=The Comintern and the Spanish Civil War |url=http://dx.doi.org/10.1007/978-1-349-17710-3 |doi=10.1007/978-1-349-17710-3}}</ref><ref>{{Cite book|chapter=Hitler And Spain|url=http://dx.doi.org/10.2307/j.ctt130hzfc|publisher=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date=2014-07-11|isbn=978-0-8131-4863-2|first=ROBERT H.|last=WHEALEY|title=Whealey, Robert H. (2005). Hitler and Spain: The Nazi Role in the Spanish Civil War, 1936-1939.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ref>
西班牙内战爆发了无数小规模战斗并发生了许多暴行,直到1939年国民军打败共和军取得胜利。内战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的意识形态战场。<ref>{{Cite journal |last=Carr |first=E. H. |date=1984 |title=The Comintern and the Spanish Civil War |url=http://dx.doi.org/10.1007/978-1-349-17710-3 |doi=10.1007/978-1-349-17710-3}}</ref><ref>{{Cite book|chapter=Hitler And Spain|url=http://dx.doi.org/10.2307/j.ctt130hzfc|publisher=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date=2014-07-11|isbn=978-0-8131-4863-2|first=ROBERT H.|last=WHEALEY|title=Whealey, Robert H. (2005). Hitler and Spain: The Nazi Role in the Spanish Civil War, 1936-1939.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ref>


==大英帝国==
===大英帝国===
[[File:ImperialConference.jpg|thumb|乔治五世与英国和自治领首相在1926年帝国会议上]]
[[File:ImperialConference.jpg|thumb|乔治五世与英国和自治领首相在1926年帝国会议上]]


一战带来的世界秩序变化,尤其是美国和日本发展成为海军强国,以及印度和爱尔兰独立运动的兴起,引起了[[大英帝国|大英帝国]]对政策重新评估。英国被迫在与美国或日本结盟之间做出选择,英国选择不再续签英日同盟,而是签署了1922年《[[华盛顿条约|华盛顿海军条约]]》,其中英国接受了与美国的海军平等。安全问题是英国的一个严重关切,因为它对英国的自豪感、金融和贸易导向型经济至关重要。
一战带来的世界秩序变化,尤其是美国和日本发展成为海军强国,以及印度和爱尔兰独立运动的兴起,引起了[[大英帝国|大英帝国]]对政策重新评估。英国被迫在与美国或日本结盟之间做出选择,英国选择不再续签英日同盟,而是签署了1922年《[[华盛顿条约|华盛顿海军条约]]》,其中英国接受了与美国的海军平等。<ref>{{Cite journal |last=Louis |first=Wm Roger |date=1999-10-21 |title=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ume IV: The Twentieth Century |url=http://dx.doi.org/10.1093/acprof:oso/9780198205647.001.0001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8205647.001.0001}}</ref>安全问题是英国的一个严重关切,因为它对英国的自豪感、金融和贸易导向型经济至关重要。<ref>{{Cite journal |last=Brown |first=L. Carl |last2=Louis |first2=Wm. Roger |date=2006 |title=The Ends of British Imperialism: The Scramble for Empire, Suez, and Decolonization |url=http://dx.doi.org/10.2307/20032190 |journal=Foreign Affairs |volume=85 |issue=6 |doi=10.2307/20032190 |issn=0015-7120}}</ref>


