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中華人民共和國/存檔15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請注意某些用戶不要隨意破壞條目中立性

特別提醒一個人@Invictus1995討論不願意討論,還試圖刪除留言,舉報他人來達成封禁效果,為了不引發編輯戰,在此人不破壞條目前,我暫時不會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編輯--YOintment|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2022年11月6日 (日) 06:24 (UTC)

編輯請求 2022-07-11

請求已處理

交通運輸章節,201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私人汽車擁有量為1億8千5五百多萬部,平均每8人有一部汽車。似乎多了一個「五」,應為「1億8千5百多萬部」。--吾愛317留言2022年7月11日 (一) 01:52 (UTC)

「歷史」一欄最好加上通往中國歷史(和中華民國史)的連結吧。「社會問題」需要更新。「體育」加上兩次奧運會。--The Puki desu留言2022年7月12日 (二) 09:04 (UTC)

@吾爱317完成@The Puki desu建議另外提出編輯請求。——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1月13日 (五) 16:22 (UTC)

編輯請求 2022-08-23

請求已處理

關於開頭介紹部分的「南至南海曾母暗沙」應修改為「南至海南島」或「南至南海曾母暗沙(有爭議)」,因其它東南亞國家聲稱擁有南海某些島嶼,一些甚至已被東南亞國家控制。--2001:E68:5428:76D7:D4D1:2BD3:F80D:D1C7留言2022年8月23日 (二) 07:32 (UTC)

「南至海南島」的寫法是不正確的,中國目前可以實際控制的最南端領土是華陽礁,中國對整個南沙群島聲索主權,但大部分島嶼被其它東南亞國家實際控制。私以為寫作「聲索主權的領土南至南海曾母暗沙」比較合適。--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2年9月4日 (日) 03:44 (UTC)
已調整語句,明示純為主張。——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1月13日 (五) 16:23 (UTC)

編輯請求 2022-08-25

請求已處理

請求將「2019年底,武漢爆發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中華人民共和國通過封城[136]、強制檢測、健康碼[137]、病毒「清零」[138]等措施一度控制住了境內疫情,成為2020年少數經濟正增長的國家之一,[139]但被外界質疑隱瞞疫情、[140]過度防疫,[141]甚至自損經濟。」[142]修改為「2019年底,武漢爆發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隨即蔓延至全國乃至全球[1]。,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通過採取封鎖疫區[136]、強制病毒檢測、推廣使用健康碼[137]、採取病毒「清零」政策[138]等措施一度控制住了境內疫情,成為2020年少數經濟正增長的國家之一。[139]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先後遭外界質疑有在疫情初期隱瞞疫情[140]、採取過度防疫措施[141]導致國家經濟發展形勢受損等行為。[142]以存活為第一目的Fight for future留言2022年8月25日 (四) 13:42 (UTC)

補充:將「清零」修改為「動態清零」--Fight for future留言2022年8月25日 (四) 15:22 (UTC)
@Fight for future完成。惟就實際語句有做些許調整。——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1月13日 (五) 16:25 (UTC)

參考資料

  1. ^ 求是. 疫情全球扩散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 http://www.qstheory.cn. 2020-03-18 [2020-03-18].  外部連結存在於|work= (幫助)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目,應該是簡稱中國,還是通稱中國

這裏,特別Ping一位人出來討論@Flyinet 我認為,簡介處和開篇應該寫通稱中國,因為目前國際上仍然有人承認中華民國是中國,中華民國憲法仍然認定,中國就是中華民國 否則,直接寫簡稱中國,會造成歧義,也就是,到底是中華民國簡稱是中國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是中國? 如果在這裏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寫的是簡稱為中國,而不是通稱中國,那麼現在仍然自稱是中國合法政府的中華民國又該怎麼辦?他難道就不是中國了? 目前兩岸的局勢屬於,兩個中國,也可以說是,一國兩府 如果寫簡稱中國而不是通稱中國,很明顯,這會造成條目的中立存在質疑 因為,中華民國也自稱是中國 所以,我認為要麼把中華人民共和國所謂簡稱中國的話,改成通稱中國 要麼就將中華民國的條目,也加上簡稱中國 —— YOintment|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2022年10月20日 (四) 02:42 (UTC)

@YOintment/簽名頁 贊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都簡稱中國,通稱分別為中國和台灣 Francia Kafka留言2023年1月1日 (日) 17:48 (UTC)

