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開平碉樓

座標22°17′8″N 112°33′57″E / 22.28556°N 112.56583°E / 22.28556; 112.56583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2°17′8″N 112°33′57″E / 22.28556°N 112.56583°E / 22.28556; 112.56583

開平碉樓與村落
世界遺產
自力村養閒別墅、龍勝樓、雲幻樓(從左至右)
官方名稱Kaiping Diaolou and Villages(英文)
Diaolou et villages de Kaiping(法文)
位置 中國亞洲和太平洋地區
標準文化:(ii)(iii)(iv)
參考編碼1112
登錄年份2007年(第31屆會議
面積371.948公頃
緩衝區2738.052公頃
開平碉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地址廣東省江門市開平市
分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時代近代
編號5-502
認定時間2001年
開平碉樓文化旅遊區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級別AAAAA
所屬地區開平
評定時間2020年12月29日

開平碉樓與村落碉樓及相關村落聞名於世,位於廣東省江門市開平市的鄉村,現存碉樓有1833幢。開平碉樓與村落於2007年評定為世界文化遺產[1],包括三門裏村落迎龍樓、馬降龍村落群、自力村村落與方氏燈樓、錦江里村落4處遺產地[2][3]。開平碉樓於2001年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開平碉樓文化旅遊區於2020年被評定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5][6]

歷史

[編輯]

初期

[編輯]

明朝以來,由於水患和匪患的緣故,開平當地就已有民眾開始修建碉樓。但直至鴉片戰爭之前,碉樓數量都還不多。

鼎盛期

[編輯]

19世紀中期,隨着美國加拿大西部大開發,包括淘金熱潮和修建鐵路需要大量外來勞動力,加之開平地區「土客械鬥」盛行,人民生存狀況惡化,大量農民遷往美洲,進而產生了大量開平籍的旅美和旅加華工。[7]到19世紀80年代,美國和加拿大開始實行排華政策,其相關規定迫使華工紛紛回鄉買地、建房和娶親。[7]19世紀末到20世紀20年代末,隨着美國、加拿大經濟的高速發展,華工的收入和匯回開平的僑匯明顯增加,為開平碉樓的大量修建創造了經濟條件。1900年至1931年,開平共建造碉樓1648座,佔總數的89.9%;特別是1921年至1931年,共建造碉樓940座,佔總數的51.2%。[8]此外,由於開平地方土匪眾多,加之民國戰亂頻繁,經常有土匪搶劫發生,從1912年至1926年,匪劫學校達8次,擄教師、學生百餘人;因此,具有防澇防匪之用的碉樓受到了華僑青睞,得以大量修建,最多時達3000多座。

停滯期

[編輯]

1940年代,隨着美國和加拿大對華移民限制的放開,僑眷大量移民與家人團聚,碉樓的興建逐漸減少並最終停止。開平最後興建的一座碉樓——赤坎鎮兩堡村委會新塘村健廬建於1949年。資料顯示,1943年至1949年,開平僅建造碉樓7座,佔總數的0.3%。

保育期

[編輯]

2001年6月,開平碉樓被中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4]

2000年2月,中國國務院開平碉樓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同年10月,申遺小組成立。2006年3月2-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到開平展開考察,同年9月15-18日,專家盧光裕對開平碉樓與村落進行評估。2007年1月,開平碉樓與村落申報世界遺產順利通過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在巴黎召開的專家會議評審。2007年6月28日,通過在新西蘭召開第31屆世界遺產大會的表決,開平碉樓與村落正式寫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35個、廣東首個世界文化遺產。[9]

2013年,創建開平碉樓文化旅遊區並申報國家5A級旅遊景區[10][11]。2020年12月25日,中國文化和旅遊部將開平碉樓文化旅遊區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6]

特點

[編輯]

其特色為中西合璧,結合有古希臘古羅馬伊斯蘭等多種風格。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編輯]
地圖 在地圖上顯示本章節的坐標,或者使用下方服務查看: OpenStreetMap

部分碉樓在2001年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35處。[12]

