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茨坦会议
外观
日期 | 1945年7月17日 | 至1945年8月12日
---|---|
地点 | 德國蘇占區波茨坦塞琪琳霍夫宮 |
参与者 | 約瑟夫·史達林(蘇聯代表) 丘吉爾、克萊曼·艾德禮(英國代表) 哈里·杜魯門(美國代表) |
结果 | 德國問題。 |
波茨坦会议 (英語:Potsdam Conference,俄语:Потсдамская конференция )1945年7月17日-8月2日在德國蘇占區波茨坦(靠近柏林)塞琪琳霍夫宮举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取得胜利的同盟国一方在此聚首,讨论决定如何管理八周前(5月8日)无条件投降的大德意志國,以及在戰勝德國後一起致力於戰勝日本帝國以及戰後對日本的處理方式的決定。会议目标还包括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和平条约的签订和应对战争的后果。
与会者
- 苏联代表: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最高领导人)、人民委员会主席(政府首脑)约瑟夫·史達林
- 苏联领导人史達林建议由杜鲁门总统,作为唯一参会的国家元首,主持会议,丘吉尔接受了提议。
会议主要成果
- 恢復德国1937年后在欧洲併吞的领土,将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从德国分离。
- 声明盟軍佔領德國的目的:非军事化、非納粹化、民主化和解散卡特尔企业联合(英文中都是de開頭)。
- 《波茨坦协定》(又称波茨坦条约),将德国和奥地利分为四个占领区(在早先的雅尔塔会议就已确定),并类似地将柏林和维也纳也分为四个占领区。
- 同意以战犯身分起诉纳粹党人。
- 确立奥德河-尼斯河线作为波兰政府管理区域的边界。
- 将居住在德国境外的德国人驱逐回国。
- 战争赔款协议。盟国估计损失为2000亿美元。在西方的坚持下,德国只需要以资产、工业产品和劳动力的方式支付200亿美元。然而,冷战使偿还计划没有完全执行。
- 在斯大林的建议下,波兰不列入德国赔偿分配方案,而由苏联所获赔偿的15%转交给波兰(未执行)。
尽管西方要求在最终和平会议上才确认德波边界奥德河-尼斯河线,波茨坦会议上确定的强制德国人口迁移却使得德波边界在事实上得到确定并且不可挽回。
波茨坦会议之前的国际会议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 WW2DB: 波茨坦会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