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曹魏行政區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曹魏行政區劃,為東漢末年至265年晉代魏的45年期間,曹魏統治區的行政區變化情形的過程。

概述

[編輯]

東漢初平三年(192年)青州黃巾西進,擊殺兗州刺史劉岱,兗州一時無主,官吏推舉東郡太守曹操出任兗州牧。曹操於濟北擊潰青州黃巾主力,收降卒30餘萬並男女百萬多人,從中選出精銳,號稱「青州兵」,並驅遂長安朝廷派任的兗州刺史金尚,曹氏勢力至此開始壯大。初平四年(193年)曹操於封丘擊破袁術,將袁術勢力遂出兗州,並於此年及明年二度東征徐州陶謙並展開大屠殺,此時呂布乘曹操懸軍在外,內有張邈陳宮等人接應之下,入主兗州,兗州各地一時嚮應,僅有鄄城、范、東阿3縣為曹氏所控。曹操回軍與呂布、張邈等交戰,雙方互有勝負。興平二年(195年)曹操於定陶大敗呂布,分兵平定兗州各地,至此曹氏在兗州的根基日趨穩定。[參1]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南討豫州汝南、潁川黃巾,攻克許縣,勢力深入豫州境內,同年九月,曹操將漢獻帝自洛陽迎接至許縣,自領司隸校尉、錄尚書事,曹操得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將服膺漢室的郡縣變相成為曹氏勢力範圍。建安二年(197年),曹操為解除許都所受的威脅,南征張繡於宛縣,張繡降而復叛,曹操退還許都;同年大敗袁術於陳,袁術退居淮南,於是曹氏遂有豫州全境。建安三年(198年),曹操東征呂布,圍攻並攻陷下邳,擒殺呂布,盡得徐州全境。明年(199年)又令呂布部將臧霸等入青州,盡獲青州黃河以南地區,並乘河內太守張揚被殺的機會,渡河北進取得河南;其年袁術死,取其九江郡,建合肥為淮南重鎮,此時曹操勢力東盡大海,西至潼關,北阻黃河,南達江淮一帶,北與袁紹對峙於黃河及河東河內一線,南與孫策拉鋸於淮南。建安五年(200年),劉備據徐州反叛,被曹操平定,九月在官渡大敗袁紹軍。建安七年(202年)袁紹病死,其子袁尚使郭援高幹等合攻河東,曹操使鍾繇擊破斬殺郭援等,河東乃定。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打敗袁尚進入鄴城,袁尚北投幽州袁熙。建安十年(205年)正月,曹操攻拔南皮,斬袁譚、郭圖等,於是青、冀2州悉平。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攻并州壺關,高幹敗死,并州遂定。建安十二年(207年),打敗遼西烏桓首領蹋頓,收降胡漢20餘萬人,於是袁氏所領河北4州盡曹氏所有。[參1]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荊州,荊州刺史劉琮投降,曹軍進據江陵東進,於赤壁一戰敗給劉孫聯軍,曹軍退守江陵,後退保襄陽一帶。此後曹孫於此地多次往來拉鋸,但曹魏南界大致穩定於江漢之間。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大破關中聯軍於渭南,進屯長安,北征平定安定郡,明年平定馮翊。建安十八年(213年)夏侯淵擊敗馬超於天水冀城,擊長離諸羌及韓遂,轉戰於興國、高平、屠各。關中大體平定。[參1]

建安十九年(214年),夏侯淵討平在枹罕稱王的宋建,又遣張郃深入小湟中河西諸羌皆降,隴右遂平。[參1]

建安二十年(215年)三月,曹操率軍攻漢中張魯,先攻破武都的白馬氐及河池氐王竇茂。七月攻入漢中,取陽平關,張魯逃奔巴中,曹操遂定漢中。巴郡的巴、賨夷帥朴胡杜濩任約降曹,曹操勢力南伸至巴中。後劉備相繼擊敗朴胡等及曹將張郃,攻取巴中,曹、劉乃相持於武都、漢中一帶。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月,劉備斬殺夏侯淵於漢中定軍山。五月,曹操引軍退回長安秦嶺以南之漢中、上庸等地被劉備所據。[參1]

延康元年(220年)曹氏金城太守、護羌校尉蘇則擊殺張掖張進酒泉黃華降曹,曹氏遂定河西之地。七月,漢將孟達房陵上庸西城降曹。至此,曹氏疆域最終形成,南方「東自廣陵、壽春、合肥、沔口、西陽、襄陽,重兵以備吳;西自隴西、南安、祁山、漢陽、陳倉,重兵以備蜀」。(《通典》卷171〈州郡典一〉)[參1]

爾後景初二年(238年)司馬懿平定公孫淵,取遼東地,深入朝鮮半島北部。嘉平元年(249年)以後,隴右地區多次受蜀漢軍攻擊,淮南三度舉兵討司馬氏,皆被平定。

景元四年(263年),曹魏大舉攻蜀。十一月,魏將鄧艾兵至成都,漢主劉禪投降,魏乃盡取蜀地。咸熙二年(265年),司馬炎代魏稱帝,建國晉。

制度

[編輯]

曹魏實行州、郡、縣三級制。州設刺史或州牧。郡設太守,京師所在處則稱河南尹;又設王國,置相,與郡同等。縣大者置令,小者置長,又有公、侯、伯、子、男等縣國之封,相當於縣。

魏文帝曹丕即位後,分境內為十二州:司隸、豫、冀、兗、徐、青、荊、揚、雍、涼、並、幽。於西域設四域長史府(治海頭,今新疆羅布泊西)和戊己校尉(治高昌)。後期魏取蜀地,分益州北境立梁州,魏末乃有14州。

州制度方面,曹魏司隸地區設司隸校尉,轄三河、三魏及弘農等諸郡,屬官有參軍、都官從事、功曹從事、諸曹從事、部郡從事、武猛從事、督軍從事、主簿、錄事、門下書佐、省事、記室書佐、諸曹書佐等。州刺史的屬官有治中從事、別駕從事、功曹從事、簿曹從事、兵曹從事、郡國從事、文學從事、武猛從事、督郵、主簿、帳下督、門亭長、書佐、計吏等。另置大中正一人,掌品評人物,以定其高下。

郡制度方面,曹魏都城洛陽所在之郡置河南尹,為第三品,俱體職掌與郡太守相同。郡置太守一人,為第五品。邊郡太守往往加將軍號以領軍。郡以郡丞為副長官(邊郡稱長史),第八品,兼本郡中正。郡都尉為本郡軍事主官,第五品,內郡置一人,邊郡、大郡置二人並增置司馬一人第八品。太守屬官有功曹掾,五官掾、上計掾、門下掾、文學掾、文學祭酒、督郵、主簿、主記、門下書佐、綱紀、循行等。都尉屬官與太守同。

縣制度方面,縣按所轄人口多寡分三等。高者置縣令一人,第六品,丞一人,第八品,尉二人,第九品;次者置縣令一人,第七品,丞、尉各一人,第九品,低者置縣長一人,第八品,丞、尉各一人,第九品。縣的屬吏有各類掾史祭酒。

鄉制度方面,縣之下置鄉,鄉置有秩、三老各一人,第八品。較小的鄉置嗇夫一人,第九品。

曹魏州郡

[編輯]

東漢末年,曹操廢司隸,司隸部分劃屬豫州、冀州及雍州。[參2]黃初元年(220年)曹魏建國,定都於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北),以豫州所領的河南尹,冀州的河東、河內、魏郡3郡,雍州的弘農郡共5郡合置一州,[參3]仍名司隸[參4]黃初二年(221年)析魏郡置陽平、廣平2郡;約同時置朝歌郡,不久廢郡。正始年間析河南尹置滎陽郡(242年置,250年左右廢)、平陽郡(247年置)。咸熙元年(264年)升野王典農校尉及原武典農校尉為野王郡及原武郡,計魏末有10郡,101縣。

郡級行政區

[編輯]
河南尹
東漢舊郡。郡治洛陽縣(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北),領雒陽、河南、梁縣、滎陽、卷縣、原武、陽武、中牟、開封、苑陵、平陰、穀城、緱氏、鞏縣、成皋、京縣、密縣、新城、偃師、新鄭、平縣、陸渾22縣。黃初年間,雒陽縣改名洛陽縣,[參5]平陰縣改名河陰縣。正始三年(242年),以滎陽都尉所轄的滎陽、京縣、密縣、卷縣、陽武、苑陵、中牟、開封、原武9縣置滎陽郡,嘉平初(250年左右)廢郡,所領9縣來隸;[參6]陸渾縣移屬弘農郡(不詳何時)[註2]潁川郡陽翟縣來隸(不詳何時)[註3];原武、卷縣、陽武3縣移屬原武郡(264年)。
魏末領洛陽、鞏縣、河陰、成皋、緱氏、新城、偃師、梁縣、新鄭、穀城、陽翟、河南、滎陽、京縣、密縣、苑陵、中牟、開封18縣。
河內郡
東漢舊郡。郡治懷縣(今河南省武陟縣西北),領懷縣、河陽、溫縣、軹縣、野王、沁水、平皋、州縣、武德、山陽、修武、獲嘉、汲縣、共縣14縣。黃初年間汲縣、共縣、獲嘉、脩武4縣移屬朝歌郡,朝歌郡不久廢郡,所領朝歌、林慮、汲縣、共縣、獲嘉、脩武6縣來隸。咸熙元年(264年)野王、沁水2縣移屬野王郡。
魏末領懷縣、河陽、軹縣、溫縣、州縣、平皋、山陽、武德、修武、汲縣、共縣、獲嘉、朝歌、林慮14縣。
弘農郡[註4]
東漢舊郡。郡治弘農縣(今河南省靈寶市北),領弘農、陝縣、新安、宜陽、盧氏、黽池、華陰、湖縣8縣。後河南尹陸渾縣來隸。[註2]魏末領弘農、陝縣、黽池、宜陽、盧氏、湖縣、華陰、新安、陸渾9縣。
河東郡
東漢舊郡,黃初三年(222年)封曹霖於此,改為河東國;黃初六年(225年)廢國為郡。[參7]郡治安邑縣(今山西省夏縣西),領安邑、蒲阪、河北、大陽、解縣、猗氏、汾陰、皮氏、北屈、蒲子、永安、楊、平陽、襄陵、臨汾、絳邑、聞喜、東垣、端氏、濩澤20縣。魏初復置狐讘縣。[參8]正始八年(247年)平陽、楊縣、永安、蒲子、狐讘、襄陵、絳邑、臨汾、北屈、皮氏10縣移屬平陽郡。[參9]
魏末領安邑、聞喜、東垣、汾陰、大陽、猗氏、解縣、蒲坂、河北、濩澤、端氏11縣。
平陽郡
正始八年(247年)分河東郡汾水以北的平陽、楊縣、永安、蒲子、狐讘、襄陵、絳邑、臨汾、北屈、皮氏10縣置郡,[參9]郡治平陽縣(今山西省臨汾市西)。至魏末領縣不變。
魏郡
東漢舊郡,郡治鄴縣(今河北省磁縣北),領鄴縣、繁陽、內黃、魏縣、元城、黎陽、陰安、館陶、清淵、平恩、涉縣、斥丘、武安、曲梁、朝歌、蕩陰、林慮、頓丘、發干、衛縣、東武陽、廮陶、任縣、南和、廣平、曲周、邯鄲、易陽、襄國29縣。黃初二年(221年),以魏郡東部都尉所轄的館陶、元城、清淵、衛縣、發干、東武陽、頓丘7縣置陽平郡,西部都尉所轄的曲梁、廣平、易陽、武安、涉縣、南和、平恩、邯鄲、襄國、任縣、曲周、廮陶12縣置廣平郡;約同時朝歌、蕩陰2縣移屬朝歌郡。
魏末領鄴縣,領鄴縣、繁陽、內黃、魏縣、黎陽、陰安、斥丘、蕩陰8縣。
陽平郡
東漢末已置魏郡東部都尉,管轄魏郡東部的館陶、元城、清淵、衛縣、發干、東武陽、頓丘7縣。黃初二年(221年)以都尉所領7縣及東郡陽平、樂平2縣置郡。[參10]郡治館陶縣(今河北省館陶縣)。[參10]
魏末領館陶、元城、清淵、衛縣、發干、東武陽、頓丘、陽平、樂平9縣。
廣平郡
東漢末已置魏郡西部都尉,管轄魏郡北部的曲梁、廣平、易陽、武安、涉縣、南和、平恩、邯鄲、襄國、任縣、曲周、廮陶12縣。黃初二年(221年)以都尉所領12縣及鉅鹿郡列人、廣年、斥漳3縣置郡[參10],約同時廮陶縣移屬鉅鹿郡。郡治曲梁縣(今河北省曲周縣西北)[參10]。新置肥鄉(221年置)、臨水(222年置)2縣。黃初三年(222年)封曹儼於此,改為廣平國;黃初四年(223年)廢國為郡[參11]
魏末領曲梁、廣平、易陽、武安、涉縣、南和、平恩、邯鄲、襄國、任縣、曲周、列人、廣年、斥漳、肥鄉、臨水16縣。
野王郡
魏時於河內郡野王縣置典農中郎將,咸熙元年(264年)典農中郎將升格為郡[參12]
原武郡
魏時於河南尹原武縣置典農中郎將,咸熙元年(264年)典農中郎將升格為郡[參12],領原武、卷縣、陽武3縣[註5]
滎陽郡(廢除)
東漢末已置滎陽都尉[註6],管轄河南尹東部的滎陽、京縣、密縣、卷縣、陽武、苑陵、中牟、開封、原武9縣。正始三年(242年)以都尉所領9縣置郡[參6]。正始初廢郡(約250年),併入河南尹[參13]
朝歌郡(廢除)
黃初年間分魏郡朝歌、林慮2縣及河內郡汲縣、共縣、獲嘉、脩武4縣置郡,[參14]不久即廢,併入河內郡。[註8]

縣級行政區

[編輯]
司隸(州治:洛陽縣)
說明:本表為咸熙二年(265年)司隸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郡名
(縣數)
郡治 縣名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隸屬郡國 備注
河南尹
(18)
洛陽縣 洛陽縣 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北 河南尹(220-265) 東漢名雒陽縣,黃初年間(220-226),雒陽縣改名洛陽縣[參5]
鞏縣 今河南省鞏義市西南 河南尹(220-265)
河陰縣 今河南省孟津縣 河南尹(220-265) 東漢名平陰縣,黃初年間(220-226),平陰縣改名河陰縣[參15]
成皋縣 今河南省滎陽市西 河南尹(220-265)
緱氏縣 今河南省偃師市 河南尹(220-265)
新城縣 今河南省伊川縣西南 河南尹(220-265)
偃師縣 今河南省偃師縣 河南尹(220-265)
梁縣 今河南省汝州市東北臨汝鎮西 河南尹(220-265)
新鄭縣 今河南省新鄭市 河南尹(220-265)
穀城縣 今河南省洛陽市西 河南尹(220-265)
陽翟縣 今河南省禹州市 潁川郡(220-?)→河南尹(?-265)
河南縣 今河南省洛陽市 河南尹(220-265)
滎陽縣 今河南省滎陽市東北 河南尹(220-242)→滎陽郡(242-250?)→河南尹(250?-265)
京縣 今河南省鄭州市西南 河南尹(220-242)→滎陽郡(242-250?)→河南尹(250?-265)
密縣 今河南省新密市東南 河南尹(220-242)→滎陽郡(242-250?)→河南尹(250?-265)
苑陵縣 今河南省新鄭市東北 河南尹(220-242)→滎陽郡(242-250?)→河南尹(250?-265)
中牟縣 今河南省中牟縣 河南尹(220-242)→滎陽郡(242-250?)→河南尹(250?-265) 黃初四年(223年)至五年(224年)為曹楷王國。
開封縣 今河南省開封市 河南尹(220-242)→滎陽郡(242-250?)→河南尹(250?-265)
河內郡
(14)
懷縣 懷縣 今河南省武陟縣西北 河內郡(220-265)
河陽縣 今河南省孟州市西 河內郡(220-265)
軹縣 今河南省濟源市 河內郡(220-265)
溫縣 今河南省孟州市 河內郡(220-265)
州縣 今河南省沁陽市 河內郡(220-265)
平皋縣 今河南省溫縣 河內郡(220-265)
山陽縣 今河南省焦作市東北 河內郡(220-265) 漢獻帝魏時的公國。
武德縣 今河南省武陟縣 河內郡(220-265)
修武縣 今河南省獲嘉縣 河內郡(220-?)→朝歌郡(?-226?)→河內郡(226?-265)
汲縣 今河南省新鄉縣東北 河內郡(220-?)→朝歌郡(?-226?)→河內郡(226?-265)
共縣 今河南省輝縣市 河內郡(220-?)→朝歌郡(?-226?)→河內郡(226?-265)
獲嘉縣 今河南省新鄉市西 河內郡(220-?)→朝歌郡(?-226?)→河內郡(226?-265)
朝歌縣 今河南省淇縣 魏郡(220-?)→朝歌郡(?-226?)→河內郡(226?-265)
林慮縣 今河南省林州市 魏郡(220-?)→朝歌郡(?-226?)→河內郡(226?-265)
弘農郡
(9)
弘農縣 弘農縣 今河南省靈寶市 弘農郡(220-265) 黃初元年(220年)至二年(221年)為曹幹侯國。
陝縣 今河南省三門峽市 弘農郡(220-265)
黽池縣 今河南省洛寧縣西北 弘農郡(220-265)
宜陽縣 今河南省宜陽縣西 弘農郡(220-265)
盧氏縣 今河南省盧氏縣 弘農郡(220-265)
湖縣 今河南省靈寶市西 弘農郡(220-265)
華陰縣 今陝西省華陰市 弘農郡(220-265)
新安縣 今河南省澠池縣 弘農郡(220-265)
陸渾縣 今河南省嵩縣東北 河南尹(220-?)→弘農郡(?-265)
河東郡
(11)
安邑縣 安邑縣 今山西省夏縣西 河東郡(220-265,河東國222-225) 景初二年(238年)至正元二年(255年)為毌丘儉侯國。
聞喜縣 今山西省聞喜縣 河東郡(220-265,河東國222-225)
東垣縣[註10] 今山西省垣曲縣東南 河東郡(220-265,河東國222-225)
汾陰縣[參16] 今山西省萬榮縣西南 河東郡(220-265,河東國222-225)
大陽縣 今山西省平陸縣 河東郡(220-265,河東國222-225)
猗氏縣 今山西省運城市西 河東郡(220-265,河東國222-225)
解縣 今山西省臨猗縣西南 河東郡(220-265,河東國222-225)
蒲坂縣 今山西省永濟市西 河東郡(220-265,河東國222-225)
河北縣 今山西省芮城縣西 河東郡(220-265,河東國222-225)
濩澤縣 今山西省陽城縣西北 河東郡(220-265,河東國222-225)
端氏縣 今山西省沁水縣東北 河東郡(220-265,河東國222-225)
平陽郡
(10)
平陽縣 平陽縣 今山西省臨汾市西 河東郡(220-247,河東國222-225)→平陽郡(247-265)
楊縣 今山西省洪洞縣東南 河東郡(220-247,河東國222-225)→平陽郡(247-265)
永安縣 今山西省霍州市 河東郡(220-247,河東國222-225)→平陽郡(247-265)
蒲子縣 今山西省隰縣 河東郡(220-247,河東國222-225)→平陽郡(247-265)
狐讘縣 今山西省永和縣西南 河東郡(?-247)→平陽郡(247-265) 東漢時已廢縣,魏初復置縣。[參8]
襄陵縣 今山西省臨汾市東南 河東郡(220-247,河東國222-225)→平陽郡(247-265)
絳邑縣 今山西省侯馬市 河東郡(220-247,河東國222-225)→平陽郡(247-265)
臨汾縣 今山西省臨汾市 河東郡(220-247,河東國222-225)→平陽郡(247-265)
北屈縣 今山西省吉縣 河東郡(220-247,河東國222-225)→平陽郡(247-265)
皮氏縣 今山西省河津市 河東郡(220-247,河東國222-225)→平陽郡(247-265)
魏郡
(8)
鄴縣 鄴縣 今河北省磁縣 魏郡(220-265)
繁陽縣 今河南省內黃縣 魏郡(220-265)
內黃縣 今河南省內黃縣西 魏郡(220-265)
魏縣 今河北省大名縣西 魏郡(220-265)
黎陽縣 今河南省浚縣 魏郡(220-265)
陰安縣 今河南省清豐縣 魏郡(220-265)
斥丘縣 今河北省臨漳縣 魏郡(220-265)
蕩陰縣 今河北省蕩陰縣 魏郡(220-265)
陽平郡
(9)
館陶縣 館陶縣 今河北省館陶縣 魏郡(220-221)→陽平郡(221-265)
元城縣 今河北省大名縣 魏郡(220-221)→陽平郡(221-265) 曹禮王國
清淵縣 今河北省館陶縣 魏郡(220-221)→陽平郡(221-265)
衛縣 今河南省清豐縣 陽平郡(265-266)→頓丘郡(266-316)
發干縣 今河北省冠縣 魏郡(220-221)→陽平郡(221-265)
東武陽縣 今山東省莘縣 魏郡(220-221)→陽平郡(221-265)
頓丘縣 今河南省內黃縣 魏郡(220-221)→陽平郡(221-265)
陽平縣 今山東省莘縣 東郡(220-221)→陽平郡(221-265)
樂平縣 今河北省冠縣 東郡(220-221)→陽平郡(221-265)
廣平郡
(16)
曲梁縣 曲梁縣 今河北省曲周縣西北 魏郡(220-221)→廣平郡(221-265,廣平國222-223)
廣平縣 今河北省曲周縣 魏郡(220-221)→廣平郡(221-265,廣平國222-223)
易陽縣 今河北省邯鄲市東北 魏郡(220-221)→廣平郡(221-265,廣平國222-223)
武安縣 今河北省武安市 魏郡(220-221)→廣平郡(221-265,廣平國222-223) 景初三年(239年)至嘉平元年(249年)為曹爽侯國。
涉縣 今河北省涉縣 魏郡(220-221)→廣平郡(221-265,廣平國222-223)
南和縣 今河北省南和縣 魏郡(220-221)→廣平郡(221-265,廣平國222-223)
平恩縣 今河北省丘縣西南 魏郡(220-221)→廣平郡(221-265,廣平國222-223)
邯鄲縣 今河北省邯鄲市 魏郡(220-221)→廣平郡(221-265,廣平國222-223) 曹邕王國
襄國縣 今河北省邢臺市 魏郡(220-221)→廣平郡(221-265,廣平國222-223)
任縣 今河北省任縣 魏郡(220-221)→廣平郡(221-265,廣平國222-223)
曲周縣 今河北省丘縣東北 魏郡(220-221)→廣平郡(221-265,廣平國222-223)
列人縣 今河北省肥鄉縣 鉅鹿郡(220-221)→廣平郡(221-265,廣平國222-223)
廣年縣 今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 鉅鹿郡(220-221)→廣平郡(221-265,廣平國222-223)
斥漳縣 今河北省曲周縣 鉅鹿郡(220-221)→廣平郡(221-265,廣平國222-223)
肥鄉縣 今河北省肥鄉縣 廣平郡(221-265,廣平國222-223) 黃初二年(221年)分邯鄲、列人等縣立肥鄉縣。[參17]
臨水縣 今河北省磁縣 廣平郡(222-265,廣平國222-223) 黃初三年(222年)分武安縣地立臨水縣,以城臨滏水,故名臨水。[參18]
野王郡
(2)
野王縣 野王縣 今河南省沁陽市 河內郡(220-264)→野王郡(264-265)
沁水縣 今河南省濟源市 河內郡(220-264)→野王郡(264-265)
原武郡
(3)
原武縣 卷縣 今河南省原陽縣西 河南尹(220-242)→滎陽郡(242-250?)→河南尹(250?-264)→原武郡(264-265)
陽武縣 今河南省原陽縣東南 河南尹(220-242)→滎陽郡(242-250?)→河南尹(250?-264)→原武郡(264-265)
原武縣 今河南省原陽縣 河南尹(220-264)→原武郡(264-265)

曹魏豫州州治所在安城縣(今河南正陽縣東北、南汝河西南岸)。範圍在今河南省京廣鐵路以東的大部,山東省西南部和安徽省淮河以北。

郡級行政區

[編輯]