序號 名稱 圖片 年代 地址 坐標 備註
1 方氏燈樓 中華民國九年(1920) 開平市塘口鎮宅群村委會 22°21′56″N 112°34′19″E / 22.365600°N 112.571956°E / 22.365600; 112.571956 (方氏燈樓)
2 官生居廬 中華民國 開平市塘口鎮強亞村委會自力村 22°22′36″N 112°34′27″E / 22.376549°N 112.574206°E / 22.376549; 112.574206 (官生居廬)
3 瀾生居廬 中華民國二十五年(1936) 22°22′37″N 112°34′26″E / 22.376908°N 112.573863°E / 22.376908; 112.573863 (瀾生居廬)
4 耀光別墅 中華民國十二年(1923) 22°22′38″N 112°34′22″E / 22.377192°N 112.572838°E / 22.377192; 112.572838 (耀光別墅)
5 養閒別墅 中華民國八年(1919) 22°22′38″N 112°34′24″E / 22.377230°N 112.573342°E / 22.377230; 112.573342 (養閒別墅)
6 龍勝樓 中華民國六年(1917) 22°22′39″N 112°34′25″E / 22.377536°N 112.573568°E / 22.377536; 112.573568 (龍勝樓)
7 自力村居安樓 中華民國十一年(1922) 22°22′41″N 112°34′25″E / 22.377986°N 112.573589°E / 22.377986; 112.573589 (自力村居安樓)
8 自力村安廬 中華民國十五年(1926) 22°22′41″N 112°34′25″E / 22.378040°N 112.573664°E / 22.378040; 112.573664 (自力村安廬)
9 雲幻樓 中華民國十年(1921) 22°22′39″N 112°34′26″E / 22.377525°N 112.573906°E / 22.377525; 112.573906 (雲幻樓)
10 銘石樓 中華民國十四年(1925) 22°22′39″N 112°34′28″E / 22.377375°N 112.574378°E / 22.377375; 112.574378 (銘石樓)
11 葉生居廬 中華民國十九年(1930) 22°22′38″N 112°34′27″E / 22.377090°N 112.574254°E / 22.377090; 112.574254 (葉生居廬)
12 自力村振安樓 中華民國十四年(1925) 22°22′38″N 112°34′29″E / 22.377235°N 112.574689°E / 22.377235; 112.574689 (自力村振安樓)
13 竹林樓 中華民國十三年(1924) 22°22′39″N 112°34′29″E / 22.377498°N 112.574657°E / 22.377498; 112.574657 (竹林樓)
14 逸農廬 中華民國十七年(1928) 22°22′39″N 112°34′29″E / 22.377466°N 112.574603°E / 22.377466; 112.574603 (逸農廬)
15 湛廬 中華民國三十七年(1948) 22°22′35″N 112°34′30″E / 22.376447°N 112.574903°E / 22.376447; 112.574903 (湛廬)
16 球安居廬 中華民國九年(1920) 22°22′38″N 112°34′22″E / 22.377203°N 112.572892°E / 22.377203; 112.572892 (球安居廬)
17 三門裏迎龍樓 明嘉靖年間(1522-1566) 開平市赤坎鎮蘆陽村委會三門裏 22°21′32″N 112°36′47″E / 22.358755°N 112.612964°E / 22.358755; 112.612964 (三門裏迎龍樓)
18 河東樓 中華民國十七年(1928) 開平市百合鎮馬降龍村委會河東村 22°17′15″N 112°33′53″E / 22.287456°N 112.564727°E / 22.287456; 112.564727 (河東樓)
19 龍江村信廬 中華民國十六年(1927) 開平市百合鎮馬降龍村委會龍江村 22°17′00″N 112°33′54″E / 22.283310°N 112.564872°E / 22.283310; 112.564872 (龍江村信廬)
20 龍江村惠安樓 中華民國九年(1920) 22°17′03″N 112°33′55″E / 22.284281°N 112.565194°E / 22.284281; 112.565194 (龍江村惠安樓)
21 敏廬 中華民國七年(1918) 22°17′06″N 112°33′51″E / 22.284935°N 112.564217°E / 22.284935; 112.564217 (敏廬)
22 筦廬 中華民國十七年(1928) 開平市百合鎮馬降龍村委會南安村 22°17′19″N 112°33′54″E / 22.288679°N 112.565081°E / 22.288679; 112.565081 (筦廬)
23 禎廬 中華民國十七年(1928) 22°17′18″N 112°33′51″E / 22.288422°N 112.564110°E / 22.288422; 112.564110 (禎廬)
24 南安村耀廬 中華民國十七年(1928) 22°17′18″N 112°33′54″E / 22.288315°N 112.564931°E / 22.288315; 112.564931 (南安村耀廬)
25 慶臨村昌廬 中華民國二十五年(1936) 開平市百合鎮馬降龍村委會慶臨村 22°17′13″N 112°33′52″E / 22.286845°N 112.564470°E / 22.286845; 112.564470 (慶臨村昌廬)
26 慶臨里北門樓 中華民國初期 22°17′14″N 112°33′48″E / 22.287103°N 112.563386°E / 22.287103; 112.563386 (慶臨里北門樓)
27 慶臨里南門樓 中華民國初期 22°17′06″N 112°33′48″E / 22.285128°N 112.563375°E / 22.285128; 112.563375 (慶臨里南門樓)
28 駿廬 中華民國二十五年(1936) 22°17′13″N 112°33′51″E / 22.286936°N 112.564271°E / 22.286936; 112.564271 (駿廬)
29 保障樓 中華民國十四年(1925) 22°17′10″N 112°33′54″E / 22.286013°N 112.565065°E / 22.286013; 112.565065 (保障樓)
30 林廬 中華民國二十五年(1936) 22°17′08″N 112°33′54″E / 22.285622°N 112.565011°E / 22.285622; 112.565011 (林廬)
31 永安村天祿樓 中華民國十四年(1925) 開平市百合鎮馬降龍村委會永安村 22°17′23″N 112°33′52″E / 22.289645°N 112.564512°E / 22.289645; 112.564512 (永安村天祿樓)
32 永安村保安樓 中華民國十三年(1924) 22°17′27″N 112°33′54″E / 22.290847°N 112.565001°E / 22.290847; 112.565001 (永安村保安樓)
33 升峰樓 中華民國八年(1919) 開平市蜆岡鎮長樂村委會錦江村 22°15′46″N 112°31′14″E / 22.262648°N 112.520476°E / 22.262648; 112.520476 (升峰樓)
34 錦江樓 中華民國七年(1918) 22°15′42″N 112°31′14″E / 22.261680°N 112.520594°E / 22.261680; 112.520594 (錦江樓)
35 瑞石樓 中華民國十二年(1923) 22°15′43″N 112°31′15″E / 22.261814°N 112.520782°E / 22.261814; 112.520782 (瑞石樓)

