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新導向自张爱玲
張愛玲
1954年攝於香港
出生張煐
(1920-09-30)1920年9月30日
 中華民國江蘇省滬海道松江縣高昌鄉[註 1]上海公共租界石門二路街道石門二路社區康定東路85號
逝世1995年9月8日(1995歲—09—08)(74歲)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西木區羅徹斯特大道
筆名梁京
職業散文家、小說家、劇本作家、劇本評論家
國籍 中華民國(1920年-1995年)
 美國(1960年-1995年)
民族漢族
教育程度大學
母校聖瑪利亞女校
香港大學
聖約翰大學
創作時期1932年-1995年
體裁小說散文劇本
主題愛情
文學運動海派
代表作金鎖記
傾城之戀
半生緣
紅玫瑰與白玫瑰
獎項《中國時報》終身成就獎
1994年
配偶胡蘭成
1944年結婚—1947年離異)

賴雅(Ferdinand Reyher)
1956年結婚—1967年喪偶)
父母張志沂(張廷眾)(父)
黃逸梵(黃素瓊)(母)
親屬李鴻章(曾外祖父)
張佩綸(祖父)
李菊耦(祖母)
黃宗炎(外祖父)
黃定柱(舅父)
張子靜(弟)
孫用蕃(繼母)
張小燕(表外甥女)
李道洪(表姪)
受影響於曹雪芹張恨水胡適
施影響於袁瓊瓊朱天文王安憶

張愛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8日),原名張煐[註 2][註 3]筆名梁京等,是出身上海、後來長年定居於美國散文家、小說家、劇本作家及劇本評論家

她的祖父與外曾祖父分別為張佩綸李鴻章;他們都曾在清朝中央政府中擔任顯要職務。她自幼在上海接受雙語教育。1943年至1945年間,她在日本控制下的上海取得高度文學成就。1950年後,因面臨政治壓力等,她遷居香港,後又遷居美國。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她的作品被夏志清等學者重新發掘,她的作品由此開始再次受到來自廣大華人社群的歡迎。[2]

她的主要寫作風格被歸類於現實主義現代主義[3]文學評論者認為,她建立了另一種描寫中國抗日戰爭下中國大眾生活的寫作方式;該種敘事方式與當時(及其後),中國文學界對於該段時期之主流描述方式有明顯差異。[4] 在她主要作品中,她對現代史印象派觀點,被她以對於顏色、線條、形狀、質地和情緒等相關描述詞彙展示;該些描述經常被體現於其作品中所顯示之女性服裝風格變化。[5]

家世[編輯]

張愛玲家族
 
 
 
 
 
 
 
 
 
 
 
 
 
 
 
 
 
 
高祖父:張灼
 
 
 
 
 
 
 
曾祖父:張印塘(1797-1854)
 
 
 
 
 
 
 
 
 
 
 
高祖母:董氏(庠生董孟剛之女)
 
 
 
 
 
 
 
祖父:張佩綸(1848-1903)
 
 
 
 
 
 
 
 
 
 
 
 
 
 
曾祖母:毛氏(1819—1879)
 
 
 
 
 
 
 
 
 
 
 
父:張志沂(1898-1953)
 
 
 
 
 
 
 
 
 
 
 
 
 
 
 
 
 
外高祖父:李文安(1801-1855)
 
 
 
 
 
 
 
外曾祖父:李鴻章(1823-1901)
 
 
 
 
 
 
 
 
 
 
 
外高祖母:李氏(1800-1882)
 
 
 
 
 
 
 
祖母:李菊藕(1866-1912)
 
 
 
 
 
 
 
 
 
 
 
 
 
 
外高祖父:趙畇(1808-1877)
 
 
 
 
 
 
 
外曾祖母:趙繼蓮(1838-1892)
 
 
 
 
 
 
 
 
 
 
 
張愛玲(1920-1995)
 
 
 
 
 
 
 
 
 
 
 
 
 
 
 
 
 
 
 
 
外高祖父:黃楚武
 
 
 
 
 
 
 
曾外祖父:黃翼升(1818-1894)
 
 
 
 
 
 
 
 
 
 
 
外祖父:黃宗炎(1864-?)
 
 
 
 
 
 
 
 
 
 
 
 
 
 
母:黃逸梵(1898-1957)
 
 
 
 
 
 
 
 
 
 
 
 
 
 
 
 

張愛玲家世顯赫,祖父張佩綸,1848年生於河北豐潤,是清朝末年著名清流派大臣。中法戰爭中在福州戰敗,遭發配黑龍江,1888年結束,後發配到天津。1903年在南京去世,年55歲。

祖母是北洋大臣李鴻章的長女李菊藕,生於1866年,為繼室夫人安徽太湖縣趙小蓮所生。當時李鴻章在兩江總督任上。1888年22歲時,嫁給剛結束發配、年已40的張佩綸為填房。1895年夫婦自天津遷居南京。37歲守寡,閉門教子,給兒子穿女裝,以阻止其外出學壞,又給女兒穿男裝[6]。1911年辛亥革命時自南京遷居青島,1912年遷居上海,住在麥根路313號(今靜安區康定東路87弄),不久因肺病病故,年46歲。

父親張志沂,又名張廷重,1898年4月30日生於南京,是清末民初新舊交替時代的典型遺少,愛好古典文學和鴉片。他5歲喪父,受母親嚴格管教,學習古詩文。1912年14歲遷居上海,同年喪母,遺產被異母兄長張志潛侵吞,管束甚嚴。1915年17歲結婚。1923年兄妹三人分家,張志沂25歲時,依靠堂兄時任北洋政府交通總長張志潭,任天津津浦鐵路局英文秘書,全家搬家到天津英租界。在天津官場,張志沂開始納妾、嫖妓、吸鴉片、打嗎啡針。1924年妻子離家去歐洲。1927年張志潭辭去交通總長職務後,張志沂失去靠山。1928年搬回上海。由於揮霍無度,大量財產迅速縮水,至1935年仍有虹口8幢洋房及田產古董,至1948年賣掉最後一幢房產,又遭遇金圓券風波,賣房款蒸發,僅靠青島一處房租為生,並租住江蘇路285弄28號吳凱聲大律師住宅14平方米的傭人房。1953年在這裡去世,終年55歲。

