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三空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一一三空戰
日期1967年1月13日
地點
金門縣、惠安縣空域
結果 中華民國空軍飛行員楊敬宗失事
參戰方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空八軍
殲擊航空兵第24師70大隊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空軍
第三大隊 第八中隊
指揮官與領導者
董福成 宋俊華
兵力
第一批,數架殲-6戰鬥機(領航員董福成)
第二批,4架殲-6戰鬥機(飛行員喬田福、葉木佑、胡壽根、陳國良)
1架RF-104G(飛行員宋俊華),四架F-104星式戰鬥機(飛行員蕭亞民、胡世霖、楊敬宗 、石貝波)
傷亡與損失
解放軍稱無損失
國軍對外稱擊落兩架殲-6(胡世霖、石貝波各擊落一架)
中華民國參謀總長賴名湯日記稱一架[1]
國軍稱楊敬宗在回航時墜機
解放軍稱擊落

一一三空戰發生於1967年1月13日的福建金門縣空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民國國軍之間最後一次的直接戰鬥交火[1][2]

這是中華民國空軍F-104星式戰鬥機參加的唯一一次空戰[3]:150。與其它台海空戰類似,雙方對戰鬥結果說法不一。

戰鬥經過[編輯]

1967年1月13日上午,中華民國空軍作戰官葉定國駕駛5640號機至廈門港的解放軍潛艇活動進行偵照。因照片品質不佳,被要求重照。第六偵察大隊作戰科長宋俊華駕駛RF-104G、5632號機執行任務[3]:150。12時30分[4]解放軍空8軍[5]指揮所通報[4],雷達在漳州東南145千米、高度200米發現一架RF-104G。RF-104G飛至廈門後爬升至11000米,增速至2000千米/小時。RF-104G經由同安惠安偵察後,從湄州灣退出[5]

12時40分,中華民國空軍作戰司令部下令清泉崗警戒的中華民國空軍第三大隊第八中隊[2]4架F-104星式戰鬥機(F-104G)緊急起飛接應支援[3]:150。四架F-104星式戰鬥從深滬灣進入,至晉江地區上空,掩護RF-104G[5]。12時45分,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漳州之殲擊航空兵第24師70大隊,先後起飛2批8架殲-6飛機進行攔截,空8軍指揮所進行引導。攔截RF-104G未成[5]

國軍方面記錄,RF-104G在13時00分抵達目標區,被解放軍空24師4架殲6阻攔。13時02分,RF-104G脫離返航,被解放軍12架飛機分層阻攔。石門第一管制報告中心(CRC)引導四架F-104星式戰鬥進行支援[3]:150。解放軍方面記錄,空8軍指揮所根據四架F-104星式戰鬥機逼近解放軍戰機,指揮2批殲-6飛機截擊戰鬥機。進行攔截的3號機胡壽根發現在後方跟蹤、楊敬宗駕駛的F-104星式戰鬥機後,以斜對頭態勢進行攔阻射擊,三炮齊發,耗彈48發擊中[5]。作戰過程用時1分鐘[1]。F-104星式戰鬥機在惠安縣崇武西浮山島附近海中墜機,楊敬宗跳傘後[5]死亡[1]

中華民國空軍方面則稱,13時06分,兩架殲-6進入石貝波與胡世霖目視範圍。長機飛行員蕭亞民得到戰管聯隊石門第一管制報告中心管制官同意後開火,但未能擊發。13時07分,胡世霖補射,於泉州灣空域擊落一架殲-6。13時08分[3]:150,石貝波擊落一架殲-6。空軍戰管錄音收錄到石貝波報告擊落殲-6的聲音[6]:187—189。隨後,四架F-104星式戰鬥機開始返航。除領隊呼叫,三架報數應答外[3]:150—151,戰管錄音亦收錄楊敬宗報告航向、速度等資料的聲音。13時09分,收錄到楊敬宗的一聲「唉呀」[6]:187—189,他當是在此時失事。13時25分,三架RF-104G和RF-104G先後降落清泉崗和桃園基地[3]:151

戰鬥結束後[編輯]

戰鬥結束後,中央軍委除頒發嘉獎令外,在漳州基地召開祝捷授獎大會[5]。胡壽根回憶,他曾看到打撈起的部分飛機殘骸與楊敬宗的遺體。楊敬宗的頭顱和一隻手臂不見。台灣碧潭空軍烈士公墓立有楊敬宗衣冠冢,碑石刻有「執行特種作戰任務陣亡」字樣[4]

