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国立历史博物馆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国立历史博物馆
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英语)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政府机构
自2023年启用的新版馆徽
基本信息
机关类型中央三级行政机关
所属部门文化部
员额76人
授权法源文化部组织法[1]
国立历史博物馆组织法[2]
主要官员
馆长暂缺
副馆长王逸群
主任秘书张锦莉
任命者文化部部长
任期无任期保障
组织编制
内部单位5组、3室
成立沿革
成立日期1955年12月4日
前身机关国立历史文物美术馆
联络信息

2024年整修后的本馆
地址台北市中正区南海路49号(本馆)
台北市中正区南海路20号(行政办公室)
网站www.nmh.gov.tw
国立历史博物馆
位置台北市中正区南海路49号
建成时间1960、70年代
官方名称国立历史博物馆
类型登录等级:历史建筑
登录种类:其他设施
评定时间2007年2月9日
详细登录资料
国立历史博物馆

国立历史博物馆,简称史博馆,最初名为国立历史文物美术馆,位于台湾台北市中正区南海学园内,是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后成立的第一个公立博物馆,部分文物来自原河南博物馆(即今河南博物院)。

原址为1916年建成的台湾总督府物产陈列馆,史博馆迁入后再原本木楼逐步改建为中国宫殿式建筑。近年由于面临本馆馆舍空间不足及被指定为历史建筑而难以重建,2018年启动升级改造计划,重新整建本馆馆舍,将行政办公室及文物库房迁出外移以最大化现有馆舍之展览空间,至2024年2月重新对外开放。[3]