姑母張茂淵,1902年6月3日生於南京,1912年遷居上海,1924-1928年留學英國,任職於怡和洋行,1942年太平洋戰爭後被裁員,後任職於電台及大光明戲院翻譯,1979年77歲時結婚。姑父李開第1900年12月生於上海嘉定,畢業於交通大學。1991年6月13日張茂淵在上海去世,終年90歲,長期居住在黃河路長江公寓305室。1999年李開第去世。自1938年至1952年,張愛玲一直與張茂淵同住。

母親黃逸梵,原名黃素瓊,籍貫湖南長沙,湘軍後代,1898年生於南京。是清末湘軍水師將領、長江水師提督黃翼升之孫女,廣西桂平梧鹽法道黃宗炎的庶出遺腹女,只有一個雙胞胎弟弟黃定柱(另一種說法是黃定柱系女傭秘密買回來的山東難民之子),出生前家庭險遭族人「分絕戶家產」。黃逸梵雖然是出身於舊式家族的大家閨秀,卻是「踏着三寸金蓮橫跨兩個時代」[7]的新潮女性,思想極為超前。1915年結婚,1922年遷居天津後,無法容忍丈夫納妾、嫖妓、吸鴉片,在1924年撇下家庭,陪同小姑赴歐洲留學,並改名為較浪漫的黃逸梵。黃逸梵學習美術,結交徐悲鴻蔣碧薇夫婦。一雙纏足小腳,卻在瑞士阿爾卑斯山滑雪,在地中海游泳。1928年回國,1930年離婚。1932年以後,靠從娘家繼承的古董遺產,出國四處旅行,「環球旅行家」。1941年底珍珠港事變時,外國男友維斯托夫在英屬新加坡被炸死,她逃到英屬印度,曾做尼赫魯兩個姐姐的秘書。二戰中失去財產,生活落魄,1948年51歲去英屬馬來亞吉隆坡僑校坤成中學教手工半年。黃逸梵1948年底,帶着十七箱古董,坐船去英國倫敦。[8]租住在地下室,曾做制皮包女工。1957年在倫敦因胃癌病故,享年61歲,舉目無親。

張志沂與黃素瓊(黃逸梵)於1915年結婚。張志沂和黃逸梵生下一女一男,分別是姊姊張愛玲和弟弟張子靜

張愛玲唯一的弟弟張子靜於1921年12月11日生於上海,與張愛玲相差一歲。張子靜長得俊美,但有呼吸道疾病。1944年5月,張愛玲發表的散文《童言無忌》中這樣描寫她弟弟:「我的弟弟生得很美而我一點也不。……我比他大一歲,比他會說話,比他身體好,我能吃的他不能吃,我能做的他不能做。有了後母之後,我住讀的時候多,難得回家一次,大家紛紛告訴我他的劣跡,逃學、忤逆、沒志氣……」,1942年入聖約翰大學經濟系,1943年肄業,1946年起任職於中央銀行揚州分行、無錫分行及上海總行,1951年失業,1952年擔任浦東農村黃樓中學英文教師,1986年退休。1997年10月12日,在父親和繼母留下的江蘇路285弄28號小屋去世,年76歲。終身未娶。

張志沂和黃逸梵於1930年離婚,繼母孫用蕃是北洋政府國務總理孫寶琦二十四個子女中的第七個女兒,生於1905年,染有鴉片癮。1931年二人在禮查飯店訂婚。同年孫寶琦去世,孫用蕃守孝三年,於1934年29歲與張志沂在華安大樓(金門酒店)舉行婚禮。她晚年雙目失明,1986年死於江蘇路285弄28號小屋,年81歲。

張愛玲一生遊走中國各地,自謂「我的上海話本來是半途出家,不是從小會的。我的母語,是被北邊話與安徽話的影響沖淡了的南京話」。[9]

生平[編輯]

張愛玲童年時期。

天津的童年[編輯]

張愛玲本名張煐,於1920年9月30日[10][11](農曆八月十九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的麥根路313號(今靜安區康定東路85號石門二路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已列為第五批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編號JA-J-011-V),臨近蘇州河,周邊整個街區是鴻章紡織染廠)的一幢建於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12]

1922年,張愛玲2歲時,張志沂任天津津浦鐵路局英文秘書,全家搬家到天津32號路61號大宅[13]

1924年,4歲的張愛玲進入私塾學習。同年,張愛玲的姑姑張茂淵(1902年6月3日-1991)赴英國留學,母親黃素瓊改名黃逸梵,撇下一對子女,陪同前往。張志沂遂將所納之外室接到家中,並沉迷於鴉片

上海的青春[編輯]

1928年,張家搬回上海,同年黃逸梵和張茂淵從英國回國,張家居住在寶隆花園的四層花園洋房。(今延安中路740弄康樂村10號,在茂名北路西側)

1930年,張煐被改名為張愛玲,這是為了上中學報名方便。「愛玲」為英文「Eileen」的譯音。同年,張愛玲的父母離婚,張愛玲跟隨父親生活,仍居住在寶隆花園,張愛玲的母親黃逸梵和姑媽張茂淵租了法租界白爾登公寓的一層樓居住(今陝西南路213號,近復興中路),僱傭了一個白俄司機和法國廚師。

