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医学院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5年3月12日) |
国防医学院 | |||
---|---|---|---|
National Defense Medical Center | |||
校训 | 亲爱精诚(军校共同校训) 博爱忠真 | ||
创办时间 | 1902年(北洋军医学堂) 1947年(国防医学院) | ||
复办时间 | 1949年 | ||
学校代码 | M104 | ||
学校类型 | 国立、军事院校、医学院 | ||
校长 | 陈元皓 陆军少将 | ||
教师人数 | 374人 | ||
学生人数 | 2,468人 | ||
本科生人数 | 1,471人 | ||
研究生人数 | 730人 | ||
博士生人数 | 267人 | ||
校址 | 中华民国(台湾) 台北市内湖区民权东路六段161号 | ||
总面积 | 43公顷(含三军总医院内湖院区) | ||
隶属 | 国防部军医局 | ||
网站 | www | ||
|
系列条目 |
中华民国军事 |
---|
台湾军事 |
台湾现行军事编制 |
台湾主题 |
国防医学院,简称国医,是中华民国最高层级、历史最悠久的军医学校,前身为1902年由袁世凯创立于天津的北洋军医学堂,历经九次迁校,现址位于台湾台北市内湖区,与其直属教学医院三军总医院等中华民国国军军医机关合称国防医学中心。
该校历史悠久,参与各大著名战役包括抗日战争、国共内战、台海战役、越南战争;在台复校时为台湾仅有的两所医学院之一,为台湾医疗、食品、药材之研发主要力量,并协助成立许多医疗与教育单位,包括多间荣民医院与国军军医院[注 1]以及国立阳明医学院(今国立阳明交通大学台北阳明校区)、国立台湾大学护理学系、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麻醉科、景德制药厂等。
历史
[编辑]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时任北洋大臣的袁世凯于天津东门外海运局创立北洋军医学堂,招收第一届医科学生(期班代号M1)。1906年,更名为陆军军医学堂,并于1908年开始招收药科学生(期班代号P1),创立中国药学教育先河。
1912年中华民国建国,改为陆军军医学校,由李学瀛主持校务。1928年国民革命军北伐结束,学校改隶国民政府军政部,经张仲山、郝子华、杨懋因故未能到任校长,后由医科科长林鸿代理校长。1929年由戴棣龄担任校长,将医科期限由四年改为五年,增加一年为医院临床实习,药科由三年增加为四年。1933年迁往南京,指定前陆军第三军医院院舍(简称北校)与前江苏省立工业学校为校址(简称南校),低年级在南校上课,高年级在北校上课,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医设计监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刘瑞恒兼任校长,将所有教职员撤职力图整顿但引发学潮,因此停课两周并处分学生代表于陆军官校禁闭一周以平息学潮。
1936年因毕业之人员分发至陆海空军,故更名为军医学校。1937年校长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兼任,实际校务由教育长张建(M15)负责。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学校随战况演变几度迁校。1937年迁往广州。1938年日军于惠州登陆,以广西大墟为校本部与医科驻地,桂林为药科驻地,新并入的军医预备团以阳朔为驻地,以广西省立柳州医院实习。1939年全校迁往贵州安顺,由联勤总部军医署第十二重伤医院为教学医院,并于西安、云南设立分校。1946年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于上海江湾在上海市立医院及抗战时期之日本军医院为校址,占地150万平方米,与陆军卫生勤务训练所及军医预备团合并复校。