曹魏豫州領潁川、汝南、弋陽、陳、魯、沛、譙、梁8郡。增置汝陰(222年置,260年後廢)、襄城(264年置)2郡。魏末領9郡。

潁川郡
東漢舊郡,郡治許昌縣(今河南省許昌市東),領許昌(原名許縣)、陽翟、襄城、昆陽、定陵、舞陽、郾、臨潁、潁陽、潁陰、新汲、鄢陵、長社、陽城、父城、綸氏16縣。魏時潁陽縣不可考,陽翟縣移屬河南尹,汝南郡召陵縣來隸,增置繁昌(220年分潁陰置)、郟(233年前置)[註11]2縣。咸熙元年(264年)襄城、繁昌、郟、定陵、父城、昆陽、舞陽7縣移屬襄城郡。魏末領許昌、長社、潁陰、臨潁、郾、鄢陵、新汲、陽城、綸氏、召陵10縣。
汝南郡
東漢舊郡,郡治新息縣(今河南省息縣),領新息、平輿、新陽、西平、上蔡、南頓、汝陰、汝陽、北宜春、㶏強、灈陽、陽安、項、細陽、安城、吳房、鮦陽、慎陽、慎、新蔡、安陽、富陂、宜祿、郎陵、召陵、征羌、思善、宋、褒信、原鹿、定潁、固始、山桑、西華34縣。魏時細陽、㶏強、征羌、思善、宜祿5縣已不可考。黃初三年(222年)新陽、南頓、汝陰、汝陽、鮦陽、慎、新蔡、富陂、宋、褒信、原鹿、固始12縣移屬汝陰郡,約同時召陵縣移屬潁川郡(約魏初),項縣移屬陳郡(約魏初),山桑縣移屬沛國(約魏初)。[註12]景元元年(260年)以後汝陰郡11縣來隸。魏末領新息、安陽、安城、慎陽、北宜春、郎陵、陽安、上蔡、平輿、定潁、灈陽、吳房、西平、西華、汝陰、南頓、汝陽、新蔡、褒信、新陽、鮦陽、慎、富陂、原鹿、固始25縣。
弋陽郡[註13]
東漢舊郡,郡治弋陽縣(今河南省潢川縣西),領弋陽、期思、西陽、西陵、軑5縣,至魏末不變。
陳郡
東漢舊郡,黃初四年(223年)至五年(224年)封魏宗室曹邕為陳王,郡改為陳國。太和六年(232年)又封魏宗室曹植為陳王,同年封國廢除。郡治陳縣(今河南省淮陽縣),領陳、陽夏、寧平、苦、柘、新平、扶樂、武平、長平9縣。魏時寧平、新平、扶樂3縣已不可考,汝南郡項縣來隸(約魏初),[註12]景初二年(238年)苦縣移屬譙郡。魏末領陳、武平、陽夏、長平、柘、項6縣。
魯國[註14]
東漢舊郡,太和六年(232年)封魏宗室曹溫為魯王,郡改為魯國[註14]郡治魯縣(今山東省曲阜市),領魯、汶陽、卞、鄒、蕃、薛6縣,至魏末不變。
沛國
東漢舊郡,太和六年(232年)封魏宗室曹林為沛王,郡改為沛國。郡治沛縣(今江蘇省沛縣),領沛、相、蕭、豐、穀陽、洨、蘄、銍、鄲、建平、臨睢、竹邑、公丘、龍亢、向、符離、虹、太丘、杼秋19縣。魏時穀陽、鄲、建平、臨睢、向、太丘6縣已不可考,汝南郡山桑縣來隸。[註12]景初二年(238年)蕭、相、竹邑、符離、蘄、銍、龍亢、山桑、洨、虹10縣移屬譙郡,彭城國廣戚縣來隸。魏末領沛、杼秋、豐、公丘、廣戚5縣。
譙郡
東漢舊郡,郡治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領譙、酇、城父3縣。黃初三年(222年)至五年(224年)封魏宗室曹林為譙王,郡改為譙國。景初二年(238年)沛國蕭、相、竹邑、符離、蘄、銍、龍亢、山桑、洨、虹10縣,汝陰郡宋縣,陳郡苦縣合計12縣來隸。[參19]魏末領譙、酇、城父、蕭、相、竹邑、符離、蘄、銍、龍亢、山桑、洨、虹、宋、苦15縣。
梁國
東漢舊郡,郡治睢陽縣(今河南省商丘市),領睢陽、下邑、虞、碭山、蒙、穀熟、鄢、寧陵、薄9縣。魏時鄢、薄2縣已不可考,黃初年間(220-226)廢穀熟縣。魏末領睢陽、蒙、虞、下邑、寧陵、碭6縣。
襄城郡
咸熙元年(264年)分潁川郡置,郡治襄城縣(今河南省襄城縣),領襄城、繁昌、郟、定陵、父城、昆陽、舞陽7縣。[參20][參12]
汝陰郡(廢除)
黃初三年(222年)分汝南郡置。郡治汝陰縣(今安徽省阜陽市),領汝陰、南頓、汝陽、新蔡、褒信、新陽、鮦陽、慎、富陂、宋、原鹿、固始12縣。[註16]景初二年(238年)宋縣移屬譙郡。景元元年(260年)以後廢郡併入汝南郡。[註17]

縣級行政區

[編輯]
豫州(州治:安城縣)
說明:本表為咸熙二年(265年)豫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郡名
(縣數)
郡治 縣名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隸屬郡國 備注
潁川郡
(10)
許昌縣 許昌縣 今河南省許昌市 潁川郡(220-265) 東漢為許縣,黃初二年(221年)改名許昌縣[參21]
長社縣 今河南省長葛市 潁川郡(220-265) 司馬孚侯國。
潁陰縣 今河南省許昌市 潁川郡(220-265) 陳群侯國。
臨潁縣 今河南省臨潁縣西北 潁川郡(220-265) 賈充侯國。
郾縣 今河南省漯河市 潁川郡(220-265)
鄢陵縣 今河南省鄢陵縣 潁川郡(220-265)
新汲縣 今河南省鄢陵縣西南 潁川郡(220-265)
陽城縣 今河南省登封市東南 潁川郡(220-265)
綸氏縣 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 潁川郡(220-265)
召陵縣 今河南省漯河市 汝南郡(220-222?)→潁川郡(222?-265) 曹真侯國。
潁陽縣 今河南省許昌市西南 潁川郡(?) 無考縣份。
襄城郡
(7)
襄城縣 襄城縣 今河南省襄城縣 潁川郡(220-264)→襄城郡(264-265)
繁昌縣 今河南省臨潁縣西北 潁川郡(220-264)→襄城郡(264-265) 黃初元年(220年)分潁陰縣繁陽亭置縣。[參22]
郟縣[註11] 今河南省郟縣 潁川郡(220-264)→襄城郡(264-265) 東漢時已廢縣,魏時復置縣。[參23]
定陵縣 今河南省舞陽縣東北 潁川郡(220-264)→襄城郡(264-265) 鍾繇侯國。
父城縣 今河南省襄城縣西 潁川郡(220-264)→襄城郡(264-265)
昆陽縣 今河南省葉縣 潁川郡(220-264)→襄城郡(264-265)
舞陽縣 今河南省舞陽縣西北 潁川郡(220-264)→襄城郡(264-265) 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攸侯國。
汝南郡
(25)
襄城縣 新息縣 今河南省息縣 汝南郡(220-265)
安陽縣 今河南省息縣西 汝南郡(220-265)
安城縣 今河南省平輿縣西南 汝南郡(220-265)
慎陽縣 今河南省正陽縣 汝南郡(220-265)
北宜春縣 今河南省確山縣西 汝南郡(220-265)
郎陵縣 今河南省確山縣 汝南郡(220-265) 何曾侯國。
陽安縣 今河南省確山縣 汝南郡(220-265)
上蔡縣 今河南省上蔡縣西南 汝南郡(220-265)
平輿縣 今河南省平輿縣 汝南郡(220-265)
定潁縣 今河南省西平縣東北 汝南郡(220-265)
灈陽縣 今河南省遂平縣東北 汝南郡(220-265)
吳房縣 今河南省遂平縣東北 汝南郡(220-265)
西平縣 今河南省舞陽縣東南 汝南郡(220-265)
西華縣 今河南省西華縣 汝南郡(220-265)
汝陰縣 今安徽省阜陽市 汝南郡(220-222)→汝陰郡(222-260?)→汝南郡(260?-265)
南頓縣 今河南省項城市西 汝南郡(220-222)→汝陰郡(222-260?)→汝南郡(260?-265)
汝陽縣 今河南省周口市西南 汝南郡(220-222)→汝陰郡(222-260?)→汝南郡(260?-265)
新蔡縣 今河南省新蔡縣 汝南郡(220-222)→汝陰郡(222-260?)→汝南郡(260?-265)
褒信縣 今河南省新蔡縣 汝南郡(220-222)→汝陰郡(222-260?)→汝南郡(260?-265)
新陽縣 今安徽省界首市 汝南郡(220-222)→汝陰郡(222-260?)→汝南郡(260?-265)
鮦陽縣 今安徽省臨泉縣西 汝南郡(220-222)→汝陰郡(222-260?)→汝南郡(260?-265)
慎縣 今安徽省潁上縣 汝南郡(220-222)→汝陰郡(222-260?)→汝南郡(260?-265)
富陂縣[註18] 今安徽省阜南縣東南 汝南郡(220-222)→汝陰郡(222-260?)→汝南郡(260?-265)
原鹿縣 今安徽省阜南縣 汝南郡(220-222)→汝陰郡(222-260?)→汝南郡(260?-265)
固始縣 今安徽省臨泉縣 汝南郡(220-222)→汝陰郡(222-260?)→汝南郡(260?-265)
細陽縣 今安徽省太和縣 汝南郡(?) 無考縣份。
㶏強縣 今河南省臨潁縣 汝南郡(?) 無考縣份。
征羌縣 今河南省漯河市 汝南郡(?) 無考縣份。
思善縣 今安徽省亳州市南35公里古城鎮 汝南郡(?) 無考縣份。
宜祿縣 今河南省沈丘縣東北 汝南郡(?) 無考縣份。
弋陽郡
(5)
弋陽縣 弋陽縣 今河南省潢川縣西 弋陽郡(220-265)
期思縣 今河南省淮濱縣東南 弋陽郡(220-265)
西陽縣 今河南省光山縣西南 弋陽郡(220-265)
西陵縣 今湖北省團風縣西 弋陽郡(220-265)
軑縣 今河南省羅山縣 弋陽郡(220-265)
陳郡
(6)
陳縣 陳縣 今河南省淮陽縣 陳郡(220-265,陳國223-225)
武平縣 今河南省鹿邑縣西北 陳郡(220-265,陳國223-225)
陽夏縣 今河南省太康縣 陳郡(220-265,陳國223-225)
長平縣 今河南省西華縣東北 陳郡(220-265,陳國223-225) 曹休侯國。
柘縣 今河南省柘城縣 陳郡(220-265,陳國223-225)
項縣 今河南省沈丘縣 汝南郡(220-222?)→陳郡(223?-265,陳國223-225)
寧平縣 今河南省鄲城縣寧平鎮 陳郡(?) 無考縣份。
新平縣 今河南省淮陽縣東北 陳郡(?) 無考縣份。
扶樂縣 今河南省太康縣西 陳郡(?) 無考縣份。
魯國
(6)
魯縣 魯縣 今山東省曲阜市 魯國(220-265,魯郡220-232)
汶陽縣 今山東省泰安市 魯國(220-265,魯郡220-232)
卞縣 今山東省泗水縣 魯國(220-265,魯郡220-232)
鄒縣 今山東省鄒城市東南 魯國(220-265,魯郡220-232)
蕃縣 今山東省滕州市 魯國(220-265,魯郡220-232)
薛縣 今山東省微山縣 魯國(220-265,魯郡220-232)
沛國
(5)
沛縣 沛縣 今江蘇省沛縣 沛國(220-265,沛郡220-232)
杼秋縣 今安徽省蕭縣西北 沛國(220-265,沛郡220-232)
豐縣 今江蘇省豐縣 沛國(220-265,沛郡220-232)
公丘縣 今山東省滕州市西 沛國(220-265,沛郡220-232)
廣戚縣 今江蘇省沛縣東南 彭城國(220-238,彭城郡220-232)→沛國(238-265)
穀陽縣 今安徽省固鎮縣 沛郡(?) 無考縣份。
鄲縣 今安徽省渦陽縣東北 沛郡(?) 無考縣份。
建平縣 今河南省夏邑縣西南 沛郡(?) 無考縣份。
臨睢縣 今河南省永城市 沛郡(?) 無考縣份。
向縣 今安徽省懷遠縣 沛郡(?) 無考縣份。
太丘縣 今河南省永城市 沛郡(?) 無考縣份。
譙郡
(15)
譙縣 譙縣 今安徽省亳州市 譙郡(220-265,譙國222-224)
酇縣 今河南省永城市西 譙郡(220-265,譙國222-224)
城父縣 今安徽省渦陽縣西北 譙郡(220-265,譙國222-224)
蕭縣 今安徽省蕭縣西北 沛國(220-238,沛郡220-232)→譙郡(238-265)
相縣 今安徽省淮北市西 沛國(220-238,沛郡220-232)→譙郡(238-265)
竹邑縣 今安徽省宿州市 沛國(220-238,沛郡220-232)→譙郡(238-265)
符離縣 今安徽省宿州市 沛國(220-238,沛郡220-232)→譙郡(238-265)
蘄縣 今安徽省宿州市 沛國(220-238,沛郡220-232)→譙郡(238-265)
銍縣 今安徽省宿州市西 沛國(220-238,沛郡220-232)→譙郡(238-265)
龍亢縣 今安徽省蒙城縣 沛國(220-238,沛郡220-232)→譙郡(238-265)
山桑縣 今安徽省蒙城縣 汝南郡(220-222?)→沛國(222?-238,沛郡222?-232)→譙郡(238-265) 原為文欽侯國。
洨縣 今安徽省固鎮縣 沛國(220-238,沛郡220-232)→譙郡(238-265)
虹縣 今安徽省五河縣西北 沛國(220-238,沛郡220-232)→譙郡(238-265)
宋縣[註19] 今安徽省界首市東北 汝南郡(220-222)→汝陰郡(222-238)→譙郡(238-265)
苦縣 今河南省鹿邑縣 陳郡(220-238)→譙郡(238-265)
梁國
(6)
睢陽縣 睢陽縣 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 梁國(220-265,梁郡220-232)
蒙縣 今河南省商丘市東南 梁國(220-265,梁郡220-232)
虞縣 今河南省虞城縣 梁國(220-265,梁郡220-232)
下邑縣 今安徽省碭山縣 梁國(220-265,梁郡220-232)
寧陵縣 今河南省寧陵縣 梁國(220-265,梁郡220-232)
碭縣 今河南省永城市芒山鎮 梁國(220-265,梁郡220-232)
穀熟縣 今河南省虞城縣 梁郡(220-226?) 魏文帝黃初年間(220-226)廢縣。[參24]
鄢縣 今河南省鄢陵縣 梁郡(?) 無考縣份。
薄縣 今河南省商丘市 梁郡(?) 無考縣份。

曹魏冀州州治所在信都縣(今河北省冀州市)。[參25]範圍在今河北省中部和南部,河南省黃河以北一部分,山東省西北部黃河以北的大部。

郡級行政區

[編輯]

曹魏冀州領鉅鹿、趙、安平、博陵、中山、河間、勃海、章武、清河、常山、平原、樂陵12郡,嘉平年間(249-253)廢章武郡。魏末領11郡。

鉅鹿郡
東漢舊郡,郡治鉅鹿縣(今河北省平鄉縣西南),後移治廮陶縣(今河北省寧晉縣西南),領鉅鹿、楊氏、鄡、下曲陽、斥章、廣宗、列人、廣年、平鄉、南欒10。後來廣年、斥漳、列人3縣移屬廣平郡,廣宗縣移屬安平郡,魏郡廮陶縣來隸。魏末領廮陶、鉅鹿、南欒、下曲陽、楊氏、鄡、平鄉7縣。
趙國
東漢舊郡,郡治柏人縣(今河北省內丘縣東北),領柏人、中丘2縣,太和六年(232年)封魏宗室曹幹為趙王,郡改為趙國,常山郡元氏、房子、平棘、高邑4縣來隸,郡治移往房人縣(今河北省高邑縣西南)。
安平郡
東漢舊郡,郡治信都縣(今河北省冀州市),領信都、下博、武邑、武遂、觀津、扶柳、經、南宮、堂陽、阜城10縣。魏時鉅鹿郡廣宗縣來隸,魏末領縣同前。
博陵郡
東漢舊郡,郡治博陵縣(今河北省蠡縣北),領博陵、安平、饒陽、南深澤、安國、高陽、蠡吾7縣。
中山國
東漢舊郡,郡治盧奴縣(今河北省定州市),領盧奴、北平、毋極、新市、望都、唐、安憙、漢昌、靈丘、上曲陽、蒲陰、廣昌12縣。太和六年(232年)封魏宗室曹袞為中山王,郡改為中山國。廢廣昌、靈丘2縣(年代不明),毋極、安憙、漢昌3縣改名無極、安喜、魏昌。魏末領盧奴、北平、新市、望都、唐、蒲陰、安喜、魏昌、毋極、上曲陽10縣。
河間郡
東漢舊郡,黃初三年(222年)至五年(224年)為曹幹王國。郡治樂城縣(今河北省獻縣東南),領樂城、武垣、鄚、易、中水、成平、弓高7縣。嘉平年間(249-253)章武郡東平舒、文安、束州3縣來隸。魏末領樂城、武垣、鄚、易、中水、成平、弓高、東平舒、文安、束州10縣。
勃海郡
東漢舊郡,郡治南皮縣(今河北省南皮縣北),領南皮、高城、重合、浮陽、東光、蓨、饒安7縣。魏時清河郡廣川縣及章武郡章武縣來隸。魏末領南皮、高城、重合、東光、浮陽、蓨、饒安、廣川、章武9縣。
章武郡(廢除)
東漢舊郡,郡治章武縣(今河北省青縣東),領章武、文安、束州、東平舒4縣,嘉平年間(249-253)廢郡,併入河間、勃海2郡。[參26]
清河郡
東漢舊郡,黃初三年(222年)至四年(223年)為曹貢王國。郡治甘陵縣(今山東省臨清市東北),領甘陵、貝丘、東武城、鄃、靈、繹幕、廣川7縣。魏時廣川縣移屬勃海郡。魏末領甘陵、貝丘、東武城、鄃、靈、繹幕6縣。
常山郡
東漢舊郡,郡治真定縣(今河北省石家莊市[參27],領元氏、高邑、都鄉、南行唐、房子、平棘、欒城、九門、靈壽、蒲吾、井陘、真定、石邑13縣。魏時元氏、房子、平棘、高邑4縣移屬趙國,都鄉縣不可考,廢欒城縣(漢、魏之際)。魏末領真定、井陘、蒲吾、南行唐、靈壽、九門、石邑7縣。
平原郡
東漢舊郡,黃初三年(222年)至七年(226年)為曹叡王國。郡治平原縣(今山東省平原縣南),領平原、高唐、般、鬲、祝阿、漯陰、安德、西平昌8縣。魏黃初年間(220-226)祝阿、漯陰2縣移屬濟南郡,濟北郡茌平縣及東郡博平、聊城2縣來隸[參28]。魏末領平原、高唐、安德、般、鬲、西平昌、茌平、博平、聊城9縣。
樂陵郡
東漢舊郡,郡治厭次縣(今山東省陽信縣東南),領樂陵、厭次、陽信、新樂、漯沃5縣。

縣級行政區

[編輯]
冀州(州治:信都縣)
說明:本表為咸熙二年(265年)冀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郡名
(縣數)
郡治 縣名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隸屬郡國 備注
鉅鹿郡
(7)
廮陶縣 廮陶縣 今河北省寧晉縣西南 魏郡(220-221?)→鉅鹿郡(221?-265)
鉅鹿縣 今河北省平鄉縣西南 鉅鹿郡(220-265)
南欒縣 今河北省巨鹿縣 鉅鹿郡(220-265)
下曲陽縣 今河北省晉州市西 鉅鹿郡(220-265)
楊氏縣 今河北省寧晉縣 鉅鹿郡(220-265)
鄡縣 今河北省晉州市 鉅鹿郡(220-265)
平鄉縣 今河北省平鄉縣西南 鉅鹿郡(220-265)
趙國
(6)
房子縣 房子縣 今河北省高邑縣西南 常山郡(220-232?)→趙國(232?-265)
柏人縣 今河北省內丘縣東北 趙國(220-265,趙郡220-232)
中丘縣 今河北省內丘縣 趙國(220-265,趙郡220-232)
元氏縣 今河北省元氏縣西北 常山郡(220-232?)→趙國(232?-265)
平棘縣 今河北省趙縣 常山郡(220-232?)→趙國(232?-265)
高邑縣 今河北省高邑縣 常山郡(220-232?)→趙國(232?-265)
安平郡
(11)
信都縣 信都縣 今河北省冀州市 安平郡(220-265)
下博縣 今河北省武強縣西南 安平郡(220-265)
武邑縣 今河北省武邑縣 安平郡(220-265)
武遂縣 今河北省武強縣 安平郡(220-265)
觀津縣 今河北省阜城縣西南 安平郡(220-265) 為郭表侯國
扶柳縣 今河北省冀州市西北 安平郡(220-265)
經縣 今河北省廣宗縣東北 安平郡(220-265)
南宮縣 今河北省南宮縣西北 安平郡(220-265)
堂陽縣 今河北省新河縣 安平郡(220-265)
阜城縣 今河北省阜城縣 安平郡(220-265)
廣宗縣 今河北省廣宗縣東南 鉅鹿郡(220-221?)→安平郡(221?-265)
博陵郡
(7)
博陵縣 博陵縣 今河北省蠡縣 博陵郡(220-265)
安平縣 今河北省安平縣 博陵郡(220-265)
饒陽縣 今河北省饒河縣東北 博陵郡(220-265)
南深澤縣 今河北省安平縣西 博陵郡(220-265)
安國縣 今河北省安國市東南 博陵郡(220-265)
高陽縣 今河北省高陽縣 博陵郡(220-265)
蠡吾縣 今河北省博野縣 博陵郡(220-265)
中山國
(10)
盧奴縣 盧奴縣 今河北省定州市 中山國(220-265,中山郡220-232)
北平縣 今河北省滿城縣 中山國(220-265,中山郡220-232)
新市縣 今河北省新樂市 中山國(220-265,中山郡220-232)
望都縣 今河北省望都縣 中山國(220-265,中山郡220-232)
唐縣 今河北省順平縣西北 中山國(220-265,中山郡220-232)
蒲陰縣 今河北省順平縣 中山國(220-265,中山郡220-232)
安喜縣 今河北省安國市西北 中山國(220-265,中山郡220-232) 東漢為安憙縣,魏時改名。
魏昌縣 今河北省深澤縣西北 中山國(220-265,中山郡220-232) 東漢為漢昌縣,黃初年間(220-226)改名。[參29]甄暢侯國。
無極縣[註20] 今河北省無極縣西 中山國(220-265,中山郡220-232) 東漢為毋極縣,魏時改名。[參30]
上曲陽縣 今河北省曲陽縣西 中山國(220-265,中山郡220-232)
靈丘縣 今山西省靈丘縣 中山郡(220-?) 魏時廢縣。[參31]
廣昌縣 今河北省淶源縣 中山郡(220-?) 魏時廢縣。[參32]
河間郡
(10)
樂城縣 樂城縣[註21] 今河北省獻縣東南 河間郡(220-265,河間國222-224)
武垣縣 今河北省河間市 河間郡(220-265,河間國222-224)
鄚縣 今河北省雄縣 河間郡(220-265,河間國222-224) 張郃侯國。
易縣 今河北省雄縣 河間郡(220-265,河間國222-224)
中水縣 今河北省獻縣西北 河間郡(220-265,河間國222-224)
成平縣 今河北省南皮縣西北 河間郡(220-265,河間國222-224)
弓高縣 今河北省阜城縣 河間郡(220-265,河間國222-224)
東平舒縣 今河北省青縣 章武郡(220-253?)→河間郡(253?-265)
文安縣 今河北省文安縣 章武郡(220-253?)→河間郡(253?-265) 為曹贊王國
束州縣 今河北省河間市 章武郡(220-253?)→河間郡(253?-265)
勃海郡
(9)
南皮縣 南皮縣 今河北省南皮縣 勃海郡(220-265)
高城縣 今河北省鹽山縣東南 勃海郡(220-265)
重合縣 今山東省樂陵縣西 勃海郡(220-265)
浮陽縣 今河北省滄州市東南 勃海郡(220-265)
東光縣 今河北省南皮縣 勃海郡(220-265)
蓨縣 今河北省景縣 勃海郡(220-265)
饒安縣 今山東省樂陵縣西北 勃海郡(220-265)
廣川縣 今河北省棗強縣 清河郡(220-?)→勃海郡(?-265)
章武縣 今河北省青縣 章武郡(220-253?)→勃海郡(253?-265)
清河郡
(6)
甘陵縣 甘陵縣[註22] 今山東省臨清市東北 清河郡(220-265,清河國222-223)
貝丘縣 今山東省臨清市東南 清河郡(220-265,清河國222-223)
東武城縣 今河北省故城縣西南 清河郡(220-265,清河國222-223) 司馬馗司馬權侯國。
鄃縣 今山東省高唐縣東北 清河郡(220-265,清河國222-223)
靈縣 今山東省高唐縣 清河郡(220-265,清河國222-223)
繹幕縣 今山東省平原縣西北 清河郡(220-265,清河國222-223)
常山郡
(7)
真定縣 真定縣 今河北省石家莊市 常山郡(220-265) 為曹嘉王國
井陘縣 今河北省井陘縣 常山郡(220-265)
蒲吾縣 今河北省石家莊市西北 常山郡(220-265)
南行唐縣 今河北省行唐縣 常山郡(220-265)
靈壽縣 今河北省靈壽縣 常山郡(220-265)
九門縣 今河北省正定縣 常山郡(220-265)
石邑縣 今河北省石家莊市西南 常山郡(220-265)
都鄉縣 地望不詳 常山郡(?) 無考縣份。
欒城縣 今河北省趙縣 常山郡(220) 漢、魏之際廢縣。
平原郡
(9)
平原縣 平原縣 今山東省平原縣 平原郡(220-265,平原國222-226)
高唐縣 今山東省高唐縣 平原郡(220-265,平原國222-226) 朱靈侯國
安德縣 今山東省陵縣 平原郡(220-265,平原國222-226)
般縣 今山東省商河縣 平原郡(220-265,平原國222-226)
鬲縣 今山東省德州市 平原郡(220-265,平原國222-226)
西平昌縣 今山東省商河縣西北 平原郡(220-265,平原國222-226)
茌平縣 今山東省茌平縣西南 濟北郡(220-222?)→平原郡(222?-265)
博平縣 今山東省陽穀縣東北阿城鎮 東郡(220-222?)→平原郡(222?-265) 華歆侯國。
聊城縣 今山東省聊城市西北 東郡(220-222?)→平原郡(222?-265)
樂陵郡
(5)
厭次縣 厭次縣 今山東省陽信縣東南 樂陵郡(220-265)
樂陵縣 今山東省樂陵市 樂陵郡(220-265)
陽信縣 今山東省無棣縣 樂陵郡(220-265)
新樂縣 今河北省南皮縣東南 樂陵郡(220-265)
漯沃縣 今山東省利津縣西 樂陵郡(220-265)

