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教研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原始佛教(英语:original Buddhism,primitive Buddhism),佛教研究术语,指的是释迦牟尼开始说法,建立僧团,一直到部派佛教形成之前这段历史,这个术语最早为日本佛教学界使用。现代佛教研究学者,以历史观点来对佛教进行研究,但因为学者间采用了不同的定义与名称,造成原始佛教这个术语有很大争议,也经常与初期佛教根本佛教混用。一般来说,这几个术语,都是指向佛教部派开始分化以前的时期,也有学者将此时期泛称为前部派佛教(英语:Pre-sectarian Buddhism)。

此一时期分为前后两期,一是佛陀住世到入灭当年的第一次结集,二是佛灭后到阿育王时部派分裂以前。广义上,这两阶段都被称为原始佛教,有学者主张细分,将第一时期称为根本佛教,又称最初期佛教(英语:the earliest Buddhism)、佛陀的佛教(Buddhism of the Buddha himself);第二时期为狭义的原始佛教。有学者认为在文献上难以区分这两时期,主张无需细分。

佛教研究者主要透过比较文献学、语言学与考古学资料,比对源自不同部派的文献,探觅这些部派文献当中,拥有的共同说法。他们希望能够透过这种研究,还原出佛教最早阶段的样貌,了解部派间争论与分立的由来,以了解佛教在历史中的发展。

概论[编辑]

在1890年代之前,原始佛教这个说法并没有被人提出来。南传上座部与大乘佛教信徒,各自认为自己传承的经典才是最正确的。初期佛教的说法,最早出现于英国佛教学者托马斯·威廉·里斯·戴维斯英语Thomas William Rhys Davids(Thomas William Rhys Davids,A.D. 1843~1922)著作《Early Buddhism》一书。他将释迦牟尼过世之后,一直到阿育王在位晚期,定义为初期佛教。英国学者主要以巴利藏为最早的佛经,结合考古发现的阿育王柱铭文,以此来分析佛教的历史变化。

日本佛教研究学界,接续早期西方学者的成果,进一步以此来与汉传佛教典籍比对。1910年,姊崎正治出版《根本佛教》,使用根本佛教之词,意指释迦牟尼在世,直到根本分裂之前[1]。1924年,木村泰贤在探究初期佛教之《原始佛教思想论》中,提出“原始佛教”的说法,并将相关研究介绍到日本佛教界[2]。木村贤泰认为研究“原始佛教”,主要目的在于探求,何者为代表“真正之佛说”。他主张以阿含经与律藏来探求原始佛教[3]。接下来的日本佛教学者,如松本史朗宇井伯寿等,都同样使用原始佛教一词,成为日本佛教研究界中的术语[4]。日本学者首次采用梵文经典、巴利文经典与汉语经典对校的方法,逐步找出原始佛教原貌,但是他们仍然接受巴利藏是最古老来源的说法,同时提出了大乘非佛说的看法,许多汉传佛教经典也被认为是伪作。

日本佛教研究传入中国后,引起汉传佛教界的震动。太虚法师、欧阳竟无梁启超等人,重新开始对汉传经典的研究。其中,吕澂印顺法师认为,巴利藏传承自分别说部,并不能说是最古原型。吕澂发表《杂阿含经刊定记》,确定四阿含经是依《杂阿含经》为根本,而《瑜伽师地论》中的摄事分,是依《杂阿含经》次第而造。印顺法师发表《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同样确认四阿含中以杂阿含经最早,九分教中以修多罗祗夜记说三者为最早[5]。他随后发表的《杂阿含经论会编》被认为是原始佛教研究的里程碑,因为他以《瑜伽师地论》摄事分,还原了汉传《杂阿含经》的原始编集次第,这与南传《相应部》次第相类似,确定这两部经典拥有相同来源,同属上座部传统[6]。大众部所传的杂阿含次第,较接近原始经典,但是已经失传[7][8]

在印顺法师的研究中,发现《杂阿含经》及《相应部》当中的“七事修多罗”——‘因缘相应’、‘食相应’、‘圣谛相应’、‘界相应’、‘五阴(蕴)相应’、‘六处相应’、‘四念处等道品相应’,根源于说一切有部的传说,是杂阿含经当中最早成立的部分[9]。他承袭日本原始佛教学者的说法,将佛灭百年间的佛教,定位为“原始佛教”,再另外将佛陀时代的佛教称为“根本佛教”。他主张,现存的《杂阿含经》及《相应部》都是来自部派的诵本,经由经典对照,将可探求出原始佛法的样貌,但是不能说这些经典即是原始佛法[10]

研究方法[编辑]

文献研究[编辑]

