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棲真武宮
梧棲真武宮 | |
基本資訊 | |
---|---|
所在地 | ![]() 臺中市梧棲區中和里西建路104號 |
建造年份 | 清道光29年(1849年) |
本殿構造 | 臺灣正閩南式廟宇建築 |
供奉 | 玄天上帝 |
例祭 |
|
梧棲真武宮 | |
---|---|
![]() |
|
登錄等級 | 直轄市定古蹟 |
登錄類別 | 寺廟 |
建成年代 | ![]() |
官方網站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資料庫 |
梧棲真武宮是一座位於臺中市梧棲區的廟宇,為梧棲老街的信仰中心之一,創建於清領時期1849年,並於2003年3月28日經公告成為縣定古蹟[1]。其主祀神尊為玄天上帝。
歷史[编辑]
- 1846年,蔡姓族人自中國大陸福建泉州府晉江縣二十一都蓮塘鄉渡海來台,並從原鄉恭奉迎玄天上帝來到梧棲。
- 1849年,由「集順號」正董事蔡大聘、蔡虎班、副董事蔡金鈔、蔡金輟、蔡水杯及另外不知名者共同籌建廟,亦為現今當地耆老集會議事及談天的場所。
- 1935年,為臺灣中部發生關刀山大地震,廟宇建築損壞嚴重。
- 1953年第一次修復。
- 1976年第二次整修,始有今日之廟貌,尚能保有原本閩南式寺廟的建築風格與形制。
- 1977年廟埕前方設置照壁一座,右側則設置香爐。
- 1983年於古蹟右側增建辦公室與倉庫。
- 2003年,經臺中縣文化局評定為縣定古蹟。
建築[编辑]
坐北朝南的廟身保存著傳統寺廟建築特色,從山門、四垂亭到正殿之空間組合,呈「工字形」,此種格局在臺灣寺廟建築中並不多見。主要空間為山門、四垂亭、廂廊與正殿等,其中山門面寬三開間,屋頂為三川脊形式構架作三柱七架桁,為古樸的硬山式,門屬木構的泉州派作法。而廟宇基地鋪上「壓艙石」,為早期梧棲港與中國貿易往來的見證。
四垂亭為連接山門與正殿之間的空間,採捲棚式構架方式,棟架為二通四瓜捲棚式構架。正殿面寬三開間,屋頂形式較山門簡單,明間作四柱十一架桁疊斗式構架,次間作四柱十一架桁,為中柱落地穿斗式構架形式。
- 保存文物
- 籤形木板:刻有「民前六十三年歲次己酉新建真武行宮總理集順號正董事蔡大聘、虎班副董事蔡金鈔、金輟暨外二人同建,民國四十二年仲秋月重修」
- 「威昭瀛嶼」匾額:刻有「同治元年陸月統帶淡勇防甲進攻梧棲海埔厝等庄二年十一月隨同 丁觀察克復彰城皆叨」,下款刻有「神佑同治三年三月吉日信官王楨、鄭榮仝叩謝」,應與平定戴潮春之亂有關,為當年彰化知縣王楨及守備鄭榮的贈匾。
- 王爺船:據聞為百餘年前由中國大陸漂流至此。
祭祀[编辑]
鎮殿的玄天上帝。
相關條目[编辑]
- 臺中市文化資產列表
- 原梧棲官吏派出所及宿舍群
- 大庄浩天宮
- 梧棲朝元宮
- 梧棲老街
- 梧棲漁港
參考資料[编辑]
外部連結[编辑]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梧棲真武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