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行政区划
曹魏行政区划,为东汉末年至265年晋代魏的45年期间,曹魏统治区的行政区变化情形的过程。
概述
[编辑]东汉初平三年(192年)青州黄巾西进,击杀兖州刺史刘岱,兖州一时无主,官吏推举东郡太守曹操出任兖州牧。曹操于济北击溃青州黄巾主力,收降卒30馀万并男女百万多人,从中选出精锐,号称“青州兵”,并驱遂长安朝廷派任的兖州刺史金尚,曹氏势力至此开始壮大。初平四年(193年)曹操于封丘击破袁术,将袁术势力遂出兖州,并于此年及明年二度东征徐州陶谦并展开大屠杀,此时吕布乘曹操悬军在外,内有张邈、陈宫等人接应之下,入主兖州,兖州各地一时向应,仅有鄄城、范、东阿3县为曹氏所控。曹操回军与吕布、张邈等交战,双方互有胜负。兴平二年(195年)曹操于定陶大败吕布,分兵平定兖州各地,至此曹氏在兖州的根基日趋稳定。[参1]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南讨豫州汝南、颍川黄巾,攻克许县,势力深入豫州境内,同年九月,曹操将汉献帝自洛阳迎接至许县,自领司隶校尉、录尚书事,曹操得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将服膺汉室的郡县变相成为曹氏势力范围。建安二年(197年),曹操为解除许都所受的威胁,南征张绣于宛县,张绣降而复叛,曹操退还许都;同年大败袁术于陈,袁术退居淮南,于是曹氏遂有豫州全境。建安三年(198年),曹操东征吕布,围攻并攻陷下邳,擒杀吕布,尽得徐州全境。明年(199年)又令吕布部将臧霸等入青州,尽获青州黄河以南地区,并乘河内太守张扬被杀的机会,渡河北进取得河南;其年袁术死,取其九江郡,建合肥为淮南重镇,此时曹操势力东尽大海,西至潼关,北阻黄河,南达江淮一带,北与袁绍对峙于黄河及河东、河内一线,南与孙策拉锯于淮南。建安五年(200年),刘备据徐州反叛,被曹操平定,九月在官渡大败袁绍军。建安七年(202年)袁绍病死,其子袁尚使郭援、高干等合攻河东,曹操使锺繇击破斩杀郭援等,河东乃定。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打败袁尚进入邺城,袁尚北投幽州袁熙。建安十年(205年)正月,曹操攻拔南皮,斩袁谭、郭图等,于是青、冀2州悉平。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攻并州壶关,高干败死,并州遂定。建安十二年(207年),打败辽西乌桓首领蹋顿,收降胡汉20馀万人,于是袁氏所领河北4州尽曹氏所有。[参1]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荆州,荆州刺史刘琮投降,曹军进据江陵东进,于赤壁一战败给刘孙联军,曹军退守江陵,后退保襄阳一带。此后曹孙于此地多次往来拉锯,但曹魏南界大致稳定于江汉之间。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大破关中联军于渭南,进屯长安,北征平定安定郡,明年平定冯翊。建安十八年(213年)夏侯渊击败马超于天水冀城,击长离诸羌及韩遂,转战于兴国、高平、屠各。关中大体平定。[参1]
建安十九年(214年),夏侯渊讨平在枹罕称王的宋建,又遣张郃深入小湟中,河西诸羌皆降,陇右遂平。[参1]
建安二十年(215年)三月,曹操率军攻汉中张鲁,先攻破武都的白马氐及河池氐王窦茂。七月攻入汉中,取阳平关,张鲁逃奔巴中,曹操遂定汉中。巴郡的巴、賨夷帅朴胡、杜濩、任约降曹,曹操势力南伸至巴中。后刘备相继击败朴胡等及曹将张郃,攻取巴中,曹、刘乃相持于武都、汉中一带。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月,刘备斩杀夏侯渊于汉中定军山。五月,曹操引军退回长安,秦岭以南之汉中、上庸等地被刘备所据。[参1]
延康元年(220年)曹氏金城太守、护羌校尉苏则击杀张掖人张进,酒泉人黄华降曹,曹氏遂定河西之地。七月,汉将孟达举房陵、上庸、西城降曹。至此,曹氏疆域最终形成,南方“东自广陵、寿春、合肥、沔口、西阳、襄阳,重兵以备吴;西自陇西、南安、祁山、汉阳、陈仓,重兵以备蜀”。(《通典》卷171〈州郡典一〉)[参1]
尔后景初二年(238年)司马懿平定公孙渊,取辽东地,深入朝鲜半岛北部。嘉平元年(249年)以后,陇右地区多次受蜀汉军攻击,淮南三度举兵讨司马氏,皆被平定。
景元四年(263年),曹魏大举攻蜀。十一月,魏将邓艾兵至成都,汉主刘禅投降,魏乃尽取蜀地。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建国晋。
制度
[编辑]曹魏实行州、郡、县三级制。州设刺史或州牧。郡设太守,京师所在处则称河南尹;又设王国,置相,与郡同等。县大者置令,小者置长,又有公、侯、伯、子、男等县国之封,相当于县。
魏文帝曹丕即位后,分境内为十二州:司隶、豫、冀、兖、徐、青、荆、扬、雍、凉、并、幽。于西域设四域长史府(治海头,今新疆罗布泊西)和戊己校尉(治高昌)。后期魏取蜀地,分益州北境立梁州,魏末乃有14州。
州制度方面,曹魏司隶地区设司隶校尉,辖三河、三魏及弘农等诸郡,属官有参军、都官从事、功曹从事、诸曹从事、部郡从事、武猛从事、督军从事、主簿、录事、门下书佐、省事、记室书佐、诸曹书佐等。州刺史的属官有治中从事、别驾从事、功曹从事、簿曹从事、兵曹从事、郡国从事、文学从事、武猛从事、督邮、主簿、帐下督、门亭长、书佐、计吏等。另置大中正一人,掌品评人物,以定其高下。
郡制度方面,曹魏都城洛阳所在之郡置河南尹,为第三品,俱体职掌与郡太守相同。郡置太守一人,为第五品。边郡太守往往加将军号以领军。郡以郡丞为副长官(边郡称长史),第八品,兼本郡中正。郡都尉为本郡军事主官,第五品,内郡置一人,边郡、大郡置二人并增置司马一人第八品。太守属官有功曹掾,五官掾、上计掾、门下掾、文学掾、文学祭酒、督邮、主簿、主记、门下书佐、纲纪、循行等。都尉属官与太守同。
县制度方面,县按所辖人口多寡分三等。高者置县令一人,第六品,丞一人,第八品,尉二人,第九品;次者置县令一人,第七品,丞、尉各一人,第九品,低者置县长一人,第八品,丞、尉各一人,第九品。县的属吏有各类掾史祭酒。
乡制度方面,县之下置乡,乡置有秩、三老各一人,第八品。较小的乡置啬夫一人,第九品。
曹魏州郡
[编辑]东汉末年,曹操废司隶,司隶部分划属豫州、冀州及雍州。[参2]黄初元年(220年)曹魏建国,定都于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以豫州所领的河南尹,冀州的河东、河内、魏郡3郡,雍州的弘农郡共5郡合置一州,[参3]仍名司隶。[参4]黄初二年(221年)析魏郡置阳平、广平2郡;约同时置朝歌郡,不久废郡。正始年间析河南尹置荥阳郡(242年置,250年左右废)、平阳郡(247年置)。咸熙元年(264年)升野王典农校尉及原武典农校尉为野王郡及原武郡,计魏末有10郡,101县。
郡级行政区
[编辑]- 河南尹
- 东汉旧郡。郡治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领雒阳、河南、梁县、荥阳、卷县、原武、阳武、中牟、开封、苑陵、平阴、谷城、缑氏、巩县、成皋、京县、密县、新城、偃师、新郑、平县、陆浑22县。黄初年间,雒阳县改名洛阳县,[参5]平阴县改名河阴县。正始三年(242年),以荥阳都尉所辖的荥阳、京县、密县、卷县、阳武、苑陵、中牟、开封、原武9县置荥阳郡,嘉平初(250年左右)废郡,所领9县来隶;[参6]陆浑县移属弘农郡(不详何时)[注2]颍川郡阳翟县来隶(不详何时)[注3];原武、卷县、阳武3县移属原武郡(264年)。
- 魏末领洛阳、巩县、河阴、成皋、缑氏、新城、偃师、梁县、新郑、谷城、阳翟、河南、荥阳、京县、密县、苑陵、中牟、开封18县。
- 河内郡
- 东汉旧郡。郡治怀县(今河南省武陟县西北),领怀县、河阳、温县、轵县、野王、沁水、平皋、州县、武德、山阳、修武、获嘉、汲县、共县14县。黄初年间汲县、共县、获嘉、脩武4县移属朝歌郡,朝歌郡不久废郡,所领朝歌、林虑、汲县、共县、获嘉、脩武6县来隶。咸熙元年(264年)野王、沁水2县移属野王郡。
- 魏末领怀县、河阳、轵县、温县、州县、平皋、山阳、武德、修武、汲县、共县、获嘉、朝歌、林虑14县。
- 弘农郡[注4]
- 东汉旧郡。郡治弘农县(今河南省灵宝市北),领弘农、陕县、新安、宜阳、卢氏、黾池、华阴、湖县8县。后河南尹陆浑县来隶。[注2]魏末领弘农、陕县、黾池、宜阳、卢氏、湖县、华阴、新安、陆浑9县。
- 河东郡
- 东汉旧郡,黄初三年(222年)封曹霖于此,改为河东国;黄初六年(225年)废国为郡。[参7]郡治安邑县(今山西省夏县西),领安邑、蒲阪、河北、大阳、解县、猗氏、汾阴、皮氏、北屈、蒲子、永安、杨、平阳、襄陵、临汾、绛邑、闻喜、东垣、端氏、濩泽20县。魏初复置狐讘县。[参8]正始八年(247年)平阳、杨县、永安、蒲子、狐讘、襄陵、绛邑、临汾、北屈、皮氏10县移属平阳郡。[参9]
- 魏末领安邑、闻喜、东垣、汾阴、大阳、猗氏、解县、蒲坂、河北、濩泽、端氏11县。
- 魏郡
- 东汉旧郡,郡治邺县(今河北省磁县北),领邺县、繁阳、内黄、魏县、元城、黎阳、阴安、馆陶、清渊、平恩、涉县、斥丘、武安、曲梁、朝歌、荡阴、林虑、顿丘、发干、卫县、东武阳、廮陶、任县、南和、广平、曲周、邯郸、易阳、襄国29县。黄初二年(221年),以魏郡东部都尉所辖的馆陶、元城、清渊、卫县、发干、东武阳、顿丘7县置阳平郡,西部都尉所辖的曲梁、广平、易阳、武安、涉县、南和、平恩、邯郸、襄国、任县、曲周、廮陶12县置广平郡;约同时朝歌、荡阴2县移属朝歌郡。
- 魏末领邺县,领邺县、繁阳、内黄、魏县、黎阳、阴安、斥丘、荡阴8县。
- 阳平郡
- 东汉末已置魏郡东部都尉,管辖魏郡东部的馆陶、元城、清渊、卫县、发干、东武阳、顿丘7县。黄初二年(221年)以都尉所领7县及东郡阳平、乐平2县置郡。[参10]郡治馆陶县(今河北省馆陶县)。[参10]
- 魏末领馆陶、元城、清渊、卫县、发干、东武阳、顿丘、阳平、乐平9县。
- 广平郡
- 东汉末已置魏郡西部都尉,管辖魏郡北部的曲梁、广平、易阳、武安、涉县、南和、平恩、邯郸、襄国、任县、曲周、廮陶12县。黄初二年(221年)以都尉所领12县及钜鹿郡列人、广年、斥漳3县置郡[参10],约同时廮陶县移属钜鹿郡。郡治曲梁县(今河北省曲周县西北)[参10]。新置肥乡(221年置)、临水(222年置)2县。黄初三年(222年)封曹俨于此,改为广平国;黄初四年(223年)废国为郡[参11]。
- 魏末领曲梁、广平、易阳、武安、涉县、南和、平恩、邯郸、襄国、任县、曲周、列人、广年、斥漳、肥乡、临水16县。
- 荥阳郡(废除)
- 东汉末已置荥阳都尉[注6],管辖河南尹东部的荥阳、京县、密县、卷县、阳武、苑陵、中牟、开封、原武9县。正始三年(242年)以都尉所领9县置郡[参6]。正始初废郡(约250年),并入河南尹[参13]
县级行政区
[编辑]司隶(州治:洛阳县) | |||||
说明:本表为咸熙二年(265年)司隶各郡所辖的县份;以深灰色表示者,为曾经建置,后来废除的县份 | |||||
郡名 (县数) |
郡治 | 县名 |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 隶属郡国 | 备注 |
---|---|---|---|---|---|
河南尹 (18) |
洛阳县 | 洛阳县 | 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 | 河南尹(220-265) | 东汉名雒阳县,黄初年间(220-226),雒阳县改名洛阳县[参5]。 |
巩县 | 今河南省巩义市西南 | 河南尹(220-265) | |||
河阴县 | 今河南省孟津县北 | 河南尹(220-265) | 东汉名平阴县,黄初年间(220-226),平阴县改名河阴县[参15] | ||
成皋县 | 今河南省荥阳市西 | 河南尹(220-265) | |||
缑氏县 | 今河南省偃师市南 | 河南尹(220-265) | |||
新城县 | 今河南省伊川县西南 | 河南尹(220-265) | |||
偃师县 | 今河南省偃师县东 | 河南尹(220-265) | |||
梁县 | 今河南省汝州市东北临汝镇西 | 河南尹(220-265) | |||
新郑县 | 今河南省新郑市 | 河南尹(220-265) | |||
谷城县 | 今河南省洛阳市西 | 河南尹(220-265) | |||
阳翟县 | 今河南省禹州市 | 颍川郡(220-?)→河南尹(?-265) | |||
河南县 | 今河南省洛阳市 | 河南尹(220-265) | |||
荥阳县 | 今河南省荥阳市东北 | 河南尹(220-242)→荥阳郡(242-250?)→河南尹(250?-265) | |||
京县 | 今河南省郑州市西南 | 河南尹(220-242)→荥阳郡(242-250?)→河南尹(250?-265) | |||
密县 | 今河南省新密市东南 | 河南尹(220-242)→荥阳郡(242-250?)→河南尹(250?-265) | |||
苑陵县 | 今河南省新郑市东北 | 河南尹(220-242)→荥阳郡(242-250?)→河南尹(250?-265) | |||
中牟县 | 今河南省中牟县 | 河南尹(220-242)→荥阳郡(242-250?)→河南尹(250?-265) | 黄初四年(223年)至五年(224年)为曹楷王国。 | ||
开封县 | 今河南省开封市北 | 河南尹(220-242)→荥阳郡(242-250?)→河南尹(250?-265) | |||
河内郡 (14) |
怀县 | 怀县 | 今河南省武陟县西北 | 河内郡(220-265) | |
河阳县 | 今河南省孟州市西 | 河内郡(220-265) | |||
轵县 | 今河南省济源市北 | 河内郡(220-265) | |||
温县 | 今河南省孟州市东 | 河内郡(220-265) | |||
州县 | 今河南省沁阳市东 | 河内郡(220-265) | |||
平皋县 | 今河南省温县东 | 河内郡(220-265) | |||
山阳县 | 今河南省焦作市东北 | 河内郡(220-265) | 为汉献帝魏时的公国。 | ||
武德县 | 今河南省武陟县东 | 河内郡(220-265) | |||
修武县 | 今河南省获嘉县 | 河内郡(220-?)→朝歌郡(?-226?)→河内郡(226?-265) | |||
汲县 | 今河南省新乡县东北 | 河内郡(220-?)→朝歌郡(?-226?)→河内郡(226?-265) | |||
共县 | 今河南省辉县市 | 河内郡(220-?)→朝歌郡(?-226?)→河内郡(226?-265) | |||
获嘉县 | 今河南省新乡市西 | 河内郡(220-?)→朝歌郡(?-226?)→河内郡(226?-265) | |||
朝歌县 | 今河南省淇县 | 魏郡(220-?)→朝歌郡(?-226?)→河内郡(226?-265) | |||
林虑县 | 今河南省林州市 | 魏郡(220-?)→朝歌郡(?-226?)→河内郡(226?-265) | |||
弘农郡 (9) |
弘农县 | 弘农县 | 今河南省灵宝市北 | 弘农郡(220-265) | 黄初元年(220年)至二年(221年)为曹干侯国。 |
陕县 | 今河南省三门峡市 | 弘农郡(220-265) | |||
黾池县 | 今河南省洛宁县西北 | 弘农郡(220-265) | |||
宜阳县 | 今河南省宜阳县西 | 弘农郡(220-265) | |||
卢氏县 | 今河南省卢氏县 | 弘农郡(220-265) | |||
湖县 | 今河南省灵宝市西 | 弘农郡(220-265) | |||
华阴县 | 今陕西省华阴市 | 弘农郡(220-265) | |||
新安县 | 今河南省渑池县东 | 弘农郡(220-265) | |||
陆浑县 | 今河南省嵩县东北 | 河南尹(220-?)→弘农郡(?-265) | |||
河东郡 (11) |
安邑县 | 安邑县 | 今山西省夏县西 | 河东郡(220-265,河东国222-225) | 景初二年(238年)至正元二年(255年)为毌丘俭侯国。 |
闻喜县 | 今山西省闻喜县 | 河东郡(220-265,河东国222-225) | |||
东垣县[注10] | 今山西省垣曲县东南 | 河东郡(220-265,河东国222-225) | |||
汾阴县[参16] | 今山西省万荣县西南 | 河东郡(220-265,河东国222-225) | |||
大阳县 | 今山西省平陆县 | 河东郡(220-265,河东国222-225) | |||
猗氏县 | 今山西省运城市西 | 河东郡(220-265,河东国222-225) | |||
解县 | 今山西省临猗县西南 | 河东郡(220-265,河东国222-225) | |||
蒲坂县 | 今山西省永济市西 | 河东郡(220-265,河东国222-225) | |||
河北县 | 今山西省芮城县西 | 河东郡(220-265,河东国222-225) | |||
濩泽县 | 今山西省阳城县西北 | 河东郡(220-265,河东国222-225) | |||
端氏县 | 今山西省沁水县东北 | 河东郡(220-265,河东国222-225) | |||
平阳郡 (10) |
平阳县 | 平阳县 | 今山西省临汾市西 | 河东郡(220-247,河东国222-225)→平阳郡(247-265) | |
杨县 | 今山西省洪洞县东南 | 河东郡(220-247,河东国222-225)→平阳郡(247-265) | |||
永安县 | 今山西省霍州市 | 河东郡(220-247,河东国222-225)→平阳郡(247-265) | |||
蒲子县 | 今山西省隰县 | 河东郡(220-247,河东国222-225)→平阳郡(247-265) | |||
狐讘县 | 今山西省永和县西南 | 河东郡(?-247)→平阳郡(247-265) | 东汉时已废县,魏初复置县。[参8] | ||
襄陵县 | 今山西省临汾市东南 | 河东郡(220-247,河东国222-225)→平阳郡(247-265) | |||
绛邑县 | 今山西省侯马市东 | 河东郡(220-247,河东国222-225)→平阳郡(247-265) | |||
临汾县 | 今山西省临汾市北 | 河东郡(220-247,河东国222-225)→平阳郡(247-265) | |||
北屈县 | 今山西省吉县北 | 河东郡(220-247,河东国222-225)→平阳郡(247-265) | |||
皮氏县 | 今山西省河津市 | 河东郡(220-247,河东国222-225)→平阳郡(247-265) | |||
魏郡 (8) |
邺县 | 邺县 | 今河北省磁县北 | 魏郡(220-265) | |
繁阳县 | 今河南省内黄县北 | 魏郡(220-265) | |||
内黄县 | 今河南省内黄县西 | 魏郡(220-265) | |||
魏县 | 今河北省大名县西 | 魏郡(220-265) | |||
黎阳县 | 今河南省浚县 | 魏郡(220-265) | |||
阴安县 | 今河南省清丰县北 | 魏郡(220-265) | |||
斥丘县 | 今河北省临漳县东 | 魏郡(220-265) | |||
荡阴县 | 今河北省荡阴县 | 魏郡(220-265) | |||
阳平郡 (9) |
馆陶县 | 馆陶县 | 今河北省馆陶县 | 魏郡(220-221)→阳平郡(221-265) | |
元城县 | 今河北省大名县东 | 魏郡(220-221)→阳平郡(221-265) | 为曹礼王国 | ||
清渊县 | 今河北省馆陶县北 | 魏郡(220-221)→阳平郡(221-265) | |||
卫县 | 今河南省清丰县 | 阳平郡(265-266)→顿丘郡(266-316) | |||
发干县 | 今河北省冠县东 | 魏郡(220-221)→阳平郡(221-265) | |||
东武阳县 | 今山东省莘县南 | 魏郡(220-221)→阳平郡(221-265) | |||
顿丘县 | 今河南省内黄县南 | 魏郡(220-221)→阳平郡(221-265) | |||
阳平县 | 今山东省莘县 | 东郡(220-221)→阳平郡(221-265) | |||
乐平县 | 今河北省冠县东 | 东郡(220-221)→阳平郡(221-265) | |||
广平郡 (16) |
曲梁县 | 曲梁县 | 今河北省曲周县西北 | 魏郡(220-221)→广平郡(221-265,广平国222-223) | |
广平县 | 今河北省曲周县北 | 魏郡(220-221)→广平郡(221-265,广平国222-223) | |||
易阳县 | 今河北省邯郸市东北 | 魏郡(220-221)→广平郡(221-265,广平国222-223) | |||
武安县 | 今河北省武安市 | 魏郡(220-221)→广平郡(221-265,广平国222-223) | 景初三年(239年)至嘉平元年(249年)为曹爽侯国。 | ||
涉县 | 今河北省涉县 | 魏郡(220-221)→广平郡(221-265,广平国222-223) | |||
南和县 | 今河北省南和县 | 魏郡(220-221)→广平郡(221-265,广平国222-223) | |||
平恩县 | 今河北省丘县西南 | 魏郡(220-221)→广平郡(221-265,广平国222-223) | |||
邯郸县 | 今河北省邯郸市 | 魏郡(220-221)→广平郡(221-265,广平国222-223) | 为曹邕王国 | ||
襄国县 | 今河北省邢台市 | 魏郡(220-221)→广平郡(221-265,广平国222-223) | |||
任县 | 今河北省任县东 | 魏郡(220-221)→广平郡(221-265,广平国222-223) | |||
曲周县 | 今河北省丘县东北 | 魏郡(220-221)→广平郡(221-265,广平国222-223) | |||
列人县 | 今河北省肥乡县北 | 钜鹿郡(220-221)→广平郡(221-265,广平国222-223) | |||
广年县 | 今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东 | 钜鹿郡(220-221)→广平郡(221-265,广平国222-223) | |||
斥漳县 | 今河北省曲周县北 | 钜鹿郡(220-221)→广平郡(221-265,广平国222-223) | |||
肥乡县 | 今河北省肥乡县南 | 广平郡(221-265,广平国222-223) | 黄初二年(221年)分邯郸、列人等县立肥乡县。[参17] | ||
临水县 | 今河北省磁县 | 广平郡(222-265,广平国222-223) | 黄初三年(222年)分武安县地立临水县,以城临滏水,故名临水。[参18] | ||
野王郡 (2) |
野王县 | 野王县 | 今河南省沁阳市 | 河内郡(220-264)→野王郡(264-265) | |
沁水县 | 今河南省济源市东 | 河内郡(220-264)→野王郡(264-265) | |||
原武郡 (3) |
原武县 | 卷县 | 今河南省原阳县西 | 河南尹(220-242)→荥阳郡(242-250?)→河南尹(250?-264)→原武郡(264-265) | |
阳武县 | 今河南省原阳县东南 | 河南尹(220-242)→荥阳郡(242-250?)→河南尹(250?-264)→原武郡(264-265) | |||
原武县 | 今河南省原阳县 | 河南尹(220-264)→原武郡(264-265) |
曹魏豫州州治所在安城县(今河南正阳县东北、南汝河西南岸)。范围在今河南省京广铁路以东的大部,山东省西南部和安徽省淮河以北。
郡级行政区