[[印度|印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力支持帝国,它期望得到回报,但未能获得自治,政府仍然控制在英国手中,并担心再次发生类似于[[1857年印度起义|1857年印度大起义]]。1919年印度政府法案未能满足自治的要求。日益紧张的局势,特别是在[[旁遮普|旁遮普地区]],在1919年的阿姆利则大屠杀中达到顶峰。印度民族主义高涨,并以[[莫罕达斯·甘地|莫罕达斯·甘地]]领导的[[国大党|国大党]]为中心。在英国,公众舆论对于大屠杀的道德性存在分歧,一些人认为这场屠杀将印度从无政府状态中拯救出来,另一些人则对此表示厌恶。
[[印度|印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力支持帝国,它期望得到回报,但未能获得自治,政府仍然控制在英国手中,并担心再次发生类似于[[1857年印度起义|1857年印度大起义]]。1919年印度政府法案未能满足自治的要求。<ref>{{Cite journal |last=Griffiths |first=P. J. |date=1979-04 |title=Congress and the Raj: Facets of the Indian Struggle 1917–47 |url=http://dx.doi.org/10.2307/2616379 |journal=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ume=55 |issue=2 |doi=10.2307/2616379 |issn=1468-2346}}</ref>日益紧张的局势,特别是在[[旁遮普|旁遮普地区]],在1919年的阿姆利则大屠杀中达到顶峰。印度民族主义高涨,并以[[莫罕达斯·甘地|莫罕达斯·甘地]]领导的[[国大党|国大党]]为中心。在英国,公众舆论对于大屠杀的道德性存在分歧,一些人认为这场屠杀将印度从无政府状态中拯救出来,另一些人则对此表示厌恶。<ref>{{Cite journal |last=Sayer |first=Derek |date=1991 |title=BRITISH REACTION TO THE AMRITSAR MASSACRE 1919–1920 |url=https://doi.org/10.1093/past/131.1.130 |journal=Past and Present |volume=131 |issue=1 |doi=10.1093/past/131.1.130 |issn=0031-2746}}</ref><ref>{{Cite book|chapter=The New Cambridge Modern History|url=http://archive.org/details/iB_CMH|language=English|title=The New Cambridge Modern History, Vol. 12: The Shifting Balance of World Forces, 1898–1945}}</ref>


自1880年代以来,[[埃及|埃及]]实际上一直处于英国的控制之下,虽然它名义上属于奥斯曼帝国。1922年,埃及王国获得正式独立,但它仍然是英国指导下的附庸国,此时埃及加入国际联盟。埃及国王福阿德和他的儿子法鲁克国王以及他们的保守派盟友凭借与英国的非正式联盟以奢华的生活方式继续掌权,英国将保护他们免受世俗和穆斯林激进主义的侵害。伊拉克自1920年起成为英国托管地,1932年费萨尔国王同意英国的军事联盟条款和保证石油供应,[[伊拉克王国|伊拉克王国]]正式独立。
自1880年代以来,[[埃及|埃及]]实际上一直处于英国的控制之下,虽然它名义上属于奥斯曼帝国。1922年,埃及王国获得正式独立,但它仍然是英国指导下的附庸国,此时埃及加入国际联盟。埃及国王福阿德和他的儿子法鲁克国王以及他们的保守派盟友凭借与英国的非正式联盟以奢华的生活方式继续掌权,英国将保护他们免受世俗和穆斯林激进主义的侵害。伊拉克自1920年起成为英国托管地,1932年费萨尔国王同意英国的军事联盟条款和保证石油供应,[[伊拉克王国|伊拉克王国]]正式独立。<ref>{{Cite book|chapter=Egypt: The Last Days of the Pharaoh|title=New Beginning in US-Muslim Relations|url=http://dx.doi.org/10.1057/978-1-137-58362-8_4|publisher=Palgrave Macmillan US|date=2016|location=New York|isbn=978-1-137-58623-0|pages=103–122|first=Eugenio|last=Lilli}}</ref><ref>{{Cite web|title=Three kings in Baghdad, 1921-1958 {{!}} WorldCat.org|url=https://search.worldcat.org/title/399044|access-date=2024-01-11|website=search.worldcat.org|language=en}}</ref>


在[[巴勒斯坦|巴勒斯坦]],英国面临着在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越来越多的犹太定居者之间进行调解的问题。已纳入授权条款的《贝尔福宣言》指出,将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人的国家家园,并允许犹太移民达到由授权权力确定的限额。这导致与阿拉伯人的冲突日益加剧,阿拉伯人于1936年公开起义。随着20世纪30年代与德国的战争威胁增加,英国认为阿拉伯人的支持比建立犹太人家园更重要,并转向支持阿拉伯立场,限制犹太移民,进而引发了犹太人叛乱。
在[[巴勒斯坦|巴勒斯坦]],英国面临着在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越来越多的犹太定居者之间进行调解的问题。已纳入授权条款的《贝尔福宣言》指出,将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人的国家家园,并允许犹太移民达到由授权权力确定的限额。这导致与阿拉伯人的冲突日益加剧,阿拉伯人于1936年公开起义。随着20世纪30年代与德国的战争威胁增加,英国认为阿拉伯人的支持比建立犹太人家园更重要,并转向支持阿拉伯立场,限制犹太移民,进而引发了犹太人叛乱。<ref name=":1">{{Cite book|chapter=The New Cambridge Modern History|url=http://archive.org/details/iB_CMH|language=English|title=The New Cambridge Modern History, Vol. 12: The Shifting Balance of World Forces, 1898–1945}}</ref>


