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民系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龍巖民系
總人口
約100萬(日期不詳)
分佈地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龍巖市區漳平市香港澳門
中華民國臺灣
東南亞
語言
閩南語龍巖話漳平話
現代標準漢語
宗教信仰
傳統的道教漢傳佛教儒教民間信仰
近代的基督新教天主教
相關族群
閩南人潮州人臺灣閩南人海陸豐人
客家人畬族閩越人

龍巖民系,亦稱龍巖閩南人,是閩南民系的一個支系,主要分布在現在中國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漳平市[1]

龍巖民系一說由廈門大學教授陳支平最早提出。根據他的觀點,龍巖民系大約形成於清朝年間,為閩民系中形成最晚的一個民系。今日龍巖市的閩南語地區,原為漳州府轄下的龍巖縣雍正十二年(1734年),龍巖縣升格為龍巖直隸州,在此後的一百多年內,龍巖的閩南人與畲族客家人的交往和通婚,有相對獨立的地理環境和語言文化特徵,形成了獨特的民系。

龍巖民系在語言及文化上都受到畲族文化和閩西客家文化的很大影響,與其他閩南地區形成差異,獨具特色。龍巖的民間風尚及其人文性格主要體現在重農兼重工商、以及小地域集團觀念強烈兩方面。[1]不過,龍巖民系一說尚未受到學界的廣泛認同。龍巖的閩南語使用者仍舊認同閩南民系。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陳支平. 福建六大民系.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0年8月. ISBN 7-211-03677-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