1947年6月1日更名为国防医学院,由联勤总部军医署署长林可胜将军担任院长,张建将军及卢致德将军任副院长,下设医学系、牙医学系、药学系、护理学系、生物型态学系、生物物理学系、生物化学系、医学生物形态学系、物理医学系、内科学系、外科学系、社会医学系、卫生勤务学系、医事技术学系等十四个系,官佐、学员、学生、士兵共计8194员。另为重视军医学校之传统,各科期别仍沿用军医学校原期别衔接编排,仍以军医学校成立日期11月24日为院庆,虽然为军医学校的延伸,但实际上大部分的官职与教职来自协和医学院体系的卫生勤务训练所。
国防医学院随着国共内战情势告急,国防医学院决定展开第八次迁校,1949年该校师生、仪器分成三批(2月16日、3月16日、5月4日分别抵台)乘坐安达轮转进台湾,于上海江湾遗留下来的校舍演变为今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国防医学院转进台湾后,部分教职员生曾入驻台北县新店镇清风园(来台初期曾作为入伍生营舍与卫勤训练班训练场所)、陆军802总医院等地,最后选择于台北水道水源地原日本陆军炮兵联队营舍复校,当时与日本系统的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是台湾仅有的两所医学院,虽然卫生部曾有将此两医学院合并的想法,受到后者时任医学院院长杜聪明拒绝。
国防医学院在台第一任院长卢致德中将,逐步落实“八类六级”教育制度。国防医学院由于接受协和医学院与军医学校的优秀人才以及美援,其组织、规模、教学、设备完备良好,培育众多优秀护理人才:台大校长傅斯年之女也为校友;而周美玉更为中华民国国军首位女将军,其后进更协助国立台湾大学护理学系的创建。1958年由行政院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主任委员蒋经国指示,国防医学院联合军医系统成立台北荣民总医院及国立阳明医学院(今国立阳明交通大学台北阳明校区)。
1983年7月,三军总医院成为该校直属教学医院。1999年进行第九次迁校,自公馆水源校地迁至台北市内湖区,现在的国防医学院校区及三军总医院内湖总院;而遗留下的公馆水源校地则演变成今日的国立台湾大学水源校区,但目前该校区大部分区域,外观仍保留原来状态,大操场成为收费停车场,只有少数人员负责看守。
2000年,国防医学院调整编制,改为国防大学国防医学院;2006年,改隶属国防部军医局,再改回国防医学院。
大事纪
[编辑]- 1902年:建校,校名“北洋军医学堂”,校址天津东门外海运局,招收医学系第一期(M1,修业四年)
- 1906年:迁校天津黄纬路,改校名为“陆军军医学堂”
- 1908年:招收药学系第一期(P1,修业三年)
- 1912年:民国建立,北洋政府改校名为陆军军医学校
- 1918年:迁校北平
- 1929年:医学系改为五年制、药学系改为四年制
- 1933年:迁校南京
- 1936年:改名为军医学校
- 1937年:抗战爆发,迁校广州
- 1938年:应抗战战地需求,内政部与中华民国红十字会共同于长沙成立“内政部战时卫生人员训练班”,是年11月迁往湖南祁阳。
- 1939年:前线告急,军医学校迁往桂林;内政部战时卫生人员训练班迁往贵阳图云关,改编为“内政部军政部战时卫生人员联合训练所”。
- 1940年:前线告急,军医学校迁往迁校贵州安顺;内政部军政部战时卫生人员联合训练所改组为军事机关“军政部战时军用卫生人员训练所”。
- 1941年:军医学校招收牙医系第一期(D1,修业五年)、专科班、护训班。
- 1944年:军医学校招收高中部护理科。
- 1945年:军政部战时军用卫生人员训练所改组为“陆军卫生勤务训练所”。
- 1946年:抗战胜利,军医学校迁往上海江湾(现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校区)
- 1947年:改名为国防医学院,与陆军卫生勤务训练所合并,招收护理系正期班第一期(N1,修业四年)
- 1949年:国府迁台,于台北水源区复校
- 1952年:医科、牙科改为六年制
- 1955年:开始招收医学专科班
- 1968年:医学专科班停招
- 1973年:医科改名医学系订定为七年制