现代佛教研究学者,主要是透过经典间对照的方法,企图还原出原始佛教的样貌。主要使用的经典为来自分别说部传承的巴利藏,对照汉传佛教保存的各部派经典,主要是来自说一切有部根本说一切有部化地部法藏部大众部等。藏传佛教保存的藏传大藏经,在尼泊尔发现的梵文佛经,敦煌文献中保存的吐火罗文佛经,考古发现的阿育王诏令以及在阿富汗发现的犍陀罗佛教原稿,也是研究的重点。

佛教研究者,发现不同部派传承的佛经中,某些片断与偈语是共通的,显示这些段落是由更古老的佛教文献中摘录出来。这些文献的核心部分,经过比对,都是相同的,但是在叙述中,则根据不同部派,加入自己的解释。这显示,这些佛经都有共同的来源。经过文献比较,学者发现,所有佛教经典,中心教义也都是类似,这些共通教义,在部派未分化前就已经出现。但是也有部分共通原始教义,在部派佛教出现之后,因为被忽略而消失了[11]

语言学取向[编辑]

多数佛教研究者,采用传统方法,以文献研究为主。另一派学者,不以文献下手,改以历史语言学的方式来研究,企图先重建出佛陀时代使用的语言,再用此语言来还原佛经。汉传佛教传统认为佛陀使用梵文;而上座部佛教认为,佛陀所说的语言,即是巴利文。宇井伯寿的考证认为,佛陀可能是用着种种语言来说法的,即:对待摩竭国人,乃用摩竭陀语,对于婆罗门,则用梵语(古梵语),在故乡乃用故乡语,多人集会时,则用多数人所用之语,而此多数人所用之语,可能是集成种种方言的“混成语”。对阿育王诏令的研究中,语言学家认为这种混成语有可能是一种俗化的古摩揭陀语,它不是纯粹摩揭陀古语,混合了许多方言与古梵文的特征,因此又称半摩揭陀语、摩揭陀俗语,这个语言与现存的语言都不同,与现存佛教典籍也不同。现存的摩揭陀语是古摩揭陀语的后继者,但已出现许多变化;巴利文与古摩揭陀语间有许多相同部分,但其来源可能不同。据季羡林考证,根据语言学的特征,巴利语应是属于古印度西部的方言,与流行于东部的摩揭陀语不同[12],但是巴利文的文法中,保存许多古摩揭陀语的特征。季羡林的说法尚未成为学界共同意见,重建半摩揭陀语的努力目前已有初步成果,但距离完全重建仍有距离。

考古发掘[编辑]

在印度,陆续挖掘出了许多古代佛教遗物,但多数只能追溯到阿育王时代。最著名的是阿育王诏书

名称与定义争议[编辑]

早期的西方佛教研究学者,多半使用初期佛教(early buddhism)、最初期佛教(the earliest Buddhism,original Buddhism)、佛陀本人的佛教(Buddhism of the Buddha himself)等术语,他们关心的重点主要在于部派何时分裂,以及在分裂前的共同佛教传承的内容。日本学界广泛使用原始佛教一词,少数人采用根本佛教的说法,也有人主张应采用初期佛教的说法[13]。汉语学界中,通常采用日本学界的术语,但是加以重新定义。

在日本佛教研究中,原始佛教又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说法。宇井伯寿在《原始佛教资料论》中,将原始佛教又细分为两期,一是佛陀及其直接弟子在世的时间,约为公元前350年,这时期又称根本佛教。第二则是公元前350年之后,直到部派分裂(公元前270年),是狭义的原始佛教,又称阿含佛教。赤沼智善与西义雄也采用同样的定义[14][15]。因此,广义的原始佛教指佛陀在世,直到部派分立为止;另一派分法,则是将佛陀在世时期,称为根本佛教,狭义的原始佛教只指佛灭后到部派未成立之前。

部分学者认为有可能以文本比较的方式,重建出更古型的佛经[16],甚至可以直接找出释迦牟尼原始教义,此派著名人物如木村贤泰、中村元等人。

但是也有学者持反对意见,认为现存文献不够充份,虽然可能可以还原出未分部派时期佛教的概貌,但是无法还原出释迦牟尼时代的佛经原貌,甚至可能连第一次集结或第二集结的经典都很难重现[17]。反对者的意见主要在于关键文献的失传,造成研究上的困难。现存佛经,都是部派分裂后的产物。虽然分别说部的经典大致保留在巴利藏中,汉传佛教中的五部阿含经,则是由不同部派诵本杂凑出来,缺少一致性。汉传《杂阿含经》可能属于说一切有部,藏传杂阿含经则是属根本说一切有部,与南传《相应部》虽可对照,但他们同属上座部传承;因为缺少了大众部的说法,除非重新发掘出大众部系《杂阿含经》,用来与上座部传承比对,或是考古发现更古的诵本,以目前的文献,最多只能还原出阿育王时代上座部派系经典的概要内容,难以还原出更早未分派前的集结样貌[18]

