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劉華清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劉華清
劉華清於1955年被授予海軍少將軍銜時所拍攝
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
任期
1992年-1997年
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任期
1989年-1997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任期
1990年-1998年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司令員
任期
1982年-1988年
個人資料
出生(1916-10-01)1916年10月1日
 中華民國湖北省黃安縣花橋鄉劉家院子(今大悟縣呂王鎮劉垸村)
逝世2011年1月14日(2011歲—01—14)(94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東城區北京醫院
國籍 中華民國(1916年-1928年)
 中華民國(1928年-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2011年)
籍貫湖北省孝感市大悟縣
母校蘇聯伏羅希洛夫海軍學院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效命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軍種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
服役年份1930年-1998年
軍階
上將
參與戰爭渡江戰役西南戰役
配偶徐虹霞
親屬長女:劉超英
長子:劉卓明
次子:劉維明
次女:劉曉莉
網站劉華清簡歷
勳章獎章
軍階記錄

劉華清(1916年10月1日—2011年1月14日),原名劉金髮,後改名劉華青,抗日戰爭時期改名劉華清[1]:4-5,男,漢族湖北省黃安縣(今湖北省孝感市大悟縣)人[1]:1。劉華清是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前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上將軍階。

劉華清於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在徐海東麾下紅二十五軍任職,曾任政治部組織、宣傳、文印科科長,紅十五軍團政治部敵工部科長,參與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9師司令部秘書主任、師供給部政治部主任、冀南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部長、冀魯豫軍區第6軍分區副政治委員。國共內戰時期,任晉冀魯豫軍區二縱隊六旅政委,第二野戰軍三兵團十一軍政治部主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海軍北海艦隊副司令員兼旅順基地司令員、國防部第七研究院院長、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六機械工業部副部長、國防科委副主任、海軍副參謀長等職。改革開放以來,劉華清先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海軍司令員、中共中央軍委副秘書長、首都戒嚴總指揮、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等職位。劉華清於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階,1988年被授予上將軍階。劉華清三進三出解放軍海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現代化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同時也是中國航母計劃最關鍵的倡導者、推進者之一,被讚譽為「中國現代海軍之父」、「中國航母之父」。

生平

[編輯]

紅軍時期

[編輯]

劉華清生於湖北省黃安縣花橋鄉劉家院子(今大悟縣呂王鎮劉垸村)[2],於1929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5月起,劉華清任少共黃安二程區委書記、游擊武裝中隊長。1930年12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5年10月,劉華清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曾經擔任陂安南縣軍區指揮部少共團委書記、紅安中心縣軍區指揮部團委書記、鄂東北道委會秘書、鄂東北游擊總司令部交通隊指導員、參謀、秘書、秘書科科長。1934年後,擔任紅二十五軍政治部組織、宣傳、文印科科長,參與長征

到達陝北後,任紅十五軍團政治部敵工部科長、紅七十八師政治部宣傳科科長。1936年11月起,任紅三十一軍司令部機要科科長、作戰科副科長,紅三十一軍幹部大隊長兼政委、援西軍機要科科長。歌曲《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即由劉華清與程坦改編而成。[3]

抗日戰爭

[編輯]

1937年後,劉華清擔任八路軍129師司令部秘書主任,參加了七亘村戰鬥長生口戰鬥神頭嶺戰鬥響堂鋪戰鬥晉東南反九路圍攻戰役。1938年1月,護送鄧小平到八路軍129師上任[1]:95-97。1938年7月,任129師政治部宣教科科長。1938年冬入中共中央北方局黨校學習。1939年春,任中共中央北方局黨校黨總支書記[1]:101。同年9月任129師供給部政治部主任。

1940年,參與百團大戰的後勤保障工作[1]:107-108。同年11月起任冀南軍區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部長,堅持冀南抗日根據地的武裝鬥爭。1944年任冀魯豫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部長。1945年2月,任冀魯豫軍區第6軍分區副政治委員[1]:128,對日軍發起反攻,攻占夏津高唐[1]:130-131

第二次國共內戰

[編輯]

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劉華清擔任晉冀魯豫軍區二縱隊六旅政委[1]:136,參加了上黨邯鄲出擊隴海路定陶巨野鄄城滑縣豫皖邊豫北戰役。1947年6月,參與挺進大別山。1948年,又參加淮海戰役[3]。1949年春,任第二野戰軍三兵團十一軍政治部主任[1]:219[4],參與渡江戰役西南戰役

建國初期

[編輯]