- 1979年:公共卫生学系创立(PH1,修业四年)
- 1994年:药学系八十一期(P81)开始招收女生
- 1995年:护理系四十八期(N48)开始招收男生
- 1997年:国防医学院正期班全面开始招收女生,开放自费生及退辅会代训生名额
- 1999年:卫勤专科部停招
- 2000年:迁校内湖区成功路,三军大学、中正理工学院、国防管理学院及国防医学院等四校,合并为国防大学
- 2001年:开放卫生署公费生名额
- 2005年:停止招收退辅会代训生
- 2006年:废除军事联招,学院新生(M106、D65、P93、N59、PH27)统一由大学学测入学,自国防大学中独立
- 2008年:学生部队由团级单位降编为营级单位
- 2009年:停止招生卫生署公费生
- 2010年:复招退辅会代训生
- 2013年:医学系改为六年制
- 2015年:招收卫福部公费生
历任院长
[编辑]- 陆军军医学校时期
任次 | 姓名 | 就职时间 | 卸任时间 | 备注 |
---|---|---|---|---|
1 | 李学瀛 | 1912年 | 1914年 | |
2 | 全绍清 | 1914年 | 1922年 | |
3 | 戴棣龄 | 1922年 | 1924年 | |
4 | 张用魁 | 1924年 | 1924年 | |
5 | 张修爵 | 1924年 | 1926年 | |
6 | 梁文忠 | 1926年 | 1926年 | |
7 | 陈辉 | 1926年 | 1928年 | |
8 | 鲁景文 | 1928年 | 1928年 | |
代理 | 林鸿代 | 1928年 | 医科科长代理 | |
9 | 郝子华 | 1928年 | 1929年 | |
10 | 杨懋 | 1929年 | 1939年 | |
11 | 戴棣龄 | 1929年 | 1930年 | |
12 | 郝子华 | 1930年 | 1930年 | |
13 | 陈辉 | 1930年 | 1932年 | |
14 | 严智锺 | 1932年 | 1934年 | |
15 | 刘瑞恒 | 1934年 | 1936年 |
- 军医学校时期
任次 | 姓名 | 就职时间 | 卸任时间 | 备注 |
---|---|---|---|---|
1 | 刘瑞恒 | 1936年 | 1937年 | |
2 | 蒋介石特级上将 | 1937年 | 1947年 | 各军官学校兼任校长 |
教育长张建 | 校务由教育长负责 |
- 国防医学院时期
任次 | 姓名 | 就职时间 | 卸任时间 | 备注 |
---|---|---|---|---|
1 | 林可胜中将 | 1947年6月1日 | 1949年7月1日 | 福建人,生于新加坡,英国爱丁堡大学医学博士,北平协和医学院生理学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学院迁台后,受聘赴美讲学。1969年病逝牙买加。 |
2 | 卢致德中将 | 1949年7月1日 | 1975年10月1日 | 广东人,协和医学院毕业,美国纽约大学医学博士,中央研究院院士。学院迁台,代行院长职务,奉命建立荣民总医院及阳明医学院。退伍后专任荣总院长。1979年病逝荣民总医院。 |
3 | 蔡作雍中将 | 1975年10月1日 | 1983年3月1日 | 广东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中央研究院院士。退伍后于中央研究院专职研究工作。 |
4 | 潘树人中将 | 1983年3月1日 | 1989年3月1日 | 江西人,任内建议迁移国防医学院及三军总医院于内湖成立为医学中心。 |
5 | 尹在信中将 | 1989年3月1日 | 1991年12月1日 | 浙江人。 |
6 | 马正平中将 | 1991年12月1日 | 1993年6月30日 | 山东人。退伍后聘为泌尿外科教授。 |
7 | 李贤铠中将 | 1993年7月16日 | 1996年7月1日 | 福建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药理学研究所哲学博士。后奉调国防部军医局局长,退伍后聘为药理学科教授。 |