分類

[編輯]
  • 按功能不同可分為眾樓、居樓和更樓,以居樓為最多。現存各類碉樓情況如下:
    • 眾樓:473座
    • 居樓:1149座
    • 更樓:221座
  • 按建築材料不同可分為石樓、泥樓、磚樓和混凝土樓,以混凝土樓為最多。現存各類碉樓情況如下:
    • 石樓:10座
    • 泥樓:100座
    • 磚樓:249座
    • 混凝土樓:1474座

作用

[編輯]
  • 防澇。
  • 防匪。以更樓為例,多建在村口或村外山崗等,視野開闊,並配有探照燈報警器,用於提前發現匪情。1922年12月土匪劫赤坎地區開平中學時,被鷹村碉樓探照燈照射,四處鄉團及時截擊,截回校長及學生17人。
  • 居住。以居樓為例,其很好地結合了碉樓的防衛和居住兩大功能,空間開敞,有完善的生活設施,樓體往往修建得較為美觀,適合居住。

圖片集

[編輯]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文松輝. 快讯:"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成功 我世界遗产达35处. 人民網文化頻道. 2007-06-28 [2007-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0) (中文(中國大陸)). 
  2. ^ 开平概览. 江門開平市人民政府入門網站. 2023-03-17 [2023-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18). 其中世界文化遺產1處4個點——三門裏村落迎龍樓、馬降龍村落群、自力村村落與方氏燈樓、錦江里村落 
  3. ^ 開平市文物局. 开平碉楼与村落. 廣州: 廣東旅遊出版社. 2014: 6. ISBN 978-7-80766-978-4. 
  4. ^ 4.0 4.1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2001-06-25 [2020-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28). 
  5. ^ 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晋级国家5A级景区. 江門市人民政府入門網站. 2020-12-31 [2023-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2). 
  6. ^ 6.0 6.1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确定21家旅游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公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 2020-12-29 [2023-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2). 
  7. ^ 7.0 7.1 鄺積康. 从美国、加拿大对华移民政策的演变看开平碉楼的发展史. 開平碉樓網. 2005-05-15 [2007-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25). 
  8.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申報世界遺產文本:《開平碉樓》, 23頁
  9. ^ 申遗历程. 開平碉樓. [2023-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3). 
  10. ^ 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开平碉楼加持赋能. 中國旅遊報. 2020-09-22 [2023-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2). 
  11. ^ 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有望成为我市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江門市人民政府入門網站. 2020-12-17 [2023-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2). 
  12.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平碉楼名单. 江門市人民政府入門網站. 2023-05-24 [2023-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6) (中文).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