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 (佛教)
佛教 |
---|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佛教專題 |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
觀[1](梵語:विपश्यना,vipaśyanā;巴利語:vipassanā;藏語:ལྷག་མཐོང་,威利轉寫:lhag mthong,羅馬拼音:lhaktong),又譯為種種觀察[2]、觀察[2]、觀見[3]、觀照[4]、覺察、洞察、覺照,音譯為毘缽舍那[5]、毘鉢舍那、毘婆舍那、毘婆奢那(毘或寫作毗,如毗婆舍那),是佛教術語,在巴利語上(Vi)有「特別、超」的意思,而(Passanā)有「觀看、見」的意思,在英語通常被翻譯為洞察力,意謂以正見來觀察、抉擇[2][1],意思是如其本然地觀察事物,如實觀察諸法自性[6],洞察存在真實本質,是修行禪那的兩種方法之一,也是三無漏學之中的慧學。它通常是指三辨識,即無常、苦、非我這在上座部佛教傳統上的諸行三相,是一切存在的三個共同特徵(共相),及大乘佛教上的空性和佛性。
釋義
[編輯]毗缽舍那被翻譯為英語:insight(意為洞識、洞悉、洞察),因為英文前綴字 in- 有向內的意思,sight是觀看,因此中文譯作內觀,字面上的意義是往「內」去「觀」察身心的實相。但是這種譯法其實是有點誤導,因為梵文字面意思中,並沒有向內看的意思。毗缽舍那(梵語:Vipasyanā)由梵文前綴字 vi- 與觀看的動詞字根 paś組成。印度-雅利安語支的 vi-,類似於拉丁文前綴字 dis-,有遠離或朝向的意思,也有徧及、各種類,或意圖的意思。因此,在字面上,毗缽舍那可以譯為「用如此的方式去看」、「由此看」、「專注深入的觀看」、「周遍觀看」等[7]。
毗婆舍那是修行禪那的兩種途徑之一[8]。其理論依據為「四念住」(三十七菩提分法之一),從「身體」「感受」「心」和「法」(心所和五取蘊及十二處)四個面向,培育持續及穩固的覺知能力,在實際經驗(而非信仰、感情和想像)的層面上,體驗到「自我」不外是由五個要素(五蘊)所組合而成的現象,其共同特徵是快速不斷地變化(無常)、不滿足的狀態(苦)和無有恆常的身體(無我)等三相[9]。
以這個對實相的了知,「心」將逐漸停止造作「貪、瞋、痴」(三毒)的習性反應。三毒是所有痛苦的根源,解脫痛苦的根本方法,唯有根除內心的貪瞋痴。
在佛教的修行系統中,觀是屬於三學中最後的「慧學」,前兩學分別是戒學(道德生活之準則)、和定學(專注力的培養)。慧的音譯為般若,是對實相的正確了解,事實上,觀修習的每個階段,就是以獲得更深湛的智慧做為里程碑(如十六觀智),更深的智慧,能滅除更幽微的煩惱,從這個意義而言,佛教修行可以視為自我淨化的過程(七清淨),其最終目標是完全的淨化,從所有的痛苦、感官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即所謂的涅槃。
觀禪之修習方法
[編輯]觀是一個非常單純、活在當下的修行方法,藉由無選擇性的「觀察」,直接體驗身心之中的實相,其中,沒有信仰或想像的成份。完整的觀察修行必需包含三個部份:五戒(sila),戒除殺、盜、邪淫、妄語和菸酒毒品,以便使「心」到基本的平靜,進行第二部份,定訓練心的專註:使心可以穩定持續地專注在某個對象(所緣或業處),經過適當的訓練,獲得某個程度的專注力之後,就可以進行慧的開發:以高度敏銳的心力,不帶價值判斷地(無分別),客觀地觀察身心,去穿透事物的表相,獲得真正的智慧(修慧),這個建構在實際體驗的智慧,其威力遠超過信仰和理智層面的理解,能夠改變身心失衡的行為模式,化解掉潛藏在內心的壓力、不安、恐懼等等根深蒂固的情結。
換個話說,觀就是透過實際的體驗,去了知「身」和「心」具有「剎那生滅」、「無常」、「苦」(不滿足)和「無我」(無自主性)的真相。要徹底明瞭無常、苦、無我的道理,不是經由信仰上的接受、或是理智上的了解,只有從實際的層面去觀察看看,在這個「身」和「心」之中,有沒有固定不變的實體。
透過持續的修習,觀禪修者將發現,所謂的「我」只不過五蘊不斷變遷流動的現象,身體本質上是由而無數的微粒子(kalapa)所組成,這些微粒子無時無刻不在生滅變化,只是純然是波動,心理的本質也是不斷剎那生滅,身心其中找不到堅固不變的實體,有了這種體驗之後,「自我」的錯覺才能消解。[10]
因為觀察的對象(身、心)和現象(無常)是一直存在的,理論上,觀的修習何時何地皆可進行,但對初學者來說,必須由富有禪修經驗的老師來指導,以及一個最低干擾、適合練習觀的場地(阿蘭若),這即是禪修中心的作用。
已故禪修大師
[編輯]在世的禪修老師
[編輯]註釋
[編輯]- ^ 1.0 1.1 《翻譯名義集》:「【毘婆舍那】此云觀。《涅槃》云:「毘婆舍那,名為正見,亦名了見。名為能見,名曰遍見,名次第見,名別相見,是名為慧。」
《大乘義章》:「觀者外國名毘婆舍那。此翻名觀。於法推求簡擇名觀。觀達稱慧。」 - ^ 2.0 2.1 2.2 《慧苑音義》:「毗鉢舍那,此云種種觀察,謂正慧決擇也。」
- ^ 《翻梵語》:「毘婆舍那(應云毘鉢舍那 律曰觀苦空無我。譯曰觀見)」
- ^ 《續一切經音義》:「毘鉢舍那(亦梵語此云觀,謂觀照,惠也)」。
- ^ 《慧琳音義》:「毗鉢舍那,唐云觀。」
- ^ 《除蓋障菩薩所問經》:「所謂心一境性是奢摩他,如實觀察諸法自性是毘鉢舍那。」
- ^ 《瑜伽師地論》卷77:「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若忍、若樂、若慧、若見、若觀、是名毘缽舍那。」
- ^ 馬哈希禪師《法輪》:「禪那的意思是,接近的觀察一個目標,以固定的注意力,集中的專注於一個選定的禪定目標。例如:以寂定的數息觀,會提升至寂止禪境;然而,注意心和身的自然特徵,靜觀他們的不恆常、不滿足和不堅固性,則屬於內觀。有兩種禪:寂止禪與內觀。固定的專注,發展趣入寂靜定者,稱為寂止禪。靜觀法的三種特徵則屬內觀。」
- ^ 玄奘譯《阿毘達磨俱舍論》卷23:「依已修成滿勝奢摩他,為毘缽舍那修四念住。如何修習四念住耶?謂以自共相觀身受心法。身受心法,各別自性,名為自相。一切有為皆非常性,一切有漏皆是苦性,及一切法空非我性,名為共相。」
- ^ 葛印卡 【感受:念住(Satipatthāna)的關鍵】: 觀察感受亦可讓我們體驗到,身體是由四種基本元素所組成,也就是地(固態)、水(液態)、風(氣態)以及火(溫度)。粒子(particles)隨著單一或多種元素的顯著而生起,出現變化無窮的感受。它們生生滅滅。而最終,身體不過是生起又滅去的波動持續消融著。表面看似堅實的身體結構,事實上也只是漣漪、波動、振盪。
進階閱讀
[編輯]- Matthew Flickstein and Bhante Henepola Gunaratana. (1998) Journey to the Center: A Meditation Workbook. Wisdom Publications. ISBN 0861711416.
- William Hart. (1987) The Art of Living : Vipassana Meditation: As Taught by S. N. Goenka. HarperSanFrancisco. ISBN 0060637242.
- Bhikkhu Bodhi (2004) Satipaṭṭhāna: The Direct Path to Realization. ISBN 1899579540