历史

[编辑]
国立历史文物美术馆
台湾总督府物产陈列馆(原台湾劝业共进会迎宾馆),战后沿用作为国立历史博物馆址
国立历史博物馆
国立历史博物馆背面,与台北植物园荷花池相邻
监察院院长于右任手书之建馆记
  • 1957年,时任中华民国总统蒋中正莅临国立历史文物美术馆,并指示国立历史文物美术馆定名为“国立历史博物馆”。10月10日,正式定名为“国立历史博物馆”,隶属教育部。首次参加第4届巴西圣保罗双年展萧明贤获荣誉奖。
  • 1958年逐步进行原有馆舍改建,增建画廊及古物陈列室各一所。举办蓝荫鼎游美画展、张大千画展等。
  • 1959年参加第5届圣保罗双年展,秦松获荣誉奖;参加巴黎首届国际青年艺术展览会。
  • 1960年,“中国书画艺术世界巡展”分为中南美组与纽澳欧非中东组,同时巡展于28国。金门战地政务委员会赠金门县出土之皇明监国鲁王圹志。世界名画巡回展于台南、高雄、台中、花莲等地。美术节意外发生“秦松事件”。
  • 1961年,兴建“国家画廊”,发行《国立历史博物馆馆刊》,初采不定期出版发行,以馆务报导为主。参加第6届巴西圣保罗双年展并获荣誉奖、巴黎第2届国际青年艺展、中国书画艺术世界巡展。
  • 1962年6月15日,立法院第29会期第28次会议三读通过《国立历史博物馆组织条例》;同年6月26日,《国立历史博物馆组织条例》公布施行,史博馆成为法定机关。同年以中国传统法式增建展览大楼门厅,五月画会现代绘画赴美国预展。
  • 1963年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中国委员会第3届委员会成立,推选包遵彭为委员。兴建美术教学研究室,扩建国家画廊,增建中国文字陈列室及中国古代工艺陈列室。举办第1届全国水彩画展、中华民国第1届国际摄影展、第20届美术节美展等。参加第7届圣保罗双年展获优等奖、中国书画艺术世界巡展纽澳欧非中东组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刚果展出。
  • 1964年,中国博物馆学会在台复会。改建三层楼房,增辟二楼陈列室,拓长画廊。参加美国纽约世界博览会,展出商周铜器、历代玉器、石刻、陶器、货币等十四类324件。推选韩湘宁及李锡奇代表出席东京举行之日本第4届国际版画展览会。
  • 1965年,中国文化史“北京人头及复原头部模型展”,展出周口店、北京人头骨及复原像、山顶洞人遗物、仰韶彩陶、新石器时代先民居址、云龙罍等典藏品。参加第8届巴西圣保罗双年展。
  • 1966年,改造展览大楼2楼、扩大陈列室,与墨西哥国立历史博物馆以及阿根廷国立东方博物馆缔结为姊妹馆。
  • 1967年,增建3楼陈列室,历年来建筑扩增已较创馆之初多7倍。举办“中华历史文物南美巡回展”,包括商周礼乐兵铜器、历代钱币、两汉及宋代玉器等等,赴阿根廷、智利、乌拉圭等国展览。实施“把知识送上门去”,举办国内巡展。参加第9届巴西圣保罗艺术双年展
  • 1968年,配合中华文化复兴运动,联合国内外学术界发起“维护古迹文物运动”。在美国举办“中华文物展”、参加墨西哥第19届世界运动会“世界文化展览中心”中国文化展
  • 1969年6月,参加第10届巴西圣保罗双年展。
  • 1970年,“月球岩石登月史料特展”:获美国赠与月表岩石,搭配传统文学中的月亮题材及近代人类太空科技史展出,吸引35万人次参观。奉令制作国际巡展“中华文物箱”,作为我国驻外使馆随时借供留学生或侨团等文化活动,或参加各项小型国际展览之用。王宇清与姚梦谷、宋文薰等进行国母山遗址田野考古。
  • 1971年,展览大楼整体拆除改建,依据建筑师林柏年设计风格之宫殿式展览大楼,以五年分期进行,将中式门楼后方日式木楼拆除改建为地下一层、地上五层的宫殿式外观建筑,并于三楼两翼增建两栋侧厅与正厅以廊道相连,并于南海路入口增建两座仿汉阙门柱等。同年办理“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展”、筹划“北京人生态展”。
  • 1972年,于台北松山机场增设画廊,展出当代名家国画、西画等。
  • 1973年7月,举办“川端康成文艺生涯展”、“客家文物艺术展”、“董作宾甲骨文展”等。
  • 1975年,改建展览大楼工程完成,新大楼为地上五层地下一层钢筋混凝土建筑,本次改建后原日治时期样貌已全消失,全然变成中国古典式样宫殿建筑风貌。国内展出“唐三彩陶器展”、“中西名家画展”。国际展出“20世纪中国名家画展”欧洲巡展,总计巡回海外8国14个城市。
《兽形器座》由史博馆典藏,为春秋时期的青铜器也是吉祥物“酷兽”的原型,2011年被指定为中华民国国宝
  • 1976年,主办“亚太地区博物馆研讨会”,亚太地区会员代表40人参加,研讨会主题为“博物馆之行政管理及古物保管与修复”。隆重展出“北京人生态展”介绍中国早期文化、旧石器时代北京猿人生态(展至1994年)。
  • 1977年,出版《唐三彩图录》等书。
  • 1978年,策划“中华民国当代书画美国巡回展”,展品除馆藏外,又征集张大千黄君璧高逸鸿刘延涛等21位名家书画,至美东、美西各大学展出,为期5年。此为中华民国与美国断交后,首次在美国进行的大型文化交流活动。
  • 1979年,与哥斯达黎加国立艺术馆缔结姊妹馆。
  • 1980年,策办“渡海三家:张大千、黄君璧、溥心畬画展”至新加坡国家画廊展出。
