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訴諸恐懼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訴諸恐懼拉丁語argumentum ad metum)是一種邏輯謬誤,是意圖以引發恐懼的方式使人誤認,選擇某些抵抗恐懼的措施、或接受某些信念是唯一的選擇,但事實並不一定如此。

訴諸恐懼的謬誤

[编辑]

以下是一個例子:

  1. 你要選擇甲或乙。
  2. 甲令你恐懼,所以乙是正確的。

這樣的論斷是不成立的,只是說話者利用接收者恐懼的情緒去支持自己的方案(乙)。通常,說話者也一同犯了假兩難推理的邏輯謬誤,因為他會假定乙是甲的唯一替代方案。

可能不是謬誤的狀況

[编辑]

一些看法認為,假如訴諸恐懼的內容是有實質證據支持的,那對訴諸恐懼的應用末必是不合理的;而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應用訴諸恐懼就是一種謬誤。[1]因此像是抽菸增加死於肺癌的可能、廢除死刑可能導致治安惡化[註 1]等宣稱,因為有實證研究證據支持之故,因此在這些情況下對訴諸恐懼的使用,未必犯了訴諸恐懼的謬誤。

機理

[编辑]

恐懼是一種人類最原始的情感之一,也是人類生存的一種直覺反應,當人類感到恐懼的時候,經常會做出一些可怕或不尋常的事情。正由於這種天性,恐懼是最常被宣傳廣告使用的技巧之一,而且十分有效,而這也是嚇阻這種刑事司法和軍事上常見的手段的基礎。

訴諸恐懼有幾種特殊的類型,例如恐外症(xenophobia)、對恐怖主義的恐懼、對犯罪的恐懼、對經濟困頓、環境災難、天災、人口爆炸、侵犯個人隱私歧視等恐懼。宣傳者可以從如此寬廣的恐懼光譜中,挑選相關的恐懼置入訊息當中。當恐懼的背景資訊不是很充分的時候,訴諸恐懼的效果可以隨著消息的不確定性與猜疑而倍增。當這種不確定推至極致時,就成了陰謀論

實際案例

[编辑]

訴諸恐懼最常見的例子,是宣傳者或廣告會警告閱聽人可能面臨的危險或災難,如果閱聽人不立刻跟隨或改變信念,就會身陷於危難當中,希望閱聽人藉此改變行為或信念,以減少恐懼,[4]例如:

  1. 你再繼續酗酒,就會跟你爸一樣早死!
  2. 你如果高中畢不了業,就只好窮一輩子!
  3. 把票投給他們就等於把票投給恐怖分子!

宣傳者在上面的例子中都以恐懼來強化自己的訊息,但所訴諸的恐懼是否真的與訊息相關,卻值得存疑。而如上所言,一些看法認為,訴諸恐懼是否合理,和訴求內容背後的證據有關。

常見的訴諸恐懼的情境

[编辑]

美國「宣傳批判」網站認為,雖然法西斯能更有效地利用訴諸恐懼蠱惑人心,不過通常訴諸恐懼都沒有用在那麼戲劇性的地方,反而較常見於類似下列的情況中:

  1. 電視廣告播出一段可怕的車禍(恐懼),提醒觀眾乘車時別忘了繫上安全帶(減少恐懼);
  2. 保險公司的廣告小冊子上放了房屋被洪水侵襲過的照片(恐懼),而下面則是住宅保險的詳細資料(減少恐懼);
  3. 支持槍枝組織敘述在無法無天的美國只允許犯罪者持有槍枝(恐懼),而結論則是呼籲讀者支持解除持有槍枝的禁令(減少恐懼)。
  4. 反疫苗團體不斷宣傳說對兒童疫苗導致自閉症或其他問題(恐懼),並要求大家不要給自己的子女施打疫苗(減少恐懼)。
  5. 宗教人士透過派發善書、廣播、電視節目等各種媒體,宣揚因果報應及描述地獄慘況(恐懼),藉此勸導大家孝敬父母、努力行善及減少為非作歹的行為、減少性行為、斷絕一切婚外性行為,並宣說行善的福報(減少恐懼)。

在美國最近的例子就是於第二次伊拉克戰爭前,美國政府強力宣稱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藉此合理化出兵伊拉克的行動。而許多廣告、政治宣傳、網路謠言都會傳奇也大量了使用訴諸恐懼的技巧。

註解

[编辑]
  1. ^ 有證據顯示死刑可能有助治安,有些基於謀殺犯罪率數據的量化研究指出,死刑確實對謀殺有更強的嚇阻效果,像例如一個綜合1996年至2010年關於美國死刑嚇阻效果的24篇研究的列表顯示,在這24篇研究中,有17篇明確指出死刑有嚇阻效果,有5篇明確指出死刑沒有嚇阻效果;而兩篇則認為嚇阻效果不明確;而那兩篇認為死刑嚇阻效果不明確的論文中,有其中一篇指出死刑嚇阻效果存在,但證據薄弱;另外在這24篇研究中,其中一篇(Yang & Lester, 2008)為對死刑嚇阻效果的後設分析,而該篇後設分析明確支持死刑有嚇阻效果的說法,但該篇文章也說,死刑嚇阻效果的呈現結果,和研究所用的方法相關[2][3]

参考文献

[编辑]
  1. ^ Simpson, J. Keith. Appeal to fear in health care: appropriate or inappropriate?. Chiropractic & Manual Therapies. 2017-09-20, 25: 1–10 [2021-08-26]. doi:10.1186/s12998-017-0157-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8). 
  2. ^ 存档副本. [2021-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6). 
  3. ^ Bijou Yang; David Lester. The deterrent effect of executions: A meta-analysis thirty years after Ehrlich. Journal of Criminal Justice. September 2008, (36): 453-460. doi:10.1016/j.jcrimjus.2008.07.008. 
  4. ^ 槍決5死囚 廢死聯盟嗆:羅瑩雪向北韓看齊. ETtoday新聞雲. 2014-04-30 [2021-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6). 

外部連結

[编辑]

參見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