- Inner peace for a better worl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千禧年世界宗教暨精神領袖和平高峰會, 2000年8月29日 SN Goenka於聯合國
- Vipassana An introduct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內觀介紹
- 生活的藝術The Art of Livin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S.N. Goenka
- Meditation en Masse:How colonialism sparked the global Vipassana movemen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Erik Braun
- 柿沼陽平:〈吐峪溝第42窟禪觀壁畫研究——兼及漢文禪觀文獻的起源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相關條目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 內觀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香港慧觀禪修會Hong Kong Insight Meditation Society(HKIM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香港南傳禪修學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台灣內觀中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Vipassana Fellowship: Buddhist Meditation in the Theravada tradition, online meditation courses and suppor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Pariyatti.com: A nonprofit resource for books and other materials about the Buddha's teachings, Vipassana meditation, and Pali language studi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永久失效連結](log in with userID "guest")
- "Is Vipassana the same as Theravada?" An elaboration on the different meanings of Vipassana related in this article
- 葛印卡老師所傳授的內觀禪修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Vipassana Meditation: An Introduct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內觀研究中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Free Public Domain E-Book Containing Instructions for Vipassana Meditation in the tradition of Mahasi Sayadaw
- "One tool among many" by Bhikkhu Thannisaro, arguing based on the Pali Tipitaka that Samatha or tranquility meditation and Vipassana go hand in han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Practical Vipassana Exercises", by Mahasi Sayadaw.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Vipassana in Canad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How to Practice Vipassana Medit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our Foundations of Mindfulness," by Ven. Ajahn Tong of Chom Tong, Thailand
- How Meditation Work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Mental culture in Burmese crisis politics: Aung San Suu Kyi and the 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The Pali Tipitaka Projec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The Law of Karma and Vipassana Meditation
- Guide to Vipassana meditation
- Vipassana Meditation Courses For Correction Faciliti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n explanation of how Vipassana is used in jails and prisons around the world.
- Meditation Found To Increase Brain Siz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n article about the benefits of insight meditation.
- The Middle Way Meditation Retrea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Road to Happiness
- 本雅難陀尊者 Ven. U Puññānand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電子書及錄音
[編輯]- 覺悟之路(簡體)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生活的藝術 各國語言-PDF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生活的藝術 各國語言-MP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