8 | 沈国梁中将 | 1996年7月1日 | 2000年4月1日 | 浙江人。内湖迁建完成后,自动申请退伍,聘为一般外科教授,前任财团法人为恭纪念医院院长。 |
9 | 张圣原将军 | 2000年4月1日 | 2002年9月1日 | 湖南人,后奉调国防部军医局局长,退伍后任康宁医院院长、台北市立联合医院总院长,现任慈济医疗体系策略长。 |
10 | 陈宏一将军 | 2002年9月1日 | 2003年6日1日 | 台南人,曾任国防部军医局局长。 |
11 | 王先震将军 | 2003年6月1日 | 2005年9月1日 | 江苏人,退伍后任台北市立万芳医院整形美容外科主任,曾任上海瑞东医院院长。 |
12 | 张德明将军 | 2005年9月1日 | 2011年6月1日 | 江苏人,美国风湿学院院士,之后调升为国防部军医局局长,后任台北荣民总医院院长。 |
13 | 于大雄陆军少将 | 2011年6月1日 | 2013年4月1日 | 现任三军总医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 |
14 | 司徒惠康陆军少将 | 2013年4月1日 | 2018年2月1日 | 花莲人。退伍后转任国家卫生研究院副院长、院长。 |
代理 | 查岱龙陆军上校 | 2018年2月1日 | 2018年3月1日 | 以副校长代理。 |
15 | 林石化陆军少将 | 2018年3月1日 | 2018年12月20日 | 屏东人。师铎奖、杰出研究奖、医疗奉献奖得主。因酒醉大闹高铁,调任陆军司令部委员。[1] |
代理 | 郑书孟陆军上校 | 2018年12月21日 | 2019年3月31日 | 以副校长代理。 |
代理 | 林石化陆军少将 | 2019年4月1日 | 2019年5月31日 | 以陆军司令部委员代理。[2] |
16 | 查岱龙陆军少将 | 2019年6月1日 | 2023年10月1日 | 退伍后转任文职教授。 |
17 | 陈元皓陆军少将 | 2023年10月1日 |
精神象征
[编辑]校训与校风
[编辑]“ | ‘亲爱’是要所有的革命同志能‘相亲相爱’,本校的宗旨‘精’是‘精益求精’,‘诚’是‘诚心诚意’。 | ” |
卢致德院长
[编辑]卢致德中将为该学院迁台后第一任院长,现在该学院院部三楼大厅有置放卢院长之半身像,以为永怀,学院礼堂也因此命名为“致德堂”。
院徽与军医徽
[编辑]国防医学院校徽以军医徽为范本,稍作更改而成。军医徽为一对翅膀、一根权杖、两只盘于权杖上的蛇。
院旗
[编辑]用绿色为地,红色梅花内含国徽、象征军医的双蛇杖、题写校训“亲爱精诚”的翻开书本,外缘无丝穗,是1986年《陆海空军军旗条例》施行后,少数非制式军旗。
院歌
[编辑]于1950年创作,在水源地旧院区公布实施,由政战部成文秀主任(时为训导处处长)填词,音乐教官崔月梅女士作曲。
八类
[编辑]国防医学院的教育主旨是设置各种教育班次以养成军事卫生之各种专门人才为目的,依学术范围分为医学科、牙医学科、护理学科、药学科、卫生工程学科、卫生装备学科、卫生检验学科及卫生行政学科等八类。
六级
[编辑]共有:
- 特科进修教育;
- 大学教育;
- 专科及职业教育;
- 技术准尉;
- 技术军士;
- 卫生士兵;
等六个教育分级。
建国先健军
[编辑]原要建立国家须先有强健之军队,短捷言明军医之重要性,惟今人常误为建国先建军,意指必须先有军队方可建立国家,此意似乎与军医毫无关系,特此澄清。
学生与生活
[编辑]该校学生种类非常多,大概可分为具中华民国国籍的本国学生,以及不具中华民国国籍的侨生、外籍生。本国籍学生入学皆必须取得中华民国之大学学科能力测验成绩,并向军事招生委员会报名入学。入学身份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 军费生:学杂费、官饷由国防部负担,毕业后具现役军人身份,须按合约服志愿役军官。
- 公费生:学杂费大部分由卫生福利部负担,毕业后不具现役军人身份,须按规定至卫生福利部系统之医院服务。
- 代训生:学杂费大部分由国军退辅会负担,民国55年度起代辅导会招训医科学生十二名,毕业后不具现役军人身份,须按规定至退辅会所属之各级医院服务。
- 自费生:学杂费自行负担,毕业后不具现役军人身份,亦不受任何契约限制。
