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輔仁大學
坐标:25°2′8.9″N 121°25′59.4″E / 25.035806°N 121.433167°E
天主教輔仁大學 | |||
---|---|---|---|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 |||
![]() 天主教輔仁大學校徽 | |||
![]() 輔大校門與真善美聖廣場 | |||
Universitas Catholica Fu Jen | |||
校训 | (舊)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新)真、善、美、聖[1] | ||
创建时间 | 1925年(北平市) | ||
復辦時間 | 1961年(臺北) | ||
学校类型 | 私立大學、綜合大學、宗座大學[2][3] | ||
宗教背景 | 天主教會[a] | ||
校监 | 鍾安住總主教(聖座督導) | ||
董事長 | 劉振忠總主教 | ||
校长 | 江漢聲 | ||
副校长 | 袁正泰(學術副校長) 聶達安(使命副校長) 張懿云(行政副校長) 李天行(國際與資源發展副校長) | ||
校牧 | 林之鼎神父 | ||
教师人數 | 1,942[4] | ||
学生人數 | 26,176(2018年)[5] | ||
校址 | ![]() 新北市新莊區營盤里中正路510號 | ||
校區 | 市區 | ||
总面积 | 約40公頃[6] | ||
體育聯盟 | 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 台灣企業甲級足球聯賽 台灣木蘭足球聯賽 | ||
代表色 | 梵蒂岡金 | ||
昵称 | 輔大、新莊大學、FJCU、FJU | ||
所屬法人 | 輔仁大學學校財團法人 | ||
隶属 | ![]() 組織成員: ![]() 亞洲博雅大學聯盟 亞洲基督教大學協會 亞太耶穌會大學協會 亞太品質網路 亞馬遜AWS大數據合作計畫 國際商學榮譽學會 EUTW七校聯盟 耶穌會東亞5大學 國際耶穌會商學院協會 國際天主教大學聯盟 亞太大學交流會國際總部 亞洲基督教高等教育聯合董事會 優久大學聯盟 | ||
網站 | www | ||
|
天主教輔仁大學(英語譯名: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b]),通稱輔仁大學、輔大(FJCU、FJU),是一所由兩任教宗諭令創建的中華民國天主教大學,始於本篤會1925年建校北平,繼而聖言會、耶穌會與中國聖職1961年復校臺北,2013年統合學校法人主辦至今。現設有12個學院、輔大醫院及若干博物館、圖書館與研究院,是臺灣最主要綜合大學之一。
輔大直屬聖座督導[7][8][9],享有高度國際性,擁有全臺最初AACSB認證、A&HCI一流期刊與知名國際體育校隊。參與創始AALAU、EUTW七校聯盟及優久聯盟,現固定入選教卓計畫、深耕計畫。逾20萬名輔大校友涵蓋大量政商名流、文藝名家、大法官、多國院士及各級奧運選手。
2021年,輔大獲QS、THE、U.S.News三榜評為全臺綜合前10%[10][11][12],其中語言學、醫學在2018年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分屬全球300、500強[13][14],論文引用次數在2021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全臺第7[15]。管理學碩士在2020年獲金融時報評為世界第19、全臺第1[16]。
概要[编辑]

天主教大學具有「聖座設立」、「修道會或教區設立」的差異,輔仁大學兩者兼具,為一特例。
憲章[编辑]
輔仁大學遵循《天主教大學憲章》、《天主教法典》第807條-「以嚴謹、批判的態度,藉著研究、教學與服務,來維護人類尊嚴和文化傳承」[17][18]。在中華民國《大學法》之外另訂大學宗旨摘要如下:
校名[编辑]
輔仁大學的校名由近代中國教育家、天主教徒英斂之所定,源自《論語·顏淵》書中曾子的格言:「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其意指「藉學問集合同志朋友,共同發揮仁道精神」[19]。英譯校名經常省略「天主教」(Catholic)字眼,使用FJCU、FJU兩種縮寫。中文全銜有:
哲學傳統[编辑]
士林哲學、三知論為輔大哲學傳統,基於會通儒學的悠久傳統[22],著重「反對相對主義的霸權」。2005年,輔仁學派依此創建。2012年,社會公義與科技發展列為研發重點[23] 。
基於基督宗教信仰,輔大校長明確支持廢除死刑[24]、反對墮胎、反對高等教育功利化[25]。自從政府實施彈性學雜費方案後,輔大是唯一主動調降學雜費的臺灣大專院校(2001年)[26]。
校風與文化[编辑]
輔大是華語世界歷史最久的天主教大學,具有學術獨立及學運傳統。基於梵蒂岡與德國聖言會的權威,輔大曾是中國抗日戰爭時唯一不受日本帝國主義接管、控制的北京大專院校[c]。在臺復校後,在教廷國務院的嚴重關切下,輔大亦得以阻絕威權當局干涉校務,保障學生言論自由[27]。
輔大學術特色悠久,常年位在主流大學排名榜內,屬國內前段(前10名至前10%)之列。做為臺灣規模最大的私立大學、綜合大學之一,現學門規模為全臺第三[d],在人文社會科學(文、理、法、商)相對知名[28],並為文史哲、法學、語言學、博物館學及體育學重鎮與雲端、大數據課程先驅。學生社團、體育運動傳統深厚,名人輩出。現全人教育課程近300門[29],學士班必修大學入門、人生哲學(早年另有「女儀教育」),各級學制皆必修專業倫理。輔大醫學院為全臺三座綜合大學醫學院之一,也是少數校區、醫院相連的大學。
輔大校園富有歐洲小城特徵,設有教堂(淨心堂)與修道院,受洗者逐年遞增[30]。該校遵行梵二大公會議精神,但未規定教職員生必須信奉天主教。
財務·學習資源·獎學金[编辑]
輔大年度可用資金為全台大學第4名(逾新台幣35億元),大幅領先國立大學平均額(后者僅14.3億元)[31][32]。包括501(c)非營利組織「美國輔大基金會」全球募款在內,每年全校募款額逾5至6億元,亦領先多數國立大學,為私立大學第一[33][34]。除了每年結餘4億元,還固定獲得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高教深耕計畫補助經費。校內圖資、體育設施豐富齊全(包括FIFA標準足球場),新建大樓不斷增加中(本屆校長任內有:德芳外語大樓、理工學院新實驗大樓、管理學院新大樓、宜聖學苑宿舍)[35]。
在國內,輔大醫學系與15間醫院結成「輔大醫療聯盟」,優秀畢業生並可至史丹佛大學留學[36]。在海外,輔大憑藉教研實力與世界名校合作結盟,涵蓋有史丹佛大學、牛津大學、柏克萊加州大學、喬治城大學、東京大學、北京大學及首爾大學[37]。
輔大設有各類獎學金,具代表性者包括:學生最高榮譽之「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獎學金」,全校層級之「于斌故校長野聲獎學金」,針對學士班學生之「輔仁書卷獎」、培育來臺陸生之「業師獎學金」以及各院系所自辦之獎助學金。
沿革[编辑]
簡史[编辑]
輔大兩度創立(北京建校、在台復校),均經教宗諭令及捐助,且獲歐洲、美國官民各界捐款支援:
- 1923年:教宗庇護十一世捐助里拉10萬元
- 1959年:教宗若望廿三世捐助美金10萬元[38][39]
- 1961年:美國波士頓總主教理查·庫興樞機籌集美金90萬元[38][40][e]
- 1962年:西德政府撥款馬克250萬元[41]
1925年,英斂之手訂《北京公教大學附屬輔仁社簡章》,該年也由輔大校方追認為創校之始。
1949年,中共建政開始排斥教會,宗教學校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停辦,期間歷經數年整頓,輔大在1952年大部份軟硬體均被併入北京師範大學。在總長約達27年的北京/北平時期,輔大亦曾頒發中國第一位女性原子物理碩士學位,畢業生為王光美(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夫人)。
