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縣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巫山縣 | |
---|---|
縣 | |
從巫山長江大橋遠眺夕陽下的巫山全景 | |
![]() 巫山縣的地理位置 | |
![]() {{{state}}}的地理位置 | |
國家 | ![]() |
隸屬行政區 | 重慶市 |
區劃類別 | 縣 |
區劃代碼 | 500237 |
政府駐地 | 巫峽鎮 |
現任縣委書記 | 李春奎 |
現任縣長 | 曹邦興 |
總面積 | 2,953.88 平方千米 |
總人口(2007) | 615,897[1] |
時區 | UTC+8(北京時間) |
郵政編碼 | 404700 |
電話區號 | +86 (0)23 |
網站:www |
巫山縣位於重慶市東部,東、南與湖北省相鄰,西接奉節縣,北依巫溪縣。幅員面積295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9.59萬人。[1]
歷史沿革[編輯]
- 戰國間,巫屬楚國之巫郡。
- 秦昭襄王三十年(前277年)建巫縣。
- 東漢建安十五年(210年),劉備主荊州,析巫縣置北井縣。
- 蜀漢章武二年(222年),縣境屬吳,隸屬宜都郡。
- 吳孫休永安三年(260年)分宜都郡置建平郡,治巫縣。
- 西晉泰始四年(268年)隸屬巴東郡。
- 隋開皇三年(583年)置建平郡,巫縣更名為巫山縣。
- 1952年,湖北省建始縣的銅鼓鄉劃歸四川省巫山縣[2]。
- 1997年6月28日,巫山縣劃歸重慶直轄市。
自然地理[編輯]
- 巫山縣位於重慶市最東端,三峽庫區腹心,素有「渝東門戶」之稱,地跨長江巫峽兩岸,縣城位於大寧河與長江交匯處。海拔相對高差2606米,跨越東經109°33′-110°11′,北緯30°45′-23°28′。巫山地形十分複雜,南北高中間低,峽谷幽深,岩溶發育,山地面積占96%,丘陵平壩占4%。巫山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均溫度18.4℃,年平均降水量1041毫米。[3]
行政區劃[編輯]
巫山縣下轄2個街道辦事處、11個鎮、11個鄉、2個民族鄉[4]:
高唐街道、龍門街道、廟宇鎮、大昌鎮、福田鎮、龍溪鎮、雙龍鎮、官陽鎮、騾坪鎮、抱龍鎮、官渡鎮、銅鼓鎮、巫峽鎮、紅椿土家族鄉、兩坪鄉、曲尺鄉、建平鄉、大溪鄉、金坪鄉、平河鄉、當陽鄉、竹賢鄉、三溪鄉、培石鄉、篤坪鄉和鄧家土家族鄉。
交通[編輯]
道路[編輯]
348國道過境。
航空[編輯]
旅遊資源[編輯]
- 境內有舉世聞名、以峽谷、江河風光為代表的長江三峽
- 有幽深秀麗、以探險、休閒、漂流旅遊為主要內容的小三峽、小小三峽
- 有曲徑探幽、以神女峰為代表的巫山「三台八景十二峰」景點群。
- 有座「四門可通話,一燈照全城」的「袖珍古城」之稱的大昌古鎮。
- 2003年三峽庫區二期蓄水後,巫山景區峽谷相通、湖庫相連,更加特色鮮明、令人嚮往。
- 1991年,長江三峽、巫山小三峽雙雙被評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2000年被評為全國首批AAAA景區。巫山旅遊日接待能力達8000人以上,年接待遊客100萬人次以上,為全國旅遊大縣。[5]
- 2020年1月獲評中國烤魚美食之鄉。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輯]
參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 ^ 1.0 1.1 重庆市巫山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國統計信息網. 2010-02-01 [2016-11-19].
- ^ 1952年3月19日內務部【內民字第72號】批覆
- ^ 巫山县自然地理. 巫山縣政府. 2015-10-20 [2016-11-20].
- ^ 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巫山县.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20.
- ^ 巫山概览. 人民網. 2003-11-18 [2012-11-20].
外部連結[編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