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江縣
26°12′N 119°32′E / 26.200°N 119.533°E
連江縣 閩都金鳳 | |
---|---|
縣 | |
位於小滄畲族鄉的山仔水庫 | |
連江縣的地理位置 | |
圖深藍色部分 為福州市連江縣範圍 | |
坐標:北緯26°07'-26°27',東經119°17'-120°31'之間 [1]26°19′N 119°53′E / 26.317°N 119.883°E | |
國家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隸屬行政區 | 福建省福州市 |
設立 | 公元282年 [2] |
語源 | 以縣治連接江水而得名[3] |
政府駐地 | 鳳城鎮 |
下級行政區 | |
政府 | |
• 縣委書記 | 陳勁松 |
• 縣長 | 高雙成 |
面積 | |
• 總計 | 1,254.69 平方公里(484.44 平方英里) |
• 陸地 | 1,168.13 平方公里(451.02 平方英里) |
• 水域 | 3,112.02 平方公里(1,201.56 平方英里) |
海拔 | 0 公尺(0 英尺) |
人口(2020年)[5] | |
• 常住 | 639,498人 |
• 密度 | 510人/平方公里(1,320人/平方英里) |
• 城鎮 | 323,972人 |
語言 | |
• 母語(方言) | 閩語閩東片連江話、 畲語 |
時區 | 北京時間(UTC+8) |
郵政編碼 | 350500 |
電話區號 | 0591 |
車輛號牌 | 閩A |
行政區劃代碼 | 350122 |
氣候 | 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2] |
• 年均溫 | 19.0攝氏度 [7] ℃ |
舊稱 | 溫麻縣 |
國內生產毛額 | ¥184億元人民幣[2] |
• 人均 | ¥28,682元人民幣[8] |
網站 | 連江縣人民政府入口網站 |
連江縣(閩東語:連江,平話字:Lièng-gŏng gâing,[lieŋ55 ŋouŋ55 kaiŋ242](福州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福州市下所屬之縣份。北鄰羅源縣、西傍晉安區、南接馬尾區、東瀕台灣海峽,全縣陸地面積1,168.13平方公里。
由於20世紀中葉第二次國共內戰關係,原連江縣一分為二,位於中國大陸的連江縣主體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控制。位於外海的少數島嶼等由中華民國政府實際統治,同樣設有連江縣,但管轄權只限於馬祖列島,為唯一兩岸分治的縣份。
歷史
[編輯]上古
[編輯]根據目前的考古發現,連江縣境內可證實的歷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9]春秋戰國時期,連江縣境屬閩越地,秦代屬閩中郡,西漢時期歷屬閩越國、會稽郡、冶縣,東漢時屬東侯官,三國時期屬孫吳建安郡侯官縣,設溫麻船屯,溫麻之名亦自此始。[10]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析侯官縣溫麻船屯地置溫麻縣,屬晉安郡,為福建最早5個縣份之一。隋開皇九年(589年)併入原豐縣,開皇十二年(592年)改名閩縣。唐武德六年(623年)從閩縣析出重置溫麻縣,同年以城域大江前橫,盈盈如束改名連江並沿用至今。天寶元年(742年),縣治從伏沙遷移今址鳳城,「北枕龍漈,南瞰鰲江」,此地因城域形似展翅南飛的鳳凰得名。[9]
中古
[編輯]唐至五代中原大批移民南遷,割據福建的王審知推行鼓勵農桑、輕徭薄賦政策,同時開闢甘棠港,連江縣域經濟得以發展。至宋代,連江進入鼎盛發展時期,推廣種植雙季水稻,農業產量增加,海洋捕撈和養殖業發展,並以產蟶聞名,[9] 海運和貿易較發達;教育曾興盛一時,理學家朱熹曾到連江講學,[11]咸淳元年(1265年)一科考中19名進士,為連江史上之最。[9]元代後常受戰亂影響,逐漸衰退。明永樂八年(1410年)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150餘年間,縣境屢受倭寇侵掠。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邑人陳第配合戚繼光,在馬鼻大破倭寇,倭禍始靖。明代有甘薯、菸葉等外來農作物傳入,[12] 因縣內大量種植甘薯,糧食總量增加。明清嬗代之季,兵連禍結,南明隆武政權、鄭氏延平政權與清軍在連江數番交戰,拉鋸爭奪,縣內士民死者無算。此後清廷閩浙總督姚啟聖厲行遷界和海禁,[13] 連江沿海居民悉遷內地,田園荒蕪5.7萬畝,漁業、海運皆受較大影響。[9] 及至清末,宣統三年九月十九日(1911年11月9日)夜,連江縣光復會成員攻入縣署,知縣周之松繳印出署,清廷在連江的統治結束。[9]
近代
