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坪林圳
大坪林圳 | |
---|---|
中华民国(台湾)圳道 | |
概要 | |
其他名称 | 上埤大圳、青潭大圳 |
隶属单位 | 瑠公农田水利会 |
创立者 | 郭锡瑠、萧妙兴 |
灌溉区域 | 新北市新店区 |
兴建时间 | 1740年 (清乾隆5年) |
拦取水源 | 新店溪 |
大坪林圳引水石硿[1] | |
---|---|
青潭大圳、上埤大圳 | |
位置 | 新北市新店区新店路65号“开天宫”下方 |
建成时间 | 1740年 (清乾隆5年) |
网站 | 瑠公圳引水石硿 /新北市文化局 |
官方名称 | 瑠公圳引水石硿 |
类型 | 登录等级:直辖市定古迹 登录种类:其他 |
24°57′07.51″N 121°32′20.77″E / 24.9520861°N 121.5391028°E 大坪林圳位于新北市新店区,为清朝乾隆年间垦户郭锡瑠起建、后由大坪林五庄萧妙兴等人接手,用于灌溉新店地区平地的水道。今只残留部分小段水道,但已成排水沟。
本圳常被误列入瑠公圳范围,实际上是因初期共用水源、后期管理组织合并而导致误解。
简介
[编辑]郭锡瑠 (后被尊称为“瑠公”) 于1739年 (乾隆4年) 创“金顺兴”号,集众在新店溪上游青潭溪口附近开凿水圳,打算引水十数公里至自己位于大加蚋庄的垦地。工程最大困难为必须人力凿穿岩壁做导水隧道 (石硿),但因邻近为泰雅族原住民活动范围,在施工过程中常遭到攻击,因此花费十数年仍无法完成。[2]
大坪林在乾隆年间以来就不断有人进入开垦,需要有稳定水源。于是在1753年,大坪林五庄垦首萧妙兴等人[3]与瑠公缔约,由五庄另合股组成“金合兴”号接手继续,向官府申请牌照、聘请壮民防卫原住民、雇用石匠凿隧道。1760年 (乾隆25年),终于凿通石硿引水路,共历时22年完工。当时称为“青潭大圳”或“上埤大圳”,由金合兴号与瑠公共用水源:前者修筑渠道、给水路,灌溉新店大坪林地区,称为“大坪林圳”;后者则另修渠道干线通过新店地区,并筑木枧导水跨景美溪,称“瑠公圳”[4]。随后瑠公担忧水源不足,故将取水口改往跨过青潭溪的更上游,今青潭堰北侧。瑠公长子郭元芬接手后,将瑠公取水口改至碧潭现址,本圳独用引水石硿水源。
金合兴号再于 1762 年修筑完成往大坪林五庄的灌溉水路开始通水。并请官府丈量定界、确立水权所属与各项管理规定。
股份与合并
[编辑]原协议由大坪林五庄合股出资,但 1762 年灌溉水路完成前,其余股东因无力负担经费而反悔,便成为萧妙兴与林安两人分占。之后林安也因担心亏损而将股份以2400两卖出,使得整个水圳产权都属萧妙兴独占。之后才又让其他股东加入、分为八股,并改原本办公的公馆“合兴寮”为“合兴馆”。
1880年 (光绪6年),金合兴号因无力负担圳道修缮费用,只好募集资金,让“金同顺”号投入1800银元后加入、扩充为十二股,并改“合兴馆”为“新合兴馆;。金同顺号的刘廷达担任圳长,负责修缮管理之务。1898年 (明治31年),刘廷达因年老而退出,由刘隆佺与日本人高桥利吉接手。
台湾总督府于 1901 年颁布〈台湾公共埤圳规则〉[5]。大坪林圳也就因此与雾里薛圳、瑠公圳一起被公告为与公共利益有关的“公共埤圳”,受官方监督。成立“公共埤圳大坪林圳”(后改称“大坪林水利组合”、“文山水利组合”) 组织来管理。并于1907年向原圳主买回所有权,由管理组织自己持有。
到战后 1956 年 (民国45年),管理大坪林圳的“文山水利委员会”被并入“瑠公农田水利会”,当初兴建时就有渊源、地缘关系的三个水圳就此归入同一组织的管理之下。
路线
[编辑]- 取水口
