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檗宗
外觀
黃
歷史
[編輯]黃檗宗的名字來源於唐代僧人黃檗希運和福建福清的黃檗山萬福寺。1654年,福州福清萬福寺的臨濟宗僧人隱元隆琦受邀前往日本弘法。萬治元年(西元1658年),隱元謁見幕府將軍德川家綱,家綱甚為敬重,賜贈金衣。寬文元年(西元1661年),幕府欽賜山城宇治之地,懇請隱元建寺弘揚祖風,即於同年五月施工興建,寺名亦為「黃檗山萬福寺」,遙尊福建黃檗山的祖庭為「古黃檗」,以別於此地的「新黃檗」。是年,隱元於晉山陞座典禮上賦詩道:「新開黃檗壯禪機,正脈流傳海外奇」。
隱元認為自己就是臨濟宗的僧侶,參照圓爾、無學祖元等無準師範一系的臨濟宗學說,他稱之為「臨濟正宗」,但與唐代傳入日本的臨濟宗有所不同,所以時人稱之為黃檗宗,其宗風融合了華嚴宗、天台宗、淨土宗等宗派,具有明代的禪宗特色。
隱元著有《黃檗清規》,對當時日本禪宗各寺廟的戒條影響甚鉅,後曹洞宗卍山道白在宗門改革中,就以《黃檗清規》作為重要參考。
隱元的禪法在上流社會大興,以後水尾法皇為首的貴族與公卿、以幕府要人為首的實力武家們,以及仕紳名流相繼皈依黃檗宗。在江戶幕府的保護下,黃檗宗得到了各地大名的支持。隱元隆琦的再傳弟子鐵眼道光又致力於社會公益和民間教化,其勢力逐漸壯大。
1874年,明治維新的教部省將「禪宗」定為臨濟、曹洞二宗,強制下令將「黃檗宗」更名為「臨濟宗黃檗派」。1876年,黃檗宗從臨濟宗中獨立出來。
註釋
[編輯]- 廖肇亨:〈獨往性幽與《蟄聲詩集》:兼探黃檗宗與復明運動之關涉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廖肇亨:〈木庵禪師詩歌中的日本圖像——以富士山與僧侶像贊為中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