[編輯]民國時期連江縣先後屬福建省東路道和第一行政督察區,其中曾3次為省直轄縣。[9]民國肇始連江初為地方軍閥李厚基勢力範圍,民國13年(1924年)後被北洋軍閥海軍陸戰隊割據。[9]北伐戰爭後,連江縣由南京國民政府管治。民國21年(1932年)6月連江出現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游擊隊武裝閩中工農游擊隊第一支隊。隨後縣政府建立保衛團指揮部,籌建地方常備武裝。民國22年(1933年)福建事變中,連江縣曾劃歸中華共和國閩海省管轄,但只維持了53天[14],此時中國共產黨在連江地區建立了革命根據地並於翌年1月建立連江縣蘇維埃政府。民國24年(1935年),國民政府收復連江縣,南昌行營將連江列為重點剿匪區,全面清查戶口,編組保甲,設區署和聯保。[9]在抗日戰爭期間,民國30年(1941年)和民國33年(1943年),侵華日軍兩次占領連江縣城,共計達373天,這一期間全縣物資匱乏,糧食緊張,物價飛漲,實行糧食統制、計口授鹽。[9] 民國32年(1943年)5月,國民革命軍陸軍第八十師收復連江縣城。抗戰結束後第二次國共內戰旋即爆發。
民國38年(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渡過長江,進入福建,在淮海戰役後敗退到閩東北地區的中華民國國軍陸軍第74軍開始於連江、福州一帶集結防禦,二級上將湯恩伯親臨連江重新部署。8月,解放軍第31軍93師從古田進入連江境內,8月16日占領連江縣城和琯頭。國軍七十四軍在連江之戰中傷亡、被俘共3,000人以上,216師少將師長谷允懷被俘,餘部向琅岐和馬祖列島等地退卻。[9] 民國38年(1949年)8月1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1軍第93師進駐連江小滄,成立「連江縣人民民主政府」;民國38年(1949年)9月6日,改為「連江縣人民縣政府」;1950年初,改為「連江縣人民政府」。1953年8月17日,中華民國政府在馬祖列島復設連江縣政府,雙方長期武力對峙,駐軍均在萬人以上,多次發生規模不等的武裝衝突。[9]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連江縣曾三次(計18年)屬閩侯專區,二次(計16年)屬福安(寧德)專區,1983年7月1日第二次歸屬福州市轄區,為福建省福州市下轄的一個縣。1979年後海峽兩岸關係逐漸緩和,連江不再作為兩岸軍事鬥爭的最前線,經濟得以較快發展。1988年初,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連江縣列入經濟開放區。[9]
政治
[編輯]現任領導
[編輯]機構 | 中國共產黨 連江縣委員會 |
連江縣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 |
連江縣人民政府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連江縣委員會 |
---|---|---|---|---|
職務 | 書記 | 主任 | 縣長 | 主席 |
姓名 | 陳勁松[15] | 林承祥 | 高雙成[16] | 馮慧欽[17] |
民族 | 漢族 | 漢族 | 漢族 | 漢族 |
出生日期 | 1968年3月(56歲) | 未知 | 1970年10月(54歲) | 1970年12月(53歲) |
就任日期 | 2021年7月 | 2021年12月 | 2021年12月 | 2021年12月 |
行政區劃
[編輯]連江縣自唐代始設5個鄉:寧善、永福、太平、名聞、五賢。統20個里。宋代,寧善鄉析為西寧善鄉和東寧善鄉;永福鄉析為永福鄉和南永福鄉,共7個鄉,統24里。元代東、西寧善鄉合併為一,南永福鄉改名永福鄉,原永福鄉的崇德四里至崇德一里依序改為二十九至二十六都,不隸鄉里。全縣共5個鄉(統21里)、4都,此後歷明、清兩朝沿襲未改。民國時期政局不穩,且反覆變革,縣以下區劃變動較多。[9]
連江縣現行行政區劃共有16鎮7鄉:鳳城鎮、敖江鎮、東岱鎮、琯頭鎮、曉澳鎮、東湖鎮、丹陽鎮、長龍鎮、透堡鎮、馬鼻鎮、官坂鎮、筱埕鎮、黃岐鎮、苔菉鎮、浦口鎮、坑園鎮、潘渡鎮、江南鎮、下宮鎮、蓼沿鄉、安凱鄉、小滄畲族鄉和馬祖鄉。其中,馬祖鄉由中華民國的連江縣政府管轄,連江縣人民政府並無實際管轄。[4][18]
地理
[編輯]連江縣東臨台灣海峽,縣城離福建省會福州僅50公里。琯頭鎮與琅岐島隔江相望,西部與福州市馬尾區長安村毗連,位於閩江口的北側。閩江從福州到琯頭出口處,有長門與琅岐金牌兩山夾峙,最窄處僅500公尺左右。閩江口外是南龜、北龜兩島,被稱為「雙龜鎖口」;雙龜外有壺江島、川石島、粗蘆島、五虎礁(又稱「五虎守門」)等列於海口。東北部黃岐半島位於羅源灣南部,出海後又有馬祖列島、東引島、白犬列島等數十個島礁。[19]
氣候
[編輯]連江縣屬亞熱帶氣候,降水充沛,干、濕季分明,夏有酷暑,冬少嚴寒,自然景觀四季常綠,夏季海洋性氣候特點明顯,冬季大陸性氣候特點突出。年日照時數1697.9小時。沿海地區風速較大,黃岐半島的年均大風日數在100天以上。氣象災害主要是5、6月份洪水和夏季的颱風及暴雨。[7]