[编辑]曹魏豫州领颍川、汝南、弋阳、陈、鲁、沛、谯、梁8郡。增置汝阴(222年置,260年后废)、襄城(264年置)2郡。魏末领9郡。
- 颍川郡
- 东汉旧郡,郡治许昌县(今河南省许昌市东),领许昌(原名许县)、阳翟、襄城、昆阳、定陵、舞阳、郾、临颍、颍阳、颍阴、新汲、鄢陵、长社、阳城、父城、纶氏16县。魏时颍阳县不可考,阳翟县移属河南尹,汝南郡召陵县来隶,增置繁昌(220年分颍阴置)、郏(233年前置)[注11]2县。咸熙元年(264年)襄城、繁昌、郏、定陵、父城、昆阳、舞阳7县移属襄城郡。魏末领许昌、长社、颍阴、临颍、郾、鄢陵、新汲、阳城、纶氏、召陵10县。
- 汝南郡
- 东汉旧郡,郡治新息县(今河南省息县),领新息、平舆、新阳、西平、上蔡、南顿、汝阴、汝阳、北宜春、㶏强、灈阳、阳安、项、细阳、安城、吴房、鲖阳、慎阳、慎、新蔡、安阳、富陂、宜禄、郎陵、召陵、征羌、思善、宋、褒信、原鹿、定颍、固始、山桑、西华34县。魏时细阳、㶏强、征羌、思善、宜禄5县已不可考。黄初三年(222年)新阳、南顿、汝阴、汝阳、鲖阳、慎、新蔡、富陂、宋、褒信、原鹿、固始12县移属汝阴郡,约同时召陵县移属颍川郡(约魏初),项县移属陈郡(约魏初),山桑县移属沛国(约魏初)。[注12]景元元年(260年)以后汝阴郡11县来隶。魏末领新息、安阳、安城、慎阳、北宜春、郎陵、阳安、上蔡、平舆、定颍、灈阳、吴房、西平、西华、汝阴、南顿、汝阳、新蔡、褒信、新阳、鲖阳、慎、富陂、原鹿、固始25县。
- 陈郡
- 东汉旧郡,黄初四年(223年)至五年(224年)封魏宗室曹邕为陈王,郡改为陈国。太和六年(232年)又封魏宗室曹植为陈王,同年封国废除。郡治陈县(今河南省淮阳县),领陈、阳夏、宁平、苦、柘、新平、扶乐、武平、长平9县。魏时宁平、新平、扶乐3县已不可考,汝南郡项县来隶(约魏初),[注12]景初二年(238年)苦县移属谯郡。魏末领陈、武平、阳夏、长平、柘、项6县。
- 沛国
- 东汉旧郡,太和六年(232年)封魏宗室曹林为沛王,郡改为沛国。郡治沛县(今江苏省沛县),领沛、相、萧、丰、穀阳、洨、蕲、铚、郸、建平、临睢、竹邑、公丘、龙亢、向、符离、虹、太丘、杼秋19县。魏时穀阳、郸、建平、临睢、向、太丘6县已不可考,汝南郡山桑县来隶。[注12]景初二年(238年)萧、相、竹邑、符离、蕲、铚、龙亢、山桑、洨、虹10县移属谯郡,彭城国广戚县来隶。魏末领沛、杼秋、丰、公丘、广戚5县。
- 谯郡
- 东汉旧郡,郡治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领谯、酂、城父3县。黄初三年(222年)至五年(224年)封魏宗室曹林为谯王,郡改为谯国。景初二年(238年)沛国萧、相、竹邑、符离、蕲、铚、龙亢、山桑、洨、虹10县,汝阴郡宋县,陈郡苦县合计12县来隶。[参19]魏末领谯、酂、城父、萧、相、竹邑、符离、蕲、铚、龙亢、山桑、洨、虹、宋、苦15县。
- 汝阴郡(废除)
- 黄初三年(222年)分汝南郡置。郡治汝阴县(今安徽省阜阳市),领汝阴、南顿、汝阳、新蔡、褒信、新阳、鲖阳、慎、富陂、宋、原鹿、固始12县。[注16]景初二年(238年)宋县移属谯郡。景元元年(260年)以后废郡并入汝南郡。[注17]
县级行政区
[编辑]豫州(州治:安城县) | |||||
说明:本表为咸熙二年(265年)豫州各郡所辖的县份;以深灰色表示者,为曾经建置,后来废除的县份 | |||||
郡名 (县数) |
郡治 | 县名 |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 隶属郡国 | 备注 |
---|---|---|---|---|---|
颍川郡 (10) |
许昌县 | 许昌县 | 今河南省许昌市东 | 颍川郡(220-265) | 东汉为许县,黄初二年(221年)改名许昌县。[参21] |
长社县 | 今河南省长葛市东 | 颍川郡(220-265) | 为司马孚侯国。 | ||
颍阴县 | 今河南省许昌市 | 颍川郡(220-265) | 为陈群侯国。 | ||
临颍县 | 今河南省临颍县西北 | 颍川郡(220-265) | 为贾充侯国。 | ||
郾县 | 今河南省漯河市东 | 颍川郡(220-265) | |||
鄢陵县 | 今河南省鄢陵县北 | 颍川郡(220-265) | |||
新汲县 | 今河南省鄢陵县西南 | 颍川郡(220-265) | |||
阳城县 | 今河南省登封市东南 | 颍川郡(220-265) | |||
纶氏县 | 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 | 颍川郡(220-265) | |||
召陵县 | 今河南省漯河市东 | 汝南郡(220-222?)→颍川郡(222?-265) | 为曹真侯国。 | ||
颍阳县 | 今河南省许昌市西南 | 颍川郡(?) | 无考县份。 | ||
襄城郡 (7) |
襄城县 | 襄城县 | 今河南省襄城县 | 颍川郡(220-264)→襄城郡(264-265) | |
繁昌县 | 今河南省临颍县西北 | 颍川郡(220-264)→襄城郡(264-265) | 黄初元年(220年)分颍阴县繁阳亭置县。[参22] | ||
郏县[注11] | 今河南省郏县 | 颍川郡(220-264)→襄城郡(264-265) | 东汉时已废县,魏时复置县。[参23] | ||
定陵县 | 今河南省舞阳县东北 | 颍川郡(220-264)→襄城郡(264-265) | 为锺繇侯国。 | ||
父城县 | 今河南省襄城县西 | 颍川郡(220-264)→襄城郡(264-265) | |||
昆阳县 | 今河南省叶县 | 颍川郡(220-264)→襄城郡(264-265) | |||
舞阳县 | 今河南省舞阳县西北 | 颍川郡(220-264)→襄城郡(264-265) | 为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攸侯国。 | ||
汝南郡 (25) |
襄城县 | 新息县 | 今河南省息县 | 汝南郡(220-265) | |
安阳县 | 今河南省息县西 | 汝南郡(220-265) | |||
安城县 | 今河南省平舆县西南 | 汝南郡(220-265) | |||
慎阳县 | 今河南省正阳县北 | 汝南郡(220-265) | |||
北宜春县 | 今河南省确山县西 | 汝南郡(220-265) | |||
郎陵县 | 今河南省确山县南 | 汝南郡(220-265) | 为何曾侯国。 | ||
阳安县 | 今河南省确山县北 | 汝南郡(220-265) | |||
上蔡县 | 今河南省上蔡县西南 | 汝南郡(220-265) | |||
平舆县 | 今河南省平舆县北 | 汝南郡(220-265) | |||
定颍县 | 今河南省西平县东北 | 汝南郡(220-265) | |||
灈阳县 | 今河南省遂平县东北 | 汝南郡(220-265) | |||
吴房县 | 今河南省遂平县东北 | 汝南郡(220-265) | |||
西平县 | 今河南省舞阳县东南 | 汝南郡(220-265) | |||
西华县 | 今河南省西华县南 | 汝南郡(220-265) | |||
汝阴县 | 今安徽省阜阳市 | 汝南郡(220-222)→汝阴郡(222-260?)→汝南郡(260?-265) | |||
南顿县 | 今河南省项城市西 | 汝南郡(220-222)→汝阴郡(222-260?)→汝南郡(260?-265) | |||
汝阳县 | 今河南省周口市西南 | 汝南郡(220-222)→汝阴郡(222-260?)→汝南郡(260?-265) | |||
新蔡县 | 今河南省新蔡县 | 汝南郡(220-222)→汝阴郡(222-260?)→汝南郡(260?-265) | |||
褒信县 | 今河南省新蔡县南 | 汝南郡(220-222)→汝阴郡(222-260?)→汝南郡(260?-265) | |||
新阳县 | 今安徽省界首市北 | 汝南郡(220-222)→汝阴郡(222-260?)→汝南郡(260?-265) | |||
鲖阳县 | 今安徽省临泉县西 | 汝南郡(220-222)→汝阴郡(222-260?)→汝南郡(260?-265) | |||
慎县 | 今安徽省颍上县北 | 汝南郡(220-222)→汝阴郡(222-260?)→汝南郡(260?-265) | |||
富陂县[注18] | 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 | 汝南郡(220-222)→汝阴郡(222-260?)→汝南郡(260?-265) | |||
原鹿县 | 今安徽省阜南县南 | 汝南郡(220-222)→汝阴郡(222-260?)→汝南郡(260?-265) | |||
固始县 | 今安徽省临泉县 | 汝南郡(220-222)→汝阴郡(222-260?)→汝南郡(260?-265) | |||
细阳县 | 今安徽省太和县东 | 汝南郡(?) | 无考县份。 | ||
㶏强县 | 今河南省临颍县东 | 汝南郡(?) | 无考县份。 | ||
征羌县 | 今河南省漯河市东 | 汝南郡(?) | 无考县份。 | ||
思善县 | 今安徽省亳州市南35公里古城镇 | 汝南郡(?) | 无考县份。 | ||
宜禄县 | 今河南省沈丘县东北 | 汝南郡(?) | 无考县份。 | ||
弋阳郡 (5) |
弋阳县 | 弋阳县 | 今河南省潢川县西 | 弋阳郡(220-265) | |
期思县 | 今河南省淮滨县东南 | 弋阳郡(220-265) | |||
西阳县 | 今河南省光山县西南 | 弋阳郡(220-265) | |||
西陵县 | 今湖北省团风县西 | 弋阳郡(220-265) | |||
轪县 | 今河南省罗山县东 | 弋阳郡(220-265) | |||
陈郡 (6) |
陈县 | 陈县 | 今河南省淮阳县 | 陈郡(220-265,陈国223-225) | |
武平县 | 今河南省鹿邑县西北 | 陈郡(220-265,陈国223-225) | |||
阳夏县 | 今河南省太康县 | 陈郡(220-265,陈国223-225) | |||
长平县 | 今河南省西华县东北 | 陈郡(220-265,陈国223-225) | 为曹休侯国。 | ||
柘县 | 今河南省柘城县北 | 陈郡(220-265,陈国223-225) | |||
项县 | 今河南省沈丘县 | 汝南郡(220-222?)→陈郡(223?-265,陈国223-225) | |||
宁平县 | 今河南省郸城县东宁平镇 | 陈郡(?) | 无考县份。 | ||
新平县 | 今河南省淮阳县东北 | 陈郡(?) | 无考县份。 | ||
扶乐县 | 今河南省太康县西 | 陈郡(?) | 无考县份。 | ||
鲁国 (6) |
鲁县 | 鲁县 | 今山东省曲阜市 | 鲁国(220-265,鲁郡220-232) | |
汶阳县 | 今山东省泰安市北 | 鲁国(220-265,鲁郡220-232) | |||
卞县 | 今山东省泗水县东 | 鲁国(220-265,鲁郡220-232) | |||
邹县 | 今山东省邹城市东南 | 鲁国(220-265,鲁郡220-232) | |||
蕃县 | 今山东省滕州市 | 鲁国(220-265,鲁郡220-232) | |||
薛县 | 今山东省微山县北 | 鲁国(220-265,鲁郡220-232) | |||
沛国 (5) |
沛县 | 沛县 | 今江苏省沛县 | 沛国(220-265,沛郡220-232) | |
杼秋县 | 今安徽省萧县西北 | 沛国(220-265,沛郡220-232) | |||
丰县 | 今江苏省丰县 | 沛国(220-265,沛郡220-232) | |||
公丘县 | 今山东省滕州市西 | 沛国(220-265,沛郡220-232) | |||
广戚县 | 今江苏省沛县东南 | 彭城国(220-238,彭城郡220-232)→沛国(238-265) | |||
穀阳县 | 今安徽省固镇县 | 沛郡(?) | 无考县份。 | ||
郸县 | 今安徽省涡阳县东北 | 沛郡(?) | 无考县份。 | ||
建平县 | 今河南省夏邑县西南 | 沛郡(?) | 无考县份。 | ||
临睢县 | 今河南省永城市北 | 沛郡(?) | 无考县份。 | ||
向县 | 今安徽省怀远县北 | 沛郡(?) | 无考县份。 | ||
太丘县 | 今河南省永城市北 | 沛郡(?) | 无考县份。 | ||
谯郡 (15) |
谯县 | 谯县 | 今安徽省亳州市 | 谯郡(220-265,谯国222-224) | |
酂县 | 今河南省永城市西 | 谯郡(220-265,谯国222-224) | |||
城父县 | 今安徽省涡阳县西北 | 谯郡(220-265,谯国222-224) | |||
萧县 | 今安徽省萧县西北 | 沛国(220-238,沛郡220-232)→谯郡(238-265) | |||
相县 | 今安徽省淮北市西 | 沛国(220-238,沛郡220-232)→谯郡(238-265) | |||
竹邑县 | 今安徽省宿州市北 | 沛国(220-238,沛郡220-232)→谯郡(238-265) | |||
符离县 | 今安徽省宿州市东 | 沛国(220-238,沛郡220-232)→谯郡(238-265) | |||
蕲县 | 今安徽省宿州市南 | 沛国(220-238,沛郡220-232)→谯郡(238-265) | |||
铚县 | 今安徽省宿州市西 | 沛国(220-238,沛郡220-232)→谯郡(238-265) | |||
龙亢县 | 今安徽省蒙城县东 | 沛国(220-238,沛郡220-232)→谯郡(238-265) | |||
山桑县 | 今安徽省蒙城县北 | 汝南郡(220-222?)→沛国(222?-238,沛郡222?-232)→谯郡(238-265) | 原为文钦侯国。 | ||
洨县 | 今安徽省固镇县东 | 沛国(220-238,沛郡220-232)→谯郡(238-265) | |||
虹县 | 今安徽省五河县西北 | 沛国(220-238,沛郡220-232)→谯郡(238-265) | |||
宋县[注19] | 今安徽省界首市东北 | 汝南郡(220-222)→汝阴郡(222-238)→谯郡(238-265) | |||
苦县 | 今河南省鹿邑县 | 陈郡(220-238)→谯郡(238-265) | |||
梁国 (6) |
睢阳县 | 睢阳县 | 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 | 梁国(220-265,梁郡220-232) | |
蒙县 | 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南 | 梁国(220-265,梁郡220-232) | |||
虞县 | 今河南省虞城县北 | 梁国(220-265,梁郡220-232) | |||
下邑县 | 今安徽省砀山县 | 梁国(220-265,梁郡220-232) | |||
宁陵县 | 今河南省宁陵县 | 梁国(220-265,梁郡220-232) | |||
砀县 | 今河南省永城市北芒山镇 | 梁国(220-265,梁郡220-232) | |||
谷熟县 | 今河南省虞城县南 | 梁郡(220-226?) | 魏文帝黄初年间(220-226)废县。[参24] | ||
鄢县 | 今河南省鄢陵县北 | 梁郡(?) | 无考县份。 | ||
薄县 | 今河南省商丘市北 | 梁郡(?) | 无考县份。 |
曹魏冀州州治所在信都县(今河北省冀州市)。[参25]范围在今河北省中部和南部,河南省黄河以北一部分,山东省西北部黄河以北的大部。
郡级行政区
[编辑]曹魏冀州领钜鹿、赵、安平、博陵、中山、河间、勃海、章武、清河、常山、平原、乐陵12郡,嘉平年间(249-253)废章武郡。魏末领11郡。
- 钜鹿郡
- 东汉旧郡,郡治钜鹿县(今河北省平乡县西南),后移治廮陶县(今河北省宁晋县西南),领钜鹿、杨氏、鄡、下曲阳、斥章、广宗、列人、广年、平乡、南栾10。后来广年、斥漳、列人3县移属广平郡,广宗县移属安平郡,魏郡廮陶县来隶。魏末领廮陶、钜鹿、南栾、下曲阳、杨氏、鄡、平乡7县。
- 中山国
- 东汉旧郡,郡治卢奴县(今河北省定州市),领卢奴、北平、毋极、新市、望都、唐、安憙、汉昌、灵丘、上曲阳、蒲阴、广昌12县。太和六年(232年)封魏宗室曹衮为中山王,郡改为中山国。废广昌、灵丘2县(年代不明),毋极、安憙、汉昌3县改名无极、安喜、魏昌。魏末领卢奴、北平、新市、望都、唐、蒲阴、安喜、魏昌、毋极、上曲阳10县。
- 河间郡
- 东汉旧郡,黄初三年(222年)至五年(224年)为曹干王国。郡治乐城县(今河北省献县东南),领乐城、武垣、鄚、易、中水、成平、弓高7县。嘉平年间(249-253)章武郡东平舒、文安、束州3县来隶。魏末领乐城、武垣、鄚、易、中水、成平、弓高、东平舒、文安、束州10县。
- 清河郡
- 东汉旧郡,黄初三年(222年)至四年(223年)为曹贡王国。郡治甘陵县(今山东省临清市东北),领甘陵、贝丘、东武城、鄃、灵、绎幕、广川7县。魏时广川县移属勃海郡。魏末领甘陵、贝丘、东武城、鄃、灵、绎幕6县。
- 常山郡
- 东汉旧郡,郡治真定县(今河北省石家庄市)[参27],领元氏、高邑、都乡、南行唐、房子、平棘、栾城、九门、灵寿、蒲吾、井陉、真定、石邑13县。魏时元氏、房子、平棘、高邑4县移属赵国,都乡县不可考,废栾城县(汉、魏之际)。魏末领真定、井陉、蒲吾、南行唐、灵寿、九门、石邑7县。
- 平原郡
- 东汉旧郡,黄初三年(222年)至七年(226年)为曹叡王国。郡治平原县(今山东省平原县南),领平原、高唐、般、鬲、祝阿、漯阴、安德、西平昌8县。魏黄初年间(220-226)祝阿、漯阴2县移属济南郡,济北郡茌平县及东郡博平、聊城2县来隶[参28]。魏末领平原、高唐、安德、般、鬲、西平昌、茌平、博平、聊城9县。
县级行政区
[编辑]冀州(州治:信都县) | |||||
说明:本表为咸熙二年(265年)冀州各郡所辖的县份;以深灰色表示者,为曾经建置,后来废除的县份 | |||||
郡名 (县数) |
郡治 | 县名 |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 隶属郡国 | 备注 |
---|---|---|---|---|---|
钜鹿郡 (7) |
廮陶县 | 廮陶县 | 今河北省宁晋县西南 | 魏郡(220-221?)→钜鹿郡(221?-265) | |
钜鹿县 | 今河北省平乡县西南 | 钜鹿郡(220-265) | |||
南栾县 | 今河北省巨鹿县北 | 钜鹿郡(220-265) | |||
下曲阳县 | 今河北省晋州市西 | 钜鹿郡(220-265) | |||
杨氏县 | 今河北省宁晋县 | 钜鹿郡(220-265) | |||
鄡县 | 今河北省晋州市东 | 钜鹿郡(220-265) | |||
平乡县 | 今河北省平乡县西南 | 钜鹿郡(220-265) | |||
赵国 (6) |
房子县 | 房子县 | 今河北省高邑县西南 | 常山郡(220-232?)→赵国(232?-265) | |
柏人县 | 今河北省内丘县东北 | 赵国(220-265,赵郡220-232) | |||
中丘县 | 今河北省内丘县 | 赵国(220-265,赵郡220-232) | |||
元氏县 | 今河北省元氏县西北 | 常山郡(220-232?)→赵国(232?-265) | |||
平棘县 | 今河北省赵县 | 常山郡(220-232?)→赵国(232?-265) | |||
高邑县 | 今河北省高邑县东 | 常山郡(220-232?)→赵国(232?-265) | |||
安平郡 (11) |
信都县 | 信都县 | 今河北省冀州市 | 安平郡(220-265) | |
下博县 | 今河北省武强县西南 | 安平郡(220-265) | |||
武邑县 | 今河北省武邑县 | 安平郡(220-265) | |||
武遂县 | 今河北省武强县北 | 安平郡(220-265) | |||
观津县 | 今河北省阜城县西南 | 安平郡(220-265) | 为郭表侯国 | ||
扶柳县 | 今河北省冀州市西北 | 安平郡(220-265) | |||
经县 | 今河北省广宗县东北 | 安平郡(220-265) | |||
南宫县 | 今河北省南宫县西北 | 安平郡(220-265) | |||
堂阳县 | 今河北省新河县北 | 安平郡(220-265) | |||
阜城县 | 今河北省阜城县东 | 安平郡(220-265) | |||
广宗县 | 今河北省广宗县东南 | 钜鹿郡(220-221?)→安平郡(221?-265) | |||
博陵郡 (7) |
博陵县 | 博陵县 | 今河北省蠡县北 | 博陵郡(220-265) | |
安平县 | 今河北省安平县 | 博陵郡(220-265) | |||
饶阳县 | 今河北省饶河县东北 | 博陵郡(220-265) | |||
南深泽县 | 今河北省安平县西 | 博陵郡(220-265) | |||
安国县 | 今河北省安国市东南 | 博陵郡(220-265) | |||
高阳县 | 今河北省高阳县东 | 博陵郡(220-265) | |||
蠡吾县 | 今河北省博野县 | 博陵郡(220-265) | |||
中山国 (10) |
卢奴县 | 卢奴县 | 今河北省定州市 | 中山国(220-265,中山郡220-232) | |
北平县 | 今河北省满城县北 | 中山国(220-265,中山郡220-232) | |||
新市县 | 今河北省新乐市北 | 中山国(220-265,中山郡220-232) | |||
望都县 | 今河北省望都县 | 中山国(220-265,中山郡220-232) | |||
唐县 | 今河北省顺平县西北 | 中山国(220-265,中山郡220-232) | |||
蒲阴县 | 今河北省顺平县东 | 中山国(220-265,中山郡220-232) | |||
安喜县 | 今河北省安国市西北 | 中山国(220-265,中山郡220-232) | 东汉为安憙县,魏时改名。 | ||
魏昌县 | 今河北省深泽县西北 | 中山国(220-265,中山郡220-232) | 东汉为汉昌县,黄初年间(220-226)改名。[参29]为甄畅侯国。 | ||
无极县[注20] | 今河北省无极县西 | 中山国(220-265,中山郡220-232) | 东汉为毋极县,魏时改名。[参30] | ||
上曲阳县 | 今河北省曲阳县西 | 中山国(220-265,中山郡220-232) | |||
灵丘县 | 今山西省灵丘县东 | 中山郡(220-?) | 魏时废县。[参31] | ||
广昌县 | 今河北省涞源县北 | 中山郡(220-?) | 魏时废县。[参32] | ||
河间郡 (10) |
乐城县 | 乐城县[注21] | 今河北省献县东南 | 河间郡(220-265,河间国222-224) | |
武垣县 | 今河北省河间市北 | 河间郡(220-265,河间国222-224) | |||
鄚县 | 今河北省雄县南 | 河间郡(220-265,河间国222-224) | 为张郃侯国。 | ||
易县 | 今河北省雄县 | 河间郡(220-265,河间国222-224) | |||
中水县 | 今河北省献县西北 | 河间郡(220-265,河间国222-224) | |||
成平县 | 今河北省南皮县西北 | 河间郡(220-265,河间国222-224) | |||
弓高县 | 今河北省阜城县南 | 河间郡(220-265,河间国222-224) | |||
东平舒县 | 今河北省青县北 | 章武郡(220-253?)→河间郡(253?-265) | |||
文安县 | 今河北省文安县 | 章武郡(220-253?)→河间郡(253?-265) | 为曹赞王国 | ||