1949年,劉華清擔任二野軍政大學政治部副主任、校黨委書記、西南軍區軍政大學政治部主任、西南軍區第二高級步兵學校政治部主任。1951年,擔任第十軍副政委。1952年2月,劉華清任第一海軍學校副校長兼副政委[1]:252。1954年6月,解放軍海軍選調一批高級幹部前往蘇聯伏羅希洛夫指揮學院學習。8月,包括劉華清在內的10人從瀋陽乘火車前往蘇聯。劉華清所學的是參謀總部指揮、戰役戰術和海軍通用專業,1958年以《海軍的參謀業務》論文畢業,21門課程中,8門不計分,其餘13門課程10門優3門良,總評優秀,畢業證書由蘇聯國家考試委員會主席、海軍上將巴依科夫和學院院長、海軍上將安德烈耶夫共同簽署。1955年,被授予海軍少將軍階。1958年,擔任海軍旅順基地第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海軍北海艦隊副司令員兼旅順基地司令員。

1961年8月14日,任國防部第七研究院院長[1]:283。1964年底部院合併,1965年1月劉華清離開軍隊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六機械工業部副部長[1]:307、黨組成員兼第七研究院院長。1966年8月,擔任國防科委副主任,分工他主管海軍武器裝備科研工作。文革初期受到衝擊[1]:307-312

1967年5月以後,根據聶榮臻的指示,劉華清的分管又增加了陸軍和空軍武器的研發工作。1969年1月,調海軍,「幫助海軍工作」[1]:330。1969年6月12日海軍決定劉華清為造船工業、科研領導小組(1970年5月起更名為「海軍造船工業領導小組」)成員,兼任辦公室主任。1970年12月15日,中央軍委批准劉華清為海軍副參謀長,分管造船工業、科研工作和海軍裝備建設。1975年9月,劉華清擔任中國科學院黨的核心領導小組成員。1977年12月23日,中央軍委任命劉華清為國防科委副主任。

改革開放

[編輯]

1979年2月,劉華清擔任解放軍總參謀長助理。1980年任副總參謀長,並率團出訪美國參觀美國海軍小鷹號航空母艦突擊者號航空母艦。1982年,海軍司令員葉飛因為身體原因退居二線,鄧小平親自點將劉華清返回解放軍海軍出任司令員。1982年8月28日,劉華清擔任海軍司令員、海軍黨委副書記[1]:413。劉華清在海軍司令員任期內一舉提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第一個軍種戰略——「近海防禦」的海軍戰略。中國海軍的作戰範圍以從以「岸」為主,開始向「海」延伸,將海軍的防禦範圍,從原來的200海里,擴展到太平洋東北部、南沙等第一島鏈以外;海上戰場的設置,則前出到了第二島鏈。他在擔任海軍司令員和中央軍委副主席期間力主中國海軍發展航空母艦,主張建立一支強大的遠洋海軍。作為中國海軍的元老,在海軍建設上提出了許多強勢的措施,被讚譽為「現代海軍之父」、「中國航母之父」。[5]

1987年後,劉華清擔任中央軍委委員、副秘書長。1989年六四事件中擔任戒嚴部隊總指揮[6]。1989年11月,劉華清在中共十三屆五中全會上被任命為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1]:575。1990年3月,在七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增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1992年10月19日,76歲的劉華清在中共十四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排名第六),並連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成為正國級黨和國家領導人。1993年3月,在八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繼續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委副主席,成為解放軍內部僅次於時任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的第二號領導人。

1997年9月19日,81歲的劉華清在中共十五屆一中全會後卸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也成為最後一位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現役軍人。1998年3月,劉華清在九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後卸任國家中央軍委副主席退休,結束了其近七十年的軍旅生涯。

逝世

[編輯]

2011年1月14日上午6時劉華清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滿94周歲[7]

2011年1月24日在北京市八寶山革命公墓火化,胡錦濤黨和國家領導人前往送別[8]

2015年10月1日,骨灰安葬於老家大悟縣呂王鎮劉垸村,其墓碑為航母截面所做造型[9]

2016年9月28日,紀念劉華清誕辰100周年的座談會在京舉行,習近平在會上發表了講話,劉雲山也出席了座談會[10]

評價

[編輯]
  • 官方評價:「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黨、國家、軍隊的卓越領導人」。[11]
  • 自我評價:「作為公民,我為國家和民族盡心盡力,貢獻了自己的全部才智;作為軍人,我一直在衝鋒陷陣,沒有讓軍裝沾上污點;作為下級,我完成了小平的重託,將來匯報,可以不用汗顏。」[12][13]

著作

[編輯]
  • 《劉華清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 2007-08
  • 《劉華清軍事文選》(上下)解放軍出版社 2008-05

家庭

[編輯]