1930年的張愛玲母親

1931年,張愛玲進入上海白利南路(今長寧路1187號)美國聖公會所辦的貴族學校聖瑪利亞女中就讀。並且開始閱讀《紅樓夢》。

1932年,張愛玲在該校的校刊上發表了她的短篇小說處女作《不幸的她》。1933年,在該校刊發表她的第一篇散文《遲暮》。1932年,黃逸梵前往法國學美術,張茂淵任職於怡和洋行

1934年,張愛玲的父親張志沂(36歲)與民國政府前總理孫寶琦的女兒孫用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9歲)在國際飯店舉行婚禮。婚後,1935年租住已在張志潛名下的麥根路313號(今靜安區康定東路87弄)祖母李菊耦留下的巨大老宅。張愛玲因穿不完的後母舊衣造成心理壓抑[14]。同時,張愛玲和弟弟張子靜,也在繼母孫用蕃的虐待下長大,有一次她的弟弟張子靜打碎了一塊玻璃,就被繼母毒打一頓,此時張愛玲完成《摩登紅樓夢》,父親張志沂為之撰回目。

1937年,張愛玲在一些刊物上發表了多篇小說,並在這一年夏天從聖瑪利亞女中畢業,希望出國留學。當時,黃逸梵同男友維斯托夫已回到上海。

1937年暑假期間,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黃逸梵、黃定柱避難住進法租界霞飛路偉達飯店,張愛玲與他們同住兩周。返家後,張愛玲與繼母孫用蕃發生口角衝突,遭父親痛打,被軟禁半年,並患嚴重的痢疾

1938年初,張愛玲離家出走,至開納路195號開納公寓(今武定西路),投奔生母黃逸梵(舅舅黃定柱則住在對面開納路188號明月新村)。1939年初搬到赫德路192號愛丁頓公寓。在這裡,張愛玲向猶太裔英國老師補習。

香港求學:1939-1942年[編輯]

1939年,她考取倫敦大學獎學金,準備前往留學,卻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而持倫敦大學成績單改入香港大學文學院[15]。在香港大學求學期間,張愛玲結識終生朋友,斯里蘭卡裔女子炎櫻(Fatima Mohideen)。張愛玲在書對炎櫻中有多次描寫,並錄下一些炎櫻語錄。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到12月25日,日軍占領香港。1942年,張愛玲不得不中斷學業,回到上海。

上海作家:1943-1952年[編輯]

1926年,張愛玲的母親黃逸梵在倫敦。(依據「對照記」一書內容)
常德公寓(愛林登公寓)

1942年,她就讀於聖約翰大學,但是兩個月後就因為經濟窘困輟學,這時她選擇從事文學創作為生。當時她租住赫德路愛林登公寓(常德公寓,現址上海市常德路195號)51室(1942年遷至65室),與姑母張茂淵為鄰。

最初她為英文報刊撰寫影評,1943年春,張愛玲見到了上海作家和編輯周瘦鵑,獲得賞識,在1943年和1944年的兩年中,得以連續發表多篇轟動性的中短篇小說,包括《沉香屑·第一爐香》、《傾城之戀》、《心經》、《金鎖記》等,在淪陷時期的上海一舉成名。

1944年,張愛玲結識汪精衛政權宣傳部次長、作家胡蘭成,並與之交往。1944年8月,胡蘭成與第二位夫人離婚後,與張愛玲在上海秘密結婚(婚禮上只有炎櫻和胡蘭成的侄女胡青芸在場)。「胡蘭成與張愛玲簽訂終身,結為夫婦。願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前兩句是出自張愛玲之手,後兩句出由胡蘭成所撰。不久,胡蘭成前往武漢辦報,在醫院期間認識了一名17歲的護士周訓德,並與之同居。

1945年8月,日本投降,胡蘭成化名張嘉儀,逃亡到浙江溫州,任教於溫州中學。在流亡期間,胡蘭成與范秀美同居。1946年2月,張愛玲曾前往溫州探視。此時張愛玲與胡蘭成的情感發生問題,這使得張愛玲無心寫作。1946年後一段時間內張愛玲沒有發表過作品。[16]

1946年,張愛玲與電影導演桑弧合作寫作劇本。

1947年2月,張愛玲再度去溫州看望胡蘭成,發現胡蘭成的情人除了周訓德外又有了范秀美[16]。6月10日,張愛玲寫信與逃亡中的胡蘭成分手。此後張愛玲搬離愛林登公寓至南京西路的重華公寓[17]

1949年上海政權更替共產黨執政後,張愛玲留在上海。

1950年,張愛玲搬入卡爾登公寓(現長江公寓)的301室,這也是她在上海的最後一個住所[18]。1950年7月,張愛玲以「梁京」的名字出席了上海市第一屆文學藝術工作者大會。大會在虹口區乍浦路341號的解放劇場舉行。會後,加入上海文藝代表團並到蘇北農村參加土改,但在兩個月時間內由於無法寫出政府要求的「歌頌土改」的作品,張愛玲頗感困惑。她感到自己與當時的社會環境格格不入,加之與胡蘭成的關係,面臨政治方面的壓力,於是在1952年7月,聲稱要「繼續因戰事而中斷的學業」,隻身離開中國大陸,遷居到香港[19]

香港期間:1952-1955年[編輯]

張愛玲1952年9月在香港大學復課,但11月便去了日本找好友炎櫻。三個月後回到香港,因申請不到獎學金, 要工作謀生, 便沒有繼續學業。在香港期間,為美國新聞處(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Service)繙譯英文小說成中文,及撰寫小說《秧歌》與《赤地之戀》,小說的故事是「土改」時期農民處境的艱苦。由於作品與當時中共的主流格調不合,被作為「毒草」而批判。在大陸文學界,張愛玲也因此長期被作為反面典型,直到1990年代才有所改變。

