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
汉传密宗 |
---|
佛教大纲 佛教主题 |
大悲咒(梵语:महा करुणा धारनी,罗马化:Mahā Karuṇā Dhāranī),全名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悲神咒,又称大悲心陀罗尼(Mahā Karuṇā-citta Dhāranī)、千手千眼观音大悲咒(Sahasrabhuja Sahasranetra Avalokiteśvara Mahā Karuṇā Dhāranī)、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无碍大悲陀罗尼、广大圆满陀罗尼、满愿陀罗尼、随心自在陀罗尼、救苦陀罗尼、延寿陀罗尼、大千随喜陀罗尼、积善果业陀罗尼、速超十地陀罗尼,有时也称青颈观音大悲咒(梵语:नीलकण्ठ धारनी,罗马化:Nīlakaṇṭha Dhāraṇī,义为“青颈陀罗尼”,是指青颈观音的咒语),而朝鲜半岛则习惯称之为神妙章句大陀罗尼(韩语:신묘장구대다라니);是大乘佛教《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悲心陀罗尼经》)中的咒文,汉传共有八十四句,为梵语构成的咒文章句。
在明朝《嘉兴藏》《诸经日诵集要》中被收录,作为寺院僧众常见的早课与晚课诵念咒文之一,经过云栖株宏与蕅益智旭编辑推广后,随后也被收录到《禅门日诵》与民国时期《佛门必备课诵本》等诵本中,盛行于禅宗、天台宗与净土宗信众之中。
名称由来
[编辑]《大悲心陀罗尼经》中,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如是神咒,有种种名:一名广大圆满、一名无碍大悲、一名救苦陀罗尼、一名延寿陀罗尼、一名灭恶趣陀罗尼、一名破恶业障陀罗尼、一名满愿陀罗尼、一名随心自在陀罗尼、一名速超十地陀罗尼。”
此咒名称彰显了观世音菩萨欲安乐利益一切众生之广大圆满、无碍大悲的大悲愿力,及此咒不但能除一切灾难、以及诸恶业病苦;且能成就一切善法、随心满愿;远离一切怖畏、速登佛地的威神特德。今人以《大悲咒》简称之,取之观世音菩萨慈悲众生之大悲愿力而命名。
此咒由过去九十九亿恒河沙劫诸佛所宣说,后于千光王静住如来的净土时,千光王静住如来为观世音菩萨传授“广大圆满无碍大悲陀罗尼”,并且对他说:“善男子汝当持此心咒,普为未来恶世一切众生作大利乐。”。当时观世音菩萨听了此咒之后,即由初地菩萨,升至第八地不动地菩萨果位。于是心生欢喜发出誓愿说:“设我当来之世能利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如此发愿后,果真顿时身生千手千眼,并且十方大地都为之震动,十方诸佛亦都放出无量光明,遍照十方无边世界。
宣说因缘
[编辑]依据《大悲心陀罗尼经》记载:“释迦牟尼佛正要广说陀罗尼法门时,突然十方大地震动,三千大千世界皆作金色,是因为观世音菩萨密放神通之故。但因为大众皆疑惑,总持王菩萨见到这种稀有的情况,便起立合掌问释迦牟尼佛:‘如此神通的相貌,是谁所放?’而释迦牟尼佛回答说:‘现场的大会里,有一名菩萨,名曰观世音自在,从无量劫以来,成就了大慈大悲,擅能修习无量陀罗尼门,为了使众生安乐,所以释放神通威力。’释迦牟尼佛话说完,观世音菩萨从座而起,向释迦牟尼佛合掌说:‘我有大悲心陀罗尼咒,现在想要说,为了使所有的众生得到安乐、除一切病苦、得寿命、得富饶、得除一切所有的恶罪、远离一切的魔障碍困难、成就清净的功德、能成就一切所有的善根、远离一切的恐惧害怕、速能满足一切所希望所求的,希望世尊能够慈悲的允许我向大众宣说。’释迦牟尼佛听见观世音菩萨的请求,释迦牟尼佛就说:‘善男子,你是如此广大的慈悲要向大众宣说大悲咒,现在正是时候,我随喜你的功德,十方诸佛也随喜赞叹你的功德。’”
真言咒语概要
[编辑]大悲咒由金刚智于719年—741年间翻译成中文(大正藏T.1112),后又经其弟子不空于723年—774年间两次翻译(大正藏T.1111,T.1113b),后来由指空于1326年—1363年又进行过翻译(大正藏T.1113a),因此有不同的翻译版本。其中以唐代伽梵达摩所译之《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所载为基础并经增加的“八十四句大悲咒”流行最广。
汉传大悲咒全文有两个版本,一为唐朝永徽到显庆(约650—660)年间,由伽梵达摩翻译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悲咒分句成82句。另一版为不空翻译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大约是在唐朝天宝到大历(723—774)年间翻译。不空翻译版的大悲咒在音译的汉字选用上和伽梵达摩译本相当一致,但分句成84句。不空译本第81到84句是:“悉殿都(81)漫哆罗(82)跋驮耶(83)娑婆诃(84)”;伽梵达摩译本则是:“唵悉殿都曼哆啰钵驮耶(81)”。可以看出两者内容相同,只是分句不同;伽梵达摩译的第81句,不空分成81、82及83句;而伽梵达摩译的第82句与不空译的第84句相同(“娑婆诃”)。[1]
今时汉地通行的是伽梵达摩的译本,但在分句上采用不空的84句。然而,其中还有些微差异,〈大悲咒〉第16句伽梵达摩和不空译的都是:“萨婆萨哆.那摩婆伽”,台湾流行的版本则是“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多.那摩婆伽”,其中多了“那摩婆萨多”五个字。据知这个多五字的版本,明末或更早以前已见流行 [2],具体出于何时不知。有人认为这纯粹为手民之误(未必是编辑者抄错,更多情况可能是排版排错)。这五个字:【那摩婆萨哆】,无非把后四字里的“那摩”,和前四字里的“婆萨哆”,给颠倒重复了一次。 [3]
参考文献
[编辑]- ^ 香光莊嚴. www.gaya.org.tw. [2017-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X74n1497_001 法界聖凡水陸勝會修齋儀軌 第1卷 | CBETA 漢文大藏經. tripitaka.cbeta.org. [2017-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9).
- ^ Team, Discuz! Team and Comsenz UI. 关于大悲咒念诵的占察 - 观世音论坛 - 佛教网. www.shixiu.org. [2017-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9).
外部链接
[编辑]-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CBETA 电子版(大正藏版)
- 法尔禅修中心 大悲咒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大悲咒7遍音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84句大悲咒的罗马梵文不同版本(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大悲咒〉说些什么?(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南投水里乡莲因寺大悲咒唱颂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吕炳川1980年录制,台湾音乐馆典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