束州县 | 今河北省河间市东 | 章武郡(220-253?)→河间郡(253?-265) | |||
勃海郡 (9) |
南皮县 | 南皮县 | 今河北省南皮县北 | 勃海郡(220-265) | |
高城县 | 今河北省盐山县东南 | 勃海郡(220-265) | |||
重合县 | 今山东省乐陵县西 | 勃海郡(220-265) | |||
浮阳县 | 今河北省沧州市东南 | 勃海郡(220-265) | |||
东光县 | 今河北省南皮县南 | 勃海郡(220-265) | |||
蓨县 | 今河北省景县 | 勃海郡(220-265) | |||
饶安县 | 今山东省乐陵县西北 | 勃海郡(220-265) | |||
广川县 | 今河北省枣强县东 | 清河郡(220-?)→勃海郡(?-265) | |||
章武县 | 今河北省青县东 | 章武郡(220-253?)→勃海郡(253?-265) | |||
清河郡 (6) |
甘陵县 | 甘陵县[注22] | 今山东省临清市东北 | 清河郡(220-265,清河国222-223) | |
贝丘县 | 今山东省临清市东南 | 清河郡(220-265,清河国222-223) | |||
东武城县 | 今河北省故城县西南 | 清河郡(220-265,清河国222-223) | 为司马馗、司马权侯国。 | ||
鄃县 | 今山东省高唐县东北 | 清河郡(220-265,清河国222-223) | |||
灵县 | 今山东省高唐县北 | 清河郡(220-265,清河国222-223) | |||
绎幕县 | 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北 | 清河郡(220-265,清河国222-223) | |||
常山郡 (7) |
真定县 | 真定县 | 今河北省石家庄市 | 常山郡(220-265) | 为曹嘉王国 |
井陉县 | 今河北省井陉县北 | 常山郡(220-265) | |||
蒲吾县 | 今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北 | 常山郡(220-265) | |||
南行唐县 | 今河北省行唐县北 | 常山郡(220-265) | |||
灵寿县 | 今河北省灵寿县 | 常山郡(220-265) | |||
九门县 | 今河北省正定县东 | 常山郡(220-265) | |||
石邑县 | 今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南 | 常山郡(220-265) | |||
都乡县 | 地望不详 | 常山郡(?) | 无考县份。 | ||
栾城县 | 今河北省赵县北 | 常山郡(220) | 汉、魏之际废县。 | ||
平原郡 (9) |
平原县 | 平原县 | 今山东省平原县南 | 平原郡(220-265,平原国222-226) | |
高唐县 | 今山东省高唐县东 | 平原郡(220-265,平原国222-226) | 为朱灵侯国 | ||
安德县 | 今山东省陵县北 | 平原郡(220-265,平原国222-226) | |||
般县 | 今山东省商河县北 | 平原郡(220-265,平原国222-226) | |||
鬲县 | 今山东省德州市北 | 平原郡(220-265,平原国222-226) | |||
西平昌县 | 今山东省商河县西北 | 平原郡(220-265,平原国222-226) | |||
茌平县 | 今山东省茌平县西南 | 济北郡(220-222?)→平原郡(222?-265) | |||
博平县 | 今山东省阳谷县东北阿城镇 | 东郡(220-222?)→平原郡(222?-265) | 为华歆侯国。 | ||
聊城县 | 今山东省聊城市西北 | 东郡(220-222?)→平原郡(222?-265) | |||
乐陵郡 (5) |
厌次县 | 厌次县 | 今山东省阳信县东南 | 乐陵郡(220-265) | |
乐陵县 | 今山东省乐陵市南 | 乐陵郡(220-265) | |||
阳信县 | 今山东省无棣县北 | 乐陵郡(220-265) | |||
新乐县 | 今河北省南皮县东南 | 乐陵郡(220-265) | |||
漯沃县 | 今山东省利津县西 | 乐陵郡(220-265) |
曹魏兖州州治所在廪丘县(今山东省郓城县西北)。[参33]范围在今河南省京广铁路以东的大部,山东省西南部和安徽省淮河以北。
郡级行政区
[编辑]曹魏兖州领陈留、东、东平、任城、泰山、济北、山阳、济阴8郡,至魏末不变。
- 陈留国
- 东汉旧郡,郡治陈留县(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南),领陈留、浚仪、尉氏、雍丘、襄邑、外黄、小黄、东昏、济阳、平丘、封丘、酸枣、长垣、己吾、考城、圉、扶沟16县。魏时东昏、平丘、己吾3县已不可考。黄初三年(222年)襄邑公曹峻晋封陈留王,黄初五年(224年)降封为襄邑县王。直至太和六年(232年)又再次封陈留王。魏末领陈留、浚仪、封丘、尉氏、雍丘、襄邑、外黄、小黄、济阳、酸枣、长垣、考城、圉、扶沟14县。
- 东郡
- 东汉旧郡,郡治濮阳县(今河南省濮阳县东),领濮阳、燕、白马、东阿、范、临邑、博平、聊城、乐平、阳平、谷城、鄄城、廪丘13县。黄初二年(221年)阳平、乐平2县移属司隶阳平郡,博平、聊城2县移属冀州平原郡。[参28]魏末领濮阳、白马、廪丘、鄄城、燕、东阿、谷城、临邑、范9县。
- 济北国
- 东汉旧郡,郡治卢县(今山东省平阴县西),领卢、蛇丘、肥城、刚、成、茌平6县。魏时茌平县移属冀州平原郡,刚县移属东平郡,成县魏时不可考。太和六年(232年)陈王曹志改封济北王,郡改为济北国。魏末领卢、蛇丘、肥城3县。
- 东平国
- 东汉旧郡,郡治寿张县(今山东省东平县南),领寿张、无盐、东平陆、富成、章、须昌、宁阳7县。魏时济北郡刚县来隶,章县不可考。黄初四年(223年)庐江王曹徽改封寿张王,东平郡改称寿张国,黄初五年(224年)复旧名。太和六年(232年)封曹徽为东平王,郡改称东平国。魏末领寿张、无盐、东平陆、富城、须昌、宁阳、刚7县。
- 泰山郡
- 东汉旧郡,郡治奉高县(今山东省泰安市东),领奉高、博、梁父、矩平、嬴、山茌、莱芜、盖、南武阳、南城、费、牟、华13县。魏时置平阳县,费县移属徐州琅邪郡,东莞郡蒙阴县来隶。魏末领奉高、博、矩平、山茌、梁父、嬴、莱芜、南武阳、南城、牟、盖、华、蒙阴、平阳14县。
- 山阳郡
- 东汉旧郡,郡治昌邑县(今山东省金乡县西北),领昌邑、东缗、钜野、高平、湖陆、南平阳、方与、瑕丘、金乡、防东10县。魏时防东县不可考。魏末领领昌邑、钜野、方与、金乡、湖陆、高平、南平阳、瑕丘、东缗9县。
县级行政区
[编辑]兖州(州治:廪丘县) | |||||
说明:本表为咸熙二年(265年)兖州各郡所辖的县份;以深灰色表示者,为曾经建置,后来废除的县份 | |||||
郡名 (县数) |
郡治 | 县名 |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 隶属郡国 | 备注 |
---|---|---|---|---|---|
陈留国 (14) |
陈留县 | 陈留县 | 今河南省开封县东南陈留镇 | 陈留国(220-265,陈留郡220-222、224-232) | |
浚仪县 | 今河南省开封市 | 陈留国(220-265,陈留郡220-222、224-232) | |||
封丘县 | 今河南省封丘县西南 | 陈留国(220-265,陈留郡220-222、224-232) | |||
尉氏县 | 今河南省尉氏县 | 陈留国(220-265,陈留郡220-222、224-232) | |||
雍丘县 | 今河南省杞县 | 陈留国(220-265,陈留郡220-222、224-232) | |||
襄邑县 | 今河南省睢县 | 陈留国(220-265,陈留郡220-222、224-232) | |||
外黄县 | 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 | 陈留国(220-265,陈留郡220-222、224-232) | |||
小黄县 | 今河南省开封县东北 | 陈留国(220-265,陈留郡220-222、224-232) | |||
济阳县 | 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 | 陈留国(220-265,陈留郡220-222、224-232) | |||
酸枣县 | 今河南省延津县西南 | 陈留国(220-265,陈留郡220-222、224-232) | |||
长垣县 | 今河南省长垣县东北 | 陈留国(220-265,陈留郡220-222、224-232) | 为卫臻侯国。 | ||
考城县 | 今河南省民权县东北 | 陈留国(220-265,陈留郡220-222、224-232) | |||
圉县 | 今河南省杞县南 | 陈留国(220-265,陈留郡220-222、224-232) | |||
扶沟县 | 今河南省扶沟县 | 陈留国(220-265,陈留郡220-222、224-232) | |||
东昏县 | 今河南省兰考县北 | 陈留郡(220) | 汉、魏之际废县。[参34] | ||
平丘县 | 今河南省封丘县东 | 陈留郡(?) | 无考县份。 | ||
己吾县 | 今河南省宁陵县西南 | 陈留郡(?) | 无考县份。 | ||
东郡 (9) |
濮阳县 | 濮阳县 | 今河南省濮阳县西 | 东郡(220-265) | |
白马县 | 今河南省滑县 | 东郡(220-265) | |||
廪丘县 | 今山东省郓城县西北 | 东郡(220-265) | |||
鄄城县 | 今山东省鄄城县北 | 东郡(220-265) | |||
燕县 | 今山东省延津县东北 | 东郡(220-265) | |||
东阿县 | 今山东省东阿县 | 东郡(220-265) | |||
谷城县 | 今山东省平阴县西南 | 东郡(220-265) | |||
临邑县 | 今山东省东阿县 | 东郡(220-265) | |||
范县 | 今山东省梁山县西 | 东郡(220-265) | |||
济北国 (3) |
卢县 | 卢县 | 今山东省平阴县西 | 济北国(220-265,济北郡220-232) | |
蛇丘县 | 今山东省宁阳县北 | 济北国(220-265,济北郡220-232) | |||
肥城县[注23] | 今山东省肥城县 | 济北国(220-265,济北郡220-232) | |||
成县 | 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 | 济北郡(?) | 无考县份。 | ||
东平国 (7) |
寿张县 | 寿张县 | 今山东省东平县南 | 东平国(220-265,东平郡220-223、224-232,寿张国223-224) | |
无盐县 | 今山东省东平县东 | 东平国(220-265,东平郡220-223、224-232,寿张国223-224) | |||
东平陆县 | 今山东省汶上县北 | 东平国(220-265,东平郡220-223、224-232,寿张国223-224) | |||
富城县 | 今山东省肥城市西南 | 东平国(220-265,东平郡220-223、224-232,寿张国223-224) | |||
须昌县 | 今山东省东平县西 | 东平国(220-265,东平郡220-223、224-232,寿张国223-224) | |||
宁阳县 | 今山东省宁阳县南 | 东平国(220-265,东平郡220-223、224-232,寿张国223-224) | |||
刚县 | 今山东省宁阳县北 | 济北郡(220-?)→东平国(?-265) | |||
章县[注24] | 今山东省东平县东 | 东平郡(?) | 无考县份。 | ||
济阴郡 (9) |
定陶县 | 定陶县 | 今山东省定陶县 | 济阴郡(220-265,济阴国222-224) | |
乘氏县 | 今山东省菏泽市东 | 济阴郡(220-265,济阴国222-224) | |||
句阳县 | 今山东省菏泽市北 | 济阴郡(220-265,济阴国222-224) | |||
离狐县 | 今山东省东明县北 | 济阴郡(220-265,济阴国222-224) | |||
冤句县 | 今山东省定陶县西 | 济阴郡(220-265,济阴国222-224) | |||
单父县 | 今山东省单县 | 济阴郡(220-265,济阴国222-224) | |||
成武县 | 今山东省成武县 | 济阴郡(220-265,济阴国222-224) | |||
己氏县 | 今山东省单县西南 | 济阴郡(220-265,济阴国222-224) | |||
成阳县 | 今山东省菏泽市东北 | 济阴郡(220-265,济阴国222-224) | |||
泰山郡 (14) |
奉高县 | 奉高县 | 今山东省泰安市东 | 泰山郡(220-265) | |
博县 | 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南 | 泰山郡(220-265) | |||
钜平县 | 今山东省泰安市南 | 泰山郡(220-265) | |||
山茌县 | 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西北 | 泰山郡(220-265) | |||
梁父县 | 今山东省新泰市西 | 泰山郡(220-265) | |||
嬴县 | 今山东省莱芜市西北 | 泰山郡(220-265) | |||
莱芜县 | 今山东省淄博市南 | 泰山郡(220-265) | |||
南武阳县 | 今山东省平邑县 | 泰山郡(220-265) | |||
南城县 | 今山东省枣庄市北 | 泰山郡(220-265) | |||
牟县 | 今山东省莱芜市东 | 泰山郡(220-265) | |||
盖县 | 今山东省沂源县东南 | 泰山郡(220-265) | |||
华县 | 今山东省费县 | 泰山郡(220-265) | |||
蒙阴县 | 今山东省蒙阴县南 | 东莞郡(220-?)→泰山郡(?-265) | |||
平阳县 | 今山东省新泰市 | 泰山郡(?-265) | 魏时置县。(不详何时) | ||
山阳郡 (9) |
昌邑县 | 昌邑县 | 今山东省金乡县西北 | 山阳郡(220-265) | 为满宠侯国。 |
钜野县 | 今山东省巨野县北 | 山阳郡(220-265) | |||
方与县 | 今山东省鱼台县西 | 山阳郡(220-265) | |||
金乡县 | 今山东省金乡县北 | 山阳郡(220-265) | |||
湖陆县 | 今山东省鱼台县东北 | 山阳郡(220-265) | |||
高平县 | 今山东省微山县西北 | 山阳郡(220-265) | |||
南平阳县 | 今山东省邹城市 | 山阳郡(220-265) | |||
瑕丘县 | 今山东省兖州市北 | 山阳郡(220-265) | |||
东缗县 | 今山东省金乡县 | 山阳郡(220-265) | |||
防东县 | 今山东省单县东北 | 山阳郡(?) | 无考县份。 | ||
任城郡 (3) |
任城县 | 任城县 | 今山东省邹城市西南 | 任城郡(220-265,任城国222-223、232-246) | |
亢父县 | 今山东省济宁市南 | 任城郡(220-265,任城国222-223、232-246) | |||
樊县 | 今山东省济宁市东 | 任城郡(220-265,任城国222-223、232-246) |
曹魏徐州州治所在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参35]范围在今山东省东南部(临沂、日照)和江苏省长江以北一带。
郡级行政区
[编辑]曹魏徐州领有下邳、广陵、彭城、东海、琅邪、利城、城阳、东莞8郡。黄初年间(220-226)新置平昌郡(旋废),废除利城、东莞2郡。曹魏末年领下邳、广陵、彭城、东海、琅邪、城阳6郡。
- 彭城国
- 东汉旧郡,郡治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领彭城、武原、傅阳、吕、留、梧、菑丘、广戚8县。菑丘县魏时不可考。黄初三年(222年)改封义阳王曹据为彭城王,同年改封济阴王;太和六年(232年)复封曹据为彭城王。景初二年(238年)广戚县移属沛国。曹魏末年领彭城、留、傅阳、武原、吕、梧6县。
- 东海国
- 东汉旧郡,郡治郯县(今山东省郯城县),领郯、兰陵、戚、朐、襄贲、昌虑、承、阴平、合乡、厚丘10县。曹魏时阴平县已不可考。黄初六年(225年)后利城郡祝其、利城、赣榆3县来隶,后废赣榆县。太和六年(232年)改封馆陶县王曹霖为东海王,郡改为东海国。魏末领郯、祝其、朐、襄贲、昌虑、厚丘、兰陵、承、戚、合乡、利城11县。
- 琅邪国
- 东汉旧郡,郡治开阳县(今山东省临沂市),领开阳、阳都、临沂、即丘、缯5县。曹魏时泰山郡费县、城阳郡安丘县、东莞郡东莞、东安2县来隶。太和六年(232年)句阳县王曹敏晋封为琅邪王。魏末领开阳、临沂、阳都、缯、即丘、东安、东莞、安丘、费9县。
- 城阳郡
- 东汉旧郡,郡初治莒县(今山东省莒县),后移治东武县(今山东省诸城市),[参36]领东武、诸、莒、姑幕、壮武、淳于、高密、昌安、平昌、夷安、安丘、黔陬12县。魏时安丘县移属琅邪郡,北海郡朱虚县来隶。魏末领东武、莒、诸、壮武、淳于、高密、昌安、平昌、夷安、姑幕、黔陬、朱虚12县。
- 利城郡(废除)
- 东汉旧郡,郡治利城县(今江苏省赣榆县西),领利城、祝其、赣榆3县。黄初六年(225年)利城郡士兵蔡方乘机起事,以唐咨为首,攻杀利城太守徐质。魏文帝曹丕派屯骑校尉任福等领军讨伐,唐咨兵败逃亡,不久利城郡被废,并入东海郡。[参37]
县级行政区
[编辑]徐州(州治:彭城县) | |||||
说明:本表为咸熙二年(265年)徐州各郡所辖的县份;以深灰色表示者,为曾经建置,后来废除的县份 | |||||
郡名 (县数) |
郡治 | 县名 |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 隶属郡国 | 备注 |
---|---|---|---|---|---|
彭城国 (6) |
彭城县 | 彭城县 | 今江苏省徐州市 | 彭城国(220-265,彭城郡220-232) | |
留县 | 今江苏省沛县东南 | 彭城国(220-265,彭城郡220-232) | |||
傅阳县 | 今江苏省邳州市西北 | 彭城国(220-265,彭城郡220-232) | |||
武原县 | 今江苏省邳州市西北 | 彭城国(220-265,彭城郡220-232) | |||
吕县 | 今江苏省徐州市东 | 彭城国(220-265,彭城郡220-232) | |||
梧县 | 今江苏省萧县南 | 彭城国(220-265,彭城郡220-232) | |||
菑丘县 | 今安徽省宿州市东北 | 彭城郡(?) | 无考县份。 | ||
下邳郡 (11) |
下邳县 | 下邳县 | 今江苏省邳州市南 | 下邳郡(220-265,下邳国222-224) | |
睢陵县 | 今江苏省睢宁县 | 下邳郡(220-265,下邳国222-224) | |||
夏丘县 | 今安徽省泗县东 | 下邳郡(220-265,下邳国222-224) | |||
取虑县 | 今江苏省睢宁县西南 | 下邳郡(220-265,下邳国222-224) | |||
僮县 | 今江苏省睢宁县南 | 下邳郡(220-265,下邳国222-224) | |||
良成县 | 今江苏省邳州市东 | 下邳郡(220-265,下邳国222-224) | 为臧霸侯国。 | ||
下相县 | 今江苏省宿迁市 | 下邳郡(220-265,下邳国222-224) | |||
司吾县 | 今江苏省宿迁市北 | 下邳郡(220-265,下邳国222-224) | |||
徐县 | 今江苏省泗洪县南 | 下邳郡(220-265,下邳国222-224) | |||
淮陵县 | 今江苏省盱眙县西 | 下邳郡(220-265,下邳国222-224) | |||
曲阳县 | 今江苏省沭阳县 | 下邳郡(220-265,下邳国222-224) | |||
盱台县 | 今江苏省盱眙县东北 | 废弃县份。 | |||
高山县 | 今江苏省盱眙县南 | 废弃县份。 | |||
潘旌县 | 地望不详 | 废弃县份。 | |||
东城县 | 今江苏省睢宁县古邳镇 | 废弃县份。 | |||
广陵郡 (3) |
淮阴县 | 淮阴县[注26] | 今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 | 广陵郡(220-265) | |
淮浦县 | 今江苏省涟水县 | 广陵郡(220-265) | |||
海西县 | 今江苏省灌南县东南 | 广陵郡(220-265) | |||
射阳县 | 今江苏省宝应县东 | 广陵郡(220-?) | 三国时废县。[参39] | ||
凌县 | 今江苏省泗阳县 | 广陵郡(220-?) | 三国时废县。[参40] | ||
平安县 | 今江苏省宝应县西南 | 废弃县份。 | |||
东阳县 | 今江苏省金湖县西 | 废弃县份。 | |||
盐渎县 | 今江苏省盐城市 | 废弃县份。 | |||
东海国 (11) |
郯县 | 郯县 | 今山东省郯城县 | 东海国(220-265,东海郡220-232) | |
朐县 | 今江苏省连云港市西南 | 东海国(220-265,东海郡220-232) | |||
襄贲县 | 今山东省郯城县西北 | 东海国(220-265,东海郡220-232) | |||
昌虑县 | 今山东省枣庄市西 | 东海国(220-265,东海郡220-232) | |||
厚丘县 | 今江苏省沭阳县北 | 东海国(220-265,东海郡220-232) | |||
兰陵县 | 今山东省郯城县西南 | 东海国(220-265,东海郡220-232) | 为王朗侯国。 | ||
承县 | 今山东省枣庄市东南 | 东海国(220-265,东海郡220-232) | |||
戚县 | 今山东省微山县 | 东海国(220-265,东海郡220-232) | |||
合乡县 | 今山东省滕州市东北 | 东海国(220-265,东海郡220-232) | |||
祝其县 | 今江苏省赣榆县西北 | 利城郡(220-226?)→东海国(226?-265,东海郡226-232) | |||
利城县 | 今江苏省赣榆县西 | 利城郡(220-226?)→东海国(226?-265,东海郡226-232) | |||
阴平县 | 今山东省枣庄市西南 | 东海郡(?) | 无考县份。 | ||
赣榆县 | 今江苏省赣榆县北 | 利城郡(220-226?)→东海郡(?) | 魏时废县。[参41] | ||
琅邪郡 (9) |
开阳县 | 开阳县 | 今山东省临沂市北 | 琅邪国(220-265,琅邪郡220-232) | 为卞秉侯国 |
临沂县 | 今山东省临沂市西北 | 琅邪国(220-265,琅邪郡220-232) | |||
阳都县 | 今山东省沂南县南 | 琅邪国(220-265,琅邪郡220-232) | |||
缯县 | 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北 | 琅邪国(220-265,琅邪郡220-232) | |||
即丘县 | 今山东省临沂市东南 | 琅邪国(220-265,琅邪郡220-232) | |||
费县[注27] | 今山东省费县北 | 泰山郡(220-?)→琅邪郡(?-265) | |||
安丘县 | 今山东省安丘市西南 | 城阳郡(220-?)→琅邪国(?-265) | |||
东莞县 | 今山东省沂水县 | 东莞郡(220-?)→琅邪国(?-265) | |||