張愛玲在香港期間結識畢生摯友鄺文美宋淇。在宋淇力捧下,成為電懋的編劇主力之一。編劇收入成為張愛玲往後八年的主要經濟來源。

1953年,張愛玲離開上海的次年,她的父親張志沂在租住的上海江蘇路285弄28號吳家小客廳去世,終年55歲。

美國時期[編輯]

1946年,張愛玲在溫州。
文學
文學
各國文學
記事總覽
出版社文學期刊
文學獎
作家
詩人小說家
其他作家

1955年,張愛玲赴美國定居。

1956年3月到6月,生活窘迫的張愛玲居住在新罕布什爾州彼得堡麥克道威爾文藝營英語MacDowell (artists' residency and workshop)MacDowell Colony),在此她結識了65歲的左翼劇作家賴雅英語Ferdinand Reyher(Ferdinand Reyher)並懷孕,同年8月14日,兩人結婚。

1957年,張愛玲的母親黃逸梵在英國倫敦去世,終年61歲。張愛玲在母親病重期間曾匯去100美金,沒有前去出席葬禮。

1960年7月,張愛玲成為美國公民。

1961年,張愛玲到香港和台灣尋求機遇,這是她有生之年唯一一次造訪台灣,曾與其表姪女張小燕會面[20]。張愛玲先到台北,由名畫家席德進帶她四處看訪,又在作家王禎和的陪同下到花蓮觀光[21]。本世紀初,張愛玲一篇描寫台灣遊記的《重訪邊城》中文手稿曝光,這是目前僅見的張愛玲唯一一篇描寫台灣的文章。

賴雅不斷中風,最終癱瘓臥床,於是張愛玲從香港回到美國照顧丈夫。

張愛玲在美國翻譯清代小說《海上花》,或寫作回憶舊上海的作品,而賴雅為左翼作家,兩人的作品均不為美國主流社會接受,因此他們夫婦生活頗為窘迫。後來依靠台灣《皇冠》出版集團再版其1940年代的小說抽取的版稅維持生活。

1967年10月8日,賴雅去世,張愛玲獲邀擔任美國雷德克里芙學校駐校作家,並且開始將清朝的長篇小說《海上花列傳》翻譯成為英文

1969年,張愛玲移居加州舊金山灣區,應陳世驤教授之邀,受聘於伯克利加州大學的中國研究中心(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擔任高級研究員(Senior Researcher),並展開對中國共產黨的專用術語、《紅樓夢》等課題的研究。[22][23][24]

1971年,陳世驤教授逝世,張愛玲也從伯克利離職。[22][23][25]

1972年12月,張愛玲定居加州洛杉磯,晚年於寓所深居簡出。

1983年,張愛玲的《海上花列傳》官話翻譯本以《海上花開》、《海上花落》兩部式形式出版。潘飛論,張愛玲晚年生活放在兩件事情上:一是研究《紅樓夢》,二是翻譯《海上花列傳》,張愛玲「將那種嗲聲嗲氣的吳語對白,悉數轉換成了地道的晚清官話。同時,愛玲對於《海上花列傳》最大的貢獻就是為作品中出現的晚清服飾、歡場行規、上海的風土人情都做了很多準確詳盡的註解。」[26]

1995年9月8日,張愛玲的房東發現她逝世於加州洛杉磯西木區羅徹斯特大道的公寓,終年75歲。根據法醫的檢驗結果,張愛玲逝世於六七天前,死因為動脈硬化心血管病。[27]其遺囑云:「儘速火化;骨灰灑於空曠原野;遺物留給宋淇夫婦處理。」同年9月19日,林式同遵照其遺願,將她的遺體在洛杉機惠提爾玫瑰崗墓園火化,沒有舉行公開葬禮。同年張之忌辰日(9月30日),林式同與幾位文友將其骨灰撒在太平洋。遺物則由友人宋淇鄺文美夫婦處理,其中大部分交由皇冠出版社收藏。張愛玲生前遺產共有美元存款約兩萬八千餘元。[28]

1997年宋淇去世。

1997年,旅美學者張錯在美國南加州大學成立「張愛玲文物特藏中心」,得到宋淇遺孀鄺文美的同意,送了兩箱張愛玲的遺稿給南加大圖書館,其中有《海上花》的英譯未定稿。

1997年10月,張愛玲終生朋友炎櫻在紐約去世。 10月12日,張愛玲唯一的弟弟張子靜終身未婚,亦在上海江蘇路去世,終年76歲。張愛玲和張子靜均無子女,雖然張愛玲曾經與賴雅懷有一胎,但因為生活拮据而被逼墮胎。

2007年鄺文美去世。宋淇與鄺文美的兒子宋以朗成為張愛玲遺產執行人。

創作年表[編輯]

張愛玲一生創作了大量的文學作品。類型包括小說散文電影劇本以及文學論著,她的書信也被人們作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

1943年到1945年[編輯]

1943年到1945年,張愛玲在淪陷區的上海創作了一批重要的作品。其中《傾城之戀》原載於1943年9、10月上海《雜誌》月刊第十一卷六期七期,《金鎖記》則原載於1943年11月、12月上海《雜誌》月刊第十二卷二期三期。

1946年到1949年[編輯]

1947年,張愛玲與電影導演桑弧合作,寫作了《不了情》、《太太萬歲》等劇本。

1949年到1952年[編輯]

1949年,中共佔領上海,張愛玲選擇留在上海。

1950年4月25日至1951年2月11日,用筆名梁京在上海《亦報》上連載了長篇小說《十八春》(即《半生緣》的前身)。

1950年7月,張愛玲參加了上海第一屆文學藝術界代表大會。

1951年11月,《十八春》由上海《亦報》出版社出版了單行本,同年11月4日至次年(1952年)1月24日,再用筆名梁京在《亦報》連載中篇小說《小艾》。

1952年7月,張愛玲離開中國大陸,來到香港完成未完成的學業。此後,張愛玲在美國駐香港新聞處工作。並寫了寫電影劇本《小兒女》、《南北喜相逢》。還翻譯外國小說《老人與海》、《愛默森選集》、《美國七大小說》等。