曹魏兗州州治所在廩丘縣(今山東省鄆城縣西北)。[參33]範圍在今河南省京廣鐵路以東的大部,山東省西南部和安徽省淮河以北。

郡級行政區

[編輯]

曹魏兗州領陳留、東、東平、任城、泰山、濟北、山陽、濟陰8郡,至魏末不變。

陳留國
東漢舊郡,郡治陳留縣(今河南省開封市東南),領陳留、浚儀、尉氏、雍丘、襄邑、外黃、小黃、東昏、濟陽、平丘、封丘、酸棗、長垣、己吾、考城、圉、扶溝16縣。魏時東昏、平丘、己吾3縣已不可考。黃初三年(222年)襄邑公曹峻晉封陳留王,黃初五年(224年)降封為襄邑縣王。直至太和六年(232年)又再次封陳留王。魏末領陳留、浚儀、封丘、尉氏、雍丘、襄邑、外黃、小黃、濟陽、酸棗、長垣、考城、圉、扶溝14縣。
東郡
東漢舊郡,郡治濮陽縣(今河南省濮陽縣東),領濮陽、燕、白馬、東阿、范、臨邑、博平、聊城、樂平、陽平、穀城、鄄城、廩丘13縣。黃初二年(221年)陽平、樂平2縣移屬司隸陽平郡,博平、聊城2縣移屬冀州平原郡。[參28]魏末領濮陽、白馬、廩丘、鄄城、燕、東阿、穀城、臨邑、范9縣。
濟北國
東漢舊郡,郡治盧縣(今山東省平陰縣西),領盧、蛇丘、肥城、剛、成、茌平6縣。魏時茌平縣移屬冀州平原郡,剛縣移屬東平郡,成縣魏時不可考。太和六年(232年)陳王曹志改封濟北王,郡改為濟北國。魏末領盧、蛇丘、肥城3縣。
東平國
東漢舊郡,郡治壽張縣(今山東省東平縣南),領壽張、無鹽、東平陸、富成、章、須昌、寧陽7縣。魏時濟北郡剛縣來隸,章縣不可考。黃初四年(223年)廬江王曹徽改封壽張王,東平郡改稱壽張國,黃初五年(224年)復舊名。太和六年(232年)封曹徽為東平王,郡改稱東平國。魏末領壽張、無鹽、東平陸、富城、須昌、寧陽、剛7縣。
濟陰郡
東漢舊郡,郡治定陶縣(今山東省定陶縣),領定陶、乘氏、句陽、離狐、冤句、單父、成武、己氏、成陽9縣。
泰山郡
東漢舊郡,郡治奉高縣(今山東省泰安市東),領奉高、博、梁父、矩平、嬴、山茌、萊蕪、蓋、南武陽、南城、費、牟、華13縣。魏時置平陽縣,費縣移屬徐州琅邪郡,東莞郡蒙陰縣來隸。魏末領奉高、博、矩平、山茌、梁父、嬴、萊蕪、南武陽、南城、牟、蓋、華、蒙陰、平陽14縣。
山陽郡
東漢舊郡,郡治昌邑縣(今山東省金鄉縣西北),領昌邑、東緡、鉅野、高平、湖陸、南平陽、方與、瑕丘、金鄉、防東10縣。魏時防東縣不可考。魏末領領昌邑、鉅野、方與、金鄉、湖陸、高平、南平陽、瑕丘、東緡9縣。
任城郡
東漢舊郡,郡治任城縣(今山東省鄒城市西南),領任城、亢父、樊3縣。黃初三年(222年)至四年(223年)封曹彰為任城王,太和六年(232年)至正始七年(246年)封曹楷為任城王。

縣級行政區

[編輯]
兗州(州治:廩丘縣)
說明:本表為咸熙二年(265年)兗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郡名
(縣數)
郡治 縣名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隸屬郡國 備注
陳留國
(14)
陳留縣 陳留縣 今河南省開封縣東南陳留鎮 陳留國(220-265,陳留郡220-222、224-232)
浚儀縣 今河南省開封市 陳留國(220-265,陳留郡220-222、224-232)
封丘縣 今河南省封丘縣西南 陳留國(220-265,陳留郡220-222、224-232)
尉氏縣 今河南省尉氏縣 陳留國(220-265,陳留郡220-222、224-232)
雍丘縣 今河南省杞縣 陳留國(220-265,陳留郡220-222、224-232)
襄邑縣 今河南省睢縣 陳留國(220-265,陳留郡220-222、224-232)
外黃縣 今河南省蘭考縣東北 陳留國(220-265,陳留郡220-222、224-232)
小黃縣 今河南省開封縣東北 陳留國(220-265,陳留郡220-222、224-232)
濟陽縣 今河南省蘭考縣東北 陳留國(220-265,陳留郡220-222、224-232)
酸棗縣 今河南省延津縣西南 陳留國(220-265,陳留郡220-222、224-232)
長垣縣 今河南省長垣縣東北 陳留國(220-265,陳留郡220-222、224-232) 衛臻侯國。
考城縣 今河南省民權縣東北 陳留國(220-265,陳留郡220-222、224-232)
圉縣 今河南省杞縣 陳留國(220-265,陳留郡220-222、224-232)
扶溝縣 今河南省扶溝縣 陳留國(220-265,陳留郡220-222、224-232)
東昏縣 今河南省蘭考縣 陳留郡(220) 漢、魏之際廢縣。[參34]
平丘縣 今河南省封丘縣 陳留郡(?) 無考縣份。
己吾縣 今河南省寧陵縣西南 陳留郡(?) 無考縣份。
東郡
(9)
濮陽縣 濮陽縣 今河南省濮陽縣西 東郡(220-265)
白馬縣 今河南省滑縣 東郡(220-265)
廩丘縣 今山東省鄆城縣西北 東郡(220-265)
鄄城縣 今山東省鄄城縣 東郡(220-265)
燕縣 今山東省延津縣東北 東郡(220-265)
東阿縣 今山東省東阿縣 東郡(220-265)
穀城縣 今山東省平陰縣西南 東郡(220-265)
臨邑縣 今山東省東阿縣 東郡(220-265)
范縣 今山東省梁山縣西 東郡(220-265)
濟北國
(3)
盧縣 盧縣 今山東省平陰縣西 濟北國(220-265,濟北郡220-232)
蛇丘縣 今山東省寧陽縣 濟北國(220-265,濟北郡220-232)
肥城縣[註23] 今山東省肥城縣 濟北國(220-265,濟北郡220-232)
成縣 今山東省寧陽縣東北 濟北郡(?) 無考縣份。
東平國
(7)
壽張縣 壽張縣 今山東省東平縣 東平國(220-265,東平郡220-223、224-232,壽張國223-224)
無鹽縣 今山東省東平縣 東平國(220-265,東平郡220-223、224-232,壽張國223-224)
東平陸縣 今山東省汶上縣 東平國(220-265,東平郡220-223、224-232,壽張國223-224)
富城縣 今山東省肥城市西南 東平國(220-265,東平郡220-223、224-232,壽張國223-224)
須昌縣 今山東省東平縣西 東平國(220-265,東平郡220-223、224-232,壽張國223-224)
寧陽縣 今山東省寧陽縣 東平國(220-265,東平郡220-223、224-232,壽張國223-224)
剛縣 今山東省寧陽縣 濟北郡(220-?)→東平國(?-265)
章縣[註24] 今山東省東平縣 東平郡(?) 無考縣份。
濟陰郡
(9)
定陶縣 定陶縣 今山東省定陶縣 濟陰郡(220-265,濟陰國222-224)
乘氏縣 今山東省菏澤市 濟陰郡(220-265,濟陰國222-224)
句陽縣 今山東省菏澤市 濟陰郡(220-265,濟陰國222-224)
離狐縣 今山東省東明縣 濟陰郡(220-265,濟陰國222-224)
冤句縣 今山東省定陶縣西 濟陰郡(220-265,濟陰國222-224)
單父縣 今山東省單縣 濟陰郡(220-265,濟陰國222-224)
成武縣 今山東省成武縣 濟陰郡(220-265,濟陰國222-224)
己氏縣 今山東省單縣西南 濟陰郡(220-265,濟陰國222-224)
成陽縣 今山東省菏澤市東北 濟陰郡(220-265,濟陰國222-224)
泰山郡
(14)
奉高縣 奉高縣 今山東省泰安市 泰山郡(220-265)
博縣 今山東省泰安市東南 泰山郡(220-265)
鉅平縣 今山東省泰安市 泰山郡(220-265)
山茌縣 今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西北 泰山郡(220-265)
梁父縣 今山東省新泰市西 泰山郡(220-265)
嬴縣 今山東省萊蕪市西北 泰山郡(220-265)
萊蕪縣 今山東省淄博市 泰山郡(220-265)
南武陽縣 今山東省平邑縣 泰山郡(220-265)
南城縣 今山東省棗莊市 泰山郡(220-265)
牟縣 今山東省萊蕪市 泰山郡(220-265)
蓋縣 今山東省沂源縣東南 泰山郡(220-265)
華縣 今山東省費縣 泰山郡(220-265)
蒙陰縣 今山東省蒙陰縣 東莞郡(220-?)→泰山郡(?-265)
平陽縣 今山東省新泰市 泰山郡(?-265) 魏時置縣。(不詳何時)
山陽郡
(9)
昌邑縣 昌邑縣 今山東省金鄉縣西北 山陽郡(220-265) 滿寵侯國。
鉅野縣 今山東省巨野縣 山陽郡(220-265)
方與縣 今山東省魚臺縣西 山陽郡(220-265)
金鄉縣 今山東省金鄉縣 山陽郡(220-265)
湖陸縣 今山東省魚臺縣東北 山陽郡(220-265)
高平縣 今山東省微山縣西北 山陽郡(220-265)
南平陽縣 今山東省鄒城市 山陽郡(220-265)
瑕丘縣 今山東省兗州市 山陽郡(220-265)
東緡縣 今山東省金鄉縣 山陽郡(220-265)
防東縣 今山東省單縣東北 山陽郡(?) 無考縣份。
任城郡
(3)
任城縣 任城縣 今山東省鄒城市西南 任城郡(220-265,任城國222-223、232-246)
亢父縣 今山東省濟寧市 任城郡(220-265,任城國222-223、232-246)
樊縣 今山東省濟寧市 任城郡(220-265,任城國222-223、232-246)

曹魏徐州州治所在彭城縣(今江蘇省徐州市)。[參35]範圍在今山東省東南部(臨沂、日照)和江蘇省長江以北一帶。

郡級行政區

[編輯]

曹魏徐州領有下邳、廣陵、彭城、東海、琅邪、利城、城陽、東莞8郡。黃初年間(220-226)新置平昌郡(旋廢),廢除利城、東莞2郡。曹魏末年領下邳、廣陵、彭城、東海、琅邪、城陽6郡。

彭城國
東漢舊郡,郡治彭城縣(今江蘇省徐州市),領彭城、武原、傅陽、呂、留、梧、菑丘、廣戚8縣。菑丘縣魏時不可考。黃初三年(222年)改封義陽王曹據為彭城王,同年改封濟陰王;太和六年(232年)復封曹據為彭城王。景初二年(238年)廣戚縣移屬沛國。曹魏末年領彭城、留、傅陽、武原、呂、梧6縣。
下邳郡
東漢舊郡,郡治下邳縣(今江蘇省邳州市南),領下邳、睢陵、夏丘、取慮、僮、良成、下相、司吾、徐、淮陵、曲陽11縣。黃初三年(222年)至黃初五年(224年)為曹宇王國。
廣陵郡
東漢舊郡,郡治淮陰縣(今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領淮陰、淮浦、海西、射陽、淩5縣。魏時廢射陽、淩2縣。魏末領淮陰、淮浦、海西3縣。
東海國
東漢舊郡,郡治郯縣(今山東省郯城縣),領郯、蘭陵、戚、朐、襄賁、昌慮、承、陰平、合鄉、厚丘10縣。曹魏時陰平縣已不可考。黃初六年(225年)後利城郡祝其、利城、贛榆3縣來隸,後廢贛榆縣。太和六年(232年)改封館陶縣王曹霖為東海王,郡改為東海國。魏末領郯、祝其、朐、襄賁、昌慮、厚丘、蘭陵、承、戚、合鄉、利城11縣。
琅邪國
東漢舊郡,郡治開陽縣(今山東省臨沂市),領開陽、陽都、臨沂、即丘、繒5縣。曹魏時泰山郡費縣、城陽郡安丘縣、東莞郡東莞、東安2縣來隸。太和六年(232年)句陽縣王曹敏晉封為琅邪王。魏末領開陽、臨沂、陽都、繒、即丘、東安、東莞、安丘、費9縣。
城陽郡
東漢舊郡,郡初治莒縣(今山東省莒縣),後移治東武縣(今山東省諸城市),[參36]領東武、諸、莒、姑幕、壯武、淳于、高密、昌安、平昌、夷安、安丘、黔陬12縣。魏時安丘縣移屬琅邪郡,北海郡朱虛縣來隸。魏末領東武、莒、諸、壯武、淳于、高密、昌安、平昌、夷安、姑幕、黔陬、朱虛12縣。
東莞郡(廢除)
東漢舊郡,郡治東莞縣(今山東省沂水縣),領東莞、臨朐、蒙陰、東安4縣,後廢郡併入琅邪、齊、北海3郡。咸熙年間再復置。
利城郡(廢除)
東漢舊郡,郡治利城縣(今江蘇省贛榆縣西),領利城、祝其、贛榆3縣。黃初六年(225年)利城郡士兵蔡方乘機起事,以唐咨為首,攻殺利城太守徐質。魏文帝曹丕派屯騎校尉任福等領軍討伐,唐咨兵敗逃亡,不久利城郡被廢,併入東海郡。[參37]
平昌郡(廢除)[註25]
魏文帝黃初年間(220-226)分城陽置,以孫禮為太守,旋廢併入城陽郡。[參38]

縣級行政區

[編輯]
徐州(州治:彭城縣)
說明:本表為咸熙二年(265年)徐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郡名
(縣數)
郡治 縣名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隸屬郡國 備注
彭城國
(6)
彭城縣 彭城縣 今江蘇省徐州市 彭城國(220-265,彭城郡220-232)
留縣 今江蘇省沛縣東南 彭城國(220-265,彭城郡220-232)
傅陽縣 今江蘇省邳州市西北 彭城國(220-265,彭城郡220-232)
武原縣 今江蘇省邳州市西北 彭城國(220-265,彭城郡220-232)
呂縣 今江蘇省徐州市 彭城國(220-265,彭城郡220-232)
梧縣 今江蘇省蕭縣 彭城國(220-265,彭城郡220-232)
菑丘縣 今安徽省宿州市東北 彭城郡(?) 無考縣份。
下邳郡
(11)
下邳縣 下邳縣 今江蘇省邳州市 下邳郡(220-265,下邳國222-224)
睢陵縣 今江蘇省睢寧縣 下邳郡(220-265,下邳國222-224)
夏丘縣 今安徽省泗縣 下邳郡(220-265,下邳國222-224)
取慮縣 今江蘇省睢寧縣西南 下邳郡(220-265,下邳國222-224)
僮縣 今江蘇省睢寧縣 下邳郡(220-265,下邳國222-224)
良成縣 今江蘇省邳州市 下邳郡(220-265,下邳國222-224) 臧霸侯國。
下相縣 今江蘇省宿遷市 下邳郡(220-265,下邳國222-224)
司吾縣 今江蘇省宿遷市 下邳郡(220-265,下邳國222-224)
徐縣 今江蘇省泗洪縣 下邳郡(220-265,下邳國222-224)
淮陵縣 今江蘇省盱眙縣西 下邳郡(220-265,下邳國222-224)
曲陽縣 今江蘇省沭陽縣 下邳郡(220-265,下邳國222-224)
盱台縣 今江蘇省盱眙縣東北 廢棄縣份。
高山縣 今江蘇省盱眙縣 廢棄縣份。
潘旌縣 地望不詳 廢棄縣份。
東城縣 今江蘇省睢寧縣古邳鎮 廢棄縣份。
廣陵郡
(3)
淮陰縣 淮陰縣[註26] 今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 廣陵郡(220-265)
淮浦縣 今江蘇省漣水縣 廣陵郡(220-265)
海西縣 今江蘇省灌南縣東南 廣陵郡(220-265)
射陽縣 今江蘇省寶應縣 廣陵郡(220-?) 三國時廢縣。[參39]
淩縣 今江蘇省泗陽縣 廣陵郡(220-?) 三國時廢縣。[參40]
平安縣 今江蘇省寶應縣西南 廢棄縣份。
東陽縣 今江蘇省金湖縣西 廢棄縣份。
鹽瀆縣 今江蘇省鹽城市 廢棄縣份。
東海國
(11)
郯縣 郯縣 今山東省郯城縣 東海國(220-265,東海郡220-232)
朐縣 今江蘇省連雲港市西南 東海國(220-265,東海郡220-232)
襄賁縣 今山東省郯城縣西北 東海國(220-265,東海郡220-232)
昌慮縣 今山東省棗莊市西 東海國(220-265,東海郡220-232)
厚丘縣 今江蘇省沭陽縣 東海國(220-265,東海郡220-232)
蘭陵縣 今山東省郯城縣西南 東海國(220-265,東海郡220-232) 王朗侯國。
承縣 今山東省棗莊市東南 東海國(220-265,東海郡220-232)
戚縣 今山東省微山縣 東海國(220-265,東海郡220-232)
合鄉縣 今山東省滕州市東北 東海國(220-265,東海郡220-232)
祝其縣 今江蘇省贛榆縣西北 利城郡(220-226?)→東海國(226?-265,東海郡226-232)
利城縣 今江蘇省贛榆縣西 利城郡(220-226?)→東海國(226?-265,東海郡226-232)
陰平縣 今山東省棗莊市西南 東海郡(?) 無考縣份。
贛榆縣 今江蘇省贛榆縣 利城郡(220-226?)→東海郡(?) 魏時廢縣。[參41]
琅邪郡
(9)
開陽縣 開陽縣 今山東省臨沂市 琅邪國(220-265,琅邪郡220-232) 卞秉侯國
臨沂縣 今山東省臨沂市西北 琅邪國(220-265,琅邪郡220-232)
陽都縣 今山東省沂南縣 琅邪國(220-265,琅邪郡220-232)
繒縣 今山東省蒼山縣西北 琅邪國(220-265,琅邪郡220-232)
即丘縣 今山東省臨沂市東南 琅邪國(220-265,琅邪郡220-232)
費縣[註27] 今山東省費縣 泰山郡(220-?)→琅邪郡(?-265)
安丘縣 今山東省安丘市西南 城陽郡(220-?)→琅邪國(?-265)
東莞縣 今山東省沂水縣 東莞郡(220-?)→琅邪國(?-265)
東安縣 今山東省沂南縣 東莞郡(220-?)→琅邪國(?-265)
城陽郡
(12)
東武縣 東武縣 今山東省諸城市 城陽郡(220-265) 王基侯國。
莒縣 今山東省莒縣 城陽郡(220-265)
諸縣 今山東省諸城市西南 城陽郡(220-265)
壯武縣 今青島市即墨區西 城陽郡(220-265)
淳于縣 今山東省安丘市東北 城陽郡(220-265)
高密縣 今山東省高密市 城陽郡(220-265)
昌安縣 今山東省安丘市東南 城陽郡(220-265)
平昌縣 今山東省諸城市西北 城陽郡(220-265)
夷安縣 今山東省高密市 城陽郡(220-265)
姑幕縣[註28] 今山東省安丘市石埠子鎮[註29] 城陽郡(220-265)
黔陬縣[註30] 今山東省膠州市西南 城陽郡(220-265)
朱虛縣 今山東省臨朐縣東南 北海郡(220-?)→城陽郡(?-265)

東漢末年揚州由魏、吳分治,曹魏揚州治壽春縣。範圍在今安徽省淮河以南,大別山巢湖以北一帶。

郡級行政區

[編輯]

曹魏揚州領九江、廬江2郡。黃初年間(220-226)增置安豐郡。九江郡後來改名淮南郡。正元二年(255年)安豐郡廢郡併入廬江郡。魏末領2郡。

淮南郡
東漢舊郡,黃初二年(221年)封宗室曹邕為淮南公,九江郡改稱淮南國,四年(223年)廢國為淮南郡。[參42]太和六年(232年)又封曹彪為楚王,改淮南郡為楚國。永嘉三年(251年)楚王曹彪有罪自殺,國除為郡。[參43]郡治壽春縣(今安徽省壽縣),領壽春、陰陵、成德、西曲陽、合肥、鍾離、下蔡、平阿、義成9縣。魏時鍾離縣長馬茂投吳,縣遂被廢。曹魏末領壽春、成德、下蔡、義成、西曲陽、平阿、合肥、陰陵8縣。[註31]
廬江郡
東漢末廬江郡由魏、吳分治,黃初三年(222年)封宗室曹徽為廬江王,改廬江郡為廬江國,四年(223年)廢國為郡。[參44]曹魏廬江郡治六安縣(今安徽省六安縣北),領六安、灊、陽泉、雩婁、蓼、安豐、安風7縣。黃初年間(220-226)分陽泉、雩婁、蓼、安豐、安風5縣置安豐郡。正元二年(255年)安豐郡安風、陽泉、雩婁、蓼、安豐、松滋6縣來隸。曹魏末領六安、灊、安風、陽泉、雩婁、蓼、安豐、松滋8縣。[註32]
安豐郡(廢除)
曹魏黃初年間(220-226)分廬江郡置,[參45]郡治安風縣(今安徽省六安縣北),領安風、陽泉、雩婁、蓼、安豐5縣。後增置松滋縣。正元二年(255年)毌丘儉叛亂失敗後廢郡併入廬江郡。[註33]

