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麥卡錫
- العربية
- مصرى
- Azərbaycanca
- تۆرکجه
- Bikol Central
- Беларуская
- Български
- বাংলা
- Bosanski
- Català
- کوردی
- Čeština
- Dansk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nglish
- Esperanto
- Español
- Euskara
- فارسی
- Suomi
- Français
- Gaeilge
- Galego
- עברית
- हिन्दी
- Hrvatski
- Հայերեն
- Ido
- Italiano
- 日本語
- ქართული
- Қазақша
- 한국어
- Malagasy
- Македонски
- Монгол
- Bahasa Melayu
- မြန်မာဘာသာ
- Nederlands
- Norsk bokmål
- Polski
- Português
- Română
- Русский
- Srpskohrvatski / 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
- Simple English
- Slovenčina
- Shqip
- Српски / srpski
- Svenska
- தமிழ்
- తెలుగు
- Tagalog
- Türkçe
- Українська
- Oʻzbekcha / ўзбекча
- Tiếng Việt
- მარგალური
外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約翰·麥卡錫 | |
---|---|
出生 | (1927-09-04)1927年9月4日 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 |
逝世 | 2011年10月24日(2011歲—10—24)(84歲) 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 |
居住地 | 美國 |
國籍 | 美國 |
母校 | 加州理工學院 |
知名於 | 人工智能;限制;Situation calculus(英語:Situation calculus);Lisp |
信仰 | 無神論[1] |
獎項 | 圖靈獎(1971) 京都獎 美國國家科學獎章 富蘭克林獎章 |
科學生涯 | |
研究領域 | 計算機科學 |
機構 | 麻省理工學院;史丹福大學;達特茅斯學院;普林斯頓大學 |
博士導師 | 所羅門·萊夫謝茨 |
博士生 | 露勳娜·巴伊奇 芭芭拉·利斯科夫 Robert Moore(英語:Robert Moore) Francis Morris(英語:Francis Morris) 拉吉·瑞迪 |
約翰·麥卡錫(英語:John McCarthy,1927年9月4日—2011年10月24日[2][3]),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計算機科學家。他因在人工智能領域的貢獻而在1971年獲得圖靈獎。實際上,正是他在1956年的達特矛斯會議上提出了「人工智能」這個概念。
履歷
[編輯]1927年9月4日,約翰·麥卡錫出生於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他的父親John Patrick是愛爾蘭裔美國人,母親Ida Glatt McCarthy是立陶宛的猶太人。
他於1948年獲得加州理工學院數學學士學位,1951年獲得普林斯頓大學數學博士學位。分別短暫地為普林斯頓大學、史丹福大學、達特茅斯學院和麻省理工學院供職後,麥卡錫於1962年-2000年底在斯坦福擔任教授,退休後成為名譽教授。
約翰·麥卡錫時常在網絡論壇上對時事作出右翼傾向的評論。[4]
成就貢獻
[編輯]麥卡錫發明了LISP並於1960年將其設計發表在《ACM通訊》上。他幫助推動了麻省理工學院的MAC項目。然而,他在1962年了離開麻省理工學院,前往史丹福大學並在那裏協助建立了斯坦福人工智能實驗室(英語:Stanfor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oratory),成為MAC項目多年來的一個友好的競爭對手。[5]
獎項榮譽
[編輯]- 1971年,麥卡錫獲得了計算機界的最高獎項圖靈獎。[6]
- 1988年,麥卡錫獲得了京都獎。[6]
- 1990年,麥卡錫獲得了美國國家科學獎章。[6]
- 1999年,麥卡錫成為了計算機歷史博物館研究員。[6]
- 2003年,由於麥卡錫在計算機和認知科學方面的成就,獲得了富蘭克林獎章。[6]
- 2012年,麥卡錫獲得了史丹福大學工程英雄稱號。[7]
哲學傾向
[編輯]約翰麥卡錫出生在一個共產主義家庭。約翰麥卡錫是一個讀書狂,樂觀主義者,他是言論自由的堅定支持者。約翰麥卡錫經常在Usenet論壇上發表對國際事務的看法。也可以在他自己的主頁上[8]看到他的一些觀點,主要是為了說明這個觀點「人類的物質發展是可取的和可持續的」。
麥卡錫看到了數學和數學教育的重要性,他在自己的寶馬車上有一條標語「不符合數學的,都是胡言亂語」。麥卡錫預言互聯網文化和社交網絡在今後10年將扮演重要角色。
參考文獻
[編輯]- ^ McCarthy, John. Commentary on World, US, and scientific affairs. 2007-03-07 [2008-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11-21).
By the way I'm an atheist.
- ^ “人工智能之父”约翰-麦卡锡去世. 新浪網. 2011-10-25 [2011-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2) (中文(簡體)).
- ^ Creator Of Lisp, John McCarthy, Dead At 84. TechCrunch. 2011-10-24 [2011-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1) (英語).
- ^ John McCarthy: PROGRESS AND ITS SUSTAINABILITY. [2006-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4).
- ^ 林一平. AI的奠基者:麥卡錫(二). 科學人. No. 254 (遠流出版公司): 28. [2023-05-05]. ISSN 1682-2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05).
- ^ 6.0 6.1 6.2 6.3 6.4 《2011 逝去的中外名人》. 環球時報. [2011-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07) (中文(簡體)).
- ^ Beckett, Jamie. Stanford School of Engineering names new engineering heroes. Stanford News. 12/02/2012 [12/02/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5). 請檢查
|access-date=, |date=
中的日期值 (幫助) - ^ 存档副本. [2006-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4).
參閲
[編輯]- 斯坦福大學中心暨研究所(英語:Stanford University centers and institutes)(斯坦福人工智能實驗室 )
外部連結
[編輯]- Oral history interview with John McCarthy at Charles Babbage Institute(英語:Charles Babbage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Minneapolis. McCarthy discusses his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ime-sharing at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e also describes his work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funded by th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including logic-based AI (LISP) and robotics.
圖靈獎獲得者 | |
---|---|
1960年代 |
|
1970年代 | |
1980年代 | |
1990年代 |
|
2000年代 | |
2010年代 | |
2020年代 | |
京都獎獲得者 | |||||||||||||||
---|---|---|---|---|---|---|---|---|---|---|---|---|---|---|---|
| |||||||||||||||
| |||||||||||||||
| |||||||||||||||
美國國家科學獎章得主 | |||||||||||||||||
---|---|---|---|---|---|---|---|---|---|---|---|---|---|---|---|---|---|
| |||||||||||||||||
| |||||||||||||||||
| |||||||||||||||||
| |||||||||||||||||
| |||||||||||||||||
|
1990年代 |
| ||||||||||||||||||||
---|---|---|---|---|---|---|---|---|---|---|---|---|---|---|---|---|---|---|---|---|---|
2000年代 |
| ||||||||||||||||||||
2010年代 |
| ||||||||||||||||||||
2020年代 |
| ||||||||||||||||||||
分類:
隱藏分類:
- CS1英語來源 (en)
- 引文格式1錯誤:日期
- 含有hCards的條目
- 本地相關圖片與維基數據相同
- 使用未知科學家信息框參數的頁面
- 含有英語的條目
- 有藍鏈卻未移除內部連結助手模板的頁面
- 包含FAST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ISN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VIA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WorldCat實體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BIBSYS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BNE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BNFdat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ICCU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J9U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KBR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LNB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N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NK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NL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NT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PLWAB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ACM-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CINI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DBLP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Google Scholar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MATHS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MGP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ZBMATH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Trove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CONOR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SNAC-I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SUDO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