- 侨生:学杂费自行负担,凡持有外国证件或侨居国外六年以上有居留征件之华侨学生,民国40年(1951年)医科、民国41年(1952年)牙科及药科、民国45年(1956年)护理系开始招收侨生,毕业后不具军人身份,亦不受任何契约限制。
而外籍生毕业后续遵守该国家服务之规定。但是无论是何种身份别,生活管理要求完全一样。管理上比照国军陆军编制,各大队、中队、区队、分队等,由军官及学生组成之实习干部层层管理,非假日不得出营区、夜间灯火管制、服仪发式均有规定。
实习单位
[编辑]国防医学院学生大部分于三军总医院、台北荣民总医院实习,亦有高雄荣民总医院、台中荣民总医院、台南奇美医院、台北马偕医院、振兴医疗财团法人振兴医院、荣民制药厂、景德制药厂、永信制药厂、三军卫材供应处等单位实习,包括医师实习(医学系)、牙医师实习(牙医系)、药师实习(药学系)、护理师实习(护理系)、EMT实习(公卫系)。
学制
[编辑]该校在台湾复校后,逐步落实“八类六级”教育体制,尔后因应中华民国医疗教育的演进以及国军军医系统演变,现今该校教育已没有以往“八类六级”的规模,但仍然为国军军医人员培育的中心,亦替台湾医疗培养出许多人才。而所谓八类六级,是指国防医学院各种不同之教育体制。八类是指各科系教育,即该校的各学系:医学、牙医、药学、护理、公卫(早期无公卫系,而是卫生检验、卫生装备、卫生行政、卫生工程);六级是指各学制教育,早期计有:特科进修、大学教育、专科教育、高级职业教育、医事技术训练、业务训练,其中部分现已废除。以下为该校拥有之科系:
幼稚园
[编辑]- 私立爱德幼稚园于1963年兴建,国防医学院卢致德院长在两层楼宿舍西侧兴建了幼稚园(与托儿所),以爱德女士命名为Ida J Kohlberg Kindergarten,并且继续由黄琳女士担任园长。目前更名为国防医学院附设台北市私立爱德幼儿园,仍由第三任园长汪慧玲女士主持,位在国防医学院(汀州旧址)旁的学人新村内占地2,690平方米。爱德幼稚园为何以“爱德”为名,园方相关资料中并无记载,2016年10月20日,园方从旧物中寻得1963年爱德落成纪念铜牌,上头有爱德的中英文园名,从而发现爱德的中文园名,原来是从英文园名“IDA J. KOHLBERG KINDERGARDEN”而来。对国防医学院院史研究甚深的前国防医学院资深老师邬翔老师,曾在他撰写的《一个扶持国防医学院壮大的外国机构》文章中提到:“凡(美国医药援华会)所捐建之建筑物或修建添置之设备,皆刻石或镌铜牌志捐赠者之姓名或榜其名为斋名,以志纪念。”,IDA J. KOHLBERG为爱德‧柯柏夫人,可见柯柏夫人是爱德幼稚园最重要推手。其他一般正式文献中鲜少提及爱德幼稚园。
专科部
[编辑]- 医学专科班:1955年开办医学专科班,修业年限4年,至1968年最后一届招生共计十期总共毕业466员。专招非医学系出身之军医官,俗称老爷班,但医专班毕业后授予专科学历,亦可报考医师国考,与当年中山医专(现中山医学大学)性质相似。
- 卫生勤务:1999年卫勤专科停止招生。
大学部
[编辑]- 医学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缩写为M,1902年建校之初便设立,军费生毕业后挂阶少尉服志愿役军官十四年(1970年—2012年入学者,修业年限为七年,毕业后中尉任官),是国军医院、部队医务所、军医局,荣民医院主要干部。
- 牙医学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缩写为D,1941年创系,台湾牙医教育创始,修业年限为六年,军费生毕业后挂阶少尉(2012年以前入学者,毕业后中尉任官),服志愿役军官十二年,是国军医院、部队医务所主要干部。
- 药学系,英文缩写为P,1908年创立,中国药学教育先声,抗战时期曾断期。修业年限为四年,军费生毕业后挂阶少尉(2015年以前入学者,毕业后中尉任官),服志愿役军官十年,是国军医院药师、部队卫材后勤、部队药学官主要来源。
- 护理学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缩写为N,1947年设立,大学护理系始祖,修业年限为四年,军费生毕业后挂阶少尉,服志愿役军官十年,主要服务于国军医院,荣民医院。