縣級行政區

[編輯]
揚州(州治:壽春縣)
說明:本表為咸熙二年(265年)揚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郡名
(縣數)
郡治 縣名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隸屬郡國 備注
淮南郡
(8)
壽春縣 壽春縣 今安徽省壽縣 淮南郡(220-265,九江郡220-221,淮南國221-223,楚國232-251)
成德縣 今安徽省合肥市西北 淮南郡(220-265,九江郡220-221,淮南國221-223,楚國232-251)
下蔡縣 今安徽省鳳臺縣 淮南郡(220-265,九江郡220-221,淮南國221-223,楚國232-251)
義成縣 今安徽省蚌埠市西北 淮南郡(220-265,九江郡220-221,淮南國221-223,楚國232-251)
西曲陽縣 今安徽省淮南市東南 淮南郡(220-265,九江郡220-221,淮南國221-223,楚國232-251)
平阿縣 今安徽省淮南市 淮南郡(220-265,九江郡220-221,淮南國221-223,楚國232-251)
合肥縣 今安徽省合肥市 淮南郡(220-265,九江郡220-221,淮南國221-223,楚國232-251)
陰陵縣 今安徽省長豐縣西北 淮南郡(220-265,九江郡220-221,淮南國221-223,楚國232-251)
鍾離縣 今安徽省蚌埠市 淮南郡(220-240?,九江郡220-221,淮南國221-223,楚國232-240?) 魏時鍾離縣長馬茂投吳,縣遂被廢。[參46]
逡遒縣 東漢末廢棄縣份。地為魏據。
廬江郡
(8)
六安縣 六安縣 今安徽省六安市 廬江郡(220-265,廬江國222-223)
灊縣 今安徽省六安市 廬江郡(220-265,廬江國222-223)
安風縣 今安徽省霍丘縣西南 廬江郡(220-225?,廬江國222-223)→安豐郡(225?-255?)→廬江郡(255?-265)
陽泉縣 今安徽省壽縣西南 廬江郡(220-225?,廬江國222-223)→安豐郡(225?-255?)→廬江郡(255?-265)
雩婁縣 今安徽省金寨縣 廬江郡(220-225?,廬江國222-223)→安豐郡(225?-255?)→廬江郡(255?-265)
蓼縣 今河南省固始縣 廬江郡(220-225?,廬江國222-223)→安豐郡(225?-255?)→廬江郡(255?-265)
安豐縣 今河南省固始縣 廬江郡(220-225?,廬江國222-223)→安豐郡(225?-255?)→廬江郡(255?-265)
松滋縣 今安徽省霍丘縣 安豐郡(?-255?)→廬江郡(255?-265) 魏時置縣。[參47]
舒縣 東漢末廢棄縣份。地為魏據。
龍舒縣 東漢末廢棄縣份。地為魏據。

曹魏青州州治所在廣縣(今山東省青州市)。範圍在今山東省的東從海山東半島而西至泰山、黃河東岸一帶。

郡級行政區

[編輯]

曹魏青州領北海、東萊、齊、濟南、樂安5郡。

北海國
東漢舊郡,郡治平壽縣(今山東省濰坊市南),領平壽、劇、營陵、都昌、朱虛、東安平、膠東、即墨、下密、挺、觀陽11縣。魏時東安平縣移屬齊國,[參48]挺縣移屬東萊郡,朱虛縣移屬城陽郡,廢觀陽縣。黃初三年(222年)封曹蕤為北海王,五年(224年)徙封贊縣王,[註35]太和六年(232年)復封北海王,青龍元年(233年)曹蕤去世,國仍未廢為郡。魏末年領平壽、下密、膠東、即墨、都昌、營陵、劇7縣。
東萊郡
東漢舊郡,郡治黃縣(今山東省蓬萊市東),領黃、牟平、惤、曲城、掖、當利、東牟、昌陽、盧鄉、長廣、葛盧、不其12縣。曹魏時東牟、葛盧2縣已不可考。魏末領黃、掖、當利、盧鄉、曲城、惤、長廣、不其、牟平、昌陽、挺11縣。
齊國
東漢舊郡,郡治臨菑縣(今山東省淄博市東北),領臨菑、西安、昌國、廣饒、廣、般陽6縣。曹魏時北海郡東安平縣及東莞郡臨朐來隸。[參48]新置益都縣(不詳何時)、新沓(239年置)、新汶(240年置)、南豐(240年置)。青龍三年(235年)封曹芳為齊王。魏末領臨菑、西安、昌國、般陽、廣饒、廣、東安平、臨朐、益都、新沓、新汶、南豐12縣。
濟南國
東漢舊郡,郡治東平陵縣(今山東省章丘市西北),領東平陵、著、於陵、台、菅、土鼓、梁鄒、鄒平、東朝陽、歷城10縣。曹魏正始七年(246年),任城王曹楷徙封濟南王,郡改稱濟南國,正元(254-256)、景元年間(260-264),平原郡漯陰、祝阿2縣來隸。[參49]魏末領東平陵、於陵、歷城、東朝陽、菅、著、鄒平、土鼓、梁鄒、台、漯陰、祝阿12縣。
樂安郡
東漢舊郡,郡治高苑縣(今山東省淄博市西北),領高苑、臨濟、博昌、蓼城、壽光、千乘、樂安、利、益9縣。

縣級行政區

[編輯]
青州(州治:廣縣)
說明:本表為咸熙二年(265年)青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郡名
(縣數)
郡治 縣名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隸屬郡國 備注
北海國
(7)
平壽縣 平壽縣 今山東省濰坊市 北海國(220-265,北海郡220-222、224-232)
下密縣 今山東省昌邑市 北海國(220-265,北海郡220-222、224-232)
膠東縣 今山東省平度市 北海國(220-265,北海郡220-222、224-232)
即墨縣 今山東省平度市東南 北海國(220-265,北海郡220-222、224-232)
都昌縣 今山東省昌邑市 北海國(220-265,北海郡220-222、224-232)
營陵縣 今山東省昌樂縣東南 北海國(220-265,北海郡220-222、224-232)
劇縣 今山東省壽光市 北海國(220-265,北海郡220-222、224-232)
觀陽縣 今山東省海陽縣 北海郡(220-?) 魏時已廢縣。[參50]
東萊郡
(11)
黃縣 黃縣 今山東省蓬萊市 東萊郡(220-265)
掖縣 今山東省掖縣 東萊郡(220-265)
當利縣 今山東省掖縣西南 東萊郡(220-265)
盧鄉縣 今山東省掖縣 東萊郡(220-265)
曲城縣 今山東省招遠市西北 東萊郡(220-265)
惤縣 今山東省蓬萊市西南 東萊郡(220-265)
長廣縣 今山東省萊陽市 東萊郡(220-265)
不其縣 今青島市城陽區 東萊郡(220-265)
牟平縣 煙臺市西牟平區 東萊郡(220-265)
昌陽縣 今山東省萊陽市 東萊郡(220-265)
挺縣 今山東省萊陽市 北海郡(220-?)→東萊郡(?-265)
東牟縣 今山東省煙台市牟平區 東萊郡(?) 無考縣份。
葛盧縣 今山東省膠州市 東萊郡(?) 無考縣份。
齊國
(12)
臨菑縣 臨菑縣 今山東省淄博市東北 齊國(220-265,齊郡220-235)
西安縣 今山東省桓臺縣 齊國(220-265,齊郡220-235)
昌國縣 今山東省淄博市東南 齊國(220-265,齊郡220-235)
般陽縣 今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 齊國(220-265,齊郡220-235)
廣饒縣 今山東省廣饒縣東北 齊國(220-265,齊郡220-235)
廣縣 今山東省青州市西南 齊國(220-265,齊郡220-235)
臨朐縣 今山東省臨朐縣 東莞郡(220-?)→齊國(?-265)
東安平縣 今山東省淄博市東北 北海郡(220-235?)→齊國(235?-265)
益都縣 今山東省臨朐縣 齊國(?-265) 曹魏時置縣。[參51]
新沓縣 今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 齊國(239-265) 景初三年(239年)置縣,以安頓遼東郡沓氏縣居民。[參52]
新汶縣 今山東省臨朐縣 齊國(240-265) 正始元年(239年)分西安、臨菑、昌國縣界置縣,以安頓遼東郡汶縣居民。[參53]
南豐縣 今山東省臨朐縣 齊國(240-265) 正始元年(239年)分西安、臨菑、昌國縣界置縣,以安頓遼東郡北豐縣居民。[參53]
濟南國
(12)
東平陵縣 東平陵縣 今山東省章丘市西北 濟南國(220-265,濟南郡220-246)
於陵縣 今山東省鄒平縣東南 濟南國(220-265,濟南郡220-246)
歷城縣 今山東省濟南市 濟南國(220-265,濟南郡220-246)
東朝陽縣 今山東省濟陽縣東北 濟南國(220-265,濟南郡220-246)
菅縣 今山東省濟陽縣 濟南國(220-265,濟南郡220-246)
著縣 今山東省濟陽縣西 濟南國(220-265,濟南郡220-246)
鄒平縣 今山東省高青縣西南 濟南國(220-265,濟南郡220-246)
土鼓縣 今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西 濟南國(220-265,濟南郡220-246)
梁鄒縣 今山東省鄒平縣東北 濟南國(220-265,濟南郡220-246)
台縣 今山東省濟南市 濟南國(220-265,濟南郡220-246)
漯陰縣 今山東省濟陽縣西南孫耿鎮 平原郡(220-?)→濟南郡(?-265)
祝阿縣 今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東北 平原郡(220-?)→濟南郡(?-265)
樂安郡
(9)
高苑縣 高苑縣 今山東省淄博市西北 樂安郡(220-265)
臨濟縣 今山東省高青縣東南 樂安郡(220-265)
博昌縣 今山東省博興縣東南 樂安郡(220-265)
蓼城縣 今山東省利津縣東南 樂安郡(220-265)
壽光縣 今山東省壽光縣東北 樂安郡(220-265)
千乘縣 今山東省高青縣東南 樂安郡(220-265)
樂安縣 今山東省博興縣 樂安郡(220-265)
利縣 今山東省博興縣 樂安郡(220-265)
益縣 今山東省壽光市東北 樂安郡(220-265)

東漢末年荊州由魏、吳分治,黃初三年(222年)五月以荊州江北稱郢州,同年十月復稱荊州。[參54]曹魏荊州治宛縣。範圍在今河南省西南部(南陽大部分,信陽西南),湖北省長江以北大部分地區,陝西省東南部(安康大部分、商洛南部)。

郡級行政區

[編輯]

曹魏荊州領南陽、章陵、襄陽、南鄉、江夏5郡。增置新城(220年置)、魏興(221年置)、義陽(223年置,240年廢)、上庸(228年置,230年廢;237年復置,後廢;259年復置)、錫郡(228年置,237年廢)。魏末領7郡。

南陽郡
東漢舊郡,郡治宛縣(今河南省南陽市),領宛、冠軍、葉、新野、西鄂、雉、魯陽、犨、堵陽、博望、舞陰、比陽、棘陽、湖陽、育陽、涅陽、鄧、酈、穰、朝陽、安眾、成都、蔡陽23縣。魏時成都縣不可考,正始年間(240-249)義陽郡安昌、隨、平氏、復陽、平林、義陽6縣來隸。魏末領宛、西鄂、雉、魯陽、犨、博望、堵陽、葉、舞陰、比陽、冠軍、酈、涅陽、育陽、朝陽、安眾、湖陽、穰、鄧、蔡陽、棘陽、新野、安昌、隨、平氏、復陽、平林、義陽28縣。[註36]
南鄉郡
東漢舊郡,郡治南鄉縣(今河南省淅川縣西南),領南鄉、酇、順陽、丹水、武當、析、陰、筑陽8縣,至魏末不變。
襄陽郡
東漢舊郡,郡治襄陽縣(今湖北省襄陽市),領襄陽、中盧、鄀、山都、臨沮、宜城、旍陽、邔8縣,後取得吳國編縣,至魏末不變。
附:襄陽南部都尉
景初元年(237年)以襄陽南部的臨沮、宜城、旍陽、邔4縣屬之。都尉治地不詳。[參55]
江夏郡
東漢末江夏郡由魏、吳分治,郡治石陽縣(今湖北省漢川市西北),嘉平三年(251)移治安陸縣上昶城(今湖北省雲夢縣[註37],領石陽、鄳2縣。黃初七年(226)左右攻取吳江夏郡的安陸、新市(後改名南新市)2縣。正始年間(240-249)義陽郡平春縣來隸。魏末領石陽、鄳、安陸、南新市、平春5縣。
附:江夏南部都尉
黃初七年(226年)吳將諸葛瑾張霸等人入侵荊州襄陽,被魏將司馬懿打敗,可能在此時攻取吳江夏郡的安陸、新市2縣。太和元年(227年)置江夏南部都尉[參56]領縣蓋安陸、新市2縣。
魏興郡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分漢中郡置西城郡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為蜀將孟達劉封所取。延康元年(220年)西城太守申儀舉郡降魏,郡廢併入新城郡。[參57]黃初二年(221年)置魏興郡。郡治西城縣(今陝西省安康市[參58],領西城、安陽、魏陽、平陽4縣。景初元年(237年)錫郡錫縣來隸。魏末領西城、安陽、魏陽、平陽、錫5縣。
上庸郡
蜀漢所置,建安二十五年(220年)降魏,郡廢併入新城郡。[參57]太和二年(228年)分新城郡3縣復置,四年(230年)廢郡併入新城、錫2郡。景初元年(237年)復置,正始年間(240-249)又廢郡併入新城郡。甘露四年(259年)復分新城郡置。[參59]郡治上庸縣(今湖北省竹山縣西南),領上庸、錫(220年移屬魏興郡)、武陵(228年自新城郡來隸,後復歸)、巫(228年自新城郡來歸)、安富(237年自錫郡來歸)、魏陽(237年自魏興郡來歸,240年後移屬魏興郡)6縣。增置廣昌(不詳年代)、建始(不詳年代)2縣。魏末領上庸、武陵、巫、安富、廣昌、建始6縣。[註38]
新城郡
延康元年(220年)曹魏合併西城、上庸、房陵3郡置。郡治房陵縣(今湖北省房縣),領原西城郡的西城、安陽、魏陽、平陽4縣,上庸郡的上庸、錫、巫3縣,房陵郡的房陵、武陵2縣。[參57]魏時增置綏陽(不詳年代)、昌魏(不詳年代)、沶鄉(不詳年代)3縣。西城、安陽、魏陽、平陽4縣移屬魏興郡,上庸、武陵(230年復歸)、巫、安富4縣移屬上庸郡,錫縣移屬錫郡。魏末領房陵、綏陽、昌魏、沶鄉4縣。
房陵郡(廢除)
蜀漢所置,領房陵、武陵2縣。建安二十五年(220年)降魏,郡廢併入新城郡。[參57]
錫郡(廢除)
太和二年(228年)分新城郡置,郡治錫縣(今陝西省白河縣),領錫、安富(約228年置)、上庸(230年自上庸郡來隸)3縣。景初元年(237年)廢郡併入上庸、魏興2郡。[參59]
義陽郡(廢除)
東漢為章陵郡,郡治章陵縣(今湖北省棗陽市南),領章陵、隨、平氏、復陽、襄鄉、平春6縣。魏時襄鄉縣不可考,章陵縣改名安昌縣(221年),增置平林(漢末魏初置)、義陽(222年置)2縣。黃初三年(222年)曹魏封宗室曹據為章陵王,後改為義陽王,章陵郡改為義陽國,明年國除為義陽郡[參60]景初元年(237年)襄陽郡鄀縣來隸。[參61]正始元年(240年)左右廢郡併入南陽、襄陽2郡。[參62]

縣級行政區

[編輯]
荊州(州治:宛縣)
說明:本表為咸熙二年(265年)荊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郡名
(縣數)
郡治 縣名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隸屬郡國 備注
南陽郡
(28)
宛縣 宛縣 今河南省南陽市 南陽郡(220-265)
西鄂縣 今河南省南陽市 南陽郡(220-265)
雉縣 今河南省方城縣西北 南陽郡(220-265)
魯陽縣 今河南省魯山縣 南陽郡(220-265)
犨縣 今河南省平頂山市西南 南陽郡(220-265)
博望縣 今河南省方城縣西南 南陽郡(220-265)
堵陽縣 今河南省方城縣 南陽郡(220-265)
葉縣 今河南省葉縣西南 南陽郡(220-265)
舞陰縣 今河南省社旗縣東南 南陽郡(220-265)
比陽縣 今河南省泌陽縣 南陽郡(220-265)
冠軍縣 今河南省鄧州市西北 南陽郡(220-265)
酈縣 今河南省內鄉縣 南陽郡(220-265)
涅陽縣 今河南省南陽市西南 南陽郡(220-265)
育陽縣 今河南省新野縣 南陽郡(220-265) 黃權侯國。
朝陽縣 今河南省新野縣西 南陽郡(220-265)
安眾縣 今河南省鄧州市東北 南陽郡(220-265)
湖陽縣 今河南省唐河縣西南 南陽郡(220-265)
穰縣 今河南省鄧州市 南陽郡(220-265)
鄧縣 今湖北省襄陽市 南陽郡(220-265) 鄧艾侯國。
蔡陽縣 今湖北省棗陽市西 南陽郡(220-265)
棘陽縣[註39] 今河南省南陽市 南陽郡(220-265)
新野縣[註40] 今河南省新野縣 南陽郡(220-265) 文聘侯國。
安昌縣 今湖北省棗陽市 義陽郡(220-240?,章陵郡220-222,義陽國222)→南陽郡(240?-265) 東漢為章陵縣,黃初二年(221年)改名安昌縣[參63]
隨縣 今湖北省隨州市 義陽郡(220-240?,章陵郡220-222,義陽國222)→南陽郡(240?-265)
平氏縣 今河南省桐柏縣西 義陽郡(220-240?,章陵郡220-222,義陽國222)→南陽郡(240?-265)
復陽縣 今河南省桐柏縣西 義陽郡(220-240?,章陵郡220-222,義陽國222)→南陽郡(240?-265)
平林縣 今湖北省隨縣東北 義陽郡(220-240?,章陵郡220-222,義陽國222)→南陽郡(240?-265) 漢末魏初之際已置縣。[註41]
義陽縣 今河南省桐柏縣 義陽郡(220-240?,章陵郡220-222,義陽國222)→南陽郡(240?-265) 曹魏黃初三年(222年)以前分平氏縣置縣。[參64]
山都縣 地望不詳 南陽郡(?) 魏時不可考。
襄鄉縣[註42] 今湖北省棗陽市 義陽郡(?,章陵郡?,義陽國?)→南陽郡(?) 魏時不可考。
南鄉郡
(8)
南鄉縣 南鄉縣 今河南省淅川縣西北 南鄉郡(220-265)
酇縣 今湖北省老河口市西北 南鄉郡(220-265)
順陽縣 今河南省內鄉縣西 南鄉郡(220-265)
丹水縣 今河南省淅川縣西 南鄉郡(220-265)
武當縣 今湖北省鄖縣東南 南鄉郡(220-265)
析縣 今河南省西峽縣 南鄉郡(220-265)
陰縣 今湖北省老河口市西北 南鄉郡(220-265)
筑陽縣 今湖北省老河口市西南 南鄉郡(220-265)
襄陽郡
(9)
襄陽縣 襄陽縣 今湖北省襄陽市 襄陽郡(220-265)
中盧縣 今湖北省襄陽市西南 襄陽郡(220-265)
鄀縣 今湖北省宜城市東南 襄陽郡(220-265)
山都縣[註43] 今湖北省襄陽市西北 襄陽郡(220-265)
臨沮縣 今湖北省遠安縣西北 襄陽郡(220-265)
宜城縣 今湖北省宜城市東南鄭集鎮 襄陽郡(220-265)
旍陽縣 今湖北省枝江市東北 襄陽郡(220-265)
邔縣 今湖北省宜城市 襄陽郡(220-265)
編縣 今湖北省荊門市西北 襄陽郡(?-265) 吳時入魏。[註44]
江夏郡
(5)
安陸縣 安陸縣 今湖北省雲夢縣 江夏郡(226?-265) 本吳地,疑在黃初七年(226年)吳將諸葛瑾、張霸等人入侵荊州時被司馬懿打敗並攻取此縣。[參56]
石陽縣 今湖北省漢川市西北 江夏郡(220-265)
鄳縣 今河南省信陽市 江夏郡(220-265)
南新市縣 今湖北省京山縣東北 江夏郡(226?-265) 本吳地新市縣,疑在黃初七年(226年)吳將諸葛瑾、張霸等人入侵荊州時被司馬懿打敗並攻取此縣。[參56]因與中山郡新市縣重名,故縣名加「南」字。[參65]
平春縣 今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西北 義陽郡(220-240?,章陵郡220-222,義陽國222)→江夏郡(240?-265)
魏興郡
(5)
西城縣 西城縣 今陝西省安康市 西城郡(220)→新城郡(220-221)→魏興郡(221-265)
安陽縣 今陝西省石泉縣東南 西城郡(220)→新城郡(220-221)→魏興郡(221-265)
魏陽縣 地望不詳 西城郡(220)→新城郡(220-221)→魏興郡(221-237)→上庸郡(237-240?)→魏興郡(240?-265)
平陽縣 今湖北省鄖西縣西 西城郡(220)→新城郡(220-221)→魏興郡(221-265) 魏時置縣。[參66]
錫縣 今陝西省白河縣 上庸郡(220)→新城郡(220-228)→錫郡(228-237)→魏興郡(237-265)
上庸郡
(6)
上庸縣 上庸縣 今湖北省竹山縣 上庸郡(220)→新城郡(220-228)→上庸郡(228-230)→錫郡(230-237)→上庸郡(237-240?)→新城郡(240?-259)→上庸郡(259-265)
巫縣 地望不詳 上庸郡(220)→新城郡(220-228)→上庸郡(228-230)→新城郡(230-237)→上庸郡(237-240?)→新城郡(240?-259)→上庸郡(259-265)
安富縣 地望不詳 錫郡(228-237)→上庸郡(237-240?)→新城郡(240?-259)→上庸郡(259-265) 魏時置縣。(疑與錫郡同時)
廣昌縣 地望不詳 上庸郡(?)→新城郡(?)→上庸郡(259-265) 疑是魏置。[參67]
建始縣 今湖北省竹山縣西北 上庸郡(?)→新城郡(?)→上庸郡(259-265) 魏時置縣。(不詳何時)[參68]
武陵縣 今湖北省竹山縣西 上庸郡(220)→新城郡(220-228)→上庸郡(228-230)→新城郡(230-259)→上庸郡(259-265)
新城郡
(4)
房陵縣 房陵縣 今湖北省房縣 房陵郡(220)→新城郡(220-265)
綏陽縣[註45] 今湖北省房縣西南一百七十里 新城郡(?-265) 魏時置縣。(不詳何時)[參69]
昌魏縣 今湖北省房縣 新城郡(?-265) 魏時置縣。(不詳何時)[參70]
沶鄉縣 今湖北省南漳縣西南 新城郡(?-265) 魏時置縣。(不詳何時)[參71]

新朝王莽時期設立河西五郡,武威、酒泉、敦煌、張掖、西海、金城6郡置雍州,治所武威郡姑臧縣。東漢興平元年(194年)分涼州河西武威、酒泉、敦煌、張掖4郡置雍州,治所武威郡姑臧縣。[參72]建安十八年(213年)擴大州域至關中、隴右一帶。[參73]三國以後州域縮小至今陝西省關中平原及甘肅省黃河以東一帶。

郡級行政區

治姑臧縣,初領姑臧、張掖、武威、休屠、揟次、鸞鳥、朴褱、媼圍、鸇陰、袓厲、顯美、宣威、倉松13縣,設有左騎1城、千人官1城,共計13縣2城。

[編輯]
金城郡(25年 - 220年)
建武十二年(36年)省金城郡入隴西郡;次年(37年)復置,領允吾、浩亹、令居、枝陽、金城、榆中、允街、臨羌、破羌、安夷10縣。建安十八年(213年)以前析金城郡臨羌、破羌、安夷3縣置西平郡;同年歸屬雍州管轄。東漢末,領允吾、浩亹、令居、枝陽、金城、榆中、允街7縣。

張掖郡(25年 - 220年)

[編輯]

治觻得縣。初領觻得、昭武、刪丹、氐池、屋蘭、顯美、居延、日勒、驪靬、番和10縣。永初年間(107 - 113),顯美縣移屬武威郡,居延縣移屬張掖居延屬國。建安中,日勒縣移屬西郡。東漢末領觻得、昭武、刪丹、氐池、屋蘭、驪靬、番和7縣。

酒泉郡(25年 - 220年)

[編輯]

治祿福縣。初領祿福、表氏、樂涫、天衣、玉門、會水、沙頭、綏彌、干齊9縣。東漢時省天衣縣,新置延壽縣,綏彌縣改名安彌縣,至東漢末未變。

敦煌郡(25年 - 220年)

[編輯]

治敦煌縣。初領敦煌、冥安、效谷、淵泉、廣至、龍勒6縣。至東漢末未變。

張掖屬國(113年以前 - ?)

