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基隆河橋
第三基隆河橋 | |
---|---|
座標 | 25°03′44″N 121°49′22″E / 25.062145°N 121.822908°E |
承載 | 台鐵宜蘭線 |
跨越 | 基隆河 |
地點 | 中華民國(臺灣)新北市瑞芳區 |
官方名稱 | 第三基隆河橋 |
維護單位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
上游橋梁 | 三爪子橋 |
下游橋梁 | 復興橋 |
設計參數 | |
橋型 | 上承式預力混凝土梁橋 |
寬度 | 雙線橋梁 |
歷史 | |
施工單位 | 第一代橋:大倉組 第二代橋: ? |
開工日 | 第一代橋:1919年 第二代橋: ?年 |
完工日 | 第一代橋: ?年 第二代橋:1984年 |
開通日 | 第一代橋:1922年9月21日 第二代橋:1985年6月21日 |
地圖 | |
臺灣鐵路管理局第三基隆河橋是臺灣新北市基隆河上的一座鐵路橋梁,位於新北市瑞芳區三貂嶺車站南側,現役的第二代橋梁於1984年在舊橋(第一代橋)原址上游側(南側)重建,屬於宜蘭線鐵路。
沿革與設計
[編輯]第一代橋
[編輯]宜蘭線鐵路於台灣日治時期1917年動工興建,工程分別從路線的南(蘇澳)、北(八堵)兩端向中間施築。1919年8月,北段工程已進展到猴硐車站。猴硐往南經三貂嶺驛、武丹坑驛(今牡丹站)的鐵路須越過基隆河與三貂嶺山,工程由臺灣總督府鐵道部工務課瑞芳建設事務所於1919年春夏動工,大倉組[註 1]承包工程,工事包括新建第三基隆河橋[1][註 2][3],為單線鐵路橋梁。該橋於1922年9月21日隨著三貂嶺驛至武丹坑驛(今牡丹站)路段通車而啟用[4][註 2][5]。
第一代第三基隆河橋通車時為3孔上承式鋼鈑梁橋,每孔跨度60呎[1][註 2],橋台與橋墩建材不詳,兩座橋墩樣式為單柱圓形或橢圓形。
改造
[編輯]第一代橋在日治時期不明年代因災害而於原址改造為3孔19公尺下承式鋼鈑梁橋,原單柱圓形橋墩改為ㅠ形雙圓柱橋墩,並向兩端加建橋墩延長橋梁(含舊橋台改建為新橋墩),共延長3小孔6.5公尺上承式鈑梁橋,改造後合計6橋孔[6][7][8][9]。
-
第一代「第三基隆河橋」災害改建工程側面及平面圖
-
第一代「第三基隆河橋」災害改建工程第二、第三號橋墩正面、側面與俯視圖
第二代橋(現役)
[編輯]宜蘭線鐵路通車營運50餘年後,受到1970年代末期北迴線即將全線通車營運、以及東線鐵路預計於1982年由762mm軌距拓寬為1,067mm軌距等之影響,宜蘭線將從原本的支線升級為連接台灣東西部的重要幹線,路線容量需求將大幅增加,預估原有單線鐵路將會不敷使用[11],於是,臺灣鐵路管理局提出宜蘭線鐵路擴建工程計劃(即雙軌工程),並於1979年由臺灣省政府提報行政院核准[12],實施全線雙軌化(已完成雙線路段者除外),其中三貂嶺站南側跨越基隆河的第二代新橋,建於原第一代橋上游側(南側),1984年完工[13],並在隔年(1985年)6月21日連同三貂嶺車站=牡丹車站區間雙軌化通車而啟用[5]。
新建的第二代橋為5孔19公尺上承式預力混凝土梁橋,雙圓柱懸臂式橋墩[14],目前使用中。
電氣化
[編輯]宜蘭線電氣化工程自1991年7月1日開工。2000年5月2日,包含第三基隆河橋在內的八堵~羅東間率先完工,5月3日正式通車[15],該工程包括更換每公尺50公斤鋼軌及預力混凝土枕木。
水災
[編輯]2001年9月17日,納莉颱風挾帶豪雨來襲,導致基隆河洪水越過橋面,橋上鐵軌彎曲變形[16],並且累積大量樹枝與垃圾[17]。由於水災除了中斷第三基隆河橋與三貂嶺隧道以外,也重創了宜蘭線八堵~福隆路段,故此期間台北至福隆間,暫以基隆客運接駁,直到9月29日宜蘭線才恢復全線暢通[18][19]。
橋梁週邊
[編輯]- 金字橋
- 三貂嶺隧道
- 三瓜子及舊三貂嶺隧道
- 三貂嶺車站
- 碩仁國小遺跡
- 三貂嶺步道
- 三貂嶺瀑布
註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鐵道部建設係長 海野斐雄:〈宜蘭線建設工事〉,《臺灣日日新報》第8818號(宜蘭線全通紀念號). 臺北市. 1924年11月30日 (日語).