1952年到1955年[編輯]

1954年,張愛玲在香港發表兩部長篇小說《秧歌》與《赤地之戀》,小說的故事背景是「土改」時期。由於作品與當時中共的主流格調不合,被作為「毒草」而批判。在大陸文學界,張愛玲也因此長期被作為反面典型,直到1990年代才有所改變。張愛玲旅港期間曾居住於北角繼園街輝濃台。

1955年以後[編輯]

1957年,張愛玲開始為香港電影業鉅子陸運濤的電影懋業公司編寫《情場如戰場》等十部劇本,其中八部被拍成電影,直到1964年同班同學翁美麗飛機失事身亡(符立中(2007)「張愛玲的電影時代」《聯合報》,2007年9月22日至27日)(符立中(2009)《張愛玲與鄺文美》《中國時報》,2009年7月19日)(符立中(2010)「宋淇與張愛玲」《聯合報》,2010年5月23日至24日)。

張愛玲的作品《怨女》、《流言》、《半生緣》及《張愛玲短篇小說集》於1960、70年代先後由臺北皇冠出版社重新出版。

1961年,文學評論家夏志清在美國耶魯大學出版《中國現代小說史》,其中以大篇幅介紹張愛玲的著作,並推崇張愛玲的《金鎖記》是中國從古自今最佳中篇小說。這些評論確立了張愛玲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29]

1968年,《十八春》的內容經過修改以後重新定名為《半生緣》,在《皇冠》雜誌、香港《星島晚報》進行連載。

1980年代暢銷海內外。張愛玲小說風格對台灣戰後文壇的小說流派影響深遠。電影劇本有由陳燕燕主演的《不了情》和《太太萬歲》。

1991年,《張愛玲全集典藏版》由皇冠文學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2004年2月,台灣皇冠文化集團在其50周年社慶之際,宣佈推出張愛玲的遺作《同學少年都不賤》,這本突然曝光的著作據稱是張愛玲的最後一部遺稿。其後該書的簡體中文版權也由天津人民出版社獲得。

2005年,皇冠出版社與大陸的書商合作,委託陳子善先生擔任主編,收錄她以往未曾正式結集出版的散文、電影劇作、親筆插畫和個人遺物的照片,輯成新書《沉香》。

2009年2月23日,帶有自傳色彩的《小團圓》在台灣由皇冠文化出版。[30]隨後在港出版,4月在大陸上市[31]

2010年,宋以朗編輯張愛玲、宋淇鄺文美所著的《張愛玲私語錄》在台灣由皇冠文化出版。

2010年為慶祝張愛玲九十冥誕,帶有自傳色彩的《異鄉記》、《雷峰塔》、《易經》在台灣由皇冠文化出版。

《少帥》寫於1963年,當時張愛玲住在舊金山。她準備用這本書打開美國市場,扭轉自己的運氣,所以用英文寫作。只是,因書中繁多的中國人名字與複雜的歷史背景,她的經紀人對初始的幾章評價不高,這使張愛玲的寫作信心大受打擊,加之對少帥的人物原型張學良也漸失興趣,她遂就此擱筆。2014年,張愛玲的遺囑執行人宋以朗將《少帥》整理出版,並由青年譯者鄭遠濤翻譯為中文,並由皇冠文化出版此書,慶祝出版社創辦60週年。

宋以朗身為張愛玲小說版權的擁有者,他於2015年將張愛玲的手稿交給香港學者馮睎乾整理、研究。2016年,張愛玲的遺作《愛憎表》全文共23071字,完整首發刊於台灣《印刻文學生活誌》七月號第155期,後亦刊於中國大陸的《收穫》雜誌秋冬號上。《愛憎表》是張愛玲於1990年開始對學生時代的想法進行的一場自我剖析,可惜長篇散文並未完成,成為遺作。

紀念[編輯]

2010年為紀念張愛玲九十冥誕,由宋以朗贊助,香港浸會大學舉辦張愛玲國際學術研討會,由來自國際近八十位學者參加。台灣舉辦四場張愛玲系列講座,主講人有陳文茜蔡康永韓良露符立中黃建業,由楊澤主持。中國大陸首次舉辦張愛玲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舉行,參加學者專家有陳子善吳福輝宋以朗格非止庵符立中馬家輝

2011年為紀念張愛玲九十一冥誕,首次舉辦張愛玲紀念音樂會,在國家音樂廳舉行,曲目由符立中根據張愛玲所編劇突顯張愛玲永恆的文學生命力;也藉由立體活動展的創意模式,展示張愛玲的私人物件及難得面世的手稿與畫作,邀請讀者走進張愛玲的生活空間,親臨神祕又感性的創作人生。

2020年9月28日,適逢張愛玲的百周年誕辰,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偕同香港大學文學院及比較文學系合辦 《百年愛玲,人文港大:張愛玲百年誕辰紀念文獻展》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從原始檔案中張愛玲及其師友的資料文獻來全面呈現她的港大生活與因緣。 線上展覽由黃心村、羅諾德和陳承焜策展。[32]

2020年9月30日,為紀念張愛玲百歲冥誕,Google臺灣版網站的首頁塗鴉變成一位穿著紅色滾黑邊旗袍的女子,身旁盛放嬌豔的紅玫瑰與白玫瑰[33][34]

2022年上海封城期間,由於亂象頻發,上海民間有人開始崇拜1952年離開上海的張愛玲。[35]

作品[編輯]

短篇小說[編輯]

  • 不幸的她》. 
  • 《沉香屑·第二爐香》. 上海. 
  • 茉莉香片》. 
  • 心經》. 上海: 萬象雜誌(中央書店). 1943年8-9月. 
  • 封鎖》. 上海. 
  • 琉璃瓦》. 上海: 萬象雜誌(中央書店). 1943年11月. 
  • 《年青的時候》. 
  • 花凋》. 
  • 鴻鸞禧》. 
  • 《散戲》. 
  • 《殷寶滟送花樓會》. 
  • 桂花蒸阿小悲秋》. 
  • 《等》. 
  • 留情》. 
  • 鬱金香》. 
  • 《五四遺事》. 1957年. 
  • 色,戒》. 台北: 《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1978年. 
  • 《相見歡》. 

