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尊
汉传密宗 |
---|
佛教大纲 佛教主题 |
藏传佛教 |
---|
本尊(梵语:स्वेष्ट देवता,罗马化:Sveṣṭa-devatā、梵语:इष्ट देवता,罗马化:Isṭa-devatā;藏语:ཡིད་ཀྱི་དམ་ཚིག,威利转写:yid-kyi-dam-tshig,略称yidam)[1][2],音译娑也地提嚩多[3],密宗术语,是在曼荼罗坛城或唐卡的佛陀、菩萨或明王像,密宗修行者以之为自己学法修行的成就根本,即所谓“自所持之尊”的意思,本尊相当于要修学的这部法的主人翁,[4]通常每个修行者一生只选择一位本尊作为修持对象,密乘弟子以能够遇到殊胜上师起修胜义内密灌顶为其择决相应的本尊修习,作为上乘的本尊法传授。在汉地,本尊被视作为被供养、被礼拜的对象的尊像。又称本师、本佛。[5]
密宗相信,本尊会保护修行者,成为修行护法。如果修行有成果,本尊也会亲自向修行者显现。在生起次第中,修行者会观想自己与本尊合一,自己与本尊没有任何分别,生起佛慢,就可即身成佛。
历史
[编辑]印度佛教,以归依佛、法、僧三宝之故,而称之为三尊。古代印度雕刻菩提树、金刚座、法轮、佛塔、佛足等以供养佛陀释迦牟尼。至犍陀罗时期,大乘佛教兴起,用佛像纪念、礼拜佛陀的作法广为流行。密教兴起后,以字、印、形等表显佛菩萨。
密教中,以大日如来为普门本尊,其他诸佛菩萨则为一门本尊。并依修法之种类与目的之不同而各有不同之本尊。本尊大别有字、印、形等三种,且各有无相与有相之分。字者,如(Vaṃ)、(Hrīh)、(Hūṃ),分别为大日如来、阿弥陀佛、阿閦佛的种子字。印者,如观世音之莲花、辩才天之琵琶等三昧耶形。形者,指相好具足之尊形。
净土教古来即以阿弥陀佛或弥陀三尊(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为本尊。日本净土真宗则于绘像、木像为本尊之外,另以名号为本尊。其名号有六字(南无阿弥陀佛)、九字(南无不可思议光如来)、十字(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等三种。
日本日莲宗专崇法华经,故以《法华经》之题目“南无妙法莲华经”为本尊,或以日莲所绘的“十界劝请大曼荼罗”为本尊,或以本门之释迦及本化之四菩萨相为本尊。[6]
分类
[编辑]在曼荼罗中的佛菩萨,若以禅坐的慈容外形出现,称为寂静尊(正法轮身);若以外形威猛恐怖的明王相出现,称为忿怒尊(教令轮身)。
无上瑜伽又有一种明王与明妃相抱,称为“本尊双运”,或欢喜佛,代表了慈悲与智慧的合一。
注释
[编辑]- ^ स्वेष्ट - словарь санскрита. [202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8).
/sveṣṭa/ (/sva + iṣṭa/)……dear to one's self
-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本尊. [202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6).
- ^ 一行阿阇梨《大毘卢遮那成佛经疏》:“本尊者,梵音娑也地提嚩多。若但云提嚩多者,直所尊之义也。尊亦云自尊,谓自所持之尊也。”
- ^ 第三世多杰羌佛. 《學佛》. 美国: 法音出版社. 2016-09: 82-90. ISBN 9780988880320 (中文).
- ^ 吴汝钧. 《佛教思想大辭典》. 台湾: 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 2002-12: 197. ISBN 9570504951 (中文).
- ^ 绍觉禅院, 〈大寶廣博樓閣經〉法略講
相关条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