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古格王國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新導向自古格
古格王國
གུ་གེ་རྒྱལ་རབས
Guge西藏阿里的古格王國遺址,此曾為舊王國國都
西藏阿里古格王國遺址,此曾為舊王國國都
1000 年代初古格(左下紅色)及鄰近政體的位置[1]
1000 年代初古格(左下紅色)及鄰近政體的位置[1]
首都扎布讓
宗教
密續藏傳佛教薩滿教苯教
政府君主制
前身
繼承
吐蕃分裂時期
拉達克王國
今屬於 中國
 印度
 尼泊爾

古格王國藏語གུ་གེ་རྒྱལ་རབས威利轉寫gu ge rgyal rabs)是西藏西部的一個古代王國,它的統治區域包括今天的中國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一帶,還包括印度境內的贊斯喀爾、上金瑙爾拉胡爾和斯皮提等地區。古格王國遺址在西藏首府拉薩以西約1200公里處,距離岡仁波齊峰不遠。

古格王國始於10世紀末,1635年被拉達克王國所滅[2]

起源

[編輯]

古格王國建立於10世紀末,首都在扎布讓

9世紀,曾經強盛一時的吐蕃逐漸衰落,內部矛盾急劇激化。

838年,吐蕃末代贊普朗達瑪發動政變上台之後,推行了一系列的滅佛運動:搗毀寺院經書,強迫僧侶還俗等。[3]

古格在阿里三圍的位置

843年,朗達瑪僧人殺死。他的兒子俄松雲丹因爭奪王位而相互爭戰。之後又發生平民起義,各地擁兵自立,吐蕃遂四分五裂。俄松之子貝考贊死於暴動中,貝考贊之子吉德尼瑪袞見大勢已去,便率領部下逃亡到阿里地區,娶了當地頭人的女兒為妻,建立了政權。

吉德尼瑪袞去世後,其王國一分為三:長子日巴袞統治西面的麻域拉達克一帶)、二子扎什德袞統治東南部的布讓(今普蘭縣),第三子德祖袞統治象雄(今扎達縣),史稱「古格王國」。

1042年,印度高僧阿底峽應邀到阿里地區弘揚佛法,為藏傳佛教後弘期「上路弘法」重要事件[4][5]

王室

[編輯]

藏文史書記載,古格王國自吉得尼瑪袞在阿里建國,到支地麥,共傳二十八位。

古格王國王統世系[6]
名 稱 主要事跡
吉得尼瑪袞 建古格王國
地組袞
闊熱 建喀家寺
益西奧(又名松艾) 托林寺
拉地 邀請松希巴和密如
強久奧 邀請阿底峽
衛地 邀請卡其雜那希日
孜地 邀請班智達希娃桑布
巴地
扎西地
巴那地(又名巴尼)
那𠯫地(又名那𠯫地瓦)
贊秋地
扎西地
扎贊地
扎巴地 鑄造金質文殊和銀質彌勒佛像
阿若地
阿素地 在達吉林設立誦經、傳法場所
孜大麥
阿南達麥
日吾麥(日錄麥) 給大昭寺佛堂蓋金頂
桑𠯫麥
孜他麥
阿金麥
𠯫蓮麥
帕地麥
阿達索朗德
支地麥 給大昭寺另一佛堂蓋金頂

貿易

[編輯]

由於地處東西貿易中繼站,加之穆罕默德穆斯林軍隊在印度東亞西部一帶東征,當地人民與手工業者選擇定居在古格。因此古格的貿易在當時也舉足輕重。

滅亡

[編輯]

第一個接觸古格的西方人是葡萄牙耶穌會傳教士安東尼奧·德爾·安德拉德和他的兄弟曼努埃爾·馬爾克斯,時為1626年。隨後,傳教士開始在古格傳教,當時的古格王赤扎西扎巴德與他充任宗教領袖最高法王的弟弟札達矛盾很深。古格王試圖用西方人來消除當地僧侶勢力的威脅,削弱佛教團體的影響,這引起了僧侶的不滿。1633年,僧侶們發動叛亂,古格王弟勾結拉達克軍隊圍攻古格都城。1635年,古格王不敵而投降,國王及王室成員慘遭拉達克將士殺害,古格王國覆滅。其地被拉達克王室統治,後來又被拉薩奪回。1679年(清康熙十八年),拉達克戰爭爆發,羅桑嘉措及其愛徒第巴桑結嘉措、持教法王達賴汗命令噶丹澤旺率蒙藏聯軍反擊拉達克王,並抵禦其入侵,也命令攻占拉達克的首都列城,這迫使拉達克王割讓早年侵占的古格日土等地並恢復稱臣納貢的制度。

