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馬洲站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落马洲

Lok Ma Chau
落马洲站月台(留意右下角前往罗湖站的指示)
落马洲站月台(留意右下角前往罗湖站的指示)
位置香港元朗区落马洲
地理坐标22°30′52.41″N 114°3′56.82″E / 22.5145583°N 114.0657833°E / 22.5145583; 114.0657833
车站类别架空车站
途经线路港铁东铁线
换乘交通龙华线福田口岸站、巴士小巴
车站构造
站体类型架空车站
出口数目2
电梯未知
扶手电梯数目未知
车站色系蓝绿色白色
站台2
其他信息
车站代码LMC
历史
启用日期2007年8月15日
营运信息
车站服务时间0628-2305
列车服务时间0638-2255

落马洲站(英文:Lok Ma Chau Station) 是港铁东铁线的其中一个终点站,也是两铁合并九铁最后一个启用的车站。位于新界元朗区落马洲一带,服务东铁线沿线前往中国大陆的乘客,于2007年8月15日下午4时起启用[1]。本车站的兴建目的为疏导罗湖站的过境人流。

落马洲支线试车时,部分从尖东站开出,以上水为总站的列车,在离开上水站后改经落马洲支线前往落马洲站;现时列车则会行驶红磡上水各站,再以梅花间竹的方式前往落马洲站罗湖站。通车初期,东铁线[2]在繁忙和非繁忙时间每小时分别会有6班和5班列车以落马洲站为终点站。

从落马洲站经福田口岸过境至深圳,可接驳龙华线福田口岸站。落马洲站位处边境禁区内,邻近深圳河,所有乘客必须持有有效禁区通行证(俗称禁区纸)或有效旅游证件方可使用本站。

虽然落马洲站公共运输交汇处与车辆使用的落马洲管制站地理上非常接近,惟两者并无公共交通工具连接。即使持有有效旅游证件,在香港边境禁区内亦不可以任何方式来往两地。如要在不离开边境禁区的原则下来往两地,必需持有禁区通行证(俗称禁区纸)。

车站结构[编辑]

车站楼层[编辑]

落马洲站设有4层,占地约9公顷,地面为公共运输交汇处。车站内升降机以T代表票务大堂(Ticketing)、A代表抵港大堂(Arrival)、P代表月台(Platform)、D代表离港大堂(Departure)。车站外升降机则使用G、L1、L2及L3。另外,同层的月台及抵港大堂不相通,必须利用扶手电梯经票务大堂方可抵达。

L3
T
票务大堂 客务中心、客务资讯中心
车站商店、自动柜员机
L2
A
行人天桥 连接深圳福田口岸(入境用)
抵港大堂 香港入境事务处香港海关检查
通道前往公共运输交汇处、车站商店、洗手间
L2
P
路轨 东铁线列车往红磡方向→
2号月台 左/右边车门将会打开
1号月台 左/右边车门将会打开
路轨 东铁线列车往红磡方向→
月台 预留月台
L1
D
行人天桥 通往深圳福田口岸联检大楼
离港大堂 香港入境事务处及香港海关检查、车站商店
客务中心、车站商店、自动柜员机洗手间
G
地面
- 出口、公共运输交汇处

车站大堂[编辑]

落马洲站只分为三个主要大堂,包括离港大堂、抵港大堂及票务大堂。为了方便人流管制,人流组织采用单向方式,乘客是不能直接由离港大堂前往抵港大堂或票务大堂,当乘客到达离港大堂后,不可以返回月台,必须出闸前往中国大陆或出口。但实际上,离港大堂是设有楼梯往来月台的,惟于离港大堂层标示著“不准进入”字样,因此,乘客是可于出闸前返回车站月台。

由于落马洲站为出入境检查站,所以在离港大堂、抵港大堂设有海关、出入境及其他重要的过境设施。乘客办妥出境手续后,将会经由一条横跨深圳河,单臂斜拉式天桥步行至深圳市福田口岸联检大楼。乘客亦可于同时设于大楼内的福田口岸站,转乘深圳地铁龙华线前往深圳市其他地方。

另一方面,于落马洲站的票务大堂内设置两部湿地观赏仪,可供访港乘客利用观赏仪欣赏落马洲邻近一带的天然湿地环境。

车站商店及自助服务

大堂里设有购物区,内有车站商店、免税店及自动柜员机等方便乘客。另一方面,本站是全香港铁路之中最多7-Eleven的车站,全站范围内多达5间分店。车站落成初期更设有餐厅、旅行社、医务中心及多间银行自动柜员机,但由于需求低,车站票务大堂层不少商店已在2008年8月结业。

车站月台[编辑]

落马洲站设有2个月台,位于L2层,采用岛式月台排列,方便乘客乘坐往红磡东铁线列车。

此外,落马洲站1号月台以南已预留部份月台结构,以便北环线落实兴建时,作为扩充本站之用。

虽然九铁表示,在落马洲支线通车初期,乘客若果于其他车站误乘往落马洲站的列车,可直接乘坐反方向的列车,但是实际上,列车一到达落马洲站,所有乘客必须落车并前往离港大堂,不可以乘搭回头车。

此外,落马洲站1号月台以南设有一个预留月台及一条预留路轨,以便北环线落实兴建时,作为扩充本站之用。

车站出口[编辑]

