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七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七閩
漢語名稱
正體字 七閩
簡化字 七闽
越南語名稱
國語字 Thất Mân

七閩西周戰國中期中國南方的部落,可能包括七個部落,最早見於《周禮》的記載,屬於「蠻之別種」[1]。該部落的活動範圍可能是今天的福建,也有人認為還包括了廣東潮州梅州浙江溫州台州,甚至有人認為包括了整個東南中國。七閩文化處於青銅器時代,與當時的中原文明有一定的交流,曾向周朝進貢,但歷史典籍上對他們的記載極其有限。他們可能就是生活於古代福建的原住民古閩人,是閩越人的前身。[2]唐賈公彥疏:「叔熊居濮如蠻,後子從分為七種,故謂之七閩。」 而在清朝嘉慶年間蔡永蒹(福建晉江人)的《西山雜誌》中則有關於「七閩」的另一種解釋: 「武陵太守吳公瑾,訪之道士蔡明雲,古丹篆釋義使盤瓠掌閩為七族:泉郡之畲家,三山之戶,劍川之高山,邵武之武夷,漳岩之龍門潭,漳郡之藍太武,汀贛之客家,此即七閩也。七閩各有各之文字也。」此說則出於後人附會,最為明顯的是在遠古時還無「客家」人。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周禮
  2. ^ 徐曉望,福建通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