东安县 | 今山东省沂南县北 | 东莞郡(220-?)→琅邪国(?-265) | |||
城阳郡 (12) |
东武县 | 东武县 | 今山东省诸城市 | 城阳郡(220-265) | 为王基侯国。 |
莒县 | 今山东省莒县 | 城阳郡(220-265) | |||
诸县 | 今山东省诸城市西南 | 城阳郡(220-265) | |||
壮武县 | 今青岛市即墨区西 | 城阳郡(220-265) | |||
淳于县 | 今山东省安丘市东北 | 城阳郡(220-265) | |||
高密县 | 今山东省高密市东 | 城阳郡(220-265) | |||
昌安县 | 今山东省安丘市东南 | 城阳郡(220-265) | |||
平昌县 | 今山东省诸城市西北 | 城阳郡(220-265) | |||
夷安县 | 今山东省高密市 | 城阳郡(220-265) | |||
姑幕县[注28] | 今山东省安丘市南石埠子镇[注29] | 城阳郡(220-265) | |||
黔陬县[注30] | 今山东省胶州市西南 | 城阳郡(220-265) | |||
朱虚县 | 今山东省临朐县东南 | 北海郡(220-?)→城阳郡(?-265) |
东汉末年扬州由魏、吴分治,曹魏扬州治寿春县。范围在今安徽省淮河以南,大别山、巢湖以北一带。
郡级行政区
[编辑]曹魏扬州领九江、庐江2郡。黄初年间(220-226)增置安丰郡。九江郡后来改名淮南郡。正元二年(255年)安丰郡废郡并入庐江郡。魏末领2郡。
- 淮南郡
- 东汉旧郡,黄初二年(221年)封宗室曹邕为淮南公,九江郡改称淮南国,四年(223年)废国为淮南郡。[参42]太和六年(232年)又封曹彪为楚王,改淮南郡为楚国。永嘉三年(251年)楚王曹彪有罪自杀,国除为郡。[参43]郡治寿春县(今安徽省寿县),领寿春、阴陵、成德、西曲阳、合肥、锺离、下蔡、平阿、义成9县。魏时锺离县长马茂投吴,县遂被废。曹魏末领寿春、成德、下蔡、义成、西曲阳、平阿、合肥、阴陵8县。[注31]
- 庐江郡
- 东汉末庐江郡由魏、吴分治,黄初三年(222年)封宗室曹徽为庐江王,改庐江郡为庐江国,四年(223年)废国为郡。[参44]曹魏庐江郡治六安县(今安徽省六安县北),领六安、灊、阳泉、雩娄、蓼、安丰、安风7县。黄初年间(220-226)分阳泉、雩娄、蓼、安丰、安风5县置安丰郡。正元二年(255年)安丰郡安风、阳泉、雩娄、蓼、安丰、松滋6县来隶。曹魏末领六安、灊、安风、阳泉、雩娄、蓼、安丰、松滋8县。[注32]
- 安丰郡(废除)
- 曹魏黄初年间(220-226)分庐江郡置,[参45]郡治安风县(今安徽省六安县北),领安风、阳泉、雩娄、蓼、安丰5县。后增置松滋县。正元二年(255年)毌丘俭叛乱失败后废郡并入庐江郡。[注33]
县级行政区
[编辑]扬州(州治:寿春县) | |||||
说明:本表为咸熙二年(265年)扬州各郡所辖的县份;以深灰色表示者,为曾经建置,后来废除的县份 | |||||
郡名 (县数) |
郡治 | 县名 |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 隶属郡国 | 备注 |
---|---|---|---|---|---|
淮南郡 (8) |
寿春县 | 寿春县 | 今安徽省寿县 | 淮南郡(220-265,九江郡220-221,淮南国221-223,楚国232-251) | |
成德县 | 今安徽省合肥市西北 | 淮南郡(220-265,九江郡220-221,淮南国221-223,楚国232-251) | |||
下蔡县 | 今安徽省凤台县 | 淮南郡(220-265,九江郡220-221,淮南国221-223,楚国232-251) | |||
义成县 | 今安徽省蚌埠市西北 | 淮南郡(220-265,九江郡220-221,淮南国221-223,楚国232-251) | |||
西曲阳县 | 今安徽省淮南市东南 | 淮南郡(220-265,九江郡220-221,淮南国221-223,楚国232-251) | |||
平阿县 | 今安徽省淮南市北 | 淮南郡(220-265,九江郡220-221,淮南国221-223,楚国232-251) | |||
合肥县 | 今安徽省合肥市 | 淮南郡(220-265,九江郡220-221,淮南国221-223,楚国232-251) | |||
阴陵县 | 今安徽省长丰县西北 | 淮南郡(220-265,九江郡220-221,淮南国221-223,楚国232-251) | |||
锺离县 | 今安徽省蚌埠市东 | 淮南郡(220-240?,九江郡220-221,淮南国221-223,楚国232-240?) | 魏时锺离县长马茂投吴,县遂被废。[参46] | ||
逡遒县 | 东汉末废弃县份。地为魏据。 | ||||
庐江郡 (8) |
六安县 | 六安县 | 今安徽省六安市北 | 庐江郡(220-265,庐江国222-223) | |
灊县 | 今安徽省六安市南 | 庐江郡(220-265,庐江国222-223) | |||
安风县 | 今安徽省霍丘县西南 | 庐江郡(220-225?,庐江国222-223)→安丰郡(225?-255?)→庐江郡(255?-265) | |||
阳泉县 | 今安徽省寿县西南 | 庐江郡(220-225?,庐江国222-223)→安丰郡(225?-255?)→庐江郡(255?-265) | |||
雩娄县 | 今安徽省金寨县北 | 庐江郡(220-225?,庐江国222-223)→安丰郡(225?-255?)→庐江郡(255?-265) | |||
蓼县 | 今河南省固始县南 | 庐江郡(220-225?,庐江国222-223)→安丰郡(225?-255?)→庐江郡(255?-265) | |||
安丰县 | 今河南省固始县南 | 庐江郡(220-225?,庐江国222-223)→安丰郡(225?-255?)→庐江郡(255?-265) | |||
松滋县 | 今安徽省霍丘县东 | 安丰郡(?-255?)→庐江郡(255?-265) | 魏时置县。[参47] | ||
舒县 | 东汉末废弃县份。地为魏据。 | ||||
龙舒县 | 东汉末废弃县份。地为魏据。 |
曹魏青州州治所在广县(今山东省青州市)。范围在今山东省的东从海山东半岛而西至泰山、黄河东岸一带。
郡级行政区
[编辑]曹魏青州领北海、东莱、齐、济南、乐安5郡。
- 北海国
- 东汉旧郡,郡治平寿县(今山东省潍坊市南),领平寿、剧、营陵、都昌、朱虚、东安平、胶东、即墨、下密、挺、观阳11县。魏时东安平县移属齐国,[参48]挺县移属东莱郡,朱虚县移属城阳郡,废观阳县。黄初三年(222年)封曹蕤为北海王,五年(224年)徙封赞县王,[注35]太和六年(232年)复封北海王,青龙元年(233年)曹蕤去世,国仍未废为郡。魏末年领平寿、下密、胶东、即墨、都昌、营陵、剧7县。
- 东莱郡
- 东汉旧郡,郡治黄县(今山东省蓬莱市东),领黄、牟平、惤、曲城、掖、当利、东牟、昌阳、卢乡、长广、葛卢、不其12县。曹魏时东牟、葛卢2县已不可考。魏末领黄、掖、当利、卢乡、曲城、惤、长广、不其、牟平、昌阳、挺11县。
- 齐国
- 东汉旧郡,郡治临菑县(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领临菑、西安、昌国、广饶、广、般阳6县。曹魏时北海郡东安平县及东莞郡临朐来隶。[参48]新置益都县(不详何时)、新沓(239年置)、新汶(240年置)、南丰(240年置)。青龙三年(235年)封曹芳为齐王。魏末领临菑、西安、昌国、般阳、广饶、广、东安平、临朐、益都、新沓、新汶、南丰12县。
- 济南国
- 东汉旧郡,郡治东平陵县(今山东省章丘市西北),领东平陵、著、于陵、台、菅、土鼓、梁邹、邹平、东朝阳、历城10县。曹魏正始七年(246年),任城王曹楷徙封济南王,郡改称济南国,正元(254-256)、景元年间(260-264),平原郡漯阴、祝阿2县来隶。[参49]魏末领东平陵、于陵、历城、东朝阳、菅、著、邹平、土鼓、梁邹、台、漯阴、祝阿12县。
县级行政区
[编辑]青州(州治:广县) | |||||
说明:本表为咸熙二年(265年)青州各郡所辖的县份;以深灰色表示者,为曾经建置,后来废除的县份 | |||||
郡名 (县数) |
郡治 | 县名 |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 隶属郡国 | 备注 |
---|---|---|---|---|---|
北海国 (7) |
平寿县 | 平寿县 | 今山东省潍坊市南 | 北海国(220-265,北海郡220-222、224-232) | |
下密县 | 今山东省昌邑市东 | 北海国(220-265,北海郡220-222、224-232) | |||
胶东县 | 今山东省平度市 | 北海国(220-265,北海郡220-222、224-232) | |||
即墨县 | 今山东省平度市东南 | 北海国(220-265,北海郡220-222、224-232) | |||
都昌县 | 今山东省昌邑市 | 北海国(220-265,北海郡220-222、224-232) | |||
营陵县 | 今山东省昌乐县东南 | 北海国(220-265,北海郡220-222、224-232) | |||
剧县 | 今山东省寿光市南 | 北海国(220-265,北海郡220-222、224-232) | |||
观阳县 | 今山东省海阳县 | 北海郡(220-?) | 魏时已废县。[参50] | ||
东莱郡 (11) |
黄县 | 黄县 | 今山东省蓬莱市东 | 东莱郡(220-265) | |
掖县 | 今山东省掖县 | 东莱郡(220-265) | |||
当利县 | 今山东省掖县西南 | 东莱郡(220-265) | |||
卢乡县 | 今山东省掖县南 | 东莱郡(220-265) | |||
曲城县 | 今山东省招远市西北 | 东莱郡(220-265) | |||
惤县 | 今山东省蓬莱市西南 | 东莱郡(220-265) | |||
长广县 | 今山东省莱阳市东 | 东莱郡(220-265) | |||
不其县 | 今青岛市城阳区南 | 东莱郡(220-265) | |||
牟平县 | 今烟台市西牟平区 | 东莱郡(220-265) | |||
昌阳县 | 今山东省莱阳市 | 东莱郡(220-265) | |||
挺县 | 今山东省莱阳市南 | 北海郡(220-?)→东莱郡(?-265) | |||
东牟县 | 今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 | 东莱郡(?) | 无考县份。 | ||
葛卢县 | 今山东省胶州市 | 东莱郡(?) | 无考县份。 | ||
齐国 (12) |
临菑县 | 临菑县 | 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 | 齐国(220-265,齐郡220-235) | |
西安县 | 今山东省桓台县东 | 齐国(220-265,齐郡220-235) | |||
昌国县 | 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南 | 齐国(220-265,齐郡220-235) | |||
般阳县 | 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 | 齐国(220-265,齐郡220-235) | |||
广饶县 | 今山东省广饶县东北 | 齐国(220-265,齐郡220-235) | |||
广县 | 今山东省青州市西南 | 齐国(220-265,齐郡220-235) | |||
临朐县 | 今山东省临朐县 | 东莞郡(220-?)→齐国(?-265) | |||
东安平县 | 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 | 北海郡(220-235?)→齐国(235?-265) | |||
益都县 | 今山东省临朐县 | 齐国(?-265) | 曹魏时置县。[参51] | ||
新沓县 | 今山东省淄博市南淄川区 | 齐国(239-265) | 景初三年(239年)置县,以安顿辽东郡沓氏县居民。[参52] | ||
新汶县 | 今山东省临朐县 | 齐国(240-265) | 正始元年(239年)分西安、临菑、昌国县界置县,以安顿辽东郡汶县居民。[参53] | ||
南丰县 | 今山东省临朐县 | 齐国(240-265) | 正始元年(239年)分西安、临菑、昌国县界置县,以安顿辽东郡北丰县居民。[参53] | ||
济南国 (12) |
东平陵县 | 东平陵县 | 今山东省章丘市西北 | 济南国(220-265,济南郡220-246) | |
于陵县 | 今山东省邹平县东南 | 济南国(220-265,济南郡220-246) | |||
历城县 | 今山东省济南市 | 济南国(220-265,济南郡220-246) | |||
东朝阳县 | 今山东省济阳县东北 | 济南国(220-265,济南郡220-246) | |||
菅县 | 今山东省济阳县东 | 济南国(220-265,济南郡220-246) | |||
著县 | 今山东省济阳县西 | 济南国(220-265,济南郡220-246) | |||
邹平县 | 今山东省高青县西南 | 济南国(220-265,济南郡220-246) | |||
土鼓县 | 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西 | 济南国(220-265,济南郡220-246) | |||
梁邹县 | 今山东省邹平县东北 | 济南国(220-265,济南郡220-246) | |||
台县 | 今山东省济南市东 | 济南国(220-265,济南郡220-246) | |||
漯阴县 | 今山东省济阳县西南孙耿镇 | 平原郡(220-?)→济南郡(?-265) | |||
祝阿县 | 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东北 | 平原郡(220-?)→济南郡(?-265) | |||
乐安郡 (9) |
高苑县 | 高苑县 | 今山东省淄博市西北 | 乐安郡(220-265) | |
临济县 | 今山东省高青县东南 | 乐安郡(220-265) | |||
博昌县 | 今山东省博兴县东南 | 乐安郡(220-265) | |||
蓼城县 | 今山东省利津县东南 | 乐安郡(220-265) | |||
寿光县 | 今山东省寿光县东北 | 乐安郡(220-265) | |||
千乘县 | 今山东省高青县东南 | 乐安郡(220-265) | |||
乐安县 | 今山东省博兴县北 | 乐安郡(220-265) | |||
利县 | 今山东省博兴县东 | 乐安郡(220-265) | |||
益县 | 今山东省寿光市东北 | 乐安郡(220-265) |
东汉末年荆州由魏、吴分治,黄初三年(222年)五月以荆州江北称郢州,同年十月复称荆州。[参54]曹魏荆州治宛县。范围在今河南省西南部(南阳大部分,信阳西南),湖北省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陕西省东南部(安康大部分、商洛南部)。
郡级行政区
[编辑]曹魏荆州领南阳、章陵、襄阳、南乡、江夏5郡。增置新城(220年置)、魏兴(221年置)、义阳(223年置,240年废)、上庸(228年置,230年废;237年复置,后废;259年复置)、锡郡(228年置,237年废)。魏末领7郡。
- 南阳郡
- 东汉旧郡,郡治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领宛、冠军、叶、新野、西鄂、雉、鲁阳、犨、堵阳、博望、舞阴、比阳、棘阳、湖阳、育阳、涅阳、邓、郦、穰、朝阳、安众、成都、蔡阳23县。魏时成都县不可考,正始年间(240-249)义阳郡安昌、随、平氏、复阳、平林、义阳6县来隶。魏末领宛、西鄂、雉、鲁阳、犨、博望、堵阳、叶、舞阴、比阳、冠军、郦、涅阳、育阳、朝阳、安众、湖阳、穰、邓、蔡阳、棘阳、新野、安昌、随、平氏、复阳、平林、义阳28县。[注36]
- 江夏郡
- 东汉末江夏郡由魏、吴分治,郡治石阳县(今湖北省汉川市西北),嘉平三年(251)移治安陆县上昶城(今湖北省云梦县)[注37],领石阳、𫑡2县。黄初七年(226)左右攻取吴江夏郡的安陆、新市(后改名南新市)2县。正始年间(240-249)义阳郡平春县来隶。魏末领石阳、𫑡、安陆、南新市、平春5县。
- 魏兴郡
-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分汉中郡置西城郡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为蜀将孟达、刘封所取。延康元年(220年)西城太守申仪举郡降魏,郡废并入新城郡。[参57]黄初二年(221年)置魏兴郡。郡治西城县(今陕西省安康市)[参58],领西城、安阳、魏阳、平阳4县。景初元年(237年)锡郡锡县来隶。魏末领西城、安阳、魏阳、平阳、锡5县。
- 上庸郡
- 蜀汉所置,建安二十五年(220年)降魏,郡废并入新城郡。[参57]太和二年(228年)分新城郡3县复置,四年(230年)废郡并入新城、锡2郡。景初元年(237年)复置,正始年间(240-249)又废郡并入新城郡。甘露四年(259年)复分新城郡置。[参59]郡治上庸县(今湖北省竹山县西南),领上庸、锡(220年移属魏兴郡)、武陵(228年自新城郡来隶,后复归)、巫(228年自新城郡来归)、安富(237年自锡郡来归)、魏阳(237年自魏兴郡来归,240年后移属魏兴郡)6县。增置广昌(不详年代)、建始(不详年代)2县。魏末领上庸、武陵、巫、安富、广昌、建始6县。[注38]
- 新城郡
- 延康元年(220年)曹魏合并西城、上庸、房陵3郡置。郡治房陵县(今湖北省房县),领原西城郡的西城、安阳、魏阳、平阳4县,上庸郡的上庸、锡、巫3县,房陵郡的房陵、武陵2县。[参57]魏时增置绥阳(不详年代)、昌魏(不详年代)、沶乡(不详年代)3县。西城、安阳、魏阳、平阳4县移属魏兴郡,上庸、武陵(230年复归)、巫、安富4县移属上庸郡,锡县移属锡郡。魏末领房陵、绥阳、昌魏、沶乡4县。
- 义阳郡(废除)
- 东汉为章陵郡,郡治章陵县(今湖北省枣阳市南),领章陵、随、平氏、复阳、襄乡、平春6县。魏时襄乡县不可考,章陵县改名安昌县(221年),增置平林(汉末魏初置)、义阳(222年置)2县。黄初三年(222年)曹魏封宗室曹据为章陵王,后改为义阳王,章陵郡改为义阳国,明年国除为义阳郡。[参60]景初元年(237年)襄阳郡鄀县来隶。[参61]正始元年(240年)左右废郡并入南阳、襄阳2郡。[参62]
县级行政区
[编辑]荆州(州治:宛县) | |||||
说明:本表为咸熙二年(265年)荆州各郡所辖的县份;以深灰色表示者,为曾经建置,后来废除的县份 | |||||
郡名 (县数) |
郡治 | 县名 |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 隶属郡国 | 备注 |
---|---|---|---|---|---|
南阳郡 (28) |
宛县 | 宛县 | 今河南省南阳市 | 南阳郡(220-265) | |
西鄂县 | 今河南省南阳市北 | 南阳郡(220-265) | |||
雉县 | 今河南省方城县西北 | 南阳郡(220-265) | |||
鲁阳县 | 今河南省鲁山县 | 南阳郡(220-265) | |||
犨县 | 今河南省平顶山市西南 | 南阳郡(220-265) | |||
博望县 | 今河南省方城县西南 | 南阳郡(220-265) | |||
堵阳县 | 今河南省方城县 | 南阳郡(220-265) | |||
叶县 | 今河南省叶县西南 | 南阳郡(220-265) | |||
舞阴县 | 今河南省社旗县东南 | 南阳郡(220-265) | |||
比阳县 | 今河南省泌阳县 | 南阳郡(220-265) | |||
冠军县 | 今河南省邓州市西北 | 南阳郡(220-265) | |||
郦县 | 今河南省内乡县北 | 南阳郡(220-265) | |||
涅阳县 | 今河南省南阳市西南 | 南阳郡(220-265) | |||
育阳县 | 今河南省新野县北 | 南阳郡(220-265) | 为黄权侯国。 | ||
朝阳县 | 今河南省新野县西 | 南阳郡(220-265) | |||
安众县 | 今河南省邓州市东北 | 南阳郡(220-265) | |||
湖阳县 | 今河南省唐河县西南 | 南阳郡(220-265) | |||
穰县 | 今河南省邓州市 | 南阳郡(220-265) | |||
邓县 | 今湖北省襄阳市北 | 南阳郡(220-265) | 为邓艾侯国。 | ||
蔡阳县 | 今湖北省枣阳市西 | 南阳郡(220-265) | |||
棘阳县[注39] | 今河南省南阳市南 | 南阳郡(220-265) | |||
新野县[注40] | 今河南省新野县 | 南阳郡(220-265) | 为文聘侯国。 | ||
安昌县 | 今湖北省枣阳市南 | 义阳郡(220-240?,章陵郡220-222,义阳国222)→南阳郡(240?-265) | 东汉为章陵县,黄初二年(221年)改名安昌县。[参63] | ||
随县 | 今湖北省随州市 | 义阳郡(220-240?,章陵郡220-222,义阳国222)→南阳郡(240?-265) | |||
平氏县 | 今河南省桐柏县西 | 义阳郡(220-240?,章陵郡220-222,义阳国222)→南阳郡(240?-265) | |||
复阳县 | 今河南省桐柏县西 | 义阳郡(220-240?,章陵郡220-222,义阳国222)→南阳郡(240?-265) | |||
平林县 | 今湖北省随县东北 | 义阳郡(220-240?,章陵郡220-222,义阳国222)→南阳郡(240?-265) | 汉末魏初之际已置县。[注41] | ||
义阳县 | 今河南省桐柏县东 | 义阳郡(220-240?,章陵郡220-222,义阳国222)→南阳郡(240?-265) | 曹魏黄初三年(222年)以前分平氏县置县。[参64] | ||
山都县 | 地望不详 | 南阳郡(?) | 魏时不可考。 | ||
襄乡县[注42] | 今湖北省枣阳市 | 义阳郡(?,章陵郡?,义阳国?)→南阳郡(?) | 魏时不可考。 | ||
南乡郡 (8) |
南乡县 | 南乡县 | 今河南省淅川县西北 | 南乡郡(220-265) | |
酂县 | 今湖北省老河口市西北 | 南乡郡(220-265) | |||
顺阳县 | 今河南省内乡县西 | 南乡郡(220-265) | |||
丹水县 | 今河南省淅川县西 | 南乡郡(220-265) | |||
武当县 | 今湖北省郧县东南 | 南乡郡(220-265) | |||
析县 | 今河南省西峡县 | 南乡郡(220-265) | |||
阴县 | 今湖北省老河口市西北 | 南乡郡(220-265) | |||
筑阳县 | 今湖北省老河口市西南 | 南乡郡(220-265) | |||
襄阳郡 (9) |
襄阳县 | 襄阳县 | 今湖北省襄阳市 | 襄阳郡(220-265) | |
中卢县 | 今湖北省襄阳市西南 | 襄阳郡(220-265) | |||
鄀县 | 今湖北省宜城市东南 | 襄阳郡(220-265) | |||
山都县[注43] | 今湖北省襄阳市西北 | 襄阳郡(220-265) | |||
临沮县 | 今湖北省远安县西北 | 襄阳郡(220-265) | |||
宜城县 | 今湖北省宜城市东南郑集镇 | 襄阳郡(220-265) | |||
旍阳县 | 今湖北省枝江市东北 | 襄阳郡(220-265) | |||
邔县 | 今湖北省宜城市北 | 襄阳郡(220-265) | |||
编县 | 今湖北省荆门市西北 | 襄阳郡(?-265) | 吴时入魏。[注44] | ||
