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论 (印度哲学)
印度教系列模板 |
印度教 |
---|
系列条目 |
哲学 |
---|
哲学主题 |
数论(梵語:सांख्य,羅馬化:sāṅkhya或sāṃkhya;字面意思是“计数”,音译为僧佉、僧祇)印度哲学的一个派别,被认为是最古老和最重要的流派之一。佛教称其为“迦毗罗论”或“雨众外道”、“雨际外道”。但数论并不属于早期佛典常提及的六师外道。六师外道为沙门思潮兴起的产物,其共同特点是反对吠陀及其垄断者婆罗门。而数论恰恰相反,它承认吠陀的权威,被视为正统的六派哲学之一(六派哲学分别是最占主流地位的吠檀多和数论、胜论、正理论、弥曼差、瑜伽)。数论的正统性可以从这一点看出来,即早期数论的思想被薄伽梵歌大量引用,而薄伽梵歌是迄今最具影响力的印度哲学著作之一。
理論
[编辑]根据传统说法,数论的创始人是迦毗罗仙人(Kapila)(因此又称为“迦毗罗论”)。但是,没有任何可靠的证据能证明这一点。数论的核心思想是,宇宙由两大本原组成:补卢沙(最高精神)和原质(原初物质)。补卢沙,或称为神我,也就是梨俱吠陀中著名的《原人歌》的原人[1]。原人歌中说原人是宇宙的本原,但众天神(提婆)却用他作了祭祀的牺牲,于是从他的躯体产生世间万物(尤其是四个种姓)。这实际上是反映了祭祀万能的思想[2]。原质,按数论的观点,由所谓“三特質(三德,triguṇa))”组成。三德分别是萨埵 sattva(明性、悅性、明亮的、智慧的、輕的)、罗阇rajas(變性、動性、變動的)和答磨tamas(惰性、闇性、黑暗的、愚痴的、沉重的)[3][4]。根据《瑜伽胜论》,三德具有互相矛盾(或制约)的属性。“萨埵”倾向于探究事物的本原[5],“罗阇”倾向于動性的傲慢、贪婪和嗔怒[6],“答磨”倾向于惰性和不敏感[7]。
一切事物都是原质在三德的作用下产生的。数论哲学又进一步把事物归类为“二十五谛”。二十五谛分别为:补卢沙(神我)、原质(或称为非显)、觉(菩提)、我慢、心識(manas);然後是眼、耳、鼻、舌、皮肤(以上五种合称为五知根)、口、手、足、生殖器官、排泄器官(以上五种合称为五作根;五知根与五作根又合称为十根);色、声、香、味、触(以上五种合称为五根境);地、水、火、风、空[8](以上五种合称为五大);[9]。数论哲学认为,补卢沙是不动的,原质是运动的。人不是能动者,而只是原质的三种基本属性即三德的互相作用与活动的投影。三德就是包围“我”(个体灵魂)的束缚物,只有摆脱三德,才能实现解脱。但是因为人不是能动的,数论主张舍弃有为,专注于自我,通过认识自己的方法从三德中解脱出来[10]。
早期数论(或称为“史诗数论”)与上面介绍的古典数论有所不同。两者都属于二元论,且术语和概念大多是一致的[11]。不过早期数论接近于无神论,认为原质就是物质世界的根源;物质世界不依赖于补卢沙(宇宙精神)而单独存在,在三德的作用下是运动变化的,并且否定有可以脱离肉体的灵魂。但是后来它受到了吠檀多派哲学的严重影响,逐渐失去了这种特点[12]。薄伽梵歌中引用的众多数论派观点实际上属于早期数论。
典籍
[编辑]数论派最重要的经典是《数论颂》与《数论经》。前者是现存最古老的数论派文献,其中文译本名为《金七十论》,系数论破斥佛教的论书。据说此书(至少其偈颂部分)的作者是数论派学者自在黑[13]。
參見
[编辑]脚注
[编辑]- ^ 梨俱吠陀,第10卷,第90首
- ^ 《梵语文学史》,金克木著,江西教育出版社,ISBN 7539231505/I351·092,41页
- ^ Autobiography Of A Yogi,Paramahansa Yogananda,Self Realization Fellowship,1973,22页
- ^ 楊惠南,印度哲學史,東大,2012年
- ^ 《简编瑜伽胜论》,Swami Venkatesananda,1984,161页
- ^ 《薄伽梵歌》,张保胜译本49页
- ^ 《简编瑜伽胜论》,Swami Venkatesananda,1984,94页
- ^ 《金七十論》:十六但變異者。空等五大,耳等五根,舌等五作根,及心。是十六法但從他生。不生他故但變異。
- ^ 《薄伽梵歌》,张保胜译本13.6,注释1
- ^ 《薄伽梵歌》,张保胜译本83页
- ^ 《薄伽梵歌》,黄宝生译本
- ^ 《薄伽梵歌》,张保胜译本26页
-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资料来源
[编辑]- 《薄伽梵歌》,张保胜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ISBN 7-5004-0529-4
- 《薄伽梵歌》,黄宝生译,商务印书馆,ISBN 978-7-100-065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