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巴士2號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15日 (一) 18:12 (补救15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8)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九龍巴士2線
KMB Route 2
概覽
營運公司九龍巴士
所屬車廠荔枝角車廠(L)
使用車輛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 及 富豪B9TL (ATENU, 95XX,AVBWU)
线路信息
起點站長沙灣(蘇屋邨)
途經長沙灣深水埗荔枝角道)、旺角油麻地尖沙咀
終點站尖沙咀碼頭
线路长度7公里
运行周期52分鐘
起點站服務時間05:30-23:50
终点站运营时间06:15-00:35
班次頻率12-20分鐘一班
票价$4.9
相关路線
服務時間以外
替代线路
九巴N241線隧巴N122線
競爭交通九巴6、202、紅色小巴等
港鐵荃灣綫
走線圖

九龍巴士202線
KMB Route 202
概覽
營運公司九龍巴士
所屬車廠荔枝角車廠(L)
使用車輛2號線共用車隊
线路信息
线路類型循環線
起點站長沙灣蘇屋邨
途經長沙灣
終點站旺角西洋菜南街
线路长度8.3公里
运行周期55分鐘
运营時間07:55-23:25
班次頻率20-30分
票价$4.9
相关路線
競爭交通九龍巴士2號線九龍巴士6號線九龍巴士202線隧巴112線新巴796C線 新巴970線

九龍巴士2號線香港九龍市區的一條日間巴士路線,提供長沙灣來往尖沙咀碼頭的巴士服務。

九龍巴士202線是香港九龍市區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長沙灣蘇屋邨至旺角,途經長沙灣

歷史

  • 戰前:投入服務,來往尖沙咀深水埗,由中華巴士營運,當時編號為1號線。
  • 1933年6月11日地區專利生效後:由九巴接辦,同時設置頭等及二等收費,當時頭等收費為首兩段一毫,其後每段五仙;二等車費為首兩段五仙,其後每段五仙,軍人及小童可以使用二等車票乘搭頭等。
  • 1941年12月:因日軍侵佔香港而停駛。
  • 1942年3月:恢復服務,當時只有一輛巴士行走本線。
  • 1942年10月:日軍重整陸上交通,被編為2號線。
  • 1943年8月12日:日佔時期日軍能源短缺,把該線縮短至南昌街
  • 1944年中:停駛。
  • 1945年9月:二戰後,本線重開。
  • 1950年2月1日:九龍市區人口因國共內戰大幅增加,因此本線獲派雙層巴士行走。
  • 1960年2月1日:延長至李鄭屋寶安道
  • 1964年3月5日:延長至蘇屋邨
  • 1990年6月29日:增派單層空調巴士行走(日本三菱單層巴士),是香港首條以空調巴士及非空調巴士混合行走的專利巴士路線,當時空調巴士服務不像今日普及,當時空調巴士車費達到$4,而當時普通巴士收費只是$1.7,相差超過一倍,認為是上等人士的專利品。
  • 2003年8月24日:因深水埗區議會要求減少長沙灣道的巴士流量,本線往蘇屋方向改經荔枝角道東京街保安道長發街,不再途經黃竹街汝州街欽州街及長沙灣道。[1][2]
  • 2007年4月28日:改為全線採用空調巴士行駛。
  • 2010年4月16日:本線聯同2A、112、118、118P及N122線往東京街東行方向之長沙灣工廠大廈站更名為長沙灣鐵路站
  • 2015年6月27日:增設到站時間預報。[3]

為配合蘇屋邨重建完成,及位於東京街荔枝角道交界的「綠置居」屋苑「麗翠苑」在2019年落成入伙,運輸署於2019-2020年度巴士路線計劃中,建議九巴由此線抽調用車,開辦蘇屋邨李鄭屋邨、麗翠苑往返旺角的特快巴士服務,編號為202。去程在東京街後,轉上西九龍走廊直達旺角維景酒店,然後經西洋菜南街(旺角站)、亞皆老街(旺角街市)、深旺道(奧運站)一帶,取道連翔道前往東京街,再依2號線之走線返回蘇屋。[4]

服務時間及班次

2號
長沙灣蘇屋邨)開 尖沙咀碼頭
日期 服務時間 班次(分鐘) 日期 服務時間 班次(分鐘)
星期一至五 05:30-07:30 12 星期一至六 06:15-22:15 15
07:40 22:15-00:35 20
07:52-08:30 12/13
08:30-18:30 15
18:30-23:50 20
星期六 05:30-08:30 12
08:30-18:30 15
18:30-23:50 20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05:30-18:30 15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06:15-20:15 15
18:30-23:50 20 20:15-00:35 20
202
長沙灣蘇屋邨)開
日期 服務時間 班次(分鐘)
每日 07:55-08:55 20
08:55-23:25 30