1959年,羅馬教廷將輔大在臺灣復校視為「重建中國教會思想的堡壘」,教廷傳信部(萬民福音部)署理部長雅靜安樞機大力支持[42]。不久後,教廷教育部令于斌總主教負責籌備復校及籌募經費等事宜,于總主教並主張聯合聖言會、耶穌會及中國主教團(今臺灣主教團)共同參與,輔大由此形成了三單位教學、行政、宿務、財務各自分立,設置一名校長及三名副校長的聯邦制[43],時人傳稱「輔仁大學是三個大學」[44]。2000年1月,輔大董事會通過三單位合併決議案,並於2002年8月1日正式執行,三單位分立的體制始走入歷史[45]。聖言會會士柯博識(Jac Kuepers, SVD)曾因此稱「輔仁大學不是一般的私立大學」:
“ | ...輔仁大學的成立有別於其他大學,是一個由三個不同行政單位組織成的聯邦大學體制。 教區聖職人員與不同修會的合作,在天主教以及全世界是一個非常獨特的現象[46]。 |
” |
1960年,中華民國教育部核准輔大復校,預定校地由陽明山管理局士林鎮員山地區、陽明山管理局士林鎮外雙溪(近百公頃山地)[47]、臺北縣永和市 [48]、臺北縣新店鎮等地不斷更換,並曾計畫將學校劃分為數個校區,校本部設於士林內雙溪;醫學院、護理科設於台南縣、市;工、商、理及外國語文學院設於高雄大貝湖[49],最後復校校址選定臺北縣新莊鎮(今新北市新莊區)營盤里30多甲的農業用地。此外,中國文化大學現址、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現址、龍華科大現址等地則曾均是考慮範圍[50]。
1961年,哲學研究所碩士班招生,當時為全臺僅有,錄取者皆為臺大畢業生。1963年,3學院10系組設立,大學部始正式招生。
總計所有校史存續、在臺復校的大學中,只有輔大、政大自始就是綜合大學[51]。輔大復校成功,同時穩定了冷戰危機中的民心。前臺大教授、靜宜大學校長龔士榮神父指:一
“ | 你看有德國人、美國人來這裡辦學,可見這裡沒有問題。要不然他們還來投資?[52] | ” |
近百年來,輔大主辦漢學期刊《華裔學志》、哲學期刊《哲學與文化月刊》馳名國際。與校史同壽的輔大校刊(Bulletin of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Peking)現仍有遠至澳洲國家圖書館[53]的原典館藏,見證了輔大校史的跨國影響力[54]。關於近代中國對教育事業的規劃、知識份子的想法、主流輿論的傾向,以及西方世界對中國的觀瞻思考、史料貧乏的天主教會立場陳述,都與輔大校史有所聯繫[55]。北平時期曾有順口溜形容:「北大老,師大窮,燕京清華好通融。輔仁是個和尚廟,六根不靜莫報名[56][f]。」。復校後傳稱1960年代大台北三校:「臺大有傲氣,政大有流氣,輔大有神氣[57]。」
表格為輔大歷次校名變遷[58]:
次序 | 中文(註冊)校名 | 英譯校名 | 使用時間 |
---|---|---|---|
1 | 輔仁社 | Fu Jen Academy | 1913年-1918年 |
2 | 輔仁社麥瑪那國學專修科 | McManus Academy of Chinese Studies | 1925年 |
3 | 北京公教大學附屬輔仁社 「公教」為「天主教」之意 |
Catholic University of Peking | 1925年-1927年 |
4 | 私立北京輔仁大學 | Catholic University of Peking | 1927年-1929年 |
5 | 私立北平輔仁大學 | Catholic University of Peking | 1929年-1949年 |
5 | 私立北京輔仁大學 | Catholic University of Peking | 1949年-1950年 |
6 | 國立輔仁大學 | Furen University | 1950年-1952年 |
7 | 私立輔仁大學 |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 1961年-1974年 |
8 | 財團法人私立輔仁大學 |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 1974年-2013年 |
9 | 輔仁大學學校財團法人輔仁大學 |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 2013年迄今 |
輔大創校迄今已逾90週年,在臺復校逾50年,海內外校友共計近20萬人。
年表[编辑]
1912年9月20日,英斂之、馬相伯聯名上書教宗碧岳十世(Saint Pius X),要求在京創校。
1913年-1952年[编辑]
籌備復校[编辑]
- 1956年7月15日 - 臺灣校友會成立,胡適、臺靜農等8人任復校顧問
- 1956年10月5日 - 校友會經羅馬聖言會秘書長轉呈教廷復校陳情書
- 1959年12月 - 教宗若望二十三世任命于斌樞機為復校後校長
- 1960年4月5日 - 于斌樞機、田耕莘樞機等15人組成復校董事會
- 1960年7月7日 - 于斌提出由董事會議決聖言會、耶穌會、天主教中國主教團分責共6個學院的建設
1961年-2000年[编辑]
- 1961年9月 - 設立文學院哲學研究所,招收首屆研究生8名,29日開始上課。
- 1963年2月/3月 - 購妥臺北縣新莊鎮(今新北市新莊區)30餘甲校地,動工興建5棟大樓。
- 1963年10月21日 - 開學,新生共計518名。
- 1964年3月1日 - 補行復校後第一屆開學典禮,在臺復校宣告成功。
- 1967年6月29日 - 復校首屆畢業典禮,計本科畢業生428人,哲研所畢業生4人。
- 1969年 - 增設商學院、夜間部,增建校舍。
- 1970年 - 受到教宗若望二十三世祝福照案興建的綜合體育館「中美堂」落成,為世界第三座大型無柱仿羅馬競技場建築[59]。
- 1978年8月2日 - 羅光接任于斌擔任校長,于斌轉任教廷督導。同月16日,于斌在梵蒂岡參加教宗選舉期間因心臟病突發逝世,遺體送返國內葬於校園中。
- 1984年7月 - 教育部批准開辦藝術學院[60]。原定設於台北市內湖方濟中學校地,惟因方濟中學不讓出而吿吹[61],之後改將校舍建於新莊校園內。
- 1984年10月21日 - 北京校友會正式成立,由王光美擔任首位會長。
- 1990 年 - 增設醫學院。
- 1994年 - 增設民生學院。
- 1997年3月25日 - 臺灣省省長宋楚瑜在輔大校長室會晤第十四世達賴喇嘛·丹增嘉措。
2001年迄今[编辑]
- 2001年9月 - 輔大校方主動調降學雜費。
- 2002年8月1日 - 輔大3個辦學單位的行政事務正式整合,「聯邦制」的校務體系走入歷史。
- 2005年11/12月 - 兩岸校齡計算首度合併計算,略計4年,舉行創校80週年校慶。
- 2009年8月 - 南臺灣發生八八水災,輔大與教宗本篤十六世分別捐款賑災。
- 2009年9月 - 時任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在輔大與教廷樞機高路德(H. E. Cardinal Cordes)會晤。
- 2010年8月 - 與基隆市聖心中小學董事會簽約合併,組成「輔仁聖心董事會」。
- 2010年 - 自文學院分拆恢復「教育學院」、新設「傳播學院」,全校計有11個學院。
- 2011年 - 復校以來首度招收中國大陸學生,成為最多「一本線」陸生的第一志願。英國語文學系碩士班分設文學組、多媒體英語教學組之分組。
- 2011年12月 - 復校50週年擴大校慶,教廷教育部長高澤農樞機(H. E. Zenon Card. Grocholewski)參加輔大醫院動土典禮。
- 2012年1月 - 臺北捷運新莊線通車至全臺首座「大學校名捷運站」——輔大站。
- 2012年5月 - 中國大陸籍碩、博士研究生招生,報名人數居全臺第六,僅次臺政清成交等國立大學。
- 2012年8月 - 基隆市聖心中小學開始歸屬輔大管轄。在三校的法人(董事會)正式合併前,兩校分別先行更名為「輔大聖心高級中學」與「輔大聖心國民小學」。
- 2012年8月22日 - 輔大董事長單國璽樞機逝世,輔大首頁改黑白二色哀悼追思[62]。
- 2013年5月17日,因應「輔大聖心董事會」正式合併為「輔仁大學學校財團法人」[63],奉教育部核定更動大學立案全稱為「輔仁大學學校財團法人輔仁大學」,通稱維持不變。
- 2017年 - 原隸民生學院之若干系所獨立組成「織品服裝學院」,全校學院總數升至12個[64]。
- 2019年6月 - 原租用校外大樓之男女合宿宿舍「勵學宿舍」走入歷史。
- 2019年12月 - 建於校內聖神會修院原址的宿舍大樓「宜聖學苑」完工,為輔大近二十年來新建啟用的學生宿舍設施。
基本資料[编辑]
所在地[编辑]