英国自治领(加拿大、[[纽芬兰|纽芬兰]]、[[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新西兰|新西兰]]、南非和[[爱尔兰自由邦|爱尔兰自由邦]])在世界大战中实行自治并获得半独立,而英国仍然控制着外交政策和国防。自治领制定自己的外交政策的权利于1923年得到承认,并由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规约》正式规定。爱尔兰自由邦于1937年断绝了与英国的所有联系,脱离英联邦并成为一个独立的[[爱尔兰共和国|爱尔兰共和国]]。
英国自治领(加拿大、[[纽芬兰|纽芬兰]]、[[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新西兰|新西兰]]、南非和[[爱尔兰自由邦|爱尔兰自由邦]])在世界大战中实行自治并获得半独立,而英国仍然控制着外交政策和国防。自治领制定自己的外交政策的权利于1923年得到承认,并由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规约》正式规定。爱尔兰自由邦于1937年断绝了与英国的所有联系,脱离英联邦并成为一个独立的[[爱尔兰共和国|爱尔兰共和国]]。<ref name=":1" />


==时间线==
==时间线==

2024年1月11日 (四) 13:17的版本

1929年-1939年的欧洲
大英帝国在1921年的领土高峰期

戰間期,指的是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这段时期。这一时期,世界局势特別東歐及巴爾幹因奧匈帝國解體、帝俄崩潰等原因仍然十分动荡。欧洲在这一时期仍然处於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巨大创伤恢复的时期。而在北美(指美國加拿大),1920年代曾经有过经济的快速成长咆哮的二十年代),但在1929年爆发的經濟大恐慌使得情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也正是在这一时期,魏玛共和国崩溃,纳粹主义兴起。1930年代後,随着九一八事变日本建立满洲国意大利王國入侵阿比西尼亚德奥合併等事件发生,人类距离一场新的世界大战已经越来越近。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战间期宣告结束[1]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期相对较短,但世界各地发生了许多社会、政治和经济变化。以石油为基础的能源生产和相关机械化带来了繁荣的二十年代,这是中产阶级社会和经济流动性的时代。汽车电力收音机等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人们中变得越来越普遍。在这个时代的放纵之后发生了大萧条,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全球经济衰退,严重损害了世界上许多最大的经济体。

在政治上,这个时代恰逢共产主义的兴起,从十月革命俄国内战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结束于法西斯主义的兴起,特别是在德国和意大利。中国正处于半个世纪一来最不稳定的国共内战之中。英国、法国和其他帝国面临着挑战,因为帝国主义受到越来越多的负面看待,许多殖民地出现了独立运动;在欧洲,经过长期的低级别战斗,爱尔兰大部分地区获得了独立。

俄罗斯帝国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被解体,奥斯曼领土和德国殖民地在盟国(主要是英国和法国)之间重新分配。俄罗斯帝国西部地区、爱沙尼亚、芬兰、拉脱维亚、立陶宛和波兰成为独立国家,比萨拉比亚(现摩尔多瓦和乌克兰部分地区)选择与罗马尼亚统一。

在俄罗斯,布尔什维克成功重新控制了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中亚和高加索地区,组建了苏联。在近东,埃及和伊拉克获得独立。大萧条期间,拉丁美洲国家将许多外国公司(其中大部分属于美国)国有化,以加强本国经济。苏联、日本、意大利和德国的领土野心导致了他们领土的扩张。

主题

欧洲动荡

1923年的欧洲地图

1918年11月11日贡比涅停战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18年至1924年充满了动荡,俄罗斯内战继续肆虐,东欧努力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破坏中恢复过来。不仅俄罗斯帝国的崩溃造成了不稳定的影响,而且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毁灭也造成了不稳定的影响。南欧中欧东欧有许多新的或恢复的国家,有些面积较小,如波罗的海国家,有些较大,如波兰、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美国在世界金融中获得了主导地位。因此,当德国无法再向英国、法国和其他前协约国支付战争赔款时,美国提出了道威斯計劃,向德国投入巨资,德国向其他国家偿还赔款,而这些国家反过来又使用德国的战争赔款美元来偿还对美国的战争债务。到20年代中期,繁荣已普遍存在,后期被称为“咆哮的二十年代”。[2]