邻接车站[编辑]

落马洲站是东铁线落马洲支线的终点站,也是东铁线两个边境铁路车站之一。乘客可在此乘坐往红磡列车,往返九龙新界等地。

利用状况[编辑]

九广铁路公司主席田北辰估计,落马洲支线首年客量平均可达每日6万人次。前东铁客运总经理黎守谦表示,通车首日(2007年8月15日,只服务了6.5小时左右)约有1万人次使用落马洲站。

而据香港入境处的数据显示,连同东铁[2]、巴士、小巴及的士在内,通车翌日(2007年8月16日,即首次全日服务)共有25,276名旅客采用落马洲支线口岸过境[7]。另外,根据星岛日报报导,2007年8月15日至18日的落马洲支线乘客量为1万、2万、2万1千及3万1千[8]

由于使用当时的九广东铁前往落马洲站的客量持续偏低,因此在2007年11月4日起推出“落马洲周票”试验计划。由逢星期日起计,每星期可从各东铁线车站(不包括马鞍山线罗湖站)乘搭东铁线往来落马洲站12次,票价为港币240元正。试验计划曾多次延长,最后于2008年7月26日结束。

接驳交通[编辑]

落马洲站原先设计只供东铁线[2]的过境乘客使用,但在多名立法会议员大力争取打破九广铁路垄断过境交通的压力下,政府终于让步,准许专营巴士专线小巴的士接载乘客往来落马洲站,并于2007年初邀请招标1条来往元朗东至落马洲站的专营巴士线,以及公开招标一条来往元朗市中心的绿色专线小巴线。市区及新界的士亦可直接驶入该交汇处载客。

过境旅客可以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于落马洲站公共运输交汇处下车,然后直入落马洲站的出境大堂过境,相反亦然。但此安排曾引起车站保安的争议,因为车站最初设计没有预料到会有人流从其他途径进入车站。

新界专线小巴75号线(元朗福德街至落马洲下湾村)在落马洲站通车后延长至该处,收费仍为港币6元[9]。九巴亦于当日开办B1号线,由元朗站新田公路往来该处,全程收费港币11.60元,设有现金双向分段港币10.50元及即日来回证优惠。另外路线开办初期将提供全程10元及分段9元票价优惠,并设即日来回特别优惠[10]。由2008年6月22日起,B1路线延长至天水围站,途经元朗市中心天水围[11]

所有相片[编辑]

历史[编辑]

落马洲站本来是西铁延伸出来的北环线的其中一个终点站,但最后改为东铁延伸出来的落马洲支线的终点站。随落马洲支线于2003年1月动工兴建,并于2005年4月19日举行落马洲站平顶典礼[12],主礼嘉宾包括环境运输及工务局常任秘书长罗智光、九铁主席田北辰、九铁署理行政总裁黎文熹及九铁新铁路工程高级总监李镜权等。落马洲站原定于2007年7月1日通车,但因为中国大陆方面的福田口岸有待检收,延迟至8月15日才正式通车。首班由尖东开往落马洲站的列车在当日下午3时15分开出,而首班南行列车亦在下午4时15分由落马洲站开往尖东。

未来发展[编辑]

北环线[编辑]

计划中的北环线将由西铁线锦上路站出发,经洲头等站,最后以落马洲站为终点站。如果落实,落马洲站便会成为北环线和东铁线的其中一个转车站(落马洲站、洲头站),北环线将成为通往落马洲铁路口岸的第二条铁路。届时,乘客可在落马洲站转乘北环线或东铁线。[13][14]

参考资料及注释[编辑]

  1. ^ 九铁落马洲支线于八月十五号通车
  2. ^ 2.0 2.1 2.2 东铁线在当时称为“东铁”,详见两铁合并
  3. ^ 只限持有有效旅游证件方可使用此出口
  4. ^ 只限入境旅客,并进入香港境内乘搭九巴B1线、新界专线小巴75线或的士的乘客方可使用此出口
  5. ^ 非出境旅客除了持有禁区纸或获入境事务处批准外,不得由公共运输交汇处前往车站乘搭东铁线
  6. ^ 非出境旅客除了持有禁区纸或获入境事务处批准外,不得使用此出口前往公共运输交汇处
  7. ^ 落马洲支线 人少店冷清,明报报导,2007年8月17日
  8. ^ 落马洲线 客量增至三万人,星岛日报报导,2007年8月20日
  9. ^ 香港运输署 - 前往落马洲支线管制站
  10. ^ 九巴B1线(元朗铁路站至落马洲支线总站) 2007年8月15日下午四时起投入服务2007年8月9日九龙巴士(1933)有限公司
  11. ^ 九巴 B1 及 76K 线延长路程及重组落马洲巴士服务2008年6月17日,九龙巴士(1933)有限公司
  12. ^ 九铁落马洲站平顶,九铁网站
  13. ^ 《鐵路發展策略2000》 (pdf). 运输局. 2000 (中文(繁体)).  已忽略未知参数|month=(建议使用|date=) (帮助)
  14. ^ 九广铁路公司. 廣深港高速鐵路及北環線的投影片資料 (pdf). 运输局. 2005-12-12 (中文(繁体)). 

外部链接[编辑]

Template:港铁车站列表/no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