- 校本部: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10號。
- 特殊設施
- 城區部:曾設於台北市南華高中[66]。後遷於臺北市大安區安居街39號。現為天主教臺灣地區主教團大樓。
- 舊 址:北京市西城區定阜大街1號。現為北京師範大學北校區。
校園[编辑]
輔大校園別稱「樹屋校園」[67],茂盛的植被覆蓋整片菱形狀校園,約50座建築物坐落其中。[68]。總規劃由德國籍總工程師林慎白神父(Rev. Frederick Linzenbach, SVD)負責[69]。包括相連的運動場、附設醫院,實際總面積約達40公頃,相當於輔大直屬的梵蒂岡城國、舊九州帝國大學箱崎校區以及大阪大學豐中校區[6][70][71]。
輔大校園也號稱「建築博物館」[72],全校建築嚴守三主色(紅、藍、灰),象徵統整又注重個別化的大公精神(Catholic)。每座建築設計皆融入特殊文化符號意義,有別於臺灣多數大學(無辨識度)的商辦、公寓大樓建築。所有建築皆獨立命名,皆有獨特造型(如符號、甲骨文與龍鳳圖騰),部份大樓標誌為文豪落款(如臺靜農、王靜芝)。其涵蓋現代羅曼式建築、具巴洛克特徵的現代大樓暨現代古典主義建築,以及中式紅磚建築。特殊設計包括:空橋、古牆飾、一條龍、三合院、彩繪玻璃、天井花園、室內外壁畫以及梅花形教室[73]。日後的新建大樓將是有機建築。
多數教室桌椅為教堂長椅,所有教室都懸掛了十字苦像,校園裡外飽含天主教氣息。
大學象徵[编辑]
輔大定12月8日「聖母始胎無染原罪日」為校慶日。
校徽·校訓[编辑]
- 輔大的校徽經歷了多階段變革。
- 北平最初版校徽,類似唐裝團花,內嵌垂直的「輔仁」二字。此式校徽仍存在於建築瓦當中。
- 北平第二版校徽,為圓角倒三角型,呈紫金二色。
- 復校最初版校徽,除了顏色改為藍白二色,其餘與北平校徽相同。此式校徽仍存在於臺北輔大「文舍學苑」正門前磨石地板(舊文學院院徽的中央部分)。
- 復校第二版校徽,形狀改為盾牌狀,由於部份不變。
- 復校第三版校徽於1971年啟用至今,由校長室主任秘書龔士榮神父(歷史系校友,靜宜大學第二任校長[74])設計。周邊以稻穗嘉禾圍圈,象徵和平;中央十二顆星象徵上智之座聖母;徽腳下書校訓拉丁文(真=veritas、善=bonitas、美=pulchritudo、聖=sanctitas)。
校旗[编辑]
組織[编辑]


輔大復校初期,行政單位由聖言會、耶穌會、天主教臺灣地區主教團(中國聖職單位)三單位各自分立,各所屬行政單位、學院及學生宿舍皆獨立運作。
至21世紀初葉,輔大已初步完成行政單位的「三合一」。以董事會為最高決議機關,設有教廷督導(Chancellor,相當於校監)。
學院[编辑]
輔大現有12個學院。在臺復校後,曾有在臺南恢復農學院[75]、在高雄設置海洋學院,開辦航運部、水產部、海洋學部及海洋工程部,共十餘系的計畫[76],現已放棄。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暨碩士班、博士班 | 歷史學系暨碩士班 |
---|---|---|
哲學系暨碩士班、博士班 |
藝術學院 | 音樂學系暨碩士班、博士班 | 景觀設計學系暨碩士班 |
---|---|---|
應用美術學系暨碩士班 | 藝術與文化創意學士學位學程 |
醫學院 | 醫學系 | 護理學系暨碩士班 |
---|---|---|
公共衛生學系暨碩士班 | 臨床心理學系暨碩士班 | |
職能治療學系 | 呼吸治療學系 | |
生物醫學暨藥學研究所 | 跨專業長期照護碩士學位學程 | |
生物醫學海量資料分析碩士學位學程 | 生技醫藥博士學位學程 |
傳播學院 | 影像傳播學系 | 新聞傳播學系 |
---|---|---|
廣告傳播學系 | 大眾傳播學研究所 | |
大眾傳播學士學位學程 |
教育學院 | 圖書資訊學系暨碩士班 | 體育學系暨碩士班 |
---|---|---|
師資培育中心 | 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 | |
教育領導與科技發展學士學位學程 | 運動休閒管理學士學位學程 |
理工學院 | 數學系暨碩士班 | 物理學系暨碩士班 |
---|---|---|
化學系暨碩士班、博士班 | 生命科學系暨碩士班 | |
資訊工程學系暨碩士班 | 電機工程學系暨碩士班 | |
醫學資訊與創新應用學士學位學程 | 應用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博士班 | |
軟體工程與數位創意學士學位學程 |
外國語文學院 | 跨文化研究所 | 英國語文學系暨碩士班 |
---|---|---|
德語語文學系暨碩士班 | 法國語文學系暨碩士班 | |
西班牙語文學系暨碩士班 | 日本語文學系暨碩士班 | |
義大利語文學系 |
民生學院 | 食品科學系暨碩士班 | 營養科學系暨碩士班 |
---|---|---|
兒童與家庭學系暨碩士班 | 餐旅管理學系暨碩士班 | |
食品營養博士學位學程 |
織品服裝學院 | 博物館學研究所 | 織品服裝學系暨碩士班 |
---|---|---|
品牌與時尚經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 |
法律學院 | 法律學系暨碩士班、博士班 | 財經法律學系暨碩士班 |
---|---|---|
學士後法律學系 |
管理學院 | 商學研究所博士班 | 金融與國際企業學系 |
---|---|---|
資訊管理學系暨碩士班 | 會計學系暨碩士班 | |
企業管理學系 | 統計資訊學系 | |
國際創業與經營管理學程碩士學位學程 | 經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 | |
商業管理學士學位學程 | 國際經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 | |
社會企業碩士在職學位學程 | 社會企業碩士學位學程 | |
科技管理學程碩士學位學程 | 科技管理學程碩士在職學位學程 |
社會科學院 | 經濟學系暨碩士班 | 社會學系暨碩士班 |
---|---|---|
社會工作學系暨碩士班 | 宗教學系暨碩士班、博士班 | |
心理學系暨碩士班、博士班 | 天主教研修學士學位學程 | |
非營利組織管理碩士學位學程 | 非營利組織管理碩士在職學位學程 |
國際學院(籌辦中) | 國際菁英學士班 |
---|
進修部[编辑]
原夜間推廣部,目前哲學系,宗教系進修學士班停招,圖資系之進修學士班改制為資訊創新與數位生活進修學士學位學程,並增設室內設計進修學士學位學程、醫學資訊與健康科技進修學士學位學程。[77]
|
|
校級研究院[编辑]
附屬單位[编辑]
輔大之聲實習廣播電台 | |
---|---|
通稱 | 輔大之聲 |
縮寫 | Voice of FJU |
所屬國家 | ![]() |
總部所在 | ![]() 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10號文開樓8A |
播放地區 | 新北市新莊、蘆洲、五股、泰山、三重 |
開播日期 | 2001 |
類型 | 音樂、藝文、談話、新聞、醫療、公共服務等 |
主要語言 | 國語 |
隸屬 | 輔大傳播學院 |
擁有者 | 輔大傳播學院 |
電臺官網 | http://www.fjucomm.com/fjuvoice885/ |
輔大設有全校性質的「全人課程教學中心」,下轄「專業倫理課程委員會」。各學院各自設有獨立教研中心,包括若干報紙、實習電台、表演廳、診所、醫院、托兒所等。
此外,在正規學制外,設有夜間開課的進修部學士班、推廣部以及婦女大學。
大學圖書館群[编辑]
1961年在台復校後,陸續設有人文科學圖書館、社會科學圖書館、自然科學暨外語民生圖書館、醫學圖書室。2002年8月正式整合為輔仁大學圖書館,行政組織設有採訪編目組、閱覽典藏組、期刊媒體組、參考資訊組等4組;下轄濟時樓圖書館、公博樓圖書館、國璽樓圖書館[78],分別以費濟時蒙席、錢公博神父、單國璽樞機等3人命名。目前三大校級圖書館,實體館藏圖書/期刊合訂本總量已達111餘萬冊左右[79][80]。
輔大師生「圖書資訊檢索量」位居全臺灣所有大學第四名(電子資源第一名)[81]。
- 院系級圖書館
- 其他
-
- 神學院圖書館(神圖):屬輔仁聖博敏神學院,書目資料與輔大互通,但不包括借書服務。
- 自然科學暨外語民生圖書館(理圖):已裁撤,館藏併入濟時樓圖書館,原址現為舒德樓行政辦公室。
大學博物館群[编辑]
