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京兆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歷代變更
設置漢朝
使用狀況陝西省西安市
西漢京兆尹
新朝京兆大尹-(三輔改置六尉郡)
東漢京兆尹
三國京兆郡-秦國-京兆國-京兆郡-秦國-京兆郡
西晉京兆郡
隋朝京兆郡

京兆尹中國古代官職,相當於今日西安地區的行政首長。三國以後改稱京兆郡

漢代京兆尹

[編輯]

秦漢時期

[編輯]

京兆尹最早出現於秦朝,當時置內史京師行政長官。漢武帝時內史分置為左右,太初元年改右內史為京兆尹,以右內史部為轄區,治所長安縣,職同太守,參預朝政。在兩漢時期與左馮翊右扶風合稱三輔

西漢京兆尹
西漢郡縣 - 漢孺子初始元年(8年) 領縣十二
縣名 縣治所在地 備註
長安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區西北郊外漢長安城 高帝五年(前202年)置縣。[1]
新豐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灞橋區灞橋街道舊劉家村一帶 秦代名麗邑縣,高祖七年(前200年)改名,因徙豐縣縣名於此,故號「新豐」。[2]
船司空縣 今陝西省潼關縣正北
藍田縣 今陝西省藍田縣西30里
華陰縣 今陝西省華陰市東南3里華陰古城[3] 秦代名寧秦縣,高祖八年(前199年)改名。[4]
鄭縣 今陝西省華陰市西北3里
湖縣 今河南省靈寶市西 秦代名胡縣,建元年(前140年 - 前135年)改名。[5]
下邽縣 今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東北故市鎮巴邑村一帶下邽故城遺址[6]
南陵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南24里白鹿原 文帝七年(前173年)析藍田縣置縣。[7]
奉明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城北8里 漢宣帝元康元年(前65年)置縣。[8]
霸陵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舊韓峪鄉霸陵故城遺址 秦代名芷陽縣,文帝九年(前171年)改名。[9]
杜陵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城區南電子城街道沈家橋一帶杜陵故城遺址 秦代名杜縣,元康元年(前65年)改名。[10]
戲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東北 漢初廢縣。(不詳何年)

西漢末元始年中(1 - 5年)、廢南陵、奉明2縣[11]

新朝始建國元年(9年),改京兆尹為京兆大尹。始建國天鳳元年(14年),廢三輔,改置京尉、師尉、翊尉、光尉、扶尉、列尉六尉郡,各領十縣,郡官稱大夫[12]更始元年(23年),恢復漢制。

東漢初廢下邽、船司空2縣[13]。建武十五年(39年),湖縣、華陰2縣歸屬弘農郡[14];左馮翊長陵、陽陵2縣,弘農郡上雒、商縣2縣來隸[15]。永初四年(110年)設置虎牙都尉[16]。延熹二年(159年)左右,復置下邽縣[17]。漢靈帝中平年間(184-189),安定郡陰盤縣移寄治於新豐縣,後歸屬京兆尹[18]。建安十八年(213年)以後歸屬雍州管轄。東漢末,領長安、霸陵、杜陵、新豐、鄭縣、藍田、長陵、陽陵、上雒、商縣、下邽、陰盤12縣。

魏晉時期

[編輯]

三國時,曹魏以京兆尹轄區置京兆郡,仍置太守[19],屬雍州刺史部黃初二年(221年),封皇子曹禮為秦公,改稱「秦國」。三年(222年)改稱「京兆國」。六年(225年)復為「京兆郡」[20]青龍三年(235年),立宗室曹詢於此,改稱「秦國」,正始五年(244年)曹詢去世,廢封國恢復舊名。

曹魏京兆郡
三國郡縣 - 魏元帝咸熙二年 (265年) 領縣十三
縣名 縣治所在地 備註
長安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南
霸城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北 東漢為霸陵縣,魏景初元年(237年)以前改名霸城縣。[21]
杜陵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北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三國圖組》作杜縣。
鄭縣 今陝西省華縣
新豐縣 今陝西省渭南市
藍田縣 今陝西省藍田縣
上洛縣 今陝西省商州市 東漢為上雒縣,黃初元年(220)改名上洛縣。[22]
商縣 今陝西省丹鳳縣
長陵縣 今陝西省咸陽市東北
高陸縣 今陝西省高陵縣 東漢為高陵縣並為馮翊郡屬縣,黃初元年(220年)改名高陸縣並改隸京兆郡。[23]
池陽縣 今陝西省涇陽縣西北 原為馮翊郡屬縣,黃初元年(220年)改隸京兆郡。[24]
陰槃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 《續漢州郡志》作「陰盤縣」。
下邽縣 今陝西省華縣西北
陽陵縣 今陝西省咸陽市東北 魏時廢縣。[25]

