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福建省
闽粤赣省

1932年-1935年
国旗
国旗
首都汀州市(今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汀州镇
常用语言汉语客家语闽南语
政府苏维埃政府
• 1932年3月18日-1933年5月
张鼎丞(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主席)
• 1933年5月-1933年冬
钟循仁(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主席)
• 1933年冬-1935年4月
吴必先(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主席)
历史 
• 建立
1932年3月18日
• 终结
1935年4月
前身
继承
闽西特区
福建省 (1912年-1949年)
今属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
Fuzhou Hualin Si 20120304-21.jpg

福建历史系列条目

史前福建
 昙石山文化
 七閩 · 古閩人 · 閩越人
閩越 前306 – 前110

 闽中郡 前222 – 前209
兩漢
 扬州刺史部
  會稽郡
南海 前195 – 前174前
孙吴
 扬州
  會稽郡
   会稽南部都尉
  建安郡
两晋南朝
 扬州
 江州
 陈氏政权 550 – 564
  闽州 557 – 564
 丰州
  建安郡
  晋安郡
  晋平郡
  梁安郡
  南安郡
隋唐
 江南道
 岭南道
 江南东道
 福建道 758 – 896
  建州
  泉州 (711年前)
  闽州
  福州
  武荣州
  泉州 (711年后)
  漳州
  汀州
  长乐郡
  建安郡
  清源郡
  漳浦郡
  临汀郡
 威武军王氏政权896 – 909
909 – 945
  福州大都督府 909 – 932
  长乐府 932 – 945
  泉州
  漳州
  汀州
  建州
  镇安军 941
  镇武军 941 – 943
  镛州
  镡州
943 – 945
  建州
  镛州
  镡州
威武军李仁达政权945 – 947
  福州
清源軍 949 – 964
平海军 964 – 978
  泉州
  南州
  漳州
南唐
  永安军 945 – 956
  忠义军 956 – 976
吴越
  威武军 947 – 951、977 – 978
  彰武军 951 – 977
兩宋
 两浙西南路 978 – 985
 福建路 985 – 1278
  福州
  建州
  建宁军
  泉州
  漳州
  汀州
  剑州
  南劍州
  太平军
  興化軍
  邵武軍
  建寧府
  福安府
  兴安州

 泉州行宣慰司 1277 – 1278
 泉州行中书省 1278 – 1280、1281 – 1282、1284
 福建等处行中书省 1280 – 1285、1286、
1288 – 1291、1292 – 1297、1356 – 1366

  泉州分省 1358 – 1368
  建宁分省 1358 – 1368
  兴化分省 1359
  延平分省 1364 – 1368
 江西等处行中书省
 江浙等处行中书省
  福建道宣慰司 1285 – 1286、1286 – 1288、
1291 – 1292、1299 –1356

 福建平海等处行中书省 1297 – 1299
 福建江西等处行中书省 1366 – 1368
亦思巴奚政权 1357 – 1366

 福建等处行中书省 1369 – 1376
 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 1376 – 1646
邓氏政权 1448 – 1449
南明
 隆武政权 1645 – 1646
 明郑政权 1646 – 1683

 浙闽总督 1645 – 1658
 福建总督 1658 – 1687
 閩浙總督 1687 – 1911
  福建省 1647 – 1911
耿精忠政权 1674 – 1676
厦门英租界 1852 – 1930
黄德美政权 1853
李世贤政权 1864 – 1865
鼓浪屿公共租界 1902 – 1943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
 福建省 1912 – 1933、1934 – 1949
 闽南护法区 1918 – 1920
 建国军政制置府 1922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闽西特区 1930 – 1932
 福建省 1932 – 1935
 闽浙赣省 1932 – 1935
 闽赣省 1933 – 1935
中華共和國 1933 – 1934
 福州特别市 1933 – 1934
 厦门市 1933
 厦门特别市 1933 – 1934
 闽海省 1933 – 1934
 泉海省 1933
 兴泉省 1933 – 1934
 龙漳省 1933
 龙汀省 1933 – 1934
 闽上省 1933
 延建省 1933 – 1934
厦门特别市(日占) 1938 – 1945
福州市政委员会(日占) 1944 – 1945
现状 1949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
  华东大行政区 1950 – 1954
   福建省
 中華民國
  福建省(金马地区)

福建省(1932年3月18日-1935年4月),又称闽粤赣省[1],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设立的一个

历史[编辑]

1932年3月18日,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又称闽粤赣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汀州市召开,中共中央代表任弼时作政治报告和总结。张鼎丞闽西特区苏维埃政府一年来的工作报告,并宣读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给大会的指示信。会议通过了《土地法》《劳动法》,以及财政、苏维埃建设等重要决议和大会的宣告、电文,正式成立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以张鼎丞、阙继明张思垣范乐春等35人为福建省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委员,钟友勋赖荣章等13人为候补执行委员。接着,执行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选举张鼎丞、阙继明、张思垣、范乐春、李六如郭滴人钟显光张华先谭震林等9人组成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张鼎丞为主席[2]

1934年1月,张鼎丞被诬为“罗明路线”忠实执行者。2月上旬,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召开执委会扩大会议对张鼎丞进行批判斗争,并决定改组省苏维埃政府。此后,钟循仁(1933年5月)、吴必先(1933年冬)先后任省苏维埃政府主席。

1934年11月1日,汀州城陷落。此后,中共福建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和福建军区领导人带领独立十九团、二十团共4000余人,转移到长汀四都一带山区。1935年3月,国民党军宋希濂部第三十师及闽赣两省的保安团包围四都,独立十九团和二十团被击溃,省委、省苏、军区机关陷入重围,部队仅剩下五六百人。4月上旬,省委书记万永诚、军区司令员龙腾云率一部向武平方向突围,毛泽覃率一部向瑞金方向突围,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吴必先率一部向长汀方向突围。10日,万永诚等百余人在腊口以南的梅子坝山区,被国民党军陶峙岳部包围,苦战一昼夜,龙腾云及大部分指战员牺牲,万永诚被捕,后被杀害于江西瑞金。毛泽覃率领的一部,在瑞金黄善口附近遭到国民党第二十四师的袭击,毛泽覃及大部分指战员牺牲。吴必先率领的一部突围到长汀濯田鸡冠峰被国民党第三十六师围捕,吴必先后被杀害于江西九江。至此,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和福建省军区瓦解[3]

行政区划[编辑]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福建省管辖的县级行政区先后有长汀县连城县(1933年10月,改名为明光县)、新泉县上杭县武平县新杭县新汀杭县永定县龙岩县代英县汀东县汀西县兆征县饶和埔县汀州市[4][5]。福建省苏维埃政府驻汀州市。

参见[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