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闽越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閩越人
繁体字 閩越人
简化字 闽越人
Fuzhou Hualin Si 20120304-21.jpg

福建历史系列条目

史前福建
 昙石山文化
 七閩 · 古閩人 · 閩越人
閩越 前306 – 前110

 闽中郡 前222 – 前209
兩漢
 扬州刺史部
  會稽郡
南海 前195 – 前174前
孙吴
 扬州
  會稽郡
   会稽南部都尉
  建安郡
两晋南朝
 扬州
 江州
 陈氏政权 550 – 564
  闽州 557 – 564
 丰州
  建安郡
  晋安郡
  晋平郡
  梁安郡
  南安郡
隋唐
 江南道
 岭南道
 江南东道
 福建道 758 – 896
  建州
  泉州 (711年前)
  闽州
  福州
  武荣州
  泉州 (711年后)
  漳州
  汀州
  长乐郡
  建安郡
  清源郡
  漳浦郡
  临汀郡
 威武军王氏政权896 – 909
909 – 945
  福州大都督府 909 – 932
  长乐府 932 – 945
  泉州
  漳州
  汀州
  建州
  镇安军 941
  镇武军 941 – 943
  镛州
  镡州
943 – 945
  建州
  镛州
  镡州
威武军李仁达政权945 – 947
  福州
清源軍 949 – 964
平海军 964 – 978
  泉州
  南州
  漳州
南唐
  永安军 945 – 956
  忠义军 956 – 976
吴越
  威武军 947 – 951、977 – 978
  彰武军 951 – 977
兩宋
 两浙西南路 978 – 985
 福建路 985 – 1278
  福州
  建州
  建宁军
  泉州
  漳州
  汀州
  剑州
  南劍州
  太平军
  興化軍
  邵武軍
  建寧府
  福安府
  兴安州

 泉州行宣慰司 1277 – 1278
 泉州行中书省 1278 – 1280、1281 – 1282、1284
 福建等处行中书省 1280 – 1285、1286、
1288 – 1291、1292 – 1297、1356 – 1366

  泉州分省 1358 – 1368
  建宁分省 1358 – 1368
  兴化分省 1359
  延平分省 1364 – 1368
 江西等处行中书省
 江浙等处行中书省
  福建道宣慰司 1285 – 1286、1286 – 1288、
1291 – 1292、1299 –1356

 福建平海等处行中书省 1297 – 1299
 福建江西等处行中书省 1366 – 1368
亦思巴奚政权 1357 – 1366

 福建等处行中书省 1369 – 1376
 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 1376 – 1646
邓氏政权 1448 – 1449
南明
 隆武政权 1645 – 1646
 明郑政权 1646 – 1683

 浙闽总督 1645 – 1658
 福建总督 1658 – 1687
 閩浙總督 1687 – 1911
  福建省 1647 – 1911
耿精忠政权 1674 – 1676
厦门英租界 1852 – 1930
黄德美政权 1853
李世贤政权 1864 – 1865
鼓浪屿公共租界 1902 – 1943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
 福建省 1912 – 1933、1934 – 1949
 闽南护法区 1918 – 1920
 建国军政制置府 1922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闽西特区 1930 – 1932
 福建省 1932 – 1935
 闽浙赣省 1932 – 1935
 闽赣省 1933 – 1935
中華共和國 1933 – 1934
 福州特别市 1933 – 1934
 厦门市 1933
 厦门特别市 1933 – 1934
 闽海省 1933 – 1934
 泉海省 1933
 兴泉省 1933 – 1934
 龙漳省 1933
 龙汀省 1933 – 1934
 闽上省 1933
 延建省 1933 – 1934
厦门特别市(日占) 1938 – 1945
福州市政委员会(日占) 1944 – 1945
现状 1949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
  华东大行政区 1950 – 1954
   福建省
 中華民國
  福建省(金马地区)

闽越人,又称閩越族,是古代生活在今天中国福建一带的部落,是福建的早期原住民,属于百越部落的一支。使用閩越語先秦西漢期間曾建立閩越國政權。被西漢滅國後,閩越人部分被遷往漢朝,部分在當地生活。至三國時代孫吳政權稱為山越,多次與孫吳政權武裝對立。

起源[编辑]

史学界有观点认为闽越人是福建最早的的原住民[1],也有观点认为闽越人是由越国灭亡后南下入闽的於越人和当地七闽居民(或称古闽人)融合而成的。[2]

历史[编辑]

先秦至西漢[编辑]

公元前306年越国被楚国擊敗后,一部分越国贵族南逃至闽地,与当地居民融合,并臣服于楚国。[3]公元前222年,秦灭六国,在闽设闽中郡,当时的闽越王无诸被降为君长。[4]然而闽越之地的实际控制权仍在无诸手中。[5]

陈胜、吴广起义后,无诸率领闽越人与东瓯一起跟从鄱阳令吴芮帮助诸侯消灭秦朝。后来,无诸又率闽越辅佐刘邦打败项羽。汉五年(前202年),刘邦重新立无诸为闽越王,管辖原有区域,建立闽越国,都城设在东冶。后又封摇为东海王,领东瓯地。也有人认为摇与东瓯也是属于闽越人的[1]。此后闽越社会经济文化迅速发展,闽越进入了最强盛的时期。无诸死后,闽越人频频挑起对周边越人国家的战争,公元前138年闽越王北征东瓯,导致东瓯民众弃地徙于江淮间,闽越随后吞并东瓯的地盘,公元前135年又南伐南越(南粵)未果,导致内乱,汉武帝同时封繇君丑越繇王,封余善东越王,闽越形成二王并处。公元前111年秋,余善反汉,汉武帝随后在公元前111年冬季[6]灭亡闽越国,悉数迁徙曾经效忠于闽越王朝的子民们到江淮一带,由于期间有一部分民众並沒有完全遷徙出閩越地區,从而形成了东汉末期星罗棋布于这一广阔地带的山越人群。尽管仍有为数相当的未受到闽越王实际统治的闽地化外之民,因散居于地势险阻的偏远山区,不曾亲历此番战事。但是原先广泛密布于闽越王城及其所辖地区附近,且已摆脱部落联盟模式,迈入封建文明阶段的那一支闽越部落,仍然在很长一段有史可载的历史时期内。[7][1]

三國時代[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1. ^ 1.0 1.1 1.2 徐晓望,福建通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2. ^ 福建省情综述 - 历史文化. [2009-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7). 
  3. ^ 司马迁,史记·越王句践世家,中华书局
  4. ^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
  5. ^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
  6. ^ 《漢書·武帝紀第六》元封元年冬十月,東越殺王餘善降。詔曰:「東越險阻反覆,為後世患,遷其民於江淮間。」遂虛其地。據《新編中國三千年歷日檢索表》,元封元年冬十月等同儒略歷西元前111年11月3日至12月2日
  7. ^ 司马迁,史记·东越列传,中华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