国际关系

战间期外交和国际关系的重要阶段包括解决一战遗留问题,例如德国的赔款和边界问题;美国参与欧洲金融和裁军项目;国际联盟的期望和失败;新国家与旧国家的关系;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不信任关系;和平与裁军努力;对1929年大萧条的应对措施;世界贸易的崩溃;民主政权的崩溃;经济自给自足的努力不断增加;日本对华侵略,侵占中国大量土地,加上日苏边界冲突,导致苏日在发生多起冲突;法西斯外交,包括墨索里尼和希特勒的侵略行为;西班牙内战;意大利入侵并占领非洲之角的埃塞俄比亚;德国对德语国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的德意志人居住地区的扩张主义行动的绥靖政策、国际联盟非军事区莱茵兰再军事化,以及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日益临近最后的重整军备。[3][4]

裁军从战后直到1930年代都一度是非常受欢迎的公共政策。然而,国际联盟未能持续发挥有效作用。巴黎和会后和裁军有关的会议包括限制海军的华盛顿会议[5][6]日内瓦裁军会议等。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期于1939年9月1日结束。[7]

咆哮的二十年代

1921年在巴黎一家画廊马克斯·恩斯特的个人展览开放前门口的一张合影,在梯子上拿着自行车的是菲利普·蘇波,梯子右边是安德烈·布勒東
1920年,演员道格拉斯·范朋克玛丽·毕克馥

咆哮的二十年代凸显了新颖且高度可见的社会和文化的创新。这些趋势得益于持续的经济繁荣,在纽约英语History of New York City (1898–1945)芝加哥英语History_of_Chicago#20th_century巴黎英语Paris between the Wars (1918–1939)柏林伦敦英语History of London (1900—1939)布宜诺斯艾利斯西班牙语Historia_de_la_ciudad_de_Buenos_Aires#Desde_la_Federalización_al_Cuarto_Centenario墨西哥城英语History_of_Mexico_City#20th_century_to_present等主要城市最为明显。爵士时代开始,装饰风艺术达到顶峰。[8]对于女性来说,及膝半身裙和连衣裙越来越被社会接受,做马塞尔发型英语Marcelling波波头也是如此。引领这些潮流英语1920s_in_fashion的年轻女性被称为“飞来波女郎”。[9]

1925年,宽松短外套、毛衣搭配及膝半身裙是流行穿搭

在过度情绪化的战时激情之后,社会“回归常态”英语Return_to_normalcy[10]芬兰、波兰、德国、奥地利、匈牙利和西班牙的左翼革命失败,但在俄罗斯取得了成功,成为苏联共产主义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11]在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在1922年贝尼托·墨索里尼的领导下上台。[12]

在一战后的这段时期,赋予女性參政權的国家包括1917年的加拿大(魁北克用了更长时间)、1918年的英国和1920年的美国。有几个主要国家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瑞士和葡萄牙)。莱斯利·休谟认为:[13][14]

妇女对战争的贡献加上以前政府制度的失败,使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难以坚持认为妇女无论从宪法还是性格上都不适合投票。如果妇女可以在军火工厂工作,那么拒绝她们进入投票站似乎既忘恩负义又不合逻辑。但这次投票不仅仅是对战争工作的奖励;它也是对战争工作的奖励。关键在于,妇女参与战争有助于消除围绕妇女进入公共领域的恐惧。

德里克·奥尔德克罗夫特和史蒂文·莫尔伍德表示,在欧洲,“几乎所有国家都在20年代取得了一些经济进步,其中大多数国家在20世纪末恢复或超过了战前的收入和生产水平。”[15]荷兰、挪威、瑞典、瑞士和希腊表现尤其出色,而东欧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罗斯内战而表现不佳。在发达国家,繁荣英语Prosperity惠及中产阶级家庭和许多工人阶级,他们拥有收音机汽车电话电灯电器。工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消费需求和愿望加速增长,生活方式和文化发生了重大变化。媒体开始关注名人,尤其是体育和电影明星。无声电影有声电影过渡,除了富丽堂皇的电影院外,各大城市还为球迷建造了大型体育场馆。但随后的三十年代则属于社会现实主义和再起的保守文化,在法国出现了部分知识分子发起的不墨守成规运动英语Non-conformists of the 1930s机械化农业继续快速发展,产量增加,价格下降,并使许多农场工人失业,他们经常搬到附近的工业城镇和城市。