江夏郡 (5) |
安陆县 | 安陆县 | 今湖北省云梦县 | 江夏郡(226?-265) | 本吴地,疑在黄初七年(226年)吴将诸葛瑾、张霸等人入侵荆州时被司马懿打败并攻取此县。[参56] |
石阳县 | 今湖北省汉川市西北 | 江夏郡(220-265) | |||
𫑡县 | 今河南省信阳市 | 江夏郡(220-265) | |||
南新市县 | 今湖北省京山县东北 | 江夏郡(226?-265) | 本吴地新市县,疑在黄初七年(226年)吴将诸葛瑾、张霸等人入侵荆州时被司马懿打败并攻取此县。[参56]因与中山郡新市县重名,故县名加“南”字。[参65] | ||
平春县 | 今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西北 | 义阳郡(220-240?,章陵郡220-222,义阳国222)→江夏郡(240?-265) | |||
魏兴郡 (5) |
西城县 | 西城县 | 今陕西省安康市 | 西城郡(220)→新城郡(220-221)→魏兴郡(221-265) | |
安阳县 | 今陕西省石泉县东南 | 西城郡(220)→新城郡(220-221)→魏兴郡(221-265) | |||
魏阳县 | 地望不详 | 西城郡(220)→新城郡(220-221)→魏兴郡(221-237)→上庸郡(237-240?)→魏兴郡(240?-265) | |||
平阳县 | 今湖北省郧西县西 | 西城郡(220)→新城郡(220-221)→魏兴郡(221-265) | 魏时置县。[参66] | ||
锡县 | 今陕西省白河县 | 上庸郡(220)→新城郡(220-228)→锡郡(228-237)→魏兴郡(237-265) | |||
上庸郡 (6) |
上庸县 | 上庸县 | 今湖北省竹山县南 | 上庸郡(220)→新城郡(220-228)→上庸郡(228-230)→锡郡(230-237)→上庸郡(237-240?)→新城郡(240?-259)→上庸郡(259-265) | |
巫县 | 地望不详 | 上庸郡(220)→新城郡(220-228)→上庸郡(228-230)→新城郡(230-237)→上庸郡(237-240?)→新城郡(240?-259)→上庸郡(259-265) | |||
安富县 | 地望不详 | 锡郡(228-237)→上庸郡(237-240?)→新城郡(240?-259)→上庸郡(259-265) | 魏时置县。(疑与锡郡同时) | ||
广昌县 | 地望不详 | 上庸郡(?)→新城郡(?)→上庸郡(259-265) | 疑是魏置。[参67] | ||
建始县 | 今湖北省竹山县西北 | 上庸郡(?)→新城郡(?)→上庸郡(259-265) | 魏时置县。(不详何时)[参68] | ||
武陵县 | 今湖北省竹山县西 | 上庸郡(220)→新城郡(220-228)→上庸郡(228-230)→新城郡(230-259)→上庸郡(259-265) | |||
新城郡 (4) |
房陵县 | 房陵县 | 今湖北省房县 | 房陵郡(220)→新城郡(220-265) | |
绥阳县[注45] | 今湖北省房县西南一百七十里 | 新城郡(?-265) | 魏时置县。(不详何时)[参69] | ||
昌魏县 | 今湖北省房县南 | 新城郡(?-265) | 魏时置县。(不详何时)[参70] | ||
沶乡县 | 今湖北省南漳县西南 | 新城郡(?-265) | 魏时置县。(不详何时)[参71] |
新朝王莽时期设立河西五郡,武威、酒泉、敦煌、张掖、西海、金城6郡置雍州,治所武威郡姑臧县。东汉兴平元年(194年)分凉州河西武威、酒泉、敦煌、张掖4郡置雍州,治所武威郡姑臧县。[参72]建安十八年(213年)扩大州域至关中、陇右一带。[参73]三国以后州域缩小至今陕西省关中平原及甘肃省黄河以东一带。
郡级行政区
治姑臧县,初领姑臧、张掖、武威、休屠、揟次、鸾鸟、朴褱、媪围、鹯阴、袓厉、显美、宣威、仓松13县,设有左骑1城、千人官1城,共计13县2城。
[编辑]- 金城郡(25年 - 220年)
- 建武十二年(36年)省金城郡入陇西郡;次年(37年)复置,领允吾、浩亹、令居、枝阳、金城、榆中、允街、临羌、破羌、安夷10县。建安十八年(213年)以前析金城郡临羌、破羌、安夷3县置西平郡;同年归属雍州管辖。东汉末,领允吾、浩亹、令居、枝阳、金城、榆中、允街7县。
治觻得县。初领觻得、昭武、删丹、氐池、屋兰、显美、居延、日勒、骊靬、番和10县。永初年间(107 - 113),显美县移属武威郡,居延县移属张掖居延属国。建安中,日勒县移属西郡。东汉末领觻得、昭武、删丹、氐池、屋兰、骊靬、番和7县。
治禄福县。初领禄福、表氏、乐涫、天衣、玉门、会水、沙头、绥弥、干齐9县。东汉时省天衣县,新置延寿县,绥弥县改名安弥县,至东汉末未变。
治敦煌县。初领敦煌、冥安、效谷、渊泉、广至、龙勒6县。至东汉末未变。
汉安帝永初年间(107-113)分张掖郡置张掖属国,设侯官、左骑、千人、司马官、千人官5官,各治1地(治今地均不详),无具体城名。
雍州刺史部 | |||||
说明:本表主要依据《续汉书·郡国志》,并参考李晓杰《东汉政区地理》、钱林书《续汉书郡国志汇释》及相关网站,整理而成。 | |||||
郡名
(县数) |
郡治 | 县名 | 今地位置(2013年5月) | 隶属郡国 | 备注 |
---|---|---|---|---|---|
张掖郡(武威郡)
(15) |
姑臧县 | 姑臧县 | 今甘肃省武威市 | 武威郡(25-220) | |
张掖县 | 今甘肃省古浪县西北 | 武威郡(25-220) | |||
武威县 | 今甘肃省民勤县东北 | 武威郡(25-220) | |||
休屠县 | 今甘肃省武威市北 | 武威郡(25-220) | |||
揟次县 | 疑在今甘肃省古浪县北 | 武威郡(25-220) | |||
鸾乌县 | 今甘肃省武威市南 | 武威郡(25-220) | |||
扑褱县 | 今甘肃省古浪县东北 | 武威郡(25-220) | |||
媪围县 | 在今甘肃省皋兰县西北以及今景泰县 | 武威郡(25-220) | |||
苍松县 | 今甘肃省武威市东南 | 武威郡(25-220) | |||
宣威县 | 今甘肃省民勤县西南 | 武威郡(25-220) | |||
袓厉县 | 今甘肃省会宁县西北 | 安定郡(129-111)→武威郡(111-220) | |||
鹑阴县 | 今甘肃省靖远县西北与景泰、皋兰2县交界处 | 安定郡(129-111)→武威郡(111-220) | |||
显美县 | 今甘肃省永昌县东 | 张掖郡(25-111)→武威郡(111-220) | |||
左骑 | 地望不详 | 武威郡(?-220) | |||
千人官 | 地望不详 | 武威郡(?-220) | |||
西海郡(西平郡)新设
(4) |
西都县 | 西都县 | 今青海省西宁市 | 西平郡(213-220) | |
临羌县 | 今青海省湟源县东南 | 西平郡(213-220) | |||
破羌县 | 今青海省乐都县东 | 西平郡(213-220) | |||
安夷县 | 今青海省西宁市东 | 西平郡(213-220) | |||
设屏郡(张掖郡)
(7) |
觻得县 | 觻得县 | 今甘肃省张掖市西北 | 张掖郡(25-220) | |
昭武县 | 今甘肃省临泽县东北 | 张掖郡(25-220) | |||
删丹县 | 今甘肃省山丹县 | 张掖郡(25-220) | |||
氐池县 | 今甘肃省民乐县 | 张掖郡(25-220) | |||
屋兰县 | 今甘肃省山丹县西北 | 张掖郡(25-220) | |||
骊靬县 | 今甘肃省永昌县南 | 张掖郡(25-220) | |||
番和县 | 今甘肃省永昌县西 | 张掖郡(25-220) | |||
辅平郡(酒泉郡)
(9) |
禄福县 | 禄福县 | 今甘肃省酒泉市 | 酒泉郡(25-220) | |
表是县 | 今甘肃省高台县西 | 酒泉郡(25-220) | |||
乐涫县 | 今甘肃省酒泉市东南 | 酒泉郡(25-220) | |||
玉门县 | 今甘肃省玉门市西北 | 酒泉郡(25-220) | |||
会水县 | 今甘肃省高台县西北 | 酒泉郡(25-220) | |||
池头县 | 今甘肃省玉门市西北 | 酒泉郡(25-220) | |||
安弥县 | 今甘肃省酒泉市东 | 酒泉郡(25-220) | 西汉名绥弥县,东汉时改名安弥县[古 1]。 | ||
干齐县 | 今甘肃省玉门市西北 | 酒泉郡(25-220) | |||
延寿县 | 今甘肃省玉门市南 | 酒泉郡(?-220) | |||
天衣县 | 疑今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东北及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交界一带 | 酒泉郡(25-30) | 建武六年(30年)废县[注 1]。 | ||
敦德郡(敦煌郡)
(6) |
敦煌县 | 敦煌县 | 今甘肃省敦煌市西 | 敦煌郡(25-220) | |
冥安县 | 今甘肃省安西县东南 | 敦煌郡(25-220) | |||
效谷县 | 今甘肃省安西县西南 | 敦煌郡(25-220) | |||
渊泉县 | 今甘肃省安西县东 | 敦煌郡(25-220) | |||
广至县 | 今甘肃省安西县西南 | 敦煌郡(25-220) | |||
龙勒县 | 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南 | 敦煌郡(25-220) | |||
张掖属国
(5) |
无 | 侯官 | 地望不详 | 张掖属国(113-?) | |
左骑 | 地望不详 | 张掖属国(113-?) | |||
千人 | 地望不详 | 张掖属国(113-?) | |||
司马官 | 地望不详 | 张掖属国(113-?) | |||
千人官 | 地望不详 | 张掖属国(113-?) | |||
西海郡(金城郡)
(7) |
允吾县 | 允吾县 | 今甘肃省永靖县西北 | 金城郡(25-36)→陇西郡(36-37)→金城郡(37-220) | |
浩亹县 | 今甘肃省永登县西南 | 金城郡(25-36)→陇西郡(36-37)→金城郡(37-220) | |||
令居县 | 今甘肃省永登县西 | 金城郡(25-36)→陇西郡(36-37)→金城郡(37-220) | |||
枝阳县 | 今甘肃省永登县南 | 金城郡(25-36)→陇西郡(36-37)→金城郡(37-220) | |||
金城县 | 今甘肃省兰州市西 | 金城郡(25-36)→陇西郡(36-37)→金城郡(37-220) | |||
榆中县 | 今甘肃省榆中县西 | 金城郡(25-36)→陇西郡(36-37)→金城郡(37-220) | |||
允街县 | 今甘肃省永登县南 | 金城郡(25-36)→陇西郡(36-37)→金城郡(37-220) |
郡级行政区
[编辑]- 京兆郡
- 东汉时为京兆尹,魏时改为京兆郡[参74],郡治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领长安、霸陵、杜陵、新丰、郑县、蓝田、长陵、阳陵、上雒、商县、下邽、阴槃12县。魏时废阳陵县(魏初),冯翊郡高陵、池阳县来隶(220年);改上雒县为上洛县(220年),高陵县为高陆县(220年),霸陵县为霸城县(约220年)。黄初三年(222年)至六年(225年)为京兆王曹礼封国,青龙三年(235年)至正始五年(244年)为秦王曹询封国。[参75]魏末领长安、霸城、杜陵、郑、新丰、蓝田、上洛、商、长陵、高陆、池阳、阴槃、下邽13县。
- 冯翊郡
- 东汉时为左冯翊,魏时改为冯翊郡[参74],郡治临晋(今陕西省大荔县东朝邑镇),领高陵、池阳、云阳、频阳、万年、莲芍、重泉、临晋、夏阳、衙、郃阳、祋祤、粟邑13县。汉末时已废衙县,黄初元年(220年)高陵、池阳县移属京兆郡;新置怀德县(不详何时),废云阳县(太和、青龙年间)。魏末领临晋、频阳、莲芍、重泉、郃阳、夏阳、粟邑、万年、祋祤、怀德10县。
- 扶风郡
- 东汉时为右扶风,魏时改为扶风郡[参74],郡治槐里县(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南),领槐里、安陵、平陵、茂陵、鄠县、郿县、栒邑、美阳、武功9县。魏时汉兴郡雍、隃麋、杜阳、陈仓、汧5县来隶,改平陵县为始平县(黄初年间),安陵县魏时不可考。魏末领槐里、武功、鄠、始平、郿、雍、汧、陈仓、美阳、茂陵、隃麋、栒邑、杜阳13县。
- 北地郡
- 东汉旧郡,郡治不详,东汉末领富平、泥阳、弋居、廉、参栾、灵州6侨县,魏时弋居、廉、参栾、灵州4侨县已废;直路县魏时无考。魏末领泥阳、富平2县。
- 天水郡
- 东汉为汉阳郡,魏时改为天水郡,郡治冀县(今甘肃省甘谷县东),领冀、望恒、阿阳、略阳、勇士、成纪、陇、兰干、平襄、显亲、西、豲道、新兴、中陶、上邽、清水、罕幵、绵诸道18县。魏时豲道、中陶、新兴3县移属南安郡(黄初年间),平襄、略阳、陇3县移属广魏郡(228年以后);望恒、兰干、罕幵、勇士、绵诸道5县魏时无考。魏末领冀、上邽、显亲、成纪、西、阿阳、新阳7县。
- 武都郡
- 东汉旧郡,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攻取汉中后,曹操以“武都孤远”,令太守杨阜前后迁徙居民1万馀户,安置于京兆、扶风、天水交界处,各县逐废[参76]。太和三年(229)诸葛亮北伐时攻取此地。[参77]景元四年(263年)平蜀后划入雍州。郡治下辨县(今甘肃省成县西北),领下辨、河池、故道、沮、武都、羌道6县。
- 汉兴郡(已废)
- 东汉旧郡,领雍县、隃麋、杜阳、陈仓、汧县5县,汉末魏初之际已废郡并入扶风郡。
县级行政区
[编辑]雍州(州治:长安县) | |||||
说明:本表为咸熙二年(265年)雍州各郡所辖的县份;以深灰色表示者,为曾经建置,后来废除的县份 | |||||
郡名 (县数) |
郡治 | 县名 |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 隶属郡国 | 备注 |
---|---|---|---|---|---|
京兆郡 (13) |
长安县 | 长安县 | 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 | 京兆郡(220-265,京兆国222-225,秦国235-244) | |
霸城县 | 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北 | 京兆郡(220-265,京兆国222-225,秦国235-244) | 东汉为霸陵县,魏景初元年(237年)以前改名霸城县。[注49] | ||
杜陵县[注50] | 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 | 京兆郡(220-265,京兆国222-225,秦国235-244) | |||
郑县 | 今陕西省华县 | 京兆郡(220-265,京兆国222-225,秦国235-244) | |||
新丰县 | 今陕西省渭南市南 | 京兆郡(220-265,京兆国222-225,秦国235-244) | |||
蓝田县 | 今陕西省蓝田县东 | 京兆郡(220-265,京兆国222-225,秦国235-244) | |||
上洛县 | 今陕西省商州市 | 京兆郡(220-265,京兆国222-225,秦国235-244) | |||
商县 | 今陕西省丹凤县 | 京兆郡(220-265,京兆国222-225,秦国235-244) | |||
长陵县 | 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 | 京兆郡(220-265,京兆国222-225,秦国235-244) | |||
高陆县 | 今陕西省高陵县 | 冯翊郡(220)→京兆郡(220-265,京兆国222-225,秦国235-244) | 东汉为高陵县,黄初元年(220年)改名高陆县。[参78] | ||
池阳县[注51] | 今陕西省泾阳县西北 | 京兆郡(220-265,京兆国222-225,秦国235-244) | |||
阴槃县[注52] | 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北 | 京兆郡(220-265,京兆国222-225,秦国235-244) | |||
下邽县 | 今陕西省华县西北 | 京兆郡(220-265,京兆国222-225,秦国235-244) | |||
阳陵县 | 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 | 京兆郡(220-?) | 魏时废县。[参79] | ||
冯翊郡 (10) |
临晋县 | 临晋县 | 今陕西省大荔县 | 冯翊郡(220-265) | |
频阳县 | 今陕西省浦城县西 | 冯翊郡(220-265) | |||
莲芍县 | 今陕西省浦城县南 | 冯翊郡(220-265) | |||
重泉县 | 今陕西省蒲城县东南 | 冯翊郡(220-265) | |||
郃阳县 | 今陕西省合阳县东南 | 冯翊郡(220-265) | |||
夏阳县 | 今陕西省韩城市西南 | 冯翊郡(220-265) | |||
粟邑县 | 今陕西省白水县西北 | 冯翊郡(220-265) | |||
万年县[注53] | 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 | 冯翊郡(220-265) | |||
祋祤县[注54] | 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 | 冯翊郡(220-265) | |||
怀德县[注55] | 今陕西省大荔县东南 | 冯翊郡(?-265) | |||
云阳县 | 今陕西省淳化县西北 | 冯翊郡(220-?) | 魏太和、青龙年间废县。[参80] | ||
衙县 | 今陕西省澄城县西南 | 冯翊郡(220?) | 汉末魏初时已废县。[注56] | ||
扶风郡 (13) |
槐里县 | 槐里县 | 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南 | 扶风郡(220-265) | |
武功县 | 今陕西省眉县东 | 扶风郡(220-265) | |||
鄠县 | 今陕西省户县 | 扶风郡(220-265) | |||
始平县 | 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 | 扶风郡(220-265) | 东汉为平陵县,黄初年间改名始平县。[参81] | ||
郿县 | 今陕西省扶风县东南 | 扶风郡(220-265) | |||
雍县 | 今陕西省凤翔县南 | 汉兴郡(220?)→扶风郡(220?-265) | |||
汧县 | 今陕西省陇县南 | 汉兴郡(220?)→扶风郡(220?-265) | |||
陈仓县 | 今陕西省宝鸡市东 | 汉兴郡(220?)→扶风郡(220?-265) | |||
美阳县 | 今陕西省扶风县北 | 扶风郡(220-265) | |||
茂陵县[注57] | 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北 | 扶风郡(220-265) | |||
隃麋县 | 今陕西省千阳县东 | 汉兴郡(220?)→扶风郡(220?-265) | |||
栒邑县 | 今陕西省旬邑县东北 | 扶风郡(220-265) | |||
杜阳县 | 今陕西省麟游县西北 | 汉兴郡(220?)→扶风郡(220?-265) | |||
安陵县 | 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 | 扶风郡(?-?) | 无考县份。[注58] | ||
新平郡 (2) |
漆县 | 漆县 | 今陕西省彬县 | 新平郡(220-265) | |
鹑觚县 | 今甘肃省灵台县 | 新平郡(220-265) | |||
北地郡 (2) |
? | 泥阳县 | 今陕西省耀县南 | 北地郡(220-265) | |
富平县 | 今陕西省宣平县 | 北地郡(220-265) | |||
直路县 | 今陕西省宣平县 | 北地郡(?-?) | 无考县份。[注59] | ||
安定郡 (6) |
临泾县 | 临泾县 | 今甘肃省镇原县东南 | 安定郡(220-265) | |
朝那县 | 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东南 | 安定郡(220-265) | |||
乌氏县 | 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东 | 安定郡(220-265) | |||
西川县 | 今陕西省旬邑县北 | 安定郡(220-265) | 东汉为三水县,魏时改名西川县。[参82] | ||
高平县 | 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 | 安定郡(220-265) | |||
彭阳县 | 今甘肃省镇原县 | 安定郡(220-265) | |||
广魏郡 (4) |
临渭县 | 临渭县 | 今甘肃省天水市东 | 天水郡(220-?)→广魏郡(?-265) | 魏时置县。(年代不详)[注60] |
平襄县 | 今甘肃省通渭县西 | 天水郡(220-?)→广魏郡(?-265) | |||
略阳县 | 今甘肃省秦安县东北 | 天水郡(220-?)→广魏郡(?-265) | |||
陇县[注61] | 今甘肃省清水县北 | 天水郡(220-?)→广魏郡(?-265) | |||
天水郡 (7) |
冀县 | 冀县 | 今甘肃省甘谷县 | 天水郡(220-265) | |
上邽县 | 今甘肃省天水市 | 天水郡(220-265) | |||
显亲县 | 今甘肃省秦安县西北 | 天水郡(220-265) | |||
成纪县 | 今甘肃省通渭县东 | 天水郡(220-265) | |||
西县 | 今甘肃省礼县东北 | 天水郡(220-265) | |||
阿阳县 | 今甘肃省静宁县西南 | 天水郡(220-265) | |||
新阳县 | 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北 | 天水郡(?-265) | 魏时置县(不详何时)。[参83] | ||
望恒县 | 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北 | 天水郡(?-?) | 无考县份。 | ||
兰干县 | 今甘肃省陇西县东北 | 天水郡(?-?) | 无考县份。 | ||
罕幵县 | 今甘肃省天水市东南 | 天水郡(?-?) | 无考县份。 | ||
绵诸道 | 今甘肃省天水市东北 | 天水郡(?-?) | 无考县份。 | ||
南安郡 (3) |
獂道县 | 豲道县 | 今甘肃省陇西县东南 | 南安郡(?-265) | |
中陶县 | 今甘肃省武山县西北鸳鸯镇 | 南安郡(?-265) | |||
新兴县[注62] | 今甘肃省武山县西 | 南安郡(?-265) | |||
勇士县[注63] | 今甘肃省榆中县北 | 天水郡(?-?) | 无考县份。 | ||
陇西郡 (6) |
襄武县 | 襄武县 | 今甘肃省陇西县东 | 陇西郡(220-265) | |
首阳县 | 今甘肃省渭源县北 | 陇西郡(220-265) | |||
临洮县 | 今甘肃省岷县 | 陇西郡(220-265) | |||
狄道县 | 今甘肃省临洮县 | 陇西郡(220-265) | |||