西晉時仍無太大改變。廢長陵縣,上洛、商2縣移屬上洛郡,下邽縣移屬馮翊郡,池陽縣移屬扶風郡,馮翊郡萬年縣來隸。西晉末京兆郡領長安、杜陵、霸城、藍田、高陸、萬年、新豐、陰槃、鄭9縣。

西晉京兆郡
西晉郡縣 - 晉愍帝建興四年 (316年) 領縣九
縣名 縣治所在地 備註
長安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南
杜陵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北
霸城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北
藍田縣 今陝西省藍田縣
高陸縣 今陝西省高陵縣
萬年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 原為馮翊郡屬縣,泰始二年(266年)改隸京兆郡。
新豐縣 今陝西省渭南市
陰槃縣 西安市臨潼區 《晉書·地理志》作「陰般縣」。
鄭縣 今陝西省華縣
長陵縣 今陝西省咸陽市東北 西晉初廢縣。[26]

南北朝時期

[編輯]

西魏北周仍稱京兆郡。北魏京兆郡領長安、杜、鄠、山北、新豐、霸城、陰槃、藍田8縣。北周明帝二年(558年)改郡守為[27]。北周時京兆郡下領七縣:

北周京兆郡
北周郡縣 - 周宣帝大象元年(579年)領縣七
縣名 縣治所在地 備註
長安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北12里
萬年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 周明帝二年(558年)分長安、霸城、山北3縣置。[28]
鄠縣 今陝西省戶縣
盩屋縣 今陝西省周至縣 原為周南郡屬縣,建德二年(573年)廢郡來隸。[29]
藍田縣 今陝西省藍田縣 藍田郡屬縣,建德二年(573年)廢郡來隸。[30]
新豐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東北
渭南縣 今陝西省渭南市東南 原為渭南郡屬縣,建德二年(573年)廢郡來隸。[31]
山北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南 天和三年(568年)廢縣併入萬年縣。[28]
霸城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 建德二年(573年)廢縣併入萬年縣。[28]
杜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 建德二年(573年)廢縣併入萬年縣。[32]
倉城縣 今陝西省周至縣西 北周之世廢縣。[33]
溫湯縣 今陝西省周至縣 北周之世廢縣。[33]
陰盤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 西魏、北周之世廢縣。[33]

隋朝開皇三年(583年)實行廢郡留州,廢京兆入雍州[34]

隋代京兆郡

[編輯]

隋朝開皇三年(583年),置雍州大業三年(607年),天下改州為郡,故名焉。置京兆郡。戶三十萬八千四百九十九,下領二十二縣:大興縣長安縣始平縣武功縣盩厔縣醴泉縣上宜縣鄠縣藍田縣新豐縣華原縣宜君縣同官縣鄭縣渭南縣萬年縣高陵縣三原縣涇陽縣雲陽縣富平縣華陰縣[34]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天下郡改為州,復為雍州。[35]

以後

[編輯]

唐朝開元元年(713年),改雍州為京兆府,雍州刺史改為京兆尹,增置少尹一名。京兆尹後世已不置,但習慣上稱呼京師所在地行政長官為京兆尹。明朝即劃其兩京及附近州縣為一行政區,稱北京順天府及南京應天府,長官稱順天府尹及應天府尹。民國初年順天府仍沿清制,其轄區縮小為宛平縣等20餘縣。民國三年(1914年)10月,改稱京兆,其行政長官稱京兆尹,頒佈《京兆尹官制》,設立京兆尹公署,京兆的地位與省同。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京兆尹官制》。

行政長官

[編輯]

京兆尹(前104年-9年)