水野弘元在其著作《原始佛教》中认为,从文献资料中,没有办法明确区分出这两个时期的差异。由现存文献的对照,可以大致找出原始佛教的共同说法,但是即使是共同说法,也无法保证与释迦牟尼所说是相同。所以不如将这段时间直接划分为原始佛教。再者,现存阿含经与律藏多是佛陀对僧团说法的内容,对于在家众的说法,大部分已经流失。僧团在最初第一集结与第二集结时,并没有将经典写下,而是以背诵方式传承,南传巴利藏直到公元前一世纪才被写成文字[19],在这段时间内,经典的变化无法追踪。因此,他认为,“原始佛教”就是部派分立以前的佛教,时间下限为阿育王时代[20]。平川彰《律藏之研究》也同意这个说法,以“佛灭百年”为下限,认为“佛灭百年”相当于阿育王即位之时,也是上座部与大众部的“根本分裂”的时代。

相关条目[编辑]

注释与引用[编辑]

  1. ^ 中村元《广说佛教语大辞典》:“根本佛教:作为佛教发展之根本的佛教。一般是与“原始佛教”同义(如姊崎正治《根本佛教》),但狭义的是指释尊在世时代的佛教,或释尊证悟的内容、所说的教义。或限于指释尊与其直接弟子时代的佛教(宇井伯寿《印度哲学研究》第二至四卷)。佛典之中,并无“根本佛教”一词,这是明治以后之佛教学者所造之词。最近之研究者已不太使用它。”
  2. ^ 木村泰贤《原始佛教思想论》:“广义之原始者,自佛时代乃至灭度后约百年间,小乘各宗尚未分派以前之佛教之总称。其研究资料不以佛时代者为限。”
  3. ^ 木村泰贤《原始佛教思想论》:“故自严格言之,研究真正之原始佛教,更须于阿含部或律部等之经典中,区别材料之新旧,而选择其原始者。”
  4. ^ 中村元广说佛教语大辞典》对于‘原始佛教’定义如下:“相对于后世发达之大乘佛教,指释尊在世时代至二十部派开始分裂前之佛教。此时代之经典,包含佛教教说最古之原型。原始佛教一词,系依明治以后佛教研究者而使用。”
  5. ^ 印顺《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研究经律集成所得的结论,是这样:法(经)与律,原始结集是分别结集的,却同样的以“修多罗”(散文)为主体,称为“相应”;附以偈颂的“祇夜”,名为“杂”。 …… 经部(法)方面:原始结集的,是修多罗(相应)四大部,祇夜(杂)八部。接着,有“弟子所说”,“如来所说”──“记说”。“修多罗”,“祇夜”,“记说”,这三部分的综合,成为根本的“相应教”。与“记说”同时,不属于(相应教的)祇夜的偈颂,如“伽陀”,“优陀那”,都成立了。“本事”,“本生”,“方广”,“希法”,也先后集成。到了再结集的时代,以“修多罗相应”为取舍的最高准绳,综合传诵于佛教界的圣教,共同审定而再为结集。……四部、四阿含的成立,是再结集的时代,部派还没有分化的时代。”
  6. ^ 《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长行四分的次第,铜鍱部为:“因缘”、“蕴”、“六处”、“大”。说一切有部为:“蕴”、“处”、“因缘”、“道”。次第虽有不同,而以菩提分法为后,是相同的,这可说是上座 部诵本的原形。……‘相应部’的这些广 说,是有组织的,这已没有随类次第的结集特性,而近于编纂了。说一切有部,不完全是古形的 ,但在这部分上,比‘相应部’本还近古些。”
  7. ^ 《杂阿含经部类之整编》:““修多罗”长行的次第,‘相应部’立“因缘”,“蕴”,“六处”,“大”(即“道品” )──四篇;‘杂阿含经’作“五阴”(蕴),“六入处”,“杂因”,“道品”──四诵。次 第虽不完全一致,而菩提分法都是在末后的,这可说是上座部诵本的原形。大众部所传,是举长 行为例的,如‘摩诃僧祇律’说:“文句杂者,集为杂阿含,所谓根杂,力杂,觉杂,道杂,如 是此(等)名为杂”。所举的例,显然是菩提分法;以“道品”(长行)为首,表示佛法的重于实践。“相应教”的原形,应该是大众部诵本那样的。”
  8. ^ 《摩訶僧祇律》 卷 32. : 大正 22 491c. 文句杂者,集为杂阿含,所谓根杂,力杂,觉杂,道杂,如是此(等)名为杂 
  9. ^ 印顺〈杂阿含经部类之整编〉第六节:“所以,‘瑜伽论’与‘杂事’所传,与汉译‘杂阿含经’相合,可见“事相应教”的次第成立,以‘杂阿含经’为根本的传说,是属于说一切有部的,是上座部中说一切有系的古老传承。……而“相应修多罗”,仅是蕴、处、界、缘起、食、谛、界及念住等道品。蕴相应等七事,为事相应教的根本部分,是原始的相应修多罗。”
  10. ^ 《杂阿含经部类之整编》:“现存的《杂阿含经》与《相应部》,都属于部派的诵本,从此以求原始佛法,而不是说:经典的组织与意义,这一切都是原始佛法。”
  11. ^ This proves that 'the earliest Buddhism' has interesting features which we can uncover but which the later Buddhist tradition had forgotten about’’, How Buddhism Began, Richard F. Gombrich, Munshiram Manoharlal, 1997, p. 12
