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江口海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Happyseeu留言 | 贡献2020年9月8日 (二) 10:36 (通过reFill填充了1个裸露的参考文献 ())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閩江口戰役
第二次台灣海峽危機的一部分
日期1958年2月19日—1958年10月25日
地点
结果 雖然中華民國勝利,但双方還是持续冲突,而控制区域則无明显变化。
参战方
中華民國政府中華民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指挥官与领导者
中華民國國軍 胡璉 彭德懷
兵力
90架戰機(包含台灣本島) 150架戰機
20艘炮艇
伤亡与损失
2架戰機 3架戰機
3艘砲艇被擊沉
6艘砲艇受創

閩江口與馬祖列島戰事,又可依戰爭型態分為閩江口海戰閩江口空戰,是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58年2月19日至10月25日於馬祖列島海、空所爆發的零星衝突。

1958年2月19日,中華民國海軍沱江、涪江等三艘巡邏艦在閩江口一帶與解放軍魚雷艇隊交戰,中華民國宣稱擊沉、擊傷船艦各三艘[1],然而在中共沒有任何這方面的戰鬥紀錄。

10月10日,中華民國空軍第五大隊第27中隊F-86F機6架,飛赴馬祖與閩江口間執行大陸沿海偵巡任務。7時23分到達閩江、馬祖一帶偵巡,發現中共空軍殲5(MIG-17)型飛機8架,國空軍二號機張迺軍与共军四號機互碰,四號機的飛行員杜鳳瑞彈出機艙後遭國軍飛行員射殺,張迺軍少尉後彈射被俘。共军另有米格機兩架被擊落。[2]

參考文獻

  1. ^ 楊晨光等. 軍事史評論第24期. 國防部政務辦公室. 1 June 2017: 188. GGKEY:JB2WWJF89XD. 
  2. ^ 馬祖雙十空戰. 馬祖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