[編輯]

漢安帝永初年間(107-113)分張掖郡置張掖屬國,設侯官、左騎、千人、司馬官、千人官5官,各治1地(治今地均不詳),無具體城名。

雍州刺史部
說明:本表主要依據《續漢書·郡國志》,並參考李曉傑《東漢政區地理》、錢林書《續漢書郡國志匯釋》及相關網站,整理而成。
郡名

(縣數)

郡治 縣名 今地位置(2013年5月) 隸屬郡國 備註
張掖郡(武威郡)

(15)

姑臧縣 姑臧縣 今甘肅省武威市 武威郡(25-220)
張掖縣 今甘肅省古浪縣西北 武威郡(25-220)
武威縣 今甘肅省民勤縣東北 武威郡(25-220)
休屠縣 今甘肅省武威市 武威郡(25-220)
揟次縣 疑在今甘肅省古浪縣 武威郡(25-220)
鸞烏縣 今甘肅省武威市 武威郡(25-220)
撲褱縣 今甘肅省古浪縣東北 武威郡(25-220)
媼圍縣 在今甘肅省皋蘭縣西北以及今景泰縣 武威郡(25-220)
蒼松縣 今甘肅省武威市東南 武威郡(25-220)
宣威縣 今甘肅省民勤縣西南 武威郡(25-220)
袓厲縣 今甘肅省會寧縣西北 安定郡(129-111)→武威郡(111-220)
鶉陰縣 今甘肅省靖遠縣西北與景泰、皋蘭2縣交界處 安定郡(129-111)→武威郡(111-220)
顯美縣 今甘肅省永昌縣 張掖郡(25-111)→武威郡(111-220)
左騎 地望不詳 武威郡(?-220)
千人官 地望不詳 武威郡(?-220)
西海郡(西平郡)新設

(4)

西都縣 西都縣 今青海省西寧市 西平郡(213-220)
臨羌縣 今青海省湟源縣東南 西平郡(213-220)
破羌縣 今青海省樂都縣 西平郡(213-220)
安夷縣 今青海省西寧市 西平郡(213-220)
設屏郡(張掖郡)

(7)

觻得縣 觻得縣 今甘肅省張掖市西北 張掖郡(25-220)
昭武縣 今甘肅省臨澤縣東北 張掖郡(25-220)
刪丹縣 今甘肅省山丹縣 張掖郡(25-220)
氐池縣 今甘肅省民樂縣 張掖郡(25-220)
屋蘭縣 今甘肅省山丹縣西北 張掖郡(25-220)
驪靬縣 今甘肅省永昌縣 張掖郡(25-220)
番和縣 今甘肅省永昌縣西 張掖郡(25-220)
輔平郡(酒泉郡)

(9)

祿福縣 祿福縣 今甘肅省酒泉市 酒泉郡(25-220)
表是縣 今甘肅省高台縣西 酒泉郡(25-220)
樂涫縣 今甘肅省酒泉市東南 酒泉郡(25-220)
玉門縣 今甘肅省玉門市西北 酒泉郡(25-220)
會水縣 今甘肅省高台縣西北 酒泉郡(25-220)
池頭縣 今甘肅省玉門市西北 酒泉郡(25-220)
安彌縣 今甘肅省酒泉市 酒泉郡(25-220) 西漢名綏彌縣,東漢時改名安彌縣[古 1]
乾齊縣 今甘肅省玉門市西北 酒泉郡(25-220)
延壽縣 今甘肅省玉門市 酒泉郡(?-220)
天衣縣 疑今甘肅省肅北蒙古族自治縣東北及肅南裕固族自治縣交界一帶 酒泉郡(25-30) 建武六年(30年)廢縣[註 1]
敦德郡(敦煌郡)

(6)

敦煌縣 敦煌縣 今甘肅省敦煌市西 敦煌郡(25-220)
冥安縣 今甘肅省安西縣東南 敦煌郡(25-220)
效穀縣 今甘肅省安西縣西南 敦煌郡(25-220)
淵泉縣 今甘肅省安西縣 敦煌郡(25-220)
廣至縣 今甘肅省安西縣西南 敦煌郡(25-220)
龍勒縣 今甘肅省敦煌市西南 敦煌郡(25-220)
張掖屬國

(5)

侯官 地望不詳 張掖屬國(113-?)
左騎 地望不詳 張掖屬國(113-?)
千人 地望不詳 張掖屬國(113-?)
司馬官 地望不詳 張掖屬國(113-?)
千人官 地望不詳 張掖屬國(113-?)
西海郡(金城郡)

(7)

允吾縣 允吾縣 今甘肅省永靖縣西北 金城郡(25-36)→隴西郡(36-37)→金城郡(37-220)
浩亹縣 今甘肅省永登縣西南 金城郡(25-36)→隴西郡(36-37)→金城郡(37-220)
令居縣 今甘肅省永登縣西 金城郡(25-36)→隴西郡(36-37)→金城郡(37-220)
枝陽縣 今甘肅省永登縣 金城郡(25-36)→隴西郡(36-37)→金城郡(37-220)
金城縣 今甘肅省蘭州市西 金城郡(25-36)→隴西郡(36-37)→金城郡(37-220)
榆中縣 今甘肅省榆中縣西 金城郡(25-36)→隴西郡(36-37)→金城郡(37-220)
允街縣 今甘肅省永登縣 金城郡(25-36)→隴西郡(36-37)→金城郡(37-220)

郡級行政區

[編輯]
京兆郡
東漢時為京兆尹,魏時改為京兆郡[參74],郡治長安縣(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北),領長安、霸陵、杜陵、新豐、鄭縣、藍田、長陵、陽陵、上雒、商縣、下邽、陰槃12縣。魏時廢陽陵縣(魏初),馮翊郡高陵、池陽縣來隸(220年);改上雒縣為上洛縣(220年),高陵縣為高陸縣(220年),霸陵縣為霸城縣(約220年)。黃初三年(222年)至六年(225年)為京兆王曹禮封國,青龍三年(235年)至正始五年(244年)為秦王曹詢封國。[參75]魏末領長安、霸城、杜陵、鄭、新豐、藍田、上洛、商、長陵、高陸、池陽、陰槃、下邽13縣。
馮翊郡
東漢時為左馮翊,魏時改為馮翊郡[參74],郡治臨晉(今陝西省大荔縣朝邑鎮),領高陵、池陽、雲陽、頻陽、萬年、蓮芍、重泉、臨晉、夏陽、衙、郃陽、祋祤、粟邑13縣。漢末時已廢衙縣,黃初元年(220年)高陵、池陽縣移屬京兆郡;新置懷德縣(不詳何時),廢雲陽縣(太和、青龍年間)。魏末領臨晉、頻陽、蓮芍、重泉、郃陽、夏陽、粟邑、萬年、祋祤、懷德10縣。
扶風郡
東漢時為右扶風,魏時改為扶風郡[參74],郡治槐里縣(今陝西省興平市東南),領槐里、安陵、平陵、茂陵、鄠縣、郿縣、栒邑、美陽、武功9縣。魏時漢興郡雍、隃麋、杜陽、陳倉、汧5縣來隸,改平陵縣為始平縣(黃初年間),安陵縣魏時不可考。魏末領槐里、武功、鄠、始平、郿、雍、汧、陳倉、美陽、茂陵、隃麋、栒邑、杜陽13縣。
新平郡
東漢舊郡,郡治漆縣(今陝西省彬縣),領漆、鶉觚2縣。至魏末不變。
北地郡
東漢舊郡,郡治不詳,東漢末領富平、泥陽、弋居、廉、參欒、靈州6僑縣,魏時弋居、廉、參欒、靈州4僑縣已廢;直路縣魏時無考。魏末領泥陽、富平2縣。
安定郡
東漢舊郡,郡治臨涇縣(今甘肅省鎮原縣東南),領臨涇、朝那、烏氏、三水、高平、彭陽6縣,魏時改三水縣為西川縣(不詳何時),至魏末不變。
廣魏郡
曹魏太和二年(228年)以後分天水郡置,[註46]郡治臨渭縣(今甘肅省天水市東),領臨渭、平襄、略陽、隴4縣,[註47]至魏末不變。
天水郡
東漢為漢陽郡,魏時改為天水郡,郡治冀縣(今甘肅省甘谷縣東),領冀、望恆、阿陽、略陽、勇士、成紀、隴、蘭干、平襄、顯親、西、豲道、新興、中陶、上邽、清水、罕幵、緜諸道18縣。魏時豲道、中陶、新興3縣移屬南安郡(黃初年間),平襄、略陽、隴3縣移屬廣魏郡(228年以後);望恆、蘭干、罕幵、勇士、緜諸道5縣魏時無考。魏末領冀、上邽、顯親、成紀、西、阿陽、新陽7縣。
南安郡
東漢中平五年(188年)置郡,建安十九年(214年)郡廢併入隴西郡。[註48]曹魏時復置郡,郡治豲道縣(今甘肅省隴西縣東南),領豲道、中陶、新興3縣,至魏末不變。
隴西郡
東漢舊郡,郡治襄武縣(今甘肅省隴西縣東),領狄道、安故、氐道、首陽、大夏、襄武、臨洮、鄣、河關9縣。安故、大夏、鄣、氐道4縣無考。魏末領襄武、首陽、臨洮、狄道、河關、枹罕6縣。
武都郡
東漢舊郡,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攻取漢中後,曹操以「武都孤遠」,令太守楊阜前後遷徙居民1萬餘戶,安置於京兆、扶風、天水交界處,各縣逐廢[參76]。太和三年(229)諸葛亮北伐時攻取此地。[參77]景元四年(263年)平蜀後劃入雍州。郡治下辨縣(今甘肅省成縣西北),領下辨、河池、故道、沮、武都、羌道6縣。
漢興郡(已廢)
東漢舊郡,領雍縣、隃麋、杜陽、陳倉、汧縣5縣,漢末魏初之際已廢郡併入扶風郡。

縣級行政區

[編輯]
雍州(州治:長安縣)
說明:本表為咸熙二年(265年)雍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郡名
(縣數)
郡治 縣名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隸屬郡國 備注
京兆郡
(13)
長安縣 長安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南 京兆郡(220-265,京兆國222-225,秦國235-244)
霸城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北 京兆郡(220-265,京兆國222-225,秦國235-244) 東漢為霸陵縣,魏景初元年(237年)以前改名霸城縣[註49]
杜陵縣[註50] 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北 京兆郡(220-265,京兆國222-225,秦國235-244)
鄭縣 今陝西省華縣 京兆郡(220-265,京兆國222-225,秦國235-244)
新豐縣 今陝西省渭南市 京兆郡(220-265,京兆國222-225,秦國235-244)
藍田縣 今陝西省藍田縣 京兆郡(220-265,京兆國222-225,秦國235-244)
上洛縣 今陝西省商州市 京兆郡(220-265,京兆國222-225,秦國235-244)
商縣 今陝西省丹鳳縣 京兆郡(220-265,京兆國222-225,秦國235-244)
長陵縣 今陝西省咸陽市東北 京兆郡(220-265,京兆國222-225,秦國235-244)
高陸縣 今陝西省高陵縣 馮翊郡(220)→京兆郡(220-265,京兆國222-225,秦國235-244) 東漢為高陵縣,黃初元年(220年)改名高陸縣[參78]
池陽縣[註51] 今陝西省涇陽縣西北 京兆郡(220-265,京兆國222-225,秦國235-244)
陰槃縣[註52] 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 京兆郡(220-265,京兆國222-225,秦國235-244)
下邽縣 今陝西省華縣西北 京兆郡(220-265,京兆國222-225,秦國235-244)
陽陵縣 今陝西省咸陽市東北 京兆郡(220-?) 魏時廢縣。[參79]
馮翊郡
(10)
臨晉縣 臨晉縣 今陝西省大荔縣 馮翊郡(220-265)
頻陽縣 今陝西省浦城縣西 馮翊郡(220-265)
蓮芍縣 今陝西省浦城縣 馮翊郡(220-265)
重泉縣 今陝西省蒲城縣東南 馮翊郡(220-265)
郃陽縣 今陝西省合陽縣東南 馮翊郡(220-265)
夏陽縣 今陝西省韓城市西南 馮翊郡(220-265)
粟邑縣 今陝西省白水縣西北 馮翊郡(220-265)
萬年縣[註53] 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 馮翊郡(220-265)
祋祤縣[註54] 今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 馮翊郡(220-265)
懷德縣[註55] 今陝西省大荔縣東南 馮翊郡(?-265)
雲陽縣 今陝西省淳化縣西北 馮翊郡(220-?) 魏太和、青龍年間廢縣。[參80]
衙縣 今陝西省澄城縣西南 馮翊郡(220?) 漢末魏初時已廢縣。[註56]
扶風郡
(13)
槐里縣 槐里縣 今陝西省興平市東南 扶風郡(220-265)
武功縣 今陝西省眉縣 扶風郡(220-265)
鄠縣 今陝西省戶縣 扶風郡(220-265)
始平縣 今陝西省咸陽市西北 扶風郡(220-265) 東漢為平陵縣,黃初年間改名始平縣[參81]
郿縣 今陝西省扶風縣東南 扶風郡(220-265)
雍縣 今陝西省鳳翔縣 漢興郡(220?)→扶風郡(220?-265)
汧縣 今陝西省隴縣 漢興郡(220?)→扶風郡(220?-265)
陳倉縣 今陝西省寶雞市 漢興郡(220?)→扶風郡(220?-265)
美陽縣 今陝西省扶風縣 扶風郡(220-265)
茂陵縣[註57] 今陝西省興平市東北 扶風郡(220-265)
隃麋縣 今陝西省千陽縣 漢興郡(220?)→扶風郡(220?-265)
栒邑縣 今陝西省旬邑縣東北 扶風郡(220-265)
杜陽縣 今陝西省麟遊縣西北 漢興郡(220?)→扶風郡(220?-265)
安陵縣 今陝西省咸陽市東北 扶風郡(?-?) 無考縣份。[註58]
新平郡
(2)
漆縣 漆縣 今陝西省彬縣 新平郡(220-265)
鶉觚縣 今甘肅省靈台縣 新平郡(220-265)
北地郡
(2)
泥陽縣 今陝西省耀縣 北地郡(220-265)
富平縣 今陝西省宣平縣 北地郡(220-265)
直路縣 今陝西省宣平縣 北地郡(?-?) 無考縣份。[註59]
安定郡
(6)
臨涇縣 臨涇縣 今甘肅省鎮原縣東南 安定郡(220-265)
朝那縣 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東南 安定郡(220-265)
烏氏縣 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隆德縣 安定郡(220-265)
西川縣 今陝西省旬邑縣 安定郡(220-265) 東漢為三水縣,魏時改名西川縣[參82]
高平縣 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 安定郡(220-265)
彭陽縣 今甘肅省鎮原縣 安定郡(220-265)
廣魏郡
(4)
臨渭縣 臨渭縣 今甘肅省天水市 天水郡(220-?)→廣魏郡(?-265) 魏時置縣。(年代不詳)[註60]
平襄縣 今甘肅省通渭縣西 天水郡(220-?)→廣魏郡(?-265)
略陽縣 今甘肅省秦安縣東北 天水郡(220-?)→廣魏郡(?-265)
隴縣[註61] 今甘肅省清水縣 天水郡(220-?)→廣魏郡(?-265)
天水郡
(7)
冀縣 冀縣 今甘肅省甘谷縣 天水郡(220-265)
上邽縣 今甘肅省天水市 天水郡(220-265)
顯親縣 今甘肅省秦安縣西北 天水郡(220-265)
成紀縣 今甘肅省通渭縣 天水郡(220-265)
西縣 今甘肅省禮縣東北 天水郡(220-265)
阿陽縣 今甘肅省靜寧縣西南 天水郡(220-265)
新陽縣 今甘肅省天水市西北 天水郡(?-265) 魏時置縣(不詳何時)。[參83]
望恆縣 今甘肅省天水市西北 天水郡(?-?) 無考縣份。
蘭干縣 今甘肅省隴西縣東北 天水郡(?-?) 無考縣份。
罕幵縣 今甘肅省天水市東南 天水郡(?-?) 無考縣份。
緜諸道 今甘肅省天水市東北 天水郡(?-?) 無考縣份。
南安郡
(3)
獂道縣 豲道縣 今甘肅省隴西縣東南 南安郡(?-265)
中陶縣 今甘肅省武山縣西北鴛鴦鎮 南安郡(?-265)
新興縣[註62] 今甘肅省武山縣西 南安郡(?-265)
勇士縣[註63] 今甘肅省榆中縣 天水郡(?-?) 無考縣份。
隴西郡
(6)
襄武縣 襄武縣 今甘肅省隴西縣 隴西郡(220-265)
首陽縣 今甘肅省渭源縣 隴西郡(220-265)
臨洮縣 今甘肅省岷縣 隴西郡(220-265)
狄道縣 今甘肅省臨洮縣 隴西郡(220-265)
河關縣 今青海省同仁縣 隴西郡(220-265)
枹罕縣[註64] 今甘肅省臨夏市西南 隴西郡(220-265)
氐道縣[註65] 疑在今甘肅省武山縣岷縣禮縣交界處一帶 隴西郡(?-?) 無考縣份。
安故縣 今甘肅省臨洮縣 隴西郡(?-?) 無考縣份。
大夏縣 今甘肅省廣河縣西 隴西郡(?-?) 無考縣份。
鄣縣 今甘肅省漳縣西南 隴西郡(?-?) 無考縣份。
武都郡
(6)
下辨縣 下辨縣 今甘肅省成縣西北 武都郡(264-265) 東漢末已廢縣,建興七年(229年)蜀漢攻取此地後置縣。
河池縣 今甘肅省徽縣西北 武都郡(264-265) 東漢末已廢縣,建興七年(229年)蜀漢攻取此地後復置縣。[參84]
故道縣 今陝西省寶雞市 武都郡(264-265) 東漢末已廢縣,建興七年(229年)蜀漢攻取此地後復置縣。[參84]
沮縣 今陝西省略陽縣 武都郡(264-265) 東漢末已廢縣,建興七年(229年)蜀漢攻取此地後置縣。
武都縣 今甘肅省西和縣西南 武都郡(264-265) 東漢末已廢縣,建興七年(229年)蜀漢攻取此地後置縣。
羌道縣 今甘肅省宕昌縣西南 武都郡(264-265) 東漢末已廢縣,建興七年(229年)蜀漢攻取此地後置縣。

東漢末時已廢州,黃初元年(220年)分雍州河西復置涼州。[參85]魏時領武威、金城、張掖、酒泉、敦煌、西平、西郡、西海8郡。計魏末轄8郡、47縣。

郡級行政區

[編輯]
武威郡
東漢舊郡,郡治姑臧縣(今甘肅省武威市南),領姑臧、宣威、倉松、顯美、揟次、武威、鸇陰、袓厲、媼圍、休屠、張掖、鸞鳥、樸褱13縣及左騎官。魏時休屠、張掖、鸞鳥、樸褱4縣及左騎官不可考。魏末領姑臧、宣威、倉松、顯美、揟次、武威、鸇陰、袓厲、媼圍9縣。
金城郡
東漢舊郡,郡治榆中縣(今甘肅省蘭州市東),領榆中、允街、金城、浩亹、白土、令居、允吾、枝陽8縣。魏時枝陽縣不可考。魏末領榆中、允街、金城、浩亹、白土、令居、允吾7縣。
西平郡
東漢舊郡,郡治西都縣(今青海省西寧市),領西都、臨羌、破羌、安夷4縣,至魏末不變。
張掖郡
東漢舊郡,郡治觻得縣(今甘肅省張掖市西北),領觻得、昭武、刪丹、氐池、屋蘭、番和、驪靬7縣,至魏末不變。
西郡
東漢舊郡,領日勒縣(今甘肅省山丹縣東南),至魏末不變。
酒泉郡
東漢舊郡,郡治祿福縣(今甘肅省酒泉市),領祿福、表氏、樂涫、玉門、會水、安彌、延壽、沙頭、乾齊9縣,至魏末不變。
敦煌郡
東漢舊郡,郡治敦煌縣(今甘肅省敦煌市西),領敦煌、效穀、廣至、龍勒、冥安、淵泉6縣。魏時置宜禾、伊吾2縣(不詳何時),至魏末不變。
西海郡
東漢舊郡,領居延縣(今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東南),至魏末不變。

縣級行政區

[編輯]
涼州(州治姑臧縣)
說明:本表為曹魏咸熙二年(265年)涼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郡名
(縣數)
郡治 縣名 今地位置(2013年5月) 隸屬郡國 備注
武威郡
(9)
姑臧縣 姑臧縣 今甘肅省武威市 武威郡(220-265)
宣威縣 今甘肅省民勤縣西南 武威郡(220-265)
倉松縣[註66] 今甘肅省武威市東南 武威郡(220-265)
顯美縣 今甘肅省永昌縣 武威郡(220-265)
揟次縣 疑在今甘肅省古浪縣 武威郡(220-265)
武威縣 今甘肅省民勤縣東北 武威郡(220-265)
鸇陰縣 今甘肅省靖遠縣西北 武威郡(220-265)
袓厲縣 今甘肅省靖遠縣西南 武威郡(220-265)
媼圍縣 疑在今甘肅省皋蘭縣西北一帶 武威郡(220-265)
休屠縣 今甘肅省武威市 武威郡(?-?) 無考縣份。
張掖縣 今甘肅省古浪縣西北 武威郡(?-?) 無考縣份。
鸞鳥縣 今甘肅省武威市 武威郡(?-?) 無考縣份。
撲褱縣 今甘肅省古浪縣東北 武威郡(?-?) 無考縣份。
金城郡
(8)
榆中縣 榆中縣 今甘肅省榆中縣西 金城郡(220-265)
允街縣 今甘肅省永登縣 金城郡(220-265)
金城縣 今甘肅省蘭州市西 金城郡(220-265)
浩亹縣 今甘肅省永登縣西南 金城郡(220-265)
白土縣 今甘肅省永靖縣和青海省民和縣之間 金城郡(220-265)
令居縣 今甘肅省永登縣西 金城郡(220-265)
允吾縣 今甘肅省永靖縣西北 金城郡(220-265)
枝陽縣 今甘肅省永登縣 金城郡(?-?) 無考縣份。
西平郡
(4)
西都縣 西都縣 今青海省西寧市 西平郡(220-265)
臨羌縣 今青海省湟源縣東南 西平郡(220-265)
破羌縣 今青海省樂都縣 西平郡(220-265)
安夷縣 今青海省西寧市 西平郡(220-265)
張掖郡
(7)
觻得縣 觻得縣 今甘肅省張掖市西北 張掖郡(220-265)
昭武縣 今甘肅省臨澤縣東北 張掖郡(220-265)
刪丹縣 今甘肅省山丹縣 張掖郡(220-265)
氐池縣 今甘肅省民樂縣 張掖郡(220-265)
屋蘭縣 今甘肅省山丹縣西北 張掖郡(220-265)
番和縣 今甘肅省永昌縣西 張掖郡(220-265)
驪靬縣 今甘肅省永昌縣 張掖郡(220-265)
西郡
(1)
日勒縣 日勒縣 今甘肅省山丹縣東南 西郡(220-265)
酒泉郡
(9)
祿福縣 祿福縣 今甘肅省酒泉市 酒泉郡(220-265)
表是縣 今甘肅省高合縣西 酒泉郡(220-265)
樂涫縣 今甘肅省酒泉市東南 酒泉郡(220-265)
玉門縣 今甘肅省玉門市西北 酒泉郡(220-265)
會水縣 今甘肅省高合縣西北 酒泉郡(220-265)
安彌縣 今甘肅省酒泉市 酒泉郡(220-265)
延壽縣 今甘肅省玉門市 酒泉郡(220-265)
沙頭縣 今甘肅省玉門市西北 酒泉郡(220-265)
乾齊縣 今甘肅省玉門市西北 酒泉郡(220-265)
敦煌郡
(8)
敦煌縣 敦煌縣 今甘肅省敦煌市西 敦煌郡(220-265)
效穀縣 今甘肅省安西縣西南 敦煌郡(220-265)
廣至縣 今甘肅省安西縣西南 敦煌郡(220-265)
龍勒縣 今甘肅省敦煌市西南 敦煌郡(220-265)
冥安縣 今甘肅省安西縣東南 敦煌郡(220-265)
淵泉縣 今甘肅省安西縣 敦煌郡(220-265)
宜禾縣 今甘肅省安西縣 敦煌郡(?-265) 魏時分廣至縣置。[參86]
伊吾縣 今甘肅省安西縣 敦煌郡(?-265) 魏時置縣。[參87]
西海郡
(1)
居延縣 居延縣 今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東南 西海郡(220-265)

