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加登戰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9月11日 (五) 21:38 (补救3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欧加登战争
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冲突冷战的一部分的一部分

索马里民主共和国政府主張擁有屬於埃塞俄比亞的欧加登地区的主權。
日期1977年7月13日[1] – 1978年3月15日
(8个月2天)
地点
结果

由于苏联政府的干预,埃塞俄比亚获得了胜利[2][3]

参战方
埃塞俄比亚
 苏联
 古巴
 南也門
索马里 索马里
西索马里解放阵线
指挥官与领导者

门格斯图·海尔·马里亚姆[6]
阿伯拉·黑尔尔马瑞维[7]

德米西·布尔托 [6]


苏联 瓦西里·彼得罗夫[8]
古巴 阿诺尔多·奥乔亚[9]
阿里·纳赛尔
索马里 西亚德·巴雷
索马里 穆罕默德·阿里·萨马 大将
索马里 阿卜杜拉·穆罕默德·法迪尔
索马里 阿卜杜拉希·优素福·艾哈迈德 上校
索马里 优素福·萨汉
謝赫·阿卜迪拉曼
兵力
战争开始:
共67,000名士兵
索马里阵线:
4个步兵旅 (1 mechanised)
2个坦克营
2个火炮营
3个航空营[10]
后期:
75,000名士兵(1980年)[11]
1,500名苏联专家
12,000[12]–18,000名古巴士兵[9]
战争开始:
25,000名士兵
23 机动化和机械化营
9个坦克营
9个火炮营
4个航空营[10]
战争结束:
SNA 63,200[13]
WSLF 15,000
伤亡与损失
埃塞俄比亚:
6,133人阵亡[14]
10,563人受伤[14]
3,867人被俘或失踪 (包括1,362名逃兵)[14][15]
古巴:
400人阵亡[15]
南也门:
100 人阵亡[15]
苏联:
33 人失踪和死亡[16]
平民:
1,000人死亡
500,000人流离失所[17][18]

武器损失:
23架飞机[14]
139辆坦克[14]
108辆步兵战车[14]
1,399辆车辆[14]
索马里:
6,453 人阵亡[14]
2,409 人受伤[14]
275人被俘或失踪[14]
武器损失:
28架飞机[14] (1/2隶属于空军)
72辆坦克[14]
30辆步兵战车[14]
90辆车辆[14]

歐加登戰爭阿姆哈拉語የኢትዮጵያ ሶማሊያ ጦርነት)是在1977年到1978年期間爆發於歐加登地區的戰爭。交戰雙方是埃塞俄比亚索馬利亞。 戰爭起因是索馬利亞對埃塞俄比亚的歐加登地區提出領土要求。歐加登是埃塞俄比亚東部的一塊土地,當地主要居民為索馬利亞人。在索馬利亞語中,歐加登意為「灼熱的土地」。在這場戰爭中,蘇聯古巴南也门公開支持埃塞俄比亚。索馬利亞早期也曾經得到蘇聯支持,但後來蘇聯轉為支持埃塞俄比亚。戰爭最後以索馬利亞撤出歐加登地區告終。

经过

1960年7月1日,索马里共和国成立。之后索马里领导人一直试图将所有索马里人居住的地区(除索马里之外还有法属索马里、埃塞俄比亚东部的欧加登地区、肯尼亚东北省)索马里人聚居的地方并入索马里。西亚德·巴雷通过军事政变上台后积极推进“大索马里”计划,从苏联等国购买大量军火武装部队,与埃塞俄比亚爆发冲突。

1975年年初,索军将在欧加登的索马里人游击队整合为“西索马里解放阵线”,趁埃塞俄比亚门格斯图政权不稳之际派遣正规军协同作战。1977年7月13日,第一批索马里国民军部队开始入侵埃塞俄比亚。1977年7月21日,索马里空军的米格-21MF战斗机开始越境轰炸埃塞俄比亚境内的目标。欧加登地区的机场和军事基地以及其他军事目标都遭到了袭击。到1977年8月初,索马里军队已经占领了戈德德格赫布尔等重要城镇,欧加登地区90%以上的领土都被索马里军队占领。[19]

1977年8月17日,苏联首次正式谴责索马里武力干涉埃塞俄比亚内政,1977年10月门格斯图访苏期间,埃塞俄比亚和苏联签订了一揽子军事合作协议,苏联政府同意向埃塞俄比亚提供大量的武器装备,并和古巴卡斯特罗政权共同派遣规模大批志愿军“保卫埃塞俄比亚革命”。[20]

1977年12月,埃塞军在人数和装备上都超过了索马里军队,埃塞俄比亚动员2万人派往欧加登前线。在18000余人的古巴军队直接参战的情况下,1978年3月15日索马里政府宣布从欧加登全部撤军,欧加登再次被埃塞俄比亚占领。

參考文獻

  1. ^ Tareke 2009,第191頁: "The Somali invasion began, according to Ethiopian official documents, on July 13, 1977, at 0300 hours, and not on July 23, as has been commonly held."
  2. ^ Lapidoth, Ruth. The Read Sea and the Gulf of Aden.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1982. 
  3. ^ Marxist Governments_ A World Survey_ Mozambique-Yugoslavia. : 656. 
  4. ^ Crockatt 1995,第283頁.
  5. ^ Gorman 1981,第208頁
  6. ^ 6.0 6.1 Tareke 2000,第648頁.
  7. ^ Tareke 2000,第645頁.
  8. ^ Tareke 2009,第204–5頁.
  9. ^ 9.0 9.1 Tareke 2000,第656頁.
  10. ^ 10.0 10.1 Tareke 2000,第638頁.
  11. ^ Halliday & Molyneux 1982,第14頁.
  12. ^ Gleijeses, Piero. Visions of Freedom: Havana, Washington, Pretoria and the Struggle for Southern Africa, 1976-1991. Chapel Hill: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2013: 45. ISBN 978-1-4696-0968-3. 
  13. ^ Tareke 2000,第640頁.
  14. ^ 14.00 14.01 14.02 14.03 14.04 14.05 14.06 14.07 14.08 14.09 14.10 14.11 14.12 14.13 Tareke 2000,第665頁.
  15. ^ 15.0 15.1 15.2 Tareke 2000,第664頁.
  16. ^ Krivosheev, G.F. Russia and the USSR in the wars of the 20th century, statistical study of armed forces' losses (in Russian). Soldat.ru. 2001 [2008-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29). 
  17. ^ http://gadaa.com/06142007002.pdf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vil Days: Thirty Years of War and Famine in Ethiopia
  18. ^ Evil Days: Thirty Years of War and Famine in Ethiopia
  19. ^ 军事文摘. 激战非洲之角—欧加登战争. 搜狐. 
  20. ^ 70年代末苏联用大飞机打了一场跨洲闪电战. 环球网.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