連江縣氣象數據(1981年至2010年)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歷史最高溫 °C(°F) | 26.5 (79.7) |
29.1 (84.4) |
32.2 (90.0) |
32.9 (91.2) |
34.7 (94.5) |
37.2 (99.0) |
38.7 (101.7) |
38.0 (100.4) |
36.0 (96.8) |
33.2 (91.8) |
31.6 (88.9) |
27.9 (82.2) |
38.7 (101.7) |
平均高溫 °C(°F) | 14.6 (58.3) |
14.5 (58.1) |
17.0 (62.6) |
21.8 (71.2) |
25.9 (78.6) |
29.6 (85.3) |
33.0 (91.4) |
32.2 (90.0) |
29.2 (84.6) |
25.6 (78.1) |
21.9 (71.4) |
17.0 (62.6) |
23.5 (74.4) |
日均氣溫 °C(°F) | 10.5 (50.9) |
10.7 (51.3) |
13.0 (55.4) |
17.6 (63.7) |
22.0 (71.6) |
25.7 (78.3) |
28.6 (83.5) |
28.2 (82.8) |
25.4 (77.7) |
21.5 (70.7) |
17.6 (63.7) |
12.5 (54.5) |
19.4 (67.0) |
平均低溫 °C(°F) | 7.6 (45.7) |
8.1 (46.6) |
10.1 (50.2) |
14.5 (58.1) |
19.0 (66.2) |
22.5 (72.5) |
24.9 (76.8) |
24.9 (76.8) |
22.4 (72.3) |
18.1 (64.6) |
14.2 (57.6) |
9.1 (48.4) |
16.3 (61.3) |
歷史最低溫 °C(°F) | −1.9 (28.6) |
−1.1 (30.0) |
−0.9 (30.4) |
5.5 (41.9) |
11.5 (52.7) |
13.7 (56.7) |
19.9 (67.8) |
20.1 (68.2) |
14.4 (57.9) |
7.7 (45.9) |
2.8 (37.0) |
−3.6 (25.5) |
−3.6 (25.5)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56.1 (2.21) |
92.5 (3.64) |
150.2 (5.91) |
160.9 (6.33) |
192.0 (7.56) |
220.7 (8.69) |
140.7 (5.54) |
204.1 (8.04) |
186.4 (7.34) |
63.3 (2.49) |
58.2 (2.29) |
44.8 (1.76) |
1,569.9 (61.8) |
平均相對濕度(%) | 80 | 83 | 84 | 83 | 85 | 86 | 82 | 83 | 83 | 79 | 78 | 78 | 82 |
資料來源:中國氣象數據網 |
水文
[編輯]連江縣境內多山,水系發育。長度在3公里以上的河流計73條。其中敖江為境內最大常年性河流,是福建省第六大河流,發源於古田縣東北部鷲峰山脈,由羅源縣流經小滄畲族鄉、潘渡鄉、敖江鎮、鳳城鎮,在浦口鎮與東岱鎮注入東海。幹流全長137公里,流域面積2665平方公里,境內有牛溪和財溪為敖江支流。福建省第一大河流閩江亦流經琯頭鎮匯入東海。[9]
經濟
[編輯]連江縣歷史上是農業經濟縣份,以種植業、養殖業和捕撈業為主的第一產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占主導地位,基本上是單一農業經濟。1949年,國內生產總值中第一產業占85.1%,第二產業占4%,第三產業占10.9%。直到1995年,工業比重總產值方才首次超過農業總產值。[9] 1980年代起,連江經濟進入了較快發展時期,但歷來工業基礎薄弱,只在1998年至2003年,連續6年以第十名身份進入福建經濟實力十強縣,[20] 經濟發展水平很快被福建其他縣市超過。[21] 2009年,全縣生產總值157.75億元,比上年增長14.4%,人均GDP為28682元。[8] 工業總產值155.19億元,增長27.1%;農林牧漁業總產值98.64億元,增長5.6%;進出口總額3.43億美元,增長12.2%;[22] 據官方資料,2009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3002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1.8%。[9]
1985年後連江水產業發展為連江的傳統支柱產業,比重直線上升,成為福建水產大縣。2008年,水產品產量62萬噸,漁業總產值178億元,以上兩項連續25年在福建省縣級城市中位列第一,在中國縣級城市中目前處於第二位。[23] 連江水產業還擁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和知名度,在2010年「定海灣丁香魚」通過認證成為中國地理標誌產品。[24]
