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芳春茶行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新芳春茶行 | |
---|---|
![]() | |
登錄等級 | 直轄市定古蹟 |
登錄類別 | 宅第 |
登錄公告日期 | 2009年9月29日 |
位置 | ![]() |
詳細登錄資料 |
歷史[编辑]
1912年前後,王連河隨父親王芳群自福建安溪前往臺灣,並以出口茶葉到南洋為主要業務。
後來,因家鄉盜賊橫行,王家屢屢受害,並因此決定在1918年遷居臺北。
1919年,王芳群與王珍春結束合夥關係,芳春茶行解散;王連河在父親委託下購得臺北市日新町貳丁目拾壹番地兩塊地皮與房產,開始獨資經營「新芳春茶行」,將臺灣包種茶銷往安南、暹羅、井里汶等地。
1925年(另一說1929年[1]),王連河接手經營茶行。1932年,王連河將茶行改組為合資會社新芳春茶行。
1934年,新芳春茶行洋樓建築落成;當時,該建物具有茶行、烘焙茶工廠、倉庫、經營者住宅等機能[2]。
1950年,茶行再度改組為新芳春茶行兩合公司(英文名:SHIN HONG CHOON TEA CO. LTD)。
1974年,王國忠接手經營公司。
2009年9月,茶行洋樓被公告登錄為臺北市市定古蹟[2];隨後,茶行洋樓進行為期4年維修工程,並被原屋主贈與臺北市政府。
2016年底,茶行洋樓對大眾開放;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利用其內部空間格局規畫特展,搭配茶葉及其相關文物、多媒體互動裝置等,使其成為一展覽空間。[3]
流行文化[编辑]
電視劇[编辑]
參見[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 ^ 魚夫. 台北畫刊106年9月第596期—走進大稻埕茶商世界 新芳春茶行. 臺北旅遊網. 2017-09-14 [2017-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0) (中文(台灣)).
- ^ 2.0 2.1 新芳春茶行 8000萬修復完畢. 中時電子報. [2017-10-20] (中文(台灣)).
- ^ 3.0 3.1 一窺大稻埕百年榮景 老店新鋪再顯新茶藝. 中央社即時新聞 CNA NEWS. [2017-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0).
外部鏈結[编辑]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新芳春茶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