位于日本时代过桥坑段33-66地号、今青潭堰北侧处以建蛇笼拦水坝取水。
- 干线
新店新乌路旁沿新店溪畔往北,经新乌路一段26巷、新店客运停车场前道路;转弯后汇入青潭溪,原以蛇笼拦水、提升水位形成水潭,让水可以过溪到对岸“斗门头”。
过斗门头沿溪边转往西行,穿过开天宫下的引水石硿,经过大丰抽水厂进入大坪林隧道穿过新店路,在新店后街变成明渠。出国校路,进入中兴路一段暗渠,绕过北宜路一段39巷又折回中兴路,到广明寺下的分水汴,分成东干线与西干线。
- 东干线
从广明寺下的分水汴进入光明街的巷弄、槟榔路19巷、行政街,沿五峰国中后方围墙、大新街、中正路54巷,折入德正街27巷、宝桥停车场后方进入宝桥路。有一条支线经宝桥路85巷到技嘉科技大楼附近。
主干线沿宝桥路穿过中兴路、到宝中路又出分一条支线到正大尼龙公司。
再经通用公司,转经远东全球工业总部、台北铁工厂,到水尾,宝元路二段1巷。
- 西干线
穿过光明街、北新路后成为明渠,经力行路10号旁、在新生街13巷与瑠公圳立体交叉,沿环河路旁到捷运小碧潭机厂,分成十二张支线和十四张支线。
- 十二张支线
从捷运小碧潭机厂沿穿过三民路巷弄、经平等街旁进入中正路302巷,到小金门友谊公园分成两条分线。
一条分线穿越民族路到二十张路。
另一条分线到明德黄昏市场又分出两条给水路。一条到明德社区,另一条到二十张。
- 十四张支线
从捷运小碧潭机厂转中央路。据地方人士所说,早期的十四张的每一“张”都有一条给水路,所以十四张共有14条水道。
- 二十张支线
二十张支线分为东分线和西分线。
东分线从二十张路穿过民权路,沿建国路到二十张福德宫后方。
西分线从二十张路经中正路远东工业城大门前直到大鹏华城。[6]
遗迹
[编辑]- 第一制水门遗迹:新乌路一段26巷广林寺对面。
- 第二制水门:北宜路一段青潭土地庙下方住宅旁石梯。
- 引水石硿:新北市新店区新店路65号“开天宫”下方,目前因崩坏而暂停开放。 (在最初几年间与瑠公圳共用,郭元芬将取水口改至碧潭后即由大坪林圳独用。)
- 大丰抽水厂:1946年 (民国35年),因新店溪水位降低而舍水堰改采电力抽水,设在碧潭上游;原建在较北侧,1972年迁至现址。
- 木制水闸门:大丰抽水厂。[7]
- 大坪林隧道:穿过新店路下的暗渠,通往新店后街。
- 干线渠道:新店后街。
- 西干线渠道:力行路、新生街。
- 十二张支线:三民路75巷2弄、4弄、16弄,跨过渠道的小桥。
注释
[编辑]- ^ 瑠公圳引水石硿 古迹正名未通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自由时报 2015/06/20
- ^ 台湾的古圳道 王万邦/著 ISBN 9572856103 2003年4月出版
- ^ 二十张:萧妙兴。十四张:简书、朱举、吴德昌、陈朝夸。十二张:曾振。七张:王纶、王奇勋。宝斗厝:江游龙、林栋材。
- ^ 瑠公大圳 李宗信/著 ISBN 9789862940945 2014年10月出版
- ^ 今日臺北繁榮的大安區,在過去竟然有座大水池?. [2019-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 ^ 大坪林圳 /新店文史館. [2015-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1).
- ^ 大坪林圳、大坪林圳隧道、引水石腔、龜背石、第二制水門. [2015-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6).
参见
[编辑]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