中篇小說[編輯]

長篇小說[編輯]

散文集[編輯]

學術研究[編輯]

翻譯[編輯]

  • 《小鹿》,瑪喬麗·勞林斯著,張愛玲譯,香港:天風,1953年;更名《鹿苑長春》香港:今日世界,1969年[36]。《小鹿》的原英文書名《The Yearling》,由美國女作家Marjorie Kinnan Rawlings發表於1938年,於1946年拍成同名電影,該書獲得1939年普利策小說獎。作者瑪喬麗·勞林斯寫這本書時的佛羅里達農場小屋,位於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Florida)附近的Cross Creek郊區,現闢為歷史州立公園,對公眾開放。
  • 《無頭騎士》,歐文撰,張愛玲、方馨、湯新楣合譯,香港:今日世界,1954年,更名《睡谷故事李伯大夢》,1967年[37]
  • 《愛默森選集》,道倫編輯,張愛玲選譯,香港:天風,1953年;臺北友聯,1968年[38]
  • 《海底長佂記》比齊著(英語),張愛玲(以筆名愛珍發表)翻譯,香港:中南日報,1954年。[39]
  • 《老人與海》,海明威撰;張愛玲譯,香港:中一,1955年[40]
  • 《美國散文選》,夏濟安選編,夏濟安、張愛玲合譯,香港:今日世界,1958年[41]
  • 《歐文小說選》,香港:今日世界,1963年[42]
  • 《愛默森文集》,道倫編輯,張愛玲譯,香港:今日世界,1963年
  • 《美國詩選》愛默森等撰,林以亮編選,張愛玲等譯,香港:今日世界,1963年[43]
  • 《美國現代七大小說家》林以亮、張愛玲、於梨華、葉珊譯,香港:今日世界,1967年
  • 《海上花開》韓邦慶著(吳語) ,張愛玲註譯(國語),臺北:皇冠文化,1992年,2020年
  • 《海上花落》韓邦慶著(吳語) ,張愛玲註譯(國語),臺北:皇冠文化,1992年

電影劇本[編輯]

  • 不了情》(1947年)
  • 太太萬歲》(1947年)
  • 哀樂中年》(1949年)
  • 《情場如戰場》(1957年)
  • 《人財兩得》(1958年)
  • 《桃花運》(1959年)
  • 《六月新娘》(1960年)
  • 南北一家親》(1962年)
  • 《小兒女》(1963年)
  • 《一曲難忘》(1964年)
  • 《南北喜相逢》(1964年)
  • 紅樓夢》(為電懋影業公司所寫,分上、下集,未拍成)
  • 《魂歸離恨天》(為電懋影業公司所寫,未拍成)

其他[編輯]

改編作品[編輯]

電影[編輯]

  • 曾改編成電影
  • 曾改編成電影
  • (又名《十八春》):曾改編成電影
  • 曾改編成電影
  • 曾改編成電影

電視劇[編輯]

  • 曾改編成電視劇
  • 曾改編成電視劇
  • 曾改編成電視劇,(被 Karen S. Kingsbury 翻譯成英文作品 《Half a life long romance》Penguin. 2014. ISBN 978-0-141-18939-0.)

京劇[編輯]

  • 2005年國立國光劇團改編成京劇

舞台劇[編輯]

  • 曾改編成舞台劇
  • 曾改編成舞台劇
  • 曾改編成舞台劇

張愛玲研究[編輯]

1944年5月,《萬象》月刊第三年第十一期發表了傅雷(筆名迅雨)的《論張愛玲的小說》的評論文章,成為評論張愛玲小說評論文章的奠基之作。胡蘭成曾經於1945年5月在《雜誌》月刊發表對張愛玲小說的評論《評張愛玲》。

1961年,哥倫比亞大學東亞文學系教授夏志清出版《中國現代小說史》,高度評價張愛玲,認為《金鎖記》「是中國自古以來最出色的中篇小說」。

1996年,中國時報在5月25至27日期間舉行了「張愛玲國際研討會」,與會者包括兩岸及海外學者。

相關書籍[編輯]

