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蠻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南蠻
汉语名称
繁体字 南蠻
简化字 南蛮
越南语名称
國語字 Nam Man
中国中心主义四夷

南蠻,原是上古三代王朝或中原一帶的人對南部一些部落的称呼。[1]

九州境內各部落演變而來的漢族[2],繼承這種稱呼,用來代指南方非漢的外族,在中国中心主义天下观中,西戎东夷北狄、南蛮合称四夷

有观点指出,原南宋國的領土範圍被蒙古族稱之為“蠻子國”[3]滿族稱漢族為“蠻子”[4]清軍亦曾稱漢人為「蠻子」[5]

先秦「南蠻」[编辑]

楚王曾經直呼自己為「蠻夷」:「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中原或周朝)之號諡」[6]。諸夏也不承認其為「華夏」或「中國」。周天子命楚人說「鎮爾南方夷越之國,無侵中國」。晉人和鄭人皆稱其為「荊蠻[7],後來楚人成為「諸夏」之一[8][9]。被周王朝形容為「蠻」的還有越、庸、百濮、巴、蜀、僬僥、島夷、三苗、和夷等上古各部落。

學者盧美松認為「蠻」是自稱,有「民、人」之意。而更直接的意思是自稱為「蛇」,其音緩讀則為「彌麟」、「冥靈」,如沈瑩《臨海水土志》:「山夷自呼為『彌麟』」,以及《莊子》:「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10]

語言學家白一平沙加爾重構上古漢語發音,認為「蠻」在上古漢語中讀作「*mˤro[n]」,與南方部落「」的讀音「*mrə[n]」非常相近。[11]

徐旭生提出三集團說,認為中國人的三大來源為華夏東夷與南蠻三族[12]

「南蠻」外族[编辑]

被歸類為南蠻的外族外國:林邑扶南[13][14]、獠人[15]、俚族[16]盤盤國、狼牙脩國、師子國[17]南詔室利佛逝、南平獠、驃國真臘國、東謝蠻西趙蠻等。

隋唐以来,南方少数民族称峒蠻、洞蛮。清朝時期,有观点认为準噶爾族稱滿族為“蠻子”[18]

而日本文化中的「南蠻」自15世紀與歐洲進行貿易(詳見南蠻貿易)後,則指歐洲人。

今日某些族群的自稱,例如苗族(Hmong)、瑤族(Mien)、布魯族(Bru)、繆族英语Mro people(Mro)及末昂人(Maang,為彝族支系)。根據Martha Ratliff對原始苗瑤語的重構,「Hmong」在原始苗瑤語中讀作「*hmʉŋA」,而「Mien」讀作「*mjænA」。[19]

延伸阅读[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周書·卷49》,出自令狐德棻周書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舊唐書·卷197》,出自刘昫舊唐書

注釋[编辑]

  1. ^ 尔雅·释地》:“九夷、七戎、六蛮,谓之四海。”郭璞注:“六蛮在南。”
  2. ^ 汉族名称的来历. [2018-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5). 
  3. ^ 《中国历史文物》编辑部,《中國歷史文物》(第1-6期),2008年,第26頁
  4. ^ 《明實錄.神宗.卷五百二十四》萬曆四十二年九月壬戌,廵按山東御史翟鳳翀疏言:「自奴酋反側...向來夷漢一家,墩臺俱廢哨瞭不設,夷人假入市伺虛實,漢人亦出邊透漏消息,且聞高淮一撤參隨司房等役半投東夷,與近年懼罪脫逃之人俱以奴寨為窟穴,奴酋特築一城居之,號曰蠻子城,其人往來內地,人不知覺...。」
  5. ^ 《嘉定乙酉紀事》:「丁每遇一人,輒呼蠻子獻寶,其入悉取腰纏奉之,意滿方釋。遇他兵,勒取如前。所獻不多,輒砍三刀。至物盡則殺。」
  6. ^ 《史記.卷四十.楚世家第十》
  7. ^ 劉寶才《先秦史》,五南圖書出版,第330頁
  8. ^ 《左傳.襄公十三年》秋,楚共王卒,子囊謀諡,大夫曰:「君有命矣。」子囊曰:「君命以共,若之何毀之?赫赫楚國,而君臨之,撫有蠻夷,奄征南海,以屬諸夏。而知其過,可不謂共乎!請謚之共。」大夫從之。
  9. ^ 《史記·太史公自序》春秋之後,陪臣秉政,彊國相王;以至于秦,卒并諸夏,滅封地,擅其號。作六國年表第三。
  10. ^ 簡榮聰. 〈臺閩文化的歷史觀(下)〉. 《臺灣源流》 (台灣: 臺灣省各姓淵源硏究學會). 2001-03, (第21期) (中文(臺灣)). 
  11. ^ Baxter, William H. and Laurent Sagart. 2014. Old Chinese: A New Reconstru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19-994537-5.
  12. ^ 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華夏、夷、蠻三族實為秦漢間所稱中國人的三個主要來源。」
  13. ^ 《晉書.卷九十七.列傳第六十七.四夷傳.南蠻》條
  14. ^ 《南齊書卷五十八》
  15. ^ 《魏書.卷一百一.列傳第八十九》:「獠者,蓋南蠻之別種。」
  16. ^ 《宋書卷九十七》
  17. ^ 《梁書卷五十四》
  18. ^ 《大義覺迷錄》:「滿洲人皆恥附於漢人之列,準噶爾呼滿洲為蠻子,滿洲聞之,莫不忿恨之。」
  19. ^ Ratliff, Martha. Hmong–Mien language history. Canberra, Australia: Pacific Linguistics. 2010. ISBN 0-85883-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