收費

全程:$4.9

  • 本線設有12歲以下小童及65歲或以上長者半價優惠。
  • 65歲或以上長者使用長者或個人八達通(包括「樂悠咭」),以及12歲以下合資格殘疾兒童使用「殘疾人士身份」個人八達通繳付車資,均可享有每程$2.0或半價(以較低者為準)的票價優惠;12至64歲合資格殘疾人士使用「殘疾人士身份」個人八達通,以及60至64歲香港居民使用「樂悠咭」繳付車資,均可享有每程$2.0或全費(以較低者為準)的票價優惠
  • 乘客可以現金或八達通於上車時付款,不設找續。
  • 每位成人乘客可免費攜帶最多兩名4歲以下而不佔座位的兒童乘客乘車,超額之4歲以下小童必須繳付小童車費乘車。
  • 持有「九巴月票」之乘客在車票有效期內,每日可享最多10程任何九龍巴士龍運巴士路線(包括本路線,以及聯營路線的九龍巴士龍運巴士提供的班次;惟乘搭機場「A」及「NA」線則可享原價二七折優惠(不會計算每天10次合資格車程));而B1線則每日可享最多各2程(不會計算每天10次合資格車程)。
  • 九龍巴士城巴龍運巴士陽光巴士全職員工及家屬(不包括外判職員)可免費乘搭本路線,惟必須拍職員或職員家屬八達通。
  • 乘客亦可透過多元化電子支付系統(e度嘟)繳付車資,包括使用非接觸式VISA卡、JCB卡、萬事達卡、銀聯卡、美國運通、大來國際、Discover Card、Apple Pay、Google Pay、Samsung Pay、AlipayHK「易乘碼」、支付寶、WeChatHK/微信支付「搭車碼」、銀聯雲閃付「乘車碼」及BOC Pay「乘車碼」。乘客使用此付款方式,使用此支付方式的乘客可享有中途下車之分段收費,以及與其他九巴/龍運獨營路線或聯營線九巴/龍運班次之轉乘優惠,惟不適用於與非九巴/龍運路線之轉乘優惠,亦不能享有「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及「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

使用車輛

由於本線途經專營巴士低排放區,故必須使用達到歐盟五型或以上排放標準的車輛行走。

二次大戰後以Tilling-Stevens K5LA7及「塞頓MK17」單層巴士作先鋒,50年代初引入首批雙層巴士丹拿A、B型,不久於六十年代中改用九龍半島的典型車款主力「大水牛」AEC Regent五型,其後又加入丹拿E型利蘭珍寶行走,一直行走至八十年代初以12米大型三軸巴士接力,型號是非空調丹尼士巨龍(3N)及 利蘭奧林比安(3BL)。

時至今日,由於本線在眾多交通競爭中仍能保持不俗的客量,因此九巴對本路線也有一定程度的重視,並派出比較新的車型行走。

為慶祝九巴成立80周年,在2013年7月15日至2014年1月13日,本路線調入8部來自不同車廠、披上不同款式「九巴情載80年」復古車身色彩的巴士(ATEU5/NX3426、ASU19/PC5322、AVBWU54/PS9280、AVBWU252/RJ2681、AVBWU253/RJ2733、ATSE31/RV3531、ATSE48/RW5779),向市民及遊客展示九巴車隊的演變歷程。[8]

本路線使用11輛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 12米 (ATENU) 。均屬荔枝角車廠

車隊編號 車牌
ATENU1655 SK2178
ATENU1656 SK1019
ATENU1657 SK4255
ATENU873 TW5385
ATENU879 TW8628
ATENU884 TW9354
ATENU1167 UJ 924
ATENU1268 VC3581
ATENU1454 VM3892
ATENU1489 VN 587
ATENU1497 VN1159