  • 1981年,绘制巨幅大画“宝岛长春图”:幅长215尺(6607.7公分)、高6尺(182.2公分)之巨作。为庆祝中华民国建国70年,于1981年7月邀集近代水墨名家张大千、黄君璧、张谷年、胡克敏、姚梦谷、范伯洪、苏峰男、李奇茂、罗芳、罗振贤、蔡友等人全程在本馆参与绘制,于翌年1月完成,写下近代中国水墨画史重要一页。除在本馆外,其后亦前往高雄、日本上野美术馆、香港等地展出。
  • 1982年,张大千、黄君璧合绘“慈湖长春图”
  • 1983年,举办“南北朝石雕艺术展”
  • 1984年,“中国四千年玉器展”于美国斐士那大都会博物馆展出,后巡回美国各大城及危地马拉展出
  • 1985年,由美国费城宾州大学博物馆出借典藏品至本馆展出“古代埃及文物展”。“中国袍服织绣展”赴夏威夷展出。
  • 1986年,举办“马雅文物展”,由危地马拉考古博物馆提供300件展出。中华民国第1届陶艺双年展(陶艺双年展迄1998年止,共7届)。《国立历史博物馆馆讯》创刊
  • 1987年,‧策划“中华艺术展”于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举行
  • 1988年,“中国古典插花艺术展”巡展于美国
  • 1989年,陆续办理“大陆探亲摄影展”、“林风眠90回顾展”
  • 1990年,举办“郎静山百龄摄影回顾展”、“胡适百年纪念文物展”。“地方文物系列展”:展出“台中县编织工艺馆收藏特展”、“苗栗木雕博物馆收藏特展”、“台湾古农器具文物展”等
  • 1991年,与华府史密森尼学会沙可乐画廊 ( Arthur M. Sackler Gallery)合作举办“张大千回顾展”
  • 1992年,举办“1992现代陶艺国际邀请展”、“中日书法联展”、“清代玉雕艺术欧洲巡回展”。与大英博物馆合作展出“中国古代贸易瓷特展-大英博物馆馆藏”
  • 1993年,举办“渡海三家:张大千、溥心畬、黄君璧收藏展”、“董作宾百年纪念展”、“中华民国竹艺南非巡回展”。举办两岸交流展“李可染书画展”、“傅抱石画展”等。举办“中国古代贸易瓷展暨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英、美、法、德、比、韩、菲及南非等八国联合展出,大英博物馆安德森(Anderson)馆长亲临开幕
  • 1994年,与德国慕尼黑民俗博物馆合作展出“西藏文物展”、与俄罗斯冬宫博物馆合作展出“西夏文物特展”、与帝门艺术教育基金会合办“徐悲鸿画展”
  • 1995年,出版发行《史物丛刊》、《国立历史博物馆学报》;《国立历史博物馆馆刊》更名为《历史文物》双月刊。义工正式展开服务工作。举办“双玉交辉-潘玉良常玉画展”等
  • 1996年,“将军一号沉船调查”:在教育部支持下,于澎湖将军岛附近海域进行调查,为国内首次进行之大规模水下考古发掘个案,并为日后澎湖马公港古沉船调查、发掘及水下文化资产研究计划(2006)奠下基础
  • 1997年,设置“陈进艺术文化奖”,举办“亚太地区博物馆馆长会议”:包括新西兰、韩国、新加坡、夏威夷、马来西亚等各国代表签署亚太地区博物馆交流协议,以年会方式推动各国博物馆文物及学术交流。“黄金印象─奥赛美术馆名作特展”展出法国奥塞美术馆典藏19世纪至20世纪后印象派油画展,包括马内、莫内、雷诺阿、塞尚、梵高、高更等大师作品60幅
  • 1998年,以馆藏文物“中华文物通史展”为常设展,连战副总统与教育部杨朝祥部长莅临参加开幕典礼并致辞。设置“刘延涛书画奖学金”,奖励优秀艺术人才致力书法国画研创活动
  • 1999年,举办由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立陶宛及拉脱维亚共同策划的“波罗的海三国民俗艺术特展”介绍该地区的历史文化与风土民情。成立“921抢救文物小组”赴中部地震灾区协助文物抢救工作,做文字与照片记录,并将抢救文物修复后公开陈列展示。举办“彩墨千山 : 马白水九十回顾展”
  • 2000年,提出“大南海计划”白皮书,整合南海学园“兵马俑—秦文化特展”盛况空前,在84天展期中突破105万人次,平均每日参观人数达12,000人。为纪念921大地震一周年,举办“抢救文物─921大地震灾区文物研究展”。策划“台湾乡情水墨画展”至波罗的海三国之爱沙尼亚、立陶宛及拉脱维亚巡回展出。改装40尺货柜,推出“行动博物馆”于各县乡镇市巡回展,将博物馆文物送到偏乡,拉近城乡差距
  • 2001年,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合作举办“张大千绘画艺术回顾展”,首开国立博物馆赴大陆展出先例。参与行政院国科会“国家典藏数字化计划”及“数位典藏国家型科技计划”,精选上万件藏品进行数字化,为国家文化资产的保存与加值应用奠定重要基础。继续澎湖水下考古计划,举办“澎湖沉船将军一号水下考古研究展”,展示本馆84、85、87年3次澎湖将军1号,我国唯一经水下考古之沉船发掘,并出版水下考古成果专辑
  • 2002年,“彩笔飞舞空间-马谛斯特展”
  • 2003年,策划“美的沉思-中国佛雕艺术”特展,应法国巴黎台北新闻文化中心邀请至巴黎展出历代佛像典藏。规划“口述历史计划”,建立“前辈书画家、文化耆老口述历史数据库”。设置“林玉山先生美术研究奖金”。
