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結集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上座部佛教

佛教大綱英語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題

初期佛教
佛教大綱英語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題

第四次結集,佛教術語,「結集」或「集結」是指僧伽集會合誦經典

北傳佛教記載,在佛滅六百餘年後[1](或佛滅四百年後[2]),以犍陀羅國迦膩色迦王為施主,由脇尊者發起,於迦濕彌羅國,選拔五百比丘結集三藏造《毘婆沙論》[3]。在不知曉或不承認各部派阿育王時代第三次結集的文獻中,將此次結集稱為第三次結集。

南傳佛教的第四次結集,又稱「阿盧寺結集」,指的是公元前一世紀末葉,於斯里蘭卡瑪杜勒的阿盧迦寺舉行結集,參加結集的是以坤德帝沙長老為首的大寺派(即摩訶毗訶羅住部)的五百阿羅漢。首次把巴利語三藏寫在貝葉上成為文字記錄 。

記載[編輯]

大唐西域記》記載了有關傳說,其中四百九十九人為阿羅漢世友尊者為上座[4],作《優婆提舍論》註釋經藏,作《毘奈耶毘婆沙論》註釋律藏,作《阿毘達磨毘婆沙論》註釋論藏[5],其中論藏註釋便是《大毘婆沙論[2]。完成後迦膩色迦王以赤銅為鍱,鏤刻筆錄,建塔珍藏,不允許此論在迦濕彌羅國之外流傳[6]

考證[編輯]

  • 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三:王因以道問人而解答各異,問了脅尊者,尊者即答:「如來去世,歲月逾邈,弟子部執,師資異論,各據聞見,共為矛盾。」王甚痛惜,乃發心宣令,召集聖哲,結集三藏。共五百賢聖,以世友菩薩為上首,次第造論、釋經、釋律各十萬頌,計三十萬頌九百六十萬言,備釋三藏[7]
  • 婆藪盤豆法師傳》中說:「佛滅後五百年中,有迦旃延子羅漢,於薩婆多部出家,與五百羅漢及五百菩薩,共撰集薩婆多部阿達磨。」 [8]

以上三說,聖嚴法師認為,《大唐西域記》僅以世友一人稱菩薩,《世親傳》加上五百菩薩,西藏的又加上五百在家學者,並將此次結集形容成為通含一切的佛教,實則僅是一切有部的結集。因而,三說之中,當以《大唐西域記》較為可信。同時,此次結集的成果,是二百卷的《大婆沙論》,可是現存的該論之中,卻有「昔迦膩色迦王時」的字樣,推想其內容業已經過後人的增補了。[10]