條目末導航模板

請求已處理

申請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主題代替中國主題。對比如下: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中2討論貢獻)加入。

(+)支持,指涉對象放直接對應的主題模板明顯更適合,看了一下中國主題模板的內部連結都用作比特定政權更寬泛的概念,那應該如同模板:中國一樣放到中國條目裏就行。另已幫樓主加上{{編輯請求}}模板。--AmikuAsman留言2023年1月2日 (一) 07:38 (UTC)
@中2完成。惟因目前條目引用模板超出限制,暫時無法顯示。——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1月13日 (五) 16:25 (UTC)

修改頁頂模板

換成{{About||廣義的中國|中國|其他用法|中國 (消歧義)}},更簡潔一點。--PexEric 💬|📝 2023年1月30日 (一) 14:51 (UTC)

編輯請求 2023-02-08

請求已拒絕

新增字,國際上大多數承認其代表中國之代表權--Hudfid留言2023年2月8日 (三) 14:00 (UTC)

未完成:請具體闡述編輯請求內容。——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2月10日 (五) 07:54 (UTC)

編輯請求 2023-02-18

請求已處理

一共划分為23個[[中國一級行政區|省份]]{{noteTag|包括其所聲稱為其領土但未能實際統治的[[台湾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台灣省]]。實际管辖为22個省。}}、5個[[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改為 一共划分為23個[[中國一級行政區|省份]]{{noteTag|包括其所聲稱為其領土但未能實際統治的[[台湾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台灣省]]。實际管辖为22個省。}}、5個[[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區]]、4個[[直辖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 我的討論版 · 我的貢獻 2023年2月18日 (六) 06:17 (UTC)

@Clinex19完成。——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2月18日 (六) 13:22 (UTC)

編輯請求 2023-02-19

請求已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
漢語名稱
繁體字
簡化字
越南語名稱
國語字 Trung Hoa Nhân dân Cộng hòa quốc
韓語名稱
諺文중화인민공화국
漢字中華人民共和國
日語名稱
漢字 中華人民共和国

--LuciferAhriman留言2023年2月19日 (日) 22:25 (UTC)

@LuciferAhriman完成,在infobox標題插入其他名稱確實不是慣用做法。——PexEric 💬|📝 2023年3月4日 (六) 08:02 (UTC)
@Flyinet請向LuciferAhriman君解釋回退理由,否則將改回請求內容。--PexEric 💬|📝 2023年3月12日 (日) 06:54 (UTC)
如果不屬於慣用做法為什麼template內會有native name參數呢?閣下可以參考如英國新加坡聯合國等存在多種官方語言的國家或主權實體在infobox內之內容。--Sinet留言2023年3月12日 (日) 10:57 (UTC)
現時infobox里的英文、葡萄牙文不是「native name」,也不是「官方語言」。若要列出,應如右用{{Infobox Chinese}}。如果不屬於慣用做法為什麼會有template:Infobox Chinese呢?閣下可以參考如中華民國等存在多種語言的國家或主權實體在infobox內之內容。--PexEric 💬|📝 2023年3月18日 (六) 15:00 (UTC)
英語與葡萄牙語是兩個特別行政區的官方語言--Sinet留言2023年3月18日 (六) 17:28 (UTC)

表格處"中華人民共和國實際統治區域"與"宣稱主權但未實際統治的區域"是否顏色區域標記錯誤?

淺綠色實際統治區肉眼可見的小於深綠的宣統區😅,標反了吧?--2408:8207:C31:EF50:E1C4:2553:39B6:BC24留言2023年3月25日 (六) 02:11 (UTC)

是您看反了,實際統治區域用的是深綠。——暁月凜奈 (留言) 2023年3月25日 (六) 03:16 (UTC)

為什麼英語和葡萄牙語不算認可的地方語言

如題。-- · 我的討論版 · 我的貢獻 2023年3月25日 (六) 06:08 (UTC)

中華人民共和國宣稱但未實際控制的領土不止台澎金馬和藏南地區

拉達克、阿克賽欽等地區也屬於中印爭議地區,中華人民共和國並沒有完全實際控制,建議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實際統治區域以及宣稱主權但未實際統治的區域」的那張圖裏,標上那些爭議地區,這樣更嚴謹--懶得想我要取什麼名字留言2023年4月8日 (六) 04:22 (UTC)

不是一直都標着嗎?還解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際控制的是哪一部分。--Fibre of paramecium留言2023年5月17日 (三) 15:27 (UTC)
阿克賽欽的確是爭議地區,但難道不是被中國實際控制嗎?(節刪)--174.164.136.130留言2023年7月22日 (六) 01:52 (UTC)

但在半導體、醫學、化學等基礎科學領域和發達國家有一定差距?