大萧条

1931年大萧条期间,芝加哥黑帮阿尔·卡彭开设的施粥所,外面是领取救济的失业男子

大萧条是1929年之后发生的一场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各国发生的时间各不相同。在大多数国家始于1929年,一直持续到1930年代末。[16]这是20世纪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深、影响范围最广的经济危机。[17]大萧条起源于美国,随着1929年10月29日(称为“黑色星期二”)的股市崩盘而成为全球新闻。1929年至1932年,全球GDP估计下降了15%。相比之下,2008年至2009年金融大衰退期间,全球GDP下降了不到1%。[18]一些国家到了20世纪30年代中期开始实现经济复苏。然而,在许多国家,大萧条的负面影响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16]

大萧条对富国和穷国都造成了毁灭性影响。个人收入、税收、利润和物价下降,国际贸易下降超过50%。美国的失业率上升至25%,一些国家的失业率高达33%。价格大幅下跌,尤其是矿业和农产品价格,企业利润也大幅下降,新业务开工大幅减少。[19]

世界各地的城市都受到了严重打击,尤其是那些依赖重工业的城市。许多国家的建设几乎停止。农作物价格下跌约60%,农业社区和农村地区遭受损失。[20]面临需求直线下降且几乎没有替代就业来源的情况,依赖采矿和伐木等第一产业的领域受到的影响最大。[21]

魏玛共和国经历了两次政治和经济动荡导致了纳粹主义抬头。在亚洲,日本变得越来越具有侵略性,尤其是对华方面。[22][23]

法西斯主义的兴起

1938年在慕尼黑,欢呼的人群迎接阿道夫·希特勒和贝尼托·墨索里尼

1922年,法西斯主义控制了意大利王国,随着大萧条的恶化,纳粹主义在德国取得胜利,法西斯主义蔓延到欧洲许多其他国家,并且在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二二六事件后日本军国体制空前加强,通过反共產國際協定鋼鐵條約形成了轴心国的雏形。[24]具有共同特征的各法西斯政党适应了当地右翼传统并兴起,通常包括军国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经济自我遏制的愿望、对邻国的威胁和侵略、压迫特定群体、在利用民主的同时嘲笑民主。法西斯主义者相信权力、暴力和优越性,通常由贝尼托·墨索里尼或阿道夫·希特勒等独裁者领导。法西斯国家均反对国际联盟。法西斯主义掌权意味着自由人权被抛弃,一切价值观服从于特定的“最好的东西”。[25][26]

西班牙内战

几个世纪以来西班牙的政治局势一直不稳定,并且在1936年至1939年期间遭受了20世纪最血腥的内战蹂躏。在西班牙,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将军领导的國民軍反抗新当选的西班牙第二共和国政府,全面内战爆发。意大利王国和纳粹德国向国民军提供了弹药和强大的军事援助。共和派处于守势,但它得到了苏联、墨西哥和国际纵队的大力帮助。大多数国家保持中立,拒绝向任何一方提供军备。人们担心这种局部冲突会升级为一场无人希望的欧洲战争。[27][28]

西班牙内战爆发了无数小规模战斗并发生了许多暴行,直到1939年国民军打败共和军取得胜利。内战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的意识形态战场。[29][30]

大英帝国

乔治五世与英国和自治领首相在1926年帝国会议上

一战带来的世界秩序变化,尤其是美国和日本发展成为海军强国,以及印度和爱尔兰独立运动的兴起,引起了大英帝国对政策重新评估。英国被迫在与美国或日本结盟之间做出选择,英国选择不再续签英日同盟,而是签署了1922年《华盛顿海军条约》,其中英国接受了与美国的海军平等。[31]安全问题是英国的一个严重关切,因为它对英国的自豪感、金融和贸易导向型经济至关重要。[32]