- ^ 《臺灣日日新報》 「關鍵詞查詢」. 中央研究院.[失效連結]
- ^ Shepherd's Wolf. 〈1010819瑞芳-三瓜子隧道、舊三貂嶺隧道、三貂煤礦、雙溪-慶隆煤礦〉. 《放羊的狼》部落格. 2012年8月1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9月8日) (中文(臺灣)).
- ^ 〈三貂嶺隧道 開通祝賀會〉,《臺灣日日新報》第8018號. 臺北市. 1922年9月22日,2版。 (日語).
- ^ 5.0 5.1 〈牡丹車站〉. 《臺灣驛站之旅》網站. 2004-2018年.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6) (中文(臺灣)).
- ^ 臺灣鐵路局,《臺灣鐵路路線圖(西線)》,1965年5月。(繁體中文)
- ^ 1969年黃澍民攝影作品。參閱:黃澍民攝影‧蘇昭旭編撰,《台鐵憶舊四十年1945-1984》,人人月曆,2000年10月25日初版,頁40及封面。(繁體中文)
- ^ 1970年黃澍民攝影作品。參閱:蘇昭旭. 〈追思鐵道前輩黃澍民〉. 《蘇昭旭老師的全球鐵道視野部落格》. 2015年4月25日20:4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5月25日) (中文(臺灣)).
- ^ 〈宜蘭線第三基隆川(河)橋梁災害復旧工事成工圖〉,日治時期(年份不詳)。(繁體中文)/(日語)
- ^ 蔡龍保. 《推動時代的巨輪:日治中期的臺灣國有鐵路(1910-1936)》 二版一刷. 臺北市: 臺灣書房. 2007年7月. ISBN 978-986-6764-00-4 (中文(臺灣)).
- ^ 〈發揮北迴鐵路最大承運效果 宜蘭線鐵路加舖雙軌 交通單位擬提前實施〉,《中國時報》,1979年2月10日,第2版。(繁體中文)
- ^ 中華民國交通部. 中華民國70年《交通年鑑》. 臺北市. 1982年12月: 頁395 (中文(臺灣)).
- ^ 中華民國交通部. 中華民國73年《交通年鑑》. 臺北市. 1985年10月10日: 頁350 (中文(臺灣)).
- ^ 臺鐵宜蘭線鐵路擴建工程處. 《宜蘭線鐵路擴建工程資料(第一期)第伍冊〈大橋部分〉》. 出版年不詳: 5-05-1〈第三基隆河橋新建部分〉 (中文(臺灣)).
- ^ 林韋帆,〈宜蘭線電氣化回顧〉,《鐵道情報》195期,中華民國鐵道文化協會,台北縣,2010年5~6月號,頁31。(繁體中文)
- ^ 〈鐵路三貂嶺至雙溪段 擬十天搶通 宜蘭線受損最重地點 鐵軌斷裂彎曲修復不易〉,《聯合報》,2001年9月20日,20版。(繁體中文)
- ^ 〈台鐵清理三貂嶺隧道前鐵橋 挖土機清鐵軌 垃圾推入基隆河〉,《聯合報》,2001年9月22日,18版。(繁體中文)
- ^ 〈西部幹線修復 至少等兩周 台中以南暢通 台北與基隆、板橋、福隆間 交通部協調客運支援〉,《聯合報》,2001年9月20日,5版。(繁體中文)
- ^ Kibu、Nozomi、陳鏡峰、Tokuma、李元龍、吳易翰,〈納莉風災鐵道百年大損害〉,《鐵道情報》125期,中華民國鐵道文化協會(授權火車票房發行),高雄市,2001年11月號。(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