  • 李振聲、張新穎. 《張愛玲作品欣賞》. 廣西教育出版社. 1994. 
  • 王朝彥魯丹成. 《蒼涼的海上花:張愛玲創作心理硏究》. 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2001. 
  • 陳永健. 《初挈海上花:評張愛玲國譯本〈海上花列傳〉的小說藝術》. 臺灣大地出版社. 1997. 
  • 林幸謙. 《荒野中的女體:張愛玲女性主義批評》.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3. 
  • 王光東 主編. 《解讀張愛玲經典》. 花山文藝出版社. 2004. 
  • 劉鋒傑. 《想像張愛玲:關於張愛玲的閱讀研究》.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 
  • 周芬伶. 《豔異:張愛玲與中國文學》. 台灣遠流出版. 1999. 
  • 黃德偉 編著. 《閱讀張愛玲》. 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 1998. 
  • 劉紹銘梁秉鈞許子東 編. 《再讀張愛玲》. 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2. 
  • 陳子善 編. 《張愛玲的風氣:1949年前張愛玲評說》. 山東畫報出版社. 2004. 
  • 淳子. 《張愛玲地圖》. 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 ISBN 9570518774. 
  • 魏可風. 《張愛玲的廣告世界》. 臺灣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2. 
  • 李岩煒. 《張愛玲的上海舞臺》. 臺灣未來書城股岩有限公司. 2004. 
  • 鄭樹森 編選. 《張愛玲的世界》. 臺灣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1989. 
  • 陳炳良. 《張愛玲短篇小說論集》. 臺灣遠景出版事業公司. 1983. 
  • 子通、亦淸 主編. 《張愛玲評說六十年》. 中國華僑出版社. 2001. 
  • 於青、金宏達 編. 《張愛玲硏究資料》. 海峽文藝出版社. 1994. 
  • 劉紹銘. 《張愛玲的文字世界》. 台灣九歌. 2007. ISBN 978-957-444-425-0. 
  • 劉紹銘. 《愛玲說》.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015: 304. ISBN 978-962-996-676-8. 
  • 陳子善 編. 《說不盡的張愛玲》. 台灣遠景. 2001. ISBN 9573906678. 
  • 李黎 著. 《浮花飛絮張愛玲》. 台灣印刻. 2006年11月初版. 
  • 蘇偉貞 主編. 《魚往雁返:張愛玲的書信因緣》. 台灣允晨文化. 2007年2月初版. 
  • 劉澍、王綱. 《張愛玲的光影空間》. 世界知識出版社. 2008. ISBN 978-7-5012-3312-0. 
  • 符立中 著. 《上海神話--張愛玲與白先勇圖鑑》. 台灣印刻出版社. 2009. ISBN 978-986-6631-56-6. 
  • 莊信正. 《張愛玲來信箋注》. 臺灣: 印刻. 2008. ISBN 978-986-687-373-7. 
  • 蘇偉貞. 《長鏡頭下的張愛玲》. 2012. 
  • 宋以朗、符立中 主編. 《張愛玲的文學世界》. 北大百年講堂學術會議論文集. 2013年1月. 
  • 夏志清 (編). 《張愛玲給我的信件》. 臺灣: 聯合文學. 2013. ISBN 978-986-323-030-4. 
  • 馮睎乾. 《在加多利山尋找張愛玲》. 香港: 三聯. 2018: 448. ISBN 978-962-044-369-5. 
  • 黃心村. 《緣起香港——張愛玲的異鄉和世界》.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022: 448. ISBN 978-988-237-275-7. 

關於張愛玲的文學作品[編輯]

為了紀念張愛玲,作曲家閆月等花費了兩年時間,創作了大型同名歌舞劇《張愛玲》,於張愛玲的九十冥誕的那一年-2010年10月21日~10月31日在北京首演,2013年5月14日-23日又在北京大隱劇場重演,此次重演連開了10場,並增加了許多新音樂,成了一大看點。

與同時代上海女作家的比較[編輯]

張愛玲在上海時,喜歡特別服裝。當時在上海漫畫家文亭所繪的「上海女作家三畫像」中,給同時期在上海活躍的著名女作家蘇青潘柳黛的定義分別是「輯務繁忙的蘇青」和「弄蛇者潘柳黛」,而張愛玲的特徵則為「奇裝炫人」。

中華民國時期,張愛玲、蘇青、關露、潘柳黛是蜚聲上海文壇的四大才女,成為上海灘燈紅酒綠文化的犧牲品和達官貴人的玩物。同一時期,上海還有一大批「小姐作家」。她們相互之間作矜持狀,各自談及同時代的女作家,都流露自傲,各不相讓:「目前女作家的作品,我不大讀」,「女作家的作品我從來不看」,……。蘇青與張愛玲則互唱互和彷彿唱雙簧:「只看張愛玲」(蘇青語),「把我同冰心白薇她們來比較,我實在不能引以為榮,只有和蘇青相提並論我是心甘情願的。」(張愛玲語)。潘柳黛在《論胡蘭成論張愛玲》中,對胡蘭成說張愛玲有貴族血液(李鴻章的重外孫女),尖刻地譏諷這關係就好像太平洋里淹死一隻老母雞,上海人吃黃浦江的自來水自稱「喝到雞湯」的距離一樣,以上海人腦筋之靈,不久將來,「貴族」二字,必可不脛而走,隨後果真有「貴族排骨麵」上市;後來張愛玲到香港,有人告訴她潘柳黛也在香港,張愛玲回答說:「誰是潘柳黛?我不認識。」

註釋[編輯]

  1. ^ 上海市靜安區
  2. ^ 宋以朗曾向南方都市報記者出示書信:「Uncle K.D., 您這一向好?我八月下旬的信想已收到。煐。」此為張愛玲寫給姑父李開第的信,張愛玲署以本名「煐」。[1]
  3. ^ 亦有原名為張瑛的說法。

參考文獻[編輯]