[編輯]
  • □無忌,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出任。
  • 於己衍,漢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坐大逆誅。
  • □建,漢武帝後元元年(前88年)坐祝詛腰斬。
  • 雋不疑漢昭帝始元元年(前86年)至六年(前81年)在任。
  • 樊福,漢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守。
  • □彭祖,漢昭帝元鳳四年(前77年)出任。
  • 相成,廣陵人,漢宣帝本始元年(前73年)守。
  • 趙廣漢,字子都,涿郡蠡吾人,漢宣帝本始三年(前71年)出任,元康元年(前65年)下獄腰斬。
  • □遺,漢宣帝元康元年(前65年)守。
  • 黃霸,字次公,淮陽陽夏人,漢宣帝元康三年(前63年)守。
  • 張敞,字子高,茂陵人,漢宣帝神爵元年(前61年)至甘露元年(前53年)在任。
  • □成,漢宣帝甘露四年(前50年)出任。
  • 陳遂,漢元帝初元元年(前48年)至二年(前47年)在任。
  • □范,代郡人,漢元帝初元二年(前47年)出任。
  • □成,漢元帝初元四年(前45年)出任。
  • 張譚,字仲叔,琅邪人,漢元帝永光四年(前40年)至建昭三年(前36年)在任。
  • 王昌,字□賔,漢元帝建昭五年(前34年)至漢成帝建始元年(前32年)在任。
  • 宋平,字次君,漢成帝建始元年(前32年)出任。
  • 甄尊,字少公,杜陵人,漢成帝建始二年(前31年)至四年(前29年)在任。
  • 王遵,漢成帝建始四年(前29年)至河平二年(前27年)在任。
  • 宋登,齊郡人,漢成帝河平二年(前27年)至四年(前25年)在任。
  • 王章,漢成帝河平四年(前25年)至陽朔元年(前24年)在任。
  • 逢信,字少子,平陵人,漢成帝陽朔元年(前24年)至四年(前21年)在任。
  • 王駿,漢成帝陽朔四年(前21年)至鴻嘉元年(前20年)在任。
  • 鄧義,字子華,河內人,漢成帝鴻嘉元年(前20年)至二年(前19年)在任。
  • 劉威,字子然,漢成帝鴻嘉二年(前19年)至三年(前18年)在任。
  • 翟方進,字子威,汝南上蔡人,漢成帝鴻嘉三年(前18年)至永始二年(前15年)在任。
  • 宗正,字子泄,京兆尹長安人,漢成帝永始二年(前15年)至四年(前13年)在任。
  • 何武,漢成帝永始四年(前13年)至元延元年(前12年)在任。
  • 王建,漢成帝元延元年(前12年)出任。
  • 孫寶,漢成帝元延二年(前11年)至三年(前10年)在任。
  • 薛宣,漢成帝綏和元年(前8年)至二年(前7年)在任。
  • 朱博,漢成帝綏和二年(前7年)在任。
  • 邴漢,字游君,漢哀帝綏和二年(前7年)在任。
  • 王嘉,漢哀帝綏和二年(前7年)至建平二年(前5年)在任。
  • 毋將隆,字君房,東海蘭陵人,漢哀帝建平三年(前4年)至四年(前3年)在任。
  • 申屠博,字次孫,茂陵人,漢哀帝建平四年(前3年)至元壽元年(前2年)在任。
  • 翟萌,字幼中,南陽人,漢哀帝元壽元年(前2年)出任。
  • 孫意,字子承,清河人,漢哀帝元壽二年(前1年)出任。
  • 金欽,漢平帝元始元年(1年)在任。
  • 鍾義,漢平帝元始四年(4年)出任。
  • 武襄,漢平帝元始五年(5年)在任。[36]
  • 劉歆,字子駿,新朝始建國元年(9年)離任。[37]

京兆大尹(9年-14年)

[編輯]
  • 甄尋,新朝始建國二年(10年)被流放。[37]
  • 王嘉,新朝始建國三年(11年)離任。[37]

京兆尹(23年-220年)

[編輯]

京兆太守(220年-221年)

[編輯]

秦相(221年-222年)

[編輯]

京兆相(222年-225年)

[編輯]

京兆太守(225年-235年)

[編輯]

秦相(235年-244年)

[編輯]

京兆太守(244年-312年)

[編輯]

京兆尹(312年-316年)

[編輯]

京兆太守(316年-319年)

[編輯]

京兆尹(319年-329年)

[編輯]

京兆太守(329年-354年)

[編輯]
  • 劉秀離,後趙太寧元年(349年)被斬。[57]

京兆尹(354年-417年)

[編輯]

京兆太守(417年-492年)

[編輯]

京兆相(492年-497年)