河关县 | 今青海省同仁县北 | 陇西郡(220-265) | |||
枹罕县[注64] | 今甘肃省临夏市西南 | 陇西郡(220-265) | |||
氐道县[注65] | 疑在今甘肃省武山县、岷县及礼县交界处一带 | 陇西郡(?-?) | 无考县份。 | ||
安故县 | 今甘肃省临洮县南 | 陇西郡(?-?) | 无考县份。 | ||
大夏县 | 今甘肃省广河县西 | 陇西郡(?-?) | 无考县份。 | ||
鄣县 | 今甘肃省漳县西南 | 陇西郡(?-?) | 无考县份。 | ||
武都郡 (6) |
下辨县 | 下辨县 | 今甘肃省成县西北 | 武都郡(264-265) | 东汉末已废县,建兴七年(229年)蜀汉攻取此地后置县。 |
河池县 | 今甘肃省徽县西北 | 武都郡(264-265) | 东汉末已废县,建兴七年(229年)蜀汉攻取此地后复置县。[参84] | ||
故道县 | 今陕西省宝鸡市南 | 武都郡(264-265) | 东汉末已废县,建兴七年(229年)蜀汉攻取此地后复置县。[参84] | ||
沮县 | 今陕西省略阳县东 | 武都郡(264-265) | 东汉末已废县,建兴七年(229年)蜀汉攻取此地后置县。 | ||
武都县 | 今甘肃省西和县西南 | 武都郡(264-265) | 东汉末已废县,建兴七年(229年)蜀汉攻取此地后置县。 | ||
羌道县 | 今甘肃省宕昌县西南 | 武都郡(264-265) | 东汉末已废县,建兴七年(229年)蜀汉攻取此地后置县。 |
东汉末时已废州,黄初元年(220年)分雍州河西复置凉州。[参85]魏时领武威、金城、张掖、酒泉、敦煌、西平、西郡、西海8郡。计魏末辖8郡、47县。
郡级行政区
[编辑]- 武威郡
- 东汉旧郡,郡治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南),领姑臧、宣威、仓松、显美、揟次、武威、鹯阴、袓厉、媪围、休屠、张掖、鸾鸟、朴褱13县及左骑官。魏时休屠、张掖、鸾鸟、朴褱4县及左骑官不可考。魏末领姑臧、宣威、仓松、显美、揟次、武威、鹯阴、袓厉、媪围9县。
县级行政区
[编辑]凉州(州治姑臧县) | |||||
说明:本表为曹魏咸熙二年(265年)凉州各郡所辖的县份;以深灰色表示者,为曾经建置,后来废除的县份 | |||||
郡名 (县数) |
郡治 | 县名 | 今地位置(2013年5月) | 隶属郡国 | 备注 |
---|---|---|---|---|---|
武威郡 (9) |
姑臧县 | 姑臧县 | 今甘肃省武威市 | 武威郡(220-265) | |
宣威县 | 今甘肃省民勤县西南 | 武威郡(220-265) | |||
仓松县[注66] | 今甘肃省武威市东南 | 武威郡(220-265) | |||
显美县 | 今甘肃省永昌县东 | 武威郡(220-265) | |||
揟次县 | 疑在今甘肃省古浪县北 | 武威郡(220-265) | |||
武威县 | 今甘肃省民勤县东北 | 武威郡(220-265) | |||
鹯阴县 | 今甘肃省靖远县西北 | 武威郡(220-265) | |||
袓厉县 | 今甘肃省靖远县西南 | 武威郡(220-265) | |||
媪围县 | 疑在今甘肃省皋兰县西北一带 | 武威郡(220-265) | |||
休屠县 | 今甘肃省武威市北 | 武威郡(?-?) | 无考县份。 | ||
张掖县 | 今甘肃省古浪县西北 | 武威郡(?-?) | 无考县份。 | ||
鸾鸟县 | 今甘肃省武威市南 | 武威郡(?-?) | 无考县份。 | ||
扑褱县 | 今甘肃省古浪县东北 | 武威郡(?-?) | 无考县份。 | ||
金城郡 (8) |
榆中县 | 榆中县 | 今甘肃省榆中县西 | 金城郡(220-265) | |
允街县 | 今甘肃省永登县南 | 金城郡(220-265) | |||
金城县 | 今甘肃省兰州市西 | 金城郡(220-265) | |||
浩亹县 | 今甘肃省永登县西南 | 金城郡(220-265) | |||
白土县 | 今甘肃省永靖县和青海省民和县之间 | 金城郡(220-265) | |||
令居县 | 今甘肃省永登县西 | 金城郡(220-265) | |||
允吾县 | 今甘肃省永靖县西北 | 金城郡(220-265) | |||
枝阳县 | 今甘肃省永登县南 | 金城郡(?-?) | 无考县份。 | ||
西平郡 (4) |
西都县 | 西都县 | 今青海省西宁市 | 西平郡(220-265) | |
临羌县 | 今青海省湟源县东南 | 西平郡(220-265) | |||
破羌县 | 今青海省乐都县东 | 西平郡(220-265) | |||
安夷县 | 今青海省西宁市东 | 西平郡(220-265) | |||
张掖郡 (7) |
觻得县 | 觻得县 | 今甘肃省张掖市西北 | 张掖郡(220-265) | |
昭武县 | 今甘肃省临泽县东北 | 张掖郡(220-265) | |||
删丹县 | 今甘肃省山丹县 | 张掖郡(220-265) | |||
氐池县 | 今甘肃省民乐县 | 张掖郡(220-265) | |||
屋兰县 | 今甘肃省山丹县西北 | 张掖郡(220-265) | |||
番和县 | 今甘肃省永昌县西 | 张掖郡(220-265) | |||
骊靬县 | 今甘肃省永昌县南 | 张掖郡(220-265) | |||
西郡 (1) |
日勒县 | 日勒县 | 今甘肃省山丹县东南 | 西郡(220-265) | |
酒泉郡 (9) |
禄福县 | 禄福县 | 今甘肃省酒泉市 | 酒泉郡(220-265) | |
表是县 | 今甘肃省高合县西 | 酒泉郡(220-265) | |||
乐涫县 | 今甘肃省酒泉市东南 | 酒泉郡(220-265) | |||
玉门县 | 今甘肃省玉门市西北 | 酒泉郡(220-265) | |||
会水县 | 今甘肃省高合县西北 | 酒泉郡(220-265) | |||
安弥县 | 今甘肃省酒泉市东 | 酒泉郡(220-265) | |||
延寿县 | 今甘肃省玉门市南 | 酒泉郡(220-265) | |||
沙头县 | 今甘肃省玉门市西北 | 酒泉郡(220-265) | |||
干齐县 | 今甘肃省玉门市西北 | 酒泉郡(220-265) | |||
敦煌郡 (8) |
敦煌县 | 敦煌县 | 今甘肃省敦煌市西 | 敦煌郡(220-265) | |
效谷县 | 今甘肃省安西县西南 | 敦煌郡(220-265) | |||
广至县 | 今甘肃省安西县西南 | 敦煌郡(220-265) | |||
龙勒县 | 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南 | 敦煌郡(220-265) | |||
冥安县 | 今甘肃省安西县东南 | 敦煌郡(220-265) | |||
渊泉县 | 今甘肃省安西县东 | 敦煌郡(220-265) | |||
宜禾县 | 今甘肃省安西县 | 敦煌郡(?-265) | 魏时分广至县置。[参86] | ||
伊吾县 | 今甘肃省安西县北 | 敦煌郡(?-265) | 魏时置县。[参87] | ||
西海郡 (1) |
居延县 | 居延县 | 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东南 | 西海郡(220-265) |
曹魏并州州治所在晋阳县(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范围在今山西省的中部及北部一带。
郡级行政区
[编辑]曹魏并州领太原、上党、乐平、雁门、新兴5郡。黄初二年(221年)置西河郡。青龙三年(235年)曾复置朔方郡,后废。
- 太原郡
- 东汉旧郡,郡治晋阳县(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领晋阳、界休、榆次、中都、于离、兹氏、狼孟、邬、盂、平陶、京陵、阳曲、大陵、祁、阳邑、中阳16县。曹魏黄初二年(221年)兹氏、中阳、界休3县移属西河郡。魏末领晋阳、阳曲、榆次、于离、盂、狼孟、阳邑、大陵、祁、平陶、京陵、中都、邬13县。
县级行政区
[编辑]并州(州治:晋阳县) | |||||
说明:本表为咸熙二年(265年)并州各郡所辖的县份;以深灰色表示者,为曾经建置,后来废除的县份 | |||||
郡名 (县数) |
郡治 | 县名 |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 隶属郡国 | 备注 |
---|---|---|---|---|---|
太原郡 (13) |
晋阳县 | 晋阳县 | 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 | 太原郡(220-265) | |
阳曲县 | 今山西省阳曲县西南 | 太原郡(220-265) | 为郭淮侯国。 | ||
榆次县 | 今山西省晋中市 | 太原郡(220-265) | |||
于离县 | 地望不详 | 太原郡(220-265) | |||
盂县 | 今山西省阳曲县北 | 太原郡(220-265) | |||
狼孟县 | 今山西省阳曲县 | 太原郡(220-265) | |||
阳邑县 | 今山西省晋中市南 | 太原郡(220-265) | |||
大陵县 | 今山西省文水县东北 | 太原郡(220-265) | |||
祁县 | 今山西省祁县 | 太原郡(220-265) | |||
平陶县 | 今山西省文水县南 | 太原郡(220-265) | |||
京陵县 | 今山西省平遥县东 | 太原郡(220-265) | 为王昶侯国。 | ||
中都县 | 今山西省平遥县 | 太原郡(220-265) | 为孙资侯国。 | ||
邬县 | 今山西省平遥县西南 | 太原郡(220-265) | |||
西河郡 (4) |
兹氏县 | 兹氏县 | 今山西省汾阳市 | 太原郡(220-221)→西河郡(221-265) | |
界休县 | 今山西省介休市东 | 太原郡(220-221)→西河郡(221-265) | |||
中阳县 | 今山西省孝义市 | 太原郡(220-221)→西河郡(221-265) | |||
离石县 | 今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 | 西河郡(222-265) | 东汉末年时已废县,魏黄初三年(222年)复置县。[参91] | ||
上党郡 (12) |
壶关县 | 壶关县 | 今山西省潞城市西 | 上党郡(220-265) | |
潞县 | 今山西省潞城市东北 | 上党郡(220-265) | |||
屯留县 | 今山西省屯留县北 | 上党郡(220-265) | |||
长子县 | 今山西省长子县 | 上党郡(220-265) | |||
泫氏县 | 今山西省高平市 | 上党郡(220-265) | |||
高都县 | 今山西省晋城市 | 上党郡(220-265) | 正元元年(254年)为司马昭侯国,甘露元年(256年)进为公国[参92],晋公国、晋王国的首都。 | ||
襄垣县 | 今山西省襄垣县北 | 上党郡(220-265) | |||
铜鞮县 | 今山西省沁县南 | 上党郡(220-265) | |||
涅县 | 今山西省武乡县西北 | 上党郡(220-265) | |||
陭氏县 | 今山西省临猗县 | 上党郡(220-265) | |||
谷远县 | 今山西省沁源县南 | 上党郡(220-265) | |||
阳阿县 | 今山西省左权县 | 上党郡(220-265) | |||
乐平郡 (3) |
沾县 | 沾县 | 今山西省和顺县北 | 乐平郡(220-265) | |
乐平县 | 今山西省昔阳县 | 乐平郡(220-265) | 为董昭侯国。 | ||
上艾县[注67] | 今山西省阳泉市东南 | 乐平郡(220-265) | |||
雁门郡 (4) |
广武县 | 广武县 | 今山西省代县西南 | 雁门郡(220-265) | |
原平县 | 今山西省原平市 | 雁门郡(220-265) | |||
汪陶县 | 今山西省应县西 | 雁门郡(220-265) | |||
剧阳县 | 今山西省应县东北 | 雁门郡(220-265) | |||
新兴郡 (7) |
九原县 | 九原县 | 今山西省忻州市 | 新兴郡(220-265) | 东汉末年侨治太原郡阳曲县,后成为实县,统领太原郡境内五原郡之民。[参93][参89] |
定襄县 | 今山西省定襄县 | 新兴郡(220-265) | 东汉末年侨治太原郡境内,后成为实县,统领太原郡境内原定襄郡之民。[参89] | ||
云中县 | 今山西省原平市西 | 新兴郡(220-265) | 东汉末年治太原郡境内,后成为实县,统领太原郡境内原云中郡之民。[参89] | ||
广牧县 | 今山西省寿阳县西北 | 新兴郡(220-265) | 东汉末年侨治太原郡境内,后成为实县,统领太原郡境内原朔方郡之民。[参89] | ||
平城县 | 今山西省大同市 | 新兴郡(220-265) | 东汉末年侨治太原郡境内,后成为实县,统领太原郡境内原雁门郡之民。[参94] | ||
马邑县 | 今山西省朔州市 | 新兴郡(220-265) | 东汉末年侨治太原郡境内,后成为实县,统领太原郡境内原雁门郡之民。[参95] | ||
虑虒县 | 今山西省五台县东北 | 新兴郡(220-265) |
曹魏幽州州治所在蓟县(今北京市)。范围在今河北省北部,北京市全部,天津市海河以北,辽宁省铁岭、新民、朝阳以南及抚顺、丹东以西,北朝鲜一部分。
郡级行政区
[编辑]曹魏幽州领涿、上谷、广阳、渔阳、右北平、辽西、代7郡,景初二年(238年)以后增领辽东、昌黎、玄菟、乐浪、带方5郡,至魏末不变。
- 燕国
- 东汉为广阳郡,黄初二年(221年)封魏宗室曹干为燕公,郡改为燕国,明年燕公曹干徙封河间王,国改为燕郡。太和六年(232年)封曹宇为燕王,郡复为国。郡治蓟县(今北京市),领蓟、安次、昌平、军都、广阳5县,至魏末不变。
- 渔阳郡
- 东汉旧郡,郡治渔阳县(今北京市密云县),领渔阳、狐奴、潞、雍奴、泉州、平谷、傂奚、犷平8县。魏时平谷、傂奚、犷平3县已不可考。废狐奴县置安乐县(238年)。魏末领渔阳、潞、雍奴、泉州、安乐5县。
- 辽东郡
- 东汉旧郡,后为辽东公孙氏所据。郡治襄平县(今辽宁省辽阳市),领襄平、汶、安市、新昌、西安平、北丰、平郭、东沓、辽队、望平、无虑、番汗、遝氏12县。魏时番汗、遝氏2县已不可考,望平县移属玄菟郡(不详何时)。景初二年(238年)司马懿讨平后地入于魏。魏末领9县。
- 玄菟郡
- 东汉旧郡,郡治高句骊县(今辽宁省辽阳市东),领高句丽、西盖马、上殷台、高显、候城、辽阳6县。魏时西盖马、上殷台、候城、辽阳4县已不可考,辽东郡望平县来隶(不详何时)。魏末领高句丽、高显、望平3县。
- 乐浪郡
- 东汉旧郡,郡治朝鲜县(今朝鲜平壤市),领朝鲜、讠冉邯、𬇙水、占蝉、遂城、增地、驷望、屯有、镂方、浑弥、乐都11县。魏时讠冉邯、占蝉、增地、乐都、𬇙水5县已不可考。魏末领朝鲜、屯有、浑弥、遂城、驷望、镂方6县。[注68]
县级行政区
[编辑]幽州(州治:蓟县) | |||||
说明:本表为咸熙二年(265年)幽州各郡所辖的县份;以深灰色表示者,为曾经建置,后来废除的县份 | |||||
郡名 (县数) |
郡治 | 县名 |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 隶属郡国 | 备注 |
---|---|---|---|---|---|
涿郡 (8) |
涿县 | 涿县 | 今河北省涿州市 | 涿郡(220-265) | |
逎县 | 今河北省涿州市西 | 涿郡(220-265) | |||
故安县 | 今河北省定兴县西 | 涿郡(220-265) | |||
范阳县 | 今河北省容城县西北 | 涿郡(220-265) | |||
良乡县 | 今北京市房山区东南 | 涿郡(220-265) | |||
方城县 | 今河北省固安县 | 涿郡(220-265) | 为刘放侯国。 | ||
北新城县 | 今河北省徐水县西南 | 涿郡(220-265) | |||
容城县 | 今河北省容城县北 | 涿郡(?-265) | 魏时置县,后为卢毓侯国。 | ||
燕国 (5) |
蓟县 | 蓟县 | 今北京市中心 | 燕国(220-265,广阳郡220-221,燕郡222-232) | |
安次县 | 今河北省廊坊市 | 燕国(220-265,广阳郡220-221,燕郡222-232) | |||
昌平县 | 今北京市北 | 燕国(220-265,广阳郡220-221,燕郡222-232) | |||
军都县 | 今北京市西北 | 燕国(220-265,广阳郡220-221,燕郡222-232) | |||
广阳县 | 今北京市西南 | 燕国(220-265,广阳郡220-221,燕郡222-232) | |||
渔阳郡 (5) |
渔阳县 | 渔阳县 | 今北京市密云县 | 渔阳郡(220-265) | |
潞县 | 今北京市东 | 渔阳郡(220-265) | |||
雍奴县 | 今天津市武清区北 | 渔阳郡(220-265) | |||
泉州县 | 今天津市武清区 | 渔阳郡(220-265) | |||
安乐县 | 今北京市顺义区 | 渔阳郡(238-265) | 景初二年(238年)置县。[参97] | ||
狐奴县 | 今北京市顺义区东北 | 渔阳郡(220-238) | 景初二年(238年)废县。[参97] | ||
平谷县 | 今北京市平谷区 | 渔阳郡(?) | 无考县份。 | ||
傂奚县 | 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 | 渔阳郡(?) | 无考县份。 | ||
犷平县 | 今北京市密云县西 | 渔阳郡(?) | 无考县份。 | ||
右北平郡 (4) |
土垠县 | 土垠县 | 今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 | 右北平郡(220-265) | |
徐无县 | 今河北省遵化市东 | 右北平郡(220-265) | |||
无终县 | 今天津市蓟县 | 右北平郡(220-265) | |||
俊靡县 | 今河北省遵化市西北 | 右北平郡(220-265) | |||
上谷郡 (6) |
居庸县 | 居庸县 | 今北京市延庆县 | 上谷郡(220-265) | |
沮阳县 | 今北京市延庆县西南 | 上谷郡(220-265) | |||
下洛县 | 今河北省涿鹿县东 | 上谷郡(220-265) | |||
潘县 | 今河北省涿鹿县西南 | 上谷郡(220-265) | |||
涿鹿县 | 今河北省涿鹿县 | 上谷郡(220-265) | |||
广宁县 | 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南 | 上谷郡(220-265) | |||
宁县 | 今河北省宣化县西北 | 上谷郡(?) | 无考县份。 | ||
雊瞀县 | 今河北省涿鹿县西南 | 上谷郡(?) | 无考县份。 | ||
代郡 (3) |
代县 | 代县 | 今河北省蔚县东北 | 代郡(220-265) | |
平舒县 | 今山西省广灵县 | 代郡(220-265) | |||
当城县 | 今河北省涿鹿县西南 | 代郡(220-265) | |||
辽西郡 (5) |
阳乐县 | 阳乐县 | 今河北省卢龙县东 | 辽西郡(220-265) | |
海阳县 | 今河北省滦南县北 | 辽西郡(220-265) | |||
肥如县 | 今河北省迁安市东北 | 辽西郡(220-265) | |||
临渝县 | 今河北省抚宁县榆关镇 | 辽西郡(220-265) | |||
令支县 | 今河北省迁安市东 | 辽西郡(220-265) | |||
辽东郡 (10) |
襄平县 | 襄平县 | 今辽宁省辽阳市 | 辽东郡(220-265) | |
汶县 | 今辽宁省营口市 | 辽东郡(220-265) | |||
安市县 | 今辽宁省营口市东北 | 辽东郡(220-265) | |||
新昌县 | 今辽宁省海昌市东北 | 辽东郡(220-265) | |||
西安平县 | 今辽宁省丹东市 | 辽东郡(220-265) | |||
北丰县 | 今辽宁省瓦房店市 | 辽东郡(220-265) | |||
平郭县 | 今辽宁省盖州市 | 辽东郡(220-265) | |||
东沓县 | 今辽宁省普兰店市 | 辽东郡(220-265) | 东汉为沓氏县。 | ||
辽隧县 | 今辽宁省海城市 | 辽东郡(220-265) | |||
无虑县 | 今辽宁省北镇市南 | 辽东郡(?) | 无考县份。 | ||
番汗县 | 今朝鲜平安北道博川郡南 | 辽东郡(?) | 无考县份。 | ||
昌黎郡 | 昌黎县 | 昌黎县 | 今辽宁省义县 | 昌黎郡(244-265,辽东属国244-?) | 正始五年(244年)为安顿归附魏国的鲜卑人而置县。[参96] |
玄菟郡 (3) |
高句丽县 | 高句骊县 | 今辽宁省沈阳市东 | 玄菟郡(220-265) | |
高显县 | 今辽宁省铁岭市 | 玄菟郡(220-265) | |||
望平县[注69] | 今辽宁省沈阳市西 | 辽东郡(220-?)→玄菟郡(?-265) | |||
西盖马县 | 今辽宁省抚顺市 | 玄菟郡(?) | 无考县份。 | ||
上殷台县 | 地望不详 | 玄菟郡(?) | 无考县份。 | ||
候城县 | 今辽宁省沈阳市东南 | 玄菟郡(?) | 无考县份。 | ||
辽阳县 | 今辽宁省辽中县 | 玄菟郡(?) | 无考县份。 | ||
乐浪郡 (6) |
朝鲜县 | 朝鲜县 | 今朝鲜平壤市城区 | 乐浪郡(220-265) | |
屯有县 | 今朝鲜黄海北道黄州郡 | 乐浪郡(220-265) | |||
遂城县 | 今朝鲜平壤市西 | 乐浪郡(220-265) | |||
驷望县 | 今朝鲜平壤市东北 | 乐浪郡(220-265) | |||
镂方县 | 今朝鲜平安南道阳德郡 | 乐浪郡(220-265) | |||
浑弥县 | 今朝鲜平安南道安州市东南 | 乐浪郡(220-265) | |||
讠冉邯县 | 今朝鲜平壤市西北 | 乐浪郡(?) | 无考县份。 | ||
占蝉县 | 今朝鲜南浦特别市西北 | 乐浪郡(?) | 无考县份。 | ||
𬇙水县 | 今朝鲜咸镜南道长津湖附近 | 乐浪郡(?) | 无考县份。 | ||
增地县 | 今朝鲜平安南道新州附近 | 乐浪郡(?) | 无考县份。 | ||
乐都县 | 今朝鲜平安南道孟山郡北 | 乐浪郡(?) | 无考县份。 | ||
带方郡 (7) |
带方县 | 带方县 | 今朝鲜黄海北道沙里院市南 | 带方郡(220-265) | |
列口县 | 今朝鲜黄海南道殷栗郡大同江入海口南岸 | 带方郡(220-265) | |||
海冥县 | 今朝鲜黄海南道海州市一带 | 带方郡(220-265) | |||
长岑县 | 今朝鲜黄海南道长渊郡北 | 带方郡(220-265) | |||
昭明县 | 今朝鲜黄海南道信川郡北 | 带方郡(220-265) | |||
提奚县 | 今朝鲜黄海北道平山郡西南 | 带方郡(220-265) | |||
含资县 | 今朝鲜黄海北道瑞兴郡 | 带方郡(220-265) |
梁州
[编辑]曹魏景元四年(263年)蜀汉后主降魏后,于十二月分益州巴汉7郡置梁州。[参98]州治南郑县(今陕西省汉中市)。计魏末辖7郡、43县。
郡级行政区
[编辑]- 涪陵郡
- 蜀汉旧郡,郡治涪陵县(今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领涪陵、汉发、万宁、汉复、汉平5县。
- 阴平郡(废除)
- 东汉旧郡,建兴七年(229)诸葛亮北伐时攻取此地。[参100]景元四年(263年)平蜀后划入雍州。郡治阴平县(今甘肃省文县),领阴平、广武2县。咸熙元年(264年)废郡,并入梓潼郡。[注70]