  1. ^ 张爱玲和姑姑张茂渊感情深厚 多次汇款接济. 南方都市報. 2010-09-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9-29). 
  2. ^ "Chang, Eileen (Zhang Ailing) 1920–1995." Encyclopedia of Modern China, edited by David Pong, vol. 1, Charles Scribner's Sons, 2009, pp. 193-195. Gale Virtual Reference Library. Accessed 24 Mar. 2019.
  3. ^ Qu, Lina. Writing, Rewriting, and Miswriting: Eileen Chang's Late Style Against the Grain. CLCWeb: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2020-02-09, 21 (6) [2021-12-02]. ISSN 1481-4374. doi:10.7771/1481-4374.3305可免費查閱.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2). 
  4. ^ "Chang, Eileen (Zhang Ailing) 1920–1995." Encyclopedia of Modern China, edited by David Pong, vol. 1, Charles Scribner's Sons, 2009, pp. 193-195. Gale Virtual Reference Library. Accessed 24 Mar. 2019.
  5. ^ "Chang, Eileen (Zhang Ailing) 1920–1995." Encyclopedia of Modern China, edited by David Pong, vol. 1, Charles Scribner's Sons, 2009, pp. 193-195. Gale Virtual Reference Library. Accessed 24 Mar. 2019.
  6. ^ 張愛玲:《對照記》
  7. ^ 張愛玲《對照記》
  8. ^ 專訪張愛玲母親晚年最後的忘年交:她從未提起過女兒張愛玲,《亞洲週刊》第三十三卷第7期,2019
  9. ^ 張愛玲曾向老上海學滬語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上海《天天新報》轉引張愛玲寫的一篇探討《金瓶梅》的文章《「嗄?」?》,2014年1月12日。
  10. ^ 張愛玲手稿見物如見人 港大展覽手稿遺物. 明報. 2007-10-16: A26生活版. 張愛玲入讀港大的報名表,上面的出生日期為(1920年)9月19日,與後來申請美國綠卡時填的9月30日不同。 
  11. ^ 张爱玲<谈色·戒>初稿及珍贵入学照在港展出. 新華網. 2007年10月16日 [2009年11月1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1月3日). 
  12. ^ 張愛玲生平表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香港電台
  13. ^ 對於張家天津舊居有幾種說法:天津英租界32號路(小河道)61號,此路後名上海路,今併入南京路;天津法租界32號路61號,今赤峰道山東路口;英租界31號路61號(張愛玲的弟弟張子靜的回憶),即今睦南道和平賓館附近,張愛玲天津故居的幾種說法[永久失效連結]
  14. ^ 張愛玲《對照記》
  15. ^ 張愛玲(1920-199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香港電台
  16. ^ 16.0 16.1 路雲亭,喬冉編著,浮世夢影 上海劇場往事,文匯出版社,2015.08,第135頁
  17. ^ 张爱玲上海公寓往事. 澎湃. [2023-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02). 
  18. ^ 沿着着这张文学地图,探寻上海记忆. 搜狐. [2023-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02). 
  19. ^ 於繼增. 张爱玲1952年离开上海前的内心挣扎. 《文史精華》. 
  20. ^ 台綜藝女王張小燕:我的確是張愛玲外甥女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9-02-20.
  21. ^ 丘彥明專文(下):張愛玲在臺灣─妓女坐在嫖客腿上看她-風傳媒. [2015-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4). 
  22. ^ 22.0 22.1 Hoyan, Carole H. F. The life and works of Zhang Ailing : a critical study.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1996 [2018-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0). 
  23. ^ 23.0 23.1 张爱玲与陈世骧的争执 江淮时报. epaper.anhuinews.com. [2018-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10). 
  24. ^ Eileen Chang. New York Review Books. [2018-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30) (英語). 
  25.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n Memoriam, 1974. texts.cdlib.org. [2018-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3). 
  26. ^ 作者:潘飛,《紅樓夢》與《海上花列傳》 張愛玲的晚年生活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009年04月02日16:54 來源:人民網-讀書頻道
  27. ^ 最后的张爱玲: 她死得很寂寞,就像她活得很寂寞. 人民網. 2011-05-26 [2019-0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9). 
  28. ^ 张爱玲晚景并不凄凉. 南方都市報. 2013年6月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9月11日). 張愛玲有兩萬八千美金的存款,當時港幣匯率是7.75左右,所以張愛玲死後是有二十幾萬港幣,這在當時不算多也不算少,網上有人說她生前貧窮到需拾紙皮來糊口,是無稽之談。……這裡有一張紙條,1996年12月18日,是我媽媽的筆跡,上面寫着張愛玲的英文名字E.Chang,計算「綠簿子」(銀行外幣存款)剩餘32萬多美金。這不是什麼法律認可的證據,因為只是一張字條。按照當年的匯率,那大概是240萬港幣左右。如果張愛玲當年帶這筆存款回中國就是個百萬富翁了。今天莫言拿到一百萬美元的諾貝爾文學獎金還會給人取笑他在北京買不起一套房子,但在1995年,240萬港幣在大陸(或香港)不是一個小數目。話至此,澄清了張愛玲晚年的狀況。 
  29. ^ 慧眼識張愛玲夏志清病逝. 台灣蘋果日報. 2014-01-01 [2016-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1). 
  30. ^ 張愛玲《小團圓》面世 自傳味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明報
  31. ^ 酈亮. 《小团圆》中文版:将尊重张爱玲的文字. 中國青年報. 2009-03-20 [2009-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4) (中文(簡體)). 
  32. ^ 百年愛玲,人文港大:張愛玲百年誕辰紀念文獻展. 香港大美術博物館. 2020-09-28 [2020-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7). 
  33. ^ Google也來紀念!張愛玲百歲誕辰70萬字書信集曝光. 聯合新聞網. 2020-09-30 [2020-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14). 
  34. ^ 張愛玲 100 歲冥誕. Google. 2020-09-30 [2020-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8) (英語). 
  35. ^ 封控下上海:民间拜起“跑路天后”张爱玲. rfi. [2022-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5). 
  36. ^ 原作:The yearling ,Marjorie Kinnan Rawlings,1896-1953.
  37. ^ 原作:The legend of sleepy hollow, Rip Van Winkle 附錄:關於李伯夫夢 歐文Washington Irving1783-1859撰
  38. ^ 原作:The protable Emerson 道倫Mark Van Doren1894-1972編輯
  39. ^ 老總書房老闆鄭明仁及九龍舊書店老闆經由翻閱慕容羽軍檔案確認發表者實為張愛玲。[1][失效連結]
  40. ^ 原作:The Old Man and The Sea。Ernest Hemingway1(2899-1961)
  41. ^ 原作:Anthology of American Essays
  42. ^ 原作:The best of Washington Irving
  43. ^ 原作:Ralph Waldo Emerson1803-1882

畫像[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

參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