宗教

[編輯]
古格王國遺址
古格時代的佛像

古格王國自開國之日起,便確立了以佛教作為立國之本的國策。這一方面是出於對吐蕃盛世時期佛教盛行的懷念,另一方面,從朗達瑪滅佛以後的幾百年間,已經有一些僧人在康區衛藏試圖恢復佛教,古格君臣也受到了這股趨勢的影響。[3]

現狀

[編輯]
古格王國現存遺址[7]
名稱 建築用途 所屬位置 文保等級 入選年份
古格王國遺址 宮殿、房屋(窯洞)遺址 阿里地區札達縣札布讓區象泉河畔 國家級 1961
托林寺 皇家寺院遺址 阿里地區札達縣縣城 國家級 1996
科迦寺 寺廟 阿里地區普蘭縣孔泉河畔 國家級 2001
皮央遺址 佛教洞窟遺址 阿里地區札達縣札布讓區皮央村 國家級 2013
東嘎遺址 佛教洞窟、墓葬,古格王國下屬治所 阿里地區札達縣東嘎村 國家級 2013
達巴遺址 宮殿、房屋(窯洞)遺址 阿里地區札達縣達巴鄉 自治區級 2007
香孜遺址 寺廟和軍事設施遺址,古格王國下屬治所 阿里地區札達縣香孜區 自治區級 2007
多香城堡遺址 寺廟和軍事設施遺址,古格王國下屬治所 阿里地區札達縣多香村 自治區級 2007
瑪那寺及瑪那遺址 寺廟和房屋(窯洞)遺址 阿里地區札達縣瑪那村 自治區級 2007
卡爾普遺址 房屋(窯洞)遺址 阿里地區札達縣札布讓區
麥龍溝寺廟遺址 寺廟遺址 阿里地區札達縣札布讓區

參考文獻

[編輯]
  1. ^ Chandra, Satish. Medieval India: From Sultanat to the Mughals-Delhi Sultanat (1206-1526) - Part One. Har-Anand Publications. 2004: 19–20 [2023-07-01]. ISBN 978-81-241-1064-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11) (英語). 
  2. ^ 細說西藏歷史文化. 三聯書店. 2014: 74 [2021-09-07]. ISBN 978-962-04-3445-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7) (中文). 
  3. ^ 3.0 3.1 霍巍. 《古格王国——西藏中世纪王朝的挽歌》.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2年. ISBN 7-220-05783-0. 
  4. ^ 西藏研究. 《西藏研究》 編輯部. 2008: 35 [2021-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7) (中文).  |issue=被忽略 (幫助)
  5. ^ 八思巴生平与巜彰所知论》对勘硏究. 中囯社會科學博士論文文庫. 中囯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9: 18 [2021-09-07]. ISBN 978-7-5004-2415-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7) (中文). 
  6. ^ 阿里地区古格王国遗址调查记 -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2020-04-20]. doi:10.13619/j.cnki.cn11-1532/k.1981.1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6). 
  7. ^ 李永憲; 索朗旺堆. 第三章 古遗址. 阿里地区文物志. 拉薩市: 西藏人民出版社. 1993. ISBN 7-223-00555-6. OCLC 50539812. 

延伸閱讀

[編輯]
  • Bellezza, John Vincent: Zhang Zhung. Foundations of Civilization in Tibet. A Historical and Ethnoarchaeological Study of the Monuments, Rock Art, Texts, and Oral Tradition of the Ancient Tibetan Upland. Denkschriften der phil.-hist. Klasse 368. Beitraege zur Kultur- und Geistesgeschichte Asiens 61, Verlag der Oesterreich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Wien 2008.
  • Zeisler, Bettina. (2010). "East of the Moon and West of the Sun? Approaches to a Land with Many Names, North of Ancient India and South of Khotan." In: The Tibet Journal, Special issue. Autumn 2009 vol XXXIV n. 3-Summer 2010 vol XXXV n. 2. "The Earth Ox Papers", edited by Roberto Vitali, pp. 371–463.

相關條目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