陸續設有校史館、中國天主教文物館、中華服飾文化中心暨織品服裝數位博物館、醫學人文博物館、歐豪年美術館、柯錫杰影像館等若干博物館。
教育與研究[编辑]
輔仁大學是臺灣最早名列世界大學排名及亞洲百大的私立大學[82],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研究所(Graduate School)亦將輔大列為臺灣頂尖私立大學[83]。2018年「大學好感度排行」輔大位列全臺第4[84],2020年跨國管理碩士課程「MGEM」世界排名第19[16],2018年QS世界大學排名獲評世界1000強、語言學世界300強、醫學世界500強[85],2021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獲評全臺並列第10名、論文引用度全臺第7名[86][87]。此外,輔大管理學院長年獲評全臺前5強[88]。
在2018年《QS最佳學生城市排名》中,國立臺北大學與輔仁大學是新北市的代表大學[89]。
學術特色[编辑]
輔大首創中華民國史上第一個全學制的教育學院(從幼稚園、小學、中學到大學)、家政學系、美術學系、人類學研究所[90]。在臺復校後,又設有臺灣第一個大學出版社(1961年)、天主教神學院(1967年)、外語學院(1980年)、民生學院(1994年)、織品服裝學院(2017年,全臺唯一)以及12個首創系所[g]。
在冷戰期中的三十年裡,許多西方神父、修女奉派輔大任教,將先進學術輸入臺灣[h]。許多教授近年因此迭獲表彰,如美國出身之羅四維神父(Fr.Daniel Ross,S.J.)、西班牙出身之宓博多教授(Leopoldo Vicente)、波蘭出身之石台華修女(Sr. Marcina Stawasz)等[91][92][93]。
年份/首設學系 | 年份/首設研究所 | 年份/首創學院 |
---|---|---|
北平時期/家政系(今兒家系) | 北平時期/人類學研究所(今已廢除) | 1967年/天主教神學院 |
北平時期/美術系(今應美系) | 1961年/哲學研究所 | 1980年/外語學院 |
1975年/織品系 | 1969年/語言學研究所 | 1994年/民生學院 |
1981年/社工系、資管系 | 1975年/德語研究所 | 2017年/織品學院 |
1992年/宗教系 | 1952年/西文研究所 | |
1995年/義文系 | 1988年/翻譯學研究所 | |
2003年/學士後法律系 | 1988年/宗教學研究所 | |
2011年/天主教研修學位學程 | 1994年/比較文學研究所 |
2011年,輔大與企業趨勢科技開辦了全臺第一個大學雲端運算課程[94]。
- 陸生招生
- 2012年,輔大陸生研究所報名人數為全臺第6[95]。
- 2014年,輔大學士班、研究所(碩士班)皆為陸生私立大學第一志願。
- 2018年,輔大博士班錄取陸生人數為全臺第3[96]。
- 2020年,因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停止對臺派遣陸生,2020年起,輔大學士班暫停了對陸生的招收。
- 主要出版期刊
- 主要認證·評價
- 跨國碩士課程排名,世界百強,全台第1
- 輔大與西班牙、美國3校合辦的管理學院跨國碩士課程(Master of Global Entrepreneurial Management,MGEM)獲英國《金融時報》評為全球第19名、全臺第1名[16]。
- APQN內部品質保證獎(全臺最初)
- 輔大於2012年獲准成為亞太品質保證網絡(Asia-Pacific Quality Network, APQN)之會員,續於2013年「APQN國際研討會暨年會」通過「最佳內部質量保證獎徵選」之審查,是全臺唯一得獎之大學[97]。
- AACSB世界級商管認證(兩岸最初)
- 全球財務金融期刊論文&SSCI財務期刊論文,全臺前5強
- 依據《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99]》統計刊登於全球21個領導性財務金融期刊論文數量,輔大在亞太地區入選的170所大學排名第40。另依據國科會委託研究案,輔大SSCI財務期刊論文數量為全臺前5強[100][失效連結]。
- 進入WOS自然科學排名全臺前20%
- 依據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101] 公佈的2005年至2009年WOS(Web of Science)收錄自然科學期刊(其中的SCIE、SSCI兩大資料庫)當中各學門論文數與被引次數表現在臺灣前15名的學校名單統計,以人文社會科學學門為主的輔大,一共有4個學門列入排名(神經科學與行為學、臨床醫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農業科學)。
- 法律學系碩博士論文歷年被引用數,全臺前3強
- 依據「國家圖書館碩臺灣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2013年10月6日檢索結果,法律學系碩博士論文被引用數,占全臺法律系所前三大[102]。
- 其他第一
- 臺灣大學排名第一:全球校友會數目;科技管理碩士、應用統計碩士、全球創業暨工商管理碩士、金融學碩士(Eduniversal商學院排名網)
- 新北市大學排名第一(QS世界大學排名;QS亞洲大學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
- 私立大學排名第一(新加坡Asia Week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学排名;中國校友會網排名;學門規模)
- 私立大學最大筆捐款:化學系150萬美元
雲端、大數據課程[编辑]
2011年,輔大校友張明正創立的趨勢科技贊助輔仁大學、國立臺灣大學2校開辦雲端運算課程,首開全臺高等教育雲端課程的首例[103]。
2012年,輔大與韓國Open Base集團合作成立「資料探勘決策研發中心」,共同開發臺灣及亞太地區的BA產業[104]。
2016年,輔大加入亞馬遜AWS大數據合作計畫,成為AWS Educate認可成員機構(全臺私立大學第一),全校師生免費擁有個人雲端主機[105]。
2018年,輔大通過亞馬遜AWS考核,取得大中華區各大學唯一「AWS Academy」種子教師培訓資格,率先開設AWS原廠課程,提供等同AWS Certified Solutions Architect –Associate證照(《富比世》評選全球最有價值資訊證照第一名)的教育,輔大全校每年享有教師200美元、學生100美元之AWS雲端設備補助資金。同年,輔大亦以臺灣唯一代表參加美國拉斯維加斯AWS[106]。
學制[编辑]
- 學士班
- 碩士班
- 博士班
- 碩士在職專班
- 學士班在職生
- 進修學士班
- 學士學位學程
校園生活與文化[编辑]
叩門禮[编辑]
叩門禮,是輔仁大學「新生開學典禮暨輔導教育」中的儀禮,每年9月在禮堂暨體育館「中美堂」舉行。全場5000名左右的新鮮人皆需穿著黑袍,由各學院新生代表「叩門」,代表求學的態度與動機,再由師長引領「入門」,進入輔大知識殿堂「真善美聖」全人教育的洗禮。
儀禮彰顯天主教大學的特殊使命,過程莊嚴隆重。[107][108]
體育運動[编辑]
輔大擁有31支校級運動代表隊,輔大棒球隊是最負盛名的大學棒球隊之一,曾創造「臺灣早慶戰」的美譽[109][110]。輔大龍舟隊是全臺第一支國際大學龍舟校隊,成立14年獲獎無數,是國民體育外交的一大要角,但已逐漸減少招生人數[111][112]。足球方面,輔大是全國唯二擁有男女足的大學[113],同時因為輔大與航源FC建教合作[114],使得輔大男女足除了角逐大專校院足球運動聯賽外,也能作為航源足球隊、新北航源女子足球隊陣中的球員挑戰台灣企業甲級足球聯賽、台灣木蘭足球聯賽[115],並有數名學生曾代表台灣出賽足球俱樂部洲際賽事──亞洲足協盃[116]。
復校以來,輔大一直是東亞職棒、職籃明星的搖籃。在其他運動項目中,包括李福恩(亞洲田徑賽十項全能運動金牌)、鄭兆村(2017臺北世大運標槍金牌、破亞洲紀錄)、郭婞淳(2017臺北世大運舉重金牌)、林昀儒(臺灣史上最年輕世界桌球錦標賽國手)等全國名人都是輔大校友或學生。近年,輔大連續蟬聯105、106、107年度全國大專院校運動會(全大運)私校第一。
輔大並於2014年主辦首屆北臺灣七大學聯合路跑賽。
宗教生活[编辑]
- 祭天敬祖大典
