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楚
外观
西楚(前206年–前202年)為秦朝滅亡至漢朝建立之前的政權,君主為项羽,定都彭城,统楚、梁及鲁国旧邑九郡等戰國時的楚國舊地,国号“西楚”。
秦二世三年二月,项羽在鉅鹿之战击败秦军奠定自己在众诸侯中的地位,虽进军关中后于刘邦,但依靠兵力优势及大胜之威仍取得关中控制权,其后回军彭城,成为楚地的实际控制者。
前206年二月,項羽尊楚后怀王为义帝并分封诸侯,而項羽自号“霸王”,史称西楚霸王。
前202年,項羽在垓下之战中敗于以汉为首的诸侯联盟而自刎于乌江,楚地随之被汉所吞并。
北京大学教授辛德勇认为项羽的“西楚霸王”是“四楚霸王”之误,四楚是临江、衡山、九江加上项羽直接控制楚国的合称。[1]
西楚七郡
据姚鼐《项羽九郡考》的说法为梁地二郡:砀郡、东郡;楚地七郡:陈郡、薛郡、泗水郡、东海郡、东阳郡、鄣郡、会稽郡,合计九郡所辖之域约今河南省东部、山东省西南部、安徽省淮河流域及江南部分、江苏省全部、上海市全部和浙江省大部分地区。楚地分三部,西楚为楚国故地,为楚国核心区,包括楚国历史上定都过的诸郢(鄢郢、纪郢(南郡江陵)、陈郢(陈国故都)、寿郢);东楚原为吴越故地,在战国中后期才逐渐归属于楚国;南楚则为楚国的南部边荒之地。项羽起兵东楚故地江东,项羽的领地包含西楚与东楚的大部分地区,而南楚则被项羽分封给了吴芮(衡山国)、英布(九江国)、共敖(临江国)。西汉建立后,一度封建制与郡县制并立,称“郡国并行制”。西楚分属東海郡, 泗水国, 楚國(彭城郡),江都國, 東陽郡,廣陵國,臨淮郡,會稽郡(荆國),丹楊郡(鄣郡或故鄣郡)等地。
大事记
- 汉元年十月,秦王子婴投降刘邦,刘邦还军灞上,等待诸侯到来。
分秦为三国:
分赵为二国:
分齐为三国:
分燕国二国:
分魏为二国:
分韩为二国:
- 汉元年四月,诸侯各就国,刘邦至汉中,烧绝栈道,张良归韩王。
- 汉元年五月,田荣杀临淄王田都。
- 汉元年六月,田荣杀胶东王田市。
- 汉元年七月,田荣杀济北王田安,并三齐,自立为齐王。项羽以韩王韩成灭秦无功为借口,不让他就国,杀之彭城。
- 汉元年八月,项羽立郑昌为韩王,燕王臧荼杀掉辽东王韩广于无终,并其地,刘邦出汉中,攻打雍王章邯,围章邯于废丘,章邯之弟援废丘,曹参、周勃、樊哙等击败章平于好畤,章平逃往陇西。
- 汉元年九月,刘邦派灌婴攻打塞王,攻下栎阳,俘虏塞王司马欣,设为渭南、河上郡。 陇西都尉郦商攻打北地郡、上郡,汉将朱轸俘虏翟王董翳。
- 汉元年十月,项羽使临江王共敖、衡山王吴芮杀掉义帝,靳歙击败章平于陇西,章平逃走,汉军平定陇西郡,刘邦至河南陕县,派薛欧、王陵出武关,往沛县迎接太公与吕后,项羽派韩王郑昌在阳夏阻挡,薛欧王陵不能前进,刘邦命令韩王信攻打郑昌,将其击败,平定韩地,刘邦封韩王信为韩王。项羽扣押太公与吕后。陈余派夏说游说田荣,与之联合,攻打恒山王张耳,张耳战败,投奔刘邦,陈余迎赵王赵歇于代,重新立赵歇为赵王。河南王申阳降汉,设为河南郡。
- 汉元年十一月,赵王歇感激陈余,封陈余为代王,陈余以赵王歇弱小,不到封国去,留在赵国辅佐赵王歇,以夏说为相国驻守代国。田荣授与彭越将军印,令反梁地,项羽派萧公角攻打彭越,被彭越打败。
- 汉元年十二月,项羽欲攻打齐王田荣,招九江王英布一同前往,遭到英布拒绝,于是项羽对英布心怀怨恨,项羽攻打田荣,田荣战败,逃至平原,平原民杀田荣。汉军平定北地郡。
