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趕宮
總趕宮 | |
---|---|
聖公宮、聖公廟 總管宮 | |
位置 | 臺灣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31巷13號 |
建成時間 | 明鄭永曆鄭經年間 (1664年-1681年) |
官方名稱 | 總趕宮 |
類型 | 登錄等級:直轄市定古蹟 登錄種類:寺廟 |
詳細登錄資料 |
總趕宮位於台灣臺南市中西區,主祀軍艦守護神倪府聖公爺[1](又稱倪總管、倪聖公,廟方尊稱聖公爺,昔日廟方寺廟登記主神誤登記為倪府千歲,112年已向主管機關更正為倪府聖公爺,同步更正內政部全國宗教資訊網登記資料)[1],聖公爺名不詳,有人說名叫倪聖分,是開漳聖王陳元光麾下的四大將軍之一[2][註 1],全臺只有本廟主祀此神[3]。該廟原名「聖公廟」[3]或「聖公宮」[1],於乾隆年間改稱「總管宮」[註 2],後來到了道光年間訛傳成「總趕宮」,在立了「重興總趕宮碑記」後此名延用至今[4]。
該廟宇於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11月27日公告為三級古蹟[5],並在2000年代成為臺南市第一個由政府補助輔導私有古蹟自辦修復工程的案例。
沿革
[編輯]該廟於明鄭王朝鄭經時期,由明鄭水師諸鎮合建,當時該廟位於臺江內海的海濱上[3],而每當中秋時節鄭軍水手們會聚集於此廟進行中秋博餅的活動[2]。該廟此項活動一度中斷,但近年來已恢復舉行[2][6]。
入清之後,該廟於乾隆六十年(1795年)由臺灣道道臺楊廷理捐款整修,於嘉慶元年(1796年)完工,此後當地居民便在廟中供奉楊廷理的祿位[3]。後來到了道光十五年(1835年),紳商周清老與海澄縣儒學黃化鯉等人重修此廟[3],事後立碑及增加供奉的長生祿位,即今該廟尚存的「重興總趕宮碑記」與「黃化鯉長生祿位」[4]。
進入臺灣日治時期後,該廟在明治三十六年(1903年)與大正元年(1912年)整修過,而當原本位於大南門內開漳聖王廟((興南宮)因要興建臺南第二尋常高等小學校校舍而被拆毀後,其神像便被移到此廟供奉[3]。民國八十幾年間,開漳聖王由原興南宮管理人員後代子孫請回後,至今下落不明。
二次大戰結束後,臺灣進入民國時期,該廟在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由張江霖等人進行整修,民國五十五年(1966年)時再修[3],而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時該廟右廂重建成了華北宮殿式的觀音廳[1]。近年該廟進行整修,已於2010年11月13日完工舉行入火安座儀式。2018年啟建慶成三朝謝恩祈安建醮大典。
建築設計
[編輯]總趕宮主要部分由三川殿和正殿組成,其門神和正殿牆上的彩繪為名師陳壽彝之作[1]。正殿中央為倪聖公神像,兩側則為福德正神與註生娘娘,配祀開漳聖王,此外還供奉有楊廷理與黃化鯉的長生祿位[1]。
交誼境
[編輯]四安境頂太子沙淘宮、八吉境下太子昆沙宮、六興境開山宮、八吉境檨仔林朝興宮馬兵營保和宮、開基五瘟宮、八吉境重慶寺、大寮玄良亭、四安境下大道良皇宮、六合境馬公廟、南廠水門宮、八吉境五帝廟、總趕宮境頂太子中雙會
圖片
[編輯]-
正殿
-
總趕宮額
-
黃化鯉長生祿位
-
楊廷理長生祿位
註釋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1.3 1.4 1.5 傅朝卿. 台南市古蹟與歷史建築總覽. 台南市: 台灣建築與文化資產出版社. 2001年11月. ISBN 957-30880-4-5.
- ^ 2.0 2.1 2.2 2.3 王浩一. 在廟口說書. 台北市: 心靈工坊文化. 2008年8月: 22-27頁. ISBN 978-986-6782-47-3.
- ^ 3.0 3.1 3.2 3.3 3.4 3.5 3.6 石萬壽. 樂君甲子集.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04年3月: 237頁. ISBN 957-01-6745-9.
- ^ 4.0 4.1 4.2 遠流台灣館. 台南歷史深度旅遊. 台北市: 遠流出版社. 2003-02-01: 131頁. ISBN 957-30880-4-5.
- ^ 總趕宮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 ^ 黃文鍠.總趕宮 籌組中秋博餅會.自由電子報.2009-09-24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9-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