我差點笑出聲。根據Nature Index的數據,化學頂尖基礎研究中國一騎絕塵,得分是美國的2倍:https://www.nature.com/nature-index/country-outputs/generate/chemistry/global 應該刪除"化學"這兩個字--174.164.136.130留言2023年7月22日 (六) 01:41 (UTC)

無來源觀點,感覺可移除。@BladeRunner2077是否原創研究?只找到「論文強 期刊弱」的相關來源。「中國化學專業優勢明顯,業務能力突出,國際業務佔比長期處於行業領先水平」。可能沒必要寫入此條目,重要性(聲量)不足。--YFdyh000留言2023年7月22日 (六) 02:15 (UTC)

正片條目充斥着偏見

Describe那裏就有問題,為什麼要突出中國的一黨專制?Describe國家難道沒有統一的標準嗎?還有,為什麼引用中華民國台灣的憲法?中華民國是未經聯合國認可的國家。 Martinleeming留言2020年6月19日 (五) 22:55 (UTC)

國家存不存在需要靠聯合國承認嗎?聯合國是哪年才成立的您知道嗎?不知道請閉嘴--ABCDEAN留言2022年1月10日 (一) 09:22 (UTC)
請注意措辭。 Have a good day! -- doge241902022年2月6日 (日) 10:09 (UTC)
很需要!你覺得英國旁邊的「西蘭公國」也是一個完美的國家?那我建一個「美利堅社會主義共和國」也是合法的?還有,管好你的嘴--Wyq1920444906留言2022年6月10日 (五) 00:04 (UTC)
@Wyq1920444906 這並不是一個合理的比喻,兩者從根本上毫無關聯。而中華民國是作為有少數邦交國半承認獨立的國家,且在歷史上作為聯合國的開創成員,且為五常。--Ivanlai2007留言2022年7月28日 (四) 10:00 (UTC)
面白i,怎麼就很需要了?我也沒覺得它是所謂的完美國家啊,你又為什麼覺得建一個「美利堅社會主義共和國」不合法?不合什麼法?莫名其妙啊你--ABCDEAN留言2022年12月2日 (五) 21:51 (UTC)
中國國民黨與中國民進黨等黨也是擁有席位的,像很多國家一樣,它們只不過是參政黨,而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Wyq1920444906留言2022年6月10日 (五) 00:08 (UTC)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人身攻擊(對條目的編輯者而非內容發表意見),已由惠龍留言)於2023年9月1日 (五) 06:45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

(:)回應:我感覺「一黨專政」問題不大。閣下若認為「充斥着偏見」,那麼請具體地引述下來,再作討論。Wonderwind2002留言2020年6月20日 (六) 15:02 (UTC)

第一,聯合國僅僅是一個國際組織,而不是世界政府,原則上無權干涉主權國家內政,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爭議屬於中國內政問題,不由聯合國定奪。 第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一個一黨專制國家的根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如果您感到偏見請向訂立該憲法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 小野千佳留言2020年10月5日 (一) 05:07 (UTC)

第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當中並沒有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一個一黨專制的國家」。在《憲法》第一章 總綱/第一條中,原文如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第一章 總綱/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 第二,如果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一個一黨專制國家的根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那麼,《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序章中還明確指出:「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聖領土的一部分。完成統一祖國的大業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神聖職責。」該句是否應當加入本條目?請賜教。──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218.190.230.49討論)於2021年2月20日 (六) 03:48 (UTC)加入。

我認為問題不大,因《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一章 第一條》當中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破壞社會主義制度。」。 --2001:B011:A004:10AA:1194:A730:EFA7:A227留言2021年6月18日 (五) 19:08 (UTC)