[編輯]

京兆內史(497年-508年)

[編輯]

京兆太守(508年-518年)

[編輯]

京兆內史(518年-526年)

[編輯]
  • 薛懷直,河東汾陰人。[70]
  • 李仲遵,隴西狄道人,北魏正光五年(524年)離任。[69]

京兆太守(526年-557年)

[編輯]

京兆郡守(557年-558年)

[編輯]

京兆尹(558年-583年)

[編輯]

京兆尹(607年-618年)

[編輯]

爵位

[編輯]
  • 京兆王曹禮,222年-225年在位。[20]
  • 京兆郡開國武公馮熙,492年-495年在位。
      • 京兆郡開國公馮穆,497年徙封扶風。[87]
  • 京兆王元愉,497年-508年在位。
  • 京兆王元繼,518年-526年在位。
  • 京兆郡王趙桓,元符四年(1101年)封京兆郡王。[88]

參考文獻

[編輯]

引用

[編輯]
  1. ^ 《漢書》卷28上〈地理志上·京兆尹〉:「長安,高帝五年置。」
  2. ^ 《漢書》卷28上〈地理志上·京兆尹〉:「新豐,驪山在南,故驪戎國。秦曰驪邑。高祖七年置。應劭曰:『太上皇思東歸,於是高祖改築城寺街里以象豐,徙豐民以實之,故號新豐。』」
  3. ^ 呼林貴:《秦寧秦縣城和西漢華陰縣城位置考》,《陝西省考古學會第一屆年會論文集》,1983年。
  4. ^ 《漢書》卷28上〈地理志上·京兆尹〉:「華陰,故陰晉,秦惠文王五年更名寧秦,高帝八年更名華陰。」
  5. ^ 《漢書》卷28上〈地理志上·京兆尹〉:「湖,故曰胡,武帝建元年更名湖。」
  6. ^ 王仲德編著《古城下邽》,陝西人民出版社,2001,第94頁。
  7. ^ 《漢書》卷28上〈地理志上·京兆尹〉:「南陵,文帝七年置。沂水出藍田谷,北至霸陵入霸水。霸水亦出藍田谷,北入渭。」
  8. ^ 《漢書》卷8〈宣帝紀〉:「元康元年,夏五月,立皇考廟。益奉明園戶為奉明縣。」;卷28上〈地理志上·京兆尹〉:「奉明,宣帝置也。」
  9. ^ 《漢書》卷28上〈地理志上·京兆尹〉:「霸陵,故芷陽,文帝更名。」;《史記》卷22〈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以芷陽鄉為霸陵。」
  10. ^ 《漢書》卷8〈宣帝紀〉:「元康元年春,以杜東原上為初陵,更名杜縣為杜陵。」;卷28上〈地理志上·京兆尹〉:「杜陵。故杜伯國,宣帝更名。」
  11. ^ 《漢書》卷73〈韋賢伝〉第43:「請皇高祖考廟奉明園 毀勿修,罷南陵、雲陵為縣。奏可。」
  12. ^ 譚其驤《新莽職方考》
  13. ^ 李曉傑據《後漢書·光武帝紀下》「(建武六年六月),並省四百餘縣」,認為該縣當於東漢初年省併無疑。(見《東漢政區地理》各郡沿革)
  14. ^ 《續漢志》卷19〈郡國一·弘農郡〉:「湖,故屬京兆。 華陰,故屬京兆。」
  15. ^ 《續漢志》卷19〈郡國一·京兆尹〉:「長陵,故屬馮翊。 商,故屬弘農。 上雒,故屬弘農。 陽陵,故屬馮翊。」
  16. ^ 《後漢書》卷5:〔二月〕乙丑,初置長安、雍二營都尉官。【章懷註:漢官儀曰:「京兆虎牙、扶風都尉以涼州近羌,數犯三輔,將兵衛護園陵。扶風都尉居雍縣。故俗人稱雍營焉。」西羌傳云:「虎牙都尉居長安。」】
  17. ^ 《續漢志》卷19〈郡國一·京兆尹〉引《黃圖》云:「下邽縣並鄭,桓帝西巡復之。」 《後漢書·桓帝紀》載「延熹二年(159年)冬十月壬申,行幸長安」,李曉傑認為復置下邽縣事當在此年。
  18. ^ 《太平寰宇記》卷27〈雍州·昭應縣〉:「縣即漢新豐之地。……後漢靈末移安定郡陰盤縣寄理於此,今亦謂陰盤城。……其新豐縣自陰盤縣寄理之後,又移理於故城三十里,蓋在零水側。」
  19. ^ 《晉書》卷14〈地理志上〉:「魏文帝即位,分河西為涼州,分隴右為秦州,改京兆尹為太守,馮翊、扶風各除左右,仍以三輔屬司隸。」
  20. ^ 20.0 20.1 《三國志》卷20〈武文世王公傳第二十〉