由於大量居民移民海外,連江的僑匯和民間金融業非常繁榮,每年有大量僑匯僑資等的注入,2006年透過中國銀行和其它金融機構從美國匯往連江的匯款有4億2000萬美元,在福建省縣級城市中僅次於長樂。[25]近年來,旅遊業在連江縣亦列為支柱產業來發展,其著力開發的旅遊資源主要在於自然地理條件帶來的地熱溫泉資源,連江已先後獲評「中國溫泉之鄉」[26] 和「中國十大溫泉休閒基地」[27]。
連江商人開辦的休閒娛樂場所聞名中國,這些場所習慣上稱「點」,以家族、親友為單位相互參股投資,並由一個人掌管經營。多項投資、相互參股是連江商人開辦休閒娛樂場所的一個重要特點。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做「點」是開網吧的代名詞,中國各地電玩和網吧行業經營者多是來自連江。據媒體報道,2010年僅上海一地連江人開設的網吧就達到1700家之多。近年來隨著網吧行業獲利下滑,連江商人開始以網吧業確定的「點」為駐點,逐漸將投資方向轉向舞廳、溜冰場、快捷酒店、桑拿、KTV。連江商人開辦的休閒娛樂場存在經營不規範的問題,負面輿論多。[28][29]
人口
[編輯]連江縣人口變動圖(萬人) 1179年-2009年[8][9] |
有關連江人口數記載始見於宋淳熙六年(1179年),全縣計18893戶,53329人。[9] 元代人口不詳。明、清兩朝不斷加賦增捐,縣民為躲避賦役匿報戶口漸多,縣內統計人口始終在兩萬人以下。清康熙五十三年(1713年),清廷頒布了著名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的詔令,使得丁稅的數量成為定額,新增加的人口不必再負擔丁稅。雍正帝統治時推行攤丁入地,將中國實行兩千多年的人頭稅(丁稅)廢除,而併入土地稅,[30] 匿報戶口現象逐漸減少。[31][32] 至道光九年(1829年),編查保甲門牌,全縣共33425戶,174406人。民國時期,政局不穩、戰亂頻仍,加之疫病流行,人口基本無增長,到民國38年(1949年)4月,全縣人口為220775人。[9]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連江人口生育逐漸進入高峰,其中1954年出生率最高時達40.7‰。[9] 20世紀80年代起,連江縣人民政府開始推行計劃生育。[8]
截至2022年末,連江縣共有戶籍人口67.5766萬人,常住人口64.6萬人,有31個少數民族共17793人,其中畲族15519人,占少數民族87.2%[33]。
民族
[編輯]連江人口以漢族為主,漢族占連江人口的97%,根據1990年的普查數據,共有16個少數民族,人口計12340人,占總人口2.12%,畲族12249人,占全縣總人口2.10%。另外還有少量的回族等少數民族。 畲族是連江人數最多、最主要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山區,以小滄畲族鄉最為集中。 連江畲族婦女的獨特服飾為鳳頭髻和鳳冠,鳳頭髻是以紅絨纏繞辮子並盤繞於頭上,鳳冠則多為銀質,現在已不多見。[34]
語言
[編輯]連江屬於福州十邑之一,居民使用當地方言連江話,連江話屬閩語閩東片,與福州話語音、詞彙、語法系統比較接近,也有一些不同於福州話的特點。[9] 近年來因政府推普政策所致,普通話亦日漸普及。連江畲族居民的母語為畲話,由於宋元時期畲族人曾與客家人混居於閩粵贛交界地區,因此畲話受客語的影響很大,在遷入連江以後,畲話又受到連江話的一定影響,連江畲族人很多也能使用連江話。[9][35][36]
姓氏
[編輯]連江姓氏大部分淵源於中原一帶,早期多同姓聚居一個村落,有的還以姓為村名,如韓厝里、劉厝里等。後隨人口發展及婚嫁遷徙,姓氏逐漸增多。[9] 根據1990年的普查數據,全縣計有285姓。其中單字姓282姓,複姓3姓,其中姓氏人口最多的林氏,計94742人,其次是陳氏,計88136人,[9] 故民間有「林陳半天下,黃鄭滿街擺」的說法。[37] 這正切合了古代中原漢人移民福建的八姓入閩之說,即西晉末年的永嘉年間,由於胡人占領中原而被迫逃離家園南下移民入閩的八個漢人姓氏為:林、陳、黃、鄭、詹、邱、何、胡。[38]
移民海外
[編輯]連江是福建省著名的僑鄉。祖籍連江現居海外華僑華人、港澳人士計332157人。其中海外華僑74889人,華人138811人,出國人員94281人,香港居民18302人,澳門居民5874人,分布在美國、日本、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德國、紐西蘭、法國、新加坡等59個國家和地區。[9] 連江人有著很長的移民史,《連江縣誌》記載在宋代就有連江人往返於中國與印尼之間。[9]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城郊白沙村黃姓家族有人到日本經商,歷數十載,卒後葬於長崎崇福寺後山唐人墓地。據日本學者宮田安實地考察,該墓地其中有一方為連江人。二十世紀90年代,日本鹿兒島市白沙黃氏後裔江夏利成(「江夏」為黃姓郡望)等到白沙黃氏宗祠舉行祭祖儀式。[9] 到清朝末年,有西方人誘拐福州人前往東南亞、非洲(如留尼旺島)、美國、墨西哥等地,稱為「契約華工」,因待遇惡劣,當時很多福州人反感的稱之為「賣豬仔」。據統計自清咸豐至民國初,連江屬「契約華工」出國的華僑約110人。[9]