- 祭天敬祖儀式為于斌校長基於「敬天愛人」的思想而首倡,羅光校長繼承發揚,1979年創辦首屆「祭天敬祖大典」。「祭天」是對自然感恩,而「敬祖」,則是對祖先的思念。
- 近年的大典,加入了中文系大一學生吟唱《詩經》〈小雅·蓼莪〉的橋段,藉以凸顯親情孝思,更有慎終追遠的意涵。
社團與節慶[编辑]
- 大學社團
- 輔仁大學目前擁有6大類共94個學生社團(僅計入日間部登記在案者,不含進修部、各系學會下屬校隊社團),分別為:「學術性社團」、「藝術性社團」、「服務性社團」、「休閒聯誼性社團」、「體能性社團」、「音樂性社團」[119]
民主與學生運動[编辑]
- 學運傳統
- 輔大師生是臺灣海峽兩岸史上幾次著名學運——「五四運動」、「一二九運動」、「自覺運動」、「三月學運」以及「蘇案平反運動」、「樂生療養院保留運動」、「野草莓運動」的首先發動者與熱烈參與者。[i]臺灣戒嚴末期,輔大學生曾發行地下刊物《改造》,首開臺灣校園民主活動的先河,惜旋遭查禁[121]。
- 5月選舉月
- 每年5月,輔大固定舉行全校各級學生自治組織(學生聯合會會長、學生議會議員、各級會議代表、院代會會長以及系學會會長)的選舉,以落實學生自治、民主政治教育。
- 2013年首度使用電子投票,加強學生參與的便利性[122]。
大學相關人物·組織[编辑]



輔大係由教宗諭令創建,克承多國教會淵源。賡續利瑪竇開啟的「學術傳教」事業,遵奉利瑪竇規矩。
- 美國本篤會會士包括1名輔大校長:奧圖爾神父(George Barry O'Toole)。
- 德國聖言會會士包括1名輔大董事長:首位華人樞機主教田耕莘。
- 美國耶穌會會士包括1名輔大董事長:首位在臺灣晉鐸的樞機主教單國璽。
- 中國主教團成員包括3名輔大董事長:狄剛總主教、王愈榮榮休主教、劉振忠總主教;3名輔大校長:于斌樞機主教、羅光總主教、李振英蒙席。
- 第14任中華民國副總統-陳建仁院士曾為董事會董事。
歷任董事長[编辑]
所在地 | 屆任 | 姓名 | 聖統制 | 在任 |
---|---|---|---|---|
北京/北平 | 創校第1任 | 張繼 | 平信徒 | 1929年-1947年 |
北京/北平 | 創校第2任 | 于斌 | 主教 | 1948年-1951年 |
臺北 | 復校第1任 | 田耕莘 | 樞機主教 | 1960年-1967年 |
臺北 | 復校第2任 | 宋美齡 | 平信徒 | 1967年-1992年 |
臺北 | 復校第3任 | 單國璽 | 主教 | 1992年-1993年 |
臺北 | 復校第4任 | 狄剛 | 總主教 | 1993年-1999年 |
臺北 | 復校第5任 | 單國璽 | 樞機主教 | 1999年-2008年 |
臺北 | 復校第6任 | 王愈榮 | 主教 | 2008年-2009年 |
臺北 | 復校第7任 | 劉振忠 | 總主教 | 2009年- 2010年8月與聖心中、小學改組「輔仁聖心董事會」 2013年教育部正式核准三校董事會合併為「輔仁大學學校財團法人」 |
歷任校長[编辑]
所在地 | 屆任 | 姓名 | 聖統制 | 在任 |
---|---|---|---|---|
北京 | 創校第1任 | 奧圖爾 (George Barry O'Toole O.S.B) | 司鐸 | 1925年-1929年 |
北京/北平 | 創校第2任 | 陳垣 | 平信徒 | 1929年-1952年 |
臺北 | 復校第1任 | 于斌 | 樞機主教 | 1960年-1978年 |
臺北 | 復校第2任 | 羅光 | 總主教 | 1978年-1992年 |
臺北 | 復校第3任 | 李振英 | 蒙席 | 1992年-1996年 |
臺北 | 復校第4任 | 楊敦和 | 平信徒 | 1996年-2000年 |
臺北 | 復校第5任 | 李寧遠 聖墓團騎士 | 平信徒 | 2000年-2004年 |
臺北 | 復校第6-7任 | 黎建球 聖墓團騎士 聖大額我略教宗騎士團爵士 | 平信徒 | 2004年-2012年 |
臺北 | 復校第8-10任 | 江漢聲 | 平信徒 | 2012年-2024年(預定) |
畢業生[编辑]
輔大校友遍及全球社會各界,在各大專業領域皆有名人。不僅開創臺灣金融、光電、紡織產業,也在文學界、政治界、法律界、傳播界、演藝界及職棒、職籃界佔有重要地位。在政界,包括有3名中華民國正副閣揆、3名司法院大法官、2名正副國防部長、約30名立法委員、多國縣市首長、議員與第一夫人等。在學界,涵蓋有哈佛、耶魯、TAMU、北京清華以及臺大以降的海內外頂尖大學正副校長、教授等。2007年諾貝爾和平獎獲獎報告作者郝慰民亦為輔大化學系校友。詳參「輔仁大學校友列表」或「Category:輔仁大學校友」。
迄2017年,已有4名輔大人名列維基百科的「臺灣第一」、「臺灣之最」及「亞洲之最」。
校友會[编辑]
在臺灣,輔大設有「全球校友總會」與「中華民國校友總會」。各縣市校友會共8個。
在海外,計有美國10個、加拿大2個、歐洲5個、中國(含港澳)4個、其他亞太國家6個校友會[123]。
辦學團體[编辑]
- 北京時期
- 臺北時期
- 聖言會
- 聖神婢女傳教會(聖言會系統的女修會;辦學協助團體)
- 耶穌會
- 天主教臺灣地區主教團(連同其轄屬聖統單位被校方稱為「中國聖職單位」)
設施[编辑]
起居設施[编辑]
輔大宿舍皆以「學苑」命名。
- 聖言會男生宿舍
-
- 格物學苑
- 理園餐廳
- 信義/和平學苑
- 心園餐廳
- 立言學苑
- 格物學苑
- 耶穌會男生宿舍
-
- 仁愛學苑(現改用途為社團大樓)
- 忠孝學苑(已拆除,原址改建為濟時樓)
- 聖言會女生宿舍
-
- 宜真/宜善學苑
- 宜美學苑
- 宜聖學苑(男女分層混宿)
- 玫瑰學苑(原夜間部女生宿舍;已拆除,原址改建為天主教臺灣總修院)
- 中國聖職女生宿舍
-
- 文德/文舍學苑
- 文園餐廳
- 文德/文舍學苑
- 校外宿舍
-
- 勵學宿舍(向輔大金財神大樓租用部分樓層使用;2019年因雙方停止租賃關係而關閉)
- 其他餐廳
-
- 輔園
- 仁園
- 便利商店
- 實習旅館
-
- 聖心學苑
體育設施[编辑]
- 足球場:本校足球場已由天然草皮改建為FIFA兩顆星認證之人工草皮標準足球場地,並承辦2017年夏季世界大學運動會足球比賽決賽。
- 籃球場:法律學院旁2座,中美堂內1座(與羽球場、排球場共用),貴子球場4座。(因應2017世大運與看臺新建工程暫時無法使用)[126][127]
- 排球場:貴子球場3座(因2017世大運關係已被拆除),中美堂1座(與籃球場、羽球場共用)。[128][127]
- 網球場:理工學院大樓旁1座共2個球場,貴子球場1座(因興建輔大醫院已被拆除)。
- 棒壘球場:棒球場2座,原有壘球場1座,後因女子壘球隊解散,壘球場被改為棒球場。2018上半年,棒球場護網有脫落現象,尚待修復中。
- 田徑場:因學校政策,將原先田徑場改建為人工草皮足球場,相關田徑活動:射箭、鐵餅、鉛球、標槍等...被迫移至其他場地訓練。
- 健身房:位於文德學苑地下一樓,另外預計在輔大貴子球場,因2017世大運所建成的看臺下方增設健身房供學生使用。
- 泰山體育園區[129]
- 田徑場
- 籃球場
- 網球場
- 體育館:體育館屬於「籃球B2級體育館」等級的場館。
泰山體育園區由於校方內部缺乏宣傳,加上大眾交通不便,導致使用場館人數極少,猶如蚊子館,並考慮有意提早解約[130]。
對外關係[编辑]
輔大長期與校友企業宸鴻、法蘭瓷、萬海航運、台新銀行、趨勢科技維持密切合作[131]。
輔大醫療聯盟[编辑]
2018年,輔大與15間醫院組成「輔大醫療聯盟」,為醫學系畢業生提供雄厚的PGY訓練、住院醫師、主治醫師醫院資源[36]。成員包括:
- 輔大醫院、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國泰綜合醫院、亞東紀念醫院、恩主公醫院、秀傳醫療體系、童綜合醫院、奇美醫院、義大醫院、新北市立聯合醫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國軍桃園總醫院、天主教耕莘醫院、天主教聖保祿修女會醫院、天主教靈醫會羅東聖母醫院
與其它大學之協定[编辑]
- 天主教大學聖誕點燈
- 每年聖誕節前夕,臺灣3所天主教大學都會舉行接力點燈活動。十字燈架從高雄市文藻外語大學出發,抵達臺中市靜宜大學點燈之後,再由靜宜接力到新北市輔仁大學,於12月25日晚間在「真善美聖廣場」完成點燈[132]。
- EUTW七校聯盟
- 2009年6月,歐洲聯盟選定輔大在內的7所臺灣高等教育學府聯合組成「臺灣歐洲聯盟中心」,第一期4年共補助110萬歐元,規劃用於各校開設歐盟研究課程、歐盟相關研討會、獎學金等。中心要職分屬4所核心成員大學(臺大、政大、輔大、興大)。