县级行政区
[编辑]梁州(州治南郑县) | |||||
说明:本表为曹魏咸熙二年(265年)梁州各郡所辖的县份;以深灰色表示者,为曾经建置,后来废除的县份 | |||||
郡名 (县数) |
郡治 | 县名 | 今地位置(2013年1月) | 隶属郡国 | 备注 |
---|---|---|---|---|---|
汉中郡 (5) |
南郑县 | 南郑县 | 今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 | 汉中郡(264-265) | |
褒中县 | 今陕西省汉中市北 | 汉中郡(264-265) | |||
沔阳县 | 今陕西省勉县 | 汉中郡(264-265) | 蜀汉为汉城县,曹魏平蜀后恢复旧名。 | ||
乐城县 | 今陕西省成固县 | 汉中郡(264-265) | |||
南乡县 | 今陕西省西乡县 | 汉中郡(264-265) | |||
梓潼郡 (8) |
梓潼县 | 梓潼县 | 今四川省梓潼县 | 梓潼郡(264-265) | |
涪县 | 今四川省绵阳市 | 梓潼郡(264-265) | |||
汉寿县 | 今四川省剑阁县东北 | 梓潼郡(264-265) | |||
白水县 | 今四川省广元市西北 | 梓潼郡(264-265) | |||
汉德县 | 今四川省剑阁县北 | 梓潼郡(264-265) | |||
剑门县 | 今四川省剑阁县北 | 梓潼郡(264-265) | |||
阴平县 | 今甘肃省文县 | 阴平郡(264)→梓潼郡(264-265) | 东汉末已废县,建兴七年(229年)蜀汉攻取此地后复置县。 | ||
广武县 | 今四川省平武县北 | 阴平郡(264)→梓潼郡(264-265) | 东汉末已废县,建兴七年(229年)蜀汉攻取此地后复置县。[参101] | ||
广汉郡 (9) |
雒县 | 雒县 | 今四川省中江县西 | 广汉郡(264-265) | |
新都县 | 今四川省新都县 | 广汉郡(264-265) | |||
绵竹县 | 今四川省绵竹市东南 | 广汉郡(264-265) | |||
什邡县 | 今四川省什邡市 | 广汉郡(264-265) | |||
阳泉县 | 今四川省德阳市西北孝泉镇 | 广汉郡(264-265) | |||
郪县 | 今四川省三台县南郪江镇 | 东广汉郡(264?)→广汉郡(264?-265) | |||
广汉县 | 今四川省射洪县南 | 东广汉郡(264?)→广汉郡(264?-265) | |||
德阳县 | 今四川省遂宁市东南 | 东广汉郡(264?)→广汉郡(264?-265) | |||
五城县 | 今四川省中江县 | 东广汉郡(264?)→广汉郡(264?-265) | |||
涪陵郡 (5) |
涪陵县 | 涪陵县 | 今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 涪陵郡(264-265) | |
汉发县 | 今重庆市黔江区西 | 涪陵郡(264-265) | |||
万宁县 | 地望不详 | 涪陵郡(264-265) | |||
汉复县 | 今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南 | 涪陵郡(264-265) | |||
汉平县 | 今重庆市武隆县西北 | 涪陵郡(264-265) | |||
巴郡 (4) |
江州县 | 江州县 | 今重庆市 | 巴郡(264-265) | |
枳县 | 今重庆市涪陵区 | 巴郡(264-265) | |||
临江县 | 今重庆市忠县 | 巴郡(264-265) | |||
垫江县 | 今重庆市合川区 | 巴郡(264-265) | |||
巴东郡 (5) |
永安县 | 永安县 | 今重庆市奉节县 | 巴东郡(264-265) | |
朐忍县 | 今重庆市云阳县西 | 巴东郡(264-265) | |||
汉丰县 | 今重庆市开县 | 巴东郡(264-265) | |||
羊渠县 | 今重庆市万州区 | 巴东郡(264-265) | |||
北井县 | 今重庆市巫山县北 | 巴东郡(264-265) | |||
巴西郡 (7) |
阆中县 | 阆中县 | 今四川省阆中市 | 巴西郡(264-265) | |
安汉县 | 今四川省南充市 | 巴西郡(264-265) | |||
西充国县 | 今四川省阆中市南 | 巴西郡(264-265) | |||
南充国县 | 今四川省南部县 | 巴西郡(264-265) | |||
宕渠县 | 今四川省渠县东北 | 巴西郡(264-265) | |||
宣汉县 | 今四川省仪陇县东 | 巴西郡(264-265) | |||
汉昌县 | 今四川省巴中县 | 巴西郡(264-265) |
益州
[编辑]魏景元四年(263年)十一月,蜀汉后主刘禅向邓艾投降,地归曹魏。州治成都县(今四川省成都市)。计魏末辖12郡、88县。
郡级行政区
[编辑]县级行政区
[编辑]益州(州治成都县) | |||||
说明:本表为曹魏咸熙二年(265年)益州各郡所辖的县份;以深灰色表示者,为曾经建置,后来废除的县份 | |||||
郡名 (县数) |
郡治 | 县名 | 今地位置(2013年12月) | 隶属郡国 | 备注 |
---|---|---|---|---|---|
蜀郡 (6) |
成都县 | 成都县 | 今四川省成都市 | 蜀郡(264-265) | |
郫县 | 今四川省郫县 | 蜀郡(264-265) | |||
江原县 | 今四川省双流县西 | 蜀郡(264-265) | |||
繁县 | 今四川省新都县西北 | 蜀郡(264-265) | |||
广都县 | 今四川省双流县东北 | 蜀郡(264-265) | |||
临邛县 | 今四川省邛崃市 | 蜀郡(264-265) | |||
汶山郡 (8) |
绵虒县 | 绵虒县 | 今四川省茂县 | 汶山郡(264-265) | |
广柔县 | 今四川省汶川县西北 | 汶山郡(264-265) | |||
汶江县[注74] | 今四川省茂县西北 | 汶山郡(264-265) | |||
蚕陵县[注74] | 今四川省茂县北 | 汶山郡(264-265) | |||
氏道县[注74] | 今四川省松潘县北 | 汶山郡(264-265) | |||
都安县 | 今四川省郫县西北 | 汶山郡(264-265) | |||
平康县 | 今四川省松潘县西南 | 汶山郡(264-265) | |||
白马县 | 今四川省松潘县北 | 汶山郡(264-265) | |||
犍为郡 (5) |
武阳县 | 武阳县 | 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 | 犍为郡(264-265) | |
南安县 | 今四川省乐山市 | 犍为郡(264-265) | |||
资中县 | 今四川省资阳市 | 犍为郡(264-265) | |||
牛鞞县 | 今四川省简阳市 | 犍为郡(264-265) | |||
僰道县 | 今四川省宜宾市 | 犍为郡(264-265) | |||
江阳郡 (3) |
汉安县 | 汉安县 | 今四川省内江市 | 江阳郡(264-265) | |
江阳县 | 今四川省泸州市 | 江阳郡(264-265) | |||
符节县 | 今四川省合江县 | 江阳郡(264-265) | |||
汉嘉郡 (4) |
汉嘉县 | 汉嘉县 | 今四川省天全县东北 | 汉嘉郡(264-265) | |
徙阳县 | 今四川省天全县 | 汉嘉郡(264-265) | |||
新道县[注75] | 今四川省荥经县 | 汉嘉郡(264-265) | |||
旄牛县 | 今四川省汉源县 | 汉嘉郡(264-265) | |||
朱提郡 (4) |
南昌县 | 南昌县 | 今云南省镇雄县 | 朱提郡(264-265) | |
朱提县 | 今云南省昭通市城区 | 朱提郡(264-265) | |||
汉阳县 | 今贵州省六盘水市西北 | 朱提郡(264-265) | |||
南广县 | 今云南省盐津县 | 朱提郡(264-265) | |||
越巂郡 (10) |
邛都县 | 邛都县 | 今四川省西昌市东南 | 越巂郡(264-265) | |
台登县 | 今四川省冕宁县南 | 越巂郡(264-265) | |||
阐县 | 今四川省越西县东 | 越巂郡(264-265) | |||
苏祁县 | 今四川省西昌市北 | 越巂郡(264-265) | |||
会无县 | 今四川省会理县 | 越巂郡(264-265) | |||
定筰县 | 今四川省盐源县 | 越巂郡(264-265) | |||
卑水县 | 今四川省昭觉县东南 | 越巂郡(264-265) | |||
潜街县 | 今四川省雷波县东北 | 越巂郡(264-265) | |||
安上县 | 今四川省屏山县 | 越巂郡(264-265) | |||
马湖县 | 今四川省雷波县北 | 越巂郡(264-265) | |||
建宁郡 (18) |
味县 | 味县 | 今云南省曲靖市 | 建宁郡(264-265) | |
滇池县 | 今云南省澄江县西 | 建宁郡(264-265) | |||
昆泽县 | 今云南省宜良县 | 建宁郡(264-265) | |||
同濑县 | 今云南省马龙县南 | 建宁郡(264-265) | |||
同劳县 | 今云南省陆良县境 | 建宁郡(264-265) | |||
建伶县 | 今云南省晋宁县 | 建宁郡(264-265) | |||
连然县 | 今云南省安宁市 | 建宁郡(264-265) | |||
牧靡县 | 今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北 | 建宁郡(264-265) | |||
秦臧县 | 今云南省禄丰县东 | 建宁郡(264-265) | |||
榖昌县 | 今云南省昆明市东 | 建宁郡(264-265) | |||
双柏县 | 今云南省双柏县南 | 建宁郡(264-265) | |||
俞元县 | 今云南省澄江县 | 建宁郡(264-265) | |||
胜休县 | 今云南省江川县北 | 建宁郡(264-265) | |||
毋单县 | 今云南省澄江县东南 | 建宁郡(264-265) | |||
存邑县 | 今云南省宣威市 | 建宁郡(264-265) | |||
新定县 | 今云南省普安县北 | 建宁郡(264-265) | |||
修云县 | 今云南省弥勒县南 | 建宁郡(264-265) | |||
泠丘县 | 今贵州省盘县南 | 建宁郡(264-265) | |||
牂柯郡 (7) |
且兰县 | 且兰县 | 今贵州省黄平县西南 | 牂柯郡(264-265) | |
谈指县 | 今贵州省贞丰县西北 | 牂柯郡(264-265) | |||
夜郎县 | 今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 牂柯郡(264-265) | |||
毋敛县 | 今贵州省独山县 | 牂柯郡(264-265) | |||
鄨县 | 今贵州省遵义市 | 牂柯郡(264-265) | |||
平夷县 | 今贵州省毕节市城区东北 | 牂柯郡(264-265) | |||
同并县[注76] | 今云南省弥勒县境内 | 牂柯郡(264-265) | |||
永昌郡 (8) |
不韦县 | 不韦县 | 今云南省保山市东北 | 永昌郡(264-265) | |
比苏县 | 今云南省云龙县 | 永昌郡(264-265) | |||
嶲唐县 | 今云南省云龙县西南 | 永昌郡(264-265) | |||
哀牢县 | 今云南省盈江县 | 永昌郡(264-265) | |||
博南县 | 今云南省永平县西南 | 永昌郡(264-265) | |||
永寿县[注73] | 今云南省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 | 永昌郡(264-265) | |||
雍乡县[注73] | 今地不明 | 永昌郡(264-265) | |||
南涪县[注73] | 今云南省景洪市 | 永昌郡(264-265) | |||
云南郡 (7) |
梇栋县 | 梇栋县 | 今云南省姚安县北 | 云南郡(264-265) | |
云南县 | 今云南省祥云县东南 | 云南郡(264-265) | |||
邪龙县 | 今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 | 云南郡(264-265) | |||
楪榆县 | 今云南省大理市北 | 云南郡(264-265) | |||
青蛉县 | 今云南省大姚县 | 云南郡(264-265) | |||
遂久县 | 今云南省丽江市城区 | 云南郡(264-265) | |||
姑复县 | 今云南省永胜县东南 | 云南郡(264-265) | |||
兴古郡 (8) |
宛温县 | 宛温县 | 今云南省丘北县南 | 兴古郡(264-265) | |
句町县 | 今云南省广南县 | 兴古郡(264-265) | |||
镡封县 | 今云南省丘北县西南 | 兴古郡(264-265) | |||
进乘县 | 今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 | 兴古郡(264-265) | |||
漏卧县 | 今云南省罗平县 | 兴古郡(264-265) | |||
贲古县 | 今云南省蒙自县 | 兴古郡(264-265) | |||
西丰县 | 今云南省华宁县南 | 兴古郡(264-265) | |||
西随县 | 今云南省元阳县一带 | 兴古郡(264-265) |
校尉、刺史列表
[编辑]注解
[编辑]- ^ 孔祥军据《宋书·州郡志二》“魏郡太守,汉高帝立。二汉属冀州,魏、晋属司隶”的记载,认为《晋书》和《元和志》中的“平阳”当作“魏郡”,曹魏初置司隶时,当是领河南、河东、河内、弘农、魏郡5郡。(见《三国政区地理研究》第1页司隶条,第14页魏郡条)
- ^ 2.0 2.1 吴增仅依据《元和志》“本陆浑戎所居……至汉为陆浑县,属弘农郡,后属河南尹”,认为汉末魏时,陆浑县已经隶属于河南尹(吴增仅《三国郡县表附考证》,开明书局《二十五史补编》第三册,第3页),孔祥军依据《宋书·符瑞志中》“泰始元年十二月,白虎见弘农陆浑”的记载,判定陆浑县最晚在265年己隶属弘农郡(《晋书地理志校注》第19页),据此魏末陆浑县可能隶属弘农郡。
- ^ 孔祥军依据《宋书·州郡志》“阳翟,魏晋属河南”的记载,判定阳翟县在魏时己隶属河南尹。
- ^ 孔祥军考证认为弘农郡一度隶属豫州。(《三国政区地理研究》第9页弘农郡)
- ^ 吴增仅《三国郡县表》和杨晨《三国会要》认为领有原武1县,但据地理位置,周边的卷县、阳武2县可能也是该郡领有。
- ^ 据《续汉志·百官五》注引《献帝起居注》,建安十八年(213年)时有“荥阳都尉”。
- ^ 孔祥军认为《元和志》“属冀州”应作“属司州”之误。又领县数,杨晨《三国会要》认为领有《晋书·地理志》汲郡记载的6县(《三国会要》第720页朝歌郡),孔祥军考证后认为此说可从。(《三国政区地理研究》第13页河内郡)
- ^ 时间不明,孔祥军考证认为该郡置后不久并入河内郡。(《三国政区地理研究》第13页河内郡)
- ^ 谢锺英据《魏志·夏侯惇传》裴注引王沈《魏书》“韩浩舅杜阳为河阴令”,认为河阴“系桓灵后所改”(王先谦《后汉书集解·郡国一》引谢锺英《补三国疆域志补注》),杨守敬同(见杨守敬《水经注疏》卷四注语),周振鹤认为“谢说甚是”(《东汉政区地理》第18页河南尹条);赵一清认为“盖史家追改之”(卢弼《三国志集解》卷9〈夏侯惇传〉引赵一清《三国志注补》),孔祥军认为赵一清说法“似更妥当”(《三国政区地理研究》第7页河阴县)。
- ^ 《晋书·地理志》作“垣县”,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西晋图组》作“东垣县”,孔祥军依据《魏志》卷16“白骑攻东垣”及《左传·襄公元年》杜注“河东郡有东垣县”,认为作“东垣”是。(《晋书地理志校注》第26页)
- ^ 11.0 11.1 孔祥军认为襄县魏时不可考,郏县魏时复置。(《三国政区地理研究》第23页)李晓杰认为二县实为同一县,汉顺帝时郏县易名襄县,汉桓帝后旋复其旧。(《东汉政区地理》第25页)
- ^ 12.0 12.1 12.2 孔祥军认为魏时召陵县属颍川郡,项县属陈郡,山桑县属沛国,归属情况乏考。(《三国政区地理研究》第23、31、32页)疑此3县均在黄初三年(222年)汝阴建郡时,同时划入颍川、陈、沛3郡。
- ^ 孔祥军认为东汉末无此郡,置郡时间当在黄初三年(222年)以前。(《三国政区地理研究》第29页弋阳郡)
- ^ 14.0 14.1 据魏明帝太和六年(232年)诏令,所有诸侯王均改以郡为国,然而三国时未有以鲁阳为名之郡,孔祥军据《太平寰宇记》卷21有“晋改为鲁郡”一文,认为魏时仍称鲁国。(《三国政区地理研究》第31页鲁国)依据孔说,疑《邯郸怀王邕传》“六年,改封鲁阳”当作“六年,改封鲁王”。
- ^ 吴增仅《三国郡县表》考证,以《魏志》所列十县与汝水相隔百里,与汝阴诸县不相连接,从而认定此文确实有误。吴增仅认为“十县为汝阴郡”中的“为”字是衍文,原文应读作:“分沛国萧、相、竹邑、符离、蕲、铚、龙亢、山桑、洨、虹十县,汝阴郡宋县,陈郡苦县,皆属谯郡”。
- ^ 孔祥军考证汝阴郡可考县为汝阴、南顿、汝阳、新蔡、褒信5县(《三国政区地理研究》第28-29页)。然而依照孔祥军的说法,汝阴郡势必成为辖域分隔三地且互不接壤的郡,汝南郡因为汝阴郡居于郡中而地分东、西两部。吴增仅《三国郡县表》考证新阳、鲖阳、慎、富陂、宋、原鹿、固始7县当为魏汝阴郡管辖,据其地理,吴增仅说法可靠性较大。
- ^ 孔祥军《三国政区地理研究》第28页汝阴郡。
- ^ 《续汉书·郡国志》作“富波”,《吴志·吕蒙传》作“富陂”,卢弼《三国志集解》引用《孙叔敖碑》认为“波”“陂”古代字通。
- ^ 孔祥军据《魏志·明帝纪》认为宋县魏初划归沛郡,后移属谯郡,最终回归汝南郡。(《三国政区地理研究》第23页)
- ^ 《中国历史地图集·三国图组》作“毋极”。
- ^ 《中国历史地图集·三国图组》作“乐成”。
- ^ 孔祥军引吴增仅说谓黄初七年(226年)改名清河县。(《三国政区地理研究》第45页)
- ^ 《中国历史地图集·三国图组》作“肥成”。
- ^ 孔祥军据《水经注》“(汶水)又西南过东平章县西”之文,认为三国时章县尚存在,然而《水经》原文或有沿用汉史地理的可能性。
- ^ 孔祥军《三国政区地理研究》未列此郡。
- ^ 吴增仅及谭其骧认为淮阴县三国时隶属广陵郡。孔祥军据《水经注》“又东北至下邳淮阴城西西”之文,认为三国时淮阴县属下邳郡,然而《水经》原文或有沿用汉史地理的可能性。
- ^ 孔祥军误作魏时新置县份。(《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第356页)
- ^ 孔祥军认为魏时隶属琅邪郡。(《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第357页)
- ^ 姑幕故城,石埠子历史上那些事儿……
- ^ 孔祥军列为魏时隶属东莱郡。(《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第366页)
- ^ 孔祥军认为尚有全淑、阜陵2县,计魏末淮南郡有10县。
- ^ 孔祥军认为尚有龙舒县,计魏末庐江郡有9县。
- ^ 安丰郡废郡的具体时间不明,最晚在魏嘉平五年(253)张特任安丰太守及吴五凤二年(255年)朱异袭击安丰时尚可见。
- ^ 马茂叛逃的具体时间不明,大致在太和二年(228)王凌担任扬州刺史至正始初年任扬州都督时期。
- ^ 《三国志》卷20〈武文世王公传·中山恭王衮传〉作黄初四年(223年)降封赞县王,但据同卷各传及魏文帝《改封县王诏》,曹魏藩王由诸王降封县王均在黄初五年(224年)的时候,且均是魏文帝的兄弟,因此〈中山恭王衮传〉记载的“四年,改封赞王”当为“五年,改封赞王”之误。
- ^ 孔祥军考证认为南阳郡领县尚有山都、襄乡2县。
- ^ 吴增仅《三国郡县表》卷3,开明书店《廿五史补编》第3册,第2884页。
- ^ 孔祥军考证认为上庸郡领县尚有安乐县,无武陵县。
- ^ 孔祥军据《三国志·邓艾传》邓艾籍贯为“义阳棘阳人”,认为魏时棘阳县曾属义阳郡,然而陈寿著《三国志》在西晋之时,籍贯或有以晋史地理为主的可能性。
- ^ 孔祥军据《三国志·来敏传》、《邓芝传》来敏、邓芝籍贯为“义阳新野人”,认为魏时新野县曾属义阳郡,然而蜀汉无史,陈寿著《三国志》在西晋之时,籍贯或有以晋史地理为主的可能性。
- ^ 《续汉书·郡国志》南阳郡领县无平林县。《太平寰宇记》卷132引《魏志》记载义阳郡领县有平林县,推测汉末魏初之际已置县。
- ^ 孔祥军据《水经注》正文有“襄乡县”之文,认为魏时襄乡县尚在,然而《水经》或有沿用旧史地理的可能性。
- ^ 孔祥军据《三国志·孙权传》南阳5县降吴及《水经注》割南阳5县置新野郡,属县有“山都”,认为魏、晋时属南阳郡,然而《水经注》封司马歆新野郡公年代可能有误,吴、魏相互敌对,吴国应不可能承认魏国新设的政区,山阳县东汉属南阳郡管辖,或有用汉史地理的可能性。
- ^ 陈健梅认为编县初属吴境,后入魏。(陈健梅《孙吴政区地理研究》第152页)
- ^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三国图组》无此县。
- ^ 曹魏广魏郡在天水及安定2郡之间,据《三国志·明帝纪》记载“〔太和二年〕蜀大将诸葛亮寇边,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吏民叛应亮”可知,此时尚未有广魏郡。裴注引《魏略》有“广魏太守王赟”,可知在景初二年时已置广魏郡。
- ^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三国图组》列有清水县,孔祥军引《魏书·地形志》“清水,前汉属天水,后汉罢,晋复属”及《舆地广志》卷15“汉属天水郡,东汉省之,晋复置,属略阳郡”以证三国时无清水县。
- ^ 孔祥军认为东汉末此郡未废。(孔祥军《三国政区地理研究》论文稿,第108页)
- ^ 《宋书·州郡志》“南霸城本霸陵,汉旧县。《太康地志》曰,霸城何志魏囗”,胡阿祥认为“魏”后当阙“改”字”,孔祥军认为其说当是。(胡阿祥《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第396页;孔祥军《三国政区地理研究》论文稿,第97页)
- ^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三国图组》作杜县。
- ^ 孔祥军《三国政区地理研究》列属扶风郡属县。
- ^ 《续汉州郡志》作“阴盘县”。
- ^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三国图组》作京兆郡属县。
- ^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三国图组》无此县。
- ^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三国图组》无此县。
- ^ 孔祥军据《太平寰宇记》卷28“后汉安帝以上郡避羌寇,寄理于此,因省衙县。晋惠帝再置,寻又省焉”,认为东汉末年已废县。(孔祥军《三国政区地理研究》论文稿,第99页)
- ^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三国图组》无此县。
- ^ 孔祥军《三国政区地理研究》列为无考县。