參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符秦道梴毘婆沙序》:「自釋迦遷暉。六百餘載。時北天竺有五百應真。以為靈燭久潛。神炬落耀。含生昏喪。重夢方始。雖前勝迦栴延。撰阿毘曇。以拯頹運。而後進之賢。尋其宗致。儒墨競構。是非紛拏。故乃澄神玄觀。搜簡法相。造毘婆沙。抑止眾說。或即其殊辯。或標之銓評。」
  2. ^ 2.0 2.1 大毘婆沙論》:「三藏法師玄奘譯斯論訖。說二頌言。佛涅槃後四百年。迦膩色加王贍部。召集五百應真士。迦濕彌羅釋三藏。其中對法毘婆沙。具獲本文今譯訖。願此等潤諸含識。速證圓寂妙菩提。」
  3. ^ 玄奘大唐西域記·迦濕彌羅國》:「健馱邏國迦膩色迦王,以如來涅槃之後第四百年,應期撫運,王風遠被,殊俗內附。機務餘暇,每習佛經,日請一僧,入宮說法,而諸異議,部執不同,王用深疑,無以去惑。時脇尊者曰:『如來去世,歲月逾邈,弟子部執,師資異論,各據聞見,共為矛楯。』時王聞已,甚用感傷,悲歎良久,謂尊者曰:『猥以餘福,聿遵前緒,去聖雖遠,猶為有幸,敢忘庸鄙,紹隆法教,隨其部執,具釋三藏。』脇尊者曰:『大王宿殖善本,多資福祐,留情佛法,是所願也。』
    王乃宣令遠近,召集聖哲,於是四方輻湊,萬里星馳,英賢畢萃,叡聖咸集。七日之中,四事供養,既欲法議,恐其諠雜,王乃具懷,白諸僧曰:『證聖果者住,具結縛者還。』如此尚眾,又重宣令:『無學人住,有學人還。』猶復繁多,又更下令:『具三明,備六通者住。』自餘各還,然尚繁多,又更下令:『其有內窮三藏,外達五明者住,自餘各還。』於是得四百九十九人。
    王欲於本國,苦其暑濕,又欲就王舍城,大迦葉波結集石室。脇尊者等議曰:『不可,彼多外道,異論糺紛,酬對不暇,何功作論。眾會之心,屬意此國,此國四周山固,藥叉守衛,土地膏腴,物產豐盛,賢聖之所集往,靈僊之所遊止,眾議斯在,僉曰允諧。』其王是時與諸羅漢,自彼而至,建立伽藍,結集三藏,欲作毘婆沙論。」
  4. ^ 玄奘大唐西域記·迦濕彌羅國》:「是時,尊者世友,戶外納衣,諸阿羅漢謂世友曰:『結使未除,淨議乖謬,爾宜遠跡,勿居此也。』世友曰:『諸賢於法無疑,代佛施化,方集大義,欲製正論,我雖不敏,粗達微言,三藏玄文,五明至理,頗亦沈研,得其趣矣。』諸羅漢曰:『言不可以若是,汝宜屏居,疾證無學,已而會此,時未晚也。』世友曰:『我顧無學,其猶洟唾,志求佛果,不趨小徑,擲此縷丸,未墜於地,必當證得,無學聖果。』時諸羅漢重訶之曰:『增上慢人,斯之謂也,無學果者,諸佛所讚,宜可速證,以決眾疑。』於是世友,即擲縷丸空中,諸天接縷丸而請曰:『方證佛果,次補慈氏,三界特尊,四生攸賴,如何於此,欲證小果。』時諸羅漢,見是事已,謝咎推德,請為上座,凡有疑議,咸取決焉。」
  5. ^ 玄奘大唐西域記·迦濕彌羅國》:「是五百賢聖,先造十萬頌鄔波第鑠論(舊曰優波提舍論訛也),釋素呾纜藏(舊曰修多羅藏訛也)。次造十萬頌毘柰耶毘婆沙論,釋毘奈耶藏(舊曰毘那耶藏訛也)。後造十萬頌阿毘達磨毘婆沙論,釋阿毘達磨藏(或曰阿毘曇藏略也),凡三十萬頌,九百六十萬言,備釋三藏,懸諸千古,莫不窮其枝葉,究其淺深,大義重明,微言再顯,廣宣流布,後進賴焉。」
  6. ^ 玄奘大唐西域記·迦濕彌羅國》:「迦膩色迦王,遂以赤銅為鍱,鏤寫論文,石函緘封,建窣堵波藏於其中。命藥叉神,周衛其國,不令異學,持此論出,欲求習學,就中受業。」
  7. ^ 大正藏》五一·八八六頁中-八八七頁上
  8. ^ 大正藏》五○·一八九頁上
  9. ^ 《印度佛教史》迦膩色迦王之初年,四王之際,僧眾之間,生起爭論,最激烈之爭論,歷時約為六十三年,而合前後爭論時期,則幾近百年。爭論息後,於第三結集之時,一切十八部,皆成純淨佛教,毗奈耶藏,筆錄成書,經與對法,以前未筆錄成書者,今成就之,以前已筆錄成書者,今校定之。
  10. ^ 聖嚴法師《印度佛教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