1980年代以後,移民國外的連江人大幅增加,他們以鄉鎮農民階層為主,其中大量人通過各種方式進入並滯留於美國等已開發國家,屬於非法移民,根據媒體報道,包括原籍連江人士在內的很多非法移民在所居住國生活較為艱難,處於社會低層,通過各種方法尋求身份合法化。[39] 也有許多人通過既有的親屬關係移民,這些新移民在美國大多聚居於紐約。[40] 20世紀末以來,福州沿海縣市非法移民現象引起中國警方重視,[41] 連江縣有5個鄉鎮的7個村被列為非法移民整治區,當地居民護照申領難度加大。[42] 與此同時,非法移民現象使得連江居民前往歐美等已開發國家時申請簽證較困難。[43]
社會
[編輯]飲食
[編輯]居民日常主食以米飯為主,多食魚、貝、果蔬等,菜系屬閩菜。味道方面,注重清鮮、酸、甜、鹹、香,尤重甜、酸、淡,極少使用辣椒等辛辣的調料。著名的當地小吃有魚丸、肉燕、鼎邊糊、拌麵、扁肉、牛雜、蠣餅、馬蛋等。[9]
節慶
[編輯]連江的許多節日和習俗具有濃厚的本土特色,一些如拗九節這樣的節日是僅流行在福州十邑的節日。拗九節在每年農曆正月廿九日,該節日源於「目連救母」的傳說,各家在這一日會用糯米、紅糖、𥻵、甘薯、花生、紅棗、桂圓乾等原料煮成拗九粥,用來祭祖或饋送長輩親戚。[9]春節為縣內民眾最隆重的節日,農曆年底,連江人要「筅堂」(大掃除),在「三十暝晡」(即除夕夜)貼年符(春聯)、放鞭炮、舉行家庭晚宴。[9] 正月初一早起先吃𥻵(意為時運好),講究講吉利話,一般互不串門;初二初三則是訪問親友拜年的日子,兒童也會得到壓歲錢。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夜晚,兒童由娘舅送花燈(連江話中「燈」「丁」同音,寓意添丁),[44] 燈會也在元宵達到高潮。清明節是紀念先人的節日,連江人會用嫩艾葉拌糍加餡作粿吃,俗謂菠菠粿,用於供奉、饋贈和食用。立夏當日,連江各家以豆芽、韭菜、或紅糖拌米漿煎成鹹、甜「夏粿」,祀神明、供祖先、饋親戚,亦煮「鼎邊糊」,意在祈祝夏秋好收成。[9]端午節的傳統則是食粽、扒龍船、懸艾蒲。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也稱做半段,做半段的傳統源於慶豐收和紀念先祖神誕,各家任擇一日備酒饌祭祀祖先。中秋節的主要活動為吃月餅、賞月。連江習俗,十六歲以下兒童由娘舅送花餅。冬至前一天晚被稱作冬節,家家戶戶制煮「油扁」(元宵丸)為主餐,並饋送親戚,並用糯米和白米磨漿制糍用以搓𥻵,留至冬至早晨食用。[9]
宗社
[編輯]連江縣內各村較大的姓氏多建有祠堂,並隨著家族繁衍和遷徙,另建支祠或房祠,供祀本族認同的祖先。政治和經濟實力較雄厚的宗族,建造祠堂規模較大,並留有廣闊的活動場地,有的還設有族田祭產,祭祀禮儀亦最隆重,並與傳統年節結合起來,多數在陰曆正月初一舉行合族祭祖團拜活動,以祭品設席,共宴一堂。有的祭畢還按丁口(16歲以上男子)發橘,以征吉祥如意。[9] 雖然經歷過土地改革、破四舊的重大衝擊,但在改革開放後,宗族活動又重新活躍,各村都積極重修族譜和修復宗祠,尤其移民海外人數多的姓氏所修祠堂頗為壯觀,併兼作娛樂活動場所。[9]
教育
[編輯]自唐至清末,連江境內舉進士第共367人,宋代中第人數最多,共293人。[9] 史籍可考的連江第一個進士為張瑩,中第時間為唐大順元年(890年)。[9] 較之福州十邑中的其他地方(如永泰縣南宋時期出現「七年三狀元」),[45] 連江士子於舉業上成就不多,僅有明宣德八年(1433年)趙恢為殿試第一甲第二名(榜眼)。[9] 據《連江縣誌》所載,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胡紹嶧亦曾名列一甲,為殿試第三名(探花)[9]。《連江縣誌》此處記載為孤證,其他文獻、史籍如《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的記載卻大不相同,乾隆三十六年辛卯恩科殿試第一甲第三名為浙江上虞人范衷,胡紹嶧為殿試第三甲第四十三名[46]。
截至2010年,連江縣共有各類學校(園)228所。公立學校(園)143所,其中幼兒園3所,小學107所,初中學校23所(含九年一貫制學校6所),高級中學8所(含完全中學4所),職業中專2所;民辦學校(園)85所,其中幼兒園81所。全縣在校學生78278人。其中幼兒數18668人,小學生32354人(含特教學生227人),初中生16761人,高中(含職專)生10495人。全縣專任教師4482人,其中幼兒專任教師198人,小學專任教師2046人,初中專任教師1377人,高中(含職專)專任教師861人。全縣校園占地面積183多萬平方公尺。建築面積60萬平方公尺[47]。
體育