- 優久聯盟
- 輔大與另外11所私立大學共組「優久聯盟」展開校際行政、課程合作。
- 台灣基督宗教大學校院聯盟
- 輔大與另外16所基督宗教大學共組「台灣基督宗教大學校院聯盟」,就宗教教育、社會議題保持一致合作。
附屬學校[编辑]
- 其他
- 耶穌會·新竹華語研習所
海外關係[编辑]
國際影響力[编辑]
輔大北平時期直屬於羅馬教廷傳信部(萬民福音部),在臺復校後直屬於教廷教育部。創校以來,外籍教授眾多、跨國教研活躍的特徵未曾改變。
- 臺梵官方關係
- 輔大是全球逾3萬所大學[133]中,少數隸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之「國際天主教大學聯盟」(IFCU)的大學之一。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生效之後,是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目前僅存仍可參與UNESCO的大學。在中華民國與聖座的外交中,輔大屢次達成中華民國政府與世界各國實質交流[134]。歷來的中華民國駐教廷大使卸任後,皆能獲頒輔大名譽博士學位。
- 中華民國總統訪問教廷皆有輔大董事長、校長隨行。2005年,促成了總統座位在「各國元首第一排」的安排[137];2013年,進一步指定輔大校友企業法蘭瓷的產品為「慶誼專案」賀禮,分別贈予新教宗方濟各、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138]。
國際組織成員[编辑]
- 國際商管學院促進協會
- 輔大於2015年4月成為臺灣與中國大陸第一個國際商管學院促進協會(AACSB)認證會員,晉身全球前5%頂尖商學院。
- 亞洲·國際教會組織
- 輔大作為亞洲主要天主教大學、基督宗教高等教育機構之一,是6個教會大學組織成員:
- 亞洲基督教大學協會(輔大校長江漢聲曾任會長)
- 亞太耶穌會大學協會(Association of Jesui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sia Pacific, AJCU-AP)
- 耶穌會東亞5大學(Global Leadership Program for 5 Jesuit Universities in East Asia)
- 國際耶穌會商學院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Jesuit Business Schools, IAJBS)
- 國際天主教大學聯盟
- 亞洲基督教高等教育聯合董事會
- APQN會員
- 亞太品質保證網絡(Asia-Pacific Quality Network, APQN)是成立於2003年的品質保證組織,以推動亞太地區高等教育之品質、強化各國相關機構合作交流為目的。輔大國際教育長侯永琪現為APQN的副理事長。
- 2012年末,輔大獲准進入APQN,是全臺唯一獲選入會的大學。
- UMAP秘書處
- 亞太大學交流會(University Mobility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UMAP)成立於1993年,是亞太地區高等教育組織代表所自發組成的協會,以每個國家及地區一席為原則,臺灣以「Taiwan」會籍位列創始會員國之一。輔大現為UMAP「國際秘書處」及「臺灣國家秘書處」所在機構。
名譽博士之授予[编辑]
輔大多次頒授名譽學位予訪臺國際政要,常為臺灣外交發展狀況的風向標。
- 獲頒輔大名譽博士學位的海外名人
斯洛伐克樞機主教,約瑟夫·湯姆科
198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約翰·范恩
墨西哥樞機主教,沙勿略·洛薩諾·巴拉甘
宏都拉斯樞機主教,奧斯卡·羅德里格斯·馬拉迪亞加
哥斯大黎加總統,阿韋爾·帕切科·德拉埃斯普列亞
波蘭樞機主教,澤農·格羅霍列斯基
歐洲議會議員,维维亚娜·雷丁
義大利樞機主教,勒內·辣法耳·馬爾蒂諾
瑞士聯邦總統,帕斯卡爾·庫什潘
馬爾他騎士團榮休大教長,馬修·費斯汀
聖座教育部部長,義大利樞機主教,若瑟·威爾薩蒂
馬紹爾群島總統,希爾達·海妮
爭議事件[编辑]
- 1964年:從一巴掌看輔仁大學[139]
- 1969年:蔣匪板書事件[140]
- 2000年:天主教大學憲章爭議[141]
- 2004年:墮胎紀實影片爭議[142]
- 2010年:玫瑰學苑拆除爭議[143]
- 2013年:輔仁大學更名事件
- 2015年:輔大心理系性侵事件
- 2016年:校方公開信反同性戀,批「同志如竊盜不能合理化」[144]
- 2016年:輔大女宿廢除12點鐘門禁(輔大灰姑娘事件)[145]
- 2016年:輔大校方為辦世大運,偷拆球場事件[146]
- 2018年7月31日輔大校長江漢聲被稽核室主任靳宗立指控涉嫌輔大診所和輔大醫院的重大舞弊。[147]
- 2019年:輔大哲學系沈清楷性平事件
- 2019年:以校內信請教授上課時勿傳遞個人意識形態[148]
參見[编辑]
- 機構
- 設施
- 其他
註釋[编辑]
- ^ 輔大由3家天主教會單位共同在臺復校,合稱為「三單位」,分別為:聖言會、耶穌會、中國聖職(臺灣主教團)。
- ^ 校名中的「輔仁」係採威妥瑪拼音。
- ^ 北大、清華遷往昆明成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燕京則遭日本占領當局強制接收。
- ^ 若以「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公佈之37個大學學門為準,輔仁大學(26個學門)僅次於臺灣大學(30個學門)、成功大學(27個學門)、東海大學(27個學門)。
- ^ 或譯「谷欣」樞機;輔大野聲樓1樓的大會議廳因此取名「谷欣廳」以資紀念。
- ^ 1912-1949民国映画:一言难尽 第21节:卷一·文人德行(21). 腾讯读书. [2011年11月2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年10月4日).
“北大老,师大穷,燕京清华好通融,辅仁是座和尚庙,六根不净莫报名。”这是卢沟桥事变前流传于北平各高校的女生择婿标准。北大的学生年纪一般都比较大,而且书生气十足,老气横秋;师大由于是免费入学,所以生源家庭一般都比较贫困;辅仁大学学生比较严肃,没有恋爱气氛,像座和尚庙;只有清华和燕京比较让人满意,学生青春活泼,家里又有钱,毕业又大多留洋,是择婿的最佳选择。”
- ^ 哲學研究所(1961年)、語言學研究所(1969年)、德國語文研究所(1975年)、織品服裝學系(1975年,全臺唯一)、社會工作學系(1981年)、資訊管理學系(1981年)、西班牙語文研究所(1982年)、翻譯學研究所(1988年)、宗教學研究所(1988年)、宗教學系(1992年)、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班(1994年)、義大利語文學系(1995年,全臺唯一)。
- ^ 如:臺灣最初的大眾傳播大學教本,即由輔大神父亦法文教科書譯成。
- ^ 白曉紅:華裔女記者震驚英國「1980年代中期,是當時台灣學生運動的初期,那時的學運多以校園的議題為主,如臺大發起的學生主權運動。在輔大(輔仁大學),『軍事教育退出校園』、『校園自治』一直是這個時期的訴求。」
參考文獻[编辑]
- ^ 輔仁大學 校史室 >>輔仁歷史軌跡. www.fuho.fju.edu.tw. [2013-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8).
- ^ 行政廣場: 校務會議通過 校名定為「天主教輔仁大學」. 140.136.114.206. [2013-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23).
- ^ 輔仁大學評鑑報告 (PDF). [2013-08-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09-23).
- ^ 輔大WWW ~ 校務行政 ~ 人事室. [2013-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22).
- ^ 輔仁大學教務處. [2021-03-11].