  • 2004年,举办“禅道与花-2004中华插花艺术展”、“陈云程百岁书法展”。“92年度优良政府出版服务评奖”荣获出版服务奖第2组“一等奖”(连续4年获此殊荣),另获得“优良政府出版品奖”包括一项图书出版与电子出版品类。与法国国立文化资产学院举办“博物馆专业人员教育与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研讨会-台湾与法国的对话”,借镜法国博物馆专业人员教育、培训与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 2005年,举办“荒漠传奇.璀璨再现-敦煌艺术大展”展品主要来自大陆敦煌研究院、法国吉美博物馆及国立故宫博物院。与河南博物院合作办理“辉县琉璃阁甲乙墓器物研究展”,展出于1936年在河南辉县出土春秋时期馆藏青铜器、玉器200余件,系40年来首次对此批古物进行整理研究。该年逢建馆50周年,馆方特别举办“史博十景”票选活动,从20个景点中选出10个景点,包括“阙门深院”、“画楼灯夜”、“琼宇浴月”、“池畔观月”、“琼楼俪影”、“丽影临池”、“老树临风”、“忘言轩听荷”、“荷风阁赏荷”、“挹翠楼揽胜”等景,其中以“池畔观月”名列第一。[5]
  • 2006年,举办“百慧藏坤:陈慧坤教授百岁诞辰特展”。荣获“第6届两岸专业交流绩优团体”艺文文教类优良团体奖。
  • 2007年,引进国际展“妮基的异想世界”、“兵马俑”、“菲越泰印-东南亚民俗文物”,国内举办“李霞的人物画”、“偶戏之美”、“魏清德旧藏书画捐赠展”等。召开典藏文物暂行分级相关会议共7次,审查确定提报之国宝、重要古物件数。国立历史博物馆万维网全新登场
  • 2008年,举办“惊艳米勒-田园之美画展”,引进法国奥塞美术馆首次以典藏的米勒画作所策划的海外特展,名作《拾穗》与《晚祷》首度于台湾同时亮相。
  • 2009年,引进国际展“燃烧的灵魂-梵高展”、“中非传统兵器文物展”、“新疆文物展”、“微笑彩俑-汉景帝的地下王国”等;国内举办“1949-新台湾的诞生”、“张大千110-书画纪念特展”等
  • 2010年,两岸交流展:“英雄再起-大三国特展” 。办理“教育部部属社教馆所推动─2010年世界博物馆日联合记者会”,以“博物馆致力于社会和谐”为2010年世界博物馆日的主题,委托本馆联合行销518世界博物馆日
  • 2011年,引进国际展“美梦成真-迪士尼经典动画艺术”展。两岸交流展:“大清盛世-沈阳故宫文物展”、“墨韵风华-近现代水墨书画大师作品特展”于河南博物院展出;“中国玉器五千年-国立历史博物馆馆藏精品展”于圣安东尼市“台湾年”系列活动中展出。文化部公告“兽形器座”等5件古物指定为国宝,“珑”等25件指定为重要古物。举办“博物馆2011认同─国家博物馆与认同政治”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2年5月20日,文化部成立后史博馆改隶该部,同日施行组织法新增“文创行销组”。响应文化部航海节当日所举办的自由中国号欢迎活动,规划“海洋台湾—自由中国号将军一号展”。举办“博物馆2012—博物馆与社会包容”国际学术研讨会。引进国际展“小小卢浮宫-种田杨平的美术世界”展
  • 2013年,荣获第5届政府服务品质奖优等。举办意大利“米开朗基罗文艺复兴巨匠再现”特展。“福尔摩沙—台湾的生活与文化展”在韩国釜山展出台湾艺术文化风貌。与中华邮政总局合作发行典藏“清代花鸟刺绣横披”邮票、“溥心畬月历”,发行溥心畬花鸟主题月历,与系列周边商品以双品牌模式发行。马英九总统莅馆参加“女人.小鸟.星星-米罗特展”开幕。策划“万里江山频入梦—两岸张大千辞世30周年纪念展”巡回首展于深圳博物馆开幕,之后至吉林省博物馆、四川博物院与本馆巡回展出。办理“观光与转变中的文化资产价值—仿古以开创未来”国际研讨会
  • 2014年,首创推出“公益文创—琉璃亮点计划”,与“胜利手工琉璃庇护生产中心”(传玻者)合作整合民间企业、艺术界与社会团体,运用三方资源与专业推动公益文创平台。举办“徐冰与孩子们的‘木林森’计划-台湾”特展。
  • 2015年,大南海初期计划获行政院核定,正式推动
  • 2016年,与姊妹馆河南博物院举办“两岸唐三彩交流展”
  • 2017年,奉行政院核定修正“国立历史博物馆升级发展计划”,务实推动各分项计划,预计自2018年至2020年闭馆。文化部委托“办理完备文化部典藏网藏品资料计划”。办理“相思巴黎—馆藏常玉展”、“美国德州毕加索—想像中的人物肖像画展”、“洞悉所有—七感体验时尚特展”、“此时.彼刻—台湾近现代写真”、“旧文物.新眼光—喜新恋旧会客室”、“玉意深远─中原古代玉器文化展”、“经纶再现-苏州宋锦文化展”。博物馆2017:新科技应用国际论坛及工作坊。
2024年经整建后的常设展厅
  • 2018年1月,办理“过尽千帆—王攀元绘画艺术展”、“国立历史博物馆回顾与前瞻座谈会”、“小别系列活动”、“再品牌化计划”。7月1日,开始进行闭馆整建工作,不对外开放参观。在闭馆期间,馆内文物暂迁至国立故宫博物院(含南部院区)、国立台湾美术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等处库房安置。
  • 2024年2月,整建完成重新开馆,于2月21日正式开放参观。