曹魏并州州治所在晉陽縣(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範圍在今山西省的中部及北部一帶。

郡級行政區

[編輯]

曹魏并州領太原、上黨、樂平、雁門、新興5郡。黃初二年(221年)置西河郡。青龍三年(235年)曾復置朔方郡,後廢。

太原郡
東漢舊郡,郡治晉陽縣(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領晉陽、界休、榆次、中都、於離、茲氏、狼孟、鄔、盂、平陶、京陵、陽曲、大陵、祁、陽邑、中陽16縣。曹魏黃初二年(221年)茲氏、中陽、界休3縣移屬西河郡。魏末領晉陽、陽曲、榆次、於離、盂、狼孟、陽邑、大陵、祁、平陶、京陵、中都、鄔13縣。
西河郡
東漢末年時已廢郡併入太原郡,曹魏黃初二年(221年)分太原郡3縣置郡,[參88]郡治茲氏縣(今山西省汾陽市),領茲氏、界休、中陽、離石4縣。
上黨郡
東漢舊郡,郡治壺關縣(今山西省潞城市西),領壺關、潞、屯留、長子、泫氏、高都、襄垣、銅鞮、涅、陭氏、穀遠、陽阿12縣。
樂平郡
東漢建安二十年(215年)後分上黨郡置,郡治沾縣(今山西省和順縣西北),領沾、樂平、上艾3縣。
雁門郡
東漢舊郡,郡治廣武縣(今山西省代縣西南),領廣武、原平、汪陶、劇陽4縣。
新興郡
東漢建安二十年(215年)合併雲中、定襄、五原、朔方4郡置郡,[參89]郡治九原縣(今山西省忻州市),領九原、定襄、雲中、廣牧、平城、馬邑、慮虒7縣。
朔方郡(廢除)
青龍三年(235年)復置朔方郡,後廢。[參90]

縣級行政區

[編輯]
并州(州治:晉陽縣)
說明:本表為咸熙二年(265年)并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郡名
(縣數)
郡治 縣名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隸屬郡國 備注
太原郡
(13)
晉陽縣 晉陽縣 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 太原郡(220-265)
陽曲縣 今山西省陽曲縣西南 太原郡(220-265) 郭淮侯國。
榆次縣 今山西省晉中市 太原郡(220-265)
於離縣 地望不詳 太原郡(220-265)
盂縣 今山西省陽曲縣 太原郡(220-265)
狼孟縣 今山西省陽曲縣 太原郡(220-265)
陽邑縣 今山西省晉中市 太原郡(220-265)
大陵縣 今山西省文水縣東北 太原郡(220-265)
祁縣 今山西省祁縣 太原郡(220-265)
平陶縣 今山西省文水縣 太原郡(220-265)
京陵縣 今山西省平遙縣 太原郡(220-265) 王昶侯國。
中都縣 今山西省平遙縣 太原郡(220-265) 孫資侯國。
鄔縣 今山西省平遙縣西南 太原郡(220-265)
西河郡
(4)
茲氏縣 茲氏縣 今山西省汾陽市 太原郡(220-221)→西河郡(221-265)
界休縣 今山西省介休市 太原郡(220-221)→西河郡(221-265)
中陽縣 今山西省孝義市 太原郡(220-221)→西河郡(221-265)
離石縣 今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 西河郡(222-265) 東漢末年時已廢縣,魏黃初三年(222年)復置縣。[參91]
上黨郡
(12)
壺關縣 壺關縣 今山西省潞城市西 上黨郡(220-265)
潞縣 今山西省潞城市東北 上黨郡(220-265)
屯留縣 今山西省屯留縣 上黨郡(220-265)
長子縣 今山西省長子縣 上黨郡(220-265)
泫氏縣 今山西省高平市 上黨郡(220-265)
高都縣 今山西省晉城市 上黨郡(220-265) 正元元年(254年)為司馬昭侯國,甘露元年(256年)進為公國[參92],晉公國、晉王國的首都。
襄垣縣 今山西省襄垣縣 上黨郡(220-265)
銅鞮縣 今山西省沁縣 上黨郡(220-265)
涅縣 今山西省武鄉縣西北 上黨郡(220-265)
陭氏縣 今山西省臨猗縣 上黨郡(220-265)
穀遠縣 今山西省沁源縣 上黨郡(220-265)
陽阿縣 今山西省左權縣 上黨郡(220-265)
樂平郡
(3)
沾縣 沾縣 今山西省和順縣 樂平郡(220-265)
樂平縣 今山西省昔陽縣 樂平郡(220-265) 董昭侯國。
上艾縣[註67] 今山西省陽泉市東南 樂平郡(220-265)
雁門郡
(4)
廣武縣 廣武縣 今山西省代縣西南 雁門郡(220-265)
原平縣 今山西省原平市 雁門郡(220-265)
汪陶縣 今山西省應縣西 雁門郡(220-265)
劇陽縣 今山西省應縣東北 雁門郡(220-265)
新興郡
(7)
九原縣 九原縣 今山西省忻州市 新興郡(220-265) 東漢末年僑治太原郡陽曲縣,後成為實縣,統領太原郡境內五原郡之民。[參93][參89]
定襄縣 今山西省定襄縣 新興郡(220-265) 東漢末年僑治太原郡境內,後成為實縣,統領太原郡境內原定襄郡之民。[參89]
雲中縣 今山西省原平市西 新興郡(220-265) 東漢末年治太原郡境內,後成為實縣,統領太原郡境內原雲中郡之民。[參89]
廣牧縣 今山西省壽陽縣西北 新興郡(220-265) 東漢末年僑治太原郡境內,後成為實縣,統領太原郡境內原朔方郡之民。[參89]
平城縣 今山西省大同市 新興郡(220-265) 東漢末年僑治太原郡境內,後成為實縣,統領太原郡境內原雁門郡之民。[參94]
馬邑縣 今山西省朔州市 新興郡(220-265) 東漢末年僑治太原郡境內,後成為實縣,統領太原郡境內原雁門郡之民。[參95]
慮虒縣 今山西省五台縣東北 新興郡(220-265)

曹魏幽州州治所在薊縣(今北京市)。範圍在今河北省北部,北京市全部,天津市海河以北,遼寧省鐵嶺、新民、朝陽以南及撫順、丹東以西,北朝鮮一部分。

郡級行政區

[編輯]

曹魏幽州領涿、上谷、廣陽、漁陽、右北平、遼西、代7郡,景初二年(238年)以後增領遼東、昌黎、玄菟、樂浪、帶方5郡,至魏末不變。

涿郡
東漢舊郡,郡治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領涿、逎、故安、范陽、良鄉、方城、北新城7縣。魏時增置容城縣。魏末領8縣。
燕國
東漢為廣陽郡,黃初二年(221年)封魏宗室曹幹為燕公,郡改為燕國,明年燕公曹幹徙封河間王,國改為燕郡。太和六年(232年)封曹宇為燕王,郡復為國。郡治薊縣(今北京市),領薊、安次、昌平、軍都、廣陽5縣,至魏末不變。
漁陽郡
東漢舊郡,郡治漁陽縣(今北京市密雲縣),領漁陽、狐奴、潞、雍奴、泉州、平谷、傂奚、獷平8縣。魏時平谷、傂奚、獷平3縣已不可考。廢狐奴縣置安樂縣(238年)。魏末領漁陽、潞、雍奴、泉州、安樂5縣。
右北平郡
東漢舊郡,郡治土垠縣(今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東),領土垠、徐無、無終、俊靡4縣,至魏末不變。
上谷郡
東漢舊郡,郡治居庸縣(今北京市延慶縣),領居庸、沮陽、下洛、潘、寧、雊瞀、涿鹿、廣寧8縣。魏時寧、雊瞀2縣已不可考。魏末領6縣。
代郡
東漢舊郡,郡治代縣(今河北省蔚縣東北),領代、平舒、當城3縣,至魏末不變。
遼西郡
東漢舊郡,郡治陽樂縣(今河北省盧龍縣東),領陽樂、海陽、肥如、臨渝、令支5縣,至魏末不變。
遼東郡
東漢舊郡,後為遼東公孫氏所據。郡治襄平縣(今遼寧省遼陽市),領襄平、汶、安市、新昌、西安平、北豐、平郭、東沓、遼隊、望平、無慮、番汗、遝氏12縣。魏時番汗、遝氏2縣已不可考,望平縣移屬玄菟郡(不詳何時)。景初二年(238年)司馬懿討平後地入於魏。魏末領9縣。
昌黎郡
東漢置遼東屬國,後地沒於胡,正始五年(244年)復置,領昌黎1縣。[參96]魏末改置昌黎郡
玄菟郡
東漢舊郡,郡治高句驪縣(今遼寧省遼陽市東),領高句麗、西蓋馬、上殷台、高顯、候城、遼陽6縣。魏時西蓋馬、上殷台、候城、遼陽4縣已不可考,遼東郡望平縣來隸(不詳何時)。魏末領高句麗、高顯、望平3縣。
樂浪郡
東漢舊郡,郡治朝鮮縣(今朝鮮平壤市),領朝鮮、訁冉邯、浿水、占蟬、遂城、增地、駟望、屯有、鏤方、渾彌、樂都11縣。魏時訁冉邯、占蟬、增地、樂都、浿水5縣已不可考。魏末領朝鮮、屯有、渾彌、遂城、駟望、鏤方6縣。[註68]
帶方郡
東漢舊郡,郡治帶方縣(朝鮮沙里院市南),領帶方、含資、海冥、列口、長岑、昭明、提奚7縣。

縣級行政區

[編輯]
幽州(州治:薊縣)
說明:本表為咸熙二年(265年)幽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郡名
(縣數)
郡治 縣名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隸屬郡國 備注
涿郡
(8)
涿縣 涿縣 今河北省涿州市 涿郡(220-265)
逎縣 今河北省涿州市西 涿郡(220-265)
故安縣 今河北省定興縣西 涿郡(220-265)
范陽縣 今河北省容城縣西北 涿郡(220-265)
良鄉縣 今北京市房山區東南 涿郡(220-265)
方城縣 今河北省固安縣 涿郡(220-265) 劉放侯國。
北新城縣 今河北省徐水縣西南 涿郡(220-265)
容城縣 今河北省容城縣 涿郡(?-265) 魏時置縣,後為盧毓侯國。
燕國
(5)
薊縣 薊縣 今北京市中心 燕國(220-265,廣陽郡220-221,燕郡222-232)
安次縣 今河北省廊坊市 燕國(220-265,廣陽郡220-221,燕郡222-232)
昌平縣 今北京市北 燕國(220-265,廣陽郡220-221,燕郡222-232)
軍都縣 今北京市西北 燕國(220-265,廣陽郡220-221,燕郡222-232)
廣陽縣 今北京市西南 燕國(220-265,廣陽郡220-221,燕郡222-232)
漁陽郡
(5)
漁陽縣 漁陽縣 今北京市密雲縣 漁陽郡(220-265)
潞縣 今北京市東 漁陽郡(220-265)
雍奴縣 今天津市武清區 漁陽郡(220-265)
泉州縣 今天津市武清區 漁陽郡(220-265)
安樂縣 今北京市順義區 漁陽郡(238-265) 景初二年(238年)置縣。[參97]
狐奴縣 今北京市順義區東北 漁陽郡(220-238) 景初二年(238年)廢縣。[參97]
平谷縣 今北京市平谷區 漁陽郡(?) 無考縣份。
傂奚縣 今北京市密雲縣東北 漁陽郡(?) 無考縣份。
獷平縣 今北京市密雲縣西 漁陽郡(?) 無考縣份。
右北平郡
(4)
土垠縣 土垠縣 今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 右北平郡(220-265)
徐無縣 今河北省遵化市 右北平郡(220-265)
無終縣 今天津市薊縣 右北平郡(220-265)
俊靡縣 今河北省遵化市西北 右北平郡(220-265)
上谷郡
(6)
居庸縣 居庸縣 今北京市延慶縣 上谷郡(220-265)
沮陽縣 今北京市延慶縣西南 上谷郡(220-265)
下洛縣 今河北省涿鹿縣 上谷郡(220-265)
潘縣 今河北省涿鹿縣西南 上谷郡(220-265)
涿鹿縣 今河北省涿鹿縣 上谷郡(220-265)
廣寧縣 今河北省張家口市 上谷郡(220-265)
寧縣 今河北省宣化縣西北 上谷郡(?) 無考縣份。
雊瞀縣 今河北省涿鹿縣西南 上谷郡(?) 無考縣份。
代郡
(3)
代縣 代縣 今河北省蔚縣東北 代郡(220-265)
平舒縣 今山西省廣靈縣 代郡(220-265)
當城縣 今河北省涿鹿縣西南 代郡(220-265)
遼西郡
(5)
陽樂縣 陽樂縣 今河北省盧龍縣 遼西郡(220-265)
海陽縣 今河北省灤南縣 遼西郡(220-265)
肥如縣 今河北省遷安市東北 遼西郡(220-265)
臨渝縣 今河北省撫寧縣榆關鎮 遼西郡(220-265)
令支縣 今河北省遷安市 遼西郡(220-265)
遼東郡
(10)
襄平縣 襄平縣 今遼寧省遼陽市 遼東郡(220-265)
汶縣 今遼寧省營口市 遼東郡(220-265)
安市縣 今遼寧省營口市東北 遼東郡(220-265)
新昌縣 今遼寧省海昌市東北 遼東郡(220-265)
西安平縣 今遼寧省丹東市 遼東郡(220-265)
北豐縣 今遼寧省瓦房店市 遼東郡(220-265)
平郭縣 今遼寧省蓋州市 遼東郡(220-265)
東沓縣 今遼寧省普蘭店市 遼東郡(220-265) 東漢為沓氏縣
遼隧縣 今遼寧省海城市 遼東郡(220-265)
無慮縣 今遼寧省北鎭市 遼東郡(?) 無考縣份。
番汗縣 今朝鮮平安北道博川郡 遼東郡(?) 無考縣份。
昌黎郡 昌黎縣 昌黎縣 今遼寧省義縣 昌黎郡(244-265,遼東屬國244-?) 正始五年(244年)為安頓歸附魏國的鮮卑人而置縣。[參96]
玄菟郡
(3)
高句麗縣 高句驪縣 今遼寧省瀋陽市 玄菟郡(220-265)
高顯縣 今遼寧省鐵嶺市 玄菟郡(220-265)
望平縣[註69] 今遼寧省瀋陽市西 遼東郡(220-?)→玄菟郡(?-265)
西蓋馬縣 今遼寧省撫順市 玄菟郡(?) 無考縣份。
上殷台縣 地望不詳 玄菟郡(?) 無考縣份。
候城縣 今遼寧省瀋陽市東南 玄菟郡(?) 無考縣份。
遼陽縣 今遼寧省遼中縣 玄菟郡(?) 無考縣份。
樂浪郡
(6)
朝鮮縣 朝鮮縣 今朝鮮平壤市城區 樂浪郡(220-265)
屯有縣 今朝鮮黃海北道黃州郡 樂浪郡(220-265)
遂城縣 今朝鮮平壤市西 樂浪郡(220-265)
駟望縣 今朝鮮平壤市東北 樂浪郡(220-265)
鏤方縣 今朝鮮平安南道陽德郡 樂浪郡(220-265)
渾彌縣 今朝鮮平安南道安州市東南 樂浪郡(220-265)
訁冉邯縣 今朝鮮平壤市西北 樂浪郡(?) 無考縣份。
占蟬縣 今朝鮮南浦特別市西北 樂浪郡(?) 無考縣份。
浿水縣 今朝鮮咸鏡南道長津湖附近 樂浪郡(?) 無考縣份。
增地縣 今朝鮮平安南道新州附近 樂浪郡(?) 無考縣份。
樂都縣 今朝鮮平安南道孟山郡 樂浪郡(?) 無考縣份。
帶方郡
(7)
帶方縣 帶方縣 今朝鮮黃海北道沙里院市 帶方郡(220-265)
列口縣 今朝鮮黃海南道殷栗郡大同江入海口南岸 帶方郡(220-265)
海冥縣 今朝鮮黃海南道海州市一帶 帶方郡(220-265)
長岑縣 今朝鮮黃海南道長淵郡 帶方郡(220-265)
昭明縣 今朝鮮黃海南道信川郡 帶方郡(220-265)
提奚縣 今朝鮮黃海北道平山郡西南 帶方郡(220-265)
含資縣 今朝鮮黃海北道瑞興郡 帶方郡(220-265)

梁州

[編輯]

曹魏景元四年(263年)蜀漢後主降魏後,於十二月分益州巴漢7郡置梁州。[參98]州治南鄭縣(今陝西省漢中市)。計魏末轄7郡、43縣。

郡級行政區

[編輯]
漢中郡
蜀漢舊郡,郡治南鄭縣(今陝西省漢中市漢台區),領南鄭、褒中、漢城(曹魏平蜀後復名沔陽)、樂城、南鄉5縣。
梓潼郡
蜀漢舊郡,郡治梓潼縣(今四川省梓潼縣),領梓潼、涪、漢壽、白水、漢德、劍門6縣。咸熙元年(264年)陰平郡陰平、廣武2縣來屬。
廣漢郡
東漢舊郡,郡治雒縣(今四川省中江縣西),領雒、新都、緜竹、什邡、陽泉5縣。咸熙年間增領郪、廣漢、德陽、五城4縣。
涪陵郡
蜀漢舊郡,郡治涪陵縣(今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領涪陵、漢髮、萬寧、漢復、漢平5縣。
巴郡
蜀漢舊郡,郡治江州縣(今重慶市中心),領江州、枳、臨江、墊江4縣。
巴東郡
蜀漢舊郡,郡治永安縣(今重慶市奉節縣),領永安、朐忍、漢豐、羊渠、北井5縣。
巴西郡
蜀漢舊郡,郡治閬中縣(今四川省閬中市),領閬中、安漢、西充國、南充國、宕渠、宣漢、漢昌7縣。
東廣漢郡(廢除)
蜀漢舊郡,郡治郪縣(今四川省三台縣郪江鎮),領郪、廣漢、德陽、五城4縣。曹魏平蜀後,於咸熙年間廢郡併入廣漢郡。[參99]
陰平郡(廢除)
東漢舊郡,建興七年(229)諸葛亮北伐時攻取此地。[參100]景元四年(263年)平蜀後劃入雍州。郡治陰平縣(今甘肅省文縣),領陰平、廣武2縣。咸熙元年(264年)廢郡,併入梓潼郡。[註70]

縣級行政區

[編輯]
梁州(州治南鄭縣)
說明:本表為曹魏咸熙二年(265年)梁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郡名
(縣數)
郡治 縣名 今地位置(2013年1月) 隸屬郡國 備注
漢中郡
(5)
南鄭縣 南鄭縣 今陝西省漢中市漢台區 漢中郡(264-265)
褒中縣 今陝西省漢中市 漢中郡(264-265)
沔陽縣 今陝西省勉縣 漢中郡(264-265) 蜀漢為漢城縣,曹魏平蜀後恢復舊名。
樂城縣 今陝西省成固縣 漢中郡(264-265)
南鄉縣 今陝西省西鄉縣 漢中郡(264-265)
梓潼郡
(8)
梓潼縣 梓潼縣 今四川省梓潼縣 梓潼郡(264-265)
涪縣 今四川省綿陽市 梓潼郡(264-265)
漢壽縣 今四川省劍閣縣東北 梓潼郡(264-265)
白水縣 今四川省廣元市西北 梓潼郡(264-265)
漢德縣 今四川省劍閣縣 梓潼郡(264-265)
劍門縣 今四川省劍閣縣 梓潼郡(264-265)
陰平縣 今甘肅省文縣 陰平郡(264)→梓潼郡(264-265) 東漢末已廢縣,建興七年(229年)蜀漢攻取此地後復置縣。
廣武縣 今四川省平武縣 陰平郡(264)→梓潼郡(264-265) 東漢末已廢縣,建興七年(229年)蜀漢攻取此地後復置縣。[參101]
廣漢郡
(9)
雒縣 雒縣 今四川省中江縣西 廣漢郡(264-265)
新都縣 今四川省新都縣 廣漢郡(264-265)
緜竹縣 今四川省綿竹市東南 廣漢郡(264-265)
什邡縣 今四川省什邡市 廣漢郡(264-265)
陽泉縣 今四川省德陽市西北孝泉鎮 廣漢郡(264-265)
郪縣 今四川省三台縣郪江鎮 東廣漢郡(264?)→廣漢郡(264?-265)
廣漢縣 今四川省射洪縣 東廣漢郡(264?)→廣漢郡(264?-265)
德陽縣 今四川省遂寧市東南 東廣漢郡(264?)→廣漢郡(264?-265)
五城縣 今四川省中江縣 東廣漢郡(264?)→廣漢郡(264?-265)
涪陵郡
(5)
涪陵縣 涪陵縣 今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 涪陵郡(264-265)
漢髮縣 今重慶市黔江區西 涪陵郡(264-265)
萬寧縣 地望不詳 涪陵郡(264-265)
漢復縣 今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 涪陵郡(264-265)
漢平縣 今重慶市武隆縣西北 涪陵郡(264-265)
巴郡
(4)
江州縣 江州縣 今重慶市 巴郡(264-265)
枳縣 今重慶市涪陵區 巴郡(264-265)
臨江縣 今重慶市忠縣 巴郡(264-265)
墊江縣 今重慶市合川區 巴郡(264-265)
巴東郡
(5)
永安縣 永安縣 今重慶市奉節縣 巴東郡(264-265)
朐忍縣 今重慶市雲陽縣西 巴東郡(264-265)
漢豐縣 今重慶市開縣 巴東郡(264-265)
羊渠縣 今重慶市萬州區 巴東郡(264-265)
北井縣 今重慶市巫山縣 巴東郡(264-265)
巴西郡
(7)
閬中縣 閬中縣 今四川省閬中市 巴西郡(264-265)
安漢縣 今四川省南充市 巴西郡(264-265)
西充國縣 今四川省閬中市 巴西郡(264-265)
南充國縣 今四川省南部縣 巴西郡(264-265)
宕渠縣 今四川省渠縣東北 巴西郡(264-265)
宣漢縣 今四川省儀隴縣 巴西郡(264-265)
漢昌縣 今四川省巴中縣 巴西郡(264-265)

益州

[編輯]