[編輯]連江傳統的體育項目有武術、扒龍船(賽龍舟)等。武術門類主要有有潘渡、蓼沿山區的棍杖術、少數民族的「畲家拳」、琯頭一帶的南拳、敖江儒洋的少林拳,但存在習武者參與宗族械鬥的現象。1980年代後,縣內中老年多習太極拳運動健身。端午節時有龍舟競賽的傳統,參與人數多、熱情高,觀眾亦多,有因比賽引起爭執乃至鬥毆,[9]20世紀90年代以來,連江各級幹部大多鄉愿,為求相安無事、不生事端,官方已不再出面組織龍舟賽。[48]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連江縣人民政府牽頭組織縣運動會作為全縣性體育競技平台,[49] 1950年代舉辦了一到六屆縣運動會,[9] 1989年第七屆縣運動會後每四年舉辦一次,至2009年已舉辦十二屆。[49] 由於連江在兩岸關係中的特殊淵源,體育競技活動也摻入了政治因素,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台統一戰線工作的延伸。[50] 2005年9月,馬祖人士組團前來觀摩連江縣第十一屆運動會開幕式,其中包括中國國民黨籍立法委員曹爾忠,隨後還與黃岐鎮代表隊進行籃球友誼賽,這是時隔56年後兩岸連江縣首次體育交流活動。[51][52] 連江縣有關官員表示「比賽結果並不重要……今後要組織更多的文體活動……把海峽兩岸人民的心緊緊地連在一起」。[53]
交通
[編輯]連江背山面海,是福州通閩東及浙江的必經要道。宋代有省際驛道過境。至元、明兩代,縣城設有總鋪。海岸線長,島嶼、港道眾多,東漢三國設屯造船,晉時有6條航線,西連省會福州,北上浙滬至日本,東達台灣,南抵港澳和東南亞各國。明代多次海禁,倭寇侵擾及清初沿海大規模遷界移民,海運凋敝。[9]連江縣目前有溫福鐵路過境,連江火車站位於江南鄉花塢村。[54] 截至2017年2月,每日經停連江站全部列車共有25趟,無始發與終到列車。[55][56]。搭乘航班需乘坐往返福州長樂國際機場與連江之間的專線巴士,全程約60公里。[57]
連江縣城區公共運輸現以公共汽車為主,除貴安溫泉旅遊區新天地內公交專線外所有線路由連江縣閩運公交公司負責經營,現有營運線路28條,2017年5月起部分線路可刷市區內的榕城通公交卡,可享受9.5折優惠[58]。[59][60] 2009年,閩運公交引進福建省首批液化天然氣(LNG)公交車,[61] 共39輛,2010年1月19日投入連江城區公交客運線路的營運[62],與以石油為燃料的車輛相比,LNG公交車可大幅度降低尾氣排放量[63]。2018年4月11日,福州市閩運公交公司與連江閩運公交公司聯合開通了兩條通往福州市區的公交線路380路與381路,起訖站分別為閩運連江車站 - 福新公交樞紐站 (首末班時間:夏季5: 30~19:30,冬季6:00~19:00,) 和 福建商學院連江校區 - 馬尾青洲公交總站(首末班時間:7:30~17:30),兩條線路配備23輛10.5公尺城市電動客車,由於線路特殊,線路實行一人一座,不可站立的運營模式,起步票價均為2元,其中380全程10元,381全程7元。2019年5月27日,福州市閩運公交公司與連江閩運公交公司聯合開通了382路,起訖站為閩運連江汽車站 - 福州華威西站,執行票價採用一票制,全程12元。[64] [65]
觀光
[編輯]連江瀕臨東海,海侵海蝕海峰地貌明顯,岩體裸露,兩列鷲峰山麓余脈平行向海岸延伸,形成眾多曲折的岸線港灣,近海島礁棋布。境內雨水充沛,植被茂密,溪河縱橫,群山疊翠,其間錯落許多自然和人文景觀。[9]目前縣內有青芝山被列入福建省省級風景名勝區,青芝山在閩江口北岸琯頭鎮秦川村,離縣城12公里,距福州42公里。因古時山上產有青紫色靈芝而得名。因山上岩洞眾多,奇異幽雅,又名百洞山,歷代文人在此留下80餘幅摩崖題刻和楹聯書畫,真、草、隸、篆諸體皆備。[9]1983年,中國中央電視台電視連續劇《西遊記》攝製組曾在此拍攝外景[66]。縣城郊外的覆釜山、玉泉山與位於東岱鎮西南的雲居山等都是遊客常至的景點。[9]
截至2011年5月,連江縣共有9處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其中較為知名有長門炮台與林森藏骨塔。長門炮台位於琯頭鎮長門村電光山上,是目前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最大的炮台,[67] 始建於明崇禎五年,清代重建。1884年的中法馬江海戰中,曾擊傷排水量4585噸的法國艦隊拉加利桑尼亞號(La Galissonniere)裝甲巡洋艦。[68][69][70][71][72]抗日戰爭中,參加對日作戰,屢遭日軍轟炸,並最終為日軍所毀。[9] 林森藏骨塔位於琯頭鎮青芝山。由第3任南京國民政府主席林森於民國十五年(1926年)親自督造。此外還有縣內名人墓葬陳第墓,古建築普光塔、含光塔、仙塔、[73] 寶林寺法堂,近現代史跡連江光復會舊址與1995年中國歷史博物館水下考古研究室和西澳大利亞海洋博物館考古部聯合組隊發現的宋、元時期定海白礁水下沉船遺址。[73]
名人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連江縣人民政府. 境域面积. [2011-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29) (中文(中國大陸)).
