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孝文帝
魏孝文帝 | |||||||||||||
---|---|---|---|---|---|---|---|---|---|---|---|---|---|
統治 | 471年9月20日-499年4月26日(27年218天) | ||||||||||||
出生 | 467年10月13日 | ||||||||||||
逝世 | 499年4月26日 | (31歲)||||||||||||
安葬 | |||||||||||||
| |||||||||||||
政權 | 北魏 |
魏孝文帝元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本姓拓拔氏,河南郡洛陽縣(今河南省洛陽市東)人,是北魏獻文帝拓跋弘的長子,北魏第七位皇帝(471年9月20日—499年4月26日在位),後改姓「元氏」,在位28年,年號太和。其所推行的孝文帝改革,以漢化運動為主體,俗稱孝文漢化,其改革措施有利於鮮卑族融入漢族,為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生平
[編輯]北魏獻文帝皇興元年八月二十九日(467年10月13日),元宏生於北魏首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紫宮,生母李夫人。
皇興五年八月二十日(471年9月20日),父親獻文帝禪讓年僅4歲元宏於太華前殿,大赦,改元延興元年,自己則當上太上皇。
太上皇死後,由祖母馮太后攝政,此時孝文帝也就10歲。馮太后對鮮卑人建立的北魏朝廷進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權化的改革,孝文帝便受此影響。
太和十四年(490年)馮太后去世後親政,秉承馮太后的政策,繼續進行了漢化改革,而且做得比馮太后更大刀闊斧。他先整頓吏治,立三長法,實行均田制;太和十七年(493年),他以「南伐」為名,從平城(今山西大同)遷都洛陽,全面改革鮮卑舊俗:規定以漢服代替鮮卑服,以漢語代替鮮卑語,遷洛鮮卑人以洛陽為籍貫,改鮮卑姓為漢姓,自己也改姓「元」。並鼓勵鮮卑貴族與漢士族聯姻,又參照南朝典章,修改北魏政治制度,並嚴厲鎮壓反對改革的守舊貴族,處死太子恂,這一舉動使鮮卑經濟、文化、社會、政治、軍事等方面大大的發展,緩解了民族隔閡,史稱「孝文帝改革」。
太和二十三年三月丙戌(499年4月6日),魏孝文帝在南征途中生病。三月庚子(499年4月20日),魏孝文帝病重。四月初一日(499年4月26日),魏孝文帝於谷塘原行宮中,在左衛將軍元遙懷中去世。孝文帝去世後,廟號高祖,諡號孝文皇帝。 五月丙申 (499年6月15日),埋葬長陵[1]。
陵墓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官莊村村東南800米處的兩個大型土丘,兩塚相距約100米,大塚是魏孝文帝陵墓「長陵」,小塚是第三位皇后文昭皇后(即宣武帝生母)的「終寧陵」。
在孝文帝去世以後25年,北魏邊鎮鮮卑鎮民就出現暴動,後形成六鎮之亂。二十世紀中期的傳統觀點認為這場動亂或許與漢化運動有關。[2]然而,最新的歷史研究發現,邊鎮鎮民的暴動是邊鎮內部的階級矛盾,主要參與者是反對上層將官的下層鎮民。北魏末期氣候變冷加劇了下層鎮民缺糧少食的困境,促使他們最終揭竿而起反對貪污暴虐的上層邊鎮將官。這場暴動因此與反對孝文帝改革無關。[3]534年,北魏分裂成東魏、西魏,之後更分別被北齊和北周取代。
家庭
[編輯]后妃
[編輯]孝文帝駕崩時,下令遣散了他所有的嬪妃,回家另嫁,但賜死畜養男寵的幽皇后以殉葬。
- 孝文廢皇后,馮太后侄女,幽皇后妹妹,後被廢。
- 孝文幽皇后,初入宮為貴人,後出宮養病,再入宮,廢皇后被廢,立為皇后。
- 昭儀馮氏,廢皇后和幽皇后的妹妹,早薨。
- 昭儀馮氏,據《馮季華墓誌》,馮季華的四姐和五姐均為孝文帝的昭儀,但這與《北史·外戚傳》有矛盾。
- 高照容,貴人,生二皇子元恪,追尊為文昭皇后。
- 貴人林氏,生廢太子元恂,
- 李夫人,北魏鎮南將軍、侍中、尚書僕射、清淵文穆公李沖之女
- 袁貴人
- 羅夫人
- 趙嬪,追贈充華
- 盧嬪,盧敏之女
- 崔嬪,崔宗伯之女,崔休之妹
- 鄭穆姬,北魏安東將軍、秘書監、南陽文靈公鄭羲第六女
- 鄭嬪,鄭胤伯之女
- 王嬪,王瓊之女
- 韋充華嬪,韋崇之女
- 崔嬪,崔挺之女
子女
[編輯]- 元恂,生母林貴人
- 魏宣武帝元恪,生母貴人高照容
- 元愉,北魏徵東將軍、冀州刺史、京兆王,生母袁貴人,後追尊為文景皇帝
- 元懌,北魏太傅、領太尉公、清河文獻王,生母羅夫人
- 元懷,北魏驃騎大將軍、太保、領司徒、廣平武穆王,生母貴人高照容
- 元悅,北魏侍中、大司馬、開府、汝南文宣王,生母羅夫人
- 元恌,生母鄭穆姬
- 蘭陵公主,次女,嫁劉輝
- 淮陽公主,四女,嫁乙瑗
- 長樂公主元瑛,生母高照容,嫁高猛
- 華陽公主,嫁司馬朏
- 順陽公主,嫁馮穆
- 濟南公主,嫁盧道虔
- 義陽公主,母趙嬪,嫁盧元聿
魏孝文帝家族 | |||||||||||||||||||||||||||||||||||||||||||||||||||||||||||||||||||||||||||||||||||||||||||||||||||||||||||||||||||||||||||||||||||||||||||||||||||||||||||||||||||||||||||||||||||||||||||||||||||||||||||||||||||||||||||||||||||||||||||||||||||||||||||||||||||||||||||||||||||||||||||||||||||||||||||||||||||||||||||||||||||||||||||||||||