- ^ 6.0 6.1 行遍天下採訪小組,《大台北玩全究極特搜》(臺北市:宏碩文化事業,2012年)。頁216。
- ^ Ho, Szu–Shen, "The Latest China-Holy See Relations: Prospects and Impacts", PROSPECT & EXPLORATION, Vol.16 Iss.3, p.31.
- ^ Taiwan’s Catholic Church: Quest for National Identity. National Catholic Register. [2017-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8) (英语).
- ^ Taiwan celebrates 75 years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with the Vatican. Embass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TAIWAN) to the Holy See 駐教廷大使館. [2017-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8) (英语).
- ^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2021-03-11].
- ^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2021-03-11].
- ^ 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1-03-11].
- ^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by Subject 2018:Linguistics. [2021-03-11].
- ^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by Subject 2018:Medicine. [2021-03-11].
- ^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1. [2021-03-11].
- ^ 16.0 16.1 16.2 Business school rankings from the Financial Times - FT.com. rankings.ft.com. [2020-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2) (英语).
- ^ 輔仁觀點: 天主教大學精神的落實. 140.136.114.206. [2012-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6).
- ^ 輔仁大學《天主教大學憲章》惹干預學術自由疑雲. [2013-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7).
- ^ 有傳統才有根源,有創新才有歷史 - 輔仁大學校史室 (PDF). [2013-09-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12-26).
- ^ Ai vescovi della Conferenza Episcopale della Cina in visita ad limina Apostolorum (8 novembre 1985) - Giovanni Paolo II. www.vatican.va. [2021-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 ^ 輔仁大學學校財團法人董事會第18屆第6次會議紀錄摘要 (PDF). [2013-04-0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12-26).
- ^ 不同的「超越性」與「內在性」:從社會學觀點論牟宗三以及郝大維和安樂哲在中西文化類型學論述上之差異. [2009-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2).
- ^ 社會公義與科技發展研究中心. 輔仁大學. [2012-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10).
- ^ 輔仁觀點: 和平研究中心與廢除死刑運動. 140.136.114.206. [2008-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12).
- ^ 哈佛在臺灣…能頂尖嗎? - 大學教育 - 升大學 - udn文教職考[永久失效連結]
- ^ 哈佛在臺灣…能頂尖嗎? - 大學教育 - 升大學 - udn文教職考. [2008-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2-19).
- ^ 駐教廷大使陳之邁至外交部致外交部電文,1970年8月28日發電,外交部檔案-輔大易長。
- ^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Taiwan - Institutions - UniversityRankings.ch. www.universityrankings.ch. [2021-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 ^ 輔仁大學全人教育課程中心. www.hec.fju.edu.tw. [2007-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21).
- ^ 武金政,〈宗教交談-天主教輔仁大學特色〉,收入《輔大紀事報》第二十五期第六版。
- ^ 財1-1.國立學校可用資金、本年度現金增減情形-以「校」統計. [2020-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0).
- ^ 財2-1.私立學校可用資金、本學年現金增減情形-以「校」統計. [2020-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0).
- ^ 中時新聞網. 校長促修法 遺產捐大學免稅 - 生活新聞. 中時新聞網. [2021-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0).
- ^ 輔仁大學會計室. www.acc.fju.edu.tw. [2018-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8).
- ^ 輔仁大學資金與募款中心. daf.fju.edu.tw. [2018-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7).
- ^ 36.0 36.1 輔大醫療聯盟成立大會. [2018-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8).
- ^ #跨國研究·課程及#國際影響力
- ^ 38.0 38.1 輔仁大學 校史室 >>輔仁歷史軌跡. www.fuho.fju.edu.tw. [2017-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9).
- ^ 于斌由歐抵美 明年春初返國. 聯合報. 1959-11-12.
- ^ 于斌總主教昨抵台. 聯合報. 1960-01-10.
- ^ 羅光,〈輔仁大學復校史〉,羅光,《病影心痕》(台北縣:輔仁大學出版社,2002年1月),頁126。
- ^ 聖神研究中心 - "鼎"期刊. hsstudyc.org.hk. [2021-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0).
- ^ 羅光,〈輔仁大學復校史〉,羅光,《病影心痕》(台北縣:輔仁大學出版社,2002年1月),頁125。
- ^ 邵台新,《龔士榮神父訪問紀錄》(台北縣:輔仁大學出版社,2000年10月),頁79。
- ^ 學校歷史. [2014-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14).
- ^ 柯博識(Jac Kuepers, SVD) - 聖言會士蔣百鍊神父與輔仁大學在臺復校的關係 (PDF). [2012-12-0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2-26).
- ^ 三重今停電八小時 輔大校址設外雙溪. 聯合報. 1960-09-18.
- ^ 備供輔大復校 永和劃地以待. 聯合報. 1963-01-08.
- ^ 輔仁大學復校 聖誕可望破土. 聯合報. 1960-12-08.
- ^ 輔大應美系教授馮冠超。
- ^ 輔仁大學編著,《輔大建築景觀散步》(新莊市:輔大出版社,2005年4月),頁6。
- ^ 邵台新,《龔士榮神父訪問紀錄》(台北縣:輔仁大學出版社,2000年10月),頁78。
- ^ Home - 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www.nla.gov.au. [2021-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14).
- ^ Bulletin of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Peking - 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catalogue.nla.gov.au. [2021-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 ^ 吳瑞珠,〈不一樣的報告──敘事性結構的史料記錄〉,收入柯博識,《私立北京輔仁大學1925-1950:理念,歷程,教員》(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
- ^ 專題報導: 緣起輔大 情繫八十系列報導一. 140.136.114.206. [2008-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18).
- ^ 專題報導: 四十年資深優良教師特輯1》黃武雄 好老師永遠不寂寞. 140.136.114.206. [2008-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16).
- ^ 學校歷史. 輔仁大學. 2015-09-01 [2015-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14).
- ^ 邵台新,《龔士榮神父訪問紀錄》(台北縣:輔仁大學出版社,2000年10月),頁90。
- ^ 輔仁大學獲准 開辦藝術學院. 聯合報. 1984-07-13|accessdate=2020-03-17.
- ^ 方濟中學校地 不擬讓給輔大. 聯合報. 1984-07-14|accessdate=2020-03-17.
- ^ カトリックの名門大学「輔仁大学」のHPが枢機卿追悼のため、モノクロになっていてびっくりしました。 - 鋼鉄的日記. [2014-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 ^ 與輔大合併定案 基隆聖心將更名 - 《聯合報》2013-03-01. [2013-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9).
- ^ 輔大織品系獨立成院 強化未來競爭力. [2017-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24).
- ^ 輔仁大學編著,《輔大建築景觀散步》(新莊市:輔大出版社,2005年4月),頁33~34。
- ^ 學生事務: 大推廣部 南華高中設分校. 140.136.114.206. [2016-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3).
- ^ 輔仁大學-學務處-學生學習工作團隊. stlc.dsa.fju.edu.tw. [2015-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30).
- ^ 黎建球發行,《Notebook-同學眼中的輔大》(台北縣:輔仁大學出版社,2005年12月)
- ^ 《六十學年度私立輔仁大學概況》(台北縣:私立輔仁大學出版社,1971年),頁7
- ^ 九州大学箱崎キャンパス跡地利用将来ビジョン検討委員会 第1回委員会資料 (PDF). [2020-08-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1-24).
- ^ 阪大学入門 (PDF). [2020-08-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1-24).
- ^ 院系頻道: 輔大心發現,輔大就像個小型博物館. [2018-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4).
- ^ 輔大建築之美 (中文版) Beauty of the Architecture at Fu Jen University. [2015-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0) –通过www.youtube.com.
- ^ 歷任校長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靜宜大學
- ^ 輔大農學院 定明秋招生. 聯合報. 1969-07-03.
- ^ 輔大海洋學院校舍 今天舉行破土典禮. 經濟日報. 1969-08-06.
- ^ 記者章凱閎, 聯合報. 時代的眼淚!全台大學明年107系組停招裁撤 但新增97系組 - 今周刊. www.businesstoday.com.tw. 2019-10-22 [2019-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4).
- ^ 輔仁大學圖書館 -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Library. web.lib.fju.edu.tw. [2015-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28).
- ^ 館藏統計 - 輔仁大學圖書館. web.lib.fju.edu.tw. [2015-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28).
- ^ 中華民國教育部統計處. 大專校院圖書館統計. [2015-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1).
- ^ 輔大生來愛讀書! 電子資源使用霸全台. [2018-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7).