- ^ 2.0 2.1 2.2 連江縣人民政府. 连江县情简介. [2011-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30) (中文(中國大陸)).
- ^ 宋《三山志》
- ^ 4.0 4.1 4.2 連江縣人民政府. 行政区划. [2011-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29) (中文(中國大陸)).
- ^ 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22-07. ISBN 978-7-5037-9772-9. Wikidata Q130368174 (中文).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最新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截止2009年12月31日). [2011-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8月7日) (中文(中國大陸)).
- ^ 7.0 7.1 福建省氣象台. 福建气候概况 各县市气候概况 连江县. [2011-05-25] (中文(中國大陸)).
- ^ 8.0 8.1 8.2 8.3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ref00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9.00 9.01 9.02 9.03 9.04 9.05 9.06 9.07 9.08 9.09 9.10 9.11 9.12 9.13 9.14 9.15 9.16 9.17 9.18 9.19 9.20 9.21 9.22 9.23 9.24 9.25 9.26 9.27 9.28 9.29 9.30 9.31 9.32 9.33 9.34 9.35 9.36 9.37 9.38 9.39 9.40 9.41 9.42 9.43 9.44 9.45 9.46 連江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连江县志. 北京: 方志出版社. 2001 [2011-05-26]. ISBN 7-80122-653-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中文(中國大陸)).
- ^ 譚其驤. 中国历史地图集. 北京: 中國地圖出版社. 1996 (中文(中國大陸)).
- ^ 李熙慧 林丹. 探访连江宝林寺 朱熹曾在此讲学. 海峽都市報. 2009 [2011-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21) (中文(中國大陸)).
- ^ 郭其茂. 福建甘薯种质资源研究. 安徽農學通報. 2006, (9) (中文(中國大陸)).
- ^ 李元度. 国朝先正事略. 同治五年(1866年) (中文(繁體)).
- ^ 鄭澄桂. 一九三三年福建事变若干史事徵考. 檔案與史學. 1998, (6) (中文(中國大陸)).
- ^ 刚刚闭幕!新一届连江县委、县纪委班子产生. 福州新聞網.
- ^ 高双成_连江县人民政府县长. 連江縣人民政府. [2023-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9).
- ^ 县政协新一届领导班子选举产生!冯慧钦当选县政协主席. 搜狐新聞. [2023-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4).
- ^ 2023年连江县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23-06-30 (中文(中國大陸)).
- ^ 連江縣人民政府. 地理区位. [2011-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29) (中文(中國大陸)).
- ^ 鄭珊雲. 九九福建经济实力十强县揭晓. 中國新聞社. [201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中文(中國大陸)).
- ^ 吳沿. 山区一样大有可为——访福建永春县委书记潘燕燕. 人民日報華東新聞. [2011-06-07] (中文(中國大陸)).[永久失效連結]
- ^ 福州年鑑編纂委員會. 福州年鉴(2010). 北京: 方志出版社. 2011: 354–356 (中文(中國大陸)).
- ^ 奕通. 连续25年 连江县水产品产量在福建省县级第一. 福州晚報. [201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07) (中文(中國大陸)).
- ^ 易吉彬. “定海湾丁香鱼”成连江首个地理标志. 東南快報. [201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20) (中文(中國大陸)).
- ^ 曹健. 美闽籍移民年节汇款回乡 年增10%今年或破50亿. 中國新聞網. [201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21) (中文(中國大陸)).
- ^ 闕文龍. 连江接匾“中国温泉之乡”. 海峽都市報. [201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21) (中文(中國大陸)).
- ^ 連江縣外經局. 贵安温泉荣获“中国十大温泉休闲基地”美誉. [2011-06-07] (中文(中國大陸)).[永久失效連結]
- ^ 奕通. 连江网吧人的“前世今生” 足迹遍布全国电玩界. 福州晚報. [201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中文(中國大陸)).
- ^ 張天源. 连江网吧业艰难转型. 福建工商時報. [201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29) (中文(中國大陸)).
- ^ 樊樹志. “摊丁入地”的由来与发展.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1984, (04) (中文(中國大陸)).
- ^ 方地. 清代丁税对人口作用我见——兼论清代人口大增长原因. 中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6, (02) (中文(中國大陸)).
- ^ 王瑞平. “摊丁入亩”是清代人口激增的主要原因吗. 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1, (03) (中文(中國大陸)).
- ^ 连江简介_福州市连江县政府. www.fzlj.gov.cn. [2023-08-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13).
- ^ 中國網. 畲族女子的发式和凤冠. 1985 [2011-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24) (中文(中國大陸)).
- ^ 试论畲语系属问题. 中國語言學報 (商務印書館). 1985 (中文(中國大陸)).
- ^ 福建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福建省志·方言志. 北京: 方志出版社. 1998 (中文(中國大陸)).
- ^ 劉觀海. 福州市人口之姓氏构成及特点. 福州黨校學報. 2002, (03) (中文(中國大陸)).