印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力支持帝国,它期望得到回报,但未能获得自治,政府仍然控制在英国手中,并担心再次发生类似于1857年印度大起义。1919年印度政府法案未能满足自治的要求。[33]日益紧张的局势,特别是在旁遮普地区,在1919年的阿姆利则大屠杀中达到顶峰。印度民族主义高涨,并以莫罕达斯·甘地领导的国大党为中心。在英国,公众舆论对于大屠杀的道德性存在分歧,一些人认为这场屠杀将印度从无政府状态中拯救出来,另一些人则对此表示厌恶。[34][35]

自1880年代以来,埃及实际上一直处于英国的控制之下,虽然它名义上属于奥斯曼帝国。1922年,埃及王国获得正式独立,但它仍然是英国指导下的附庸国,此时埃及加入国际联盟。埃及国王福阿德和他的儿子法鲁克国王以及他们的保守派盟友凭借与英国的非正式联盟以奢华的生活方式继续掌权,英国将保护他们免受世俗和穆斯林激进主义的侵害。伊拉克自1920年起成为英国托管地,1932年费萨尔国王同意英国的军事联盟条款和保证石油供应,伊拉克王国正式独立。[36][37]

巴勒斯坦,英国面临着在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越来越多的犹太定居者之间进行调解的问题。已纳入授权条款的《贝尔福宣言》指出,将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人的国家家园,并允许犹太移民达到由授权权力确定的限额。这导致与阿拉伯人的冲突日益加剧,阿拉伯人于1936年公开起义。随着20世纪30年代与德国的战争威胁增加,英国认为阿拉伯人的支持比建立犹太人家园更重要,并转向支持阿拉伯立场,限制犹太移民,进而引发了犹太人叛乱。[38]

英国自治领(加拿大、纽芬兰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和爱尔兰自由邦)在世界大战中实行自治并获得半独立,而英国仍然控制着外交政策和国防。自治领制定自己的外交政策的权利于1923年得到承认,并由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规约》正式规定。爱尔兰自由邦于1937年断绝了与英国的所有联系,脱离英联邦并成为一个独立的爱尔兰共和国[38]

时间线

終結一切戰爭的戰爭”的结束

爵士时代

戰雲密佈

德国国家人民党钢盔团、纳粹党、农业联盟德语Reichslandbund泛德联盟英语Pan-German_League等反共和国右翼在哈尔茨堡以反对布吕宁内阁为共同目的建立了短暂的哈尔茨堡阵线德语Harzburger_Front
社民党、德国总工会联合会德语Allgemeiner_Deutscher_Gewerkschaftsbund黑红金国旗团等组建了钢铁阵线
1933年3月21日,波茨坦日德语Tag von Potsdam上德国总理希特勒向总统兴登堡鞠躬并与其握手。