- 汉二年一月,项羽立田假为齐王。曹参击败章平于景陵,俘虏章平。
- 汉二年二月,田荣之弟田横在城阳反项羽,驱逐田假,立田广为齐王,田广以田横为相。田假逃到楚国,被杀害。项羽攻打田横,不能取胜,汉王刘邦东进,殷王司马昂降汉,项羽派陈平平定殷国,司马昂又降楚,刘邦攻打殷王司马昂,俘虏司马昂,设为河内郡。陈平害怕被项羽诛杀,投降刘邦。魏王魏豹降汉。刘邦派使者劝说陈余归降,陈余回信说,汉杀掉张耳就就降,于是刘邦只好找到一个和张耳长得很像的人杀了,派人将其头送给陈余,陈余发兵助汉。刘邦南渡平阴,至洛阳,为义帝发丧,准备攻打楚国。
- 汉二年三月,项羽与田横战于城阳,刘邦乘彭城空虚,闪击彭城。项羽得知,派龙且、项它在定陶阻击汉军,刘邦与曹参、灌婴出临晋关,从河内修武渡围津,在定陶打败龙且、项它。刘邦与樊哙在外黄打败楚将王武与程处,彭越将其兵三万余人归汉,刘邦以彭越为魏相国,攻打梁地。刘邦至砀县、与曹参、灌婴会合,下萧县,攻占彭城。樊哙北上攻打鲁地,阻挡项羽南下。吕泽驻守彭城西面的下邑,万一项羽回军可以与刘邦夹击项羽。
- 汉二年三月,项羽与田横战于城阳,刘邦乘彭城空虚,闪击彭城,项羽得知,派龙且、项它在定陶阻击汉军,刘邦与曹参、灌婴出临晋关,从河内修武渡围津,在定陶打败龙且、项它。
- 汉二年四月,项羽离开齐国,南下救援彭城,在鲁县、胡陵一带打败樊哙。由于项羽的行军速度很快还有许多冲击骑兵,吕泽没来得及作出反应,项羽经过萧县,攻打彭城韩信等汉军及诸侯被击溃,刘邦措手不及选择撤退,汉军诸侯联军战败,项羽夺回彭城。魏王魏豹叛汉,陈余得知张耳没死,也叛汉。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翟投奔项羽,河内郡为项羽吞并,彭越收收兵居梁地。
- 汉二年五月,刘邦西收兵,与吕泽在下邑会合。派人去沛县找家人,最后找到了刘盈和鲁元公主。刘邦派随何劝说英布降汉。曹参、灌婴、靳歙、樊哙周边平定叛乱,在荥阳驻扎。
项羽派龙且攻打英布,自己进攻下邑。
- 汉二年六月,刘邦入关,杀章邯于废丘,立刘盈为太子,带领关中诸军诣荥阳,以灌婴统率骑兵,在荥阳以东打败向西追击的项羽。刘邦派郦食其劝说魏豹降汉,魏豹不听。
- 汉二年八月,刘邦派曹参、韩信攻打魏豹,攻破安邑,曹参擒魏豹。
- 汉二年九月,曹参平定魏国河东,上党郡。
- 汉二年后九月,陈豨定代,曹参斩代相国夏说,与曹参平定太原郡,共五十二城。
- 汉二年十月,刘邦命令韩信与张耳攻打井陉关,陈余抵挡韩信与张耳,此时刘邦与靳歙、周勃等从南攻破邯郸,陈余进退两难,韩信与张耳出兵攻杀陈余。赵将戚将军逃跑,因为东有项羽,北有韩信与张耳,南有刘邦,于是越过太行山向东逃跑至邬县,被曹参斩杀。赵王歇逃到襄国。
- 汉二年十一月,刘邦与韩信在襄国会合,杀赵王歇。周勃、召欧等继续平定恒山、巨鹿、燕 国,燕王臧荼降汉,项羽派楚将争夺赵国,唐厉在武城打败楚军。韩信请刘邦封张耳为赵王,刘邦同意。
- 汉二年十二月,韩信张耳继续平定赵国余寇,刘邦、靳歙、周勃、曹参等返回敖仓,此前英布被龙且打败,与随何归汉,此时英布正式归降刘邦。
- 汉三年一月,英布入九江,发现家人已被项羽派人杀害,于是收数千人归汉,刘邦南下至宛,叶一带亲自迎接英布,给英布增兵,一起到成皋。