- ^ 何喬遠. 闽书 (中文(繁體)).
- ^ 佚名. 美国闽籍移民处境不同 有幸有不幸. 美國世界日報. [2011-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中文(中國大陸)).
- ^ 莊國土. 从跳船者到东百老汇大街的“主人”:近20年来福州人移民美国研究. 華僑華人歷史研究. 2003, (03) (中文(中國大陸)).
- ^ 福州公安公眾服務網, 特别关注:截住非法移民的去路, [2011-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02) (中文(中國大陸))
- ^ 侯希辰. 福州新增1镇19村为非法移民整治区 出国游护照停办. 海峽都市報. [2011-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22) (中文(中國大陸)).
- ^ 席傑梅. 签证收紧 欧洲游遇冷. 福建工商時報. [2011-05-26] (中文(中國大陸)).[失效連結]
- ^ 陳楠. 为出嫁的女儿讨好彩头 娘家人正月里要送花灯. 東南快報. [2011-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7) (中文(中國大陸)).
- ^ 戴雲飛. 探寻永泰三状元. 數字報紙 (福州日報). 2010-08-21 [2011-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2) (中文(中國大陸)).
- ^ 朱保炯,謝沛霖.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中文(中國大陸)).
- ^ 連江縣教育局. 2010年连江教育年鉴. [2011-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19) (中文(中國大陸)).
- ^ 逗號. 连江县有能力组织龙舟竞渡吗?. [2011-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中文(中國大陸)).
- ^ 49.0 49.1 連江縣人民政府. 连江县人民政府关于成立连江县第十二届体育运动会组委会的通知. [2011-05-26] (中文(中國大陸)).[永久失效連結]
- ^ 王凡凡. 两岸本一家 体育传亲情--福建连江第11届运动会开幕. 新華網. [2011-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中文(中國大陸)).
- ^ 朱力南. 首个马祖体育团组来连江参访交流. 福建日報. [2011-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4) (中文(中國大陸)).
- ^ 黃翔. 马祖知名人士曹尔忠笑谈两岸体育交流. 中國新聞社. [2011-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中文(中國大陸)).
- ^ 吳炘 王凡凡. 马祖代表团56年首次回连江参加体育运动会. 福建日報. [2011-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中文(中國大陸)).
- ^ 福州市人民政府. 百年期盼 今朝梦圆 温福铁路连江火车站今日开通运营. [2011-0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06) (中文(中國大陸)).
- ^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信息技術中心. 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 [2017-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17) (中文(中國大陸)). 在「車站」一欄輸入「連江」,輸入驗證碼後點擊「查詢」。
- ^ 连江站列车时刻表及票价查询. 高鐵網. [2017-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3) (中文(中國大陸)).
- ^ 韓慧英. 2月1日起开通机场至连江巴士. 東南快報. [2011-0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04) (中文(中國大陸)).
- ^ 连江率先启用“榕城通”公交卡 下月长乐将投用_大闽网_腾讯网. fj.qq.com. 2017-05-17 [2018-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30) (中文(中國大陸)).
- ^ 連江縣人民政府. 连江县闽运公交公司线路站点分布一览表 (2011年最新). [2011-0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3) (中文(中國大陸)).
- ^ 热烈庆祝连江公交“榕城通”卡上线 - 榕城通. 福州榕城一卡通有限責任公司. [2018-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01).
- ^ 葉松. 福建引进第一批LNG新能源公交车 下月连江将使用. 台海網. [2011-0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中文(中國大陸)).
- ^ 連江縣保安服務公司. 连江 圆满完成“连江闽运新能源LNG公交车开通剪彩仪式”护卫活动. [2011-0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7) (中文(中國大陸)).
- ^ 韓慧英. 闽首批LNG公交车进驻连江 将大幅度降低尾气排放量. 東南快報. [2011-05-27] (中文(中國大陸)).[失效連結]
- ^ 今天,连江—福州北站382路公交车首班车顺利发班!. 福視悅動. [2020-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4).
- ^ 福州市区至连江下周三开通公交车 包括380路和381路. www.hxnews.com. 福州晚報. 2018-04-03 [2018-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29) (中文(中國大陸)).
- ^ 塗明 包華. 青芝山景区百棵大树遭盗伐. 海峽都市報. [2011-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21) (中文(中國大陸)).
- ^ 劉琳. 长门古炮台满目疮痍. 福州晚報. [2011-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中文(中國大陸)).
- ^ Duboc Emile. Trente cinq mois de campagne en Chine, au Tonkin. Paris. 1899: 255–260 (法語).
- ^ Maurice Loir. L'escadre de l'amiral Courbet. Paris. 1886: 145–168 (法語).
- ^ 龍章. 越南与中法战争. 台北: 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6: 280–281. ISBN 9570513144 (中文(繁體)).
- ^ Rollet de l'Isle. Au Tonkin et dans les mers de Chine. Paris. 1886: 186–200 (法語).
- ^ Auguste Thomazi. La conquête de l'Indochine. Paris. 1934: 209–212 (法語).
- ^ 73.0 73.1 福建省人民政府.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及保护范围的通知》(闽政文〔2009〕375号). 2009-11-16 [2011-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4) (中文(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