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張君勱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張君勱
Carsun Chang Chia-sen
中國名人錄(第三版)》中的張君勱照片
出生1887年1月18日
 大清江蘇省蘇州府嘉定縣
逝世1969年2月23日(1969歲—02—23)(82歲)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
國籍 中華民國
政黨中國民主社會黨 中國民主社會黨

張君ㄇㄞˋ(1887年1月18日—1969年2月23日),名嘉森,字君勱,號立齋,別署世界室主人,筆名君房以字行江蘇寶山人(今上海市寶山區)。中國政治家觀念論哲學家中國民主社會黨領袖,中華民國憲法之父

生平

[編輯]

作為立憲派的活動

[編輯]

張君勱1887年生於江蘇嘉定。1899年入上海江南製造局廣方言館。1902年16歲應寶山縣鄉試,中秀才。1903年入江寧江南高等學堂學習,1905年因參加拒俄義勇隊被校方開除學籍。此後他到湖南,先後在長沙明徳學堂、常德師範學堂任教。

1906年他公費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科,結識了梁啓超張東蓀等人。1907年9月,他參加了梁啓超的政聞社。1909年6月,他在東京參與設立咨議局事務調査會,8月參與創辦雜誌《憲政新志》。1910年(宣統二年)回國,中法政科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在北京政府的活動

[編輯]
1919年,中國歐洲考察團在巴黎的合影。右二為蔣百里、左五為梁啓超、左二為張君勱。左一應為1919年巴黎和會中國五人代表團之一的劉崇傑.

1911年辛亥革命,任寶山縣議會議長。

1912年,與湯化龍林長民等人組織共和建設討論會,5月赴北京,任北洋政府秘書,並和湯化龍一起促進各派政治勢力邀請梁啓超回國。同時參與黃遠生創辦的《少年中國周刊》。8月共和建設討論會與共和統一黨聯合改組為民主黨,選梁啓超為黨魁。9月梁啓超回國。11月張君勱發表《袁政府對矇事失敗之十大罪》一文。1913年1月在梁啓超安排下,他以《憲法新聞社》通訊員的身份,取道俄國,赴德國採訪考察。3月入柏林大學專攻政治學,獲政治學博士學位。二次革命中,他支持黎元洪

1915年底,他應梁啓超召喚回國,1916年8月15日,出任上海《時事新報》總編[1]浙江交涉署長。護國戰爭以後,張君勱支持皖系的段祺瑞。他跟隨梁啓超,力主與德宣戰。1917年3月13日中華民國國務院新設臨時國際政務評議會,他任書記長。1917年7月張勳復辟結束後,他任直系馮國璋總統府秘書長,遭到皖系嫌惡,結果張君勱退出中華民國軍閥政府。

歐洲留學與反共反蔣

[編輯]

1918年(民國7年)1月,他和蔣方震等結成松社。隨梁啓超丁文江前往歐洲考察,之後留在德國跟隨唯心論哲學家倭鏗學習哲學,後來他又跟隨亨利·柏格森學習。1921年12月,他陪同德國哲學家杜里舒來華講學任翻譯。

1922年3月在上海參加上海總商會聶雲台江蘇省教育會黃炎培組織的「國是會議」,起草《國是會議憲草》。1923年2月陪同杜里舒北上京津,在清華大學做了題為「人生觀」的講演,引發科玄論戰的爭論。當時中國馬克思主義興起,他以唯心論批判唯物論。同年回上海任吳淞市政籌備處副主任,在吳淞創辦國立自治學院,併兼職執教於中國公學。1926年與李璜合辦《新路》雜誌。1927年國立自治學院被中國國民黨勒令停辦。1928年《新路》雜誌被中國國民黨當局查封。張君勱反對蔣介石的一黨獨裁。1929年(民國18年)6月他被國民黨當局逮捕拘禁,後經章炳麟杜月笙斡旋,他被釋放。10月,他赴德國,在耶拿大學教書。

最新支那要人傳》中的張君勱照片

成立中國國家社會黨

[編輯]

1931年9月,他回國,赴北平燕京大學清華大學等校執教。10月,與張東蓀羅隆基等,在北平發起組織「再生社」。

1932年4月16日,他與張東蓀等人在北平秘密組織中國國家社會黨,他任中央總務委員兼總秘書,5月機關報《再生》月刊秘密創刊。國家社會黨標榜「國家社會主義」,主張「絶對的愛國主義」、「漸進的社會主義」、「修正的民主政治」,否定階級觀念和暴力革命。1933年(民國22年)4月,國家社會黨第1次代表大會召開,他當選中央總務委員會總秘書。他繼續反蔣介石的活動,得到山西省閻錫山支援,福建事變爆發後他參加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

此後他到廣東省,任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因所謂「反動的思想」而遭到學生反對,半年後被迫辭任。1935年(民國24年),他受廣東統治者陳濟棠招聘,在陳創設的學海書院任學長(院長張東蓀)。他還在香港創《宇宙》周刊。翌年夏,陳發動反蔣起義失敗,從此失勢,學海書院遂關閉。

參加民盟

[編輯]

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爆發,他參加了蔣介石舉辦的廬山談話會國防參議會,調整了自己的反蔣路線。1938年(民國27年)4月,中國國家社會黨正式成為公開政黨。1938年他被選為國民參政會參政員。1938年發表《致毛澤東先生的公開信》,要求取消八路軍新四軍陝甘寧邊區。1939年(民國28年)9月,他任國民參政會憲政期成會委員。同年11月,他代表中國國家社會黨加入了黃炎培發起成立的統一建國同志會。1940年,與陳布雷雲南大理合辦民族文化學院,任院長。