中華民國方面對外宣傳戰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同。宣稱石貝波與胡世霖各擊落敵機一架[2]。中華民國方面的戰管監聽資料顯示,戰鬥結束後,解放軍一直在呼叫兩架殲-6的呼號,但始終沒有回應。這也是中華民國軍方沒有石貝波照相槍證據的情況下,仍認定石貝波擊落一架的佐證。戰管錄音除收錄石貝波報告擊落殲-6的聲音,亦收錄楊敬宗回話,以及墜機前的一聲「唉呀」。故外界流傳的,石貝波發射響尾蛇導彈誤擊楊敬宗的說法不成立[6]:187—189。當時空戰成果統計主要依靠武器擊發時、機頭照相槍的拍攝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作者指出,解放軍胡壽根擊落F-104星式戰鬥有照相槍照片。石貝波、胡世霖僅有口述,均沒有照相槍照片[4]

中華人民共和國作者搜集相關資料發現,四名解放軍飛行員喬田福、葉木佑、胡壽根、陳國良在戰鬥結束後仍然健在。除楊敬宗外的三名國軍F-104星式戰鬥飛行員,蕭亞民於1970年訓練失事,胡世霖於1990年病故[1][4]。石貝波在1994年接受台灣《聯合報》採訪時稱,解放軍被擊落兩架,國軍空軍在空戰中全勝,只是飛行員楊敬宗在回航時失事[1]。2016年1月27日,石貝波獲頒「保衛台灣紀念章[2]。日後曝光的,時任中華民國參謀總長賴名湯在1967年1月13日的日記稱:今天當我們的空照飛機至金門當面照相時,我掩護的F104飛機四架,和共匪MIG19遭遇,結果我可能擊落敵機一架,可惜我們也損失一架,造成一比一的戰果。然而為了民心士氣,我們不能承認自己損失一架[1]

引用[編輯]

註釋[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張語庭. 台海最后空战 两岸竟现迥异版本. 中時新聞網. 2020-06-10 [2022-1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3) (簡體中文). 
  2. ^ 2.0 2.1 2.2 2.3 蘇仲泓. 113空戰曾擊落共軍米格機 空戰英雄石貝波辭世結束傳奇一生. Yahoo! 新聞. 2020-07-31 [2022-1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7) (繁體中文).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唐飛、王長河、葛惠敏. 《捍衛臺海的F-104-「用生命築長城」(四)》 (PDF). 空軍學術雙月刊 (臺北市: 空軍學術月刊社). 2020, (2020年10月第678期): 146–160 [2022-10-04]. ISSN 1819-081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6-12) (繁體中文). 
  4. ^ 4.0 4.1 4.2 4.3 4.4 周益. 台湾海峡上空的最后一次空战:台湾军方谎报战绩. 中國網,來源:《軍事文摘》. 2015-05-13 [2022-1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1) (簡體中文).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东南沿海灭“虎瞰”. 新浪網,來源:《環球飛行》. 2003-11-24 [2022-1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3) (簡體中文). 1967年1月13日12時56分,我雷達在漳州東南145千米,高度200米發現敵RF-104G偵察機1架,飛至廈門後爬高至11000米,增速至2000千米/小時,經同安、惠安偵察後,由湄州灣退出。在敵偵察機入竄同時,敵F-104戰鬥機1批4架,從深滬灣入陸,至晉江地區上空,掩護敵偵察機並伺機偷襲我機。我空軍駐漳州之殲擊航空兵第24師70大隊,於12時45分先後起飛2批8架殲-6飛機進行攔截。在空8軍指揮所引導下攔截敵偵察機未成,發現敵4架戰鬥機從右側逼近我機。軍指揮所根據當時敵我機態勢,及時改變決心,指揮2批殲-6飛機,打敵戰鬥機。領航員董福成當即引導第一批殲-6飛機向右轉彎截擊敵機。這時,我3號機胡壽根發現左後方有1架敵機跟蹤,他迅猛果斷地以大動作量轉向敵機,以斜對頭態勢進行攔阻射擊,三炮齊發,僅耗彈48發,將敵機擊中,其它敵機入雲逃竄。被擊中敵機墜落在福建崇武西浮山島附近海中,敵飛行員跳傘。我空軍航空兵又創造了在負速度差條件下,實施大角度攻擊,擊落敵機的先例。對這次戰鬥勝利,中央軍委頒發了嘉獎令,並在漳州基地召開了祝捷授獎大會。遭受這次打擊之後,敵空軍RF-104G偵察機活動減少,到1968年6月以後,台灣國民黨空軍間諜飛機即停止了對祖國大陸沿海的偵察活動。 
  6. ^ 6.0 6.1 6.2 王立楨. 《飛行員的故事》. 臺北市: 橘子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5. ISBN 9789867545404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