- 公卫学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缩写为PH,1979年设立,修业年限为四年,军费生毕业后挂阶少尉,服志愿役军官十年,是国军卫生勤务类单位主官(管)主要来源。
该校以“期”分别出各个年级。所谓“期”代表的就是民间大学所说的“届”;而“年班”所代表的意思是民间大学所说的“级”。该校习惯在“期”前面加上学系英文代号称呼:比如说民国97年入学的医学系称作“M108”(代表第108届医学系、医学系104年班,也就是民间大学说的104级)。而同年级的所有科系习惯上称作一个“期班”,比如说M108、D67、P95、N61、PH29为同年级,就属于同一个期班。[3]
研究部
[编辑]- 生物及解剖学研究所(硕士)
- 生理学研究所(硕士)
- 药理学研究所(硕士)
- 生物化学研究所(硕士)
- 病理及寄生虫学研究所(硕士)
- 公共卫生学研究所(硕士)
- 护理研究所(硕士)
- 微生物及免疫学研究所(硕士)
- 牙医科学研究所(硕士)
- 药学研究所(硕士)
- 航太及海底医学研究所(硕士)
- 医学科学研究所(博士)
- 生命科学研究所(博士、与中央研究院、国家卫生研究院合办)
职业教育
[编辑]- 高级护理职业班:原陆军卫生勤务训练所开办后并入国防医学院,自1943年(民国32年)开办至1970年(民国59年)停招,二十四期共计毕业1,179人。
- 高级护士训练班:由军医学校主办,自1942年开办至1946年(民国35年)停招,四期共毕业29人。
- 药剂班:自1944年开办至1945年停招,三期共毕业46人。
- 牙医职业班:1947年开办一期毕业29人。
- 牙艺职业班:1947年开办一期毕业19人。
- 药学职业班:1948年开办一期毕业17人。
- 营养职业班:自1947年开办至1948年停招,两期共毕业9人。
- 放射职业班:1948年开办一期毕业9人。
- 卫生检验职业班:1949年开办一期毕业24人。
- 卫生行政职业班:1949年开办一期毕业31人。
- 卫生装备职业班:1949年开办一期毕业6人。
- 卫材供应职业班:1949年开办一期毕业13人。
- 放射线治疗医师进修班:自1962年开办至1963年停招,两期共毕业14人。
- 护理佐理员训练班:自1952年开办至1955年停招,两期共毕业129人。
- 检验佐理员训练班:1950年开办一期毕业11人。
非学位单位
[编辑]- 卫勤训练中心:1996年8月1日依国军军事院校精简案,并入陆军后勤学校,2015年5月15日复编国防医学院。
- 国防医学院预防医学研究所
参见
[编辑]- 国防部军医局
- 北洋军医学堂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在国防医学院上海原址)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注释
[编辑]- ^ 台北荣民总医院、台中荣民总医院、高雄荣民总医院、三军总医院、国军高雄总医院、国军台中总医院、国军花莲总医院、国军桃园总医院、国军新竹地区医院
参考资料
[编辑]- ^ 我代表國防醫學院!「校長喝醉」大鬧高鐵. TVBS NEWS. 2018-12-20 [2023-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6).
- ^ 醉鬧高鐵被拔官!國防醫前校長悄「復原職」. 三立新闻台. 2019-04-11 [2019-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5).
- ^ 根据国防医学院招生专区,依据“108学年度军事学校正期班甄选入学招生简章”,于第20页载明“本学院各学系军费生于规定之服役期间,未履行其服务义务期满者,专业证书(医师证书、牙医师证书、药师证书、护理医师证书)由军医局保管;另依应服满与未役期之比率赔偿,偿还其在学期间所受领公费待遇、津贴总金额之四倍赔偿金。”依招生简章规定及询问军医局之结果,108学年度入学的大学部新生,如毕业后未履行其服务义务期满,即使退伍赔款之后,专业证书仍由军医局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