行車路線

2

蘇屋開經:廣利道東京街荔枝角道彌敦道梳士巴利道

尖沙咀碼頭開經:梳士巴利道、彌敦道、荔枝角道、東京街、保安道長發街

202

蘇屋開經:長發街保安道東京街通州街西九龍走廊太子道西荔枝角道彌敦道旺角道西洋菜南街亞皆老街櫻桃街深旺道海輝道連翔道東京街西、東京街、保安道及長發街。

沿線車站

2
長沙灣蘇屋邨)開 尖沙咀碼頭
序號 車站名稱 位置 序號 車站名稱 位置
1 蘇屋巴士總站 1 尖沙咀碼頭巴士總站 尖沙咀天星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
2 基愛小學 廣利道 2 中間道 彌敦道
3 東京街 3 九龍公園
4 長沙灣站 東京街 4 寶靈街
5 麗閣邨 5 南京街
6 麗閣邨麗蘿樓 荔枝角道 6 文明里
7 北河街 7 碧街
8 石硤尾街 8 奶路臣街
9 白楊街 9 弼街
10 鴉蘭街 10 塘尾道 荔枝角道
11 奶路臣街 彌敦道 11 石硤尾街
12 豉油街 12 桂林街
13 碧街 13 深水埗公園
14 永星里 14 麗閣邨 東京街
15 長樂街 15 長沙灣站
16 德成街 16 寶熙苑 保安道
17 金馬倫道 17 蘇屋邨海棠樓 長發街
18 中間道 18 蘇屋巴士總站
19 香港文化中心 梳士巴利道
20 尖沙咀碼頭巴士總站 尖沙咀天星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
202
長沙灣(蘇屋邨)
序號 車站名稱 位置
1 蘇屋巴士總站
2 李鄭屋商場 保安道
3 東京街
4 長沙灣站 東京街
5 麗閣邨
6 深水埗公園游泳池
西九龍走廊
7 鴉蘭街 荔枝角道
8 西洋菜南街
9 旺角街市 亞皆老街
10 銘基書院 櫻桃街
11 帝柏海灣
12 奧運站 深旺道
13 君匯港
連翔道
14 西九龍法院大樓 東京街西
15 麗閣邨 東京街
16 長沙灣站
17 寶熙苑 保安道
18 蘇屋邨海棠樓 長發街
19 蘇屋巴士總站

客量

九巴2線途經深水埗市中心及彌敦道,因此吸引很多乘客乘坐本線,而且也方便深水埗居民來往尖沙咀旺角等地,行走路線也十分直接。乘客大約可分為兩批,往尖沙咀碼頭方向:首批是從蘇屋前往旺角等地,此時便有部份乘客在旺角區下車,接下來第二批乘客便從彌敦道上車前往尖沙咀;往蘇屋方向:首批是從尖沙咀碼頭前往旺角油麻地等地,此時便有大量乘客在旺角區奶路臣街弼街下車,接下來第二批乘客便從旺角上車前往蘇屋

雖然蘇屋邨需要拆卸重建,加上沿線人口老化,引致本線班次被削減,但此線的收費較其他選擇(例如取道大埔道元州街一帶的6線)稍低,加上本線也能直接到達較遠離港鐵車站的深水埗西南地區如荔枝角道醫局街等舊區,因此本線是一條擁有挺高流水乘客量的巴士路線,尤其長者為主。隨著蘇屋邨完成重建,本路線的客量開始上升。繁忙時間,部分班次更會全車爆滿。而由於九巴6號在繁忙時間客量過於飽和,部分乘搭該線的乘客見到此路線,會改搭此線。

202線雖然途經西九龍走廊連翔道來往旺角,但是班次疏落,而且受到旺角內街擠塞影響,使脫班嚴重,加上往蘇屋方向有更頻密的九巴2號線、過海隧巴112線、新巴796C970線選擇,加上長沙灣往返大角咀的需求甚低,因此客量偏低。

參考資料

  1. ^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2線於深水埗區改道〉[新聞稿],2003年8月20日。
  2.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九巴第2號線改道安排〉[交通通告]。
  3. ^ http://www.kmb.hk/tc/news/press/archives/news201506262242.htm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146條路線增設巴士到站時間預報服務 覆蓋逾半九巴及龍運路線〉[新聞稿],2015年6月26日。
  4. ^ 2019-2020年深水埗區落實巴士路線計劃 (PDF). [2020-01-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1-06). 
  5. ^ 202 全新特快長沙灣往旺角 (PDF). [2019-12-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12-10). 
  6. ^ 2 永久改道 (PDF). [2019-12-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1-01). 
  7. ^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202 全新特快長沙灣往旺角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宣傳單張]。
  8. ^ 九巴新聞稿:九巴仿古懷舊巴士再現香江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九巴網站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