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耳他峰會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2019年2月28日) |
| ||
---|---|---|
總書記 (1985–1991) 總統 (1990–1991) 外交方針 卸任之後 媒體資料 |
||
馬耳他峰會(英語:Malta Summit;俄語:саммит на Мальте)是美國總統喬治·H·W·布什和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在柏林圍牆倒塌的幾周後,1989年12月2日-3日在馬耳他召開的一次會議。這是戈爾巴喬夫1988年12月在紐約和羅納德·里根舉行會談後的第二次美蘇會談。
當時輿論評價說這是繼1945年美英蘇「三巨頭」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丘吉爾、蘇聯共產黨總書記斯大林為制定二戰後國際秩序而召開的雅爾塔會議以來,最重要的會議。
焦點
[編輯]起初,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布倫特·斯考克羅夫特和其他美國官員認為召開馬耳他峰會的提議操之過急,會議的成果會和外界的期望產生巨大落差,並成就了蘇聯一貫的政治作秀。但是歐洲的領導人比如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密特朗、英國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以及美國國會的關鍵議員都勸說老布什應當和戈爾巴喬夫會面。[1]
馬耳他峰會上雙方並沒有簽署任何協議,會議的主要目的是讓美蘇兩個超級大國討論東歐劇變以及從波羅的海延續到西歐、籠罩了四十餘年的鐵幕逐漸升起。峰會被一部分觀察家認為是冷戰正式結束的標誌,不過至少緩解了東西方劍拔弩張的局面並成為雙方關係的轉折點。在峰會上,老布什向戈爾巴喬夫表達了他對蘇聯改革的支持。作為象徵,老布什還送給每位與會人員一小塊柏林牆的牆磚。
在聯合記者會上,蘇聯領導人宣布:
“ | 世界正在離開一個時代而邁向一個新時代。我們正在一條通往長期和平的道路開端。戰爭的威脅、相互不信任、心理和意識形態上的爭鬥都會被留在過去。 | ” |
“ | 我向美國總統保證不會對美國挑起一場熱戰。 | ” |
作為對蘇聯的回應,老布什說到:
“ | 我們能夠實現一個長久的和平並將東西方轉化為長久的合作關係。這正是戈爾巴喬夫主席和我此時此刻在馬耳他開啟的未來。 | ” |
與會人員
[編輯]和美蘇首腦一同與會的有:
|
會議選址:「從雅爾塔到馬耳他」
[編輯]會議選擇在遠離馬耳他島的地中海上進行。蘇聯代表團乘坐斯拉瓦號導彈巡洋艦,[2][3][4]美國代表團則乘坐海軍貝爾納普號參加會議,[2][3] [4]雙方的軍艦都停泊在馬耳他海港城市馬爾薩什洛克。暴風雨的天氣和海面的波濤洶湧使得雙方的一些會議取消或改期,在國際媒體間傳出了「暈船峰會(Seasick Summit)」的綽號。最後會議在蘇聯的遊輪馬克西姆·高爾基號上舉行。
在海上舉行峰會是因為老布什受到富蘭克林·羅斯福的啟發。二戰期間,羅斯福經常在海軍的軍艦上會見外國領導人。[5][6]將馬耳他作為峰會的地點能反映出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討價還價。據與會的康多莉扎·賴斯所說:
「...會議花了很久的時間籌備,尋找一個會址,不要太正式,也不要和太多的國家接壤。最後幸運地或是不幸地,他們選擇了馬耳他。結果12月的馬耳他是個恐怖的地方。雖然馬耳他人很友善,但是那裡的天氣實在糟糕。」[1]
會議的選址同樣極具象徵意義。馬耳他島十分具有戰略意義地坐落在地中海的中心,因此馬耳他在歷史上有很長一段時間被外國統治。在19世紀和20世紀早期,馬耳他都是英國的海軍基地,並在二戰期間遭受了大規模的襲擊。馬耳他在1980年宣布了在美蘇爭霸的進程中保持中立,並在隨後關閉了英軍的基地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在馬耳他的地區總部。中立政策寫進了馬耳他共和國的憲法:
"馬耳他在世界國家之林中是一個積極追求和平、安全和社會進步的中立國家,並秉承不結盟的政策,拒絕加入任何的軍事組織。"
1945年2月2日,二戰的歐洲戰場戰事將盡,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和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在雅爾塔和斯大林會見之前,選擇在馬耳他先行進行雙邊會談。1989年的馬耳他峰會對當時雅爾塔會議所做的決定進行了逆轉。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An Interview with Dr. Condoleezza Rice (17/12/97)". [2016-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2).
- ^ 2.0 2.1 存档副本. [2016-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20).
- ^ 3.0 3.1 存档副本. [2016-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3).
- ^ 4.0 4.1 存档副本. [2016-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4).
- ^ Michael R. Beschloss and Strobe Talbott, At the Highest Levels: The Inside Story of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Little Brown (London) 1993, pp. 128-9 and 160.
- ^ James Baker, The Politics of Diplomacy: Revolution, War and Peace, 1989-1992, Putnam (New York) 1995, p.169.
參見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 McGeorge Bundy, "From Cold War Toward Trusting Peace", in Foreign Affairs: America and the World 1989/1990, Vol. 69, No. 1.
- BBC News: "1989 - Malta Summit Ends Cold Wa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CNN: Cold War Interviews, Episode 23: "The Wall Comes Down", an Interview with George H.W. Bush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CNN: Cold War Interviews, Episode 24: Transcripts from Malta Summi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David Hoffman, "Bush and Gorbachev Hail New Cooperation", Washington Post (December 4, 198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Richard Lacayo, "Turning Visions into Realit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 時代雜誌 (online): December 11, 1989
- Romesh Ratnesar, "Condi Rice Can't Los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 時代雜誌 (online): September 20,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