  21. ^ 《宋書·州郡志》「南霸城本霸陵,漢舊縣。《太康地誌》曰,霸城何志魏囗」,胡阿祥認為「魏」後當闕「改」字」,孔祥軍認為其說當是。(胡阿祥《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第396頁;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論文稿,第97頁)
  22. ^ 《三國志》卷2〈文帝紀〉注引《魏略》:「(黃初元年)詔以漢火行也,火忌水,故『洛』去『水』而加『隹』。魏於行次為土,土,水之牡也,水得土而乃流,土得水而柔,故除『隹』加「水』,變『雒』為『洛』。」
  23. ^ 《元和郡縣圖志》卷2〈關內道二〉:「高陵縣,畿。西南至府八十里。本秦舊縣,孝公置。漢屬左馮翊。魏文帝改為高陸,屬京兆郡。」;《通典》卷173〈州郡志三〉:「高陵漢舊縣,屬左馮翊,左輔都尉之理。魏文帝黃初元年,改為高陸縣,屬京兆。」
  24. ^ 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列屬扶風郡屬縣。
  25. ^ 《太平寰宇記》卷26〈關西道二〉:「陽陵城,故弋陽地。景帝改為陽陵縣,屬馮翊。廢城在縣東北四十一里,東至景帝陵二里。曹魏省之。」
  26. ^ 《輿地廣記》卷13〈陝西永興軍路〉:「長陽陵城,屬左馮翊。後漢屬京兆尹。晉省之。」
  27. ^ 《周書》卷4〈明帝紀〉:「〔二年〕三月……改……京兆郡守為京兆尹。」
  28. ^ 28.0 28.1 28.2 《周書》卷4〈明帝紀〉:「〔二年〕六月……分長安為萬年縣,並治京城。」;《太平寰宇記》卷25〈關西道一〉:「《周地圖記》云:後周明帝二年,分長安、霸城及姚興所置山北三縣地,始於長安城中置萬年縣,理八角街已東,屬京兆尹,取舊漢縣名也。天和三年,廢山北縣。建德二年,又省霸城、杜城二縣,以三縣地並入萬年。」
  29. ^ 王仲犖《北周地理志》卷1,第20頁。
  30. ^ 《元和郡縣圖志》卷1〈關內道一〉:「周閔帝割京兆之藍田又置玉山、白鹿二縣,置藍田郡,至武帝省郡復為藍田縣,屬京兆。」
  31. ^ 《太平寰宇記》卷29〈關西道五〉:「渭南縣,本漢新豐縣地,蓋苻堅新置,漢初有渭南郡,因以取名。郭緣生《述征記》云:渭南縣,夷狄所置。」則謂苻姚也。後魏孝昌三年,於今縣東四里明光原上置渭南郡及南新豐縣。西魏廢帝三年,改南新豐為渭南縣,周建顯德二年省郡,以縣屬京兆,割隸華州。」
  32. ^ 《太平寰宇記》卷25〈關西道一〉:「杜陵,漢縣……更名杜縣為杜陵,後魏改為杜城縣(王仲犖考當作「杜縣」),周建德二年省。」
  33. ^ 33.0 33.1 33.2 王仲犖《北周地理志》卷1,第21頁、第23頁。
  34. ^ 34.0 34.1 《隋書》卷29〈地理志上〉。
  35. ^ 《舊唐書》卷38〈地理志一〉。
  36. ^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
  37. ^ 37.0 37.1 37.2 《漢書·卷九十九中·王莽傳第六十九中》
  38. ^ 《後漢書·卷四十一·第五鍾離宋寒列傳第三十一》
  39. ^ 《後漢書·卷四十三·朱樂何列傳第三十三》
  40. ^ 《後漢書·卷二十九·申屠剛鮑永郅惲列傳第十九》
  41. ^ 《後漢書·卷四十七·班梁列傳第三十七》
  42. ^ 《後漢書·卷四十八·楊李翟應霍爰徐列傳第三十八》
  43. ^ 《後漢書·卷三十八·張法滕馮度楊列傳第二十八》
  44. ^ 《後漢書·卷五十一·李陳龐陳橋列傳第四十一》
  45. ^ 45.0 45.1 45.2 《後漢書·卷六十四·吳延史盧趙列傳第五十四》
  46. ^ 46.0 46.1 46.2 《後漢書·卷五十四·楊震列傳第四十四》
  47. ^ 《後漢書·卷七十八·宦者列傳第六十八》
