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沙墓

坐标25°03′03″N 121°55′30″E / 25.050894°N 121.924873°E / 25.050894; 121.924873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1年1月16日 (六) 01:55 (补救2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8)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吳沙墓
吳沙墓
位置新北市貢寮區仁里段522地號
類型登錄等級:市定古蹟
登錄種類:墓葬
詳細登錄資料
開放全天

吳沙墓是清代開墾臺灣宜蘭吳沙之墳墓,1985年公告為直轄市定古蹟,今所見乃1931年整修後的吳沙墓。

生平

吳沙乃福建漳州人,有「開蘭始祖」之稱[1],在1798年去世,臨終前吩咐家人要把自己葬在三貂(即今址)。

吳沙墓建在清嘉慶3年(西元1798年),設立地點為現今的新北市貢寮區仁里里澳底一帶,剛好在草嶺古道上。嘉慶年間,噶瑪蘭通判楊廷理前往吳沙墓祭拜,并撰聯曰:天開草昧撫番岸絲諍道合中庸,地辟蘭陽踐土食毛民懷大德[2]

1888年,吳沙墓首次翻修,1931年吳沙墓再次整修,並在上面加上刻字寫:

皇清例授武信郎顯考諡春郁吳公墓

吳沙墓墓碑

參見

參考資料

  1. ^ 1776年,林元旻烏石港北邊的河流上溯,成功入墾淇武蘭,為漢人入墾蘭陽平原最早者清朝漢人拓墾蘭陽平原的歷程 Archive.is存檔,存档日期2012-07-13。
  2. ^ 吳沙墓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文化部文化資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