1941年他與黃炎培等人將統一建國同志會改組為中國民主政團同盟,他任常務委員。1944年(民國33年)9月,民主政團同盟改組中國民主同盟(民盟),他繼續任常務委員。1945年4月,他代表中國出席聯合國國際組織會議,任聯合國憲章大會組委員,於1946年4月至6月,代表中國簽署聯合國憲章

第二次國共內戰

[編輯]

1946年1月,他作為民盟代表出席政治協商會議。8月,中國國家社會黨民主憲政黨(華僑政黨,由梁啓超系統的支持派組成)合併,成立中國民主社會黨。此後,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民主社會黨抱持反共姿態。11月該黨參加制憲國民大會,12月民盟決議開除該黨出盟,12月24日通知該黨,12月25日該黨宣布退出民盟。他主導起草《中華民國憲法》,使孫中山構思的五權憲法確立為傾向內閣制五院制,制約總統的權力,並參與以中國國民黨成員為多數的政府組織工作。張君勱與中共人士有過交往;1946年,他59歲生日時,周恩來送過他一塊「民主之壽」的壽匾。但張君勱反對毛澤東周恩來在中國實行人民民主專政共產主義,也不滿於蔣中正未能遵守《中華民國憲法》。

1947年1月20日下午5時,蔣介石邀請中國民主社會黨張君勱至官邸談話,表示公開政權[2]:8270。3月5日,蔣約見中國民主社會黨張君勱、徐傅霖及青年黨左舜生、余家菊等人,談改組政府問題[2]:8304。3月8日,民社黨北方代表梁秋水、胡海門電張君勱反對全面參加政府[2]:8307

3月14日,中國民主社會黨主席張君勱主張中國派代表參加莫斯科外長會議,謂四強已同意非正式討論中國問題,「與其讓人家討論,不如我自身參加。」[2]:83123月18日,張君勱致函蔣,提出:《和平建國綱領》,本為各黨共同參加政府時代之決議,但「就年來之國內局勢與主席最近之演說觀之,已有出入」[2]:8315。3月22日,中國國際人權保障會開代表會,由理事章乃器、耿麗淑、劉王立明代表該會招待各界,呼籲制止秘密捕人,推派張君勱向政府交涉[2]:8318。3月27日,中國國際人權保障會函張君勱,敦促其向上海市政府交涉援救失蹤人士;張君勱於3月31日致函市長吳國楨,呼籲保障人權,處非法行動者以重罪[2]:8322

1947年5月22日,民社黨主席張君勱向國民參政會提出和平方案,建議邀請中共代表重開和談[2]:8359。6月15日,蔣會見張君勱,交換對於時局之看法[2]:83701。7月25日,張君勱發表談話,認為時局嚴重,政府應採取積極方針,擴大民主基礎[2]:8388。7月28日,民主社會黨在上海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出席代表百餘人;張君勱報告參政經過[2]:8390。7月30日,中國民主社會黨副主席伍憲子因調解黨內糾紛未果,聲明不參加該黨全國代表大會,其後又稱將與該黨革新派人士合,與張君勱分庭抗禮[2]:8391。8月4日,民社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閉幕,選出執委、監委若干人,主席張君勱[2]:8393

1948年,中國民主社會黨主席張君勱支持大韓民國制定的大韓民國制憲憲法

1948年,張君勱被蔣中正聘為首批總統府資政,但他未去就任。同年12月25日,中國共產黨方面宣佈「頭等戰犯名單」,第一批43人[2]:8760,張君勱被新華通訊社名列第43名[2]:8760

1949年1月7日,上海各報刊出中國民社黨主席張君勱談話,認為和談成敗關鍵在是否恢復討論政治問題之自由,政府過去和談時,禁止自由討論,使人民無法達成非軍事方式之解決[3]:25。4月3日,張君勱在南京支持李宗仁謀和,但對蔣很不滿;如果和談失敗,他將遠走海外,為文批判共黨,因為這在中國不可能[3]:101。11月,張君勱經由澳門印度。此後他在德里大學加爾各答大學任教。

晚年

[編輯]

1951年12月,他離開印度美國。1955年,他到斯坦福大學從事中共政治研究。此後他遍訪世界各國,講演孔孟學説和反共思想。1958年,由張君勱參與編輯的《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在《民主評論》上發表。由於民社黨遷往台灣後無法充分整合共識,又受到中國國民黨實施一黨專政的壓迫,最後張君勱曾經於1962年出面號召黨內團結,但無功而返。

張君勱一生未置辦產業,只靠稿費和教學的收入生活。他也不曾接受中華民國政府的金錢援助,因此生活頗為清苦。1969年2月23日下午6時40分,他在美國舊金山病逝,享壽82歲。

家庭

[編輯]

父親張潤之,為寶山名醫。其妹張幼儀徐志摩的第一任夫人,其四弟張嘉璈張公權)是前中國銀行董事長

著作

[編輯]

注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引用

[編輯]
  1. ^ 本館啓事. 時事新報 (上海). 1916-08-13.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韓信夫、姜克夫主編 (編). 《中華民國史大事記》. 北京: 中華書局. 2011. 
  3. ^ 3.0 3.1 王景弘編譯 (編). 《1949大流亡:美國外交檔案室密錄》. 台北市: 玉山社出版. 2011. ISBN 978-986-294-000-6. 

來源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