- ^ ASIANOW | The Asiaweek Best Universities 1999 | The Rankings | #63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2016-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04).
- ^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tools.grad.wisc.edu. [2020-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8).
- ^ 網路好感度排行榜,誰是No.1?. 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 [2018-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0) (中文).
- ^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QS Quacquarelli Symonds Limited. [2018-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2) (英语).
- ^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1. 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 [2018-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9) (英语).
- ^ Best universities in Taiwan. Student. 2020-09-14 [2019-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7).
- ^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 moveonnet. www.moveonnet.eu. [2017-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08) (英语).
- ^ Most Affordable Cities for Students 2018. Top Universities. 2013-11-14 [2021-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 ^ 來去紫禁城:兩岸輔大緣牽五十年 - 台灣立報. [2013-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7).
- ^ 才剛成為台灣人!輔大社工創系主任、來台服務半世紀神父羅四維病逝.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2017-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23) (中文).
- ^ 桃園第一人 輔大副教授宓博多因特殊功勳歸化台灣國籍. 聯合新聞網. [2018-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7) (中文).
- ^ 波蘭修女來台20年照顧病人 輔大醫院慶祝護師節. 聯合新聞網. [2018-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09) (中文).
- ^ 輔大新聞稿-2012/1/4接軌雲端未來新趨 傑出校友返校演講領師生掌先機. [2012-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6).
- ^ 《旺報》,2012年5月23日,B2版。
- ^ 中生博班最愛政大 台大只排第6. 中時電子報. [2018-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6) (中文).
- ^ 輔大新聞稿-2013/4/29賀!輔大榮獲APQN內部品質保證獎 辦學品質受國際認可. [2013-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4).
- ^ 院系頻道: 輔大管院獲殊榮 學界業界同聲稱讚. 140.136.114.206. [2008-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6).
- ^ 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 [2021-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0) –通过www.journals.elsevier.com.
- ^ 輔仁大學金融研究所特色 (PDF).
- ^ Wayback Machine. web.archive.org. 2008-12-21.
- ^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自由的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2013-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7).
- ^ 趨勢科技攜手輔仁大學創先例 帶領中小企業躍雲端 - Trend Micro 台湾. www.trendmicro.tw. [2020-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 ^ 本校與韓國Open Base集團合作成立「資料探勘決策研發中心」 - 研究發展處. www.rdo.fju.edu.tw. [2013-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6).
- ^ 輔仁大學全球資訊網. www.fju.edu.tw. [2020-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 ^ AWS Academy program - 輔仁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2018-02-23 [2020-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 ^ 行叩門禮、爬克難坡 大學特色迎新生 - 校園流行風 - 校園指南 - udn文教職考. [2013-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6).
- ^ 新生「滑手機、夢周公」 臺大開學出席率低 - Yahoo奇摩新聞. [2013-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11).
- ^ 生活天地: 台北縣棒球名人票選 輔大校友佔一半. 140.136.114.206. [2009-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0-13).
- ^ 輔仁大學棒球隊 - 台灣棒球維基館. twbsball.dils.tku.edu.tw. [2015-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9).
- ^ 輔大解散龍舟隊 校友批粗暴 - 新聞追追追 - 文教要聞 - udn文教職考[永久失效連結]
- ^ 生活天地: 輔大加油 代表隊拼成績求生存. 140.136.114.206. [2009-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22).
- ^ 張克銘. 國內足球/輔大成立女足隊 全台唯二擁有男女足大學. ETtoday. 2014-02-24 [2020-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0) (中文(台灣)).
- ^ 謝孟儒. 「友聲輔仁」建教合作最佳典範 輔大&航源FC攜手盼再攀高峰. ETtoday. 2019-12-07 [2020-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0) (中文(台灣)).
- ^ 徐睿妤. 與輔大建教合作 航源FC新賽季發表. 輔仁大學公共事務室. 2020-04-09 [2020-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中文(台灣)).
- ^ 林育正. 亞足聯盃/足球傻事航源做 砸千萬職業化被轟24球的意義. ETtoday. 2018-05-19 [2020-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中文(台灣)).
- ^ 輔大新聞稿-2008/10/9輔大舉行「為國祈福彌撒」 祈求天主護佑國家人民. [2013-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6).
- ^ 輔大新聞稿-2008/3/22輔大宗教生命週暨聖週逾越慶典 今年慶復活十六人領洗. [2013-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6).
- ^ 輔仁大學學務處-課外活動指導組. [2013-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09).
- ^ 溫度日記,療癒系心情日記App/女生手帳 ♥ 溫度日記 𝑯𝒆𝒂𝒓𝒕𝒚 𝑱𝒐𝒖𝒓𝒏𝒂𝒍. 溫度日記 Hearty Journal. [2021-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9).
- ^ 王丹: 關于校園民主的建議-台灣民主化運動的啟示之一 - 大紀元. 大紀元 www.epochtimes.com. 2001-03-12 [2021-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 ^ 學生事務: 五月選舉月新制度 大家e起來投票. 140.136.114.206. [2013-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6).
- ^ 校系所友會業務. [2015-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7).
- ^ 7-ELEVEN - Super hiPage中華黃頁網路電話簿. www.iyp.com.tw. [2021-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 ^ 超時尚的輔大門市. [2013-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6).
- ^ 自由時報電子報. 輔大多事之秋 配合世大運工程拆球場惹學生怒吼 - 生活.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6-10-04 [2021-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 ^ 127.0 127.1 辦世大運拆球場 輔大生批校方:學費白繳了. [2017-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6).
- ^ 中時新聞網. 為世大運犧牲學生權益?輔大:球場最快明年蓋回來 - 生活. 中時新聞網. [2021-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 ^ 好房網News. 泰山體育園區 委託輔大經營. 好房網News. 2013-10-03 [2017-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 ^ 自由時報電子報. 泰山體育園區好冷清 傳輔大有意提前解約 - 生活.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6-05-26 [2021-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 ^ 江漢聲號召輔大校友 共推產學合作 - 研究發展處. www.rdo.fju.edu.tw. [2013-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3).
- ^ 聖誕活動揭序幕 靜宜大學點燈 - 大紀元. 大紀元 www.epochtimes.com. 2005-12-01 [2021-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 ^ 英國留學遊學在Sheffield University - 英國雪菲爾大學 英國、世界及歐洲排名. [2012-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16).
- ^ 行政廣場: 中日和約60周年史料展 外交部長蒞臨演講. 140.136.114.206. [2012-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6).
- ^ 陳方中,《中梵外交關係史》,臺灣商務印書館,頁314-315。
- ^ 羅光,《牧盧文集》(台北市:先知出版社,1972年12月),頁148-166。
- ^ 中華民國讓陳水扁走出去 - National Policy Foundation. [2013-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7).
- ^ 慶誼專案 馬總統伉儷晚間啟程訪教廷. [2013-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24).
- ^ 從一巴掌看輔仁大學. [2017-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3).
- ^ 陳方中; 江國雄. 中梵外交關係史. 臺灣商務印書館. 2021-03-10 [2021-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通过Google Books.
- ^ 學術自由在宗教大學的實踐-天主教大學憲章案的合憲性探討 ( Academic Freedom in the Practice of Religious University: A Case Study on the Correspondence b)(許育典). 法源法律網. [2021-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4).
- ^ 青少年解放陣線--「殘蝕的理性」墮胎紀實影片爭議. intermargins.net. [2007-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4-23).
- ^ 玫瑰學苑拆除爭議. [2010-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26).
- ^ 輔大公開信反同 直批「同志如竊盜不能合理化」. [2019-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9).
- ^ 自由時報電子報. 灰姑娘贏了 輔大女宿廢門禁 - 生活.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6-06-03 [2020-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 ^ 自由時報電子報. 輔大再起爭議 校方偷拆球場引公憤 - 生活.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6-10-04 [2020-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 ^ 【民報】輔大前稽核室主任9千字控弊案 要求教部將校長停職. www.peoplenews.tw. 2018-08-01 [2021-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 ^ 自由時報電子報. 向中國低頭?輔大教職信曝光 教授批:腰比戒嚴時還彎 - 政治.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9-02-20 [2020-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外部連結[编辑]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輔仁大學 |
- 天主教輔仁大學
- YouTube上的FJCUChannel頻道
- 輔仁大學學校財團法人
- [1]
- 輔大教學卓越計畫
- 輔大之聲
- 輔大之聲 FM88.5 Voice of FJU的Facebook專頁
- 輔大新聞網
- 輔大出版社
- 輔仁大學研究發展處
- 亞太大學交流會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