父母

[編輯]
  • 劉順山
  • 黃氏

兄弟姐妹

[編輯]
  • 劉潤清,大姐
  • 劉雲臣,大哥
  • 劉梅清,小弟

夫人

[編輯]
  • 徐虹霞,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政協委員,原六機部船舶系統工程主編、高級編審,中華海外聯誼會常務理事,船舶總公司系統工程部主編,高級編審,離休後曾任中國公關協會常務副主席、中華老年報顧問、中國國際友好聯絡會顧問、《船舶系統技術》編輯委員會高級技術顧問。

子女

[編輯]

軼聞

[編輯]

據劉華清回憶,中英談判時英國人態度強硬,在解放軍香港駐軍問題上設置障礙,英國人一開始就提出:市區不要駐軍。表面理由是怕影響香港經濟,怕香港人信心不足,擔心解放軍紀律不好。中方認為這是英國人還想把香港變成一個雖不直接統治,卻能繼續施加影響的「領地」。1992年10月21日、22日兩天,鄧小平都談到香港問題,隨即向劉華清索要關於香港問題的方案,劉華清呈報了《關於香港總督<施政報告>及我們採取對策的會議紀要》。鄧小平看過後表示不滿意:「軟了。態度可以斯文,但語言一定要明確。」鄧小平又說:「我以前對柴契爾就說過,如果談不成,我們就要考慮在另外的時間和用另外的方式來解決問題。當然就不是和平過渡了。」鄧小平強調:「有準備才能應付可能發生的情況。」[1]:688-691

1992年10月26日,新一屆中央軍委班子組成後,劉華清召開的第一次會議就是傳達學習鄧小平關於香港問題的談話。會上認真討論了鄧小平的指示。大家統一了認識:下一步要做的,一是加快和平進駐的工作;二是做好應付突發情況的準備。方案的制定要考慮到各種複雜情況的發生。要用殺雞用牛刀的辦法,不能拖拖延延,要一錘砸死。要搞出幾個方案,請鄧小平主席、江澤民主席批准。放在那裡,有備無患[1]:688-691

1992年11月2日,劉華清在第一次軍委常務會議上傳達了鄧小平的指示和大家研究的意見。劉華清認為鄧小平的思路很英明:幹什麼事都要有兩手準備,兩手硬,兩手抓。只有這樣,才能有備無患,始終把握事件發展的進程[1]:688-691

香港回歸20年後2017年中旬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教授金一南著書說明,事後這一簽呈蓄意透過管道洩漏給外界,據說英國人對中國大陸這個方案是相當震驚的,但也顯示當年會談中英國態度確實有不順暢之處[14]

勳章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劉華清. 《刘华清回忆录》. 北京市: 解放軍出版社. 2004. ISBN 750654721X (中文(中國大陸)). 
  2. ^ 刘华清关注家乡发展 曾建议京珠高速公路改道. 摘自《黨史博覽》2004年第7期,作者:余瑋,原題:《布衣將軍劉華清》. 鳳凰網. 2011-01-14 [2015-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4) (中文(簡體)). 
  3. ^ 3.0 3.1 歐陽青. 《大授衔:1955共和国将帅授衔档案》. 北京市西城區甘家口三里河路40號: 長城出版社. 2011年: 772–773頁. ISBN 9787548300588 (中文(中國大陸)). 
  4. ^ 張明金、趙功德.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 北京市西城區地安門西大街40號: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2006: 193頁. ISBN 9787503319402 (中文(中國大陸)). 
  5. ^ 刘华清简历. [2007-1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13). 
  6. ^ 吳仁華. 《六四事件中的戒严部队》. 真相出版社. 2009. 
  7. ^ 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上将逝世 享年95岁. [2023-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15). 
  8. ^ 刘华清遗体火化 胡锦涛等前往八宝山送别. [2023-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15). 
  9. ^ 揭秘“航母之父”刘华清 曾派老乡到南海填岛. 騰訊大楚網. 2017-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10. ^ 中共中央举行纪念刘华清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2023-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15). 
  11. ^ 刘华清同志生平. [2023-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15). 
  12. ^ 大型文献纪录片《刘华清》热播引网友热议. 鳳凰網. 2016年12月2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6月4日). 
  13. ^ 馬堯. 宜将剑戟多砥砺,不叫神州起烽烟——纪念刘华清诞辰一百周年. 澎湃新聞. 2016-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14. ^ 鄧小平:英軍如拖延 解放軍就開進香港一錘砸死!. 中時電子報. 2017-08-05 [2017-09-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8) (中文(臺灣)). 
  15. ^ 1999年11月13日第1508号俄罗斯联邦总统令. 克里姆林宮. 1999-11-13 [2019-06-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俄語).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見

[編輯]
 中華人民共和國黨和國家領導人排名順序
前任:
朱鎔基
(位列第五)
第14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位列第六)
繼任:
胡錦濤
(位列第七)
中國人民解放軍職務
前任:
葉飛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司令員
1982年8月-1988年1月
繼任:
張連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