  48. ^ 《後漢書·卷五十七·杜欒劉李劉謝列傳第四十七》
  49. ^ 《後漢書·卷五十八·虞傅蓋臧列傳第四十八》
  50. ^ 50.0 50.1 50.2 《三國志·卷十五·魏書十五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
  51. ^ 51.0 51.1 51.2 《三國志·卷十五·卷十六·魏書十六·任蘇杜鄭倉傳第十六》
  52. ^ 《晉書·卷三十四·列傳第四》
  53. ^ 《晉書·卷四十六·列傳第十六》
  54. ^ 《晉書·卷三·帝紀第三》
  55. ^ 55.0 55.1 55.2 55.3 《晉書·卷六十·列傳第三十》
  56. ^ 《晉書·卷六·帝紀第六》
  57. ^ 《資治通鑒·卷九十八·晉紀二十》
  58. ^ 《資治通鑒·卷一百·晉紀二十二》
  59. ^ 《資治通鑒·卷一〇四·晉紀二十六》
  60. ^ 60.0 60.1 《資治通鑒·卷一〇六·晉紀二十八》
  61. ^ 《資治通鑒·卷一〇七·晉紀二十九》
  62. ^ 《晉書·卷一百十八·載記第十八》
  63. ^ 《魏書·卷三十三·列傳第二十一》
  64. ^ 《魏書·卷三十六·列傳第二十四》
  65. ^ 《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魏故華荊秦濟四州刺史楊胤季女之墓誌
  66. ^ 《魏書·卷五十二·列傳第四十》
  67. ^ 《魏書·卷八十八·列傳良吏第七十六》
  68. ^ 68.0 68.1 《魏書·卷七十一·列傳第五十九》
  69. ^ 69.0 69.1 《魏書·卷三十九·列傳第二十七》
  70. ^ 《魏書·卷六十一·列傳第四十九》
  71. ^ 71.0 71.1 71.2 71.3 《周書·卷三十五·列傳第二十七》
  72. ^ 72.0 72.1 《周書·卷二十七·列傳第十九》
  73. ^ 《周書·卷三十三·列傳第二十五》
  74. ^ 《周書·卷四十五·列傳第三十七》
  75. ^ 《周書·卷二十二·列傳第十四》
  76. ^ 《周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四》
  77. ^ 77.0 77.1 《周書·卷四十·列傳第三十二》
  78. ^ 《周書·卷四十四·列傳第三十六》
  79. ^ 《新出魏晉南北朝墓誌疏證》周上柱國鄖襄公墓誌
  80. ^ 《隋書·卷四十七·列傳第十二》
  81. ^ 《隋書·卷六十三·列傳第二十八》
  82. ^ 《隋書·卷五十五·列傳第二十》
  83. ^ 《隋書·卷四十·列傳第五》
  84. ^ 《隋書·卷四十一·列傳第六》
  85. ^ 《隋書·卷四·帝紀第四》
  86. ^ 《隋書·卷五·帝紀第五》
  87. ^ 《魏書·卷八十三·列傳第七十一》
  88. ^ 《宋史·本紀第二十三·欽宗》

來源

[編輯]
書籍
  • 班固,《漢書》,維基文庫
  • 范曄,《後漢書》,維基文庫
  • 房玄齡,《晉書》,維基文庫
  • 沈約,《宋書》,維基文庫
  • 蕭子顯,《南齊書》,維基文庫
  • 魏收,《魏書》,維基文庫
  • 魏徵,《隋書》,維基文庫
  • 杜佑,《通典》,維基文庫
  • 李曉傑,《東漢政區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 王仲犖,《北周地理志》,北京:中華書局
  • 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南京:南京大學歷史系
  • 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 胡阿祥 等,《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