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自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自在当前版本,由Fmzjf留言 | 贡献编辑于2019年3月26日 (二) 12:22。这个网址是本页该版本的固定链接。

(差异) ←上一修订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修订→ (差异)

自在梵語ईश्वर羅馬化:īśvara巴利語issara[1],音譯伊濕伐羅印度教佛教用語,又作無礙縱任,即自由自在,做任何事均無障礙;梵语还表示主人、祜主,故又可译为自在主自在祜主,印度教译为上主

佛教

[编辑]

佛教的“自在”指解脱後的“生死自在”,不受轮回、不受烦恼[2]。此為諸佛及上位菩薩所具之功德,故佛亦稱自在人观世音菩萨的名号,玄奘法师认为应译为“观自在”,即是此自在无碍之义。

佛菩萨的自在力有下列種類[1]

  1. 菩薩所有的兩種自在:觀境自在、作用自在。
  2. 第八不動地以上菩薩所具有的四種自在:無分別自在、剎土自在(亦作淨土自在)、智自在(第九善慧地)、業自在(第十法雲地);另說戒自在、神通自在、智自在、慧自在。
  3. 五種自在:壽命自在、生自在、業自在、覺觀自在、眾具果報自在。
  4. 如來法身具足八自在:能示現一身為多身、示現一塵身而充滿大千世界、大身輕舉遠到、於一土而化現無數不同之身、眼耳鼻舌身之功用互通、得一切法而如無法想、說一偈義而經無量劫、身遍諸處而猶如虛空。
  5. 行六波羅蜜可成就十種自在:命自在、心自在、財自在、業自在、生自在、願自在、信解自在、如意自在、智自在、法自在,在十種自在中各自在又分十種自在,遂成百種自在。

印度教

[编辑]

在印度教中īśvara叫“上主”,又可特指“大自在天”,即湿婆

註释参考

[编辑]
  1. ^ 1.0 1.1 《佛光大辞典》【自在】
  2. ^ 《佛学大辞典》【自在】:(術語)進退無礙,謂之自在。又心離煩惱之繫縛,通達無礙。謂之自在。法華經序品曰:「盡諸有結,心得自在。」唯識演秘四末曰:「施為無擁,名為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