魏景元四年(263年)十一月,蜀漢後主劉禪向鄧艾投降,地歸曹魏。州治成都縣(今四川省成都市)。計魏末轄12郡、88縣。

郡級行政區

[編輯]
蜀郡
蜀漢舊郡,郡治成都縣(今四川省成都市),領成都、郫、江原、繁、廣都、臨邛6縣。
汶山郡
蜀漢舊郡,郡治綿虒縣(今四川省茂縣),領綿虒、廣柔、汶江、蠶陵、氐道、白馬、平康、都安8縣。[註71]
犍為郡
蜀漢舊郡,郡治武陽縣(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領武陽、資中、牛鞞、南安、僰道5縣。
江陽郡
蜀漢舊郡,郡治漢安縣(今四川省內江市),領漢安、江陽、符節3縣。
漢嘉郡
蜀漢舊郡,郡治漢嘉縣(今四川省天全縣東北),領漢嘉、徙陽、新道、旄牛4縣。
朱提郡
蜀漢舊郡,郡治南昌縣(今雲南省鎮雄縣),領南昌、朱提、漢陽、南廣4縣。
越巂郡
蜀漢舊郡,郡治邛都縣(今四川省西昌市),領邛都、會無、臺登、卑水、定莋、蘇祁、闡、潛街、馬湖、安上10縣。
牂柯郡
蜀漢舊郡,郡治且蘭縣(今貴州省黃平縣西南),領且蘭、談指、夜郎、毋斂、鄨、平夷 同並7縣。
建寧郡
蜀漢舊郡,郡治味縣(今雲南省曲靖市),領味、滇池、勝休、俞元、昆澤、同瀨、牧靡、穀昌、連然、秦臧、雙柏、建伶、同勞、毋單、存邑、新定、脩雲、泠丘18縣。[註72]
永昌郡
蜀漢舊郡,郡治不韋縣(今雲南省保山市東北),領不韋、巂唐、哀牢、博南、比蘇、永壽、南涪、雍鄉8縣。[註73]
雲南郡
蜀漢舊郡,郡治梇棟縣(今雲南省姚安縣北),領梇棟、青蛉、遂久、姑復、雲南、邪龍、楪榆7縣。
興古郡
蜀漢舊郡,郡治宛溫縣(今雲南省丘北縣南),領宛溫、句町、鐸封、進乘、漏臥、賁古、西豐、西隨8縣。

縣級行政區

[編輯]
益州(州治成都縣)
說明:本表為曹魏咸熙二年(265年)益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郡名
(縣數)
郡治 縣名 今地位置(2013年12月) 隸屬郡國 備注
蜀郡
(6)
成都縣 成都縣 今四川省成都市 蜀郡(264-265)
郫縣 今四川省郫縣 蜀郡(264-265)
江原縣 今四川省雙流縣西 蜀郡(264-265)
繁縣 今四川省新都縣西北 蜀郡(264-265)
廣都縣 今四川省雙流縣東北 蜀郡(264-265)
臨邛縣 今四川省邛崍市 蜀郡(264-265)
汶山郡
(8)
緜虒縣 綿虒縣 今四川省茂縣 汶山郡(264-265)
廣柔縣 今四川省汶川縣西北 汶山郡(264-265)
汶江縣[註74] 今四川省茂縣西北 汶山郡(264-265)
蠶陵縣[註74] 今四川省茂縣 汶山郡(264-265)
氏道縣[註74] 今四川省松潘縣 汶山郡(264-265)
都安縣 今四川省郫縣西北 汶山郡(264-265)
平康縣 今四川省松潘縣西南 汶山郡(264-265)
白馬縣 今四川省松潘縣 汶山郡(264-265)
犍為郡
(5)
武陽縣 武陽縣 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 犍為郡(264-265)
南安縣 今四川省樂山市 犍為郡(264-265)
資中縣 今四川省資陽市 犍為郡(264-265)
牛鞞縣 今四川省簡陽市 犍為郡(264-265)
僰道縣 今四川省宜賓市 犍為郡(264-265)
江陽郡
(3)
漢安縣 漢安縣 今四川省內江市 江陽郡(264-265)
江陽縣 今四川省瀘州市 江陽郡(264-265)
符節縣 今四川省合江縣 江陽郡(264-265)
漢嘉郡
(4)
漢嘉縣 漢嘉縣 今四川省天全縣東北 漢嘉郡(264-265)
徙陽縣 今四川省天全縣 漢嘉郡(264-265)
新道縣[註75] 今四川省滎經縣 漢嘉郡(264-265)
旄牛縣 今四川省漢源縣 漢嘉郡(264-265)
朱提郡
(4)
南昌縣 南昌縣 今雲南省鎮雄縣 朱提郡(264-265)
朱提縣 今雲南省昭通市城區 朱提郡(264-265)
漢陽縣 今貴州省六盤水市西北 朱提郡(264-265)
南廣縣 今雲南省鹽津縣 朱提郡(264-265)
越巂郡
(10)
邛都縣 邛都縣 今四川省西昌市東南 越巂郡(264-265)
臺登縣 今四川省冕寧縣 越巂郡(264-265)
闡縣 今四川省越西縣 越巂郡(264-265)
蘇祁縣 今四川省西昌市 越巂郡(264-265)
會無縣 今四川省會理縣 越巂郡(264-265)
定筰縣 今四川省鹽源縣 越巂郡(264-265)
卑水縣 今四川省昭覺縣東南 越巂郡(264-265)
潛街縣 今四川省雷波縣東北 越巂郡(264-265)
安上縣 今四川省屏山縣 越巂郡(264-265)
馬湖縣 今四川省雷波縣 越巂郡(264-265)
建寧郡
(18)
味縣 味縣 今雲南省曲靖市 建寧郡(264-265)
滇池縣 今雲南省澄江縣西 建寧郡(264-265)
昆澤縣 今雲南省宜良縣 建寧郡(264-265)
同瀨縣 今雲南省馬龍縣 建寧郡(264-265)
同勞縣 今雲南省陸良縣 建寧郡(264-265)
建伶縣 今雲南省晉寧縣 建寧郡(264-265)
連然縣 今雲南省安寧市 建寧郡(264-265)
牧靡縣 今雲南省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 建寧郡(264-265)
秦臧縣 今雲南省祿豐縣 建寧郡(264-265)
榖昌縣 今雲南省昆明市 建寧郡(264-265)
雙柏縣 今雲南省雙柏縣 建寧郡(264-265)
俞元縣 今雲南省澄江縣 建寧郡(264-265)
勝休縣 今雲南省江川縣北 建寧郡(264-265)
毋單縣 今雲南省澄江縣東南 建寧郡(264-265)
存邑縣 今雲南省宣威市 建寧郡(264-265)
新定縣 今雲南省普安縣 建寧郡(264-265)
修雲縣 今雲南省彌勒縣 建寧郡(264-265)
泠丘縣 今貴州省盤縣 建寧郡(264-265)
牂柯郡
(7)
且蘭縣 且蘭縣 今貴州省黃平縣西南 牂柯郡(264-265)
談指縣 今貴州省貞豐縣西北 牂柯郡(264-265)
夜郎縣 今貴州省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 牂柯郡(264-265)
毋歛縣 今貴州省獨山縣 牂柯郡(264-265)
鄨縣 今貴州省遵義市 牂柯郡(264-265)
平夷縣 今貴州省畢節市城區東北 牂柯郡(264-265)
同並縣[註76] 今雲南省彌勒縣境內 牂柯郡(264-265)
永昌郡
(8)
不韋縣 不韋縣 今雲南省保山市東北 永昌郡(264-265)
比蘇縣 今雲南省雲龍縣 永昌郡(264-265)
嶲唐縣 今雲南省雲龍縣西南 永昌郡(264-265)
哀牢縣 今雲南省盈江縣 永昌郡(264-265)
博南縣 今雲南省永平縣西南 永昌郡(264-265)
永壽縣[註73] 今雲南省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 永昌郡(264-265)
雍鄉縣[註73] 今地不明 永昌郡(264-265)
南涪縣[註73] 今雲南省景洪市 永昌郡(264-265)
雲南郡
(7)
梇棟縣 梇棟縣 今雲南省姚安縣 雲南郡(264-265)
雲南縣 今雲南省祥雲縣東南 雲南郡(264-265)
邪龍縣 今雲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 雲南郡(264-265)
楪榆縣 今雲南省大理市 雲南郡(264-265)
青蛉縣 今雲南省大姚縣 雲南郡(264-265)
遂久縣 今雲南省麗江市城區 雲南郡(264-265)
姑復縣 今雲南省永勝縣東南 雲南郡(264-265)
興古郡
(8)
宛溫縣 宛溫縣 今雲南省丘北縣 興古郡(264-265)
句町縣 今雲南省廣南縣 興古郡(264-265)
鐔封縣 今雲南省丘北縣西南 興古郡(264-265)
進乘縣 今雲南省屏邊苗族自治縣 興古郡(264-265)
漏臥縣 今雲南省羅平縣 興古郡(264-265)
賁古縣 今雲南省蒙自縣 興古郡(264-265)
西豐縣 今雲南省華寧縣 興古郡(264-265)
西隨縣 今雲南省元陽縣一帶 興古郡(264-265)

校尉、刺史列表

[編輯]

註解

[編輯]

    註:

  1. ^ 孔祥軍據《宋書·州郡志二》「魏郡太守,漢高帝立。二漢屬冀州,魏、晉屬司隸」的記載,認為《晉書》和《元和志》中的「平陽」當作「魏郡」,曹魏初置司隸時,當是領河南、河東、河內、弘農、魏郡5郡。(見《三國政區地理研究》第1頁司隸條,第14頁魏郡條)
  2. ^ 2.0 2.1 吳增僅依據《元和志》「本陸渾戎所居……至漢為陸渾縣,屬弘農郡,後屬河南尹」,認為漢末魏時,陸渾縣已經隸屬於河南尹(吳增僅《三國郡縣表附考證》,開明書局《二十五史補編》第三冊,第3頁),孔祥軍依據《宋書·符瑞志中》「泰始元年十二月,白虎見弘農陸渾」的記載,判定陸渾縣最晚在265年己隸屬弘農郡(《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9頁),據此魏末陸渾縣可能隸屬弘農郡。
  3. ^ 孔祥軍依據《宋書·州郡志》「陽翟,魏晉屬河南」的記載,判定陽翟縣在魏時己隸屬河南尹。
  4. ^ 孔祥軍考證認為弘農郡一度隸屬豫州。(《三國政區地理研究》第9頁弘農郡)
  5. ^ 吳增僅《三國郡縣表》和楊晨《三國會要》認為領有原武1縣,但據地理位置,周邊的卷縣、陽武2縣可能也是該郡領有。
  6. ^ 據《續漢志·百官五》注引《獻帝起居注》,建安十八年(213年)時有「滎陽都尉」。
  7. ^ 孔祥軍認為《元和志》「屬冀州」應作「屬司州」之誤。又領縣數,楊晨《三國會要》認為領有《晉書·地理志》汲郡記載的6縣(《三國會要》第720頁朝歌郡),孔祥軍考證後認為此說可從。(《三國政區地理研究》第13頁河內郡)
  8. ^ 時間不明,孔祥軍考證認為該郡置後不久併入河內郡。(《三國政區地理研究》第13頁河內郡)
  9. ^ 謝鍾英據《魏志·夏侯惇傳》裴注引王沈《魏書》「韓浩舅杜陽為河陰令」,認為河陰「係桓靈後所改」(王先謙《後漢書集解·郡國一》引謝鍾英《補三國疆域志補注》),楊守敬同(見楊守敬《水經註疏》卷四注語),周振鶴認為「謝說甚是」(《東漢政區地理》第18頁河南尹條);趙一清認為「蓋史家追改之」(盧弼《三國志集解》卷9〈夏侯惇傳〉引趙一清《三國志注補》),孔祥軍認為趙一清說法「似更妥當」(《三國政區地理研究》第7頁河陰縣)。
  10. ^ 《晉書·地理志》作「垣縣」,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西晉圖組》作「東垣縣」,孔祥軍依據《魏志》卷16「白騎攻東垣」及《左傳·襄公元年》杜注「河東郡有東垣縣」,認為作「東垣」是。(《晉書地理志校注》第26頁)
  11. ^ 11.0 11.1 孔祥軍認為襄縣魏時不可考,郟縣魏時復置。(《三國政區地理研究》第23頁)李曉傑認為二縣實為同一縣,漢順帝時郟縣易名襄縣,漢桓帝後旋復其舊。(《東漢政區地理》第25頁)
  12. ^ 12.0 12.1 12.2 孔祥軍認為魏時召陵縣屬潁川郡,項縣屬陳郡,山桑縣屬沛國,歸屬情況乏考。(《三國政區地理研究》第23、31、32頁)疑此3縣均在黃初三年(222年)汝陰建郡時,同時劃入潁川、陳、沛3郡。
  13. ^ 孔祥軍認為東漢末無此郡,置郡時間當在黃初三年(222年)以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第29頁弋陽郡)
  14. ^ 14.0 14.1 據魏明帝太和六年(232年)詔令,所有諸侯王均改以郡為國,然而三國時未有以魯陽為名之郡,孔祥軍據《太平寰宇記》卷21有「晉改為魯郡」一文,認為魏時仍稱魯國。(《三國政區地理研究》第31頁魯國)依據孔說,疑《邯鄲懷王邕傳》「六年,改封魯陽」當作「六年,改封魯王」。
  15. ^ 吳增僅《三國郡縣表》考證,以《魏志》所列十縣與汝水相隔百里,與汝陰諸縣不相連接,從而認定此文確實有誤。吳增僅認為「十縣為汝陰郡」中的「為」字是衍文,原文應讀作:「分沛國蕭、相、竹邑、符離、蘄、銍、龍亢、山桑、洨、虹十縣,汝陰郡宋縣,陳郡苦縣,皆屬譙郡」。
  16. ^ 孔祥軍考証汝陰郡可考縣為汝陰、南頓、汝陽、新蔡、褒信5縣(《三國政區地理研究》第28-29頁)。然而依照孔祥軍的說法,汝陰郡勢必成為轄域分隔三地且互不接壤的郡,汝南郡因為汝陰郡居於郡中而地分東、西兩部。吳增僅《三國郡縣表》考證新陽、鮦陽、慎、富陂、宋、原鹿、固始7縣當為魏汝陰郡管轄,據其地理,吳增僅說法可靠性較大。
  17. ^ 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第28頁汝陰郡。
  18. ^ 《續漢書·郡國志》作「富波」,《吳志·呂蒙傳》作「富陂」,盧弼《三國志集解》引用《孫叔敖碑》認為「波」「陂」古代字通。
  19. ^ 孔祥軍據《魏志·明帝紀》認為宋縣魏初劃歸沛郡,後移屬譙郡,最終回歸汝南郡。(《三國政區地理研究》第23頁)
  20. ^ 《中國歷史地圖集·三國圖組》作「毋極」。
  21. ^ 《中國歷史地圖集·三國圖組》作「樂成」。
  22. ^ 孔祥軍引吳增僅說謂黃初七年(226年)改名清河縣。(《三國政區地理研究》第45頁)
  23. ^ 《中國歷史地圖集·三國圖組》作「肥成」。
  24. ^ 孔祥軍據《水經注》「(汶水)又西南過東平章縣西」之文,認為三國時章縣尚存在,然而《水經》原文或有沿用漢史地理的可能性。
  25. ^ 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未列此郡。
  26. ^ 吳增僅及譚其驤認為淮陰縣三國時隸屬廣陵郡。孔祥軍據《水經注》「又東北至下邳淮陰城西西」之文,認為三國時淮陰縣屬下邳郡,然而《水經》原文或有沿用漢史地理的可能性。
  27. ^ 孔祥軍誤作魏時新置縣份。(《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第356頁)
  28. ^ 孔祥軍認為魏時隸屬琅邪郡。(《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第357頁)
  29. ^ 姑幕故城,石埠子歷史上那些事兒……
  30. ^ 孔祥軍列為魏時隸屬東萊郡。(《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第366頁)
  31. ^ 孔祥軍認為尚有全淑、阜陵2縣,計魏末淮南郡有10縣。
  32. ^ 孔祥軍認為尚有龍舒縣,計魏末廬江郡有9縣。
  33. ^ 安豐郡廢郡的具體時間不明,最晚在魏嘉平五年(253)張特任安豐太守及吳五鳳二年(255年)朱異襲擊安豐時尚可見。
  34. ^ 馬茂叛逃的具體時間不明,大致在太和二年(228)王凌擔任揚州刺史至正始初年任揚州都督時期。
  35. ^ 《三國志》卷20〈武文世王公傳·中山恭王袞傳〉作黃初四年(223年)降封贊縣王,但據同卷各傳及魏文帝《改封縣王詔》,曹魏藩王由諸王降封縣王均在黃初五年(224年)的時候,且均是魏文帝的兄弟,因此〈中山恭王袞傳〉記載的「四年,改封贊王」當為「五年,改封贊王」之誤。
  36. ^ 孔祥軍考証認為南陽郡領縣尚有山都、襄鄉2縣。
  37. ^ 吳增僅《三國郡縣表》卷3,開明書店《廿五史補編》第3冊,第2884頁。
  38. ^ 孔祥軍考証認為上庸郡領縣尚有安樂縣,無武陵縣。
  39. ^ 孔祥軍據《三國志·鄧艾傳》鄧艾籍貫為「義陽棘陽人」,認為魏時棘陽縣曾屬義陽郡,然而陳壽著《三國志》在西晉之時,籍貫或有以晉史地理為主的可能性。
  40. ^ 孔祥軍據《三國志·來敏傳》、《鄧芝傳》來敏、鄧芝籍貫為「義陽新野人」,認為魏時新野縣曾屬義陽郡,然而蜀漢無史,陳壽著《三國志》在西晉之時,籍貫或有以晉史地理為主的可能性。
  41. ^ 《續漢書·郡國志》南陽郡領縣無平林縣。《太平寰宇記》卷132引《魏志》記載義陽郡領縣有平林縣,推測漢末魏初之際已置縣。
  42. ^ 孔祥軍據《水經注》正文有「襄鄉縣」之文,認為魏時襄鄉縣尚在,然而《水經》或有沿用舊史地理的可能性。
  43. ^ 孔祥軍據《三國志·孫權傳》南陽5縣降吳及《水經注》割南陽5縣置新野郡,屬縣有「山都」,認為魏、晉時屬南陽郡,然而《水經注》封司馬歆新野郡公年代可能有誤,吳、魏相互敵對,吳國應不可能承認魏國新設的政區,山陽縣東漢屬南陽郡管轄,或有用漢史地理的可能性。
  44. ^ 陳健梅認為編縣初屬吳境,後入魏。(陳健梅《孫吳政區地理研究》第152頁)
  45. ^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三國圖組》無此縣。
  46. ^ 曹魏廣魏郡在天水及安定2郡之間,據《三國志·明帝紀》記載「〔太和二年〕蜀大將諸葛亮寇邊,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吏民叛應亮」可知,此時尚未有廣魏郡。裴注引《魏略》有「廣魏太守王贇」,可知在景初二年時已置廣魏郡。
  47. ^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三國圖組》列有清水縣,孔祥軍引《魏書·地形志》「清水,前漢屬天水,後漢罷,晉復屬」及《輿地廣志》卷15「漢屬天水郡,東漢省之,晉復置,屬略陽郡」以証三國時無清水縣。
  48. ^ 孔祥軍認為東漢末此郡未廢。(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論文稿,第108頁)
  49. ^ 《宋書·州郡志》「南霸城本霸陵,漢舊縣。《太康地誌》曰,霸城何志魏囗」,胡阿祥認為「魏」後當闕「改」字」,孔祥軍認為其說當是。(胡阿祥《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第396頁;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論文稿,第97頁)
  50. ^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三國圖組》作杜縣。
  51. ^ 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列屬扶風郡屬縣。
  52. ^ 《續漢州郡志》作「陰盤縣」。
  53. ^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三國圖組》作京兆郡屬縣。
  54. ^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三國圖組》無此縣。
  55. ^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三國圖組》無此縣。
  56. ^ 孔祥軍據《太平寰宇記》卷28「後漢安帝以上郡避羌寇,寄理於此,因省衙縣。晉惠帝再置,尋又省焉」,認為東漢末年已廢縣。(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論文稿,第99頁)
  57. ^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三國圖組》無此縣。
  58. ^ 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列為無考縣。
  59. ^ 孔祥軍據《水經注》「沮水出北地直路縣,東過馮翊祋翊縣北,東入於洛」一文,且《水經注》為三國時人所著,推斷三國時有直路縣。(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論文稿,第104頁。)然細讀《水經注》,或有沿用漢史地理的可能性。漢代直路縣在今陝西省富縣西,沮水發源於陝甘邊界的子午嶺上,在漢代為直路縣境西南,其境三國時不在曹魏境內;馮翊祋翊縣在今陝西省耀縣,其北境有沮水流經,但距離有近100公里遠,於今黃陵縣境匯入洛水(今陝西北洛河)。
  60. ^ 孔祥軍據《魏志·后妃傳》裴注引《晉諸公贊》「咸熙初封郭建為臨渭縣公」,判定魏時已置縣。(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論文稿,第106頁)
  61. ^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三國圖組》無此縣。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列為天水郡屬縣。然據地理,當屬廣魏郡。
  62. ^ 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列為無考縣。
  63. ^ 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列為天水郡屬縣。
  64. ^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三國圖組》列為廢棄縣份,孔祥軍據《魏志·郭淮傳》有「枹罕」一文,認為此縣至三國時尚存在。
  65. ^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三國圖組》未列此縣。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列為隴西郡屬縣。
  66. ^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三國圖組》作蒼松縣。
  67. ^ 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列為常山郡屬縣。
  68. ^ 孔祥軍據《水經注》認為遼樂浪郡領縣尚有臨浿縣。
  69. ^ 孔祥軍列為遼東郡領縣。
  70. ^ 據《華陽國志·巴志》「至魏咸熙元年平蜀,始分益之巴、漢七郡置梁州。治漢中」及《晉書·地理志上》「陰平郡泰始中置」、「及泰始五年,又以雍州隴右五郡及涼州之金城、梁州之陰平,合七郡置秦州」可知,咸熙元年(264年)時已廢陰平郡,又據《晉書·地理志上》「梁州之陰平」之文可知廢郡後當併入梓潼郡。
  71. ^ 汶江、蠶陵、氐道3縣《晉書》屬汶山郡,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據《水經注》經文「益州沱水在蜀郡汶江縣」、「岷山在蜀郡氐道縣」及《輿地廣記》「本漢蠶陵縣地,屬汶山郡,郡廢,屬蜀郡,晉復屬汶山郡」,認為在蜀漢時皆為蜀郡屬縣。
  72. ^ 洪亮吉《補三國張域志》及吳增僅《三國郡縣表》將新定、修雲、泠丘、律高4縣列為三國建寧郡屬縣,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從洪、吳二人說法列為三國蜀漢屬縣;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認為未有史料可証明蜀漢有此4縣,未列為蜀漢屬縣。
  73. ^ 73.0 73.1 73.2 73.3 洪亮吉《補三國張域志》及吳增僅《三國郡縣表》將永壽、南涪、雍鄉3縣列為蜀漢永昌郡屬縣,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從洪、吳二人說法列為蜀漢屬縣;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認為未有史料可証明蜀漢有此3縣,未列為蜀漢屬縣。
  74. ^ 74.0 74.1 74.2 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認為曹魏時為蜀郡屬縣。
  75. ^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三國圖組》作嚴道縣。
  76. ^ 《中國歷史地圖集·三國圖組》依地理位置繪入建寧郡屬縣。

參考資料

[編輯]

引用

[編輯]

    參:

  1. ^ 1.0 1.1 1.2 1.3 1.4 1.5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第28-33頁。
  2. ^ 《續漢志》卷28〈百官志五〉:「建安十八年三月庚寅,省州並郡,復禹貢之九州。……省司隷校尉,以司隸部分屬豫州、冀州、雍州。」
  3. ^ 《晉書》卷14〈地理志上〉:「魏氏受禪,即都漢宮,司隸所部河南、河東、河內、弘農並冀州之平陽,合五郡,置司州。」;《元和郡縣圖志》卷5〈河南府〉:「魏文帝受禪,亦都洛陽,陳留王以司隸校尉所掌,置司州,領河南、河東、河內、弘農、平陽五郡。」[註1]
  4. ^ 《晉書》卷14〈地理志上〉:「晉武帝太康元年,既平孫氏,凡增置郡國二十有三,省司隸置司州。」;《通典》卷171〈州郡一〉:「晉武帝太康元年平吳,分為十九州部:置司州,治洛陽。」;吳增僅《三國郡縣表附考證》:「今考司州之名魏時屢見,……魏時司隸但通稱司州,至太康元年始定耳。」(《二十五史補編》第三冊,第9頁)
  5. ^ 5.0 5.1 《三國志》卷2〈文帝紀〉注引《魏略》:「(黃初元年)詔以漢火行也,火忌水,故『洛』去『水』而加『隹』。魏於行次為土,土,水之牡也,水得土而乃流,土得水而柔,故除『隹』加「水』,變『雒』為『洛』。」
  6. ^ 6.0 6.1 《水經》卷9〈濟水注〉:「魏正始三年,歲在甲子,被癸丑詔書,割河南郡縣,自鞏、闕以東,創建滎陽郡。」
  7. ^ 《三國志》卷20〈武文世王公傳〉:「黃初三年立為河東王。六年,改封館陶縣。」
  8. ^ 8.0 8.1 《元和郡縣圖志》卷12〈河東道·隰州永和縣〉:「本漢狐讘縣,屬河東郡,後漢省。魏初復置狐讘縣,屬河東郡。」
  9. ^ 9.0 9.1 《三國志》卷4〈齊王芳紀〉:「正始八年夏五月,分河東之汾北十縣為平陽郡。」
  10. ^ 10.0 10.1 10.2 10.3 《三國志》卷2〈文帝紀〉:「(黃初二年),以魏郡東部為陽平郡,西部為廣平郡。」;《魏書》卷106上〈地形志上〉:「魏文帝黃初二年分魏置,治館陶城;廣平郡……魏文帝黃初二年復,改治曲梁城。」;《水經》卷9〈淇水注〉:「(館陶)縣,即《春秋》所謂冠氏也,魏陽平郡治也。」
  11. ^ 《三國志》卷20〈武文世王公傳〉:「廣平哀王儼,黃初三年封。四年薨。無子。國除。」
  12. ^ 12.0 12.1 12.2 吳增僅《三國郡縣表》考證:「《洪志》魏分潁川郡置考,魏時無襄城郡,建安元年,曹公用棗祗、韓浩議,始興屯田。州郡例置田官(《魏志·武帝紀》注引《魏書》),襄城有典農中郎將(《魏志·裴潛傳》注引《魏略·黃朗傳》),奏通貢舉比之郡國(《裴潛傳》)。咸熙元年罷屯田官,諸典農皆為太守(《魏志·陳留王奐紀》),都尉皆為令長(典農都尉秩六百石或四百石,故改令長。若典農、中郎將秩二千石,其品秩與郡守同,故改郡守者,皆中郎將也)。其時野王有典農,原武有典農。《晉書·宗室傳》太原王輔,魏末為野王太守;河間王洪,仕魏歷典農中郎將、原武太守。野王、原武曹魏盛時並無此郡,其為典農所改無疑。然則襄城亦為典農所改無疑也,特咸熙改元之際晉國已建,故《沈志》言魏置,《晉志》又言武帝受命置也(《晉書·宣帝紀》嘉平元年以潁川繁昌、鄢陵、新汲、父城等縣封司馬懿。繁昌、父城晉時皆屬襄城,而此時猶隸潁川,亦足証襄城置郡在魏末矣)。水案《晉書·武帝紀》罷農官為郡縣事,在太始二年,故襄城郡置郡《晉志》亦以為在是年也,特紀年與《魏志》異,當依《魏志》。」(《二十五史補編》第三冊,第18-19頁)
  13. ^ 吳增僅《三國郡縣表附考證》:「《齊王芳紀》雲自帝即位至於是歲,郡國縣道多所置省,俄或還舊,滎陽之省,疑在嘉平初年也。」(《二十五史補編》第三冊,第9頁)
  14. ^ 《元和郡縣圖志》卷16〈衛州〉:「河內殷墟,更屬於晉,後又屬齊,戰國時屬魏。秦屬河東郡。在漢為汲縣,屬河內郡。魏黃初中置朝歌郡,屬冀州。」[註7]
  15. ^ 《水經》卷4〈河水注〉:「(平陰),魏文帝改曰河陰矣。」[註9]
  16. ^ 中華書局《點校本晉書》卷14〈地理志上〉注釋10:「汾陽公國相 畢校及方愷《新校晉書地理志》以後簡稱方校均謂『汾陽』當作『汾陰』。」;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27頁注釋5:「《左傳·文公六年》杜注河東郡有汾陰縣,《後魏志》:『汾陰,二漢、晉屬河東』,則『汾陽』似當作『汾陰』。」
  17. ^ 《元和郡縣圖志》卷15〈冀州肥鄉縣〉:「魏黃初二年分邯鄲、列人等縣立肥鄉,屬廣平郡。」
  18. ^ 《元和郡縣圖志》卷15〈礠州滏陽縣〉:「本漢武安縣之地,魏黃初三年分武安立臨水縣,屬廣平郡,以城臨滏水,故曰臨水。」
  19. ^ 《三國志》卷3〈明帝紀〉:「〔景初二年二月〕壬寅,分沛國蕭、相、竹邑、符離、蘄、銍、龍亢、山桑、洨、虹十縣為汝陰郡。宋縣,陳郡苦縣皆屬譙郡[註15]。以沛、杼秋、公丘、彭城豐國、廣戚,併五縣為沛王國。」
  20.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潁川太守〉:「魏分潁川為襄城郡。」;《晉書》卷14〈地理志上〉:「襄城郡,泰始二年置。」
  21. ^ 《三國志》卷2〈文帝紀〉:「〔黃初二年〕改許縣為許昌縣。」
  22. ^ 《三國志》卷2〈文帝紀〉:「〔黃初元年〕以潁陰之繁陽亭為繁昌縣。」
  23. ^ 《輿地廣記》卷9〈京西北路·潁昌府郟縣〉:「郟縣……漢屬潁川郡,後漢省之,魏復置。」
  24. ^ 《太平寰宇記》卷12〈河南道十二·宋州穀熟縣〉:「魏文帝廢。」
  25. ^ 《魏書》卷106上〈地形志上〉:「冀州後漢治高邑,袁紹、曹操為冀州,治鄴,魏、晉治信都。」;《太平寰宇記》卷63〈河北道·冀州〉:「魏黃初中,冀州刺史自鄴徙理信都。」
  26. ^ 吳增僅《三國郡縣表附考證》:「《晉志》序例,魏武置郡十二,其一章武,後又雲泰始元年置章武郡,今考《獻帝起居注》所載建安十八年冀州統郡之數,尚無章武郡名,則郡立於十八年後矣。《魏志·杜畿傳子恕》嘉平元年免官徙章武郡,志於章武僅此一見,後遂無考。齊王芳嘉平五年紀雲自帝即位至於是歲,郡國縣道多所置省,疑章武即於是時省廢,至晉泰始元年復立也。」(《二十五史補編》第三冊,第2354頁)
  27. ^ 《輿地廣記》卷11〈河北西路·真定府真定縣〉:「真定縣……東漢併入常山,魏、晉為郡治。」
  28. ^ 28.0 28.1 《輿地廣記》卷10〈河北東路·博州博平縣〉:「博平縣,漢屬東郡,魏、晉屬平原國」,卷10〈河北東路·博州聊城縣〉:「聊城縣……二漢屬東郡,魏、晉屬平原國;漢茌平縣屬東郡,後漢屬濟北國,魏、晉屬平原國」。
  29. ^ 《元和郡縣圖志》卷18〈定州陘邑縣〉:「陘邑縣……漢屬中山國,章帝改為漢昌,魏文帝改為魏昌。」
  30. ^ 《三國志》卷5〈后妃傳〉:「文昭皇后,中山無極人。」
  31. ^ 《魏書》卷104上〈地形志上〉:「靈丘,前漢屬代,後漢、晉罷。」
  32. ^ 《太平寰宇志》卷51〈河東道·蔚州飛狐縣〉:「飛狐縣……本漢廣昌縣地,屬代郡,後漢屬中山國,魏封樂進為廣昌侯即謂此,後廢,晉又屬代郡。」
  33.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兗州刺史,後漢治山陽昌邑,魏、晉治廩丘。」
  34. ^ 《輿地廣記》卷54〈東京·開封府東明縣〉:「東明縣,本漢東昏縣,屬陳留郡……後漢復曰東昏,後省為東明鎮。」
  35.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徐州刺史〉:「徐州刺史,後漢治東海郯縣,魏、晉、宋治彭城。」
  36. ^ 《太平寰宇記》卷24〈河南道·密州莒縣〉:「漢文帝二年封朱虛侯章為城陽王,都莒,魏明帝以為城陽郡,莒縣屬焉,而城陽郡徙理東武。」
  37. ^ 《三國志》卷2〈文帝紀〉:「(黃初六年)六月,利成郡兵蔡方等以郡反,殺太守徐質。遣屯騎校尉任福、步兵校尉段昭與青州刺史討平之;其見脅略及亡命者,皆赦其罪。」;卷28〈諸葛誕傳〉:「唐咨本利城人。黃初中,利城郡反,殺太守徐箕,推咨為主。文帝遣諸軍討破之,咨走入海,遂亡至吳。」
  38.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青州刺史〉:「平昌太守,故屬城陽,魏文帝分城陽立,後省。」
  39.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臨淮太守〉:「射陽令,前漢屬臨淮,後漢屬廣陵,三國時廢。」
  40.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臨淮太守〉:「淩令,前漢屬泗水,後漢屬廣陵,三國時廢。」
  41.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蘭陵太守〉:「贛榆令,前漢屬琅邪,後漢屬東海。魏省。」
  42. ^ 《三國志》卷19〈武文世王公傳〉:「邯鄲懷王邕,黃初二年封淮南公,以九江郡為國。三年,進為淮南王。四年,改封陳。」
  43. ^ 《三國志》卷19〈武文世王公傳〉:「楚王彪……〔太和〕六年,改封楚……嘉平元年,兗州刺史令狐愚與太尉王淩謀迎彪都許昌……廷尉請徵彪治罪……彪乃自殺……國除為淮南郡。」
  44. ^ 《三國志》卷19〈武文世王公傳〉:「東平靈王徽……〔黃初〕三年,為廬江王。四年,徙封壽張王。」
  45. ^ 《宋書》卷69〈州郡志二〉:「安豐太守,魏文帝分廬江立。」
  46. ^ 《三國志》卷47〈孫權傳〉注引《吳曆》:「〔馬〕茂本淮南鍾離長,而為王淩所失,叛歸吳。」[註34]
  47. ^ 《太平寰宇記》卷146〈山南東道·荊州松滋縣〉:「漢屬江陵郡,後漢省,魏復立之,以屬安豐及廬江等郡。」
  48. ^ 48.0 48.1 《宋書》卷36〈州郡志二·齊郡太守〉:「安平令,六國時其地曰安平,二漢、魏、晉曰東安平。前漢屬淄川,後漢屬北海,魏度屬齊。」
  49. ^ 《三國志》卷19〈任城威王彰傳〉:「正始七年,徙封濟南,三千戶。正元、景元初,連增邑,凡四千四百戶。」
  50. ^ 《魏書》卷106中〈地形志〉:「觀陽,前漢屬膠東,後漢屬北海,後罷。」
  51.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齊郡太守〉:「益都令,魏立。」;《元和郡縣圖志》卷10〈河南道·青州益都縣〉:「益都縣,本漢廣縣地,魏於今壽光縣南十里益都城置益都縣,屬齊國。」
  52. ^ 《三國志》卷4〈三少帝紀〉:「(景初三年)夏六月,以遼東東沓縣吏民渡海居齊郡界,以故縱城為新沓縣以居徙民。」
  53. ^ 53.0 53.1 《三國志》卷4〈三少帝紀〉:「(正始元年二月)丙戌,以遼東汶、北豐縣民流徙渡海,規齊郡之西安、臨菑、昌國縣界為新汶、南豐縣,以居流民。」
  54. ^ 《三國志》卷2〈文帝紀〉:「〔黃初三年〕五月,以荊、揚、江表八郡為荊州,孫權領牧故也;荊州江北諸郡為郢州。……是月,孫權復叛。復郢州為荊州。」
  55. ^ 《三國志》卷3〈明帝紀〉:「〔景初元年十二月〕丁巳,分襄陽臨沮、宜城、旍陽、邔四縣,置襄陽南部都尉。」
  56. ^ 56.0 56.1 56.2 《三國志》卷3〈明帝紀〉:「〔黃初七年〕吳將諸葛瑾、張霸等寇襄陽,撫軍大將軍司馬宣王討破之,斬霸……〔太和元年正月〕分江夏南部,置江夏南部都尉。」
  57. ^ 57.0 57.1 57.2 57.3 《三國志》卷9〈夏侯尚傳〉:「文帝踐阼……尚……遂勒諸軍擊破上庸,平三郡九縣。」;卷14〈劉曄傳〉:「延康元年,蜀將孟達率眾降。達有容止才觀,文帝甚器愛之,使達為新城太守。」;卷40〈劉封傳〉:「會羽覆敗,先主恨之。又封與達忿爭不和,封尋奪達鼔吹。達既懼罪,又忿恚封,遂表辭先主,率所領降魏。魏文帝善達之姿才容觀,以為散騎常侍、建武將軍,封平陽亭侯。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為新城郡,以達領新城太守。」
  58. ^ 《水經注》卷27:「《地理志》:故漢中郡之屬縣也。漢末為西城郡。建安二十四年,劉備以申儀為西城太守。儀據郡降魏,魏文帝改為魏興郡治,故西城縣之故城也。」
  59. ^ 59.0 59.1 《三國志》卷3〈明帝紀〉:「〔太和二年〕分新城之上庸、武陵、巫縣為上庸郡,錫縣為錫郡。……〔太和四年六月〕丙申,省上庸郡。……〔景初元年五月〕丁未,分魏興之魏陽、錫郡之安富、上庸為上庸郡。省錫郡,以錫縣屬魏興郡。」;卷4〈三少帝紀〉:「〔甘露四年〕冬十月丙寅,分新城郡,復置上庸郡。」
  60. ^ 《三國志》卷20〈武文世王公傳〉:「彭城王據……〔黃初〕三年,為章陵王,其年徙封義陽。文帝以南方下溼,又以環太妃彭城人,徙封彭城。」;《太平寰宇記》卷132〈淮南道·信陽軍〉:「《魏志》:文帝分南陽立義陽郡,居安昌城,領安昌、平林、平氏、義陽、平春五縣。」;吳增僅《三國郡縣表》卷3:「案章陵縣,故屬南陽。《魏·武紀》『建安二年南陽章陵諸縣復叛為繡』,則是時尚未為郡。《後漢書·劉表傳》荊州八郡注稱《漢官儀》一為章陵,《魏志·劉表傳》注引《傅子》『蒯越佐表平定荊土,詔拜章陵太守』,《趙儼傳》『太祖征荊州,以儼為章陵太守』,則郡立於建安初年也。十八年省州併郡,《獻帝起居注》所載荊州統郡之數,章陵尚未省廢。黃初三年封曹據為章陵郡,其年徙封義陽王,據《水經注》『文帝改章陵縣曰安昌』,安昌為義陽郡領縣,以此推求義陽似即章陵之改名也。」
  61. ^ 《三國志》卷3〈明帝紀〉:「〔景初元年〕分襄陽郡之鄀葉縣屬義陽郡。」
  62. ^ 吳增僅《三國郡縣表》卷3:「魏之義陽曾經省廢,晉之義陽非魏舊矣。《魏志·齊王紀》雲自帝即位,郡國縣道多所置省,義陽之省或在是時。」
  63. ^ 《水經注》卷28:「〔安昌〕縣,故蔡陽之白水鄉也。漢元帝以長沙卑濕,分白水、上唐二鄉為舂陵縣,光武即帝位,改為章陵縣,置園廟焉。魏黃初二年,更從今名,故義陽郡治也。」
  64. ^ 《元和郡縣圖志》卷9〈河南道五·申州義陽縣〉:「本漢平氏縣義陽鄉之地也,魏文帝分平氏立義陽縣。」
  65. ^ 《水經注》卷31:「又西南流逕杜城西,新市縣治也。《郡國志》以為南新市也,中山有新市,故此加南,分安陸縣立。」
  66. ^ 《宋書》卷37〈州郡志·漢中太守〉:「興晉令,魏立曰平陽。」
  67. ^ 《宋書》卷37〈州郡志三·漢中太守〉:「廣昌子相,何志屬上庸,晉成帝立。《晉地記》,武帝太康元年,改上庸之廣 昌為庸昌,二年省。疑是魏所立。」
  68. ^ 《宋書》卷37〈州郡志三·上庸太守〉:「微陽令,魏立曰建始。」
  69. ^ 《宋書》卷37〈州郡志·漢中太守〉:「綏陽令,魏立,後改為秭歸。」
  70.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新興太守〉:「昌魏令,魏立。」
  71.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新興太守〉:「祁鄉令,何志魏立。晉《太康地誌》作沶。」
  72. ^ 《後漢書》卷9〈獻帝紀〉:「〔興平元年〕夏六月丙子,分涼州河西四郡為雍州。」
  73. ^ 《續漢志》卷28〈百官志五〉引:《獻帝起居注》「建安十八年三月庚寅,省州並郡,復禹貢之九州。……省司隸校尉,以司隸部分屬豫州、冀州、雍州。省涼州刺史,以並雍州部,郡得弘農、京兆、左馮翊、右扶風、上郡、安定、隴西、漢陽、北地、武都、武威、金城、西平、西郡、張掖、張掖屬國、酒泉、敦煌、西海、漢興、永陽、東安南,凡二十二郡。」
  74. ^ 74.0 74.1 74.2 《晉書》卷14〈地理志上〉:「魏文帝即位,分河西為涼州,分隴右為秦州,改京兆尹為太守,馮翊、扶風各除左右,仍以三輔屬司隸。」
  75. ^ 《三國志》卷3〈明帝紀〉:「〔青龍三年〕八月庚午,立皇子詢為秦王。」;卷4〈三少帝紀〉:「〔正始五年〕秋八月,秦王詢薨。冬十一月己酉,復秦國為京兆郡。」;卷20〈武文世王公傳〉:「元城哀王禮,黃初二年封秦公,以京兆郡為國。三年,改為京兆王。六年,改封元城王。」
  76. ^ 《三國志》卷25〈楊阜傳〉:「劉備取漢中以逼下辯,太祖以武都孤遠,欲移之,恐吏民戀土。阜威信素著,前後徙民、氐,使居京兆、扶風、天水界者萬餘戶,徙郡小槐里。」
  77. ^ 《三國志》卷33〈後主傳〉:「〔建興〕七年春,亮遣陳式攻武都、陰平,遂克定二郡。」
  78. ^ 《元和郡縣圖志》卷2〈關內道二〉:「高陵縣,畿。西南至府八十里。本秦舊縣,孝公置。漢屬左馮翊。魏文帝改為高陸,屬京兆郡。」;《通典》卷173〈州郡志三〉:「高陵漢舊縣,屬左馮翊,左輔都尉之理。魏文帝黃初元年,改為高陸縣,屬京兆。」
  79. ^ 《太平寰宇記》卷26〈關西道二〉:「陽陵城,故弋陽地。景帝改為陽陵縣,屬馮翊。廢城在縣東北四十一里,東至景帝陵二里。曹魏省之。」
  80. ^ 《元和郡縣圖志》卷1〈關內道一〉:「本漢舊縣,屬左馮翊,魏司馬宣王撫慰關中,罷縣,置撫夷護軍。」
  81. ^ 《元和郡縣圖志》卷2〈關內道二〉:「本漢平陵縣,屬右扶風。魏文帝改為始平。」;《太平寰宇記》卷26〈關西道二〉:「昭帝陵,在故縣城北二里,魏黃初中,改為始平縣。」
  82. ^ 《元和郡縣圖志》卷3〈關內道三〉:「本漢舊縣,有鐵官,屬安定郡,以縣界有羅川谷,三泉並流,故以為名。魏改三水縣為西川縣,亦屬安定。」
  83. ^ 《宋書》卷37〈州郡志三〉:「新陽令,《晉太康地誌》有,何志魏立。」
  84. ^ 84.0 84.1 《元和郡縣圖志》卷22〈山南道三·鳳州〉:「漢高帝分隴西郡置廣漢郡,武帝分廣漢、隴西郡置武都郡,領縣九。其屬有故道、河池二縣,今州即二縣之地也。三國時屬魏,明帝太和三年,其地沒蜀,魏平蜀後復為雍州之地。」
  85. ^ 《晉書》卷14〈地理志上〉:「魏文帝即位,分河西為涼州。」
  86. ^ 《元和郡縣圖志》卷40〈隴右道下〉:「本漢廣至縣地,屬敦煌郡。魏分廣至置宜禾縣。」
  87. ^ 《元和郡縣圖志》卷40〈隴右道下〉:「至魏立伊吾縣,晉立伊吾都尉,並寄理敦煌北界,又為群胡居焉。」
  88. ^ 《元和郡縣圖志》卷13〈河東道·汾州〉:「獻帝末荒廢,魏黃初二年,乃於漢茲氏縣置西河郡。」;《水經注》卷6:「魏黃初二年,分太原,復置西河郡。……《碑文》云:西河舊處山林,漢末擾攘,百姓失所。魏興,更開疆宇,分割太原四縣,以為邦邑。」
  89. ^ 89.0 89.1 89.2 89.3 89.4 《三國志》卷1〈武帝紀〉:「(建安二十年)省雲中、定襄、五原、朔方郡,郡置一縣領其民,合以為新興郡。」
  90. ^ 《三國志》卷3〈明帝紀〉:「(青龍三年正月)己亥,復置朔方郡。」
  91. ^ 《元和郡縣圖志》卷14〈河東道〉:「秦為西河郡之離石縣。靈帝末,黃巾大亂,百姓南奔,其郡遂廢。魏黃初三年復置離石縣。」
  92. ^ 《晉書·卷二·帝紀第二》:「高貴鄉公之立也,以參定策,進封高都侯,增封二千戸。……〔甘露元年〕夏六月,進封高都公……」
  93. ^ 《元和郡縣圖志》卷14〈河東道·忻州秀容縣〉:「本漢陽曲縣地,屬太原郡。後漢末於此置九原縣,屬新興郡。」
  94. ^ 《元和郡縣圖志》卷14〈河東道·雲州〉:「漢末大亂,匈奴侵邊,自定襄以西,雲中、雁門、西河遂空。曹公鳩集荒散,又立平城縣,屬新興郡。」
  95. ^ 《元和郡縣圖志》卷14〈河東道·朔州〉:「漢末大亂,郡遂荒廢,建安中曹公又立馬邑縣,屬新興郡。」
  96. ^ 96.0 96.1 《三國志》卷4〈三少帝紀〉:「〔正始五年〕九月,鮮卑內附,置遼東屬國,立昌黎縣以居之。」
  97. ^ 97.0 97.1 《三國志》卷3〈景帝紀〉:「〔景初二年〕六月,省漁陽郡之狐奴縣,復置安樂縣。」
  98. ^ 《三國志》卷4〈三少帝紀〉:「〔景元四年十二月〕壬子,分益州為梁州。」;《晉書》卷14〈地理志上〉:「〔景元四年十二月〕壬子,分益州為梁州。」;《華陽國志》卷1〈巴志〉:「至魏咸熙元年平蜀,始分益之巴、漢七郡置梁州。治漢中。」;《宋書》卷37〈州郡志三〉:「魏元帝景元四年平蜀,復立梁州,治漢中南鄭,而益州治成都。」
  99. ^ 《華陽國志》卷3〈蜀志〉:「劉氏延熙中,分廣漢四縣置東廣漢郡。咸熙初省。」
  100. ^ 《三國志》卷33〈後主傳〉:「〔建興〕七年春,亮遣陳式攻武都、陰平,遂克定二郡。」
  101. ^ 《宋書》卷38〈州郡志三·北陰平太守〉:「平武令,蜀立曰廣武,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來源

[編輯]
書籍
地圖

相關條目

[編輯]


  1. ^ 《續漢志》卷23〈郡國五〉:「安彌,故曰綏彌。」


引用錯誤:頁面中存在<ref group="註">標籤,但沒有找到相應的<references group="註"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