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明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114.42.198.190留言2020年12月21日 (一) 14:10 →‎參見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東洋美術館所藏的明王雕像

明王梵語vidyā-rāja),又作金剛明王持明王忿怒尊威怒王,是佛陀菩薩忿怒化身教令輪身),[1][2]密宗修行者經常以明王為本尊

源流

明王的(vidyā),為智慧光明的意思,亦可指真言陀罗尼;[1]王(rāja,拉者),則是尊勝、具威力的意思,是對於君主皇帝的一種尊稱,為男性名詞[1]。明王的意思即為真言陀羅尼的持有者[來源請求],或者能以智慧摧破煩惱業障之主[2]

明王在佛教中归属在部、菩萨部之下,属(鬼神)明王部,共三十四尊。[來源請求]明王屬於佛、菩薩的教令輪身(參見三輪身[1][3],為其降服妖魔的忿怒形像,以護衛佛門為己任,使用善巧方便方法教化、調服不信從佛法的剛強眾生

主要明王

五大明王

又稱五大尊或五忿怒,名諱如下:[4]

由於金剛夜叉明王與烏樞沙摩明王有同體之說,因此部分佛寺會以烏樞沙摩代替金剛夜叉明王。以五大明王為本尊所修之密法稱為「五壇法」,供奉五大明王之殿堂則稱為「五大堂」。[5]

八大明王

有數種說法如下

1、空海《秘藏記》記載五大明王加上下列三尊為八大明王[3]

2、《大妙金剛大甘露軍荼利焰鬘熾盛佛頂經》記載由大日如來之正法輪身-八大菩薩化現的八大金剛明王:[3][6][7]

3、亦有說法與《大妙金剛經》相似,不過以穢跡金剛取代不動明王,將八大明王作為不動明王之眷屬[7]

其他明王(部分)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慈怡法師主編. 〈明王〉. 《佛光大辭典》 (高雄縣大樹鄉: 佛光). 1988. ISBN 9789575433307 (中文(臺灣)). 
  2. ^ 2.0 2.1 丁福保. 链接至维基文库 明王. 《佛學大辭典》. 维基文库. 1922 (中文). 
  3. ^ 3.0 3.1 3.2 丁福保. 链接至维基文库 八大明王. 《佛學大辭典》. 维基文库. 1922 (中文). 
  4. ^ 本段資料來源見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編輯;藍吉富主編. 〈五大明王〉.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臺南縣永康市: 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 1994. ISBN 9579982104 (中文(臺灣)). 
  5. ^ 慈怡法師主編. 〈五大明王〉. 《佛光大辭典》 (高雄縣大樹鄉: 佛光). 1988. ISBN 9789575433307 (中文(臺灣)). 
  6. ^ 丁福保. 链接至维基文库 八大金剛. 《佛學大辭典》. 维基文库. 1922 (中文). 
  7. ^ 7.0 7.1 慈怡法師主編. 〈八大明王〉. 《佛光大辭典》 (高雄縣大樹鄉: 佛光). 1988. ISBN 9789575433307 (中文(臺灣)). 
佛教密宗五大明王
東方:降三世明王 | 西方:大威德明王 | 中央:不动明王 | 南方:军荼利明王 | 北方:金剛夜叉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