相关条目

參考资料

  1. ^ Grenville, J.A.S. 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the 20th Century. 2000: 77–254. 
  2. ^ Kater, M. H. Book Reviews : The 'Golden' Twenties: Art and Literature in the Weimar Republic. By Barbel Schrader and Jurgen Schebera. Translated by Katherine Vanovitch.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8. 271 pp. 25.00. George Grosz: A Biography. By M. Kay Flavell.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8. x + 355 pp. 29.95. German History. 1989-08-01, 7 (2). ISSN 0266-3554. doi:10.1177/026635548900700220. 
  3. ^ The Modern World - Allan Todd - Google Libros. web.archive.org. 2019-11-22 [2024-01-02]. 
  4. ^ Sheehan, James J. Great Power Diplomacy Since 1914. By Norman Rich. New York: McGraw-Hill. 2003. Pp. xxiii + 565. $53.60. ISBN 0-07-052266-9. Central European History. 2004-09, 37 (3). ISSN 0008-9389. doi:10.1017/s000893890000265x. 
  5. ^ O'Connor, Raymond G. The "Yardstick" and Naval Disarmament in the 1920's. The Mississippi Valley Historical Review. 1958-12, 45 (3). ISSN 0161-391X. doi:10.2307/1889320. 
  6. ^ McKercher, B.J.C. The politics of naval arms limitation in Britain in the 1920s. Diplomacy & Statecraft. 1993-11, 4 (3). ISSN 0959-2296. doi:10.1080/09592299308405895 (英语). 
  7. ^ The Inter-war Crisis, 1919-1939 - R. J. Overy - Google Kitaplar. web.archive.org. 2019-12-14 [2024-01-02]. 
  8. ^ Cheetham, Mark. Mark A. Cheetham. Review of "Le Tumulte Noir: Modernist Art and Popular Entertainment in Jazz-Age Paris, 1900-1930" by Jody Blake.. caa.reviews. 2000-08-24. ISSN 1543-950X. doi:10.3202/caa.reviews.2000.40. 
  9. ^ Lewis, Arthur O.; Helmer, William J. The Gun That Made the Twenties Roar. American Quarterly. 1970, 22 (2). ISSN 0003-0678. doi:10.2307/2712123. 
  10. ^ Maier, Charles S.; Maier, Charles S. Recasting Bourgeois Europe. Maier, Charles D. (1975). Recasting Bourgeois Europe: Stabilization in France, Germany, and Italy in the Decade After World War I.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5-10-27. ISBN 978-0-691-16979-8. 
  11. ^ A Companion to Europe 1900-1945 - Google Books. web.archive.org. 2017-02-19 [2024-01-06]. 
  12. ^ Mussolini and Italian Fascism - Hamish Macdonald - Google Books. web.archive.org. 2019-12-15 [2024-01-06]. 
  13. ^ Essentials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 Garrick Bailey, James Peoples - Google Books. web.archive.org. 2017-02-19 [2024-01-06]. 
  14. ^ The National Union of Women's Suffrage Societies 1897-1914 (Routledge Revivals) - Leslie Hume - Google Books. web.archive.org. 2017-02-19 [2024-01-06]. 
  15. ^ The European Economy Since 1914 - Derek Howard Aldcroft, Steven Morewood - Google Books. web.archive.org. 2017-02-19 [2024-01-06]. 
  16. ^ 16.0 16.1 John, Brandl. Poverty. John Brandl. Family and Nation, by Daniel P. Moynihan. San Diego, CA: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86, 160pp. Price: $12.95 cloth. Journal of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1986-01, 6 (1). ISSN 0276-8739. doi:10.1002/pam.4050060113. 
  17. ^ Are We Headed For Another Great Depression? Economists Don't Think So - The New York Times. web.archive.org. 2021-03-01 [2024-01-06]. 
  18. ^ Book Review: ‘Hall of Mirrors’ by Barry Eichengreen - WSJ. web.archive.org. 2018-01-19 [2024-01-06]. 
  19. ^ Bernanke, Ben. The Macroeconomics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A Comparative Approach. Cambridge, MA. 1994-08. 
  20. ^ Databases, Tables & Calculators by Subject. web.archive.org. 2019-06-03 [2024-01-06]. 
  21. ^ Pritchett, C. Herman. Depression Decade: From New Era through New Deal, 1929–1941. By Broadus Mitchell. (New York: Rinehart and Company. 1947. Pp. xviii, 462. $4.00.).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948-04, 42 (2). ISSN 0003-0554. doi:10.2307/1949738. 
  22. ^ <sc>sally marks</sc>. <italic>The Illusion of Peac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Europe, 1918–1933</italic>. (The Making of the 20th Century.)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76. Pp. 184. Cloth S 15.95, Paper $4.95.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977-12. ISSN 1937-5239. doi:10.1086/ahr/82.5.1239. 
  23. ^ Black, Cyril E.; Mowat, C. L. The New Cambridge Modern History. Volume XII, The Shifting Balance of World Forces, 1898-1945.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970-04, 75 (4). ISSN 0002-8762. doi:10.2307/1852278. 
