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汉贼不两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时任中华民国总统蒋中正

汉贼不两立蒋中正政府时期中华民国政府外交政策与政治意识型态的一种非正式表述,概括了当时中华民国的“一个中国”政策。起源于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撤退至台湾后,蒋中正在国际社会上坚持中华民国代表唯一正统的中国中国共产党为叛乱团体。

起源

[编辑]

“汉贼不两立”,出自于相传由诸葛亮所作的《后出师表[注 1],此处之“汉”是指自认承接了汉朝正统的蜀汉政权,“贼”是指曹魏政权。

历史

[编辑]

1952年第十五届奥运会芬兰赫尔辛基举行,7月17日国际奥会召开第47届大会遂首次将此一“中国问题”提出讨论。当时与会的57位委员结果以33票对20票决议通过,两岸体育运动队伍可以同时参加该届奥运会,但中华民国的代表团受政府指令,以“汉贼不两立”的原则退出比赛,自此,两个奥会的问题遂在国际体坛上展开长期且激烈的争执[1][2]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的中国(China)席位之议题获得多数国家的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坚持“台北不出,北京不入”、“驱逐蒋帮”。中华民国政府则表面坚持“汉贼不两立”,在联合国大会开幕前由美国与其盟国提出“双重代表权”的决议草案,中华民国方面已同意接受美国国务院的建议[3]中华民国外交部并训令所有驻外大使馆,向友邦解释中华民国的立场:

“虽然促请各国继续支持我国会籍,投票反对阿尔巴尼亚领衔的‘排我纳匪案’,但如果友邦决定同时支持双重代表权案,我国表示了解。”

美国代表方面在表决之前,设法在A/L.630阿尔巴尼亚案改列为“重要问题”(A/L.632)[4],提高通过门槛为2/3会员国,并持续由理查·尼克森推中国双重代表权政策,迫使蒋中正接受,并由外交部向友邦解释中华民国谅解支持双重代表案的立场[5]。1971年9月29日,美、日等19国提交了“复杂双重代表权提案”的决议草案A/L.633。该决议草案提议:联合国接纳并将安理会席位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时让中华民国以普通会员国继续存在,两个中国都有联大席位[4]

1971年10月18日与中华民国关系友好的沙特阿拉伯大使白汝迪(Jamil M. Baroody)奉其国王指示帮忙中华民国,又另提一个全新的“对阿尔巴尼亚草案所提出之修正提案”的决议草案A/L.637,不断地发言且坚持自己的提案比阿尔巴尼亚提案或者是双重代表权案都好[6],白汝迪认为美国版的双重代表权草案内容欠周详。他原已提出修正案,临时却又另提一个全新的决议草案,要求优先列入议程。此案于10月25日投票时,以56票反对、53票赞成、19票弃权遭到否决。

1971年10月25日A/L.632“重要问题”决议案在阿尔巴尼亚提案前表决,表决结果,59票反对、54票赞成、15票弃权遭到否决。在“重要问题”被否决后,时任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老布希连同日本等十七国(后增至十九国)紧急提出临时动议,主张将A/L.630以及附加文件1、2号决议草案分段表决,将其中“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作为另一项议案。但此动议在表决中以61票反对、51票赞成、16票弃权的结果未获通过[7][8]

最后于同日,联合国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阿尔巴尼亚等23国联署提出的A/L.630草案[4],即第2758号决议

1971年10月26日身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的中华民国至此退出联合国,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取代了中华民国政府在联合国原有代表“中国”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职权。[9][10]

中华民国退出联合国后,随着大量国家转而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跟中华民国断交,外交环境逐渐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幅限缩,而“汉贼不两立”的口号也不再使用[11]

原中华民国行政区域省级行政区
原中华民国行政区域以及领土纠纷
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的差异
1949年两岸分治前夕的中华民国行政区划(不含南海诸岛)
现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不含南海诸岛)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示意图(包含未实际统治区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及领土纠纷

相关条目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后出师表》:“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历史沿革 - 教育部体育署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08-11.
  2. ^ “奥会模式”背景说明 - 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1-07-24.
  3. ^ 「兩個中國」政策之幻想 - 外交部通訊-2009-06月號_第28卷.第一期.(June. 2009|Volume 28 No.1). [2013-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1). 
  4. ^ 4.0 4.1 4.2 Yearbook of the United Nations. United Nations. 1971: pp. 127–128, 136. 
  5. ^ 汪浩. 汪浩觀點:蔣介石準備宣佈「臺灣獨立」嗎?. 风传媒. 2016-10-02 [2018-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3) (中文(台湾)). 
  6. ^ 范正祥. 沙國曾提案… 一台一中 台灣人民自決. 自由时报. 2007-10-20 [2017-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2) (中文(台湾)). 
  7. ^ 《中华民国出席联合国大会第二十六届常会代表团报告书》,页105-110。
  8. ^ 王国璋,〈中共如何取代我国在联合国之席位〉,《问题与研究》,第32卷第5期(1993年5月),页23。
  9. ^ http://big5.huaxia.com/jjtw/dnzq/2005/05/167042.htm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台湾前外长钱复回忆台湾败退联合国秘辛
  10.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GEgR3llTZc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华民国退出联合国_b 民视台湾演义
  11. ^ 李登辉. 總統向國家策略研究班學員講話. 中华民国总统府. 1998-09-08 [2018-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1)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