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芝麻球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AndyAndyAndyAlbert留言 | 贡献2021年1月8日 (五) 10:55 Cat-a-lot:分类间移动:从Category:點心Category:廣式點心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煎堆
黑白芝麻煎䭔
黑白芝麻煎䭔連餡料
芝麻球
汉语煎䭔 煎堆
漢語別稱
繁体字 麻糰
简化字 麻团

煎堆(「堆」正寫作䭔[1][2]),是中國傳統油炸麵食的一種,起源於廣東地區,是廣東油器的一種,并流行于中国各地。以糯米粉團起,加上芝麻而製成,有些包有麻茸豆沙等餡料。也是廣東及香港澳門地區常見的賀年食品,有「煎堆轆轆,金銀滿屋」之意。另有一種石榴花煎堆,上面有紅色花狀物體,形似石榴,寓意多子。煎堆在香港粥品店會視作油器發售,而部份香港酒樓也會視之為點心發售。在台灣、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也被視為常見點心的一種。

名稱差異

中国东北地区地區,被稱作麻圆華北地區,稱麻糰江浙地区麻球武漢地区稱欢喜坨广西油堆海南珍袋;福建福州與連江縣馬祖則稱為馬蛋臺灣地區則稱為芝麻球

起源

煎堆的起源可追溯至唐朝,煎堆(當時叫碌堆)是長安宮廷的食品,初唐詩人王梵志有詩云:「貪他油煎䭔,愛若菠蘿蜜。」後來不少中原人南遷,就把煎堆帶到南方,成為廣東著名的油器之一。

另外,在農曆五月初五,在泉州泉安、惠安、南安等三邑的閩南人與臺灣彰化鹿港、臺南安平等地的台灣人都有喫「煎堆」的情況,中文維基百科上的天穿日記載,那也是紀念女媧補天之意。

種類

註腳

  1. ^ 字典中 䭔 字的解释 zdic.net 漢 典 網:蜀人呼蒸餠爲䭔([食追])
  2. ^ 課堂 60 煎䭔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7-09-27.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