問題當然大,憲法原文寫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怎麼到這裏就能被理解成為一黨專制制度,「領導」和「專政」在中文語境下是有明顯差異的內容--103.97.200.251留言2021年10月9日 (六) 10:39 (UTC)
可看着好像有點獨裁的色彩誒。--Mike留言2022年5月14日 (六) 20:35 (UTC)
@2001:B011:A004:10AA:1194:A730:EFA7:A227 (✓)贊成該意見--Ivanlai2007留言2022年7月28日 (四) 10:01 (UTC)

「一黨專制」的說法,就像認為美國是多黨共同執政一樣,是根本的政治錯誤。「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這一政治制度是不能簡略、概括、抽象地描述和討論的。 LinkaW留言2021年10月21日 (四) 12:29 (UTC)

在中國政府網綜合提到,首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就是:中國共產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唯一執政黨,八個民主黨派在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前提下,具有參政黨的地位,與中共合作,參與執政。 是明確地講述共產黨一黨專制,其他黨派只能議論,不能執政,完全符合一黨專制的定義 HKT3593留言2021年11月26日 (五) 03:10 (UTC)

專制強調的是反法治的獨裁暴政,而民主黨派參政議政具有一定包容合作的開放形態,與您始終強調的「完全~專制定義」真的完全吻合?或者您是否有預設傾向性?--Duane 2022年6月28日 (二) 14:21 (UTC)

中國大陸政黨制度並不是傳統「一黨制」可以概括,「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中國大陸在中國共產黨執政、其餘黨派參政的基礎上以數十年演變形成的。正如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權力與立法機關和最高國家機關亦不能與議會制國家的議會混為一談。此處只有概念界定的問題,沒有政治立場問題。 悠穹落雪留言2022年3月4日 (五) 16:20 (UTC)

我不人為完全沒有政治立場,在幾個近義詞中,人會傾向去選取一個和自己立場預期相符的詞彙。並非所有人都有立場,但同樣並非所有人都沒有立場。--Duane 2022年6月28日 (二) 14:25 (UTC)

提議刪減段落

現在這個條目實在太大,我編輯的時候筆記本還會嚴重發熱,稍微看了一下可以刪減的內容。

1. 中國的國名,直接講了一個故事出來,作為一個主題的概要條目不應該有這種故事性的內容,可以歸類到「中國的稱呼」;

2. 歷史的「武裝割據」段落可以全段刪除,我去參考了幾本比較權威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包括西方世界《劍橋中國史》系列、莫里斯·邁斯納《毛澤東的中國及其後》,中國大陸的陳顯明版、靳德行版、李茂盛版、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社科院當代所《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稿》,香港中文大學10卷本《中華人民共和國史》,我可以認為世界上絕大多數地方認為的所謂「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肇始於1949年10月1日,國共內戰和武裝割據只是它的背景之一。

3. 科技的「航空航天」顯然佔比失控,可以佔到科技部分的50%以上,並且這一領域最近的焦點應該是中美晶片產業、電動車、新能源領域的競爭,現有內容既不符合概要寫作的應有段落規模,分出來的段落又缺乏現況的分析。

4. 圖片部分添加了大量細節說明,嚴重偏離了以圖代文、圖文並茂的初衷。並且有些選取並不是很好,比如「改革開放以後,深圳得到快速發展」,圖片僅僅顯示現在的景象,無法體現快速發展的對比。如果需要快速發展,陸家嘴條目有兩張陸家嘴1980年代和當代照片更適合這段說明。還有如經濟概括那裏三大直轄市的圖片並不具有代表性,文字說明更是一個比一個長。----Cat on Mars 2023年7月18日 (二) 11:52 (UTC)

1、2、3點不反對。同認為有些章節如果存在對應分條目的話,在本條目可以概述而不用羅列全部具體項目。——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7月19日 (三) 00:45 (UTC)
不僅如此,我大致看了一下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就是原創研究很多。如何原創研究呢,就是拿一堆具體的來源去湊相關內容的綜述,這種類似我們寫綜述論文的方法可以算是原創總結了,並且嚴重破壞了條目的概要格式。譬如說歷史部分有大量綜述類文獻可以參考,我所說的幾本國史怎麼寫也不去看,某些編輯者一定要拿長編、具體事件報道之類的細節文獻中挑選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去拼湊這一段內容,導致的結果只能是內容大雜燴、無重點、缺乏邏輯性、自我矛盾,----Cat on Mars 2023年7月24日 (一) 19:20 (UTC)