- ^ 孔祥军据《水经注》“沮水出北地直路县,东过冯翊祋翊县北,东入于洛”一文,且《水经注》为三国时人所著,推断三国时有直路县。(孔祥军《三国政区地理研究》论文稿,第104页。)然细读《水经注》,或有沿用汉史地理的可能性。汉代直路县在今陕西省富县西,沮水发源于陕甘边界的子午岭上,在汉代为直路县境西南,其境三国时不在曹魏境内;冯翊祋翊县在今陕西省耀县,其北境有沮水流经,但距离有近100公里远,于今黄陵县境汇入洛水(今陕西北洛河)。
- ^ 孔祥军据《魏志·后妃传》裴注引《晋诸公赞》“咸熙初封郭建为临渭县公”,判定魏时已置县。(孔祥军《三国政区地理研究》论文稿,第106页)
- ^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三国图组》无此县。孔祥军《三国政区地理研究》列为天水郡属县。然据地理,当属广魏郡。
- ^ 孔祥军《三国政区地理研究》列为无考县。
- ^ 孔祥军《三国政区地理研究》列为天水郡属县。
- ^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三国图组》列为废弃县份,孔祥军据《魏志·郭淮传》有“枹罕”一文,认为此县至三国时尚存在。
- ^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三国图组》未列此县。孔祥军《三国政区地理研究》列为陇西郡属县。
- ^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三国图组》作苍松县。
- ^ 孔祥军《三国政区地理研究》列为常山郡属县。
- ^ 孔祥军据《水经注》认为辽乐浪郡领县尚有临𬇙县。
- ^ 孔祥军列为辽东郡领县。
- ^ 据《华阳国志·巴志》“至魏咸熙元年平蜀,始分益之巴、汉七郡置梁州。治汉中”及《晋书·地理志上》“阴平郡泰始中置”、“及泰始五年,又以雍州陇右五郡及凉州之金城、梁州之阴平,合七郡置秦州”可知,咸熙元年(264年)时已废阴平郡,又据《晋书·地理志上》“梁州之阴平”之文可知废郡后当并入梓潼郡。
- ^ 汶江、蚕陵、氐道3县《晋书》属汶山郡,孔祥军《三国政区地理研究》据《水经注》经文“益州沱水在蜀郡汶江县”、“岷山在蜀郡氐道县”及《舆地广记》“本汉蚕陵县地,属汶山郡,郡废,属蜀郡,晋复属汶山郡”,认为在蜀汉时皆为蜀郡属县。
- ^ 洪亮吉《补三国张域志》及吴增仅《三国郡县表》将新定、修云、泠丘、律高4县列为三国建宁郡属县,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从洪、吴二人说法列为三国蜀汉属县;孔祥军《三国政区地理研究》认为未有史料可证明蜀汉有此4县,未列为蜀汉属县。
- ^ 73.0 73.1 73.2 73.3 洪亮吉《补三国张域志》及吴增仅《三国郡县表》将永寿、南涪、雍乡3县列为蜀汉永昌郡属县,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从洪、吴二人说法列为蜀汉属县;孔祥军《三国政区地理研究》认为未有史料可证明蜀汉有此3县,未列为蜀汉属县。
- ^ 74.0 74.1 74.2 孔祥军《三国政区地理研究》认为曹魏时为蜀郡属县。
- ^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三国图组》作严道县。
- ^ 《中国历史地图集·三国图组》依地理位置绘入建宁郡属县。
参考资料
[编辑]引用
[编辑]- ^ 1.0 1.1 1.2 1.3 1.4 1.5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第28-33页。
- ^ 《续汉志》卷28〈百官志五〉:“建安十八年三月庚寅,省州并郡,复禹贡之九州。……省司隶校尉,以司隶部分属豫州、冀州、雍州。”
- ^ 《晋书》卷14〈地理志上〉:“魏氏受禅,即都汉宫,司隶所部河南、河东、河内、弘农并冀州之平阳,合五郡,置司州。”;《元和郡县图志》卷5〈河南府〉:“魏文帝受禅,亦都洛阳,陈留王以司隶校尉所掌,置司州,领河南、河东、河内、弘农、平阳五郡。”[注1]
- ^ 《晋书》卷14〈地理志上〉:“晋武帝太康元年,既平孙氏,凡增置郡国二十有三,省司隶置司州。”;《通典》卷171〈州郡一〉:“晋武帝太康元年平吴,分为十九州部:置司州,治洛阳。”;吴增仅《三国郡县表附考证》:“今考司州之名魏时屡见,……魏时司隶但通称司州,至太康元年始定耳。”(《二十五史补编》第三册,第9页)
- ^ 5.0 5.1 《三国志》卷2〈文帝纪〉注引《魏略》:“(黄初元年)诏以汉火行也,火忌水,故‘洛’去‘水’而加‘隹’。魏于行次为土,土,水之牡也,水得土而乃流,土得水而柔,故除‘隹’加“水’,变‘雒’为‘洛’。”
- ^ 6.0 6.1 《水经》卷9〈济水注〉:“魏正始三年,岁在甲子,被癸丑诏书,割河南郡县,自巩、阙以东,创建荥阳郡。”
- ^ 《三国志》卷20〈武文世王公传〉:“黄初三年立为河东王。六年,改封馆陶县。”
- ^ 8.0 8.1 《元和郡县图志》卷12〈河东道·隰州永和县〉:“本汉狐讘县,属河东郡,后汉省。魏初复置狐讘县,属河东郡。”
- ^ 9.0 9.1 《三国志》卷4〈齐王芳纪〉:“正始八年夏五月,分河东之汾北十县为平阳郡。”
- ^ 10.0 10.1 10.2 10.3 《三国志》卷2〈文帝纪〉:“(黄初二年),以魏郡东部为阳平郡,西部为广平郡。”;《魏书》卷106上〈地形志上〉:“魏文帝黄初二年分魏置,治馆陶城;广平郡……魏文帝黄初二年复,改治曲梁城。”;《水经》卷9〈淇水注〉:“(馆陶)县,即《春秋》所谓冠氏也,魏阳平郡治也。”
- ^ 《三国志》卷20〈武文世王公传〉:“广平哀王俨,黄初三年封。四年薨。无子。国除。”
- ^ 12.0 12.1 12.2 吴增仅《三国郡县表》考证:“《洪志》魏分颍川郡置考,魏时无襄城郡,建安元年,曹公用枣祗、韩浩议,始兴屯田。州郡例置田官(《魏志·武帝纪》注引《魏书》),襄城有典农中郎将(《魏志·裴潜传》注引《魏略·黄朗传》),奏通贡举比之郡国(《裴潜传》)。咸熙元年罢屯田官,诸典农皆为太守(《魏志·陈留王奂纪》),都尉皆为令长(典农都尉秩六百石或四百石,故改令长。若典农、中郎将秩二千石,其品秩与郡守同,故改郡守者,皆中郎将也)。其时野王有典农,原武有典农。《晋书·宗室传》太原王辅,魏末为野王太守;河间王洪,仕魏历典农中郎将、原武太守。野王、原武曹魏盛时并无此郡,其为典农所改无疑。然则襄城亦为典农所改无疑也,特咸熙改元之际晋国已建,故《沈志》言魏置,《晋志》又言武帝受命置也(《晋书·宣帝纪》嘉平元年以颍川繁昌、鄢陵、新汲、父城等县封司马懿。繁昌、父城晋时皆属襄城,而此时犹隶颍川,亦足证襄城置郡在魏末矣)。水案《晋书·武帝纪》罢农官为郡县事,在太始二年,故襄城郡置郡《晋志》亦以为在是年也,特纪年与《魏志》异,当依《魏志》。”(《二十五史补编》第三册,第18-19页)
- ^ 吴增仅《三国郡县表附考证》:“《齐王芳纪》云自帝即位至于是岁,郡国县道多所置省,俄或还旧,荥阳之省,疑在嘉平初年也。”(《二十五史补编》第三册,第9页)
- ^ 《元和郡县图志》卷16〈卫州〉:“河内殷墟,更属于晋,后又属齐,战国时属魏。秦属河东郡。在汉为汲县,属河内郡。魏黄初中置朝歌郡,属冀州。”[注7]
- ^ 《水经》卷4〈河水注〉:“(平阴),魏文帝改曰河阴矣。”[注9]
- ^ 中华书局《点校本晋书》卷14〈地理志上〉注释10:“汾阳公国相 毕校及方恺《新校晋书地理志》以后简称方校均谓‘汾阳’当作‘汾阴’。”;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第27页注释5:“《左传·文公六年》杜注河东郡有汾阴县,《后魏志》:‘汾阴,二汉、晋属河东’,则‘汾阳’似当作‘汾阴’。”
- ^ 《元和郡县图志》卷15〈冀州肥乡县〉:“魏黄初二年分邯郸、列人等县立肥乡,属广平郡。”
- ^ 《元和郡县图志》卷15〈礠州滏阳县〉:“本汉武安县之地,魏黄初三年分武安立临水县,属广平郡,以城临滏水,故曰临水。”
- ^ 《三国志》卷3〈明帝纪〉:“〔景初二年二月〕壬寅,分沛国萧、相、竹邑、符离、蕲、铚、龙亢、山桑、洨、虹十县为汝阴郡。宋县,陈郡苦县皆属谯郡[注15]。以沛、杼秋、公丘、彭城丰国、广戚,并五县为沛王国。”
-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颍川太守〉:“魏分颍川为襄城郡。”;《晋书》卷14〈地理志上〉:“襄城郡,泰始二年置。”
- ^ 《三国志》卷2〈文帝纪〉:“〔黄初二年〕改许县为许昌县。”
- ^ 《三国志》卷2〈文帝纪〉:“〔黄初元年〕以颍阴之繁阳亭为繁昌县。”
- ^ 《舆地广记》卷9〈京西北路·颍昌府郏县〉:“郏县……汉属颍川郡,后汉省之,魏复置。”
- ^ 《太平寰宇记》卷12〈河南道十二·宋州谷熟县〉:“魏文帝废。”
- ^ 《魏书》卷106上〈地形志上〉:“冀州后汉治高邑,袁绍、曹操为冀州,治邺,魏、晋治信都。”;《太平寰宇记》卷63〈河北道·冀州〉:“魏黄初中,冀州刺史自邺徙理信都。”
- ^ 吴增仅《三国郡县表附考证》:“《晋志》序例,魏武置郡十二,其一章武,后又云泰始元年置章武郡,今考《献帝起居注》所载建安十八年冀州统郡之数,尚无章武郡名,则郡立于十八年后矣。《魏志·杜畿传子恕》嘉平元年免官徙章武郡,志于章武仅此一见,后遂无考。齐王芳嘉平五年纪云自帝即位至于是岁,郡国县道多所置省,疑章武即于是时省废,至晋泰始元年复立也。”(《二十五史补编》第三册,第2354页)
- ^ 《舆地广记》卷11〈河北西路·真定府真定县〉:“真定县……东汉并入常山,魏、晋为郡治。”
- ^ 28.0 28.1 《舆地广记》卷10〈河北东路·博州博平县〉:“博平县,汉属东郡,魏、晋属平原国”,卷10〈河北东路·博州聊城县〉:“聊城县……二汉属东郡,魏、晋属平原国;汉茌平县属东郡,后汉属济北国,魏、晋属平原国”。
- ^ 《元和郡县图志》卷18〈定州陉邑县〉:“陉邑县……汉属中山国,章帝改为汉昌,魏文帝改为魏昌。”
- ^ 《三国志》卷5〈后妃传〉:“文昭皇后,中山无极人。”
- ^ 《魏书》卷104上〈地形志上〉:“灵丘,前汉属代,后汉、晋罢。”
- ^ 《太平寰宇志》卷51〈河东道·蔚州飞狐县〉:“飞狐县……本汉广昌县地,属代郡,后汉属中山国,魏封乐进为广昌侯即谓此,后废,晋又属代郡。”
- ^ 《宋书》卷35〈州郡志一〉:“兖州刺史,后汉治山阳昌邑,魏、晋治廪丘。”
- ^ 《舆地广记》卷54〈东京·开封府东明县〉:“东明县,本汉东昏县,属陈留郡……后汉复曰东昏,后省为东明镇。”
- ^ 《宋书》卷35〈州郡志一·徐州刺史〉:“徐州刺史,后汉治东海郯县,魏、晋、宋治彭城。”
- ^ 《太平寰宇记》卷24〈河南道·密州莒县〉:“汉文帝二年封朱虚侯章为城阳王,都莒,魏明帝以为城阳郡,莒县属焉,而城阳郡徙理东武。”
- ^ 《三国志》卷2〈文帝纪〉:“(黄初六年)六月,利成郡兵蔡方等以郡反,杀太守徐质。遣屯骑校尉任福、步兵校尉段昭与青州刺史讨平之;其见胁略及亡命者,皆赦其罪。”;卷28〈诸葛诞传〉:“唐咨本利城人。黄初中,利城郡反,杀太守徐箕,推咨为主。文帝遣诸军讨破之,咨走入海,遂亡至吴。”
-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青州刺史〉:“平昌太守,故属城阳,魏文帝分城阳立,后省。”
- ^ 《宋书》卷35〈州郡志一·临淮太守〉:“射阳令,前汉属临淮,后汉属广陵,三国时废。”
- ^ 《宋书》卷35〈州郡志一·临淮太守〉:“凌令,前汉属泗水,后汉属广陵,三国时废。”
- ^ 《宋书》卷35〈州郡志一·兰陵太守〉:“赣榆令,前汉属琅邪,后汉属东海。魏省。”
- ^ 《三国志》卷19〈武文世王公传〉:“邯郸怀王邕,黄初二年封淮南公,以九江郡为国。三年,进为淮南王。四年,改封陈。”
- ^ 《三国志》卷19〈武文世王公传〉:“楚王彪……〔太和〕六年,改封楚……嘉平元年,兖州刺史令狐愚与太尉王凌谋迎彪都许昌……廷尉请征彪治罪……彪乃自杀……国除为淮南郡。”
- ^ 《三国志》卷19〈武文世王公传〉:“东平灵王徽……〔黄初〕三年,为庐江王。四年,徙封寿张王。”
- ^ 《宋书》卷69〈州郡志二〉:“安丰太守,魏文帝分庐江立。”
- ^ 《三国志》卷47〈孙权传〉注引《吴历》:“〔马〕茂本淮南锺离长,而为王凌所失,叛归吴。”[注34]
- ^ 《太平寰宇记》卷146〈山南东道·荆州松滋县〉:“汉属江陵郡,后汉省,魏复立之,以属安丰及庐江等郡。”
- ^ 48.0 48.1 《宋书》卷36〈州郡志二·齐郡太守〉:“安平令,六国时其地曰安平,二汉、魏、晋曰东安平。前汉属淄川,后汉属北海,魏度属齐。”
- ^ 《三国志》卷19〈任城威王彰传〉:“正始七年,徙封济南,三千户。正元、景元初,连增邑,凡四千四百户。”
- ^ 《魏书》卷106中〈地形志〉:“观阳,前汉属胶东,后汉属北海,后罢。”
-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齐郡太守〉:“益都令,魏立。”;《元和郡县图志》卷10〈河南道·青州益都县〉:“益都县,本汉广县地,魏于今寿光县南十里益都城置益都县,属齐国。”
- ^ 《三国志》卷4〈三少帝纪〉:“(景初三年)夏六月,以辽东东沓县吏民渡海居齐郡界,以故纵城为新沓县以居徙民。”
- ^ 53.0 53.1 《三国志》卷4〈三少帝纪〉:“(正始元年二月)丙戌,以辽东汶、北丰县民流徙渡海,规齐郡之西安、临菑、昌国县界为新汶、南丰县,以居流民。”
- ^ 《三国志》卷2〈文帝纪〉:“〔黄初三年〕五月,以荆、扬、江表八郡为荆州,孙权领牧故也;荆州江北诸郡为郢州。……是月,孙权复叛。复郢州为荆州。”
- ^ 《三国志》卷3〈明帝纪〉:“〔景初元年十二月〕丁巳,分襄阳临沮、宜城、旍阳、邔四县,置襄阳南部都尉。”
- ^ 56.0 56.1 56.2 《三国志》卷3〈明帝纪〉:“〔黄初七年〕吴将诸葛瑾、张霸等寇襄阳,抚军大将军司马宣王讨破之,斩霸……〔太和元年正月〕分江夏南部,置江夏南部都尉。”
- ^ 57.0 57.1 57.2 57.3 《三国志》卷9〈夏侯尚传〉:“文帝践阼……尚……遂勒诸军击破上庸,平三郡九县。”;卷14〈刘晔传〉:“延康元年,蜀将孟达率众降。达有容止才观,文帝甚器爱之,使达为新城太守。”;卷40〈刘封传〉:“会羽覆败,先主恨之。又封与达忿争不和,封寻夺达鼔吹。达既惧罪,又忿恚封,遂表辞先主,率所领降魏。魏文帝善达之姿才容观,以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为新城郡,以达领新城太守。”
- ^ 《水经注》卷27:“《地理志》:故汉中郡之属县也。汉末为西城郡。建安二十四年,刘备以申仪为西城太守。仪据郡降魏,魏文帝改为魏兴郡治,故西城县之故城也。”
- ^ 59.0 59.1 《三国志》卷3〈明帝纪〉:“〔太和二年〕分新城之上庸、武陵、巫县为上庸郡,锡县为锡郡。……〔太和四年六月〕丙申,省上庸郡。……〔景初元年五月〕丁未,分魏兴之魏阳、锡郡之安富、上庸为上庸郡。省锡郡,以锡县属魏兴郡。”;卷4〈三少帝纪〉:“〔甘露四年〕冬十月丙寅,分新城郡,复置上庸郡。”
- ^ 《三国志》卷20〈武文世王公传〉:“彭城王据……〔黄初〕三年,为章陵王,其年徙封义阳。文帝以南方下湿,又以环太妃彭城人,徙封彭城。”;《太平寰宇记》卷132〈淮南道·信阳军〉:“《魏志》:文帝分南阳立义阳郡,居安昌城,领安昌、平林、平氏、义阳、平春五县。”;吴增仅《三国郡县表》卷3:“案章陵县,故属南阳。《魏·武纪》‘建安二年南阳章陵诸县复叛为绣’,则是时尚未为郡。《后汉书·刘表传》荆州八郡注称《汉官仪》一为章陵,《魏志·刘表传》注引《傅子》‘蒯越佐表平定荆土,诏拜章陵太守’,《赵俨传》‘太祖征荆州,以俨为章陵太守’,则郡立于建安初年也。十八年省州并郡,《献帝起居注》所载荆州统郡之数,章陵尚未省废。黄初三年封曹据为章陵郡,其年徙封义阳王,据《水经注》‘文帝改章陵县曰安昌’,安昌为义阳郡领县,以此推求义阳似即章陵之改名也。”
- ^ 《三国志》卷3〈明帝纪〉:“〔景初元年〕分襄阳郡之鄀叶县属义阳郡。”
- ^ 吴增仅《三国郡县表》卷3:“魏之义阳曾经省废,晋之义阳非魏旧矣。《魏志·齐王纪》云自帝即位,郡国县道多所置省,义阳之省或在是时。”
- ^ 《水经注》卷28:“〔安昌〕县,故蔡阳之白水乡也。汉元帝以长沙卑湿,分白水、上唐二乡为舂陵县,光武即帝位,改为章陵县,置园庙焉。魏黄初二年,更从今名,故义阳郡治也。”
- ^ 《元和郡县图志》卷9〈河南道五·申州义阳县〉:“本汉平氏县义阳乡之地也,魏文帝分平氏立义阳县。”
- ^ 《水经注》卷31:“又西南流迳杜城西,新市县治也。《郡国志》以为南新市也,中山有新市,故此加南,分安陆县立。”
- ^ 《宋书》卷37〈州郡志·汉中太守〉:“兴晋令,魏立曰平阳。”
- ^ 《宋书》卷37〈州郡志三·汉中太守〉:“广昌子相,何志属上庸,晋成帝立。《晋地记》,武帝太康元年,改上庸之广 昌为庸昌,二年省。疑是魏所立。”
- ^ 《宋书》卷37〈州郡志三·上庸太守〉:“微阳令,魏立曰建始。”
- ^ 《宋书》卷37〈州郡志·汉中太守〉:“绥阳令,魏立,后改为秭归。”
-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新兴太守〉:“昌魏令,魏立。”
- ^ 《宋书》卷36〈州郡志二·新兴太守〉:“祁乡令,何志魏立。晋《太康地志》作沶。”
- ^ 《后汉书》卷9〈献帝纪〉:“〔兴平元年〕夏六月丙子,分凉州河西四郡为雍州。”
- ^ 《续汉志》卷28〈百官志五〉引:《献帝起居注》“建安十八年三月庚寅,省州并郡,复禹贡之九州。……省司隶校尉,以司隶部分属豫州、冀州、雍州。省凉州刺史,以并雍州部,郡得弘农、京兆、左冯翊、右扶风、上郡、安定、陇西、汉阳、北地、武都、武威、金城、西平、西郡、张掖、张掖属国、酒泉、敦煌、西海、汉兴、永阳、东安南,凡二十二郡。”
- ^ 74.0 74.1 74.2 《晋书》卷14〈地理志上〉:“魏文帝即位,分河西为凉州,分陇右为秦州,改京兆尹为太守,冯翊、扶风各除左右,仍以三辅属司隶。”
- ^ 《三国志》卷3〈明帝纪〉:“〔青龙三年〕八月庚午,立皇子询为秦王。”;卷4〈三少帝纪〉:“〔正始五年〕秋八月,秦王询薨。冬十一月己酉,复秦国为京兆郡。”;卷20〈武文世王公传〉:“元城哀王礼,黄初二年封秦公,以京兆郡为国。三年,改为京兆王。六年,改封元城王。”
- ^ 《三国志》卷25〈杨阜传〉:“刘备取汉中以逼下辩,太祖以武都孤远,欲移之,恐吏民恋土。阜威信素著,前后徙民、氐,使居京兆、扶风、天水界者万馀户,徙郡小槐里。”
- ^ 《三国志》卷33〈后主传〉:“〔建兴〕七年春,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遂克定二郡。”
- ^ 《元和郡县图志》卷2〈关内道二〉:“高陵县,畿。西南至府八十里。本秦旧县,孝公置。汉属左冯翊。魏文帝改为高陆,属京兆郡。”;《通典》卷173〈州郡志三〉:“高陵汉旧县,属左冯翊,左辅都尉之理。魏文帝黄初元年,改为高陆县,属京兆。”
- ^ 《太平寰宇记》卷26〈关西道二〉:“阳陵城,故弋阳地。景帝改为阳陵县,属冯翊。废城在县东北四十一里,东至景帝陵二里。曹魏省之。”
- ^ 《元和郡县图志》卷1〈关内道一〉:“本汉旧县,属左冯翊,魏司马宣王抚慰关中,罢县,置抚夷护军。”
- ^ 《元和郡县图志》卷2〈关内道二〉:“本汉平陵县,属右扶风。魏文帝改为始平。”;《太平寰宇记》卷26〈关西道二〉:“昭帝陵,在故县城北二里,魏黄初中,改为始平县。”
- ^ 《元和郡县图志》卷3〈关内道三〉:“本汉旧县,有铁官,属安定郡,以县界有罗川谷,三泉并流,故以为名。魏改三水县为西川县,亦属安定。”
- ^ 《宋书》卷37〈州郡志三〉:“新阳令,《晋太康地志》有,何志魏立。”
- ^ 84.0 84.1 《元和郡县图志》卷22〈山南道三·凤州〉:“汉高帝分陇西郡置广汉郡,武帝分广汉、陇西郡置武都郡,领县九。其属有故道、河池二县,今州即二县之地也。三国时属魏,明帝太和三年,其地没蜀,魏平蜀后复为雍州之地。”
- ^ 《晋书》卷14〈地理志上〉:“魏文帝即位,分河西为凉州。”
- ^ 《元和郡县图志》卷40〈陇右道下〉:“本汉广至县地,属敦煌郡。魏分广至置宜禾县。”
- ^ 《元和郡县图志》卷40〈陇右道下〉:“至魏立伊吾县,晋立伊吾都尉,并寄理敦煌北界,又为群胡居焉。”
- ^ 《元和郡县图志》卷13〈河东道·汾州〉:“献帝末荒废,魏黄初二年,乃于汉兹氏县置西河郡。”;《水经注》卷6:“魏黄初二年,分太原,复置西河郡。……《碑文》云:西河旧处山林,汉末扰攘,百姓失所。魏兴,更开疆宇,分割太原四县,以为邦邑。”
- ^ 89.0 89.1 89.2 89.3 89.4 《三国志》卷1〈武帝纪〉:“(建安二十年)省云中、定襄、五原、朔方郡,郡置一县领其民,合以为新兴郡。”
- ^ 《三国志》卷3〈明帝纪〉:“(青龙三年正月)己亥,复置朔方郡。”
- ^ 《元和郡县图志》卷14〈河东道〉:“秦为西河郡之离石县。灵帝末,黄巾大乱,百姓南奔,其郡遂废。魏黄初三年复置离石县。”
- ^ 《晋书·卷二·帝纪第二》:“高贵乡公之立也,以参定策,进封高都侯,增封二千戸。……〔甘露元年〕夏六月,进封高都公……”
- ^ 《元和郡县图志》卷14〈河东道·忻州秀容县〉:“本汉阳曲县地,属太原郡。后汉末于此置九原县,属新兴郡。”
- ^ 《元和郡县图志》卷14〈河东道·云州〉:“汉末大乱,匈奴侵边,自定襄以西,云中、雁门、西河遂空。曹公鸠集荒散,又立平城县,属新兴郡。”
- ^ 《元和郡县图志》卷14〈河东道·朔州〉:“汉末大乱,郡遂荒废,建安中曹公又立马邑县,属新兴郡。”
- ^ 96.0 96.1 《三国志》卷4〈三少帝纪〉:“〔正始五年〕九月,鲜卑内附,置辽东属国,立昌黎县以居之。”
- ^ 97.0 97.1 《三国志》卷3〈景帝纪〉:“〔景初二年〕六月,省渔阳郡之狐奴县,复置安乐县。”
- ^ 《三国志》卷4〈三少帝纪〉:“〔景元四年十二月〕壬子,分益州为梁州。”;《晋书》卷14〈地理志上〉:“〔景元四年十二月〕壬子,分益州为梁州。”;《华阳国志》卷1〈巴志〉:“至魏咸熙元年平蜀,始分益之巴、汉七郡置梁州。治汉中。”;《宋书》卷37〈州郡志三〉:“魏元帝景元四年平蜀,复立梁州,治汉中南郑,而益州治成都。”
- ^ 《华阳国志》卷3〈蜀志〉:“刘氏延熙中,分广汉四县置东广汉郡。咸熙初省。”
- ^ 《三国志》卷33〈后主传〉:“〔建兴〕七年春,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遂克定二郡。”
- ^ 《宋书》卷38〈州郡志三·北阴平太守〉:“平武令,蜀立曰广武,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来源
[编辑]- 书籍
- 司马彪:《续汉志》,维基文库
- 陈寿:《三国志》,维基文库
- 房玄龄:《晋书》,维基文库
- 沈约:《宋书》,维基文库
- 郦道元:《水经注》,维基文库
-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维基文库
- 万斯同:《补历代史表》卷八〈魏方镇年表〉
- 吴增仅:《三国郡县表》,上海:开明书局,1937
- 钱仪吉、杨晨:《三国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 孔祥军:《三国政区地理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历史系,2007
- 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
- 地图
相关条目
[编辑]
- ^ 《续汉志》卷23〈郡国五〉:“安弥,故曰绥弥。”
引用错误:页面中存在<ref group="註">
标签,但没有找到相应的<references group="註"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