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法定傳染病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Toohardtodo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9日 (二) 02:15 →‎中華民國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法定傳染病指的是各政府在其傳染病防治法規內,條列出特定項目的傳染病發生時,醫師或醫療機構需向衛生主管機關報告,並依照法律的規定進行治療甚至隔離等措施。被列為法定傳染病者通常是具傳播速度快、病情嚴重、致死率高等特性。[1]

各地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根据传染病危害程度,法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截止2009年共有39种[2][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发生甲类传染病时,应当采取下列措施:

  1. 强制隔离治疗: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2. 封锁疫区:对已经发生甲类传染病病例的场所或者该场所内的特定区域的人员,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实施隔离措施,并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接到报告的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即时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甲类传染病疫区实施封锁;但是,封锁大、中城市的疫区或者封锁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疫区,以及封锁疫区导致中断干线交通或者封锁国境的,由国务院决定。疫区封锁的解除,由原决定机关决定并宣布。

法律规定,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简称“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应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

甲类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是指:

天花曾被称为“三号病”,但因1989年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之前天花已被消灭,故未被列入甲类传染病名录。

乙类传染病

乙类传染病是指: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雖然是法定乙类传染病,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简称“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

200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以及炭疽中的肺炭疽按照甲类传染病的标准进行预防和控制。2009年4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卫生部公告(2009年第8号)》,将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4]。2013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调整部分法定传染病病种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疾控发〔2013〕28号),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将甲型H1N1流感从乙类调整为丙类,并纳入现有流行性感冒进行管理;解除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5]。2020年1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告(2020年第1号)》,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6]

丙类传染病

丙类传染病是指:

其他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

以下所列为《传染病防治法》未作规定,但国家卫生行政部门通过规范性文件要求使用法定传染病直报系统报送疫情信息的传染病[7]

2007年5月10日,根据《卫生部关于印发〈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的通知》(卫应急发〔2007〕158号)规定,发现不明原因肺炎,仍不能明确诊断的,应当使用法定传染病直报系统报送疫情信息[8]

香港特别行政区

根據香港法例第599章 《預防及控制疾病條例》及於2016年2月15日正式生效的修訂條例,至2020年,共有五十三種需呈報的傳染病[9]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法規定義法定傳染病指由中央主管機關依致死率發生率及傳播速度等危害風險程度訂定高低分類之疾病[10],以下列出截至2020年1月15日,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所規範之以下法定傳染病。[11]

法定动物疫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动物疫病病种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动物疫病。一类动物疫病指对人与动物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等措施。[13]

一类动物疫病是指:

参考文献

  1. ^ 中華民國防疫、檢疫政策及疫情監視專題講座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新华网. 2004-08-28 [2009-04-04] (中文(简体)). 
  3. ^ 《瞭望》文章:手足口病疫情的背后. 新华网转载自《瞭望新闻周刊》. 2008-05-13 [2009-04-11] (中文(简体)). 
  4. ^ 中国卫生部公告:将甲型H1N1流感纳入乙类传染病. 中国新闻网. 2009-05-01 [2009-05-04] (中文(简体)). 
  5. ^ 国家卫生计生委.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调整部分法定传染病病种管理工作的通知. 防城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防城港. [2020-01-22] (中文(中国大陆)). 
  6. ^ 国家卫生健康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告2020年第1号. 中国政府网. 北京. [2020-01-22] (中文(中国大陆)). 
  7. ^ 上海师范大学校医院. 最新法定传染病分类. 上海师范大学校医院. 上海. [2020-02-28] (中文(中国大陆)). 
  8.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卫生部关于印发《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报(2007年第8期). 北京. [2020-02-28] (中文(中国大陆)). [永久失效連結]
  9. ^ 第599章 《預防及控制疾病條例》 ── 附表1 表列傳染病. 電子版香港法例. 2020-01-08 (中文(香港)). 
  10. ^ 傳染病防治法. 法務部全國法規資料庫. 
  11. ^ 傳染病介紹. www.cdc.gov.tw. [2021-02-09] (中文(繁體)). 
  12. ^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2020-01-15 [2020-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7). 
  1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1125号 《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