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福建陸軍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福建陸軍中華民國初年福建省的地方軍隊,先後出現兩次(1916年—1919年,1923年—1926年)。

第一次設立[編輯]

民國二年(1913年)10月,李厚基陸軍第四師第七旅(轄步兵第五、第十四團)3385人走海路自馬尾進入福建。第十四團駐防福州閩北部分地區,後於民國五年(1916年)5月,加上李厚基招募的3000北方籍壯丁,擴充為福建陸軍第一旅,旅長先後為賈文祥、姚建屏。民國六年(1917年)8月,護法戰爭前夕,福建陸軍第一旅擴編為福建陸軍第一師,姚建屏為師長,駐閩北各地。民國八年(1919年),李厚基懷疑姚建屏與王永泉勾結,撤銷福建陸軍第一師司令部,調姚建屏到福州任省防司令[1][2]

第二次設立[編輯]

民國十二年(1923年),孫傳芳任福建督理之初,就任命民軍頭目郭錦棠為福建陸軍第一旅旅長,所部駐沙縣歸化(今明溪)、永安三縣。孫傳芳入駐省城福州後,收編福建各地的雜牌軍和民軍。至民國十三年(1924年)6月,編成如下:任命李厚基舊部張毅廈門鎮守使兼福建陸軍第一師師長,駐漳屬八縣;任命民軍頭目高義為福建陸軍第二師師長,駐泉州南安一帶;任命李厚基舊部王獻臣為福建陸軍第三師師長,駐汀屬八縣;任命永春民軍頭目吳威為福建陸軍第六旅旅長;任命德化大田民軍頭目林懷瑜為第七旅旅長(該旅人數不足1000,不久併入吳威旅);任命安溪民軍頭目陳國輝為福建陸軍第八旅旅長;任命莆仙民軍頭目林壽國為福建陸軍第一獨立團團長,令其部移駐福州訓練[1]

民國十三年(1924年)5月,周蔭人接任福建督理後,增設福建陸軍補充第一旅,約3000餘人,旅長蔣啟鳳(原陸軍第十二師第四十七團團長),駐防福州、惠安一帶。除保留孫傳芳治閩時已收編的福建陸軍第一、二、三師(此時師長分別為張毅、高義、李鳳翔),福建陸軍第一、二、三、四、六、七、八旅(旅長分別為郭鳳鳴董勝標尤賜福陳國華、吳威、葉定國、陳國輝)外,周蔭人還收編了1個旅、2個團:福建陸軍第五旅,約3000餘人(原為王永泉部之工兵教導團),旅長吳大洪,駐防涵江一帶;福建陸軍第一獨立團,約1000餘人,團長陳榮標,駐防尤溪口樟湖坂一帶;福建陸軍第二獨立團,約1000餘人,團長周兆瑞[1][3]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