  12. ^ 季羡林《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北京大学人文科学学报》一九五七年第一期
  13. ^ 三枝充悳《初期佛教之思想》:“作为标题的“初期佛教”,与至今我国(日本)所谓“原始佛教”完全相同。我所以不采用“原始佛教”之名称,是为了避免“原始”所蕴涵的一种价值判断。近年,国外称primitive Buddhism的颇为少见,大部分称early Buddhism。此外,最近中村元博士的选集由第十一卷到第十五卷五卷有关“原始佛教”的大著公开刊行,其中二册以《原始佛教之思想》上、下为标题,可说是一著先鞭。……这里所说的“初期佛教”与至今我国(日本)向来所说的“原始佛教”完全相同。即包含巴利文五部、汉译四阿含为中心的《大正新脩大藏经》之“阿含部”(二卷)者,又藏译或近年发现之断片等资料,可说作“初期之佛教”。”
  14. ^ 赤沼智善《原始佛教之研究》:“根本佛教,是释尊在世时的佛教。……原始佛教,是由释尊入涅槃至阿育王之百年间的佛教。”
  15. ^ 西义雄《原始佛教之般若研究》︰“原始佛教资料的最古层之佛说,或视为世尊所说,总称之为‘根本佛教’;以佛弟子所说为始,由佛灭后以至于部派分立以前,亦即阿育王在世时代为止,称为‘原始佛教’。”
  16. ^ See Nakamura, Indian Buddhism,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Japan, 1980, reprinted by Motilal Vanarsidass, Delhi, for one such theory: it has been made clear that some poem (Gāthā) portions and some phrases represent earlier layers ... Based upon these portions of the scriptures we can construe aspects of original Buddhism ... Buddhism as appears in earlier portions of the scriptures is fairly different from what is explained by many scholars as earlier Buddhism or primitive Buddhism, page 57
  17. ^ 吕澂《印度佛教思想概论》:“原始佛学学说的主要出处为‘经’与‘律’。……因为部派经过几次分裂,资料是几次分裂后留下的,彼此影响,相互模仿,不断补充,即使有共同之处,也不一定即为最初之说。……要从现存经律中,寻出原始佛说来,仍然是件相当困难的工作。”
  18. ^ 印顺《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各部派的“五部”或“ 四阿含”,现存的非常不完备;尤其是大众部──大众部本派的诵本。凭现有的文献,而作经典集成的研究,不能取三大系的经典来作相互的比较,实难有良好的成就。最多也只能约略推见上座部(没有再分派)时代的经典情形。 ”
  19. ^ 水野弘元〈从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依南传佛教的说法,在公元前一世纪斯里兰卡国王瓦达伽摩尼时,比丘之间出现异端,由于担心会失去正法,为了使纯正的佛法存续,因而将截至当时为止,口诵传承下来的三藏圣典与注释书等,以僧伽罗(斯里兰卡)文书写记录下来(《岛史》即日译《南传》册六十,页 134;《汉译南传》册六十五,页 132。《大史》即日译《南传》册六十,页 378 以下;《汉译南传》册六十五,页 340 以下)。”
  20. ^ 水野弘元〈从印度佛教全貌了解原始佛教〉:“所谓原始佛教时代,这是从释迦牟尼佛创始佛教及教化生涯开始,到佛涅槃后一百年以至二百年,部派分裂为止的二三百年间;也就是从佛陀到阿育王这一段的时间,若依据南印度的传说,阿育王诞生在佛涅槃后二百余年的一种说法,则原始佛教的期间约为二百五十年间;另依据北印度的传说,阿育王为佛陀涅槃后百余年的一种说法,则原始佛教的时代约为一百五十余年间。然而今日为研究原始佛教特质与其性格问题,且不论其历史时期是多于百年或短于百年,总而言之,从初期佛教至部派分立为止,凡是受持奉行释迦牟尼佛教法,而与原始佛教义理相符契的,则称之为原始佛教。”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