  24. ^ Stanley G. Payne. <italic>A History of Fascism, 1914–1945</italic>.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95. Pp. xiv, 613. $39.95.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997-12. ISSN 1937-5239. doi:10.1086/ahr/102.5.1471. 
  25. ^ Fascism -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fascist movements | Britannica.com. web.archive.org. 2018-10-25 [2024-01-06]. 
  26. ^ Matera, Marc; Kent, Susan Kingsley. The Global 1930S. 2017-07-14. doi:10.4324/9781315200972. 
  27. ^ Hamilton, Holman; Payne, Stanley G. The Spanish Revolution.. The Hispanic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970-11, 50 (4). ISSN 0018-2168. doi:10.2307/2512328. 
  28. ^ The Spanish Civil War. By <italic>Hugh Thomas</italic>. (New York: Harper and Brothers. 1961. Pp. xxix, 720. $8.50.).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961-10. ISSN 1937-5239. doi:10.1086/ahr/67.1.124. 
  29. ^ Carr, E. H. The Comintern and the Spanish Civil War. 1984. doi:10.1007/978-1-349-17710-3. 
  30. ^ WHEALEY, ROBERT H. Hitler And Spain. Whealey, Robert H. (2005). Hitler and Spain: The Nazi Role in the Spanish Civil War, 1936-1939.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2014-07-11. ISBN 978-0-8131-4863-2. 
  31. ^ Louis, Wm Roger. 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ume IV: The Twentieth Century. 1999-10-21.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8205647.001.0001. 
  32. ^ Brown, L. Carl; Louis, Wm. Roger. The Ends of British Imperialism: The Scramble for Empire, Suez, and Decolonization. Foreign Affairs. 2006, 85 (6). ISSN 0015-7120. doi:10.2307/20032190. 
  33. ^ Griffiths, P. J. Congress and the Raj: Facets of the Indian Struggle 1917–47. International Affairs. 1979-04, 55 (2). ISSN 1468-2346. doi:10.2307/2616379. 
  34. ^ Sayer, Derek. BRITISH REACTION TO THE AMRITSAR MASSACRE 1919–1920. Past and Present. 1991, 131 (1). ISSN 0031-2746. doi:10.1093/past/131.1.130. 
  35. ^ The New Cambridge Modern History. The New Cambridge Modern History, Vol. 12: The Shifting Balance of World Forces, 1898–1945 (English). 
  36. ^ Lilli, Eugenio. Egypt: The Last Days of the Pharaoh. New Beginning in US-Muslim Relation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US. 2016: 103–122. ISBN 978-1-137-58623-0. 
  37. ^ Three kings in Baghdad, 1921-1958 | WorldCat.org. search.worldcat.org. [2024-01-11] (英语). 
  38. ^ 38.0 38.1 The New Cambridge Modern History. The New Cambridge Modern History, Vol. 12: The Shifting Balance of World Forces, 1898–1945 (English). 
  39. ^ Heinrich August Winkler: Weimar 1918–1933. Die Geschichte der ersten deutschen Demokratie. Beck, München 1993, S. 457–461.
  40. ^ "Reichswehrminister Groener rechtfertigt das SA-Verbot": Bericht bei SWR2-Archivradio mit dem Mitschnitt der Reichstagssitzung vom 10. Mai 1932 (u.a. Groeners Rede in voller Länge). [2023-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41. ^ Plenarprotokoll der 62. Sitzung des Reichstags der 5. Wahlperiode, S. 2545–2550, abrufbar unter: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2. ^ Hans-Otto Meissner: 30. Januar 1933. Hitlers Machtergreifung. Heyne, München 1979, S. 90–93.
  43. ^ Wolfgang Ruge: Hitler. Weimarer Republik und Machtergreifung. Berlin 1983, S. 246f
  44. ^ Peter Longerich: Die braunen Bataillone. Geschichte der SA. C. H. Beck, München 1989, S. 115.
  45. ^ Gerhard Schulz: Von Brüning zu Hitler. De Gruyter, Berlin und New York 1992, S. 820 f.; Johannes Hürter: Wilhelm Groener. Reichswehrminister am Ende der Weimarer Republik (1928–1932). Oldenbourg, München 1993, S. 348-351 f.
  46. ^ Wolfgang Benz, Papens „Preussenschlag“ und die Länder, in:Vierteljahrheft für Zeitgeschichte Heft 18, Jahrgang 1970, S. 322ff.
  47. ^ Waldemar Besson, Württemberg und die deutsche Staatskrise 1928–1933, Deutsche Verlagsanstalten Stuttgart 1959, S. 296ff.
  48. ^ Horst Mühleisen: Das Testament Hindenburgs vom 11. Mai 1934. In: Vierteljahrshefte für Zeitgeschichte 44 (1996), 3, S. 355–371, zit. S. 371. (PDF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9. ^ Kochanski, Halik. The Eagle Unbowed: Poland and the Poles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ISBN 978-0674284005.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