- 汉三年二月至五月,刘邦与项羽在荥阳相持。
- 汉三年六月,韩信与张耳等人基本平定赵国,南至修武,刘邦离开荥阳至修武, 任命韩信为相国,守赵地。并带走一部分韩信的军队增援前线。
- 汉三年七月,刘邦为解除荥阳相持的僵局,命令靳歙击断楚军从荥阳至襄邑的粮道,命令灌婴击断了楚军从阳武至襄邑的粮道,离开荥阳,攻打楚国后方的二号大本营魯下,并留下御史大夫周苛,枞公等人守荥阳。
- 汉三年八月,刘邦指挥的汉军正在攻打鲁城項冠,此时项羽攻破了荥阳,杀了御史大夫周苛,项羽再破成皋,至巩县,直逼洛阳。
- 汉三年九月,刘邦完全平定鲁县,得知荥阳与成皋已失,项羽逼近洛阳,于是命令靳歙、丁复等单独攻打楚国后方,丁复在彭城打败龙且。刘邦与灌婴回洛阳抵挡项羽,把项羽阻挡在巩县不能西进。项羽猛攻洛阳与敖仓,刘邦命令灌婴去邯郸调韩信军回敖仓坚守,任命灌婴接任周苛御史大夫之职,派郦食其说降齐国。
- 汉三年十月,郦食其说降齐王,齐王撤历城守军降汉,韩信为了自己当齐王,又攻打历城,齐国叛汉,攻打楚国后方的靳歙与丁复不得不停止进攻,回到前线,刘邦派灌婴、曹参、陈武等支援韩信,攻打齐国。灌婴、曹参等到达齐国,攻下历城,齐王逃往高密,向项羽求救,项羽派龙且援齐。
- 汉三年十一月,汉军杀齐王田广、龙且,齐相田横自立为齐王,灌婴在嬴县打败田横,田横投奔彭越。刘邦派刘贾卢绾佐彭越攻打楚国后方,项羽攻打彭越,刘邦杀曹咎、擒塞王司马欣,夺取成皋,驻军广武。
- 汉三年十二月,项羽射伤刘邦,刘邦病愈后,令樊哙守广武,入关慰问父老,把塞王司马欣带到栎阳枭首。四日后,带关中兵回到广武。
- 汉四年二月,曹参杀田既于胶东,灌婴杀齐将田吸于千乘,平定齐国。韩信自立为齐王。
- 汉四年三月,曹参留在齐国继续平定齐国未服者,灌婴南下攻打楚国,南渡淮河,至广陵。
- 汉四年七月,立英布为淮南王。
- 汉四年八月,项羽派项声、薛公收复淮河以北,灌婴率军北上,打败项声,斩薛公,攻下楚都彭城。
- 汉四年九月,刘邦为了取回被项羽扣押的家人,项羽也因彭城已失,接受“鸿沟协议”,送回刘邦的家人。
- 汉五年十月,项羽离开荥阳向南逃跑,刘邦率军追击,在阳夏南打败楚军,追至固陵,刘邦止步,派刘贾攻取寿春,策反项羽的大司马周殷,攻下九江,与英布会合包抄项羽。派人赴齐招韩信,韩信坐山观虎斗,拒不与刘邦会合。彭越攻下昌邑二十余城,给刘邦提供粮草。
- 汉五年十一月,刘邦追项羽到陈县,与灌婴会合颐乡。大败楚军於陳下,楚将灵常、陈公利几降汉军。项羽继续逃跑,欲前往会稽。
- 汉五年十二月,刘贾、周殷、英布攻下城父堵截项羽,项羽逃到垓下,刘邦与刘贾、周殷、英布会合。韩信看到项羽大势已去,也前往垓下与刘邦会合。彭越也来垓下与刘邦会合,联军在垓下大败项羽,项羽逃跑,灌婴追击,斩项羽于东城。
- 汉将灌婴渡江,大破江南楚军,杀吴守,收会稽、豫章、江南。
- 汉五年十二月,项羽死,独鲁为项羽坚守。及汉遗鲁以项羽首,礼葬项羽,鲁降。
参考文献
- ^ 辛德勇. 辛德勇读《史记》|世间本无“西楚霸王”. 澎湃新闻 ∙ 翻书党. [2023-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1).
前朝: 秦 |
中国朝代 | 后朝: 汉 另见西汉与东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