---|---|---|---|---|---|---|---|---|---|---|---|---|---|---|---|---|---|---|---|---|---|---|---|---|---|---|---|---|---|---|---|---|---|---|---|---|---|---|---|---|---|---|---|---|---|---|---|---|---|---|---|---|---|---|---|---|---|---|---|---|---|---|---|---|---|---|---|---|---|---|---|---|---|---|---|---|---|---|---|---|---|---|---|---|---|---|---|---|---|---|---|---|---|---|---|---|---|---|---|---|---|---|---|---|---|---|---|---|---|---|---|---|---|---|---|---|---|---|---|---|---|---|---|---|---|---|---|---|---|---|---|---|---|---|---|---|---|---|---|---|---|---|---|---|---|---|---|---|---|---|---|---|---|---|---|---|---|---|---|---|---|---|---|---|---|---|---|---|---|---|---|---|---|---|---|---|---|---|---|---|---|---|---|---|---|---|---|---|---|---|---|---|---|---|---|---|---|---|---|---|---|---|---|---|---|---|---|---|---|---|---|---|---|---|---|---|---|---|---|---|---|---|---|---|---|---|---|---|---|---|---|---|---|---|---|---|---|---|---|---|---|---|---|---|---|---|---|---|---|---|---|---|---|---|---|---|---|---|---|---|---|---|---|---|---|---|---|---|---|---|---|---|---|---|---|---|---|---|---|---|---|---|---|---|---|---|---|---|---|---|---|---|---|---|---|---|---|---|---|---|---|---|---|---|---|---|---|---|---|---|---|---|---|---|---|---|---|---|---|---|---|---|---|---|---|---|---|---|---|---|---|---|---|---|---|---|---|
|
其他
[編輯]魏孝文帝的兒子的名字分別叫「元恂」、「元愉」、「元悅」、「元懌」,崔光的兒子的名字分別叫「崔勵」、「崔勖」、「崔勉」。魏孝文帝對崔光說:「我兒子們名字的偏旁里都有『心』,你兒子們名字的偏旁里都有『力』。」崔光回答說:「所以說君子勞心,小人勞力了。」魏孝文帝非常高興和讚嘆[4]。
評價
[編輯]- 北齊官修正史《魏書》魏收的評價是:「史臣曰:有魏始基代朔,廓平南夏,辟壤經世,咸以威武為業,文教之事,所未遑也。高祖幼承洪緒,早著睿聖之風。時以文明攝事,優遊恭己,玄覽獨得,著自不言,神契所標,固以符於冥化。及躬總大政,一日萬機,十許年間,曾不暇給;殊途同歸,百慮一致。至夫生民所難行,人倫之高跡,雖尊居黃屋,盡蹈之矣。若乃欽明稽古,協御天人,帝王製作,朝野軌度,斟酌用舍,煥乎其有文章,海內生民咸受耳目之賜。加以雄才大略,愛奇好士,視下如傷,役己利物,亦無得而稱之。其經緯天地,豈虛諡也!」[1]
- 《資治通鑑》曰:高祖友愛諸弟,始終無間。嘗從容謂咸陽王禧等曰:「我後子孫解逅不肖,汝等觀望,可輔則輔之,不可輔則取之,勿為它人有也。」親任賢能,從善如流,精勤庶務,朝夕不倦。常曰:「人主患不能處心公平,推誠於物。能是二者,則胡、越之人皆可使如兄弟矣。」用法雖嚴,於大臣無所容貸,然人有小過,常多闊略。嘗於食中得蟲,又左右進羹誤傷帝手,皆笑而赦之。天地五郊、宗廟二分之祭,未嘗不身親其禮。每出巡遊及用兵,有司奏修道路,帝輒曰:「粗修橋樑,通車馬而已,勿去草鏟令平也。」在淮南行兵,如在境內,禁士卒無得踐傷粟稻;或伐民樹以供軍用,皆留絹償之。宮室非不得已不修,衣弊,浣濯而服之,鞍勒用鐵木而已。幼多力善射,能以指彈碎羊骨,射禽獸無不命中;及年十五,遂不復畋獵。常謂史官曰:「時事不可以不直書。人君威福在己,無能制之者;若史策復不書其惡,將何所畏忌邪!」[5]
影視形象
[編輯]劇名 | 演員 |
劉冠翔 | |
唐國強 | |
陳坤 | |
郭軍 | |
季晨 | |
李奇龍 | |
季晨 | |
孟魯川 | |
張博文 | |
崔友斌 |
延伸閱讀
[編輯][在維基數據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魏書·高祖紀》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北史·魏本紀第三·高祖本紀》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魏書‧本紀第七‧高祖孝文帝》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註釋
[編輯]前任: 父顯祖獻文皇帝拓跋弘 |
中國北魏皇帝 471—499 |
繼任: 二子世宗宣武帝元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