旧版馆徽
2023年启用的新版馆徽

历任馆长

[编辑]
任别 姓名 就任时间 卸任时间 备注
1 包遵彭 1955年3月 1969年6月
2 王宇清 1969年6月 1973年7月
3 何浩天 1973年7月 1985年10月
4 李鼎元 1985年10月 1986年2月
5 陈癸淼 1986年2月 1990年2月
6 陈康顺 1990年2月 1995年2月
7 黄光男 1995年2月 2004年7月
8 黄永川 2004年8月 2005年8月
9 曾德锦 2005年8月 2006年2月
10 黄永川 2006年3月 2010年1月
11 张誉腾 2010年1月 2017年1月
12 陈登钦 2017年1月 2018年1月
13 陈济民 2018年1月 2017年2月
陈登钦 2017年1月 2018年2月 文化部文化资源司司长兼任[6]
14 廖新田 2018年2月 2022年1月
梁永斐 2022年1月 2022年6月 国立台湾美术馆馆长兼任
15 梁永斐 2022年7月 2023年7月
16 王长华 2023年8月 2024年8月 国立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馆长

组织架构

[编辑]
  • 馆长
    • 副馆长
      • 主任秘书
单位
  • 研究组
  • 展览组
  • 典藏组
  • 文创行销组
  • 教育推广组
  • 秘书室
  • 主计室
  • 人事室

[7]

参考资料

[编辑]
  1. ^ 文化部组织法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全国法规数据库
  2. ^ 国立历史博物馆组织法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全国法规数据库
  3. ^ 蒋雅君. 從商品陳列館到歷史博物館之「國族」象徵建構與解構 (PDF).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5-28). 
  4. ^ 日后陈诚组阁,由梅贻琦出任教育部长时。殷海光即于《自由中国》十九卷发表〈对梅部长的低调希望〉一文,批评“前任教育部长”四大作风,当中之一包括“好大喜功”,树立机构如国立历史博物馆、国立艺术馆等,只有形式而无内容。见〈对梅部长的低调希望〉,《自由中国》十九卷四期,1958年8月16日。
  5. ^ 许敏溶. 史博館50歲 池畔觀月最迷人. 自由时报. 2005-12-05 [2024-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3). 
  6. ^ 九品芝麻官、行之未然的文化部组织机构改造─以梁永斐兼任国美馆、史博馆馆长为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典藏杂志,2022.01.27
  7. ^ 组织架构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国立历史博物馆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